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就业论文

时间:2022-10-07 14:19:3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就业论文范文

  在当前,就业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么关于就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就业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就业论文范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逐年持续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危机和全国高校扩招的影响,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就业难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而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合理控制招生数量、规范招聘过程、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措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促进就业;策略研究

  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最先提出就业力这个概念,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1]。郑晓明在其《就业能力论》一文中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2]。在教育体制改革和全国普通高校普遍扩招的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降低失业率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本研究对于大学生进一步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国家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114万人,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猛增至749万人,整整增长了635万人,仅增长人数就是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近六倍。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至795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对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剧增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和往届未就业及失业大学生都急需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就业岗位的提供远远无法满足需要,就业难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出现了以下问题。

  1、各行业岗位减少,就业压力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强劲增长,虽然期间一直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由此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仅次于美国。但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第二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先污染,后治理”使中国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打击;加之中国一直以零部件加工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严重不足。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但国内生产总值(GDP)还保持在7%以上的增长速度。伴随着各大企业大规模裁员,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67.67万亿元,同比仅仅增长了6.9%,是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期[3]。中国经济不景气,很多企业宣布破产倒闭,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瞬间丧失,得以存活下来的企业也纷纷裁员以应对低迷的经济形势,这就使得毕业大学生就业更加雪上加霜。

  2、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如图1可知: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14万人;而2002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为145万人,比2001年整整多了31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67万人;200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比2003年又增长了68万人;之后十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虽然增长速度减缓,但是平均每年仍以44.7万人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更是达到749万人,是2001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的六倍还多;201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增长至795万人。如此庞大的毕业大学生数量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供给的岗位需求,大大增加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3、招聘不公平现象普遍存在

  (1)就业信息流通不畅。招聘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与大学生接收该招聘信息不同步,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想到某些单位工作却因找不到这些单位的招聘信息而苦恼;另一方面,招聘单位确实在各大网站上发布了招聘信息,但因无人问津而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我们可能认为有些知名单位在某些高校发布招聘会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但是放眼整个中国,这样的单位和高校是屈指可数的,就业信息流通不畅无疑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招聘单位招聘时存在不公平现象。我国每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各大招聘单位总是抱着宁缺毋滥的想法故意给毕业大学生设置各种障碍。他们在招聘时总是戴着“有色眼镜”,除了看高学历、好专业之外,还要求两到三年工作经验,而这对于普通应届毕业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关心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发展潜力,甚至依据毕业大学生的相貌、性别、出身等来选人,这使得毕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屡屡受挫。

  4、应届毕业大学生质量下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寒窗苦读十年,方有出头之日”。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的大学生在家长、老师们“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理念的灌输下从小埋头学习,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层层选拔,至少要经过12年时间才能考上大学,虽然大学扩招了,但是要和几百万考生同台竞争的情况下考上心仪的大学也绝非易事。如果考上了一所大学,只要学业成绩合格,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便可以悠然坐等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了,因为学校关注的只是你的学业成绩,其它的基本上都不管。这与国外“轻进严出”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中国很多大学生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涯,高校“严进轻出”导致毕业大学生质量下降,使其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屡受挫折。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困难的原因

  1、我国经济增长困难

  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生产相对过剩问题突出。国内的煤炭、钢材产量远远高于社会需求,导致产品滞销是经济增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二,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加之企业缺乏创新能力,迫使企业纷纷缩减投资经营成本;其三,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整体经济下滑使我国经济增长困难,而经济的不景气使各大企业纷纷裁员以应对衰败的经济形势,这使得就业面临很大压力,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这些无疑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雪上加霜。

  2、全国高校普遍扩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全国各大高校的普遍扩招,导致毕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从2001—2009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几乎呈直线增长趋势,不仅增长速度快,数量上更是整整增长了497万人,相当于2001年毕业大学生数量的四倍还多,从2009年开始,毕业大学生数量虽然增长速度减缓,但是平均每年仍以23万人的数量增长,2017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增长至795万人,庞大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供给的岗位需求,加之往届大量未就业和失业大学生使得社会人力资源严重失衡,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而毕业大学生只是社会人力资源的一部分,还有数以万计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初中高中毕业生等等对那些屈指可数的工作岗位虎视眈眈,这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3、招聘过程不规范

  我国每年都有几百万人毕业大学生,而招聘单位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因此,面对众多的求职大学生,招聘单位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门槛,他们总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进行招聘工作,因为有岗位就必定会有人来求职。招聘单位对求职大学生的要求可以说是极为苛刻的:除了要看是否毕业于名校之外还要看专业是否对口;除了要求各种证书之外还要求两到三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聘毕业大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更过分的是很多招聘单位还要看应聘大学生的出身、性别、相貌,“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极为严重,这给应聘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创伤。另外,招聘单位的招聘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既不公开也不透明,招聘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选拔制度,导致招聘者主观性过强,缺乏客观依据,致使那些有才干、有发展潜力的应聘者遭到淘汰,这对毕业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打击是巨大的。

  4、高校教学管理建设滞后于学校发展规模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全国高校的普遍扩招,至2016年全国各大高校扩大招生数量至近八百万人,昔日的“精英教育”已成为如今的“大众教育”。虽然高校普遍扩招,但是其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其建设远远落后于学校发展规模,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更加糟糕,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个老师要带好几个班级的学生;一个教室要坐五六十个学生;老师教课都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宿舍卫生条件极为恶劣(通常要住八个人)等。如此庞大的生源却没有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相匹配,致使高校教学质量下降,加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不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导致毕业大学生质量的下降。

  5、大学生自身职业期望过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也不是计划经济下的稀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下的普遍人群。但是很多毕业大学生并没有认清这一点,仍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够找到好工作,并且在错误就业观念的指导下选择往往都是偏向大城市,而且对自己的职业收入抱有很高的期望。另外,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只是学会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缺乏实践锻炼,逐渐变得眼高手低,由于缺乏执行力而无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此外,毕业大学生因为不注意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使得他们综合素质较差,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屡屡碰壁。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

  我国国民经济不景气,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三大产业比重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稳步发展,虽然近年所占比例有所减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所占比重仍然太大;第二产业高速发展,并一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虽然2015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4],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过度依赖第二产业,随着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加深,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表现为后劲不足,甚至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为了解决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事业,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其次要着重发展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社会福利等公共事业,以满足大学生就业所需条件;最后要重点发展以商业、旅游、餐饮、影视、服务等为主的可以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的行业,以吸纳更多毕业大学生就业,解决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合理控制招生数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全国高校的普遍扩招,导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这也是造成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必须合理控制招生数量:一方面,高校应该取消多余的专业、合并相似的专业。有些专业市场需求或就业率极低,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应当及时取消;还有一些专业虽然名称有所不同,但是所修课程基本一样,这些都是可以合并的专业,取消多余的专业、合并相似的专业可以有效缩减招生数量。另一方面,高校在进行招生工作时应当结合市场需求。那些市场需求不大甚至趋于饱和的专业完全可以大规模缩减招生数量,那些有一定市场需求的专业应当合理控制其招生数量,至于那些市场需求很大的专业也不应该盲目扩大其招生数量,要结合自身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其招生数量。通过合理控制招生数量能够有效缩减毕业大学生数量,从而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有效促进毕业大学生就业。

  3、规范招聘过程

  (1)招聘单位要“及时”发布招聘信息。所谓“及时”发布招聘信息,不仅要早,更要互动。要提前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工作岗位、工资待遇、企业文化等方面展开深入的交流和沟通。“校园招聘会”是经过少数知名招聘单位实践过的可以有效避免因招聘信息不流畅而给双方造成损失的问题,值得其他招聘单位借鉴和学习。(2)招聘单位要降低招聘要求。招聘单位在进行招聘工作时,所要求的招聘条件不能因为毕业大学生人数多或想招到人才而过于苛刻。要实事求是,依据岗位要求招聘人才而不是盲目地要求有多少年的工作经验,因为工作经验是可以慢慢培养的,而人才一旦流失将给招聘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3)招聘单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招聘选拔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一套严格的招聘选拔制度,招聘单位能严格按照招聘制度选拔人才,最大限度地降低招聘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持招聘工作的客观性。(4)招聘单位的招聘过程要公开透明。招聘单位在进行招聘工作时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招聘过程要公开透明,对于求职大学生要择优录取,不能因其出身、性别、相貌而有所差别。

  4、加强高校教学管理

  (1)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面对众多的大学生,高校必须加强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建设,尤其是加强教师团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其教学质量,因为只有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和完善的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保证毕业大学生的质量。(2)改革培养模式。面对众多的大学生,高校必须改革教学培养模式。在抓好学生各门功课的同时,多增加一些校内外的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3)革新办学理念。当下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需求,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改革落后的办学观念,要有竞争观念,树立市场意识,所设置的专业一定要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毕业大学生就业。(4)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重视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通过专家访谈、座谈会、演讲等多种形式科学性、系统性地讲解就业工作,也可以请往届优秀毕业生重回母校,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分享他们的就业经验和就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以便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工作。

  5、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毕业大学生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说过,“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5]。由此可知,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做并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2)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毕业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在校期间就应该注重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形成,经常参加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自己的阅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等。

  6、鼓励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重要讲话:“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由此成为未来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而百万毕业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创新能力强,是最适合创业的人群。而当下缺乏政府的引导和财政支持是导致毕业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激发百万毕业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引导,鼓励毕业大学生创业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同时,建立和完善与创业相关的意外损失保障制度以解决毕业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真正正投入到创业之中。此外,毕业大学生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实用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树立敬业态度,增强职业信心,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积蓄力量。

【就业论文】相关文章:

法学就业论文发表10-08

土木工程就业形势论文10-11

数学师范专科生就业论文10-09

大学生就业论文提纲10-26

关于劳动就业论文范文10-07

中职计算机教育就业研究论文10-11

工商管理就业的回报率论文10-08

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11篇)07-20

就业导向下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论文10-09

旅游管理本科生景区就业思考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