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2024-05-24 17:24:48 丽华 可行性研究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通用10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通用10篇)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一、总论

  (一)申请项目概述

  包括项目已有的核心技术,本次申请需中试、转化的主要内容、创新点、技术水平,项目在农业生产中确切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限200字以内。如果申报单位同意信息公开,此内容应属可以公开部分)。

  (二)项目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包括项目执行期间(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计划投资额;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项目执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需用定量的数据描述)、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及企业通过的质量认证体系等;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2.阶段目标:(阶段目标的完成情况是项目后续资金划拨的重要依据)在项目执行期内和结束时,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进度指标、技术工程化指标、资金落实额、生产建设情况、实现的销售收入和示范规模等。每一阶段目标应进行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阶段目标完成时指标应与“总体目标”条款中的“技术、质量指标”一致

  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包括在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投资额,其中已到位投资额和需新增加的投资额;列表说明项目执行期内由单位负责完成的新增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和到位金额。

  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简述本项目所涉及的具体的农业生产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并将本项目技术成果转化后在克服生产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方面与国内、国外同类技术、产品进行质量性能等量化比较,描述项目实施前后技术经济指标将发生的主要变化。

  (二)项目创新点

  论述项目创新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创新、生产工艺创新、产品性能及使用效果的显著变化等。申报单位应在不泄露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本项目的创新点、创新范围、创新难度,并附上权威机构出示的近期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报告或其它能说明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已有样品的可附照片。

  (三)知识产权状况

  详细描述项目的技术来源、合作单位情况;说明项目知识产权,尤其是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归属情况。合作转化和委托转化的科技成果,及购买的科技成果,需附上相关的合作转化协议书和成果转让说明;引进技术再转化的成果,需说明再转化的主要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单位自主转化的成果,需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或技术鉴定报告。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论述

  详细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内容,以及所采取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案。

  (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

  说明本项目开展中间性试验或生产性试验示范的具体地点与规模;各参加单位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和分工(需附相关合作协议);论述开展本项目各项工作所需设备、原辅材料的来源、供应渠道,工程建设已具备的条件和需新增加的'基本建设内容;简述转化过程中的“三废”情况及处理的措施和方案;如果是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技术成果,说明是否已获得批准或许可,如果还没有获得,需描述目前申请、审批进展情况以及预计何时可以获得。

  (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确切说明本项目成果转化后技术或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分析本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等。

  (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预算——根据项目需要转化的内容和目标,估算本项目在资金资助期内计划投资额,至项目申报时已到位的投资额、需要新增投资额,并对已到位投资部分分项说明资金来源及主要用途。

  新增资金的筹措——对新增投资部分,需阐述资金筹措渠道、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

  具体包括:利用银行贷款并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须提供贷款合同,尚未取得贷款的,需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情况;自筹资金部分,须详细说明筹措渠道、筹集额度;地方政府配套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须附相关证明文件;申请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资金使用计划——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筹资方式,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部分,需单独列出明细表说明主要使用方向。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对项目的风险性及不确定因素进行识别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措施。

  (六)项目实施计划

  详细描述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计划,以甘特图(注)的形式列出,并明确标出完成各项工作预计所需时间及达到的阶段目标。此处列出的各项指标应与“总论”中“阶段目标”的描述相吻合。

  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

  分析经中试、组装、工程化后,成果可以达到的熟化目标,如经转化后技术可以满足大面积推广或产业化生产的程度等。

  注:甘特图(GANT)——是查看项目进程最常用的工具图,也叫线条图或横道图,由二维坐标构成,其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任务。申请单位应将转化资金项目执行期内的各项任务分解,每项任务用一条横线表示,其长度是完成这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将横线按任务的启止时间放在图内。

  (二)经济效益分析

  1.产品成本分析

  按财务制度的规定,估算项目产品的年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制造费等)和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及相关财务费用),并提供计算生产成本的基础;说明对生产成本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以及可采取的对策。

  2.产品单位售价与盈利预测

  根据产品的成本和市场分析,预测本项目产品进入市场的单位销售价格,并编制该项目五年内的产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预测,包括收入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上述预测分析要求列表计算。

  3.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情况的分析,预测本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累计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缴税总额、创汇或替代进口情况。

  4.项目投资评价

  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

  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影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对于提高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等。

  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名称、通讯地址、注册时间、注册资金、登记注册类型、主管单位(部门)名称。

  (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情况,从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和投入情况(企业应说明科技转化投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比例);科研转化队伍情况;与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储备情况等。

  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工作经历、技术专长和工作业绩;项目技术负责人与单位之间的任用关系。

  (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单位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技术专长、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单位人员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总数、大专以上人员数;主要管理人员数、文化水平、年龄结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人员比例等。

  (四)单位管理情况

  申报单位管理制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产权明晰情况,其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需说明股东(联营单位)的构成及各自所占的股份(合作关系);企业信用等级、企业商誉、企业获奖情况等。

  (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

  企业应说明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净利润、上交税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事业单位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资产负债和从事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技术开发性收入。

  (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

  简述本项目合作单位的科研开发实力,合作单位与本项目开发内容相关的技术储备和开发优势,合作单位在本项目相关开发内容方面已取得的阶段成果。

  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各类可行性研究内容侧重点差异较大,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投资必要性。主要根据市场调查及预测的结果,以及有关的产业政策等因素,论证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

  技术的可行性。

  主要从事项目实施的技术角度,合理设计技术方案,并进行比选和评价。

  财务可行性。主要从项目及投资者的角度,设计合理财务方案,从企业理财的角度进行资本预算,评价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进行投资决策,并从融资主体(企业)的角度评价股东投资收益、现金流量计划及债务清偿能力。

  组织可行性。制定合理的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设计合理组织机构、选择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等,保证项目顺利执行。

  经济可行性。主要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项目的价值,评价项目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增加供应、创造就业、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社会可行性。主要分析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政治体制、方针政策、经济结构、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妇女儿童及社会稳定性等。

  风险因素及对策。主要是对项目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组织风险、法律风险、经济及社会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制定规避风险的对策,为项目全过程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一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情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名称、法定地址、宗旨、经营范围和规模;合营各方名称、注册国家、法定地址和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国籍;企业总投资、注册资本股本额(自有资金额、合营各方出资比例、出资方式、股本交纳期限);合营期限、合营方利润分配及亏损分担比例;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负责人名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况、结论、问题和建议。

  (二)产品生产安排及其依据。要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情况和市场预测的情况,以及国内外目前已有的和在建的生产装备能力。

  (三)物料供应安排(包括能源和交通运输)及其依据。

  (四)项目地址选择及其依据。

  (五)技术装备和工艺过程的选择及其依据(包括国内外设备分批交货的安排)。

  (六)生产组织安排(包括职工总数、构成、来源和经营管理)及其依据。

  (七)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其依据。

  (八)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其依据。

  (九)资金筹措及其依据(包括厂房、设备入股计算的依据)。

  (十)外汇收支安排及其依据。

  (十一)综合分析(包括经济、技术、财务和法律方面的分析)。要采用动态法和风险法(或敏感度分析法)等方法分析项目效益和外汇收支等情况。

  (十二)必要的附件。如合营各方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合营各方的资产、经营情况资料;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王坡乡下观村地处平山县东北部山区,天台山南麓,距平山县城22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是下观水库移民村。全村辖2个村民组,28户,110人。共有丘陵地1600亩,耕地200亩。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50元,村集体没有固定收入,是平山县较为贫困村之一。

  项目区地处下观水库北岸下观村二队自然庄,现有丘陵地900亩,多年来,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区至今尚没有通水泥路和动力电,丰富的丘陵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本项目旨在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发展核桃生产和散养鸡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发展步伐。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区地质由于历经多次的地壳运行和长期的剥蚀堆积,形成了南邻水库,东西北三面,北高南低簸萁状的地貌轮廓。地貌属山地类型,低山、丘陵、海拔500—600米的低山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季节性强,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较大。受大气环流分布的制约表现为春暖夏热秋爽冬寒。年平均气温12。7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分布不均,7——9月份降雨占全年降雨量70%。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2750小时,日照率为60%,全年无霜期130—190天。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河支流,现有下观水库一座,水资源以地下水、降雨和库存水为主,较为丰富。项目区植被丰富,没有工矿企业,生态环境优良,适合核桃生长发育和散养鸡养殖,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条件较差。通往项目区的道路由天台山旅游路桃林村南向东,途径二队自然庄,止于东岭,全长4。5km,仍然是泥土路,宽2至4米不等,蜿蜒曲折,坎坷不平,拖拉机都难以通行,特别是每年三伏多雨季节,更是无法通行,经常断交。只有拓宽硬化,才能为立体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电力较差。由于资金困难,项目区仅有照明电,没有动力电。只有架设动力电,才能为浇地、饲料加工等提供廉价动力。

  项目区资源丰富。一是丘陵地资源丰富。现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土质,有机质丰富,适合核桃树等果树生长。二是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该水库流域囊括天台山,面积达50平方公里,四季有水。只要修建扬水设施,就可以实现引水上岭,增产增收,造福于民。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小麦玉米养猪等等传统种养业为主,收入较低,仅处于温饱状态。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行情相对底下、基础设施较差等诸多原因影响,农业效益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立体农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1)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平山县县城22公里,距王坡乡政府所在地东王坡1公里,背靠天台山景区和藤龙山景区,有天台山旅游路、藤龙山旅游路和孟王出县路绕行,只要把项目区内道路宽开硬化,与上述公路对接,项目区就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所在王坡乡又是林业大乡、养殖大乡,东与灵寿县相靠,南有南甸、东王坡集贸市场相邻,西与西柏坡接壤,北与天台山藤龙山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项目区是建设立体农业发展优质种植业的有利区域。

  (2)自然资源丰富。项目区内有丘陵地900亩,沙土壤质,土地肥沃,只要加以开发利用,就可以成为抗旱防涝良田。同时,水资源丰富。项目区紧邻下观中型水库,四季有水。可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足够水源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地处滹沱河流域南甸支流,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养殖和果树管理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下观村是移民村,王坡乡对该村发展非常重视,明确了林业站、畜牧站、水利站等涉农部门支持该村的目标任务时间要求,已经形成了支持该村发展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设的依据

  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也是平山县县政府2010年工作重点,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开发丘陵地,强化设施配套,发展林业养殖业循环经济,对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的丘陵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交通、电力,资金等多方制约,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这不能不说是严重的浪费。加快移民村科学发展步伐,就必须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丘陵地无疑是下观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加大投入,尽快开发丘陵地,造福于民,既是下观村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和政府关心移民群众的具体表现。开发改造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规划设计

  1、设计标准

  (1)、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2)、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3)、项目区坚持岭水林牧路综合治理,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2、水电措施

  (1)、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扬水站、机房、管道、阀门、蓄水池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同时,修好排水系统,做到抗旱防涝。

  (2)、电力工程:架设动力电,配套机房、变压器等设施,满足扬水、饲料加工等电力需求。

  3、交通措施

  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水泥硬化,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牧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4、林业措施

  丘陵地开发要因地制宜,坚持岭水林牧路综合治理,便于机械作业和果树管理,工程以开水平沟、打鱼鳞坑为主,树种以核桃为主,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5、牧业措施

  立足于鸡粪还田鸡食昆虫相互利用的循环发展模式,以核桃林为活动场地在东岭建设散养鸡基地。要按养殖场建设设计方案标准,充分考虑风向、排污和生产管理实际需要,搞好选址,建设鸡舍。

  6、科技措施

  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7、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高产高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架设动力电、宽开硬化道路、兴建水利设施,综合开发丘陵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2)、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核桃、散养鸡鸡蛋等绿色食品,并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3)、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全市移民村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建设内容

  1、水电措施:

  (1)、新建扬水站1座;

  (2)、新建机房1座;

  (3)、新建200立方米蓄水池4座;

  (4)、铺设管道20km;

  (5)、架设电力线路2.5km;

  (6)、新增100KV变压器1台套

  2、交通措施

  (1)宽开硬化主干路4.5㎞,设计路宽5m,厚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建桥2座。

  (2)架桥2座。

  (3)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2km;

  3、林业措施:开发丘陵地500亩,栽植植核桃树3万株。

  4、牧业措施:工程设计养殖规模10000只,占地320亩,其中建筑面积1000㎡。

  5、其他:建设办公室200平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

  五、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420万元。

  其中:水电措施80万元;

  交通措施200万元;

  林业措施60万元;

  牧业措施50万元

  其他30万元;

  2、资金筹措:

  投资420万元,其中,申请移民专项资金380万元,村集体自筹30万元,群众以劳带资解决10万元

  六、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开发丘陵,发展核桃树3万棵,五年后,每棵结果至少5kg,年共计增收300万元。发展散养鸡1万只,每只鸡年产蛋至少10kg,年共计增收100万元,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400万元,人均4万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核桃150万kg;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散养鸡鸡蛋1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农业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当地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当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7、项目实施后,极大的增加了广大移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资保障,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移民村的扶持和关怀。

  8项目实施后,可依托毗邻天台山景区、藤龙山景区的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吸引顾客,成为平山县的有一个亮丽景点。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下观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由王坡乡人x政府有关涉农部门和下观村两委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项目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工程施工和技术指导。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根据公司7月4日会议安排,在本月30日前完成农业项目申报调研工作。为此,我们在7月份先后走访调查了市发改委、扶贫办、农委、水务、林业、财政等有关部门,走访玉屏县农委、发改局、林业等部门,还有大龙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及大龙镇政府,就当前国家对农业政策的支持情况,2016年有关项目安排情况,以及项目申报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农业支持鼓励政策及资金安排情况

  (一)、国家对农业支持政策

  1、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支持政策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支持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模式攻关。选择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能力强的100多个县整建制创建。在实施内容上,重点开展技术瓶颈攻关和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在创建作物上,以粮食作物为主,适当兼顾部分地区优势作物。在创建内容上,一是围绕绿色生态环保、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效能提升等方面,示范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二是针对分区域分作物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效益瓶颈,组织开展试验试点和联合攻关。三是依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测土配方施肥专项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结合“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选择一批重点县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创新实施方式,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提质增效,着力提升科学施肥水平。 2016年,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显著提高,配方肥推广面积和数量实现“双增”,主要农作物施肥结构、施肥方式进一步优化。

  3、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2014年,为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统一建设要求,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发布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在粮食主产区建设确保口粮安全的高标准农田。目前,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投资主要有,国土资源部国土整治、财政部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发改委牵头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和水利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等。

  4、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从2005年开始,国家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2015年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元,主要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户)购买优质种猪(牛)精液或者种公羊、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生猪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猪40元;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头能繁母牛10元;羊良种补贴标准为每只种公羊800元;牦牛种公牛补贴标准为每头种公牛2000元。奶牛良种补贴标准为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每头能繁母牛30元,其他品种每头能繁母牛20元,并开展优质荷斯坦种用胚胎引进补贴试点,每枚补贴标准5000元。2016年国家继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

  5、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9亿元用于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补助政策将进一步突出扶持重点,向优势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老少边穷地区倾斜。强化集中连片建设,实施县原则上调整数量不超过上年的30%。提高补贴上限,每个专业合作社补助贮藏设施总库容不超过800吨(数量不超过5座),每个家庭农场补助贮藏设施总库容不超过400吨(数量不超过2座)。

  6、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支持政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部将积极推动落实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精神,主要包括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改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基础服务设施,鼓励建设功能完备、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休闲农业专业村和休闲农业园;鼓励通过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和水面等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品牌培育,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

  7、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

  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13、9亿元农民培训经费,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全国8个整省、30个市和500个示范县(含10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重点示范培育,探索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体系。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对象,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创业兴业能力。继续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新增培育对象1万名。

  8、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

  国家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支持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扩大在农民合作社内部开展信用合作试点的范围,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2015年,中央财政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资金20亿元,支持发展粮食、畜牧、林果业合作社。落实国务院“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意见,自2015年10月1日起,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后,无需再次进行税务登记,不再领取税务登记证。农业部在北京、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开展合作社贷款担保保费补助试点,以财政资金撬动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2016年,将继续落实现行的扶持政策,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评定一批国家示范社;鼓励和引导合作社拓展服务内容,创新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产业业态,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

  9、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国家有关部委将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为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和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深入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加快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支持示范村镇培育优势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提档升级。

  10、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政策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功能。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必须从国情出发,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能强制推动。土地流转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坚持规模适度,既注重提升土地经营规模,又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兼顾公平与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户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各地要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片面追求超大规模经营的倾向。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应当给予重点扶持。完善财税、信贷保险、用地用电、项目支持等政策,加快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11、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政府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进行奖励或补助的政策,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奖补范围主要包括,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也可以是实物补助。

  12、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支持政策

  2016年继续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排头兵、农业改革试验田、区域农业展示板。一是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对投入整合力度大、创新举措实、合作组织发展好、主导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明显的示范区安排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引导示范区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二是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支持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建设,每亩建设投资不低于1500元,其中中央定额补助1200元。三是探索金融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有效办法,搞好27个示范区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试点,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示范区的贷款支持力度。四是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推动各类资源、各方要素向示范区集聚。

  (二)、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情况财政部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300-800万)

  2、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0万-300万)

  3、农业综合开发林业专项(不低于120万)

  4、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50万-200万)

  5、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500万左右)

  6、现代农业园区试点申报立项(1000-2000万)

  7、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不低于1000万)

  农业部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300万以内)

  2、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项目200-500万)

  3、大中型沼气工程中央投资项目(100-200万)

  4、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

  发改委部分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1、现代农业示范项目(200万-2亿)

  2、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

  3、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项目总投资10%左右)

  4、经贸领域中央投资项目(500万左右)

  5、节能改造财政奖励备选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左右)

  6、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30-100万)

  7、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80-170万)

  8、生物质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的10%左右)

  其他项目扶持资金额度

  能源局: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2500万)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60-300万)

  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代农业领域项目(不超过80万)

  科技部:富民强县工程(一般300万以下)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

  扶贫办:产业化扶贫项目(500万)

  二、贵州省农业项目有关情况

  贵州属于贫困地区,是国家重点支持扶持的省份。每年从省级财政安排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不多,每个类别只安排资金3000万至5000万元左右。因而省级财政资金落实到市县的项目资金不多。

  (一)、省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林下经济)

  从事林副产品加工、花卉苗木培育和林下种养殖等各类林业经济组织。安排标准为每年3200万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办发〔2013〕30号)、《贵州省省级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黔财农〔2010〕141号)。

  (二)、省级财政造林补贴

  林农、林业合作组织、企业、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按照人工造林:乔木林、竹林和经济林每亩补助200元,灌木林(生态林)每亩补助120元。《贵州省财政厅、林业厅》(黔财农〔2012〕114号)、《省林业厅关于抓紧编制2015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省级财政造林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林计通〔2015〕199号。

  (三)、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

  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3、中药材的种植。

  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5、牲畜、家禽的饲养。

  6、林产品的采集。

  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

  8、远洋捕捞)的企业,备案后免征企业所得税。

  贵州财政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过程,中央资金主要安排园区基地建设,省级财政主要安排农户、合作社等进行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

  三、铜仁市农业项目扶持情况

  (一)、扶贫办扶持项目情况

  1、2014年扶贫项目及资金情况。本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项目1367个(含子项目),启动实施1366个,竣工920个。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74222万元,已拨付70894万元(具体见附表)。结余资金基本属于项目保证金和抚育管理会。

  2、2015年扶贫项目及资金情况。本年中央和省财政扶贫专项项目2343个(含子项目),启动实施2308个,竣工1254个。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贫资金76044万元,已拨付71338万元(具体见附表)。结余资金基本属于项目保证金和抚育管理会。

  3、2016年扶贫项目及资金情况。目前中央和省财政扶贫立项项目1200个(含子项目),启动实施427个,竣工58个。共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扶贫第一批资金46474万元,已拨付33503万元(具体见附表)。

  2014年和2015年的扶贫资金分配,采用项目竞争立项的资金分配方式。从2016年起,财政扶贫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方式再度改革创新,资金分配和资金投向的比例分别作出了新的调整。

  资金分配采取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和绩效考核4个因素按照“2251”的比例直接分配到县,取消往年部分项目须竞争立项的资金分配方式。即贫困县因素占20%,县级须以乡(镇)为单位,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安排落实到乡(镇)和村;贫困村因素占20%,县级要按因素法计算到村,在本村范围内使用;贫困人口因素占50%;县级要围绕贫困人口,量化到村,与“贫困村”因素资金一并统筹使用;绩效考核因素占10%,由县级统筹安排使用。

  资金投向按照用于扶贫产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小额扶贫“特惠贷”、扶贫培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个方面以“33112”的比例投入。即30%用于扶贫产业(其中1/3以上重点用于探索“三变”,即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改革);30%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扶贫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10%用于小额扶贫“特惠贷”贴息;10%用于扶贫培训(其中扶贫干部培训资金不能超过培训类资金总额的10%);20%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财政局扶持项目情况

  1、2016年,安排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700万元,扶持精品果业,沿河、印江、万山各900万元;安排2855万元扶持茶产业,石阡松桃、印江、德江、沿河、思南和江口等7个县市,最多的是石阡获得577万元,最少的思南、江口各获得280万元。

  (三)、市发改委项目情况

  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思南县6000万元,2、示范园区建设项目碧江区碧江区坝黄苗圃小镇农旅结合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今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松桃县努比亚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努比亚牧业两扶一带产业链项目今年安排资金3000万元、印江县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安排资金2000万元、松桃县贵州梵净山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项目安排资金4000万元

  3、水利工程项目

  共安排思南县、碧江区、松桃县、印江县、石阡县、玉屏县(青山水库13500万元)、万山区、沿河县、德江县、江口县等10个县市区水库工程项目资金共计72254万元,包含大兴水利枢纽工程12100万元、玉屏和松桃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2054万元(玉屏1100万元)。

  4、石阡、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安排资金4000万元。

  (四)、市林业局项目情况

  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9490、82万元,用于10个县市公益林营造、抚育、管理和保护及补助林农等方面。

  2、天然林保护工程1616、98万元,用于10个县市育苗(种)、造林、抚育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

  3、中央造林补贴706、91万元,用于4个县市育苗(种)、造林、抚育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

  4、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1076万元,用于8个县市育苗(种)、造林、抚育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

  5、中央财政林业补助396万元,用于5个县市育苗(种)、造林、抚育以及治理水土流失等、

  6、中央财政森林公安补助118、2万元,用于10个县市林业执法、林业刑事、行政案件受理、查出和督办等方面。

  (五)、市农业项目情况

  由于目前财政实行省直管县,市级层面有的无法统计。现只能就农委有的数据统计说明如下。

  1、铜仁市农委口安排的项目情况(省直管县)。共有20个小项目安排在碧江、万山、玉屏、松桃、江口、石阡、印江、思南、德江、沿河10个县市,获得资金较多的是松桃县得到450万元,较少的万山、碧江和沿河各60万元。只要是各种农业良种补贴、种植补贴、农技推广机构补贴等。

  2、中央项目资金情况。一是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指标(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350万到松桃县。二是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预算指标(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300万元到印江县。

  四、公司申报农业项目当前存在的困难

  根据大龙田镇长介绍,大龙是以工业为主,农村一块缺乏领导,存在体制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除扶贫一口外,其他农业项目很难分配到大龙;现在大龙的地征得差不多了,项目资金按照系数分配法后,大龙区域就是一个镇,分到的项目资金极其有限。退耕还林、油茶低改的项目资金安排很少,养殖只有少量补贴(猪舍每平方补贴50元),专业合作社有一点贴息。开发区有关部门对上级关于农业项目及资金的安排很茫然,没有了解上级项目的安排,没有项目资金争取规划。从上面提供铜仁市各县获得的项目资金情况看,如扶贫资金有的县过亿,大龙才区区百多万元,简直不值一提。

  五、对公司农业园区项目申报建议

  1、大龙农业总量过小,获得的上级资金支持也少。国家对一般的养殖和种植支持主要是针对农民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但对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国家支持力度较大,可以争取到2000万元至4000万元。因此建议园区要从这里突破,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由于国家支持力度较大,需要园区提供一定水准的园区整体规划、可研资料、环评和能评,同时积极打造申报项目平台,将园区积极申报为省级农业园区,将龙乡公司尽快申报为市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市级扶贫龙头企业。

  2、根据大龙属于工业重镇,农业在大龙的地位较低的实际,建议申报项目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

  3、大龙的农林水等业务目前还归玉屏县管理,依据目前的管理体制,大龙的农业在玉屏县缺乏相应地位。只有加强和玉屏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多请示汇报,尽可能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农业项目才有出路。

  4、要经常保持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密切联系,经常请示汇报,让其了解和重视我们。让他们出面做市县工作,农业项目才能照顾到大龙,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5、目前园区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申报的项目有限。但园区正在建设时期,可以在园区建设上做文章,积极申报相关项目。计划今年争取150万元资金到账。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一、基本情况

  宜川县交里乡位于宜川县北部,距县城14公里。全乡辖14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有1682户7397口人,耕地面积3.43万亩。苹果面积1.9万亩,塬面人均3.5亩,挂果面积3846亩,大棚座,其中种植棚座,养殖棚座;舍饲养畜户,养羊只,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18元。

  李塬、南岭两行政相临,位于交里乡以西5.5公里的同一条塬面。共10个村民小组,433户,1892口人。总耕地面积4582亩。近几年来,李塬、南岭两村紧紧围绕“强果上棚,舍饲养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塬面苹果、川道大棚、山坡草盖、舍饲养畜”的经济发展思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狠抓主导产业开发,苹果面积已达3975亩,其中挂果亩,舍饲养畜户,只。主导产业开发初具规模,2003年两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538元、1260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导产业开发方面。李塬、南岭两村苹果主导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人均达到了亩,2003年产量吨,产值万元,近几年,随着四大技术推广,果树大改形的进行,果园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效益明显提高,但干旱严重影响苹果产量、质量的'提高。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喷灌、渗灌、滴灌等微灌技术,解决果园灌溉问题,促进果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龙头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是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

  (二)、农村农源建设方面。长期以来,农村的燃料主要以柴为主,不仅浪费资源,而且环境条件差。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家庭照明、做饭问题,是一种干净卫生的新型能源。农村妇女也能从劈材做饭,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从事主导产业开发。沼液、沼渣还是很好的肥料,可以生产出绿色优质苹果。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农村走向文明富裕新生活的必然选择。

  (三)、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通过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学知识文化水平,使每一户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特别是苹果四大技术的推广与利用更要使群众全面掌握。

  三、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优势

  (一)、群众热情高涨。李塬、南岭两村群众经济基础好,思想解放,意识超前,通过召开村委会和群众会,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特别希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在本村实施。

  (二)、水源充足。主导产业开发已初具规模,解决果园灌溉有赵川河和李塬沟淤地坝的充足水源。且水源距塬面果园较近,引水上塬后能够满足果园灌溉需要。

  (三)、党委政府支持。乡党委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非常重视,对李塬、南岭两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客观、公正的分析,认为两村群众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愿望迫切,群众基础好,苹果主导产业已具规模,水源充足,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条件具备,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采取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综合措施对项目区进行治理能够有力的促进两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乡党委政府将全力以赴进行项目的立项和实施。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温州智慧农业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xx产业发展示范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智慧农业装备为核心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5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有限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智慧农业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国家也在智慧农业或智慧农业产业化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及扶持。2017年的一号文件中,明确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到了加快科技研发,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和农业装备智能化;2018年文件的主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到了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实验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的农机生产和使用大国,农业耕地面积广,但农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全球产业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传统农业也不断与新兴科技技术结合,逐渐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在智慧农业的大背景下,智能农业装备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xx产业发展示范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温州,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4个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612.9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60.62平方千米。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9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305.2万人;城镇化率为70.5%,全市户籍总人口832.4万人。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中国鞋都,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

  誉。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唐朝时(公元675年)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37位。2018年,温州市生产总值(GD)6006.2亿元,比2017年增长7.8%。2019年,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660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2018年12月,温州入选2018 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3993.66平方米(折合约20.9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智慧农业装备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3993.6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9740.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372.5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0058.6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121.79平方米。

  七、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79台(套),主要包括:xxx生产线等,设备购置费1482.51万元。

  八、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智慧农业装备xxx单位/年。综合考xxx有限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xxx有限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九、原材料供应

  项目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有:xxx限公司所选择的供货单位完全能够稳定供应上述所需原料,供货商可以完全保障项目正常经营所需要的原辅材料供应,同时能够满足xxx有限公司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预期要求。

  十、项目能耗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777126.67千瓦时,折合95.51吨标准煤,满足温州智慧农业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

  2、项目年总用水量2194.26立方米,折合0.19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项目用水由xx产业发展示范区市政管网供给。

  3、温州智慧农业项目项目年用电量777126.6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194.26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95.70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5.40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9.56%,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十一、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产业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xx产业发展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项目设计中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应用清洁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同时采取完善和有效的清洁生产措施,能够切实起到消除和减少污染的作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各项环境指标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清洁生产的标准要求。

  十二、项目建设符合性

  (一)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xxx有限公司承办的“温州智慧农业项目”主要从事智慧农业装备项目投资经营,其不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有关条款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二)项目选址与用地规划相容性

  温州智慧农业项目选址于xx产业发展示范区,项目所占用地为规划工业用地,符合用地规划要求,此外,项目建设前后,未改变项目建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目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xx产业发展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要求。因此,建设项目符合项目建设区域用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xx县农业综合开发坚持以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为已任,以强基础、稳粮食、创增收为核心,以小工程、高效益为突破口,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坚持治水、改土并重,工程措施和科技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统一实施。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使项目区呈现渠相连、路相通、田地平整、村庄靓丽的美丽生态新田园景象,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项目实施情况

  xx县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产业发展为主线,群众增收为目标,本着干一件、成功一件、受益一片的指导思想,按照“集中整合支农资金、农业科技综合配套、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服务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思路,科学设计,布局合理,严格标准,注重质量,分别在中寨乡、老店镇、白鹤滩镇、蒙姑镇组织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xx县2013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2037.87万元,占计划的96.2%,其中:财政资金1547.87万元,群众自筹466万元(其中:投以劳折资99万元,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367万元),银行贷款24万元。在省、市主管部门关心支持下,上级批复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个:中寨乡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0.5万亩,总投资69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3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96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44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44万元);老店镇中低产田改造0.32万亩,总投资4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6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17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6万元);治乐河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0.5万亩,总投资4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85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2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9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9万元);xx县2000头托佩克商品仔猪繁育养殖扩建项目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4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50万元,银行贷款24万元;xx县1万头PIC仔猪养殖扩建项目总投资37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40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8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217万元。昭通市xx县1万吨蔗糖加工固定资产贷款贴息项,扶持xx白鹤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贷款贴息27万元。

  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32万亩,衬砌渠道建设21公里,沟道治理—溪流护岸0.6公里,占计划的100%;机耕路6.5公里,改良土壤0.44万亩占计划的100%;营造防护林0.2万亩,节能灶500眼,占计划的100%;沼气池综合配套49户,占计划的98%;优质蚕种推广0.1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0.8万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占计划的100%;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个,产业化经营中央财政贷款贴息项目1个,占计划的100%。

  二、取得主要成效

  通过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抗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改善农业基础,综合生产能力增强。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新增和恢复改善灌面、新增农机、扩大机耕面、水土流失治理,农业生产条件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项目区基本形成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格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2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8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5万亩,改良土壤面积0.44万亩,年节约用水55万立方米,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平方公里,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5万亩。通过项目建设,项目区基本上解除了春来怕干旱,雨来怕冲涮和洪涝的忧患,为项目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证,增加了抗旱、排洪、排涝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使项目区有效灌溉率从原来的35%提高到87%,提高了52个百分点,比全县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供水保证率达到80%以上,(二)优化项目管理,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实行科学规划、择优立项,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施工和管理,强化资金使用监管,确保项目发挥良好的综合效益。一是生态效益。项目区基本形成蚕桑、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为主的发展模式,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2万亩,节能灶500眼,沼气池综合配套50户,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调节了气候,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维护了生态。二是经济效益。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项目区培育了以“经济林果、冬早反季蔬菜”为支撑的增收主导产业,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增加粮食269万公斤,增加其它农产品50万公斤,增加种植业产值1510万元,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900万元;三个产业化项目的实施,每年新增仔猪12000头,新增总产值875万元,新增利税264万元,直接受益农户119户,带动农户2904户,新增就业人数162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736万元。三是社会效益。通过适用农业种养技术培训,增大科技推广力度,粮经作物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实现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且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发展壮大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改善了农村面貌,环境整洁,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示范。

  (三)转变农民意识,提高生产生活质量。一是改进耕作方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农民收益;二是实施“五改三建”,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项目区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灶,洗上了太阳能热水澡,真正地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群众在劳动之余可以看看电视节目,有效地促进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群众都自豪地说:“咱们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同时,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治理了生态环境,农民居住环境也大大改善。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县级财力匮乏,资金配套困难。按照“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的原则,前几年开发重点主要集中在条件相对好的乡镇村社,而尚未实施项目的村社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项目实施成本高,投入资金需求量大,地方可用于配套的财力有限,地方财政不能足额配套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区的整体开发效益。

  (二)农民群众贫困,筹资投劳困难。一是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农村由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劳动力缺乏,投工投劳困难;二是xx属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普遍贫困,要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政策规定的筹资投劳比例十分艰难。

  (三)缺乏监管意识,项目后期管护难。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投入主要是以财政的无偿资金为主,项目工程验收后,虽然向乡镇、村办理了产权移交手续,但由于乡村社干部及群众责任心不强,群众集体监管意识差,加上投入使用后维护资金投入不足,水渠等基础设施管护不到位,投入使用不久就有损坏现象,甚至导致整个渠道不能正常使用。

  四、对策和建议

  在今后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高原特色农产品,实施综合开发、规模开发、特色开发、产业开发和科技开发,提高优势农副产品的生产能力,加大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促进项目区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xx做出积极贡献。

  (一)明确目标,强化组织领导。要立足“三农”工作,明确工作职责,细化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xx实际,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宣传力度,积极向上级汇报请示争取更大的扶持,要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性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抓出成效。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纳入实施乡镇的目标考核内容,形成县乡村社及群众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加强协调,整合支农资金。要加强涉农部门协调,使涉农部门密切配合,切实解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和其它支农资金投入形不成合力、效益不明显的问题,逐步形成“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资金投入格局,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三)突出重点,提高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第一要务,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立项、建设和运行中,必须注重开发实效,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坚持以解决制约农业发展因素为关键,以水土治理为重点,着重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突出农田水利、优质良种、科技种植、耕地施肥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

  (四)量力而行,落实配套资金。要在加大和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据实安排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将每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配套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使县级配套资金有保障,弥补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不足,减轻项目区农民群众的负担。

  (五)加强监管,确保发挥效益。健全完善工程质量、资金管理、后续管理维护等制度和办法,明确职责,抓好工程进度、质量等督促检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项目的管护和维修,及时落实管护主体、措施和责任,确保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六)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项目区农民群众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充分发挥好农民群众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作用,是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关键。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农业综合开发政策和重大意义,使其积极投身到项目建设中,形成愿意干、主动干、争着干的良好氛围,主动严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履行的监管职责和应尽的投资投劳义务,使农业综合开发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一项自觉行动。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6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好看的工程给谁看》为题,对安丘市200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报道。《焦点访谈》播出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30日上午,市委副书记李宁迅速作了批示,要求“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检查一下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否符合要求,对查出的问题要认真整改,亡羊补牢”。副市长王玉邦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要求,并安排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将市领导有关指示精神传达给各乡镇(街道)和农口部门。6月30日、7月1日,副市长王玉邦带领市委农工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市财政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对2000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检查。(上级市)市书记的批示下发后,市委办公室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7月2日上午将xxx的批示转发到各乡镇(街道)和农口部门。根据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提供资料及检查情况,现将我市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一、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情况

  2000—2002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总投资15095万元,其中土地治理项目1049万元,多种经营项目1404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095万元,其中国家、省和(上级市)市投入1500万元,我市配套192万元,自筹资金12803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总的看,三年来,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能够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任务计划和建设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有针对性地落实开发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一)土地治理项目。 我市2000—2002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涉及相州、郭家屯、林家村三处乡镇,41个行政村,总人口3.45万人。计划开发面积3.5万亩,目前开发面积全部完成。计划投资1049万元,其中国家、省、市673万元,我市财政配套89万元,乡镇自筹287万元,按计划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区开发治理总投工100.1万个,完成土石方104万方,建成高标准方田141个,基本实现了节水灌溉;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0.3万亩;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6万人次。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714万公斤。2002年,项目区实现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3亿元,分别比开发前增加12.9%和20.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0元,增加490元,高出非项目区232元。具体项目如下:

  1、2000—2001年度相州镇项目区。开发面积1.6万亩,总投资458.8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293.1万元,市县投资40.2万元,自筹125.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打机井60眼,修复机井107眼;新建大小桥涵160座,新修整修道路57公里,铺路沿石15公里;架农电线路6公里,购喷滴灌设备93台,埋设地下管道12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1.6万亩,建方田66个,秸秆还田1.6万亩。

  (3)农业科技:建科技示范园1400亩,建晒场400平方米,仓库130平方米,建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科技培训4000人次。

  (4)林业开发:营造防护林1.6万亩,植树19万株,建苗木基地50亩。

  (5)农业机械:购置拖拉机、收割机6台,秸秆还田机9台,植保机械30台,其他农机具7台。

  2、2000—2001年度郭家屯镇项目区。开发面积0.9万亩,总投资286.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71.9万元,市县投资43.8万元,自筹70.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打机井30眼,修复机井53眼;新建大小桥涵94座,新修整修道路34公里,铺路沿石10公里;架农电线路4.5公里,购喷滴灌设备47台,埋设地下管道8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0.9万亩,建方田38个,配方施肥0.9万亩。

  (3)农业科技:建科技示范园800亩,建晒场200平方米,仓库70平方米,建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科技培训2000人次。

  (4)林业开发:营造防护林0.9万亩,植树11万株,建苗木基地150亩。

  (5)农业机械:购置拖拉机、收割机7台,秸秆还田机4台,植保机械20台,其他农机具3台套。

  3、2002年度林家村镇项目区。开发面积1万亩,总投资30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投资168万元,市县投资45万元,自筹9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农田水利:新开挖平塘2个;新建扬水站2座,铺地下管道2.5公里,新建大小桥涵59座,新修整修道路32公里,开挖排水沟64公里,修建“U”型防渗渠1.2公里。

  (2)农业措施:深翻整地1万亩,建方田44个,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1万亩。

  (3)农业科技:开展农业科技培训500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5000份,引进优质面包小麦、辣椒、冬枣品种4个,发展优质高产小麦基地2000亩、冬枣面积500亩、优质辣椒2000亩、黄烟3000亩;建优质葡萄科技示范园100亩,其中科技示范大棚15个。

  (4)林业开发:新建更新农田林网1万亩,植树5.8万株。

  (5)农业机械:购大中型拖拉机3台,小型6台。

  (二)多种经营项目。 2000-2002年度,共完成多种经营项目4个,即由市农业开发总公司承担的蔬菜加工、际天时公司泡菜加工、得利斯百万头生猪宰杀、绿园食品公司万吨出口蔬菜加工项目,共完成投资14046万元,其中国家、省、(上级市)市财政投资827万元,我市财政配套103万元,自筹资金12516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各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建设内容全部按计划完成。项目共扩建生产厂房3.1万平方米,建贮藏保鲜库3000吨,新购置生产加工设备223台套。开发项目目前新增利税1159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3748万元,带动生产基地5万亩,带动农户3万户。

  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检查情况看,自2000年以来,我市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本着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水利开发和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注重实际效果,从项目设计、开发内容到具体建设,没有弄虚作假、搞形象工程问题,切实发挥了项目开发作用。但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项目区结构调整力度不够,没有完全达到计划要求。二是由于上级没有配套管护资金,相州、郭家屯项目区内部分毁坏的桥涵、建筑物没有得到及时修复,个别机井房门窗等设施有被毁被盗现象。三是相州、郭家屯两镇的节水喷灌面积不足,没有完成计划任务。相州镇计划发展2000亩,完成1000亩;郭家屯镇计划发展1000亩,完成500亩。四是林家村镇泰薛路以南项目区内部分路段树木成活率较低,达不到项目开发要求。

  三、下步工作措施

  根据(上级市)市xxx批示及我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下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区结构调整力度。 有关项目乡镇要对照计划建设内容要求,把项目区结构调整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下决心引进推广一批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扩大项目区经济作物面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有关项目乡镇近期要拿出规划,并抓好落实。

  二是加大开发项目管护力度。 对项目区内毁坏的桥涵、机井房、管道等,要进一步加大管护力度,及时搞好修补,切实做到管护制度、管护人员、管护队伍和管护经费“四落实”,提高项目建设成效。对项目区内被毁、被盗的机井房门窗、电线、电缆设备等,要及时搞好修复、配齐,确保生产需要。

  三是按要求完成开发建设任务。 对节水喷灌面积不足的项目,有关乡镇要多方筹措资金,抓紧时间按要求补足、补齐,并搞好配套完善。对林家村镇项目区内泰薛路以南项目区内部分路段未成活的树木,今冬明春要全部补齐,确保成活。

  四是严格落实管护责任制。 由农工办、开发办、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从7月3日开始,再次深入各项目乡镇,逐项搞好检查,把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细出来,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各项目乡镇签订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护责任书,将管护责任进一步明确,确保项目建设见到成效。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涟水县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着手点。20xx年我县共有五个单位申请实施了高效设施农业项目,总占地1800余亩,实际搭建钢架大棚面积近1600亩,经济效益明显,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农委领导对高效建设十分重视,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抓高效设施农业工作,制定目标、定立奖惩、责任到人。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业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工作中。全力为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搞好服务。为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措施扎实、强化服务。

  1、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为高效农业建设打造平台。我县不断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今年,在县党委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在县农委和乡镇的积极努力下,顺利成功流转土地5000余亩,为高效设施现代农业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土地股份经济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社员共同投资兴建蔬菜大棚,项目资金对大棚建设进行扶持,专业合作社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等生产规程组织生产。

  2、加强项目设施配套,为高效农业建设夯实基础。为保证设施农业项目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县在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土地平整工作,有力地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

  3、加强项目技术培训,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好服务。从项目建设开始,县农委根据项目的种植结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800人次,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工人。同时抽调专人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生产中实行了“六个统一”,即统一良种供应、统一种植规程、统一技术指导和服务、统一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规程生产,杜绝使用高残留的农药,少施化学肥料,普施有机肥。规范了生产操作流程,提高了农产品生产质量。

  4、加强市场引导,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后劲。

  在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县农委加强市场引导,积极为项目服务,年初,农委主要负责人先后奔赴苏锡常、上海等地,与上海江桥蔬菜批发市场、上海洪济净菜配供中心等多家超市、农产品交易市场沟通联系,掌握市场信息、避免盲目生产,增加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项目建设、成效斐然。

  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成效明显。项目的实施,一是进一步打破了我县“一熟稻、一熟麦,一直种到胡子白”的种植格局,为我县农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提供了新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二是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实施区涉及农户580户、耕地面积2000亩,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吸纳剩余劳动力260多人,实现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是农民增收、真正得到实惠。项目投资后,每亩获纯利0.3万元。与常规稻麦生产1000元死效益相比,增收2000元左右,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有机整合有利于项目资金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多头申报、重复建设和解决多头管理、分散使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一步规划、分步实施、集中连片、持续开发、扩大规模”的目标,有利于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范围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但在实践整合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资金申报阶段

  其他项目资金大多需要对上争取,地方为了争取上级项目专项资金,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管理部门和项目资金性质,对每个项目都要编撰实施方案等申报材料。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申报时间又不一致,这就在申报时可能存在不知道其他项目资金有多少,能够做些什么。这就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法与其他项目资金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致使项目实施中可能就存在项目调整或变更。

  (二)规划设计阶段

  由于整合的资金性质不同,在规划设计阶段可能存在使用的标准就不同。如:公路建设,交通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是交通部门的标准,其他资金的规划设计使用的可能就是农机部门机耕道的标准。在概算方面,各项目主管部门使用的概算标准可能不一样。另外,有的项目需要农户投工投劳,属财政补助项目;有的项目又是财政全额预算。这就会造成在今后工程整合发包时,一样的工程不同的单价,不同的要求。

  (三)组织实施阶段

  1、整合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要求不一样。有的项目需要聘请监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的项目是要求村组、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由于监理单位与监督小组的专业、素质不同,在项目监督管理中无法一致。

  2、整合项目建设方式可能不一样。有的项目由工程队施工,有的项目由农户自建或村委会委托建设,这就需要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实施乡镇增加更多的现场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这样整合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困难加大。

  3、整合项目实施对农户的要求不一样。如:国土整理项目不用农户自筹,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必须农户自筹,项目区农户存在攀比心理,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整合项目实施招投标规定不一样。有的项目要求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实施“民办公助”,有的项目要求严格按招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全包建设,这些都会给项目实施和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四)验收报账阶段

  1、整合项目验收确认有一定难度。有的在整合项目实施时,并没有明确哪种资金实施哪一部分,可能是把两种或多种资金合起来做一个工程,但项目验收又是各个项目验收各个项目。验收时就会无法确认各种资金完成的具体工程量。

  2、整合项目报账难度大。由于是整合资金实施,可能存在一个工程的建设由两种或多种资金构成,如何实施报账,在哪种资金中报账多少,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比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需要进行竣工审计,但绝大部分其他项目资金不需要竣工审计,只是通过财政投资竣工结算评审就可以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建工程竣工审计需要县级农发机构承担一定的审计费用,并作为工程成本间接费用列支报账;而对于整合项目在进行聘请中介机构或审计局进行工程竣工审计时,不可能只审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而不审计其他项目资金投入部分(实际上有的项目也无法分开),这样就会多产生审计费用。

  二、对策建议

  要真正改变财政资金使用分散、效益低下的状况,就必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的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形成规模出效益,实现“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目标。

  (一)高度重视,形成整合机制

  1、提高到项目整合的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加强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县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对财政资金整合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单位对项目资金整合仍有畏难情绪等困难和问题,积极创新,深入推进项目资金整合工作,形成机制,以保长效。

  2、建立健全整合机制。在整合机制上要做到:一是成立整合机构,落实责任和人员。县级政府应当成立财政资金整合办事机构,负责对全县项目整合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同时,要明确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按统一要求进行项目整合,确保整合项目实施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明确整合范围。要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整合项目资金的要求,积极探索农业综合开发与土地整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其它项目资金相互配合、统筹安排的投入机制。三是坚持整合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围绕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将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互相支持、相互配合的聚合效应,提高项目建设标准和资金使用效益,避免重复投资,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科学规划是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规模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统一的中长期规划,就很难对财政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就仍然会“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整合资金、规模开发就会是一句空话。因此,县级政府应当对某个区域或哪些乡镇发展什么主导产业,建设哪些基础设施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在农业综合开发的统一规划中要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科学合理布局”的原则。一是注重项目区选择的科学性。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整合项目集约建设的`原则,根据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的标准,选定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有机结合起来的项目区。二是注重项目建设内容的完整性。整合项目区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要按照“围绕产业搞开发、搞好开发促产业、做大产业促增收”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两大目标,做到既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又有高效农业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项目。三是注重项目工程的互补性。针对国土、交通与农发办之间项目建设内容交叉、标准不一的实际,对同类工程采取规划时地点结合、建设时工程互补的办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标准一致、质量可靠。四是注重项目建设时间的连续性。为真正发挥规模开发效益,规划时始终坚持大手笔、高起点的原则,实行“滚动开发”、分步实施,而不是“遍地开发”,既有总体规划,又有年度实施计划,确保项目区建设时间的连续性。

  (三)有序管理,统一实施

  1、整合项目要做到有序管理。对农业综合开发与其他项目资金整合实施的项目,要落实牵头部门,避免多头管理,最终造成无人管理的问题;要形成整合项目实施方案,对整合的各个项目的实施地点、实施内容、资金投入、资金报账等进一步明确,对项目实施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做到整合项目只有一个牵头部门,根据实施的内容明确责任人和技术指导人员,确保项目实施有人管理、有序管理。

  2、强化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四个统一”。一是统一质量标准。根据有关行业标准,结合总体规划,统一规范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统一管理程序。要对每个项目制订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对整合项目实行“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杜绝一个项目多人领导、多人管理。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质量监理制,对凡不执行上述规章制度的,或未按规划设计施工且工程质量不合要求的一律实行“四不”,即不收方、不验收、不报账、不划款。同时,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矛盾协调。三是统一竣工验收。明确了复验内容,规定复验程序。县级复查验收时,要请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的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对项目工程严格统一验收,凡经复核验收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四是统一建后管护。工程竣工验收后,统一移交所在乡镇、村管理和维护,要求项目所在乡镇成立工程管护领导小组、村成立管护委员会,制订管护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筹措管护资金,进行经常性管护,并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协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工程发挥长久效益。

  (四)强化资金管理,规范资金报账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资金实行了县级财政报账制,其他大部分项目资金实行乡镇财政报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运行操作,加强了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1、规范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对报账核算的范围、程序、手续等方面进行统一和规范;明确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人专账核算管理制度,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严禁违规列支财政资金。同时,在形成的整合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明确各个项目报账金额的比例。如:一项目整合了两类资金进行实施,在整合实施方案中就要明确:整合项目要分类报账。要根据中标金额乘以各类资金预算时所占的比例,为各类资金报账时的金额。从而使报账时有依可循,避免项目资金之间相互挤占。

  2、规范报账程序。对项目资金,原则上由财政部门按规定程序直接将资金结算给施工单位或供应商。对报账手续不规范、支出内容不合规、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不明确的报账项目,财政不予报账。对农民的补助支出按涉农补贴“一折通”要求直接发放到户。特别是工程竣工后,要由施工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项目实施乡镇进行初步验收,再申请县级部门进行复查验收。县级验收要由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发改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人员为成员组成县级验收工作小组,并邀请监理单位参与竣工验收,填制工程验收单,施工单位报帐时必须做到五有:有申请表、有验收单、有正式施工发票、有工程预算、工程决算、施工合同,做到程序规范,资料齐全,手续到位,报帐及时。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一、项目概要

  该项目由x市x区财政局申报,x区x镇x村组织实施,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座落在x镇x村,新扩建2,460亩,建设时间从20XX年9月开始,于20XX年9月结束,时限3年。

  主要建设内容:

  1、鲜果采摘区扩建1500亩;

  2、鲜花温室基地建设花卉日光温室70栋,到20XX年末达到180栋,占地500亩;

  3、开发历史遗迹区-日本碑和俄国坟,占地200亩;

  4、鲜花观赏基地建设花卉日光温室40栋,新奇花卉品种达到20余种;

  5、建设占地160亩的水上娱乐垂釣区,开发水面50亩;

  6、建设占地110亩的森林浴场一处;

  7、农事实践基地建设日光温室50栋;

  8、建设200亩葡萄园,建日光温室50栋;规划100亩,作为新品种水果实验基地;

  9、别墅渡假区建设别墅30栋;

  10、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是园区建柏油路、水泥路、田间作业道、整治田间排水沟、引水上山及治河、水电配套、绿化美化等工作;

  11、水产、花卉、果树、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

  12、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的建设。

  该项目总投入资金7,473万元,其中农民投入2,535万元,招商引资2,774.3万元,村集体投入563.7万元,市区财政自筹480万元,申请国家财政投入960万元。

  二、背景分析

  该园区位于x市东北部,距市中心12公里,邻近机场、港口、火车站及丹大、沈丹高速公路起点,三维交通十分便利。园区距鸭绿江断桥12公里,距虎山长城10公里,距河口度假区50公里,能增加丹东沿江旅游的景点,园区内青山绿水,山水相映,既有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和俄国坟,又有远销俄罗斯、黑龙江等国家和地区的无公害水果——燕红桃和寒富苹果;可以说,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迅猛的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奠定了坚定基础。

  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虎山长城、鸭绿江,已成为丹东的代名词;燕红桃、寒富苹果已走出国门;杜鹃花誉满全球;以鸭绿江公鱼为代表的水产品畅销全国。

  园区扩建后,在向世人展示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同时,重点展示园艺型农业、示范性农业、观光型农业。成立x市生态农业旅游协会,负责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开发,把园区与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河口渡假区连接起来,扩大园区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丹东旅游业内容更加丰富。

  三、需求分析

  1、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园艺型农业、示范型农业、观光型农业将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果农、菜农、花农的科技水平逐渐提高,无公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中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现在丹东水果产量在30万吨左右,水产品产量22.7万吨,无公害蔬菜产量3万吨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有必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每年x市杜鹃花生产总量在1亿株左右,商品量在1,000万株以上,占全国杜鹃花商品量的25%,每年到x游客达280万人次,旅游产业渐成规模,有必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园区建成后,将带动发展果树面积8000亩,水果商品量达到8000吨以上;水产品养殖水面1000亩,商品量可达500吨;无公害蔬菜10000亩,商品量30000吨;花卉面积7000亩,商品量3500万株左右。

  2、社会需求

  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发展格局正逐步向“以城带乡,城中有乡,乡中有城,城郊一体化”的方向迈进,这就要求城郊农业要为市民提供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要为市民提供无污染、无公害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和特种鲜活或观赏用农产品;要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场地;要为城区建设提供合理的绿色空间,改善都市生态条件,美化都市环境;要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载体。

  3、生态改善

  该园区扩建完成后,植被状况良好,具有水资源涵养保护、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达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效果。

  4、经济发展

  园区扩建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将大幅度提高,科技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0人,带动果农增加收入1400万元;花农增加收入5600万元;渔民增加收入300万元;菜农增加收入XX万元;将吸引社会闲置资金1000万元投入到农业、旅游业发展中,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增加产值1800万元。

  四、条件分析

  1、资源条件

  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丰富,软环境建设正在向国际化方向迈进,与国际接轨;无公害水果燕红桃、寒富苹果等已远销俄罗斯等国家,农业的出口创汇能力正逐步提高;鸭绿江水系特有的品质,使其水产品畅销海内外;花卉品种丰富,适宜的温度、丰富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已被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接受,并越来越被重视。果农、花农、菜农、渔民群体大,农业绿色证书持有率逐年加大,技术含量逐年提高。

  2、原材料条件

  日光温室等基础建设材料可就地取材加工,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仪可国内外采购,项目发展不会受到原材料的限制。

  3、交通运输

  距边境口岸鸭绿江断桥12公里,距x机场20公里,距大东港35公里,距丹东火车站12公里,距沈丹、丹大高速公路17公里。

  4、经营管理能力及技术情况

  x镇x村委会成立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服务协调工作。水果、蔬菜、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由无公害农产品协会负责;花卉的生产、加工、销售由花卉协会负责;旅游市场的开发及对外宣传工作,由农业生态旅游协会负责。广泛聘请省内外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区级无公害农产品科学研究所,负责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开发推广。

  五、方案设计

  1、目标

  ①、园区扩建2,460亩,到XX年全区果树面积发展到10000亩,花卉面积发展到7000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0亩,水产养殖水面达到1000亩;

  ②、水、电、河、路配套环境优化;

  ③、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体系完善,自我检测能力增强;

  ⑤、该园区年产水果9000吨,花卉300万株,水产品100吨,无公害蔬菜XX吨,发展成为全国效益最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园区,该园区扩建部分,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年纯收入1870万元,年上缴税金100万元。

  2、实施地点和范围

  地点:建于x省x市x区x镇x村7000亩山峦、耕地内。园区位于x市东北郊区,距市中心12公里,园区内耕地平坦,果树茂盛,自然环境优美,无城市和工业污染,有郊线班车路经该园区,临近沈丹、丹大高速公路,直通港口、飞机场、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3、实施内容

  园区内:①、鲜果采摘区扩建标准果园1500亩;

  ②、鲜花温室基地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70栋;

  ③、开发日俄战争遗址——日本碑和俄国坟;

  ④、鲜花观赏基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40栋;

  ⑤、建设水上娱乐垂钓区和森林浴场各一处;

  ⑥、农事实践基地、葡萄园各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50栋;

  ⑦、别墅度假区建设别墅30栋;

  ⑧、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20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3000㎡;

  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50种、40项;

  ⑩、基础配套设施:修柏油路6.8万平方米,水泥路11.1万平方米,硬化田间作业道6万平方米,田间排水沟护坡4万延长米,绿化美化2.92万延长米,治河三条浆砌石护坡1万延长米,修建农用桥8座,铁索吊桥一座,打机电井500眼,提水站50个,蓄水池50个,室外给排水管网各1.2万延长米。

  4、实施计划

  园区建设从20XX年9月—20XX年9月。完成扩建果园1500亩;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210栋、别墅30栋;完成引水上山工程及治河工程;完成柏油路、水泥路、田间作业道、田间排水沟的整治任务;完成森林浴场、水上娱乐垂钓区和综合服务楼的建设任务;完善宣传网络;引进和应用新品种50种、新技术40项。

  5、支持环节

  ①、50个新品种、40项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资金;

  ②、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仪器配套资金;

  ③、公用基础设施配套资金。

  6、组织落实

  园区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负责,财政、农业、城建等部门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并负责制订园区实施方案,x镇x村委会具体实施。聘请中国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x农科院、x市风景旅游局等十名专家为技术顾问,成立专家科技指导组;园区组织建设,管理协调服务由管委会负责,对外宣传由农业生态旅游协会负责,生产、经营由花卉协会和无公害农产品协会负责,国家投资的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公开招标,设备、仪器购买实行政府采购。

  六、效益分析

  ①成本效益分析

  产品成本:项目投入运行后年总生产成本850万元。

  投资估算: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7473万元。

  产品利润销售税金:项目投产后,年增加收入2820万元,年上缴税金100万元,税后利润1870万元。

  ②财务效益分析

  投资回收期限:静态投资回收期4年,动态投资回收期6年(含建设期)。

  投资的利润率25.02%。

  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npv = 4,759万元(计算期11年,其中:建设期1年,生产期10年,折现率按8%计算)。

  财务内部报酬率irr = 21.82%

  ③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基本评价指标:项目扩建投产后,可带动农民发展花卉生产7000亩,果树8000亩,无公害蔬菜10000亩,水产品养殖水面1000亩,农民增收9300万元。

  就业效果:直接、间接解决5000个农民就业,同时可带动23000人发展同类产业。

  农民增收: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XX元。

  对财政的贡献:财政年收入增加500万元。

  投资盈亏:以产量表述的盈亏平衡点为估算产量的30.14%,表明项目有较好的资金回收能力。

  风险分析:项目中产品的价格和产量相对比较稳定,表明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七、项目资金筹措(单位:万元)

  预算筹措渠道、金额

  一、财政投入1600.00

  1 、申请中央财政补助800.00

  2 、省级财政投入320.00

  3 、市地财政投入320.00

  4 、县级财政投入160.00

  二、项目单位投入3,098.7

  三、银行贷款

  四、其它资金投入2,774.3

  预算投资总额7,473

  八、项目投资估算(单位:万元)

  项目预算明细,预算金额合计7,473

  新品种引进费50.00

  新技术引进费40.00

  专家活动经费10.00

  柏油路306.00

  公用部分,水泥路621.6

  公用部分,绿化美化41.229,200延长米及森林浴场植被110亩

  引水上山719.00

  机电井500眼,提水站50个,蓄水池50个及配套电缆管道

  治河架桥259.00

  治理河道3条,架桥9座,(含水上娱乐垂釣区铁索吊桥一座)

  田间排水沟水泥板护坡156.00

  40,000延长米硬化田间作业道72.00

  60,000平方米场地平整33.00

  别墅渡假区运土方30,000立方米

  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17.00

  公用部分,含主体建设及仪器设备、运输费用。

  30栋别墅主体及配套设施1,239.38

  含室外给、排水管网,自来水、照明电、动力电。

  凉亭10座

  果园扩建1,050.00

  农民自筹

  21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2,100.00

  农民自筹、招商引资

  综合服务楼270.00

  3,000平方米,公用部分,招商引资

  60座休闲屋216.00

  招商引资

  6座水上木屋12.00

  招商引资

  人工湖240.82

  招商引资

  向国家缴纳的费用10.00

  九、结论

  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项目投产后,年增加收入2,870万元,并通过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和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花卉、果树、水产养殖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可有力地推动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项目区位于x市近郊,距市中心12公里,项目投产后,在发展水果、蔬菜、水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同时,还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服务项目,随着x市对外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项目在旅游观光服务方面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2024最新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文章:

节水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3-09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01-16

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内容10-05

休闲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03-09

休闲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例03-09

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3-08

特色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03-16

农业机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7

农业休闲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