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戏曲黄梅戏基本常识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戏曲黄梅戏基本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戏曲黄梅戏基本常识
黄梅戏唱腔委婉清新,分花腔和平词两大类。
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多用"衬词"如"呼舍"、"喂却"之类。
有"夫妻观灯"、"蓝桥会"、"打猪草"等;平词是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有"梁祝"、"天仙配"等。
现代黄梅戏在音乐方面增强了"平词"类唱腔的表现力,常用于大段抒情、叙事,是正本戏的主要唱腔;突破了某些"花腔"专戏专用的限制,吸收民歌和其他音乐成分,创造了与传统唱腔相协调的新腔。
黄梅戏以高胡为主要伴奏乐器,加以其它民族乐器和锣鼓配合,适合于表现多种题材的剧目。
唱腔
黄梅戏唱腔分为两大类一小类,即主调、花腔、阴司腔。
(1)主调
又称正腔,是黄梅戏中常用的板腔系统的唱腔,有平词、二行、三行、火工等。
这些腔体均有男、女腔之分。
男腔为宫调式(1--5定弦),女腔为徽调式(5--2定弦)。
平词:在整本大戏中使用率最高,为一板三眼,故又名"缓板"、"平板"。
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方,变化多而适应性强。
长于叙述,可独立使用,亦可与它腔联用。
曲调的基本结构由起板、下句、上句、落板四个乐句组成。
第三、四句为骨干,不管唱词多寡,均可用三、四句旋律反复演唱,或略加装饰,直到最后一句落板结束。
此外,尚有"迈腔"、"单哭介"、"双哭介"、"切板"、"倒板"、"散板"、"平词对板"等补充乐句,组成一个平词类腔体。
二行:不是独立的腔体,须依附于平词或其它曲调。
无起板句和结束句,只有两个以漏板为特色的上、下乐句,故又称"数板"、"二流"。
二行也分男、女唱腔,为有板无眼的慢板节奏,记谱作1/2节拍。
常以其节奏型与平词之慢板或三行之快板相对比,以表达戏剧人物的激动心情或用于叙事。
三行:是二行的压缩型,节奏较快,旋律性较差。
速度是黄梅戏唱腔中最快的一种,属快板型,1/4节拍,又名"快数板"。
多用于人物心情激动之时,常与二行、八板联用。
有男、女腔之分,男腔为宫调式、女腔为征调式。
八板、火工:均为有板无眼,记谱作1/4。
其唱腔结构、过门、转接方法和男、女腔的调式,均无大区别。
八板速度较慢,火工则速度较快。
传统唱腔每句八拍,故名"八板"。
依其速度有"慢八板"、"快八板"之分,再快就称"火工"、"流水"了。
传统唱腔在上句后半句有帮腔,称"复句",今已不用。
八板、火工常于平词、二行、三行联用,形成节奏的对比,以表达人物愤懑、恐惧、急躁等情绪。
(2)花腔
是对传统"花腔小戏"唱腔的总称。
《夫妻观灯》、《打猪草》、《蓝桥汲水》、《补背褡》、《打纸牌》、《卖杂货》、《三字经》、《送绫罗》、《瞧相》、《讨学俸》等小戏,都有各自专用的一至数首曲调,间以锣鼓。
除个别戏有旋宫转调外,一般都是几首曲调保持在同一宫调里,形成简单的联曲体。
这些唱腔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还保留着民歌、小调特色,未向板腔化发展。
其调式,宫、商、角、征、羽皆有,但以征调式运用最多,羽、宫次之,商、角再次。
介于平词类和花腔类之间,有一彩腔,原为当地花鼓的唱腔,早期曾用来向观众讨彩,故又称"花鼓调"、"彩腔"。
它既用于花腔小戏。
如《夫妻观灯》、《苦媳妇自叹》、《送绫罗》等,与歌体的花腔小调联用,也有自己的数板、对板和迈腔、切板等附加乐句,以向板腔体曲调演化,在正本戏中运用。
唱腔由启、承、转、合式的4个乐句组成,征调式,一板一眼,2/4记谱。
(3)仙腔、阴司腔
此为一小调,属专用曲调。
这类专用曲调建国后已打破使用界限,故有人也把这类唱腔列入主腔范畴。
仙腔:又名道腔、道情,原为神道出场专用的曲调,曲调旋律流畅,也是由4个乐句组成的单段体结构。
原为商调式,后渐向征调式转化与彩腔靠近。
这一专用曲调已向板腔体发展,并增加了对板、数板、迈腔、切板等附加乐句。
阴司腔:又名"还魂腔"。
旧戏中多用作鬼魂出场或人物病重将死时演唱。
曲调为商调式,上下句结构,一板一眼,记谱作2/4。
旋律低沉优美,凄苦悲凉,有较长的拖腔。
在发展过程中,也增加了数板、迈腔等附加乐句。
建国后,它已被广泛运用于抒情的地方,并发展创作了对板、二行、三行等板式。
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方言。
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
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
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
花腔小戏的唱词灵活多变,有三至七字不等,中间常夹杂多种口语化无词意的字。
句数不一定为偶数有时奇数句重复最后一句便成偶数。
唱念方法均用接近普通话的安庆官话唱念。
整本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小戏说白则用安庆地方的乡音土语,唱腔仍用官话唱。
伴奏
黄梅戏最初只有打击乐器伴奏,即所谓"三打七唱"。
抗日战争时期,曾尝试用京胡托腔;后又试用二胡伴奏,但都未能推广。
到建国初期,才逐渐确定用高胡作主要伴奏乐器,并逐步建立起以民族乐器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混合乐队,以增强音乐表现力。
伴奏锣鼓最初只有大锣、小锣、扁形圆鼓,被称作"三打七唱",即3人演奏打击乐器并参加帮腔、7人演唱。
以后执堂鼓者又兼奏竹根节和钹,3名伴奏者分别坐在上场门内外侧和草台正中(奏鼓者)。
30年代后,因受徽班和京剧影响,逐渐移至下场的台侧。
传统的锣鼓点质朴、洗练,常用的有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又名"一字锣")、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
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
建国后,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点,以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要。
起初,黄梅戏无伴奏曲牌,抗日战争前后因与徽调、京戏同台演出,才吸收了京剧中的《三枪》、《大开门》、《小开门》、《枯皇天》等曲牌。
建国初期,艺人又吸收了一些民间吹打及道教音乐中的《游春》、《琵琶词》等曲牌,使黄梅戏伴奏音乐逐步丰富起来。
行当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十二人。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服饰
黄梅戏的服装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延续,不过是唐宋明时期的为多。 较之京剧戏服,少了浓墨重彩、华丽妖冶,多了清雅秀丽、自然隽永,自成一段风流。
妆容
黄梅戏妆容重眉眼。不同与京剧中浓墨描摹的眼廓、华丽的假面,黄梅戏戏装讲究晕染、讲究神韵,类似于古代仕女的淡妆,真实质朴,小生眉眼上扬,眉峰微聚,风神俊秀,清俊佳绝;花旦眉目含情,顾盼之间,自然一段潋滟风流。不同于其他剧类力求色彩艳丽旖旎,黄梅戏更像一汪氤氲山岚,缭绕缠绵、缱绻万千,于清秀淡雅中慢慢渗透出万紫千红。
表演流派
除严凤英、王少舫,缺乏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未能形成表演流派。
代表人物
古代
邢绣娘
邢绣娘:本名秀莲,因会挑花绣朵,后改名绣娘。生于乾隆十四年,死于嘉庆二十三年(1749-1818),黄梅县孔垄镇邢大墩人。邢绣娘出身贫寒,喜爱歌唱,且歌喉婉转,音韵悠扬,她的演唱别具一格,深受民众喜爱,她曾经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了“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蔡仲贤
蔡仲贤,安徽望江县鸦滩蔡家大屋人,生于同治年间,从艺于弹腔,将采茶调、徽调、民歌小调为一体,逐渐发展为自己风格的地方小戏,被誉为黄梅戏开山鼻祖。
近现代
严凤英、王少舫、张云风、潘璟琍、黄宗毅、黄新德、马兰、陈小芳、张辉、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韩再芬、周莉、李萍、汪菱花、汪静、李文、赵媛媛、孙娟、余顺、周源源、周珊、胡普伢
起源新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由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共同申报。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官方资料,“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安庆市、湖北省黄梅县等地”。
湖北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广播电视局官方网站亦明确指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两级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以《黄梅戏的起源与发展》作为学术课题,聘请从事黄梅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对黄梅戏起源进行调查研究。安徽省专家通过田野考察和资料研究,提出了新说法,认为黄梅戏起源于安庆地区。
【戏曲黄梅戏基本常识】相关文章:
初学钢琴的基本常识11-02
电话礼仪基本常识08-25
职场礼仪基本常识09-19
简历制作基本常识09-22
我与戏曲作文10-29
有关戏曲的作文03-16
关于戏曲的作文04-12
戏曲大舞台作文02-04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黄梅戏》(通用5篇)04-27
中国戏曲大全简介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