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

时间:2024-07-09 23:01:17 海洁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

  丧葬活动及丧葬文化均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和鬼神思想。早期人类信奉朴素的多神宗教,相信鬼神存在,灵魂不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死亡祭祀活动即丧礼来达到使死者复生、灵魂转世的良好愿望,同时借此表达对亲人去世的悲哀和怀念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殡葬的历史,如同人类诞生的历史一样,古老而久远。它伴随着人类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历程,既受着人类发展的制约,又受着人类发展的促进。对殡葬的起源,人们的说法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1.人类的本能意识

  人类初期,当活着的人看到死去的人再也无声无息时,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原始的、朦胧的意识,认为这种无声无息是人生不可挽回的转折,人人都会遇到,应当采用一种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置。

  这种处置,除因当时自然条件和物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外,还会因或对死者的亲恋、或对死者的怜惜、或对死者的恐惧、或对死者的憎恶等而有所不同,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盖些柴草,有的可能往死者身上堆些土石,有的会将死者拉到隐蔽一些的地方。

  也有的可能会弃之下管而另外择地而居,总之,人们会根据对死者的态度和认识,采取一些有当时认为是恰当的方式予以处置。

  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本能,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为了保持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考虑日后自己死去的归宿而采取的一项社会措施。

  2.灵魂观念的影响

  当时人们受落后的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灵魂是永存的,人死灵魂不死,对于后代既可以降福,也可以施祸,关键是要看对死者的态度和安葬的方式、如果死者满意,活者也就可以相安无事,反之就会给活者带来灾祸。

  从这个意义上说,丧葬产生于最初人们的灵魂观念。

  古老的中国就是在这种灵魂观念的影响下,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进化,逐步形成了中国丧葬的传统特征:厚葬、隆祭、久祀。

  在灵魂不灭的观念支配下,人们对丧葬的认识越来越具体、越全面,越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新奇多样的丧葬形式,开始追求墓室的精良、葬品的丰盛、葬礼的隆重。

  并开始流行殉葬奴隶、合葬夫妻,出现了数十代于一地的家族墓地,产生了祭祖,要上溯数十代的习俗等,给古老的丧葬深深地打上了灵魂观念的印记。

  3.宗教信仰的产物

  殡葬的起源和发展,除了人的本能意识和唯心的灵魂不灭观念的因素外,还有愚昧落后的宗教信仰方面的原因。

  古人在对死者处置中,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给死亡和殡葬披上了许多宗教色彩,人为地把对死者的安葬同生者的福祸联系起来,给殡葬本身赋予了许多迷信的含义,逐步把丧葬神化。

  宗教信仰对殡葬的影响,至今仍然表现得相当明显。

  中国的殡葬起源是世界殡葬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殡葬文化在世界殡葬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山顶洞人算起,中国的殡葬至今已有18000多年的历史,堪称世界殡葬史上一个古老的宝库。

  它渗透着中国古老的殡葬文明和民族文化之精华,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包裹着殡葬历史的文化糟粕。

  通过学习研究中国的殡葬历史,可以更好地学习吸收一切优良的殡葬文化,摒弃有违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糟粕,为今后的殡葬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进一步弘扬民族丧葬的优良传统。

  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如对死亡的称谓)、殡葬的操作(如丧礼)和殡葬实物(如纸钱、棺、墓地)中都寄托了一定的含义,即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这些就构成殡葬文化。

  因而,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

  如殡葬观念的一些词汇。

  中国人不直言死,多称“仙去”、“老了”、“作古”之类,这些称呼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

  现在很多殡仪馆的吊唁厅也很少直称,多冠以它名。

  这些名词中都有很深的含义。

  它们大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三类寄托或认知:

  一类是自然山川,如日月厅、泰山厅或青松厅等,它们或与天地共存,或长青不老,均具有永恒的意义。

  二类是道家成仙,逍遥极乐世界,如清莲厅、茜云厅、碧波厅、天乐宫、息园、憩园等,人们以此希望先人之灵永存。

  三类是后人表示永远不忘先人的恩德,如长禄厅、思亲楼等,宣扬了儒家的“孝文化”。

  人们在这一类命名上表达了人们重视生命、对人生的热爱以及追求永恒的人生观,力图冲淡死亡色彩,以及不忘先人恩德的报恩心理等。

  因此,人们就不愿直言死亡了。

  为什么要殡?原来,殡最初的含义是表示亲属“不忍”死者很快地离去,以及从容准备丧事,便于召集亲朋故旧前来吊唁。

  丧事祭奠用白色布做装饰(如祭幛、丧服),现在多大量使用鲜花布置灵堂;民间对先人灵柩或牌位磕头,或亲朋街邻绕灵三周以示告别等。

  追悼会(旧称辞灵仪式)类似于在给死者“出远门”送行,办一个“欢送会”。

  出殡时摔破一个碗,是示意“打发”死者出门,以免其再来纠缠生者,或说是送一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

  传统的土葬时用棺,中国民间传统称“寿器”,并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两头漆成红色。

  寿者,长久也。

  与此同时,还有寿衣、寿裤、寿鞋、寿袜、覆面巾等。

  墓地称“阴宅”,墓穴则称“千年屋”。

  古代中国人,要求死后有一块墓地,否则被认为是“死无葬身之地”,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回。

  因而此话也经常用作了人们之间的赌咒语。

  中国古代,父母亡故后,孝子居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期间不得“从吉”,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如婚嫁、出外做官、经商等,意在推行“孝道”,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

  tian葬者则认为通过飞鸟食尽遗体,死者的灵魂就可以由此升天,如此等等。

  总之,这些活动和实物中也都是有“含义”的,它们分别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追求生命的永恒,不忘先人恩德的报恩心理等。

  殡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对人生、生命的理解所创造的,它的最终目的仍是生者。

  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

  因而,我们理解殡葬文化时,主要是领悟其中所蕴藏的含义,而我们要提升自己单位的殡葬文化水平时,也侧重在将某一健康的“含义”溶入到殡葬观念、殡葬服务和殡葬实物中去人类殡葬的历史。

  中国丧葬文化的演变

  商周时代

  在殷商时代,重鬼神,肆行“隆丧厚葬”并大量使用人殉、人牲和车马陪葬,系出于崇尚鬼神的世界观,他们对鬼神的信仰已达到了非常狂热的程度。

  随后的周朝,开始以“礼”规范殡葬制度,然而荒年时无法执行厚礼,便减省改良称为“杀礼”。“礼”是规范生者的行为,鬼神观念在国家政治中已退居次要地位,所以不再提倡厚葬。

  春秋战国

  春秋以后,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自行称王,诸侯王都按照自己的喜好而大搞隆丧厚葬。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交战频繁,可是当时的隆丧厚葬似乎并未稍减,“陵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开始大修陵墓,将隆丧厚葬推向登峰造极。

  两汉时期

  西汉文帝开始推行“简丧薄葬”,汉武帝时已建国70余年,承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的政策,天下大富,于是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相奢侈。以至汉武帝后期又开始流行隆丧厚葬。

  东汉光武帝吸取西汉帝陵被盗掘的教训,一生都在提倡丧葬简约。然而到了朝代中期,民生富裕,又兴起隆丧厚葬的风气。东汉时有进步观念的思想家王充撰《论衡》,内谈薄葬、四讳、讥日、谴时、卜筮等文,详细叙述当时葬礼的忌讳,他也反对厚葬。然而东汉时代开始流行风水术,将丧礼结合风水,更加失去原始丧礼的纯朴意义。

  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由于名士们的厌世观加上数百年的动乱,对隆丧厚葬自然不会有兴趣,帝王及贵戚也都崇尚简约的殡葬仪式。

  唐、宋、元、明、清

  唐以后宋、明、清各朝代制礼逐步严密,国家开始直接干预殡葬。《大唐开元礼》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集大成,不仅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行为准则,而且全面地干预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殡葬礼仪。从此以后,殡葬礼仪便趋向制式化,各级官员必须严格地遵照国家规定的制度,按死者生前的官职,或死者子孙的官职办殡葬,违者必究。“儒家精神”和“制式化”是唐以后殡葬的基本特征,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朝中后期,韩愈打着复兴儒家传统公开反佛,此后,佛教愈益受到中国士人阶层的抵制而逐渐失势。北宋初年,宋太祖诏令“禁丧葬之家不得用道、释威仪及装束异色人物前引”,这是国家公开禁止道教和佛教参与丧事。当时官员都能守简丧薄葬的规定,但地方上的隆丧厚葬依旧相当严重。

  明太祖朱元璋曾下诏:“古之丧礼,以哀戚为本,治丧之具,称家有无。近代以来,富者奢僭犯分,力不足者称贷财物,夸耀殡送;及有惑于风水,停柩经年,不行安葬。宜令中书省臣集议定制,颁行遵守,违者论罪。”可见当时加上风水观念的厚葬仪式相当泛滥。

  清代大体继承了明代的这些规定,不过民间的风水说以及隆丧厚葬也相当严重,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不到50年间,政府曾连下两诏出面予以纠正。

  新中国成立

  建国后,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等等151位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签名倡导身后实行,只留骨灰,不保留遗体、不建坟墓。它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的“以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序幕,此后逐步在全国推行。

  从商周时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不难看出每经历一个阶段,国家都会对殡葬制度进行改革简化。所以,现代殡葬改革的实施是必然的。

【中国丧葬文化的起源】相关文章:

中国婚礼文化的起源05-04

中国针灸的文化起源10-05

中国玉文化的起源来历10-05

中国道家文化及起源10-05

中国茶文化起源10-05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来历10-05

中国健美文化起源10-05

中国牡丹文化的起源来历04-23

中国书院文化起源来历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