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中国式插花艺术知识

时间:2022-12-07 08:51:01 赛赛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式插花艺术知识

  近代的中国式插法,受到日本花道和西洋式插法的影响,取长补短,为中国传统插法增添了新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式插花艺术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式插花艺术知识

  (1)图案式插花

  又称“规则式插花”,是一种较规范的插法,且艺术要求也较高。

  常用于盆式插花。

  其造型必须在插花前先构图设计,然后挑选作主花的花枝,再以其他花材作补充,并要兼顾正面和侧面,使之能达到图案设计的要求。

  (2)自然式插花

  自古以来,人们热衷于再现花草植物的自然生长姿态,此艺术手法除见诸陶瓷、绘画等之外,插花也有自然式插法。

  这种插法要求在花枝之间,花果、叶各部位之间,几方面符合对称平衡,使其造型给人自然之美感。

  此插花无论盆插、瓶插均可。

  (3)线条式插花

  又称“弧形式插花”,要求造型保持一定弧形线条和具有艺术完整性。

  线条表现力十分丰富,显示了一种无形力量的存在各种不同风格的线条表达不同的内涵,如粗壮有力线条表达阳刚之气,纤细柔韧的线条表现温馨秀丽的韵味等等。

  插法是选取三枝优美的花枝,剪裁不同长度,并用三个不同的位置和方向固定花枝,使它们不至于互相交叉或相叠。

  此插花可用高瓶。

  (4)盆景式插花

  这是着重意境,构思雅致,不要求色彩华丽的插花。

  因一般只供正面欣赏,故插花时注意视点宜略高。

  盆内需设花座(花针),以固定花枝。

  花器宜浅,采用山水盆景的浅盆,效果更佳。

  至于盆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等。

  (5)野味式插花

  这是一种新的艺术插花形式,它突破了过去以花枝为主的传统,而表现出大自然的风气。

  野味式插花把郊野气息带入了居室,善用野花、野果、野草,尤其是野生、水生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插花材料,具有其独特的风格。

  中国古典插花的花形及意念

  一、理念花——哲理思想

  由于宋代“理学”兴起,将儒、道、佛三者结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人们热心于将花人格化,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成风尚,故有“理念花”的花型。“理念花”内容重于形式,插花作品是作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工具。

  花型以瓶插花为主,多为直立或放射状,强调枝条的自然形态,多选些屈曲苍劲而扶疏向上的木本枝条为主体,下部配以草花和叶,花材多以松、柏、竹、桂、山茶等名贵素雅并象征吉祥、真正具有君子风范的花材,影射人格、哲理。如用十种花则称十全。花型结构严谨、隆盛典丽,多见于宫廷或贵族的厅堂摆设,以显其权势威严和富有。

  二、心象花——禅悟之意

  心象花盛行于元代,战乱年代的文人插花有禅悟之意。心象花与理念花决然不同,不以品格理念为内容,亦不是寓教于花,而是借花明志、借花消愁或表达内心的祈望,颇具抽象之艺术美。

  花材随意性颇大,诸如竹、桂、莲、佛手、灵芝等等富有象征性或具神韵者皆可入选。造型不固定,但多以直立或瓶插为主,以简洁、线条活泼居多,创作浪漫,不受拘束。

  三、自由花——文人插花

  自由花乃典型的文人插花,如果说心象花具有禅意,则自由花更能表现文人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的艺术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人墨客多为时势所迫而放荡江湖,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从大自然中触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历代著名的文人无不善于赋诗作画或挥毫书法,同时也对花草寄以深情,不少对插花都极有研究,并将画理与书法的架构布局的要领运用于插花中。

  自由花花型虽无定型,自由发挥但布局却讲求章法,合符比例,注重俯仰高下,疏密斜正,不繁不瘦,有如画苑布置,追求自然神韵,起把紧密,以显生机。花材更为广泛,除了专意寻找一些奇、怪、瘦、枯等的木本枝条外,野花杂草也是玩赏之列。数量不多,常有一种,多则两三种,不重色彩与形式,却重天然意趣与韵味,简洁飘逸、清雅脱俗,而且还研究许多保鲜的方法,使花枝能耐久不衰。瓶、盖、碗、筒、篮、吊挂无一不可,只为抒发情感或作闲情雅趣。

  四、写景花——盆景栽植

  写景花源自盆景栽植。以写实的手法重现大自然的景色,花材除棕榈、竹、荷等自然草木外,还常衬以奇石或小景物。多为浅盆插作,盛行于清代,花型多为直立或并列。

  五、篮 花——飘逸雅致

  用编织的篮子作容器来插花称为“篮花”,在中国古代十分流行,篮花造型自由、花型多变,很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编织篮子的技术已十分娴熟,制作十分精致,纹饰华丽,插人各式鲜花后更显飘逸雅致,古色古香,篮花的插作很注重对篮子提把和篮口边沿的处理,提把必须露出,既便于携带,也令提把作为花型框架的一部分。篮口边沿的弧线也很美,插花时不可全部掩盖,令其有藏有露,更显篮花特色。

  花材也很广泛,既可用格调高韵的梅、兰、菊、竹、牡丹、芍药、山茶等,也可用时令性强的季节花,有时还可加入些蔬果药材,现代篮花更成为送礼的礼仪用花。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插花虽然源远流长,但花型并没有固定的型式,插法更非程式化,多为个人有感而发,以木本枝条为主,注重花材本身的天然神韵,或直或斜全依花材而定,不做过多人工矫饰,因而难于推广学习,险于失传,更谈不上成为一门职业;而日本人从中国学到插花后即把花型固定,令其程式化,这样就便于教学和推广,更因此而衍生为一门营生的行业。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插花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人们先出于爱美,折取野花装点鬓发,装饰居穴,所谓“菊花须插满头归”,“插了梅花便过年”,便是这一情景的写照。这是插花艺术的雏形。后来才渐渐发展到以鲜花和果品供神。南北朝时期《南史》中记有:“晋安王子懋,字云昌,(齐)武帝第七子也,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笃,请僧行道,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这就是早期的佛教供花形式。就这样,插花在佛教仪式中沿习,在民间中逐渐发展。唐代是中国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自然,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流行,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采取闲花野草随便装点,也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插花已进入宫廷,成为宫廷喜庆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象,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以成一种风气。

  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文人雅士喜爱作画、吟诗、赏花。文人插花便是在这时开始的。到了宋代,插花更为流行,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都时兴插花,如杨万里有“青瓷瓶插紫薇花”的诗句。这时民间已有插花盛会习俗,有了制作插花用的花瓶的专业,也有了插花养护方面的理论,如《分门琐碎录》中说牡丹、芍药等先烧枝断处后插瓶,若花现萎便再剪后浸于深水中,则色鲜如初。当时由于写意山水画,工笔花鸟画的影响作用。插花从构图到技法上都有了中国的绘画艺术理论作为借鉴,特别是文人插花,已从写实的技法发展到写意的技法。中国的插花艺术直到现在也是以唐宋以来的插花风格为基础的。

  明代至清代,插花艺术更是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已从一般的娱乐性质走向学术性质,渐渐地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出现了不少造诣颇深的人物,这些人物不仅工于插花艺术,不少是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界的佼佼者,故其理论也是与诸艺术是互相渗透的,如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袁宏道的《瓶史》、张德谦的《瓶花谱》、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陈淏子的《花镜》、沈复的《浮生六记》等。其中袁宏道的《瓶史》最为后世所推崇,它代表了中国的文人插花,是现存最早的插花论著,它从选择花材、插花器皿、插法、花的养护,以及到如何评赏等都作了论述,此书在日本的一些插花刊物里也时有被引用。

  此外,《遵生八笺》、《浮生六记》等,对插花的造型也是论述得十分生动和详尽的。这些插花理论的问世,为中国的插花艺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的插花艺术沿习到近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近年来,很多大城市纷纷成立了研究插花艺术的团体,掀起了插花艺术的交流热潮,有的派员到国外去吸收外国插花艺术的精髓。城市里的花店星罗棋布,流动的摊档更是数不胜数。广州每年的迎春花市更是人如潮涌,摩肩接踵,真是“花潮人潮十里长,嫣红姹紫竞登场”,可见人们喜爱插花的程度。中国现代的插花艺术不但继承了传统的风格,而且吸收了国外不少新的手法,使传统的插花艺术更具现代风采。

【中国式插花艺术知识】相关文章:

关于大学生艺术插花活动策划书04-14

大学生艺术插花节活动策划书01-04

康乃馨插花技巧08-31

新手插花步骤07-20

插花教程内容02-24

插花技巧玫瑰09-07

插花活动策划03-09

插花活动策划04-15

花瓶插花方法(附八种插花方法+花瓶选法)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