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论文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时间:2023-04-01 09:35:42 经济管理论文 我要投稿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态势,相信大家也是知道的,作为一个管理类的同学,怎么样抓住这一话题写作?情况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工程经济管理论文吧!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

  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与前景分析

  【摘 要】近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明显,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减速的表现形式之后,认为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数量式扩张走到尽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本轮中国经济减速,但中国经济前景依然值得乐观,未来15年仍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经济减速;潜在增长率;经济前景

  经济增速从20XX年10.4%的高位逐年下滑到2015年预计的6.9%,出现了连续22个季度下滑。

  本文拟对这一经济现象略作分析。

  一、中国经济本轮下滑的表现

  (一)经济总需求持续低迷

  从需求端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出口自20XX年以来都出现了全面持续的下滑。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从20XX年的18.4%快速下降到2015年前10月的10.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XX年的25%悬崖式的下跌到2015年仅仅个位数增长,对外出口下滑势头更为明显,已经从20XX年的31%超高速增长变为2015年的负增长。

  由此可见,前几年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投资、出口已经熄火,现在更多地依靠消费这一块支撑经济发展。

  (二)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从供给端看,除一些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供不应求外,传统行业出现了全面的产能过剩,面临着严峻的去产能、去库存压力。

  传统产业严重过剩主要集中在五个行业――钢铁、有色、石化、煤炭、建材。

  这几个行业占我国制造业的比重将近40%,近年物价下跌的80%是由这些行业造成的。

  此外,在政府的刺激下部分新兴行业如光伏、风电也出现产能过剩。

  这些过剩行业经济体量庞大,占据了我国工业产出的半壁江山,在他们的拖累下我国经济表现自然不会很好。

  (三)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利润下滑明显

  从微观层面看,我国企业普遍面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企业债务负担沉重。

  当前我国企业债务占据非金融部门债务的半壁江山,企业资产负债率迅速上升。

  从行业分布来看,大部分负债集中在地产和基建相关产业的重资产行业中。

  与企业产能过剩、债务负担沉重相对应的则是企业利润下滑。

  前几年企业利润还能保持正增长,但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032亿元,出现同比下降1.7%的情况。

  二、中国经济减速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出现下降

  2014年中国人均GDP为7600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业。

  中国人均收入占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1/40提高到当前的1/6。

  根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收敛假说理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接近高收入国家时,原有的追赶速度就会下降。

  因此,随着中国的人均收入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未来的潜在增长率必然会下降。

  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模式已经终结,也即人口红利消失引发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

  (二)中国经济数量式扩张已走向尽头

  2000年以来伴随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重化工业和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相关行业的产量如钢铁、有色、建材、煤炭、石化、电力、汽车、机械以及房屋竣工量都出现了4-10倍以上的增长,中国也因此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中国过去十多年来正是依靠这种数量式扩张才得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但是,这些行业已经饱和,中国这种外延数量式的经济扩张模式也走到尽头,今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多来自于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新产品的创造发明。

  但经济内涵式发展无疑比外延式扩张更困难,中国经济发展减速也就无可避免。

  (三)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引发经济增长放缓

  过去30多年,中国大量的人口和资源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制造业等第二产业转移。

  这带来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经济增速加快。

  但是,随着我国制造业趋于饱和,人口和资源越来越多地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移。

  例如20XX年中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2015年前三季度已转变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6%,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1.4%。

  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由工业主导转为服务业主导发展。

  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制造业,中国今后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必将下降,进而引发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

  (四)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外需疲软

  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并没有完全真正复苏。

  发达国家中,欧洲经济深陷债务泥淖,短期之内无明显起色。

  日本实行的安倍经济学已是强弩之末,实体经济并没有恢复过来。

  美国经济表现最为出色,但仅仅是恢复性增长而已。

  发展中国家则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导致外汇收入下降,经济正处于新世纪以来的低谷期。

  因此,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中国外需不足,在世界贸易萎缩的背景下中国的出口出现负增长,自然而然拖累中国经济增长。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依然明显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劳动生产效率依然低下。

  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越大,后发优势的潜力越大。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是美国的25%。

  在达到这一经济水平时日本实现了1956年到1971年共15年平均每年9%的增长,中国台湾实现了从1979年到1995年共16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韩国实现了从1981年到1997年共16年平均每年7%的增长。

  我国也可以依靠后发优势使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每年7%左右。

  (二)中国的城市化依然会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过去30年我国人口城市化快速推进,到2014年城市化已达到54%,平均每年提高1.3%左右。

  根据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经验,只有当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75%以后城市化进程才得以结束。

  依照过去我国城市化平均每年提高1.3%的速度,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才会达到75%,这意味着未来15年我国将增加3亿城市人口。

  庞大的城市人口增加必将刺激房地产、市政设施等各类投资需求,而农民的市民化也将促使消费水平升级。

  因此,今后我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将有力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三)中国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将延续人口红利

  2014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5%,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我国16~64岁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数量自2012年以来就出现了下降。

  因此,从人口的年龄结构看,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

  但是,我国劳动人口的素质却在稳步提高。

  当前我国已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每年有7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步入劳动力市场,这将改变我国劳动力以小学中学学历为主的格局,产生新的人口素质红利,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具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工业体系完备,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

  我国可以依靠本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逐步占据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

  例如,我国在高铁、核电、海工装备等诸多领域就逐渐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但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2014年中国的科研经费支出为13312亿元,占GDP的2.09%,科研经费的数量以及占GDP比重都与欧盟大体相当。

  我国今后完全可以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2]世界银行公开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

  [3]亚洲开发银行.超越低成本优势:中国经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2012年.

  [4]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金融发展评论,2011.8.

【工程经济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论文10-09

试述工程经济管理的思考论文10-11

工程经济管理体制论文10-08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与防范论文10-09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探析论文10-09

关于经济管理建筑工程论文10-08

工程经济管理的成本控制研究论文10-08

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论文10-08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分析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