经济毕业论文

经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时间:2022-10-08 22:12:0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经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1]林晓言等.高速铁路在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年.

经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2]Takahiko Saito,郑永保译.日本私营铁路公司及其多元化经营[J].日本铁路及运输评论,1997(1):58-69.

  [3]莫志宏.科斯定理与初始权利的界定一一关于初始权利界定的法与经济学[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 (5): 110-116.

  [4]Coase.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92(4):713-719.

  [5]汪丁丁,产权博弈[J].经济研究,1996(10): 70-80.

  [6]刘国臻.论英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8(4):141-146.

  [7]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⑶:140-146.

  [8]马韶青.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大连大学学报,2013(2):71-76.

  [9]Daniel R. Mandelker. Land Use Law[M], Lexis Law Pub; 5 ,2003.

  [10]Robert C.Ellickson, Vicki L.Been. Land use controls: cases and materials[J],Aspen Law &Business Gaithersburg,2003.

  [11]Sterner,T.张蔚文,黄祖辉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0-125.

  [12]沙文韬.中国土地开发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3]周诚.土地价值简论[J].中国土地科学,1996(10):1-7.

  [14]周诚.论我国土地产权构成[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1-6.

  [15]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3):140-146.

  [16]刘国臻.论英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8(4):141-146.

  [17]刘国臻.论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发展之动向[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7):64-66.

  [18]刘国臻,论我国地方土地权力配置体制创新——以土地发展权配置为视角[J].学术研究,2011(9):46-50.

  [19]张鹏,高波等.土地发展权:本质、定价路径与政策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4):18-22.

  [20]张俊峰.西方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2(6): 19-21.

  [21]张友安.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2]尹奇.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3]唐红超.博弈论在城市土地配置过程中的运用[J].广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1):58-62.

  [24]张换兆,王家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中的政府博弈行为分析[J].财经科学,2007(9):61-68.

  [25]唐在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博弈分析一一涂释宏观调控政府间关系协调的一种新尝试[J].当代财经,2007(8): 24-29.

  [26]邵晓梅,邓蜻.土地集约利用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 (6): 34-39.

  [27]嘉璽瑄.我国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博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28]朱博文,博弈分析视角下武汉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9]Don Riley. Taken for a Ride: Trains, Taxpayers, and the Treasury[J]. Center for Land PolicyStudies, UK, 2001: 86-92.

  [30]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宄院编,中国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译.土地利用与税收一一实践亨利?乔治的理论[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1-5.

  [31]周腾利一.日本土地开发利益返还制度概况[J].国土资源情,报2005(2):25-31.

  [32]林瑞瑞,朱道林等.土地增值产生环节及收益分配关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2):3-8.

  [33]朱洪波.土地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均衡[J].新疆社科论坛,2006(2): 66-70.

  [34]毛泓,杨桥钢.试论土地利益分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0(3): 31-35.

  [35]阿索朗.区位与土地利用一地租的一般理论[M].商务印书社,2007年.

  [36]郑晏群.城市中心区火车站交通资源优化及用地开发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7]杨维.高速铁路站前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宄[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

  [38]赵坚,陈和.设立国土、交通、建设综合管理体制的思考[J].综合运输,2006(1):22-26.

  [39]闫小培,毛蒋兴.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以广州为例[J].地理学报,2004(5):643-652.

  [40]陆化普.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6(9):1499-1504.

  经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二

  [1]辜胜阻等.当代中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佟光霁.聚集与积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5]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钟水映,李晶,刘孟芳.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美国的'去工业化’和'再城市化’现象及其启示[J].人口与经济.2003,2:32-39.

  [7]蔡昉等.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刘乃全等.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9]李培林等.中国进程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刘家强等.中国人口城市化一一道路、模式与战略选择[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1]冯云廷等.城市聚集经济[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

  [12]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7.

  [13]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4]“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14.

  [15]樊兴丽,布海东.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00):66-67.

  [16]吴锴.浅析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产生的问题[J].理论研究.2004,4:11-12.

  [17]高波,陈健,邹琳华.区域房价差异、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升级[J].经济研究.2012,1:66-80.

  [18]张国庆.中国城镇劳动力供求及失业率短期预测[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6):24-30.

  [19]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杨荣南,张雪莲.台湾省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初探[J].经济地理.1996,3:15-20.

  [21]杨治,杜朝晖.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1,4:21-25.

  [22]葛立成.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地域模式——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4 1:43-49.

  [23]李庆娟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4]严书翰等.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5]刘怀廉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6]刘怀廉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7]马志强.论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7:53-58.

  [28]毛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J]经济纵横.2002,1:39-42.

  [29]宋利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问题及其治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12-19.

  [30]王章辉,黄柯可.欧美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1]谢扬.中国城镇化战略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2003,2:17-23.

  [32]曹向睃.西方人口迁移的主要流派及观点综述[J].中国人口科学.1995,45-53.

  [33]王萍.国外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59-63.

  [34]简新华.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合理化[J].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29-33.

  [35]王小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财政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6,67-73.

  [36]程瑞芳等.城镇化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配置中的作用机制——以河北藁城市为例[J].经济论坛.2011,35-43.

  [37]李卫林?城镇化、劳动力转移与物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2):84-88.

  [38]袁伦渠.劳动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9]陈兰.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归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

  [40]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等.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经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三

  [1]常凯.中国劳动关系报告——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特点和趋向[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2]常凯.三十年来劳资关系的演变历程[J].中国商界,2008.

  [3]杨河清.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选择的制度因素探讨[M].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4]姚先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劳资关系调整[J].浙江社会科学,2005.

  [5]乔健.略论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

  [6]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统计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2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7]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1995-2004

  [8]黄孟复.中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9]黄越钦.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1]郑桥.劳资谈判[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12]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经济的劳动问题[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1995.

  [13]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4]约翰·巴德著,解格先,马振英译.人性化的雇佣关系——效率、公平与发言权之间的平衡.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7.

  [15]程延园.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

  [16]杨河清,詹婧.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选择的制度因素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17]胡放之,张菁.工资集体协商踌躇不前的困境一基于员工参与主体缺失的分析[J].企业改革与发展,2011.

  [18]李丽林,袁青川.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现状与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

  [19]张建民.多方共推行业工资集体协商[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

  [20]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

  [21]刘素华.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价值与障碍及其实现路径[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0.

  [22]覃其宏,刘素华,覃妹锦.关于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

  [23]田松青.当前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探析[J].前线,2010.

  [24]程延园.劳动关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5]程延园.我国劳动争议的发展变化与劳动关系的调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

  [26]赵讳.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

  [27]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托斯.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M].卢昌崇,王询译,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28]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29]董保华.浅谈劳动法学的新定位[J].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

  [30]风笑天等.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研究[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1]谷书堂,高明华.劳动力经济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2]关怀.劳动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6.

  [33]郭铁民,黎元生.我国构建民营企业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J].2008年第3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4]邵晓寅.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现状和对策[J].晋阳学刊,2003.

  [35]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J].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6]王明才.当前私营企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J].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8.

  [37]王文文.劳动契约自由的弘扬与规制[J]?吉林大学,2006.

  [38]王元京.中国民营经济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M].中国计划出社,2002.

  [39]温海池.劳动经济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0]徐小洪.论劳资关系性质的重新定位一温州私营企业职工对劳资关系认同性调查分析,[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