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论文
摘要:国外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术研究已相当成熟,国内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也已起步。但目前国内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还较弱,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粗放、评价主体单体化、评价内容单一、研究方法描述性的定性研究居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已在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整合优化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较弱,完善相关理论相当必要。
一、境外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术研究已相当成熟,研究内容已由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深入到实践教学评估与实践教学社会管理等方面。国外学者比较注重应用性,研究以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就业的关系为多见,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成果也较丰富。由于学者们对实践教学的着眼点不同,评价的理念和价值观又大体可以分为美国学者泰勒(R.W.Tyler)为代表的目标导向型、美国学者克龙巴赫(L.J.Gronbac)为代表的决策服务型、美国学者布鲁姆(BSBloom)为代表的过程改进型和日本学者桥本重治为代表的价值判断型等;实践教学研究主要流派所建立的模型有美国学者斯塔夫比姆(Stufflebeam)的CIPP模型、美国泰勒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型;较为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企业主导型”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多元开放型”模式、加拿大“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英国“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模式、香港“工业训练中心型”模式。国外高校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倾向明显:德国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主体是实习企业,学生实践活动主要在实习企业进行。企业教师是学生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只做第二指导。实践教学效果评价重视企业教师的评价。加拿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主体是学校教师,学生也要对自己的实践教学课程自我评价。实习企业不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给予评价分数。英国学生的实践教学评价主体是职业资格评价机构。学生在实习工作现场进行考试,考试合格才可以得到等级不同的资格证书。澳大利亚有国家级和州级资格实践教学质量监测机构,它们负责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进行监督,监督指标中有一项就是学生实践教学的能力目标是否实现,这是评判学校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总体而言,国外已建立了体系基本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学术界针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理论趋向完善,方法不断创新,研究主体多元,评价手段科学,立体式的全方位评价被广泛关注,系统的评价标准和流程相对完善,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结果基本公正、可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概况与国外研究情况一致,研究主要集中于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性与意义、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模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体系等领域。王忠君[1]认为,一个科学、公正、综合性的实习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引导并刺激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现实习效果评价的科学化意义重大。陈平和陈菲对尚属薄弱环节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反馈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2]。徐春燕借助PBGS教学模式理论融于实践程度比较高的茶艺班进行了教学及评价方式的实际运用,并从实训评价项目、关键要素及评价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探索[3]。王忠君认为,凡属校内模拟实习教学环节,评价主体应包括授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对于综合性毕业实习活动,还应包括实习教学领导小组和实习单位。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涵盖实习教学文件、实习教学基地建设、实习内容与实施情况等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标准。王叶兰和郑崇松以酒店教学实习为研究切入点,对酒店实践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4]。裴凤琴和李茂强针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机制提出了一些见解;方磊等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组织管理者三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余勇[5]构建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类似的学者还有王格、姜丽丽[6]。各省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进步,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也在同步纵深进行并发展,不少学者立足专业开展了一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调查和分析,比如,李铭和陈炜对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冀东怡对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张瑞梅对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过程中的问题研究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缺乏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整体评价研究,因而有其局限性。
三、现有研究存在问题
(一)研究内容
学术界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作用、必需性和意义性看法趋同并强调需要重视;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大致的根源,看法基本一致;对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展开了理论性的探讨,这些研究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飞速发展。但总体说来,研究成果关注度最高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层面,目前国内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还较弱,不仅总量不多,而且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较少;关注到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建立却忽视实证对体系的检测;实证论文少且仅重视单门课程对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检测;实践教学评价内容侧重于教师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评价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研究等,没有深入地、系统地探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建构与具体指标选择。
(二)评估主体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大多基于学校或学院的立场,对指导老师或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主体忽视指导老师、实习学生和旅游实习单位,也没有公正的第三方。评估主体相对的不全面必然导致结论的不全面。而且,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较高,实践教学活动与技能等级证书相对统一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三)研究方法
各专业均很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多样。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社会影响评价等。还有针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中心技术、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职业技能证书、工作日志等。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本身的难以测量的属性和现有评价方法的一些缺陷,导致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研究在整个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中所占比例很少,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中基于描述性的定性研究居多,量化研究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与实践,探索地方高校地域性、特色性、专业性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来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忠君.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3):33-35.
[2]陈平,陈菲.对建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反馈机制的思考: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52-53.
[3]徐春燕.PBGS教学模式下中职旅游专业“职来职往”实训评价模式探索:以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茶艺特色班为例[J].职教通讯,2014(5):74-75.
[4]王叶兰,郑崇松.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教学效果提升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4):199-200.
[5]余勇.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139-142.
[6]王格,姜丽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8):190-191.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论文】相关文章:
对旅游管理实践方式研究论文10-12
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11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思考论文10-1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评价论文10-1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12
中外高职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0-11
旅游管理论文11-28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论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