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探究论文

时间:2022-09-29 23:57:56 礼仪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探究论文

  摘 要:文章介绍的是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比如饮食观念、饮食习惯及餐桌气氛和就餐话语等方面,以及产生的原因和障碍消除的方式,并以此为框架对宴客吃饭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介绍,分析差异性存在的原因以及对对策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的成功率,促进双方的发展。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探究论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1]。在交流中,人们常常喜欢以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以自己固有的文化习俗来与他人交际,因此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常常感到困惑、 不自在,甚至产生不少误解、冲突和障碍,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俗话说:“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2]礼仪,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3]。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所以交际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桥梁和纽带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以宴请的方式来交际成为国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由于跨文化的存在,为了保证对外交往和接待服务工作顺利开展,避免唐突和失礼,就必须了解和熟悉各国餐桌礼仪习惯和特点。因此,知晓中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二、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餐桌礼仪在饮食观念、饮食习惯方式及餐桌气氛和就餐话语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差异。以下对几点加以进一步的分析比较。

  第一,饮食观念的不同。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中国人请客吃饭,注重饭菜本身,追求“美味”——色、香、味、 形。宴席上的酒菜一定要丰富多彩。如果做得到,一定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条件差一点的话,也有鸡鸭鱼肉,否则很难称得上请客[4]。同时,表达出对对方的尊敬。

  然而,西方的饮食观念却完全不同。他们重视“营养”,力求口味的清淡和膳食的均衡。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 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因此,西方的饭菜会显得比较单调些。因而,中国人在英语国家做客或是进行商务宴请时,常常会产生误解, 觉得对方饭菜过于简单,缺少诚意。甚至出现个别人吃不饱的经历。

  第二,餐桌上交谈话语的不同。说话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说话能够得体、恰到好处,不仅能够增进双方感情、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 而且还体现一个人的涵养。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得掌握中西方交谈的习俗。

  中国人在宴请时崇尚“劝”礼,主人总是频频地向客人劝酒劝菜,口中不停地劝他们 “多吃多喝”,而且还不断地给客人夹菜。同时,主人常常说“粗茶淡饭,你们就将就着吃吧”,或者“菜做得不好,请多多包涵”之类的话。然而,外国人通常感到费解,明明满桌的美味佳肴,怎么会说没菜呢?因此,中国人的“谦虚”,可能被外国人视为“虚伪”;中国人的“热情”可能被外国人视为“繁琐”。 当然,西方人宴客也很热情,也劝酒劝菜,但只劝一两次就打住了。他们更多是使用 “问”礼。例如,主人常说:“Make yourself at home.”“Help yourself please.” “Do you want something?”等等。因此中国人对此会很不习惯,常常觉得主人不够热情、诚恳。

  三、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的因素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存在着如此多的差异,必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而文化是一个民族通过若干代的努力而获得的,它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以及这个民族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所以跨文化交流差异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呢?

  第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很多人都倾向认为对方也与自己用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事实上中西方在思维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 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holistic)优先;而西方人偏好分析,导致了思维上部分(par- tial)优先的思维习惯特点[5]。而且,中国人重视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因此,在交际中常常以自己的经验感觉去“以己度人”。

  第二,缺乏文化差异意识。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胡文仲认为,认识上的误区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障碍。由于缺乏文化差异意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最易犯的一个毛病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没什么两样,常常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揣度其它文化背景的人。一旦发现对方的行为与自己的预期相差很远,就会感到困惑、 失望,甚至恐惧、愤怒,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四、如何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文化交流之频繁更是过去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外交、 外贸、旅游等涉外工作部门,更是频繁地与各国各民族以及各阶层的人们打交道。如果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 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也就是说中西文化礼仪上的差异将会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所以尽量消除、避免文化差异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一,树立文化差异意识和认同感。文化是多元化的,它包括了文化背景、社会生活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等。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种族、地区的文化习俗的深入了解、学习,甚至研究,树立文化差异意识和认同感,在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善于文化移情,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文化约束,从另一个文化的角度去理解、接受、吸收其他国度的文化。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文化差异,深信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他的价值, 不能狭义的认为当前自己的文化都是对的、 比别人的优越,而进行文化歧视。要去粗取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达到交际的目的。若是交际双方对彼此的文化一无所知或是知之甚少,往往导致交际的失败。

  第二,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不仅是听说活动,人的整个身心都要投入其中。信息不仅靠词语传递,也靠非语言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目视行为、体距、服饰、触摸等都参与传递信息,在语言交际中,一般起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这种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交流的共识。在生活和交际中,非语言交际常常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例如,要是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却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常常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可是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极为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这样觉得不自在,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五、结束语

  每一种传统礼仪都反应了他所代表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了一个国家、民族、区域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孕育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对礼仪有不同的诠释;不同的礼仪又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这必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中西方交流日趋密切,当前要正视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的差异性,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对待异国文化,端正沟通交流的心态,求同存异。同时,不断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完善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样有助于了解世界各国文化,完善自己;有助于提高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有助于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提高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李晓军.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与融合[J].高校论坛,2007(3):11-16.

  [3]伊雯.《礼仪文化概说》[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上的差异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中西餐桌礼仪差异论文10-06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10-09

中西方的餐桌礼仪文化有何差异10-05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10-07

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差异10-07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10-06

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09-16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03-19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0-06

浅析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