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05 17:56:01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每到毕业季最考验人的莫过于毕业论文了,很多毕业生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在这里小编提供生物制药毕业论文范文一篇,供大家阅读学习!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揭示生命奥秘的科学,涵盖了诸多与生命现象有关的人体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基因与调控等广博的信息,是诠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的基础,在生物化学教科书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1],因此在医科院校中作为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深受重视。但是,在教与学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非常突出,从教的方面来说有3个问题:一是内容纷繁复杂,涉及面广,使得学生难记亿;二是道理比较抽象,分子结构式、反应方程式、信号转导形式等非直观内容妨碍了感知觉,使得学生难理解;三是平淡无奇,缺少临床医学的生动性、兴趣性和感染性,使得学生难应用。从学的方面来说也有3个问题:一是学生难以应对大量的认知信息,只能囫囵吞枣,难以消化吸收学以致用;二是临床前期学生尚缺少医学实践体验,认识不到生物化学对于医疗工作的奠基作用,难以抓住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如直接应用临床病例作为引导,生物化学难以解释诸多方面的知识点。尽管有不少教师也采用了病案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并对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与相互融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讨[3];尝试应用生物化学与临床联系的教学法[4],但是,课程设计难度大,选用病案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堂应用仍然不够广泛。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浅显的做法供同道参考,以图使得生物化学教学变得生动与实用,现将学习方法归纳如下。

  1 “顾名思义”法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就是以生物化学名词来命名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贴近临床医学,可以达到顾名思义,望文生义的作用,达到易学、好记、会用的效果,如胆红素代谢障碍可联系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脂代谢障碍可联系高脂血症;笨丙酮酸代谢障碍可联系笨丙酮酸尿症。给单调的分子结构式与反应式赋予生命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抛砖引玉”法

  在讲授物质代谢章时,根据代谢的某些与疾病密切相关的环节,以抛砖引玉的方式启发学生理解其相应的临床意义,如三羧酸循环中酮体产生过多可导致酮尿症,尿酸产生过多引起的痛风病(尿酸沉积),血糖代谢障碍可导致糖尿病。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学生死记硬背,事倍功半的陋习。

  3 “触类旁通”法

  分子生物学章节中有大量叙述PCR(多聚酶链反应)原理和操作等内容,而临床检验工作中已开展了不少检测项目,解决了病因学诊断问题,其学习内容横跨了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学等5个临床前期学科,如果在讲授本章中适当引入相关内容,学生就会感到PCR不单是实验方法,更是诊断手段,仅仅是针对不同目标基因设计的引物不同而已,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4 “画龙点睛”法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人类基因测试的完成,使得疾病的诊断谱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分子时代,我国首次发现的神经性耳聋基因为世界嘱目,因此在授课中,阐述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中,例举一些基因诊断的意义可以极大提升学习本章的目的性和趣味性,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5 “顺水推舟”法

  在讲解心脏和肝脏酶的章节时,在理解酶对物质代谢的必要性的同时,指出某些特定酶还是疾病的重要标志,如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提示心肌细胞或肝细胞受损,在临床诊断疾病中有重要意义,使得学生在记忆转氨酶的特点、性质、功能时联想到心脏病、肝脏病的诊断是出之于生物化学的酶学基础,顺水推舟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临床推理的思维方法。

  6 “顺理成章”法

  脂代谢是比较难学的一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理论的提出使得学习脂代谢更加重要,将脂类-脂蛋白-脂蛋白受体-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作为一条逻辑链联接起来,正如WHO(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的预防冠心病从儿童抓起,教师可以顺理成章地诠释从少年时的高血脂逐渐导致冠心病的全过程。

  7 “顺藤摸瓜”法

  在临床工作中,内分泌紊乱的诊断往往是根据“果”而后寻找“因”, 因此在讲解激素章中,可以采用顺藤摸瓜方法,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之“果”来理解甲状腺素T3、T4、反T3的结构、功能与调节的意义。

  8 “辨证论治”法

  临床上常见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特点是“巨与幼”,“巨”表示由于叶酸和(或)B12缺乏引起的红细胞DNA合成障碍核分裂阻滞,细胞变大但不成熟谓之为“幼”,在“维生素与辅酶”章中,就以此为例阐述叶酸和B12的生物学作用,并启发学生联系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血卟啉的合成障碍,镰刀状红细胞贫血是由于基因的缺陷等。用追根寻源方法可以理解生物化学对整体的治疗、协调与平衡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爱儒.生物化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 江 渝.病案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2001,9(2):86;

  [3] 仲其军.从生物化学与临床学科的联系看生物化学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

  [4] 刘友平.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临床联系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85。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联系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论文10-09

材料物理专业量子力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10-26

临床医学的探索09-30

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10-01

信息安全教学方法探索与体会论文10-09

临床医学专业的探索10-26

中医学大班教学方法探索论文10-08

临床医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10-08

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改革探索论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