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探究论文
1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及自主研究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软件行业对我国各个方向的计算机人员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资料显示,每年我国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远不及软件行业中各类信息企业需求量,IT行业人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目前众多中职学校的就业报告显示,在众多专业的就业率中,计算机专业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居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列。
据统计,我国当前计算机从业人员 75%来自于全国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而来自社会培训机构及职业学校的人员比例还不到 25%,这就造成了我国在软件行业的人员匮乏以及对人才应用的不均衡等现象。社会需要动手操作能力强、实践能力相当的技术型人才,在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当前,许多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然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软件产业。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分类主要有三种:计算机基础专业、与文科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和与理工类交叉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存在于各类学科中并衍生出新的学科,因此目前市场所需求的计算机综合人才既要求掌握物理、美术、数学、计算机基础知识,也要求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优良的职业道德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从学校教学中获得计算机相关知识,并通过实战训练获得更好的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从业经验。工学结合是计算机人员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最好选择。
2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思路分析
2.1 总体思路工学结合模式的总体思路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建立完整的工学结合教学体系,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目标,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从注重理论教学到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做到从专业本位到就业本位的转换,学校的传授方式应从传统的专业知识传授转变为提高职业能力的传授,真正做到实践性教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继续实行产教结合,即同时考虑到企业和学校的双重发展,积极实行“订单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方案,学校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三是应不断完善工学教学模式的管理方案,健全管理体系,例如为学生提供合理的津贴政策和教学报酬,加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工作,为全面推进工学结合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切实做到学生与学校的利益共同化。2.2 具体设计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中,学校实行课堂讲授———上机实训教学主线,由于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课只是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和对教学效果的验证,与未来工作岗位没有更深层次的联系。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在传统教学主线中添加了校内实训和岗位实训环节,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学与工的有利交替,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目前众多职业学校实行“2+0.5+0.5”的工学结合模式,即校内学习、校外顶岗和校外实践于一体。在前两年,学生要在校内完成专业知识的教学,在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及教学目标后,要根据培训项目和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实践教学,大胆尝试弹性学分制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以满足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要求;从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开始教学便进入实训阶段,在满足市场及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进行毕业综合实践,为未来打好基础;在下学期进行校外实习,即在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将学生的培养计划归入员工培养计划中,使学生有机会融入企业,做到学生和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3 计算机工学结合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可能出现的问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中是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同样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可分为教学方面的问题和学生方面的问题。教学方面:学院的制度保障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正常实行的保证,因此制度保障问题是关键因素;在实习期间教学质量关系着工学结合模式的发展进程和实行效果,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改革中的另一个大问题;在课程改革中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工作量的考核,考核方式和考核力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授课教师的积极性,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进行适当的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方面:在实习期间,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正常进行工学结合模式和制约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外实习期间学生大多不在校内住宿,住宿成本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学校及企业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安排最合理的住宿方案;部分学生因自身原因找不到相对合适的实习单位甚至是就业单位,学校对此类学生的安排关系到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开展。
3.2 解决方案在实习期间可对专业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安排与教师专业对口的实习,使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作用。此外,要加大对工学结合模式中相关领导和负责教师的考核力度,而不是以走过场的形式蒙混过关。在学生的安全问题方面,可在初期为每位学生购买相应的保险以防发生意外,还可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来规避安全风险。在确保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和安全制度下,工学结合模式才能顺利进行。“2+0.5+0.5”的工学结合模式能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是学生展现实践技能和顺利上岗最快、最有利的途径,中职学校应积极推进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真正做到工与学的结合。
4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弱,工学结合模式的出发点是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改革,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为我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4.1 添加创新元素、设置新颖课程体系在教学期间,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条是理论知识--- 实验课程 --- 校内实践 --- 校外实践的综合学习。第一条是传统的计算机学习过程,在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加以少量的实验课程巩固和完善理论知识;而第二条顺应目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在前两学年适当增加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劲头,在第三学年便进行校外实习,以达到学生与企业的早期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自由发展上,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行多模式的培养方案。通过完善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就能找到工作,并能在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
4.2 调整教学计划、注重实践教学传统中职教育的计算机教学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实践教学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此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涉及多个方面,无法做到专业课程的专一化,因而无法满足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需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规划,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1)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状况,研究并确定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技能目标和职业能力。2)围绕确定的技能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并设置课程模块,如“平面设计”、“网络系统维护”等模块,开发出适应要求的校本课程。对于课程的广度和难度而言,应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原则,根据市场和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教学。3)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当加大实践课程训练量,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还可进行模拟教学。
4.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成果往往取决于实训教师的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技能训练的好坏,因此师资队伍成为关键因素。建立一支特色鲜明、素质优良、勇于创新、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工学结合,更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保障。1)不断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提升整个队伍的教学质量。2)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开展教研、实验设施项目创造条件,实现教师从个人到双师型队伍的战略性转变。3)聘请相关创业成功人士到校兼任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观念,或鼓励教师到社会上兼职,全面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4.4 改善校内实训条件、加强实训工作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主要以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为主体,完整的实训条件为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提供了重要保证。学校必须花费较多资金致力于专业设备的添置,例如组建大量多媒体教室、高档微机室、硬件实训室等,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来完成专业技能的培训.
【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论文10-10
小学数学探究教学模式与思路论文10-11
护理英语教学模式探讨论文10-11
关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讨的论文10-12
探究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转变论文10-10
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论文10-12
艺术类教学中的互动模式探究论文10-12
高中数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12
土木工程专业教改新模式探讨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