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

高职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2-10-04 08:01:40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职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的教育理论论文

  摘要:

高职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的教育理论论文

  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且发展飞速,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经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 非计算机专业 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明显,而计算机应用能力也已成为用人单位考核毕业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的标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高职教育质量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解决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刻不容缓。笔者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里面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体会,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学生均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全国各地,受地区差异、教育环境和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计算机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相同学制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进度,而且起点比较低,处于“零起点”的学生容易接受。但是对于基础好的学生,难免会产生轻视甚至厌学心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1]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任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益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产生想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教给学生的将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用性和新颖性,通过采用富于趣味性的任务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能力,并且兼顾各个层面的学生个体;通过任务的最终完成,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已广泛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计算机技术与众多专业的融合大大丰富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教授的都是相同的内容,使用相同的手段和方法。这就造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内容无法体现相关专业的特点,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不能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因此在选择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时,除了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应用软件、信息网络知识之外,可以拿出四个左右的学时,针对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有目的的增设相应专业的内容。比如,对于法律类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熟悉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犯罪以及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方面的知识,包括国内外信息网络安全类的法律法规等;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该给他们增加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方面的内容;对于农林专业的学生,应该在课程设置时让他们了解数字农林、农林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通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3建立多重评价模式,淡化等级考试的影响

  计算机等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但是实行教考分离,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将计算机基础教学又变成了应试教育,其次,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而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的更新速度却是远远跟不上时代节奏的。因此对于高职高专来说,不以一次考试的成绩来判断学生的水平,而建立多重教学评价模式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有效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中,加大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查,将考试成绩分为四个部分:平时成绩、作业设计和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统一命题考试成绩,其比例设置为30%、30%和4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学生考勤、理论课课堂表现及上机课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给学生布置几个难易不同、提高处理综合问题能力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来给出作业成绩。

  4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晦涩难懂以及抽象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内容更具体形象更容易理解,这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无法比拟的。但是,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也带来一些弊端。首先,加大的信息量会使课件庞大臃肿,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课件中过多的插入图片、动画、影音剪辑往往会模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更无法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灵魂,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所以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应该减少课件的容量,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做好师生互动与情感的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再次,授课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中黑板和粉笔也应继续发挥作用,比如某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写出分析过程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更深刻。教学过程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以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技术+黑板+粉笔”为辅助工具的教学模式。

  5注重精讲多练的方式,重在边讲边练

  多数高职院校将课程设置为理论课和上机课相结合,目的是希望理论部分讲解完成后学生再动手操作加深印象。有的学校安排两次课时间隔一天或者几天,还有的学校将课程设置为全部理论课讲完之后再集中进行上机实践。这样教师讲授的演示过程和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严重脱节,同一知识点讲和练的时间间隔太长,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得的知识经过一天时间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了。因此需要改变课程设置方式,由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改为全部在机房授课,遵循“精讲多练,重在边讲边练”的方式。[2]所谓“精讲”,就是不必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纲举目张。所谓“多练”,即让学生多上机操作,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入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操作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只达到精讲多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将精讲和多练结合起来,边讲边练。

  《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在各个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担任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利用及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薛萍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4,(22)。

  [2]达列雄。大学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

【高职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育改革论文10-08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论文10-09

高职学前教育《音乐基础理论》“模块化”教学论文10-09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初探论文10-12

教育改革下的基础医学论文10-08

高职教育旅游管理论文10-09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论文10-08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论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