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反思《放风筝》教案
《放风筝》是小学课文中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文书帮小编为你带来《放风筝》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放风筝》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是如何将风筝飞上天的过程以及美丽、热闹的天空写具体的。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五、六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五张)
(1)各式图案的风筝、说话练习题一道。
(2)两段对比的话。
(3)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
(4)辅助背诵的两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了课文一、二节,了解到作者从体育场上人很、风筝的样式多、放风筝前的喜悦心情这几方面来具体写的。
2.朗读一、二节。
教师引读:
到体育场来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我跟哥哥说……
3.出示多媒体幻灯片(1)
(1)仔细观察:除了书上描述的以外,天上还有哪些风筝?
(2)说话练习:
天上有(),有(),有()…就是没有()。
二、发现学习(一)
1.过渡:望着天上各式各样的风筝,“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让风筝飞上天。
课文(三、四节)具体描写了放飞风筝的经过。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2):哥哥拿着线轴,向前跑。
我拿着风筝。
哥哥收住脚,“大蜻蜓”飞上了天空。
3.这两段话有哪些不同?课文第三节是怎样将放风筝的经过写具体的?
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四人小组学习。
要求:
1)每位组员都要发表意见。
2)学习组长组织组员交流。
3)组长最后归纳总结。
4.学习组长交流学习结果,教师适时点拨。
5.朗读三、四节,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发现学习(二)
1.过渡:成功地将风筝放飞上天,给“我”和哥哥带来了快乐。
欣赏风筝在天上随风飘荡的情景,更是一种无穷的乐趣。
2.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风筝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情景。
3.多美丽的天空,又多热闹的天空。
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得好吗?为什么?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蜓”叽叽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4.学生评价教师的朗读。
教师追问:这些语句为什么不能去掉?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美丽的天空写具体的。
5.有感情朗读第五节。
6.分工读第六节,在朗读中体会并总结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样,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体幻灯片(3),用以上句式练习说话:
那美丽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绿的“大蜻蜒”,( ),犹如( )。
8.有感情朗读第五、六节。
9.背诵五、六两节。
(1)出示多媒体幻灯片(4),辅助背诵:
一会儿,又飞来几只小鸟,它们围着“大蜻蜒”叽叽喳喳地叫( )。
我正看得入神,西边又飞起一只美丽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热闹极了。
那金黄的“小蜜蜂”,( ),好像( )。
那鲜红色的“大金鱼”,( ),好像( )。
还有那精致的“小卫星”,( ),仿佛( )……
(2)独立背诵。
(3)集体背诵。
四、总结全文
1.总结语:“天空中的风筝随风飘荡,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
”多么美丽的风筝,多么美丽的天空,多么快乐的心情。
放风筝,其实放飞的更是一种心情:舒畅、满足、快乐、无忧无虑……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放风筝》反思【1】
教材反思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了“我”和哥哥到体育馆放风筝的故事。
全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将“我”和哥哥拿着风筝来到体育馆。
第二自然段讲到体育馆放风筝的人很多。
第三自然段:“我”和“哥哥”把“大蜻蜓”放上了天空。
第四自然段:天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越来越多,非常美丽。
插图描述了天真活泼孩子的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一起兴高采烈的放风筝,以及放风筝时所看到的热闹的情景和各式各样的风筝再天空争奇斗艳的情景。
学生反思
对中年级的“整体感知“定位在段中读,把握年级标准。
中年级的学生要能读懂一段话,会说一段话,会写一段话。
这是中年级的教学任务之一。
中年级的学生对段有了整体感知能力,才能为高年级感知全篇做好铺垫。
中年级应做到读写结合,把握在读中悟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感知。
课前准备:放风筝是学生喜欢并且熟悉的活动。
于是我提前一节课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去体验一下放风筝的乐趣。
学生显得有极大的兴趣。
教学过程反思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开始新授课文。
第一自然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学生能很快地回答问题并理解第一自然段。
在讲读时课文时,我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放风筝的过程。
再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学习第二段,主要是人多`风筝多,学会按顺序看图。
让学生读后找出能体现风筝多人多的词。
如人可真不少,三个一群,俩个一伙有的有的等说明人多。
各式各样、有……有等说明风筝多。
按顺序观察图,排列出“蜻蜓“没飞上天空之前空中已有的风筝。
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三段。
标出句序。
画一画我和哥哥放风筝时,动作的词语。
在找出词语之后,再让学生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进行。
在这个环节,学生不会寻找动词。
哪些属于动词,生不理解。
于是我让学生找一找“我”和哥哥在动的词语。
在我的帮助下,学生能找出个别。
再让学生进行演示,由于之前有放风筝的经验,学生在演示的时候,其他学生读句子,演示的学生根据句式演示,比较到位。
我再提问:那我们把放风筝的句子顺序换一下可以吗?我出示打乱顺序的第三自然段,请生读一读,演一演。
学生就能明白:这不能换,换了顺序句子就读不通了。
在理解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我再提问:图上画的和文中那句话相一致?全段围绕那句话写的?按句序读。
可以用多种方式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出表达顺序看图读第一句。
想象读第二句。
重点读第三句。
有语气读第四句。
学习四至六段主要是让学生积累词语。
在第七段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围绕中心说一段话。
用自己的话说说“五颜六色的风筝随风飘荡”的情景。
当然还要借助各种图片,帮助学生进行想象。
“蔚蓝色天空”“鲜艳”“随风飘荡”等词语比较抽象,通过 PPT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和美感!
《放风筝》反思【2】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幼儿周围的大自然中,红红的花、绿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和暖暖的阳光、柔柔的春风,到处充满了生机勃勃、变化 万千这些春天特有的景象。
与此同时,春天也是春游的好季节。
结合我们的语言活动《放风筝》,我课前准备中,幼儿去操场上放风筝,除了让幼儿对风筝的外形特 征、颜色、图案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让幼儿亲身体验了放风筝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放风筝》描绘的是幼儿熟知且喜爱的日常生活中放风筝的游 戏,非常巧妙的将小白云想象成风筝,它以简洁明快、多重复、富有韵律的语感以及大量的象声词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学习和理解。
小 兔在放一只萝卜风筝,小猫在放一只金鱼风筝。
活动一开始,我首先以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你们喜欢春游吗?看一看谁也来了?”
接着通过观察图示,猜想 小动物们在草地上干什么。
又以连线的形式帮小动物找风筝,幼儿们都能说出找到风筝的原因,知道小动物们放的是什么风筝。
我又以通过听故事第一到三节,让幼 儿知道小猪的风筝是什么。
小猪的风筝本领很大,通过变魔术方式小白云一会变成小绵羊,变成大白鹅,变成小白马。
同时也让幼儿模仿小动物们是怎么叫的、跑的 时候又会发出什么声音。
在完整讲述小白云变魔术的基础上,我又提出问题:“小白云还可以变成什么呢?”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
这个时候孩子们思维比较活 跃,说出了很多的动物,“像小猫、小鱼”等引导幼儿创编新的句型。
最后我运用留空让幼儿填充的方式,引导幼儿较完整地讲述故事,充分感受了童话作品语言的 重复性。
整堂课下来我感觉到还有很多不足。
首先,教学用语应加的简洁一点,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就应不断的积累。
其次,在教学 环节中间,除了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也要给孩子留出思考和说的时间。
这个环节应该让孩子说,注意想想要让孩子怎么说,怎么引导。
还有就是我在讲述的过程 中,可以看出幼儿被故事吸引了。
能够认真地听。
在回答我的提问时,也能准确回答。
但是,我忽略了,在整个课堂上,孩子才是主体。
应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而 这节课上,我却说得太多。
我应该给孩子留出时间去思考去讨论。
【反思《放风筝》教案】相关文章:
放风筝教案10-05
《放风筝》教案10-09
幼儿园中班体育课教案《放风筝》含反思06-21
放风筝教学教案10-08
《放风筝》教学教案10-07
小班语言《放风筝》教案10-09
教案示例之放风筝10-07
中班体育教案:放风筝01-08
教案及反思12-27
小班数学放风筝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