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有关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7-2010 年) 》 指出,“十一五”时期,要把粮食增产作为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全局的重大目标,大力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作物、重点环节、重点 技术,加快适用生产技术的集成、推广和应用。以水稻、小麦、玉米、 大豆四类粮食品种九大优势产业带为重点,以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为核心,加快超级稻等高产优质良种的选育推广,集成推广一批高效 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 促进良种良法配套、 农机农艺与工程设施结合, 为提高单产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作物 的良种供应能力和辐射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自 2004 年起中央连续下发五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要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 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 2007 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 1 号文件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 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 原原种扩繁基地、 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 牧草种子繁育基地、 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 畜禽良种繁育、 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 8 类项目。 2008 年 7 月 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 必须立足于基本靠国内保 障供给,加大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综合 生产能力,加快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作为全国 13 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的 XX,耀眼处在于它的粮食生产 面积、产量和多年来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水稻生产面积、水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位,粮食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50% 以上;多年来,全省粮食生产能力一直稳定在 175 亿公斤以上,每年调出粮食 35 亿至 40 亿公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未间断调出粮食 的省份之一。XX 粮食总产量从 2003 年的 290 亿斤增加到 2004 年的 370 亿斤,2005 年又上升到 370.8 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7 年全省 粮食总产在 2004 年、2005 年连创新高后,再创第三个历史新高,达 到 380 亿斤。全省粮食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粮食供应上为国家做出新贡献。 XX 农科所作为 XX 省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建设承担单位,并组织具有农业资质的工程资询单位 XX 三星咨询有限公司、 有关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 要战略物质。近年来,由于我国部分产粮区在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和城镇建设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国家基本耕地,加上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以及受自然灾害影响,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下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粮食安全 问题已备受关注。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水平仅为世界的 44.5%。1997-2003 年的七年间,全国耕地净减近 1 亿亩,年均净减 1422 万亩。即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仍需占 用耕地,耕地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另据相关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对耕地的总需求将达 20 亿亩, 按粮食安全保证率 95%和目前的.占地趋势推算,届时耕地缺口将达到 1.3 亿亩。因此,在耕地少、人口多 的背景下,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是依靠农业科技,选育优 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本项目繁育的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在优质的基 础上较好地协调了产量和抗性的关系,比原有优质常规稻增产 5~10% 以上。因此,本项目的提出,可进一步提高优质食用水稻综合生产能 力,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
2.是推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半数以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从 1985 年以来,我国年平均进口大米 800~1000 万吨,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稻米品质欠佳,粮食生产与销售脱节,稻谷产品产销不对路,优质稻生产基地缺乏,产品没有形成规模,产业化水平低。同时,中国加入 WTO 后,融入国际大市场,将 面对国外优质大米特别是泰国大米等的竞争。因此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科学合理地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本项目繁育的系列优质水稻新品种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 体,较好地协调了优质与高产的矛盾。通过这些优质水稻品种的繁育和推广,可为推动我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应 有的贡献。
3.是确保水稻种子质量、促进种业企业发展的需要种子作为特殊的、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诸项技术措施中,良种的贡献率占到31%左右而居首位,繁育和推广良种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举措。因此,从种子的源头抓起,建设育种繁育基地,可保证生产用种的种子质量。另外,由于我国种业企业普遍存在着育、繁、推衔接不够紧密,产业化经营层次相对较低的问题。本项目通过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可增强种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种业企业的发展。
4.是加快区域良种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篇二:某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报告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XXX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2建设单位:浙江XXX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3建设地点:XXX婺城区白龙桥
1.4建设年限:2014年12月—2016年11月
1.5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在XXX婺城区建立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2000亩,每年生产水稻良种80万公斤,推广面积20万亩。
1.6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07.6万元,其中申请省级种子种苗工程专项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27.6万元。
1.7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1.7.1运行费用估算
项目运行费用主要为种子收购费用、包装费、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和流动资金利息等,每年估算为250.4万元。
1.7.2效益分析
1.7.2.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份每年可生产常规水稻种子8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288万元,年均利润31.91万元。
1.7.2.2社会效益
新建种子生产基地面积2000亩,按每个劳动力承担5亩计算,可增加农民就业400人,按每人每月工资800元计算,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2万元。年产水稻种子80万公斤,推广面积20万亩,按亩增产稻谷50公斤计算,可增粮食1000万公斤,增加社会产值2000万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1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
粮食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至关重要的问题。种子则是粮食生产的根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和消费品,对农业和国民经济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常规粳稻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左右,约占单季晚稻播种面积的50%,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种业体制改革后,我省原国有种子公司已全部退出市场,大部分地区由个体经营取代。由于个体经营户的经济实力低,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又缺乏种子生产的专业技术和必须的.种子加工设备、检验仪器等必要条件,种子质量难以保障。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省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项目实施,建立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对于提高种子质量,满足生产需要,确保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2.1.2 是推进种子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省的常规粳稻育种技术在长江中下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育成的品种在本省和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如我省科研单位育成的秀水09、秀水110、嘉991、秀水128、甬粳18等品种在杭、嘉、湖、甬等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2004-2006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 1200余万亩,在江苏、安徽、湖北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该项目的实施,能改善我公司的良种生产条件,增强水稻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的紧密合作,加快新品种在生产中应用,为种子产业化发展提供较好物质基础。
2.1.3 是整合浙江种业市场,促进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省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存在品种多、乱、杂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我省缺乏稳定的有规模的水稻制种基地。为改变此现状,整合浙江种业市场,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推广应用,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必须加速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生产质量高、价格合理的种子,使我省的种子生产和销售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成为农民致富的源泉、农业高产、高效的主要手段。
2.1.4 是确保救灾备荒的需要
我公司承担着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任务,每年收储水稻种子100余万公斤,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储备种子的收储工作。
综上所述,很有必要在建设优质常规粳稻原良种繁育基地,加快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推广应用,填补我省种业市场改革后可能出现的市场空缺,在满足民生产需要的同时,自身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建设非常必要。
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 政府十分重视新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工作
XXX各级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品种选育引进、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工作。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以来,省政府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种子种苗大省”, 并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省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8812”、“9410”和“0406”计划,加大新品种选育开发力度。我公司与嘉兴市农科院合作,先后成功选育出了“秀水103”、秀水“114”、“秀水08”等常规水稻新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条件较好。
2.2.2 具有较扎实的品种基础
我省的常规粳稻育种技术在长江中下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育成的品种在本省和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大面积种植,如我省科研单位育成的秀水09、秀水110、嘉991、秀水128、甬粳18等品种在杭、嘉、湖、甬等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据统计2004-2006年累计种植面积达到 1200余万亩,在江苏、安徽、湖北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我公司的良种生产条件,增强水稻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品种选育与良种推广的紧密合作,加快新品种在生产中的应用。
2.2.3具有较好的自然资源条件
金华是XXX的粮食主产区,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1.9万亩,总产量83.2万吨。当地的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
篇三: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项目名称: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地点:
4.项目主管部门:
二、建设规模
本项目在***区***镇采用良种繁育技术,建设保种圃7亩,基础种子田31亩,原种田106亩,良种繁育田9666亩。
三、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保种圃7亩,基础种子田31亩,原种田106亩,良种繁育田9666亩。新建低温低湿库100m、常温库800m、物资库200m、农机具库200m、晒场2000m、质检、挂藏室400m、种子晾晒棚200m、加工厂房400m、暂存仓1000m;土地平整700亩,土地改良700亩,新建灌溉水井2眼,修建排灌渠系4km、田间道路5km;配套完成配电间、输变电线路、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购置灌溉、质检、制冷、加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49台(套、件)及农业机具40(套、件)。
四、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总投资582万元,其中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5万元,占总投资的.43.81%,田间工程建设投资99.2万元,占总投资的17.04%,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投资41.7万元,占总投资232222222元。
【优质常规水稻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区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9-29
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0-19
房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07-07
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05-13
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08-14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13
康复医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05-17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5-15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