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

时间:2023-04-01 09:27:5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

  建设煤炭循环经济需要一方面通过前向关联延长资源产品链,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增值,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

  第一篇

  1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即要求物质和能量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往复多次重复利用,达到对自然资源的最小消耗,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达到最小化的目的,并要求经济活动排放到自然界的废物同自然界同化,排放总量不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1]。

  循环经济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率,少污染的生产经营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资源投入—生产—废弃的线性生产模式,循环经济旨在实现资源—生产—资源化—再生产的闭路循环,通过物质交换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使上一阶段的废弃物转变为下一阶段的原材料投入,实现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2]。

  循环经济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减排等措施来增加产品附加值、减少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以更少的投入实现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理念,其根本特点在于:①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为主要目标;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原则;③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利用为主要特征;④自然生态系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环境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

  循环经济不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方面,而且体现了社会伦理价值,循环经济实践者以对社会、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进行生产经营,同外界进行积极的物质能量交换,将其他关联企业纳入循环经济系统之内,借助网络化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物减排[1]。

  循环经济是应对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必然要求,也是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客观结果。

  按照实践的层次和范围,循环经济可分为企业内循环、集群层面循环经济、区域层面循环经济。

  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着重强调清洁生产技术、节能设备的应用;集群层面循环经济侧重于企业之间物质交换和设施共享,通过废弃物、副产品资源化再利用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区域层面也即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是在更广范围内实现资源综合使用,污染物减排和能效提高。

  例如通过交通设施优化降低资源运送费用,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构建生产消费循环系统。

  循环经济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相对聚集的煤炭产业尤为适用,煤炭产业循环经济需要从采集、加工企业内部逐渐延伸到集群、社会层面,实现更广范围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2煤炭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采煤业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①采煤业中存在回收率、回采率偏低,贫化率偏高的现象,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大矿区煤炭回采率均值为30%~40%,中小型矿井回采率最低不足10%,而世界煤炭回采率最高为85%,煤炭回采率低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应当受到煤炭生产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②我国煤矿同澳大利亚、美国等产煤国家不同,多低下深层型,开采难度大,风险性高,限制了煤炭资源的充分回采利用;

  ③煤矿分布较为分散,小煤窑众多、机械化水平低,缺乏规模化经营,还存在众多依靠人工开采的煤矿,相比较先进的数字化可视采矿技术存在资源开采定位不准确、浪费现象严重、煤矿事故多发等问题;

  ④长期以来资源税实行按量计征的方式,致使一部分煤矿主在开采过程中过于追求开采速度,大矿小开、采富弃贫的现象普遍;

  ⑤缺乏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如缺乏对瓦斯气体的合理采集利用,造成空气污染及安全隐患,煤矸石随意丢弃造成土地占用和土壤污染;

  ⑥缺乏必要的矿井水回收处理设施,致使矿区地下水受到污染,地表塌陷、生态破坏等现象明显;

  ⑦尾矿沙的处理是煤炭开采后难以解决的问题,众多煤矿主将其随意丢弃在矿区,尾矿中有价值的部分浪费弃置,且大量尾矿沙侵占土地、破坏地表土壤和植被,在地势高及山区内还容易形成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2]。

  2.2产业链条短、未形成规模效应,限制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煤炭产业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产业之间缺乏相应协调配合,资源一次性开采使用造成副产品增加、能源浪费、初级产品比重高的结果,这种现象不利于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致使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利润水平受限,煤炭产区居民收入和设施建设水平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

  小规模低技术水平污染处理不当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众多,由于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或是污染治理方法不当,给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除此之外产品结构单一限制了产业多元化发展,煤炭延伸产业如煤炭-电力,煤炭-化工,煤炭-冶金发展不充分,废弃物回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没有实现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煤炭开采是直接作用于自然系统的产业活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水、土壤、空气、生态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开挖矿井会产生地表裸露、水土流失,采空区面积过大会形成地表沉陷,山体滑坡;地下水的过度抽取会引起水位下降,矿井水滞留地下或抽出地面造成水体污染。

  煤炭开采加工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例如采矿过程中的尾矿砂、煤矸石、煤炭燃烧产生大量粉煤灰都会造成占地和土壤污染。

  煤炭城市的另一特点是空气质量差、粉尘天气多,煤炭产业及其派生的电力和化工都属于高污染行业,燃烧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环境破坏和污染会对当地生态产生负面影响,地表沉陷,土壤、水体污染威胁植被的正常生长,空气和水质的变坏会对人及牲畜的健康造成威胁。

  传统的煤炭产业生产经营方式若不改变,产煤区社会、环境将难以持续发展。

  3煤炭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

  3.1煤炭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建设煤炭循环经济需要一方面通过前向关联延长资源产品链,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增值,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企业外部不经济性最小,使环境成本最低。

  与煤炭产业传统发展模式相比,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引入了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3],按照循环经济原理构建煤炭工业产业链,在煤炭工业内部实现经济循环,不仅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有效代谢了自身产生的污染物,实现煤炭工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②更重视产业链延伸效应,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不断连接新的环节,延伸产业链,挖掘实施循环经济的潜力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循环经济将煤炭生产加工中的副产品和伴生品综合回收利用,使原有废弃物变废为宝,提高了资源开发使用效率,减轻了煤炭业对于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有益贡献。

  3.2煤炭业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3.2.1做好煤炭资源总体规划,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

  (1)提高煤田地质勘探程度,采用数字化测量设备提高采煤的精确度,在确保矿井安全的基础上增进煤炭资源的回采率,为新建煤矿建设提供资源条件,增强煤炭产业发展后劲。

  (2)大力推广绿色开采技术[3],选择科学的采集方案,合理利用煤炭伴生品,例如通过煤矸石置换实现矸石不升井,地面矸石零排放的矿山绿色开采。

  (3)实施煤水共采技术,把水作为子资源优先保护与开采,优先收集开采危机安全的老空水,使用井下采掘技术集中分散的地下矿井水,采用井上下结合净化复用技术增加矿区供水水源。

  (4)确立科学的资源价值观,综合利用煤炭开采、生产过程中的伴生品、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把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煤炭产业经营的核心:①提高选矿技术水平,细化选矿环节,分层次提出有用矿物质,合理处置尾矿,在高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的压力;②收集利用煤炭瓦斯气体,以“先采气,再采煤”为原则,推广高效瓦斯排放技术,研究使用低浓度瓦斯回收、压缩技术,将瓦斯气体用于发电、生产炭黑、生活取暖,使其化害为利、服务社会;③综合开采使用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研究煤矸石、煤泥发电、制砖、化工技术并加快在生产中的应用推广,将废弃物粉煤灰用于制造水泥、陶粒等建材,副产品电石制造化工产品,电石生产剩余物电石渣还可以用来循环制造水泥;④研究矿井水净化处理技术,推广应用电析渗透技术,使高矿化、高硬度的矿井水逐渐可用于生产生活。

  3.2.2提高煤炭资源深加工,实施清洁生产

  建设与煤炭生产能力相配套的选煤厂,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变单一煤为多种精煤,推进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原煤直接销售。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煤炭燃料利用率,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

  ①应用先进发电技术,将煤炭转化为能值更高、易于运送的电力,综合考虑项目投资成本收益,引进先进适用的新型发电技术和设备如超临界机组,提高环境水平和能源效率;

  ②引进清洁生产设施,加大污染物处理力度[3],推广烟气脱硫、烟气除尘、烟气脱硝技术,降低煤炭燃烧转化过程对空气的污染度;

  ③研发使用煤矸石、粉煤灰制造建筑材料技术,煤矸石发电技术、煤矸石化工技术、粉煤灰筑路技术,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发电厂利用焦炉煤气进行发电,焦化厂利用发电厂和甲醇厂的污水,降低新鲜水的用量,节约净水资源。

  合理利用洗煤厂产生的煤泥,用煤泥发电供热避免堆存占用土地,引起二次扬尘。

  清洁生产就是要增加节能治污技术投入,将洁净燃煤、污染减排贯彻于煤炭产业的各环节中,在提高煤炭能源效率的同时,减轻生产过程对于空气、水、土壤环境的压力。

  3.2.3构建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发展集群式循环经济体系

  积极开发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3条产业链条,推行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用生态产业链使上游企业的废弃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

  煤电化产业链条是使矿井及选煤厂产生的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劣质燃料及矿井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火电厂发电,发展聚乙烯,炭黑,纳米碳管,乳丁胶等产品;

  煤焦化产业链条就是回收制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煤气,经过净化后一部分民用,一部分用于提制甲醇,提炼焦油粗苯,二甲醚等化工产品;

  煤油化产业链条是利用煤炭液化技术将煤炭生产为高质量的柴油、汽油、石脑油等制品,缓解我国原油紧张状况,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配炼技术,特别要建立动力煤配煤基地,形成产、配、销、送及售后服务一条龙体系;

  完善水煤浆制备技术,尽快实现产业化;重点开发利用煤层气,改善煤矿生产安全条件,提高煤矿生产效益,使其成为煤炭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5];

  尽快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推动单一采煤矿区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壮大经济规模,取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效益的综合经济社会效果。

  3.2.4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工作的广泛开展

  环境恢复与治理需要考虑到环境和经济两方面效益,在空气、水质、土壤净化的同时提高煤炭产区产值水平,政府部门和煤炭企业先期投入部分资金,用于脱硫除尘、水质土壤改良设施建设[4]。

  地下资源开采带来地面塌陷等问题,造成土地,农田,建筑物等的破坏,应采取高压注浆充填技术控制地表下沉,修复已毁地面,另外煤炭生产中的矸石、粉煤灰都可用来填充塌陷区。

  对集水区因地制宜进行回填复垦。

  旱区种植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浅水区种植水稻,深水区养鱼,走农林牧渔多元化高效农业的道路[5]。

  矿井水的净化处理:可将矿井水抽出统一净化处理,形成的中水可用于土地灌溉、工业生产,减轻矿井水对地下及地表水的污染。

  防止矿区出现土地沙化、荒漠化的现象,进行地表土运送平整,恢复矿区土壤生态功能。

  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建设生产及生活区绿化带,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

  3.2.5构建有利于推进煤炭业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

  完善矿业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价格、税收、信贷、征费制度引导投资到环保建设方向。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加大对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研究落实促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制度。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推行循环经济方案,采取环保措施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价格优惠政策,重点补贴在实行循环经济初期出现亏损的项目及企业。

  对于技术设备更新缓慢、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予以相应惩罚,如加收环境补偿金、限制投资规模的盲目扩张、取消增值税、电价的优惠政策。

  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使更多的煤炭收益用于生态环境保护[4-5]。

  将循环经济指标化并作为衡量区域及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使煤炭业循环经济的理念能够得到从上到下的贯彻实施,加大对循环经济管理方法与技术研发的投入,从制度层面促进煤炭产业体系的改造升级。

  4结语

  通过分析国内煤炭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

  循环经济是研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大系统之间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

  建设煤炭业循环经济,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生态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吴丹 工作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第二篇

  1传统发展模式给山西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

  1.1回采率过低,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规模和地区经济短期增长速度,缺乏具有全局观念的煤炭开采规划,多年以来山西煤炭企业形成了“多、小、散、乱”的格局,煤炭开采地域分散、秩序混乱,这样直接造成了资源回采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的综合回收率平均为30%~40%,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煤炭回采率则达到了80%以上。

  1.2煤炭企业产品单一,产业链过短,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下

  这种产业结构高度依赖省外市场,一旦国际上或国内经济发展出现问题,山西经济也出现新的问题,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山西经济的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在最后。

  1.3资源的粗放开采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传统的煤矿开采模式使地下矿体层形成巨大的空洞,出现举世罕见的采空区。

  据统计,山西全省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采空区近3万平方公里。

  巨大的采空造成一系列环境破坏。

  首先,水资源破坏严重。

  采煤造成的山西水资源破坏面积达2万余平方公里。

  采煤使地下水的均衡受到严重破坏,地表水下漏严重,同时采煤造成的矿井水排放严重污染了河流,使全省煤炭产业为主的城市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次,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采煤造成地表塌陷、土地裂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继而引发土壤质量退化、粮食减产等后果。

  第三,采煤造成的“三废”使环境污染加重。

  煤矸石大量堆积、矿山废水与废气的排放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

  据有关部门资料显示,到2015年,山西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经济损失可能超过770亿元。

  由此可见,面对煤炭资源传统开采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必须转变煤炭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煤炭企业和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山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经济模式,这种模式在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只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很少考虑如何应对环境破坏带来的问题。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践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对应,它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模式。

  其核心是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结果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山西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摒弃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1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70%左右。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

  截至2010年底,全国煤炭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3412亿吨。

  但是我国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少,仅为世界的三分之二。

  同时,由于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煤炭开采规模和消费量持续增加,煤炭供应已出现紧张的局面,资源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瓶颈。

  而循环经济正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实现经济集约式增长的有效途径。

  2.2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煤炭企业的发展仅仅依靠销量的增长和价格的提高是暂时的。

  而发展循环经济,把传统煤炭生产中产生的煤矸石、煤层气和矿井水等“废弃物”利用起来,利用煤矸石煤层气发电、煤矸石制建材、矿井水循环利用,建设煤—电—建材、煤—电—化工—建材等多种模式的循环经济园区。

  这样通过打造新的产业链,不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分散行业风险,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山西煤炭企业可以通过全面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循环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山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以下诸多问题的存在也成为其发展循环经济的阻碍。

  3制约山西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中,山西煤炭企业面临着法律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3.1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不健全

  2007年,山西省被列为循环经济试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山西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与之相配套的煤炭产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机制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

  2009年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为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政策保障《。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近期行动计划》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发展方向。

  国家制定的循环经济项目财政补贴政策、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优惠政策、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上网优惠政策等,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但是,目前有关煤炭产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政策体系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贯彻落实难度大《。

  循环经济促进法》虽已实施,但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有些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也规定了一些关于循环经济的内容,但都较为散乱,统一性不强。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健全,现有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并未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2)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不完善,一些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政府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处于临时状态,没有形成稳定的、长效的规范化制度体系。

  二是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惩罚机制不完善,对企业排放废弃物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废弃物排放成本过低,降低了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比较利益。

  三是政府制定的短期循环经济优惠政策可能会损害一些部门的利益,降低现行考核指标下的部门业绩,因此,一些政策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大大影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3.2缺乏先进的循环技术支撑体系

  山西煤炭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三个方面。

  目前,山西煤炭企业在煤炭洗选、动力配煤、型煤及水煤浆等洁净煤生产方面的技术已相对成熟,采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技术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

  但总的来说,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和应用还比较滞后,发展循环经济最关键的开采技术、环保产品技术、节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

  这就使得循环技术的缺乏无法满足煤炭企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3.3庞大的资金需求制约了煤炭企业全面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对产业链的完整性要求较高,产业链循环的有效运行必定需要庞大的资金作为支持。

  政府为了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了一些激励政策,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但投入毕竟有限,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要靠企业自己投入。

  而煤炭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储备后续开采资源、改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将以往多年的收入用于解决这些问题,无暇顾及发展循环经济。

  同时社会融资机制不健全,也不可能提供发展循环经济的充裕资金。

  3.4政府未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纳入经营者的考核指标

  煤炭企业是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力量,政府对煤炭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业绩考核一般局限于企业利润、资产总值、纳税总额等指标,没有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纳入经营者的考核指标体系。

  这样很难调动经营者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4山西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结合山西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4.1政府应为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保驾护航

  山西煤炭企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作为保障,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1)完善山西省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引导其健康发展。

  政府应在《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基础上,完善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化体系,进一步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

  第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从税收、资金等方面支持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制定合理的经济激励政策,推动和促进煤炭企业淘汰落后技术与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4.2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1)改进煤炭开采技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对伴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研究并改进综采煤开采技术,加大残留煤柱、边角煤、薄煤层的开采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以再循环为得力手段,实现废物的减污减排,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快技术进步,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

  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引进先进开采技术,积极利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综采装备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引入无人驾驶、机器人作业等新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矿山事故,采取环保措施,保护采矿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从而将煤炭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

  (3)推进洁净煤技术。

  煤炭企业应改变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生产模式,严格控制废弃物的排放。

  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煤矸石和矿井水。

  在生产过程中,应积极采取煤矸石分流措施,从源头减少煤矸石产出量,并采用煤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尽量减少煤矸石运往地面的数量。

  大面积推广矿井水循环利用技术,减少煤炭资源开采中的不合理浪费。

  (4)加大循环经济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培养所需要的循环经济、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重点培养循环经济领域项目管理和节能、节水及生态研究等领域的专业人才。

  加强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的培训。

  引进一批具备循环经济理念的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4.3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作为资源性行业,煤炭开采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煤炭企业可以通过推进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煤建材、煤电铝、热电联产等工业循环,使产业链向高端拓展延伸,打造后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提高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实现多元化经营。

  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又可以分散行业风险,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4制定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政策,建立新型业绩考核体系

  (1)建立和完善包括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内的国有煤炭企业业绩考评体系。

  比如建立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煤炭产业链延伸程度、废气综合利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等考核指标,从根本上改变以短期经济效益为主的业绩考核模式。

  (2)建立一套科学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考虑有关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促使企业积极寻求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

  总之,山西煤炭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保障,以政策扶持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后盾,以科学考评为支撑,探索一条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者:姚星明 工作单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

【煤炭循环经济的论文】相关文章: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论文10-01

煤炭循环经济论文范文10-08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毕业论文10-09

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论文10-09

煤炭业循环经济进展的价值与路径论文10-08

循环经济生态论文10-01

研究循环经济的论文10-01

循环经济的研究论文10-01

有关循环经济的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