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论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
毕业了,必须要提交毕业论文,合格方可毕业。现在的毕业论文要求挺高的,需要有理论部分,实际应用部分。毕业生们最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写出有质量的论文。下面YJBYS给大家提供计算机应用毕业论文范文一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论文摘要:在许多行业中,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岗位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决定了未来人们在生产岗位上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对基础教学改革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计算机技能;高职院校;课程;建议
在当前社会中,计算机技术被应用在多种领域中,并且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在我国社会的岗位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是对人才的最基本需求。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生产岗位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当前的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由于与普通高校的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差距,使得高职计算机课程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让一些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无法学习到新内容,并且难以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对积极性有了严重的损害。为了能够让学生走出校门后适应岗位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深化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合理定位,构建新型的课程体系。
一、 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地位与培养目标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尤其在高职院校中,与其他高等教育不同,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不需要学生能够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只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中,能够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岗位对人才的基本需要,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人才的高职院校,更应当将计算机课程发展起来。我国计算机课程在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最初由理工科院校开设到当前所有高校都有着计算机课程,可以说计算机教育在当前高校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育分为两种范畴,第一就是指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所有专业的基础课程,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占到高校总人数的88%以上,可以说计算机教学大部分是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未来从事专业解决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属于职业性教育,主要为社会生产第一线培养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办学中需要突出职业性与行业性的特点,在教学中社会定位应当是以产业服务与教学开发为主。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就业为教学根本目标,一切以就业形势与岗位需求为最核心的指导方针,在培养人才的目标过程中,需要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始终相适应。因此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养人才目标可以概括为: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岗位上的信息获取、加工、分析、解决等,并且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中获得相关的计算机资格证书。
二、当前高职计算机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与能动性存在问题。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与普通高校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学生素质差异性较大。加上学校招生范围较广,学生自身的计算机素质就相差较多,因此在基础掌握上有着不同层次。然而计算机是一门需要系统性教学的课程,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桥差,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学生掌握计算机能力的层面不同。有的学生有着计算机基础,但是理论基础较差,有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一旦接触到机子就会很茫然,因此一直学习理论基础,对于实践能力较差,这样的情况都造成了学生们的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状况。
其次,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随着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建立自己的计算机教学课程的教师队伍,但是有些学校为了节省开支,利用学校的其他专业的教师来对学生的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虽然使得计算机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挂钩,但是由于教师并不专业,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的专业性上还较为欠缺。
第三,教师教学形式单一。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师难以转变新的教学理念,一般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理论课上都是以对着课本对知识进行讲述,只不过将课本的内容转换为语言文字,而在操作课上,教师一般都是对学生进行操作的重复展示,单一地让学生模仿自己的操作过程,因而使得学生并不能自己去练习或者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创新,使得教学气氛死气沉沉,让学生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
三、新背景下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创设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方向。我国高职教育应当以实现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目的,培养能够达到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指导思想中,应当确立以实用为主的指导方针,尤其在当前生产岗位第一线,缺乏的是专业技能的网络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不能只停留在课本内容与理论知识,而是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计算机教学课程,许多教师认为十分简单的理论知识,学生却需要很长时间来掌握,一堂课下来教学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这是因为由于计算机教学体系有一系列的教学理论与技术作为核心内容,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教授,只会让学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必然会呈现出事倍功半的结果。我们在当前的教学中,不只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学生通过他人的帮助对学习资料的整合,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有意识地让学生相互交流与沟通,然后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比如我们在教画笔这一节课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些常用工具的介绍,然后让学生随意进行涂鸦,可以遵照教师给的主题,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去绘画,只要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画笔工具就可以了,学生们思维没有拘束都会将兴趣投入进来,掌握了画图的基本要领。当学生学会一些基本操作后,我们可以教授给学生一些便捷的操作技巧,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并且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琢磨一些操作技巧,并让最先发现的或者有着一定基础的学生传授给其他学生,这样让他们能够钻研与探讨,学生们都能够提升学习与研究的兴趣。
第三,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运用。语言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与学生交流。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更喜欢实际操作的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用传统的理论教学,学生就会感到单调。因此教师可以在语言上设置一些技巧,首先,可以采用“悬念”手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悬而未决的时候,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来进行验证或者尝试,这时候教师将结果展示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在语言中富有幽默性,让学生能够轻松学习,教师富有幽默性的语言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使自己与学生都感到轻松,著名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曾经说过,“教育家需要做的最主要的,就是将第一位的助手收纳起来,它就是幽默。”由于在计算机教学中,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对于这些枯燥的知识毫无兴趣,并且由于知识点较为抽象与枯燥,因此在记忆上较为困难。而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融入幽默性的语言,就能够将沉闷的课堂气氛打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第三,设置疑问,让学生调动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疑问与矛盾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心理学家鲁宾斯坦对于教师的教学研究中说过,“学生的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教师提出的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亦或是开始于矛盾。”
第四,突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逐渐深入,我们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定位在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当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操作环节,减少理论部分的学习。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有的理论基础都是为实践操作做准备的,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是一种反馈,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坚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保证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合理比例。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提高效率利用好每一堂实践课,明确每次课程的目的与安排,在下课后让学生自己记录学习状况,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着针对性的操作训练,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进而保证了教学质量。
第五,对计算机课程的考核改革。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计算机学习依靠计算机考核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因此计算机考核改革需要遵守合理性、科学性的原则。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在另一方面,能够运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合理引导。例如,教师可以提高平时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重视起日常学习的重要性,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知识,避免了考试前的突击复习。而平时成绩由日常的小考与作业构成,这样让学生能够在平时得到锻炼,扎实了基础,在期末考试中会相对轻松。另外,理论知识只是考试的一部分,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上机操作进行重点考核。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教学逐渐在高职院校中发展起来,社会对于高职计算机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大力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主动性与兴趣,让学生能够在短时期内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且与自身专业相挂钩,挖掘学生的创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试论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相关文章:
试论人文素质视域下的高职公共文化课程改革10-08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论文10-11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10-05
试论高职院校房屋建筑学课程改革论文10-08
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究论文10-1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解析的论文10-08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解析论文10-08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析论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