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优选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
摘要: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中的管理者为了更好的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合理的运用各项职能,以对旅游业中的财、物、人、地区及部门所开展的计划、组织以及监督或协调等相关工作。伴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关于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探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探析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怎样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以更好的符合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已经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对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不仅是时代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其也可以更好的符合旅游行业形式变化、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是各个旅游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的必经之路。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和必要性
所谓的旅游管理就是指旅游行业的管理者为了提升旅游活动的整体质量,以为旅游者提升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各个职能,对旅游行业中的各项资源进行计划、指挥、调节以及监督等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关于旅游管理的必要性,首先,旅游管理所开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将旅游部门和国内、外旅游业以及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协调。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单独的部门,更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又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专业,和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部门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其次,旅游管理也是协调旅游行业内部与其他部门以及企业关系的实际需求。在旅游行业中,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企业都是开展经济活动的组织,同时也是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单位。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少宏观管理
旅游业属于我国的第三产业,随着其发展的迅速加快,很多单位以及部门也相继成立了饭店、交通服务以及旅行社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人事权以及企业产权也归属于不同的部门。在旅游行业中,除了青旅、中旅、国旅之外,几乎各个旅行社都处于同一个系统,这种现状也就导致了旅游行业的系统出现各自为政以及多头建设等情况。特别是在市场疲软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造成各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加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以及内部矛盾等诸多的问题。
(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首先是商品业整体的开发滞后。商品在旅游创汇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其往往具有劳动密集、成本低以及利益大等诸多优势,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推动工商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由于在生产以及销售体制上缺少完善性,使旅工商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一些旅游商品长期的处在自发状态,在产品品种上也存在着单调、创新不足以及老化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优势不能够充分的得以发挥。其次,在旅游交通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旅游交通由于受到了短线制约,所以长期以来都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自90年代以来,出现了客源形式良好的局面,在国际航班中也出现了大量的来华游客,因此也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等诸多的状况,另外在交通口岸的发展以及配置方面也存在着严重滞后的问题。
三、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对旅游行业整体进行体制改革已成为现阶段的必然趋势,旅游管理要求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直接的对所属企业所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管理,但是目前这一要求显然早已不能符合现阶段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因此只有真正将部门的相关管理体制转换成行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需求[3]。行业管理可以按照劳务及产品所具有的特点来对企业进行划分,之后再由政府的相关部分对其开展归口管理。也可以说,不管旅游企业是处于哪一部门下,从行业整体上看,都是统一归属旅游局所进行管理的。与此同时这一行业管理也应合理的转换主管部门的相关职能,以实现三方面的改革,分别是由微观转为宏观,直接转为间接、部门转为行业,从而更好的增强旅游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
(二)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
首先旅游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以清理掉一些不符合成立条件而创办的旅游企业,从将政企分开更好的得以推行,已使企业成为自负亏盈的主体。同时也应积极的推进政企分开,以形成一种大型国民企业主导,而中小企业有序发展的格局。从而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更好的优化,以创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良好条件,并统一进行税负,灵活制定用工条件,以更深层次的完善和推进企业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并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方式,对旅游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创新变革,根据其所在区域设置相应的经营试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少宏观管理和产业结构严重失衡等问题。因此行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增强行业整体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企业个体的管理体制等途径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解决,以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从而为旅游行业的整体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孙树风。关于国有煤炭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xx,(06):108—110。
[2]杨文德,张拓。甘肃省地方司法体制改革中关于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J]。赤子(上中旬),20xx,(01):183—184。
[3]李玉兰。关于深化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xx,(36):207—208。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2
[摘 要]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关键词] 旅游景区 游客管理 杭州景区
一、前言
游客管理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活动,通过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质量同时实现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游客管理是保障旅游景区正常运转的基础,游客管理可以减少游客因不文明行为对景区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可以保护旅游资源、优化游览环境、保证游客心情畅快,从而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促进景区管理目标的实现。
随着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的急剧增加,很多旅游景区在旅游旺季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大量涌入的游客,造成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成为难点,特别是自然资源极易遭到破坏的自然保护区和遗产类景区,游客游览所带来的资源破坏所带来的局面制约了景区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是目前所需要实施的,这对我国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对我国旅游业及其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重现实意义。
二、旅游管理概念、内容
1.游客管理定义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通过对游客容量、行为、体验、安全等的调控和管理来强化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吸引力,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旅游管理内容
游客管理包括对游客旅行目的地管理、游客容量管理、游客满意度管理、游客行为管理、游客体验管理、游客影响管理、游客安全管理等。
三、我国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
游客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合理的管理对旅游景区的维护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在保护旅游环境的同时提升了文化环境内涵,实现旅游景区环境、社会和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最大化发展。
由于缺乏有效的游客管理及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导致我国很多旅游景区出现了资源损毁、游客满意度下降,旅游需求减退等使多方利益蒙受损失的局面。游客管理在我国景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得不到重视,只有在旺季时才将游客管理作为景区工作的重点。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经济效益.忽视游客管理。
过度重视旅游经济效益,大多数旅游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目标重点在于如何吸引大批量的游客,缺少对大批量游客对景区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考虑,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部分地方为增加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促使游客消费,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充耳不闻;即使部分大的景点实行游客管理,通常也是在旅游旺季将旅游工作的重心倾向于游客管理,但一旦回归到淡季,便忽视了游客管理。
2. 管理内容仅局限于游客行为管理,管理手段偏重硬性措施
景区通常对游客管理的不重视,游客管理的内容大部门偏重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实行减少游客对环境、资源的破坏方面地管理,忽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缺乏对游客的安全管理;对游客的满意度及投诉行为缺乏合理的处置和规划。
由于在管理内容上倾向于游客行为管理,使得管理方法和手段过于硬性化,如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实行巡视、处罚或限制活动等。无法让游客意识到文明化环境氛围,甚至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对抗性行为,硬性管理还存在着被动性、高技术性、高成本,因此旅游管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3. 缺乏对旅游景区综合规划及管理
这几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对区域旅游景区的规划甚少,甚至对目的地旅游景区也缺少综合规划利用,对区域内的`旅游景点缺乏合理的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景区的游客对旅游景区的不合理感到不满意,如在同一个旅游景点的不同处,一些地方过多的人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而部分地区则出现无人状态。服务设施不合理,有些景区很大一个地方也找不到一个厕所。旅游景区缺乏有效管理,如景区内对对商贩摊点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商贩只管卖,不管环境卫生的清理;使得景区内的卫生环境脏乱,促使游客环保意识减弱,继续破坏环境。
4. 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不到位,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基层管理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同时很多旅游景区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到位,缺乏对从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要求,缺乏应有的责任感,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在国内的很多景区,游人会随意触摸文物古迹,在文物古迹边嬉戏,并和文物拍照,而从业人员对其视而不见,使得文物资源在不经意见被逐步破坏。
四、杭州旅游景区游客管理现状分析
1. 游客容量管理
杭州景区在处理季游客容量问题有着独特的方式,免费门票和营造四季特色文化旅游是对游客容量很好的处理,减少了在旅游旺季因游客数量激增而引起游客排队时间长、可玩项目减少、满意度下降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也增加了旅游淡季的游客量,由于西湖周边的景点免费较多,因此游客体验及排队的时间减少,从而增加了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
杭州实行低碳旅游,公共自行车、电瓶车、在方便环保及低费用的同时。对游客进行了分流,同时也成为了杭州景区内一道特色的风景线。还有水上巴士的、游船的运用,减少了部分陆地游客量,水上巴士同时还是连接了西溪湿地、京杭大运河、钱塘江、西湖,形成“五水”相通的水上旅游线路,增加旅游收入。
2. 游客满意度管理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设施、规范景区服务,杭州景区每年都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景区区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根据调查内容将数据统计并编写出年度游客满意度分析报告,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公司领导。并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善环境,同时更新旅游热点,如对西湖、西溪等老景区通过不断升级改造。2009年第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为78.90,在40个样本城市中,杭州、无锡、广州、珠海、沈阳、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的满意度指数较高,均超过80。其中,杭州排名第一。
2010年国庆黄金周新推出江洋畈西湖湿地、新中东河、中山南路中华美食夜市、城北半山游步道等新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并推出游船体验。都是对游客满意度管理进行地调整。
3. 游客行为管理
杭州景区对游客的行为进行管理,在景区内对游客进行规定:景区通过宣传对游客入景区须知规定:公园提倡尊重、理解、和谐的文明行为,禁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毁坏财物、等不文明行为,如经发现后不听劝阻者,景区有权要求游客无条件离开公园;景区内严禁打架斗殴、寻衅滋事、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景区内安保部门及工作人员有权现场制止,并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在夏季的时候,西湖禁止游客跳入湖中游泳、洗澡,对于此不文明行为一旦被安保人员发现,先通过安保人员温馨提示及时制止,如经劝导后依然继续不文明行为者,景区通过协助公安部门依法处置。
4. 游客体验管理
随着杭州旅游方式向休闲旅游,体验成为杭州景区的新兴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体验旅游对杭州旅游有重要作用。杭州景区为游客提供新、奇、特的游乐体验和安全优质的游乐服务,打造中国休闲城市。杭州西湖景区的游船体验,让游客在游船上享受从水中看西湖,在水中看杭州,并结合西溪湿地等处开通水上通道,使游客们体验不一样的旅游方式,体验水中杭州。杭州部门景区将游客观赏、体验纳入了游客旅行的一部分,如西溪湿地的采柿子节,西溪采菱,游客们可以在秋季的时候采摘柿子,在水上采摘菱角,让游客们感受西溪特色的民俗活动,加上西溪越剧、说大书、皮影戏、龙凤舟体验,让游客更亲近西溪,体验节庆的热闹。
5. 游客投诉管理
游客对杭州景区的满意度为我国前茅,杭州西湖名胜区 以争创“投诉率最低、满意度最高”为目标,从规范市场秩序入手,从提升服务品质着眼,为旅游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实现低投诉率;相比而言景区的投诉较少,以前,西湖边的景区集中在野导游、堵车、停车上投诉,为此杭州景区管理在处理黑车、野导方面进行了专门跟进调查,在停车场专门有负责人员管理,并进行停车电子扣费;对于无证导游,有一套野导黑名单,在投诉时可以快速查询目标,进行跟进。
现已推行异地投诉,游客可通过来电、来信、网络等各种形式的投诉。游客服务中心首先填写《游客投诉登记表》,初步判断责任归属,并做出答复。运营管理中心督导室负责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拟定回复意见,答复投诉人。对网上投诉,市场部网络管理员负责将督导室的处理意见回复给投诉人,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领导反馈情况。
6. 游客安全管理
杭州景区始终将把安全(包括设备安全、餐饮安全、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安全以及财物安全)放在第一位。杭州景区设置的基础设施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一些大型进口设施同时拥有国际、国内双重安全标准保证,通过了国家级、市级相关检测管理机构的认证。管理对景区内设备进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跟新一些设备,始终以游客安全为己任,对景区内的餐饮进行检查
对景区内湖边、河流边、溪边等活动特别注重游客安全管理,通知游客安全须知、漂流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准备应急处置预案等,加强船只、游艇、皮筏的日常检查、救生设施配备、沿线安全岗哨设置、督促游客穿好着救生衣、上下筏码头的安全措施等,景区内管理人员根据管理部门的建议要求完善和改进相关设施和制度。加强景区内管理、严格执法,加强山林保护和文物保护,防止山林火灾,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确保游客安全、财产安全。
五、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不足方面
1. 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培训、管理不到位
就对景区实际情况而言,杭州做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景区从业人员及导游的水平和素质都还未到国际级旅游城市水平,从业人员及导游对游客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游客管理方面考虑不周全,同时很多导游都属于兼职,导致导游水平参差不齐。杭州部分农家乐景区,由于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不是很高,对其管理不是很到位,因此存在投诉现象,如误导游客进入旅游景区高价产品。
2. 人性化管理不够全面
在针对游客不文明行为发生的时候,会采用硬性化手段处理,缺乏通过教育、引导游客改善不文明行为,缺乏人性化处理手段;一旦进入西湖景区内很少有停车场地,在寻找车位存在着很大困难;杭州实行公共自行车无疑对减少了车子进入西湖景区,即保护了西湖资源环境、减少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游客旅行方式,但一旦到旅游高峰期,很多景区边的停车位置不是缺自行车就是无法归还自行车。
3. 夜游景区欠安全性
杭州部分景区推出夜游景区,夜游也成了很多游客喜欢的方式之一,但在夜游景区内通常夜游指示牌不明显,缺少适当的照明指示,导致夜游西湖景区或是其他景区找不到着厕所、出口等现象,迷失了方向;在夜间需要帮助时,不太容易找到服务人员,只在出口处见到几位管理人员,夜间管理人员巡逻少,一旦在湖边、溪边、河边发生不安全事故不容易找到人救助。
六、景区游客管理措施
面对以上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出解决建议和措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关键的一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通过对杭州景区的游客管理分析,提出对景区游客管理相应建议,实施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和谐最大化的发展景区旅游。以下为景区游客管理的措施。
1. 重视游客管理意识
由于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仍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很多旅游目的地都重建设、轻管理,使得旅游目的地管理严重滞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如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游客管理并最终提升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因此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者应当重视游客管理,将其纳入旅游目的地的日常管理范畴,并针对游客管理存在问题,找寻相应对策,合理科学规划景区、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进行人性化管理等。
2. 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
结合杭州景区规划,对我国旅游景区进行城市游客管理地规划,寻求可持续、合理实现旅游目的地环境、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实现。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计划明确规定具体的管理主体、客体、方法和程序等内容,同时对景区旅游游客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控,及时反馈、改进,实行动态管理。在景区游客管理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要求各部门、各景区制定具体的游客管理分计划。建议在今后的景区旅游规划中单列一章专门制定游客管理计划。景区游客管理计划的制定不仅使实际游客管理中有章可循,更重要的是使旅游主管部、经营管理者们在观念上重视游客管理,最终将其纳入城市旅游日常管理范畴。
3. 进行人性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点,构建合理布局、统一管理、服务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实现提前安排游玩线路。
通过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宣传其他景点/区、开发新的景区、排节事活动等对游客进行分流,吸引淡季人流,分散旺季部门景区人满为患的人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是游客旅游体验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高水平的服务质量能够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更是保证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得到良好旅游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效的游客投诉体系,保障游客安全、利益,更是指明该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管理方式和内容,更好的实现景区的管理。巩固游客安全管理,游客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中,是吸引其他游客来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也是保障游客安全、利益的基石,因此要巩固游客安全管理。
七、总结
针对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问题,对杭州景区游客管理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途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参考文献:
[1]何贵香: 杭州旅游对南宁旅游发展的启示[J] .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2]周玲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陶犁 等译:城市旅游游客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何方永:城市游客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3
Abstract:After joining the WTO, China's market will get a further deepened extent, Chinese enterprises will face more opportunities, Meanwhile, it will also face greater challenges,.The industry of hotel will also be in this complex context in order to survive. Undoubtedly, The comprehensive set of market-oriented business idea for the industry of hotel , and establish reasonable reform program, The hotel will seize the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new round of market competition to fin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useing of the marketing discussed the Beijing Xinyu Wonderful hotel business profile. Analysis of the states of the Beijing Xinyu wonderful business hotel marketing ,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resolve.First, the hotel's marketing status, which includes the hotel market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And the hotel overview, followed by the role of marketing, It includes modern hotel marketing concepts and hotel operators. The hotel in marketing faces the existing problems,including the lack of an effective marketing plan protec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bound by the lack of marketing process management.Finally, the hotel market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including the hotel's marketing strategy, Hotel Marketing Management Program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guards is necessary to use the tool
[Key words] : hotel marketing question countermeasures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4
第1篇: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潮的到来,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增大,随之而来的大学旅游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对高校旅游专业教育进行了改革。
随着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国内出现一波旅游热潮,企业急需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目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既有实际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思维能力,而且有旅游企业的实践经验,毕业后可以立刻投入工作,并且工作能力优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中学知识的承接和深入,又是迈向职业教育的基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显得十分紧迫。这里主要以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要
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学生学习的内容与社会要求的对接显得十分重要。旅游经济学生发展的今天,企业要求毕业生有高度的地理科学研究能力、高度的旅游规划创新能力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并能对市场信息进行有效的选择、分析、加工形成新信息和旅游产品,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传统的口头知识输送的形式,改革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一种以学生为思维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新学习、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旅游规划创新项目的科研工作。
(二)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需要
作为从高考的魔鬼训练中过来的学生,旅游专业的学生大多对地理的基础知识非常熟悉,因此在大学地理教育中不能重复高中的教学内容,而是必须在高中的地理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旅游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旅游管理专业地理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课程体系,注重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沟通管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掌握旅行社经营、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等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旅游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从中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核心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塔里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多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讨论,在集思广益和对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更新。增加了实践课程的学时,确定了12门课程为核心课程,每门核心课程都有课程实习。同时对可出结构进行调整,增加了专业特色教育平台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供学生选修,并根据学生选修的情况进行课程开设。这种课程设置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了解新疆的丝路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民族休闲体育等当地特色精华文化和旅游必须的职业技能,对学生走向就业有极大的帮助。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1.调整重复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内容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但由于教材的重复,各位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重复讲解同一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多次讨论和协商,对教材中难、偏、繁的教材进行了删减,对重复率高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整合成10门核心专业课,并对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修改,对落后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2.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旅游知识的全面掌握,塔里木大学旅游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启发教学,学生学习ppt展示,和实际操作教学等多种形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重点采用了头脑风暴法进行知识点和旅游热点问题的深入交流。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达到引导学生自学和终身教育的目的。
3.改革实践教学,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创设三下乡教学实习模式
新疆是一個人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然旅游专业品质极高的地区,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对南疆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了解。有专业老师带队设置调研的目标和手段,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2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与思考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至关重要。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人才结构不合理、实践技能不强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如今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仍有部分高校未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践技能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是更为重视大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和相关资格证的考取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误导,造成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毕业以后也难以快速达到社会的用人需求。
(二)实训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
实训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影响旅游管理实训效果增强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校中旅游管理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的缺乏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实训内容;另一方面,实训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部分操作示范的形式,不利于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和掌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缺乏扎实的实践技能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要想进一步增强实训教学效果,还要重视丰富和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三)实训教师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如今的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尚在建设中,大部分教师虽然具备了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实训教学中难免存在针对性不强、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训效果不佳等现象,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
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明确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实训教学效果。因此,要明确以培养大学生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实训教学的根本任务,并以此指导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理论与实训教学体系,确保实训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二)创新实训教学体系,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在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要保障教学的效果,必须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相关考核机制。学校要制定科学详细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计划,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突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繁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管理实训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实习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方式上也需要有所创新和突破。结合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训过程进行动态化的考察,通过过程考核法和结果考核法的結合,对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训操作技能和服务能力进行有效的考核。另外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考核内容,不仅要对学生的旅游管理相关知识技能进行考核,还要对学生职业素养,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
(三)重视旅游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参加实训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实训教学的开展情况,因此高校要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和实训教学对场地的需求科学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对每个部分进行明确的分工安排,并增加实训设备的投入,确保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发挥实训基地的最大效果。此外,要严格落实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重视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和维护,使训基地能够真正成为打学生参与实训活动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其次,高校要积极促进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吸引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而高校借助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观摩、实习等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大学生的操作能力。
(四)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要逐步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但具备丰富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还要具备高水平的实训教学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定期举办旅游管理实训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分享和交流实训教学心得,还可以安排教师到旅行社或者酒店参加实践培训或者挂职锻炼,便于教师能够深入了解旅游管理实践中一线工作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而在实训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还能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大学生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议。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聘请旅游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活动,把一些先进的旅游管理专业思想和技能引入到实训课堂中去,快速善高校实训教师人才不足的现状,为高校双师型队伍建设增添活力,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结语
实训教学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关键环节,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大学生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增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也要注重自身实训教学能力的提高,结合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3篇:从校企合作角度探讨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
在当今,旅游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也越来越普遍。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就需要旅游管理人才的加入,从而提升旅游业的品质,但是,在提升旅游业品质之前,则必须以培养旅游管理人才为基础,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其实践的形式则成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旅游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必将成为经济发证一股新资源。而在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过少,导致了学生很难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针对与此类似的问题,学校与企业建立了合作,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也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实践教学途径来实现。
一、高校旅游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專业的应届大学生没有获得企业的认可。当然,这是学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公司要求所导致的,但是,究其原因,却也不仅仅如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上也存在问题,且是比较客观普遍存在的原因。在学校,学校为了再招生,为了就业率,普遍只注重教学,教学形式也单一老套,以修学分的形式进行,而轻视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就导致了学生短期内很难融入企业的工作环境中,难以满足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这也使得校企合作显得非常的必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统一模式很难形成是由于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同造成的。而在实践中,通过对校企现状和区域旅游发展人才需求的对比,发现校企合作又是必须要调整的。想要以企业服务为导向,拉动学校教育创新,就必须将旅游教育的教学重点转向实践和产业转型的衔接上来。
另外,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应旅游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还能够将企业当中的先进技术及先进设备予以充分的利用,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利用学校当中的一些优势资源,二者之间能够实现共享,并且学校可以结合企业实际的岗位需求,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课程改革及方法
(一)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主要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签订相应的合同协议,从而建立起一种关联性的育人模式。总结其教育结构主要表现为:学校与企业合作来招收学员,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促进企业、学生、学校的共同良好发展。
(二)根据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在国务院的常务会议上已经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速度,学徒制的概念得以提出,也就是说学校在开展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注重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应用,以及在企业中岗位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具体的制定校企合作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旅游岗位的实际需求予以充分的考虑,进而确定出合理的专业,并要对各个专业的知识覆盖面予以明确,从而针对必要的能力训练课。简单的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实际教学环境,从而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改革思路和方法
1.课程内容改革。第一,想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相关的教育研究人员应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从而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及从业岗位分配方式,务必要保证合理性。第二,想要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并用理论知识服务实践,在理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能够与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意义很好的衔接,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第三,应该需要把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训机制作为企业岗位需求导向,并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为辅的双线指导进行。
2.教学方法改革。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但,这一切的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与旅游岗位实际需求密切相符,这才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岗位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提升。
3.教学考核评估方式改革。教学考核应该把理论知识测评、技能考核、出勤考察和品德表现等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其评估方式,有笔试,出勤考察等。而其过程,简单的说,一般是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进行考核,然后企业完成实践课程和技能培训,最终结合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要想产教一体化和工学有序交叠落到实处,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增加校企合作力度、提升校企合作的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并重视实践教学和理论应用的衔接,鼓励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其知识储备,从而适应社会对相关人才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旅游管理教学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不对称上,结合问题也可以看出,校企合作能很有效的解决这类问题。并且,经过探讨,我们也可以得出,企业深层次合作、产教融合和工学交替时高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另外,校企共同协作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共同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使得学生更加适合区域内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个人人身价值。
第4篇: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研究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前社会背景下,服务产业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增长已经远远超出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大多数流向了第三产业中,包括酒店业、旅游服务业等。通常情况下,旅游管理专业会组织实习活动作为实践教学,酒店实习满意度是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方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满意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留在岗位上继续任职,以及影响到学生对职业的全面认识。本文主要基于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的现象,阐述了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酒店学习满意度的相关对策。
一、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现状
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酒店实习往往是一种常见的实践教学形式,学校通过与中介机构达成协议,由中介机构代为与酒店交涉,酒店向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并支付一定的薪酬。在这种教学模式上,理论上是可以得到四方共赢,酒店为学校的实践教育通过了实践生产的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专业,接触社会的学习机会,而酒店需要支付的薪酬往往也比正是员工来的少,当实习达成协议后,中介机构也能够获得相关的费用。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讲,酒店实习就是一种实践教学,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绝对性的主体,因此,学生对于酒店实习的满意度应该是这一过程中首先考量到的问题。
从许多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经过酒店实习后,对于酒店满意度较低,留在酒店继续就业的比率较低,而选择酒店行外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旅游管理本科生的行业内“低进入”和“高流失”成为众人皆知的规律。
二、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分析
导致旅游管理本科生行业外就业的原因很多,学者们从学生个人、世俗观念、高校、行业等方面归纳了众多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从源头上来看,学生在校期间酒店顶岗实习环节的满意度状况是造成行业外就业的罪魁祸首。以下从酒店实习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主体的不同角度,对于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低做出原因分析。
(一)学校方面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大上的,也是为学生着想的。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致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酒店实习满意度差强人意。有数据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日后的择业,包括实习酒店内及酒店行业内就业。许多学校将学生引导至酒店实习后,便完全对学生的实习生活与学习不管不顾,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心理指导和实践指导,过分依赖酒店的就业实习指导,实际上,许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畏惧心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学生会产生放弃的念头,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和抱怨,更加毫无工作满意度可言。
(二)酒店方面
从酒店的层面来说,提供岗位给学校进行实习教学,主要原因是为了进一步的为酒店经营培养储备人才,同时还能够某种层面的减少人力成本。由于酒店行业属于服务产业,工作服务性质含量较高,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高,所提供的薪资普遍不高,这也使得酒店行业的用工荒问题呈现常态化。酒店人力资源部忙于招聘新员工,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整个酒店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酒店提供机会给即将毕业的本科生进行岗位实习,本是一件有利于酒店人才储备的事情,但由于许多酒店对于本科生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于学生的管理经验不足,在管理上存在过于严厉或者过于宽松的现象出现,对于学生的工作述求往往也没有尽可能的满足,也没有耐心的去跟学生沟通和解释,反而是在各种推卸和踢皮球。
(三)学生方面
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含有:其一是对实习工作的不重视,许多学生不喜欢酒店行业的工作,他们讲实习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对实习本身的专业认识不够,其二是在实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十分严重,在真实生活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都会感到紧张和气馁,由于酒店和学校也没有及时的去沟通和安慰,学生得不到很好的心理和行为疏导,许多学生产生了消极的表现,实习过程中迟到早退,浑水摸鱼、逃避任务现象十分严重。
(四)中介方面
中介作为学生、学校、酒店三方的中间桥梁,理所应当的起到良好的三方沟通作用,但现实中,许多中介在将学校的学生带入酒店实习后,便不再与酒店、学校以及学生产生沟通,中介的失职往往也是学生酒店实习满意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三、提升旅游管理本科生酒店实习满意度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对于学校而言,需要做出的改进措施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酒店的选择应该秉承着双向选择原则,学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水平。因此,选择一个资质好的酒店至关重要,但同时,资质好的酒店对于学校的办学水平也有一定的选择。基于此,学校在选择酒店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考虑学校自身的水平,向中介提出合理的要求,不能够完全依靠中介的推介去选择。
第二,应该做好学生实习前的鼓动教育和心理辅导。大学生初入社会,难免会产生许多心理反应,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负面情绪,学校应该在学生酒店业顶岗实习之前,做好相关的動员工作,辅导员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特别是对于弱势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
第三,实习中期,建立健全看望学生的体制和日常的实习指导体制。如可以采取导师制,每个教师负责一个酒店的同学,每周必须和每位同学交谈一次,可采取视频、电话、邮件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本周内的工作生活情况,便于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
第四,应该加强与酒店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帮助酒店去有效的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二)酒店方面
酒店应该为学生提供差异性的薪酬制度,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予以不同的激励性薪酬制度,刺激学生的实习热情。与此同时,酒店还应该在实习过程中提供一定范围内的轮岗制度,让学生尽可能的多接触到酒店行业的各项工作,提升他们对于酒店工作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寻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继而能够产生最佳的实习体验,提升实习满意度。除此之外,酒店还应该积极的面对学生提出的实习问题,要做好相应的响应,体现酒店对学生实习工作的重视性。同时,对于学生实习的人员管理,酒店应该派专人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应该在学生产生工作问题的过程时,积极的出面解决,不仅要避免学生与客户之间起冲突,更要注意学生的情绪引导以及工作专业性的引导。
(三)学生方面
从旅游管理本科生个人来讲,主要是思想上的重视及角色的转换及适应。首先,在实习前,学生应充分认识实习工作的重要;其次,解各岗位实习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在心理上形成适当的预期;最后,在实习工作中,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实习生角色的转变,做好岗位要求的工作并与周围同事搞好关系,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对待实习生活。
(四)中介方面
在实习期间,中介方应做好酒店、学校和实习生之间的协调工作中介方每周应深入酒店跟进学生动态,并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
第5篇: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一、引言
2014年9月李总理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教学具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涵特征,其中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旅游教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更是社会对旅游教育的基本要求。在本科旅游管理课程体系中,旅游规划课程是作为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学现状、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改革这三方面。由于研究基础薄弱,现有的研究深度不够,对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因素把握不够,关于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旅游规划课程介绍及教学现状
(一)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课程介绍
旅游规划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具有系统性的关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科学,是集地理学、心理学、生态学、规划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一体的应用性很强综合性突出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旅游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概念、旅游规划的技术方法、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分类、旅游市场的分析与定位、旅游资源的功能分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规划项目的设计规划、规划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效益评估等。课程内容复杂多样,需要较强的交叉知识和学科背景。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该课程是由教育部联合国家旅游局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基本原理概念的同时,掌握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与开发方法,能以所学课程知识为指导初步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实践工作。教学方法上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质量评价方面:该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质量评价上除了闭卷的课程考试外还包括课程作业、课堂讨论、小组作业、课程论文等。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及形式单一
以渤海大学为例,课内实践教学部分在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主体内容都需要在课堂中开展,合理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包括: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教学内容结合教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等。但是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效的课堂时间有限,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小组作业的形式展开。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丰富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因此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存在着内容及形式单一的问题。
(二)课外实践教学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匮乏
在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中,这是制约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例如,关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如果学生不参与到真正的课外实践中就难以掌握和理解这部分的课程内容,只有真正的实践参与才能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实现课程知识的融汇贯通。课外实践参与和社会综合实践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从实际情况了解到,学生很愿意走出课堂参与实践,传统枯燥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形式是与旅游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背离的。
(三)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实践教学效果差
合理科学的课程考评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真正地考察和检验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内容、技能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旅游规划课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课程的考核与成绩的评定方式上,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这固然有利于考察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程考核形式单一僵化,课程最终成绩中学生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所占比重很低,不利于调动学生实践参与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生在结束课程考试后,在教学计划中只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在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没能将课程内容和实践教学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造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
(四)实践教学条件及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必要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开展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的基本保障,课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第二课堂。其中实践教学条件也是作为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当前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多媒体教室已经在高校教学中普及,但是旅游规划课程有着其特殊性,简单的多媒体设施远不能满足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必要的设施设备不完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其次,旅游规划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后,以利益为导向的学校和旅游企业间的合作还未形成长久稳定机制,这造成了旅游规划课程想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时找不到实践场所,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
在知识教学目标上使学生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能将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实践工作中,能够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能力培养目标上,通过课内小组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大赛、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等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正确地对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潜移默化的塑造,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课外学生参观景区或者展览馆,组织学生进行公益社会考察和调研等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素质教育德育培养的目标。
(二)旅游規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是保证旅游规划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旅游规划工作需要掌握常用的相关软件,需要一定的从业技能与技术。提升旅游规划课程的师资水平,师资建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和保障。通过聘请旅游规划公司的专业人员作为课外实践的老师,他们有着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对于课外实践教学内容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注重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践基地,包括旅游规划实训室,应该配备景观沙盘、测距仪、GPS、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脑(安装:MapInfo、CorelDRAW、AutoCAD、PS等软件)。最后,对于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相应的政策支持。
(三)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应该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参与、从业能力实践培养这三部分。其中,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定时开展小组课堂实践活动、课内模拟开展规划项目的创意与策划、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案例教学分析法。课外实践活动部分是旅游规划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对课内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二者相辅相承。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旅游产品的营销策划是将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内容。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申请与工作,是旅游规划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业能力实践培养是补充内容,对学生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职业引导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实践调研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将来的从业能力。
(四)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价机制
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是旅游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实施以“实践参与成绩为主导,以期末综合考试为参考”的评价机制。整个考评机制建立的目的不仅是局限于旅游规划这一门课程的考核,而应该是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机制的内容包括:对于课内实践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践任务。对于课外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部分,以调研报告撰写的质量和实践参与的实际表现为依据给定分数。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照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在规划公司或景区进行毕业实习,并作为个人的毕业实习成绩。将课外实践成绩或者社会综合实践成绩计入学分,作为学分评定的依据。在奖学金的评定、荣誉称号的评选、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等过程中纳入实践成绩,实施多元化的课程考评方式,调整和改变当前旅游规划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促进旅游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同时进一步增加学生参与课内课外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5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上升,外出去景区旅游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我国的旅游行业也在近几年来迅猛发展并壮大起来,政府对景区中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也在不断进行当中,但是很多人都忽视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支出,本文首先介绍控制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然后介绍在控制的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渐渐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还想在精神上有享受的机会,很多人便会选择旅游的方式,人们在旅游当中能放松身心,还能开阔眼界。目前我国国内的很多旅游景区实际上是以国营的方式进行经营的,在对旅游景区企业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人力资源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控制。
1控制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
虽然人们外出旅游的目的是为了看景色,体会乡土人情,但是在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往往比物资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更大的,比如人们在云南旅游的时候,好山好水好景色的确让人沉醉,但是最重要的是和当地人的交流,在一些盘山的旅游经典当中,爬到很高的位置会设有茶楼,人们在这里驻足,和傣族姑娘聊聊天,品品茶,对当地的茶有兴趣的旅客就会买几包带回去,不仅增添了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乐趣,还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云南人的风采。由此可以看出来实际上人力资源能够创造的经济活动实际上更多[1]。在旅游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最重要的还有服务,然而为了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就需要人力资源成本,据调查显示,在景区运营总成本当中实际上人力资源成本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主要是与人们近几年来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有关,现代生活当中,人们在吃穿住行上基本都能满足,人们渐渐就想寻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旅游的过程当中这种被尊重、互相理解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可以说旅游景区当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景点的发展情况[2]。因此可以说在景区工作的领导者应当注重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运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注重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工作人员对旅游景区的工作有责任心,并启发工作人员参与到景点活动的创造中,让景区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地运用起来,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让景区的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并带动景区的'发展。旅游景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每一个景区而言都有自身的特色,但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又有所相似,很多景区出现一些相似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景区的发展,因此应当对这些问题认真进行审视,最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解决这些问题。负责旅游景区的企业应当在这个过程当中摸索出来适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管理方法,让员工在管理下更加高效地工作,并且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力量,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魅力,让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更强。
2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
2.1领导者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服务的态度并不够好,一些景区的服务人员扎堆,但是有一些地方的服务人员却又很少,实际上这与领导者的领导方式有关。很多旅游景区的领导者并不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还有一些领导者不够重视关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仍按照老一套的方式运营旅游景区[3]。一些领导者认为本身景区的景色非常迷人,只要能够宣传到位,有游客来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因此对景区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管理,很多景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很多,一些人是比较闲散的状态,特别到了旅游淡季,很多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大幅度减少,领导也没有进行别的安排,大量的工作人员闲置,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作为旅游景区的领导者首先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问题,并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摸索出一些规律,而不是仅仅看中目前的游客数量,创造了多少收益,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考虑未来的发展。
2.2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因为旅游景区的客观工作条件并不好,很多员工要在太阳下晒着,还有一些员工可能要在很冷的地方工作,这对员工来说的确比较艰苦,但是这也是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之一,当然也存在一些比较闲的工作场所,一些景区的工作可能更加清闲一点,这可能会造成某些员工的不满,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发现即使工作环境不同,很多员工的工资水平都相差无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不愿意积极工作,因为即使自己努力工作,工资水平也不会改变,还不如选择清闲一点的工作。这种思想在工作团队当中一旦传播开,就会导致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都为了自己清闲选择轻松的岗位[4]。旅游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所需要的人员数量是比较大的,为了能够方便管理,因此很多的旅游景区都采用的是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上级为员工安排工作任务,员工无条件接受,在工作的过程中机械地重复自己已经熟练的任务,并保证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要出现很大的失误。一方面这样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的,能够让管理更加简单,员工服从管理,遵守纪律,大家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却是非常低效的,员工与员工之间很少存在交流的情况,员工发现一些问题更不会与领导者交流,长此以往领导者并没有真正了解景区的工作开展情况,也不明白改进的方式,更不会想要改进。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渐渐被这种机械式的工作磨灭了工作热情,积极性会逐年下降,在很多的景区都会看见这样的工作人员,他们只是为了领取工资而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对员工本身没有任何的发展和好处,对于企业来说也失去了人力资源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很多的员工在对本职工作越发了解的基础上,会迸发一些对工作创造性的思考,这些思考往往是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如果一个旅游景点几十年如一日的服务项目,相信不会有回头客重复来看,但是如果不断加入创新的精神,让服务和景区的活动不断翻新,必然会让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深刻,可能会日后带家人再来几次。但是这样的创造性是基于员工积极工作的基础上的,员工没有了热情和积极性,就更不会产生创造性了。这是一种浪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方式[5]。
2.3专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员
在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真正的高精尖人才能够为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思路,还能帮助企业管理进行的更加到位,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很多企业都意识到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在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中都能看见这样一个职位:人力资源会计人员。人力资源会计首先要对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进行基本的统计和分析,然后利用会计学、经济学等专业知识,进行会计计算,最终利用报告的方式总结出企业的人力资源运用的整体状况。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人们对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会计发展地非常迅猛,理论体系已经建成,目前很多企业的工作当中都引入了人力资源会计,保证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并激发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目前对我国的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人力资源会计是市场上非常短缺的人才,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主要是与人力资源会计本身的要求比较高有关,人力资源会计不仅要求专业的从业人员具备会计方面的能力,还要求懂得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这对人才的综合性要求比较高,目前在我国的市场中这样的综合人才比较少,因此想要在组织当中引进人力资源会计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旅游景区工作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的环境也不够好,想要引进人力资源会计就更难了,因此旅游景区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会计人员[6]。
3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对策
3.1提升领导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意识
领导首先应当提升自身的意识层次,要多学习多看优秀的旅游景区管理方法,多与其他景区领导交流意见,这样才能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有改进的态度。其次,对于管理方法应当进行改进,不能采用传统的高度集权化管理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适当的改进,比如各个景区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和合作,领导渐渐将权利放在各个部门的管理者手中,这些部门的管理者比较理解基层人员的工作,而且也有很多的经验和看法,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并积极将本部门的工作搞好,各个部门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开展有效的工作方式,要让部门的领导者鼓舞下属好好工作,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领导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当重要的决策者,以及监督者,让旅游景区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3.2激励机制
让部门的管理者学习激励员工工作,部门管理者首先根据已经有的经验,对基层的工作人员安排工作,在安排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有所区别,一些条件特别艰苦的,或者是销售业绩挂钩的,都要更高一些,或是设立奖金的制度,让员工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有挑战性的工作当中。为了能够给所有员工机会,可以轮岗制度,让员工对景区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了解,领导者还要与员工多沟通,当员工有创造性的想法时要先考虑是否合适,如果能够实施,则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让员工负责一些重要的部分,让员工得到成长,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提拔,或是给予金钱上的激励[7]。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工作与学习,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加有激情,并真正投身于旅游景区的建设当中。
3.3加强培训与引进专业人才
旅游景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的基层劳动人员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还有一些景区当中并不需要这么多的基层人员,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旅游景区的领导者需要对目前已经有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让这些会计人员有更好的发展,企业可以与他们签订协议,负责给他们提供培训的资金,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熟练掌握了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之后,需要为旅游景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为员工带来成长的机会,让员工更加忠诚地为企业工作,还能帮助企业有所提升,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上有非常大的飞跃。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旅游景区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或是通过良好的培训机制,或是通过资金物质条件吸引专业的人力资源人才到旅游景区工作,帮助企业控制人力资源成本[8]。
4结语
本文首先介绍了旅游景区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在控制人力资源成本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美羽.旅游景区房地产开发的政府规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王春梅.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
[3]王春梅,周晖.国内外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评述[J].文教资料,2016(11).
[4]李亚钦.基于组织绩效的红色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11.
[5]段华勇.旅游景区营销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6]祁芷帆.旅游景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J].品牌,2015(07).
[7]蒲康华.人力资源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运用[D].中国人民大学,2005.
[8]王春梅.论景区成本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实施[J].北方经贸,2012(04).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6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项目的需求趋向多样化,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与休闲融为一体,迎合了人民群众对于 红色文化 的需求,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发展态势良好。
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5~20xx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有利于保护革命文化遗产
承载革命遗物的革命文化遗产是 革命历史的真实写照 ,具有很高的历史性与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成果。通过参观革命文化遗产,可以让我们直观地回顾历史。我国《 十一五 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高度重视重要革命历史文物的收集、整理和重点革命历史遗迹的保护 。随着国家对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力扶持与重视,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对于革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保护与整合我国的革命文化遗产,还能更好地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 个民族,没有优秀的精神品格,就难以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我国民族精神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 精神等,通过发展红色旅游,让民族精神得以丰富与延续。
红色象征着革命,红色旅游蕴含的 红色文化 ,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广泛的文化理念,成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表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民族文化,使国内外的'旅游者深刻地认识中国的红色文化,了解中国的优秀革命传统。
有利于发展旅游经济
伴随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在全国掀起了一股革命历史文化旅游热。红色旅游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腈和秀丽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在旅游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游。革命老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坚持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拉动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老区产业结构,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据统计,每年全国各地红色旅游区的旅游效益为200亿元,同时促进了交通、农业、食品、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论文。红色旅游可以刺激旅游消费市场,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重视红色旅游项目的建设与开发,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有利于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史的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红色旅游的载体。全国有许多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是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崭新宣传形式,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部栩栩如生的教科书,在欣赏人文红色景点时,以参观革命纪念地的方式了解到无数中华民族的先烈们为了振兴中华齐心协力,同仇敌忾的感人事迹,潜移默化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灌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传统,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体制欠缺
红色旅游景区是由旅游部门与文化部门共同管理,由于两个部门各自不同的职责而发生分歧,如文化部门出于保护文物资源的意愿不愿让旅游部门来开发景点,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不利于我国红色旅游的充分开发与发展。
资金短缺
红色旅游资金大部分是由政府拨款,缺少其他资金的扶持,政府设立了红色旅游专项基金,但是资金管理乏力,部分革命文化遗产因缺少进行维修与保护的经费而遭到破坏与毁灭。一些景点的改扩建工程只能搁置,导致红色旅游景点的经济发展滞后,开发利用的空间不大。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景区基础配套设置不完备,交通、餐饮、住宿成为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另外,红色旅游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一般采用以橱窗展示的方式,缺少吸引力,难以激发旅游者的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红色旅游的从业人员不断扩充,由于红色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当前从事红色旅游服务的人员良莠不齐,一些招聘单位缺少对他们的培训意识,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在对游客进行讲解中,不能很好地提炼当地红色景区所折射的红色文化的内涵。
发展红色旅游的途径
加大资金投入
红色旅游景点除了国家和政府的各项资金外,还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纳来自社会团体,投资产和社会群众的投资,用这些资金来完善景点的建设工作和相关配套设施,要引进现代科技,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声、光、电等感官媒介将单调的陈列资源生动化,使人身临其境,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集教育性与观费l生于一体,增加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使红色形象深入人心。
提升红色旅游品牌效应
红色旅游区和革命老区的所在地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管理与协调机制,运用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的手段整合红色资源,合理开发,不断拓展红色旅游的发展空间,扩大国内与国际市场,促进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
旅游业是形象产业,应广泛利用电视、杂志、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宣传红色旅游,宣传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特别是在建党纪念日及旅游黄金周时期加大宣传幅度,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提高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
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红色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服务管理人员及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培训,吸收旅游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和旅游管理人才到旅游服务行业中来,培养红色景区的导游和讲解员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要求他们熟知革命历史,选派一些工作人员去外地学习工作经验与方法,从而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发展红色旅游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中国革命发展史,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传输给青少年,培育爱国主义情感,汇集民族凝聚力,坚定热爱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优良革命传统,发扬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养成艰苦朴素与自强不息的行为习惯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在全社会营造弘扬和学习中华民族革命精神的的氛围,让红色旅游得到健康有序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康平、李正兴论文。红色资源开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道德与文明,2015(1)。
[2]陈志永、李育。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15(10)。
[3]刘桂兰。试析红色旅游的精神价值[J].中州大学学报,2015(2)。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7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老师、同学、朋友的大力支持以及帮助下,论文终于如期完成。尽管论文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在这期间所付出的努力、艰辛以及收获的喜悦却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老师,是他在百忙之中悉心、耐心的指导,才使得我的毕业论文能够顺利完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从选题、提纲拟定及文章的撰写、修改,恩师都花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若本文能够发挥一定得参考作用,那必然是他精心指导的结果。恩师渊博的学识不断开拓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他高尚的品德是我学习的楷模,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对专业的热爱都将使我受益终身。
其次,感谢**教授、**副教授、**教授、**老师、**老师等旅游管理专业各位老师以及山西省旅游局的***先生的谆谆教诲,感谢他们平时的严格要求,为我完成毕业论文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我愿向旅游管理学院的全体老师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感谢我的父母及亲人,是父母的辛勤、无私的养育之恩,让我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是亲人的关爱与支持,让我奋发图强。这篇论文的完成,以及学业的顺利完成都凝聚着他们的关爱与期待。
感谢我的朋友们,他们是****,在与他们共同的学习与生活中,给我带来了轻松的氛围和积极的鼓励。
最后,要感谢我就读了三年的***大学,是她给予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将永远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将永远铭记我心。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8
酒店管理可以提升酒店的各项工作水准,提升酒店的管理水平,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随着旅游业的火热,旅游酒店也越加火热。旅游酒店作为专门服务旅游团体的酒店在酒店行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如何有效提升旅游酒店的管理水平是旅游酒店管理者所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创新管理模式入手,探讨一下旅游酒店的管理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满足了人民的物质需求后,人民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旅游作为放松游客身心,开拓游客眼界的户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民的参与。随着旅游行业的逐渐火热,与旅游业配套的相关产业也逐渐兴盛起来。旅游酒店作为服务于游客的服务业,其服务水平高低关系着游客的体验好坏。做好旅游酒店的服务工作就需要加强旅游酒店的管理工作。
二、旅游酒店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旅游酒店以服务游客为主要对象,和景区景点搭配相映成趣,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当前我国的旅游酒店在管理模式上大同小异,往往没有突出的特色,都是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上不够健全,在旅游酒店的配套服务上做的不够到位。在管理上,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员工不能很好的执行,导致服务环节出现“个人自扫门前雪”的局面。
(二)旅游酒店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旅游酒店的管理最终需要专业人才来实现,而当前的现状是旅游酒店的人才储备不足,导致旅游酒店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对旅游酒店的助力极大。人才的缺乏一方面与我国国情有关,旅游酒店方兴未艾,起步较国外较晚;另一方面与旅游酒店自身有关,其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导致管理人才在旅游酒店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旅游酒店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恶性竞争、不合理的绩效管理都导致拥有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频繁跳槽,因此也就限制了旅游酒店的发展。
(三)旅游酒店的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制度是旅游酒店良性运行的制度保障,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旅游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足够的优势,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但在实际情况中,旅游酒店的管理制度存在着粗放、不科学的现状。在管理制度的制订上具有随意性,在制度的执行上不够人性化,对员工的管理方式粗放。在奖惩制度的制订上,单纯的按照制度进行,不按照实际情况去处理,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进行旅游酒店管理创新的意义
(一)旅游新形势下的要求我国的旅游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形势,旅游业由传统进入了现代化,在旅游趋势上进入了新的阶段:旅游群体的多样性、旅游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旅游方式的多样性等。在新形势下,旅游酒店进行管理创新是为了符合新形势的要求,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满足旅游群体的需要,满足旅游酒店自身的发展目标,促使旅游酒店由粗放型发展之路向精细化转变。使旅游酒店能够跟上新的旅游形势,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将旅游酒店的发展转向更有活力的方向。
(二)旅游酒店自身的发展需要旅游酒店的经营目的就是盈利。若要盈利就需要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科学管理可以使旅游酒店的各项工作更有效率,使旅游酒店的服务更为优秀。另外进行酒店管理的创新,可以使旅游酒店的盈利目的达成,使旅游酒店从管理层到员工层步调一致,使旅游酒店更富有活力,使员工更有工作动力,使旅游就业的各项工作指标可以顺利完成,使旅游酒店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四、以创新为目的加强旅游酒店管理
(一)酒店管理理念的创新酒店管理思想的创新,要结合旅游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时事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不可拘泥于传统,思想要开放,要稳中求进步。在管理理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以顾客为中心开展各项服务工作,在每个工作环节中都加入人性化服务,一切要想到游客的前头,在不经意处流露出对游客的照顾,使游客获得宾至如归的感觉。例如可在接待处放一些本地著名景点的小册子,免费发放给入住游客,可将本地有特色的饮食、娱乐场所的详细介绍印成册子免费发放给游客,免费为游客承担订票服务,帮助游客出行打车等。
(二)建立有旅游特色的酒店文化旅游酒店是依托于旅游景区和景点的,可以根据旅游景点的特色打造特有的酒店文化。不必刻意仿照星级酒店的标准去建立管理制度,要有自己的酒店文化为骨架支撑,旅游酒店才能走的长远。在旅游酒店的建设上要把旅游景点的特色和我国主流价值观结合起来,要有正能量,宣传正风气。在酒店文化的搭建上,要根据旅游酒店的自身硬件为基础,来进行软实力的开发,不可盲目追风,也不可盲目的学习,要扬长避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建设有特色的旅游酒店文化。
(三)采用信息技术进行酒店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大大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信息化时代除了采用必要的电子设备外,在管理方式上要优化组织结构,可以使用扁平化结构,在管理结构上可以人性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实现精益化的目标。管理层要利用信息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酒店的运营,推陈出新,采取有创意的宣传手段。依托网络技术手段,采取网络营销,可以开通网站直通车,便利游客在网上了解酒店和订购酒店房间。加入当下的热门团购网站平台,提供折扣给旅行团体或自助游客户。
五、结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动力,也是旅游酒店获得发展空间和加大竞争优势的源泉。旅游酒店若有有自己的特色,有足够吸引游客的地方,就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和突破,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由引领潮流的发展之路。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9
今天,我去郊外旅游了,我和我同学一起去的`,我同学说我们旅游去几天,我说几天都行,好了。
我们就去一星期吧。
好,就这样吧。
中午了,我们也不知道吃些什么,我就去山上采了些果子,到了庐山看到了瀑布那么美丽,那么壮观,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完了瀑布,又去黄山了,黄山的风景真美,难怪人们都说黄山有四绝闻名于世,今天我要体现一下,黄山好好美。
好了我不说这些了,再见。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0
论文题目:基于SWOT的南宁战略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会展物流是指为会议、展览、展销、体育及其他各类活动提供的物流服务,作为
现代物流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比一般运输、配送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服务性,属于高端物流。而高端物流又代表着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服务对象一般为高端产品。高端物流服务管理体系与运作模式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润、高效率、高技术标准和高风险的特征。现在很少学者研究广西南宁会展物流的发展,而其发展又急切需要正确全面的理论来指导,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根本目的。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会展物流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兴起不到20年,还算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国内研究会展物流的学者算起来并不多,但是由于我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会展业务越来越多,地方会展物流业务也得到蓬勃发展,使得会展物流这一行业得以较高的重视。曾超,周山的《广西会展物流发展简析》一文对广西现在的会展物流业进行了总体分析,提到东盟博览会对南宁会展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指出广西将重点发展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产业,位列其中的会展物流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以南宁为例,着重分析其会展物流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展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中国的会展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服务、旅游,特别是会展物流等相关行业。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广西的会展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通过SWOT分析南宁会展物流业的现状,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会展物流的相关建议。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统计,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800亿美元。在美国、德国等会展业发达国家,会展旅游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l:9水平。当前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如果包括相关行业因会展所增加的产值,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奥伯曼(Oppermann,1996)指出:会展业目前已经被视为旅游业中最为兴旺的部门之一。会展旅游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停留时间长、季节影响小、利润丰厚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心。
凯姆等(Kimeta1.,2003)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会展旅游对韩国经济的影响。通过计算会展业的产出乘数、就业乘数、收入乘数、税收乘数和进口乘数等,得出以下结果:2001年韩国会展旅游者的总花费约为13.9亿美元,这些花费继而又创造了21.7亿美元的社会产值、13702个就业机会、4.74亿美元的居民收入和1.19亿美元的政府税收。结果表明会展业的确是高产出行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如何认识道路运输成本方面,D.Maddison、D.Pcarce和O.Johansson等人(1995)在《道路运输的真实成本》(TheTrueCostsofRoadTransport)中对构成道路运输成本的各项因素,如运输的环境成本、外部成本等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些成本因素应该被计算并分配到车辆的运输成本中。他们指出,对运输外部成本的估计严重依赖于采用何种成本测量理论虽然国外的学者没有对会展物流做过多的单独研究,但是从会展和物流的方面已经做了比较到位的研究,从这些研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了会展物流的良好前景。
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会展物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国内的学者在研究会展物流方面的时间还是比较短的。2006年刘松萍在《会展物流直通车储势行千里》一文中指出,会展产业链的基本环节包括:会议展览经营(主办机构)展会馆服务(展馆会馆)工程设计制作(工程公司)延伸服务(供应商和服务商)参展商、买家(最终客户),而在这个产业链中,物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文还提出了会展物流直通车服务一词,意思是从展品的参展、包装、运输、展馆服务、再将展品返回运输等一条龙服务。
胡晓等人在《会展物流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态势》一文中总结了我国当前会展物流发展现状: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会展业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可供展览的总面积达260万平方米,超过德国(240万平方米),仅次于美国(615万平方米),居世界第二。我国已有46种展览会加入了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主营展览公司3500多家,每年举办展览会近4000个,约占全球展览会总量的10%。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临近,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会展业更趋成熟和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的物流企业参与会展物流服务的行列,并成为会展物流市场中的佼佼者主要有中远物流、中展运等。
南宁可以借助国内发展会展物流的成功地区的发展经验来促进本市的会展物流发展。充分利用本地的地理和政治优势,利用先进的会展物流技术来引导南宁市的发展,是当前的任务之重。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我国会展物流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南宁会展及会展物流的发展现状
三、发展南宁会展物流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地理位置优势
2.地方政府重视
3.商业环境良好
4.劳动力资源充足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1.会展物流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2.缺少专业化管理人才
3.专门从事会展物流业务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4.物流企业之间合作程度低,运输成本高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1.结构调整带来新机会
2.会展物流外包前景广阔
3.系统专业化会展物流技术与现代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周边区域会展及会展物流的发展加大了竞争
2.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3.突发事件的威胁
四、发展南宁会展物流的战略选择
(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性,确保会展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快会展物流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会展物流业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三)利用东盟博览会等各种展会完善会展物流业务,实行走出去的战略
(四)加强物流企业间的合作,把会展物流做强做大
五、结束语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1.南宁会展及会展物流的现状
2.南宁会展物流的SWOT分析
3.发展南宁会展物流的战略选择
(二)研究重点:
发展南宁会展物流的战略选择
(三)研究难点:
由于本人还在学校上课,加之论文时间较短,很难亲自到南宁那边参加一次正规大型的展览会,所以在撰写论文之时较难确立自己的观点,这只能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弥补。
研究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刻了解南宁会展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会展物流发展经验来为南宁献计献策。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案:
1.利用网络搜索及电子文献数据库检索收集相关资料;
2.剪贴相关内容的报刊;
3.做笔记;
4.打印相关资料,做好归类分析。
(二)技术线路:
(三)可行性分析:
1.本人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论文资料搜集与撰写;
2.有专业导师指导;
3.可供查阅的文献较多,资料搜集范围广;
4.可借鉴南宁会展物流发展方面学者的研究。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利用SWOT分析方便系统全面的分析南宁会展物流的发展,这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方法,其他学者暂无此方面的研究。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20xx.9.1520xx.9.18确定指导老师,选定论文研究方向
20xx.9.1920xx.9.30确定论文题目,并顺利通过院里审定
20xx.10.120xx.10.15初步搜集资料;开题报告的撰写
20xx.10.1620xx.10.19准备开题答辩的资料
20xx.10.2020xx.10.31进一步搜集资料,并帅选整理资料
20xx.11.120xx.11.15撰写论文
20xx.11.1620xx.11.25第一次修改论文
20xx.11.2620xx.12.5第二次修改论文并定稿
20xx.12.620xx.12.19提交毕业论文,并准备论文答辩工作
20xx.12.20开始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梁海琼.会展物流现状与会展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5:59-63
[2]应忆.我国会展物流发展现状分析[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7
[3]李世芳孟宪妤.基于六西格玛理论对我国会展物流服务体系的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6
[4]翟秀鹏李文翎.广州会展物流的SWOT分析[J].中国市场(物流管理),2010,3-4
[5]张梅.南宁物流业发展状况研究[J].市场论坛,2011,3
[6]卢杰飞.南宁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初探[J].新世纪论丛(经济与经营):309-313
[7]何翠娟.广西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1
论文题目:互助旅游网站发展研究
[提要]目前在中国互助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大多数互助旅游者在网络上建立联系,从而实现互助旅游。这种旅游方式除了更加的自由、自主外,而且非常的经济,同时能够充分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本文以互助旅游网站发展为线索,重点研究分析互助旅游网站现状及面临的发展障碍,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互助旅游网站健康发展。
互助旅游网站的产生及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完善的今天,人们在满足生存基本需求之外,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求的变化同时会导致旅游活动方式及其发展的变化,互助旅游应运而生。互助旅游就是将本来互相不认识的一些人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互相了解、熟悉,并且协商交换各自的家庭居住空间和必要的配备设备,或者约定相互提供旅游服务,从而达到节省旅游费用,提高旅游质量等目的。
互助旅游的出现吸引了目前众多年轻人以及爱好旅游的人群,互助旅游网站更多成为一个不同城市旅游者的交际圈子。国外互助旅游的平台出现的较早,例如 Couch surfing,虽然它也吸引了不少国内的旅游者,可是国外沙发客互助旅游网站毕竟是全英文交流,受语言的限制,沙发客网站在中国还只是小众享受。
年国内终于有了一家自己的互助旅游网站。创始人是苏州的一个网民叫做仲一,2015年仲一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改变他人生的信息 国外盛行一种城市或居家互换旅行,居民可以给旅游者提供住宿和早餐,而旅行者则与他们分享旅行快乐。 这种新颖实惠的旅行方式让仲一产生了灵感,2015年4月,仲一的个人网站 游学中国 出现在了网友的眼前。仲一把自己欲寻求互助旅游的想法发布出去,也邀请全国各地的网友都来参与互换旅行,并且坦诚的公开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仲一的100天互助旅行,周游了全国16个省的31个城镇村寨,结识网友上百人下至16岁,上至66岁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所到之处全部由当地网友接待,除去交通费和景点门票,整个旅游总计花费才3,000多元,成了一次在当时看来难以想象的周游。信息的真实性吸引了网友的注意,一将这种旅行方式称之为 互助游 ,意思是互相帮助、互相接待来进行的旅游活动。随后,又创建了一个与网友以交换方式进行旅游的网络平台 仲一互助旅游论坛,提出 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的口号 鼓励更多的旅游爱好者尝试互助旅游,于是这种新鲜的出游方式逐渐被大家所知。2015年6月,仲一创办仲一互助旅游网络技术公司,开始对互助旅游进行专业化宣传推广。互助旅游网站在运作模式上大致相同,如仲一互助旅游网、中国互助旅游网、U客旅游互助网等都主要是以论坛发帖的方式来运作。
互助旅游网站发展面临的障碍
随着各种互助旅游网站层出不穷,已经有少量的互助旅游网站发展较为成熟,但由于互助旅游在我国发展仍然属于起步阶段,规模都不是很大,真正参与的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在其探索发展和运营过程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根据网上在线问卷调查显示,61%的互助旅游者认为目前互助旅游网站在安全性方面还做得不够完善,33.5%的互助旅游者认为目前的互助旅游网站缺乏具体的信誉等级,还有5%的旅游者认为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信任问题。通常旅游者们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但是难以全面或正确地进行认证,虽然现在许多网站都要求旅游者们将自己平时真实的生活信息拿来和网友分享交流,从而产生信任,但是网络本身毕竟是虚幻的,对于互助旅游,目前的网络平台没有具体的信用度和经验值,导致一些旅游者对互助旅游望而却步。
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问题。在活动的组织上,很多都是网友自发组织的,网站的管理人员只是对帖子管理,没有深入到旅游者的活动当中,因此在旅游活动中,许多事项没有明确的规定,如接待费用是否AA制;接待的网友是全程陪同旅游还是只是部分陪同;接待方的 地主 不是与你进行互助的网友等,诸如此类的矛盾导致双方主体产生违背互助旅游初衷的不愉快经历。
提供的附加服务还不够完善。互助旅游的配套服务体系的缺失导致互助旅游的质量大打折扣,如发生纠纷没有具体的反馈投诉机制;旅游者景点、地主接待状况等级不明确;网络社区安全无法保证等。
缺少专业旅游服务机构。互助旅游包括网络、旅游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网络运营的同时需要专业的旅游服务机构提供一些专业化的服务,例如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导游、线路设计等从而让旅游者的旅途无忧,同时,还可以提供保证金制度,让招待您的沙发客交保证金给第三方机构让其代为保管,在旅游体验结束后返还,如果一方违约则将违约方交纳的保证金交给受害方等等一些类似的措施。目前的一些互助旅游网站提供这些专业服务的项目相对来说还比较少。
网络社区的活跃人群比较固定。在互助旅游网站上,人们通过在论坛、BBS上发帖相互交流,而在这些论坛上比较跃,发帖较多的都是一些固定的人群,其他一些会员仅仅发过一次就再没有活动过,很多用户都只是随便看看帖子等,而没有什么能够刺激他们加入、融入进去。目前网站还缺少吸引新的注册用户来网站交流发帖,在扩大活跃人群方面还没有一定的措施。
互助旅游网站发展对策
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论文。一是与旅游政府部门合作,上传身份证明时,该信息只能由公安部门才能查询到并且由公安部门核准和认可,从而提供更加规范化的安全保障措施;二是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措施
许多互助旅游网站的开设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个人兴趣,网络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的混乱,因此需要相关法律保障部门的关注,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规范网络社区、正确引导互助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三是引入保险机制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消费者的损失,可以采取保险机制,与保险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合作,提供诚信保险、旅途保险等等,从而保障互助旅游者的利益。
明确和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与互助对象确认互助细节。如果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旅行目的地,那么可以通过网站选择感兴趣的互助对象进行交流。在达成互助意向之后,来访者需要向 地主 说明自己的行程安排及帮助需求, 地主 需要告知来访者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到达时间、是否需要接机、住宿安排、旅行线路等环节应在出发前得到确定,从而减少旅途中产生的争议和矛盾。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2
摘要:
淮安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为顺应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以及淮安市政府提出的“到2015年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的战略目标”,文章提出了淮安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淮安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淮安市政府曾提出“到2015年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的战略目标”。生态旅游是淮安建设生态市的重要内容。淮安素来被誉为“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以绿水为特色的生态资源极为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来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必将有力地促进淮安“生态市”和“美丽淮安”的建设。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专家学者的意见,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淮安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淮安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生态旅游发展观,建立生态旅游城市
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发展观,以新的思维理念,从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开拓、市场营销等多个角度发展淮安的生态旅游。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水体旅游资源,开发白马湖、洪泽湖,着力打造从淮安市区中洲公园到淮安区河下古镇的里运河风光带,深入挖掘水文化资源。重视绿化建设,栽花、植草、种树,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花卉节、园艺节,让绿色观念深入人心,把淮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做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品牌,从而提高淮安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让“生态家园”的美丽口号落到实处。
二、大力整合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并推出精品生态旅游项目
淮安生态旅游资源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可以推出极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比如,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推出“水体考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知名度极高的淮扬美食推出“生态美食品尝旅游精品”,利用金湖的万亩水杉林、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盱眙的第一山开展“森林浴生态休闲旅游精品”,利用采摘农民种植的.特色果蔬开展“农家乐生态旅游精品”,利用洪泽老子山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展“温泉养生生态旅游精品”,利用金湖闵桥的万亩荷花、涟水的白鹭节、洪泽湖丰富的鸟类开展“赏花观鸟生态旅游精品”。让“绿水城市、生态家园”的口号成为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努力把淮安打造成“生态旅游天堂”。
三、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淮安旅游最薄弱的环节就是购物和娱乐方面。尽管开发出了不少特色旅游产品,但是宣传不到位,尽管有一些专门的淮安特产专卖店,但是销售场所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外来游客的购物需求,建议有关决策部门下决心建设淮安“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淮安市主城区四水穿城,组织专家深入论证,把“旅游购物一条街、生态美食一条街”沿河道布局,建设富有淮安水文化旅游特色的“水街”。 淮安文化产业不算少,传统艺术也不少,比如淮安京剧、淮海戏、淮剧,但是淮安的娱乐休闲场所相对来说不多,旅游主要是一种文化精神享受,如果游客在淮安旅游中能享受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注重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游客需求日趋多样化。来淮安除了游山(第一山自然保护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玩水(洪泽湖、白马湖、大运河)等传统活动项目外,可以开发建设特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这些景区要侧重养生、保健、度假、休闲等功能。如建设 “渔文化、水文化、古文化”旅游风景区;建设“中医养生、生态养性、健康养老”旅游风景区;建设“洪泽湖健康养生园”和“洪泽湖水生态养生园”;建设“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旅游风景区等特色景区。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生态旅游商品、生态旅游酒店、生态旅游美食、生态旅游交通。金湖的荷花是一大亮点和特色,除了夏天开展赏花活动外,在知名度颇高的白莲藕上可以大做文章,藕可以作为农产品销售,藕汁可以做成休闲饮料,藕粉、莲子可以做成旅游商品,荷花二字也可以作为当地艺术团体、商品的名称加以冠名。把荷花、莲藕做成品牌,做成富民工程,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淮安地近生态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宿迁、盐城、连云港等沿海城市,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开发出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线路,进一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五、创新生态旅游营销方式,切实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在营销方面,淮安生态旅游除了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媒体如电视、报刊、广播等宣传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网络进行营销,特别是网站,要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淮安生态资源的优势做好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体现的是环保效益,传递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和活动理念。积极到周边城市或国内大城市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通过各类平台和渠道,大力推介淮安的生态旅游活动和拓展旅游市场,使淮安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六、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管理措施
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近年来,淮安及周边省市的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差,这虽然不是一两个城市的原因,也不是一两个城市能解决的,但是如果每个城市都注重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治污减排工作,有关部门检查处罚力度再大些,对排污单位的准入及管理再严格一些,相信环境会逐渐好起来的。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工程,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个人和单位要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对各个单位机关的生态环境和绿化,要实行包干制度,谁的地盘谁负责。还要强力实施生态轮休制度,对于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区域要实行季节性的轮休,减少游客人数,修建游客专用通道。同时做好生态监测监督工作,做好生态旅游游客管理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配备生态旅游解说系统,促进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快淮安生态市的建设步伐,促进淮安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淮安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的双赢,提出了以上六点对策和建议,这些对策和建议对淮安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为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支持淮安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服务,同时为淮安早日建成华东一流、全国知名的生态旅游城市、建设“美丽淮安”和“生态文明”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3
1、我国新兴旅游形式的发展研究
2、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3、旅游景区发展与保护问题思考
4、有关我国旅游消费问题的研究
5、自助旅游发展与管理
6、农家乐旅游发展研究
7、旅行社管理中导游工资机制改革研究
8、旅行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9、饭店企业员工流失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10、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
11、饭店如何进行商务旅客客源开发
12、导游职业道德缺失的防范与控制
13、旅游服务人员的挫折与心理保健
14、新的放假制度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
15、旅行社旅游线路设计研究
16、饭店经营管理发展趋势分析
17、试论饭店企业的客源市场定位
18、谈人力资源管理在饭店中的作用
19、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新趋势
20、论旅游策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21、试论当今酒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得”与“失”
22、如何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3、入世后旅游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4、旅游企业经营效益评估方法的创新
25、旅游业风险的控制与回避
26、计算机技术在旅游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7、浅析现代酒店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28、酒店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29、浅谈云南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30、论旅行社对散客的服务方式
31、浅谈导游讲解对旅游景区形象的影响
32、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33、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的战略研究
34、文化旅游与文化市场建设
35、谈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36、浅谈旅游信息在经济决策中的地位及其开发利用
37、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
38、浅析影响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39、整体产品观念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40、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41、论旅游服务的国际标准及我国的.接轨方式
42、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
43、论旅游景观的视觉形象及其对景点开发与经营管理的意义
44、论风景旅游资源开发中的视觉影响问题
45、关于商用旅游信息系统的总体构想
46、旅游与社会互动关系初论
47、旅游动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8、论导游的品质对服务的影响
49、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50、旅游发展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4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但由于自身的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和人才缺乏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以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对策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另外,基于旅游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旅游环境衰退,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和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呼唤。而当前,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为了响应“绿色奥运”的精神,我国正面向全社会开展“绿色旅游项目推介计划”和“绿色旅游行为倡议”等,积极推广各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活动。
1. 生态旅游
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环境意识开始觉醒,而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即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1.2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更多地联想到了“绿色”的丰富内涵。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森林公园生态游成为了世界可持续性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据报道,目前美国家庭收入的1/8用于森林游憩,每年总花费约3000亿美元;在日本,每年有8亿人次进行“森林浴”;德国提出了“森林向全民开放”的口号。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也同样着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而我国政府也大力推进传统林业的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同时随着人们关注森林和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增强,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中的一个新亮点。据统计,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利用这些森林资源,截至二00五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1900余处,规划面积1500公顷;建立林业系统管理的自然
保护区1699处,规划面积1.2亿公顷。同时,还建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小区、狩猎场、野生动物园和湿地公园等,一大批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成为了新兴的旅游胜地和开展户外休闲娱乐活动的主要场所。
2. 森林生态旅游
2.1 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
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依现有森林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人文景物为点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养、会议培训、科学考究和狩猎的良好场所。
2.2 以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武县东寨镇,总面积约4.433万公顷,森林面积2.27万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50%。林木总蓄积量为管涔林区的40%,约为208万立方米,综合覆被率达到73.7%。 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有560多种,野生动物有152种。林蘑、蕨菜等绿色食用资源也极为丰富。公园内风景优美,是一处以险山、奇峰、森林、湖泊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
2.2.1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现状
整个国家森林公园由景色各异的七大景区组成。分别为芦芽山风景旅游区、荷叶坪亚高山草甸生态区、马营海(天池)山地湖泊旅游区等。
1)芦芽山景区是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旅游品牌,但却直属于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下设的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辖,无权干涉芦芽山景区的一切事务。而芦芽山景区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与制约,无力改变景区落后的面貌:登山的石阶不规范,随意堆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经费不足;道路多年不予修缮,目前已破烂不堪,行车困难;出租马匹的商贩随处可见,混乱不堪。
2)万年冰洞形以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而位列全国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极具科考价值。为了保护景观,应冰洞限制每日参观人数,但这系项措施好象并没有真正地实行过。目前已有一些冰柱开始融化,过多的游客对冰洞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荷叶坪景区也是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但自2001年后,却由五寨县旅游局开发管辖。由于盲目开发建设,大量游人甚至不少车辆都进入草甸内, 丢弃的垃圾和动物的粪便随处可见,致使草甸被破坏、水土流失逐年加剧。
4)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还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如情人谷、汾河源头、古栈道等,但都是由宁武县旅游局、宁武县水务局等单位所管辖。这些景区由于开发单位急功近利盲目开发,许多景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景点的生态环境已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2.2.2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开发中的问题
1)缺乏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盲目开发建设。在景
区或林区内,存在乱砍乱伐现象,加之旅游景点的开发,周边地区矿产开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都会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生态旅游区的企业和个人在经营中不考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出现大肆招徕客源、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现象。
3)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整个公园分属多个部门,其自身的管理机构没有实权,无法真正发挥其职能,造成对环境不同程度的破坏。
4)发展生态旅游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5)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尚短,缺乏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理解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
6)开发生态旅游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7)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在自然环境中,游客缺少对保护生态资源的责任感。
3. 解决对策
3.1 与各级部门积极进行协调,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各项职能作用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融科普教育型、特色参与型、运动休闲型旅游于一体的高雅娱乐方式。正因如此,森林公园必须把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位。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应积极和当地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取得对景区的管理权。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管理职能作用。
3.2 对景区发展做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盲目建设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需要制定一个开发合理、滚动发展、永续利用的总体规划,以避免盲目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否则,必定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导致一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坏与浪费。
3.3 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大资金筹集范围,积极与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协商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或采取股份制、或主动与有意从事发展旅游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而逐步改善公园旅游的基础设施状况。
3.4 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需要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开展职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实行竞聘上岗的人才竞争机制,以提供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3.5 加强管理和规范各种经营行为
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杜绝恶性竞争和欺客、宰客的现象发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景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
3.6 加强旅客的环保教育
要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可以通过
1)管涔山景区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如拾垃圾,认养树木,设立环保提示牌等等。
2)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倡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乱扔赃物,使用环保包装物等。
3)通过法规、法律、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为进行制约。
4)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
4. 结论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个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性、社会性和经济性功能为宗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套的综合型产业。它将旅游开发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可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山绿、水清、人富的目标,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使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生态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正与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相配套。而且,还可以帮助贫困林场、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书目:
吴章文. 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孟宪宇. 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卢云亭,王建军等. 生态旅游学[M].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文军. 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David A. Fennell. 生态旅游[M]. 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5
1 绪论 12-20
1.1 研究背景 12-15
1.1.1 藏文化主题酒店获得快速发展 12-13
1.1.2 消费体验成为顾客选择酒店的关键因素 13-14
1.1.3 顾客行为倾向的探究日益得到酒店业界的关注 14-15
1.2 研究意义 15-16
1.2.1 理论意义 15
1.2.2 实践意义 15-16
1.3 研究方法 16-17
1.3.1 文献研究法 16
1.3.2 访谈分析法 16
1.3.3 问卷调查法 16
1.3.4 统计分析法 16-17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17-20
2 文献综述 20-62
2.1 主题酒店相关研究 20-31
2.1.1 主题酒店概念区分 20-22
2.1.2 主题酒店概念界定 22-24
2.1.3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概念界定 24
2.1.4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概述 24-28
2.1.5 藏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特征 28-31
2.2 顾客体验 31-40
2.2.1 顾客体验的概念界定 31-34
2.2.2 顾客体验的维度划分 34-39
2.2.3 主题酒店顾客体验的相关研究 39-40
2.3 顾客感知价值 40-57
2.3.1 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界定 40-43
2.3.2 顾客感知价值的驱动因素 43-48
2.3.3 顾客感知价值模型 48-53
2.3.4 顾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划分 53-57
2.4 顾客行为倾向 57-59
2.4.1 顾客行为倾向概念界定 57
2.4.2 顾客行为倾向维度划分 57-58
2.4.3 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研究 58-59
2.5 文献小结与述评 59-62
3 研究设计 62-76
3.1 访谈研究 62-65
3.1.1 访谈对象 62
3.1.2 访谈内容与方式 62-63
3.1.3 访谈结果与讨论 63-65
3.2 究模型与假设 65-70
3.2.1 究模型 65-67
3.2.2 研究假设 67-70
3.3 变量定义 70-71
3.3.1 顾客体验 70
3.3.2 顾客感知价值 70-71
3.3.3 顾客行为倾向 71
3.4 问卷设计 71-73
3.4.1 问卷结构 71
3.4.2 变量测量 71-73
3.5 问卷前测 73-76
3.5.1 顾客体验的分析结果 73-74
3.5.2 顾客感知价值的分析结果 74-75
3.5.3 顾客行为倾向的分析结果 75-76
4 数据分析 76-119
4.1 样本来源 76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6-79
4.3 信度分析 79-80
4.4 因子分析 80-92
4.4.1 顾客体验的因子分析 81-87
4.4.2 顾客感知价值的因子分析 87-91
4.4.3 顾客行为倾向的因子分析 91-92
4.5 基于因子分析的模型修正 92-93
4.6 方差分析 93-108
4.6.1 性别对各因子的`独立样本T检验 93-95
4.6.2 年龄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5-98
4.6.3 收入水平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98-100
4.6.4 职业对各因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100-108
4.7 相关分析 108-110
4.7.1 顾客体验与顾客感知价值的相关分析 109
4.7.2 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09-110
4.7.3 顾客体验与顾客行为倾向的相关分析 110
4.8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0-119
4.8.1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111-113
4.8.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113-115
4.8.4 研究模型初次修正 115-116
4.8.5 研究模型二次修正 116-119
5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119-133
5.1 假设检验 119-121
5.2 研究结论及讨论 121-122
5.3 管理建议 122-133
5.3.1 提炼主题内涵,打造战略优势 122-125
5.3.2 重视主题营销,强化实时互动 125-128
5.3.3 聚焦顾客体验,创造顾客价值 128-131
5.3.4 关注需求趋势,超越顾客期望 131-133
6 总结与展望 133-137
6.1 研究创新 133
6.2 研究局限 133-134
6.3 研究展望 134-137
参考文献 137-147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5-15
毕业论文旅游管理04-0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4-01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10-02
旅游景区资金管理-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9-30
旅游管理的毕业论文致谢10-03
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05-27
[热]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5-15
(通用)旅游管理毕业论文05-16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优秀)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