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2-10-06 00:14:29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促进农民增收,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把促进农民增收从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升华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要率先在全乡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历来就是事关全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带着这个问题,近期,我先后五次深入到我乡农村,对我乡发展打工经济促农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所见所闻令人深切感到:崔家庄乡坚持把外出打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引擎,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逐步探索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乡外出务工人数约3500多人,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人均增收1500元,占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0%以上。 一、崔家庄乡的基本情况及农民外出务工现状崔家庄乡位于遵化市东5公里,邦宽公路沿线,东与建明镇为邻,西与遵化镇接壤,南与东旧寨镇以山为界,北与苏家洼镇相接,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全乡东西长约10公里,南北长约6公里,总面积28.7平方公里。共有24个行政村,到二00六年底,全乡共有5728户,19214人,耕地面积 20808亩,人均1.08亩。同时,还有丰富的地下铁矿资源和建筑沙,也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畜牧生产基地。近年来,畜牧养殖和苗木生产成为全乡农业的主导产业,铁矿开采、加工及矿山机械制造成为我乡工业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全乡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农民增收速度明显加快,农民现金性收入大幅提高。200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00元。 从调查情况看,崔家庄乡农民外出务工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打工经济初步形成,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乡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基本稳定在3000-3500人左右。据调查,从业种类大致可分为五种:餐饮业200多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6.7%;商业100多人,占3.3%;殡葬300多人,占10%;运输400多人,占13.3%;打零工 1500多人,占外出务工50%;其他人员500多人,占16.7%。这样,仅外出务工一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多增加1500余元。可以说,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加快我乡发展的重要产业。 2、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造就了一批适应我乡发展的有用人才。 “解放思想,外出打工,勤劳致富,回报家乡”。广大农民通过外出务工,从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把外面新鲜的事物带回了家乡,极大地促进了我乡经济的发展。 3、一批农民在外出务工中发家致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经过多年的外出务工,我乡一批头脑灵活,敢闯敢试的农民已经率先发家致富。正是这样的一些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我乡的广大群众,进而辐射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形成了“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的局面。如今,我乡外出务工的队伍不断壮大,“农忙种田,农闲打工”正在成为广大农民的生动实践。 二、崔家庄乡农民外出务工的具体做法这种“打工经济”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好的措施和做法?调研中我们找到了答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调动。我乡农民历来就有外出务工的传统。对此,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牢固树立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就是创造财富的理念,努力在全乡营造“外出一人,致富一家”良好氛围,积极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外出务工。乡里制定出台了相关务工措施和政策,每年定期召开两次外出务工人员专题会议,年初针对外出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年终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评选,表彰一批对家乡贡献大、勤劳致富、成绩明显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同时,乡党委、政府每年还要召开在外人士座谈会,恳请他们为本乡农民工寻找、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这些举措,都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起到了积极的激励和鼓舞作用。二是多管齐下。就是因人而异,合理引导,积极优化农民外出打工途径,努力为广大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近年来,针对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由亲投亲、无亲靠友”的自发状态,乡党委、政府积极加大组织力度,通过乡村两级组织,通过在外工作人员,托关系、找门路,为广大农民尽可能地创造就业机会。现任乡党委书记冀连明同志,经常通过亲朋好友为农民联系就业岗位。三年多来,经他介绍外出务工的农民多达20余人。据统计,今年外出务工农民,通过乡镇、村组织介绍的有500 多人,占总外出务工人数15%;经在外工作人员介绍的有800多人,占总外出人数的22%。三是全力扶持。针对外出务工农民没有务工项目,缺少致富资金,以及家中老小无人照顾等一些实际困难,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以及其它各种渠道,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同时积极与乡农村信用社联系协调,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小额贷款,为他们解决资金困难;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实际困难,要求各村组织人员进行帮助,做好后勤工作,切实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下心来、全力以赴在外打工,谋求更快、更大发展。 三、几点建议实践充分证明,打工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它给全乡的农民增收工作,特别是崔家庄乡的农民增收提供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应该说,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已经在我乡形成了共识,大都开始了积极的探索,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从总体上来看,打工经济对全乡来讲,规模还不是太大,还没有成为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结合我乡的实际,提几点建议:第一,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做强做大打工经济,首要的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外出务工,尽管“搓澡的、卖饭的、出租摩托车的、打墓的、抬材的”等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但大多从事的是比较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空间很狭小,不利于长远发展。同时,在调研中我们也感受到了农民需要知识,需要技术的迫切心情,以及无一技之长的困惑。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着重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思想素质和操作技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聘请专业教师,切实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要进一步充分利用好各村农广校资源,在农闲、春节等时节组织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积极和用工单位联系和合作,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使广大外出务工农民走得远、站得住、能致富,实现农民工由单纯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第二,成立中介组织,畅通外出途径。目前,就外出务工的渠道来看,大多农民还处在一种自发、无序、盲目的状态。农民工的自发、无序、盲目流动,会产生就业难、权益得不到保证等很多负面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乡乡村两级组织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对此,我们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乡、村两级都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劳务开发领导小组,特别是要按照市场化运作程序,在乡成立劳务输出组织,一方面对农民工加以统一管理和培训,另一方面帮助农民收集各方面用工信息,同时协调农民工的各种劳务关系,从而畅通农民外出务工途径,让外出务工农民实现由自发性向有组织输出转变。第三,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创业。一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帮助外出务工农民解决资金以及生活中遇到得一些困难,让外出务工农民走得放心,干得安心,赚得尽心。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尽快成立农民工维权服务机构,积极依法维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向他们提供法律援助。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每年都要对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对外出务工先进个人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势头,从而引导更多的农民外出创业。

【农民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07-16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07-09

农民工需求情况调查报告11-30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14篇11-28

农民工情况调查报告(14篇)03-30

关于全县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10-07

关于农民家庭现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05-31

关于某事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怎么写10-08

农民工自主创业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0-08

关于城市农民工收入情况最新调查报告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