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摘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商业银行学专业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应用于商业银行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当前的实践中,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包括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师解读不够深入等。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库 专业化发展 优化策略
一、案例教学概念及特点
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兰格德尔首次提出案例教学的概念,其后案例教学理念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普及,在各种专业和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
到底什么是案例教学?多年来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其中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让学生在典型事例的阅读、分析、讨论和交流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进而培养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譹?訛。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其突出的特点:(1)实践性。
案例来源于实践,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不离开课堂却有机会大量接触实际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案;(2)启发性。
案例教学将学生纳入案例设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启迪学生思维;(3)互动性。
课堂上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会带来同学之间的互动,期间教师的适当引导和事后的总结点评也会带来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案例教学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凸显优势,能很好地配合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改善教学效果。
二、商业银行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商业银行学的课程特点
商业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其特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专业理论性强。
公元前五世纪早期银行就已经出现,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发展至今也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大量理论,比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流动性管理理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等等,而且随着实践和其他领域理论研究的进展,还在不断往前发展;二是与实践联系紧密。
商业银行学涵盖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到电子银行业务,从资本管理、风险管理到绩效管理,等等,无不是随着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进展而推陈出新。
这种情况下,要把理论领悟透彻并运用于实践,仅仅依靠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难以实现,商业银行学需要探索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
(二)必要性分析
1.从学生“学”的角度。
商业银行学课程中有很多理论,如果止步于课堂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理解将是浅层次的。
如果能配合案例教学的引入和深入挖掘,则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整合,主动学习,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基本原理。
同时作为高年级学生而言,将来会进入金融机构工作,需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正好可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从教师“教”的角度。
首先新鲜案例的导入有助于补充教材的不足。
教材一般反映的是基本原理和经典案例,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案例,可以丰富教材内容,补充实践方面进展。
其次,案例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很多教师本身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案例教学环节促使教师主动学习,培养理论运用能力,从而可以部分地弥补这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目前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及评价
(一)案例教学的运用
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材中选编案例。
近年来国内不少商业银行学教材非常注重补充案例或者专栏。
比如选用经典教科书中的案例“美国大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比如根据银行经营史上的经典事件编写案例“巴林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这些案例可以放进教材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使用。
第二,及时更新和补充案例。
有时候需要根据近期重大事件及时增补案例,比如“平安收购深发展”;有些案例需要及时更新,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利率风险分析”等等。
第三,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和解读。
以前是以课堂上教师讲授为主,简单介绍相关案例;现在逐步过渡到明确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具体课时,把案例教学和讨论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补充。
第四,案例分析开始进入考核环节。
一是案例分析直接进入卷面,其分值占理论考试的一定比例;二是尝试进行课程考试改革,直接以案例分析形式进行考试,考验学生对理论的把握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评价
从案例教学的效果来看,不少学生认为能增进理解,拓宽思维,比较欢迎。
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总结下来,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参与讨论不够积极;教师对案例的解读不够深入。
一是部分学生讨论不够积极,被动应付。
这和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从教师角度而言,由于长期以来课堂上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没有掌握案例教学的技巧和能力,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引入案例后即给出结论,不做讨论和进一步展开。
课堂上缺乏积极活跃的氛围。
从学生角度而言,参与案例讨论的激励不足,认为与考核无关,不予重视;也有部分学生案例讨论前期准备不足,没有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难以参与讨论。
二是教师解读不够深入。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总结学生的代表性意见,结合基本理论予以评价,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同时学生也很期待教师自己对于案例中所提问题的看法。
但实际上如果教师自己对于讨论的案例没有深入了解和缺乏理论的运用能力,就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和拓展,使得案例分析虎头蛇尾,影响以后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和实际教学效果。
四、商业银行学案例教学的优化策略
从商业银行学课程的特点来说,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但案例教学本身从案例的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又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很多时候还是以传统课堂讲授方法为主,或者案例教学的实施并不规范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普及和优化成为当务之急。
(一)普及案例教学理念
案例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要从商业银行学课程改革、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高度普及案例教学理念,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
具体到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应该贯穿始终,从教学前的案例设计到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再到考核时的案例分析,处处体现对案例教学的重视。
(二)丰富案例库
原有案例需要完善,新的案例需要筛选和解读,可以通过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的方式,便于案例的总结、更新、交流和共享。
这其中,经典案例是经过历史选择的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案例,可以反复使用;现有案例要及时补充跟进,特别是随着实践的进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不断出现,比如电子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等等,案例中要有所体现。
(三)完善案例教学过程
完整的案例教学过程包括案例的呈现、案例的讨论分析和对案例的总结陈述三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
首先,案例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呈现,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和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案例的讨论是关键环节。
讨论时,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和理论,讨论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解决方法。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主动发言,充分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
最后,案例总结环节需要对学生的讨论和主要观点进行评价,同时要对案例反映出来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读和进一步衍伸。
(四)提高教师水平
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包括:案例的选编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以及捕捉热点和典型案例的能力;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深度解读的能力;案例是开放式发散式的,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和现场提出的问题,课堂上教师的应变和反应能力;不同班级不同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又需要有对课堂极强的把握和掌控能力。
首先,案例的编写和案例教学过程需要规范,可以通过培训来实现。
学校加强对案例教学的管理和评估,重视和鼓励教师开展案例教学;积极组织案例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和经验分享。
其次,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地学习去更新和完善自己相关领域的知识,掌握所授课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还要鼓励教师参与相关领域实践,撰写调研报告,提升案例分析能力。
(五)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要借助案例分析这个载体,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逐步得出结论或解决方案。
其次,考核环节体现对案例教学的重视,根据学生在整个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来进行评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林忠.案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05).
[2]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
[3]王永桂、刘洪、汪远旺.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与行为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2).
[4]石丹、王涛.以案例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
【商业银行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相关文章: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8
临床医学案例教学法运用论文10-08
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8
论中职旅游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论文10-08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8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运用论文10-11
物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究的论文10-08
行政管理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