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2023-03-16 17:16:01 社会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5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长河,无数抗战老兵披荆斩棘,用鲜血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前,他们大公无私、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用他们的身躯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解放。几十年后,我们寻访抗战老兵,是为了留住历史的记忆。让这些老人从历史的角落里再次回归到我们温暖的注视中,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正视历史,不忘中国人民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奋起抗争的民族精神。目前,全国仅存的抗战老兵已不足两万人,几乎全部进入之年,生活在新时期的他们,除了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社会、党和政府给予的广泛认可和尊重,英雄暮年,期待有尊严地活着。

2015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抗战老兵,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中华民族的英雄。70多年前,无数抗战老兵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为驱除日寇、洗血国耻出生入死,用血肉之躯书写了8年抗战的光辉岁月,彰显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历史长河奔腾向前,如今,中华民族在10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已然摆脱了屈辱、挨打、迷茫的黑暗时代。 目前,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新进程。硝烟散尽,将士解甲,时光湮没荣光于历史的褶皱之中,但是,无数抗战老兵和革命先烈的历史功勋,不应该被湮灭,他们的感人事迹,值得深入的挖掘,这将是一个个关于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厚重爱国教材。

  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未来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抗战老兵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典型体现。在全国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和传播抗战老兵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关注抗战老兵群体,深入挖掘抗战老兵事迹,弘扬抗战老兵精神,是大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尊重历史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们成立青年中国行2015之山东理工大学“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历时20余天,行走几千公里,深入到蒙山区和台儿庄战役革命老区,深入挖掘了37位普通抗战老兵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为走访的抗战老兵建立此本《不能忘却的记忆》口述史档案,尊重抗战老兵,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寻访老兵名单(按走访时间顺序排列):

  徐志科、姜玉法、公丕田、公麦清、熊加福、赵希容、于天生、任启遵、白刘方、杜荣津、朱贵存、吴树公、王宝礼(因病住院,向家人了解的情况)、刘学举、徐立顺、周问行、吴树亭、朱彦夫(更换居住地,距离较远,未亲自采访)王先庚、孙维章、、李洪顺、赵京宝、刘圣贤、李书元、张承德、谢金元(谢明元)、李中发、高士山、丁业海、侯成兰(未见到本人,随女儿生活)季常清、孙学臣(随子女生活,不在老家)、伊廷珍(女)、伊淑英(女)、赵友平、卢正青 共计走访抗战老兵37位,其中4位因居住地变动等未能采访到本人,向其所在村落或者家人询问了部分情况,特此说明。

  英雄气概,静水流深

  口述者:徐志科(88岁)

  口述者基本资料:徐志科,1927年农历9月16日出生,1942年8月入伍,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退伍,现居地:源县大张庄镇明末峪村二区66号。

  采访手记:7月21日一大早,我们从源县城出发,坐当地的客车前往大张庄镇,因为之前与大张庄镇镇政府联系过,大张庄镇镇政府领导对我们的课题提出赞赏并表示提供帮助。客车到达大张庄镇时已经临近中午,镇政府工作人员将我们接至镇政府并提供工作餐。在镇政府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交流并稍作休整后,下午两点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将我们送至明末峪村,我们在村支书的引导与帮助下,开始对两位老兵采访。

  实践团成员走到徐志科老人家门口,老人已经坐在门口迎接队员,并与队员一一握手。徐志科老人已近90岁,穿一双黑色落满尘土的布鞋,一条短一截的黑裤,露出蓝色的秋裤,上身着黑色的尼龙短袖上衣,略短的胡须,银白色的头发,微躬的背掩不住老人精神铄。老人家五儿子及五儿媳妇接待了我们。

  口述史:

  1944年,我18岁(17周岁),党动员参军,参加到八路军,我母亲曾是村里妇女会主任,曾在老兵参军的时候讲话,送我去当的兵。

  我是在1946年4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蒙阴县入党,当时参谋长在一个下雨天把我叫过去,我们参谋长经常夸我这个小伙不错嘞,他挂上毛主席像,党旗,然后有人领读,宣读入党誓词:中国人民山东省源县XX大队,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党往哪里指,我往哪里走,听党的话,为全体人民服务。

  抗战时期,曾有一名新四军的战士因为身体原因,好像被部队落下了,我看了看,他是饿的,我收留这个人到部队上,拿出高粱煎饼和韭菜花给他吃,他恢复过来以后,临走前向我鞠了好几个躬。后来抗战胜利了,是上级领导通知我们的,心情扛激动嘞(住:非常、很的意思,当地方言)。

  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过莱芜战争。参加孟良战役时,部队赶到当地的战场的时候,敌人已经转移了(战役已经打完)。1947年,我20岁时,在黄河北某部队我负责押船,就是管理上船士兵的纪律问题,让士兵有序上船。(有纪律的乘船到达目的地)。曾被派到县政府,负责保卫工作,县独立营,还有县警卫连。我在部队勤快,受到了好几次嘉奖嘞。

  现在啊,生活条件好了,孙子现在杭州军队上学,是一名炮兵,很早就入党嘞,是班长,很有上进心,每次打电话我就和他说在部队好好干。我现在生活很幸福,就是腿不大好,(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严重,由腿疼引发的肩膀及后背疼),心脏也不太好,但不算严重,现在政策好,有新型合作医疗,报销什么的,儿女也都很孝顺。

  采访札记:老兵已近之年,却在战争与岁月的洗礼之下,使人们感受到静水流深的英雄气概,荏苒时光,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时代都不应该忘记这位为祖国开天拓地,如今两手黄土的抗战老兵,正是无数个像徐志科这样的抗战老兵,组成了这个时代亟待汲取的民族精神与可贵信仰。

  英雄寡言,默而不喧

  口述者:姜玉法(88岁)

  口述者基本资料:姜玉法,1927年农历7月16日出生,1944年9月入伍,1956年9月退伍,现居地:源县大张庄镇明末峪村三区82号。

  采访手记:7月21日下午,趁着阳光明媚,伴随着阵阵果香,我们一行6人,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很顺利的找到了老人的家里。老人的大儿子、大儿媳正好在家,看见我们的到来,待我们说明来意之后,老人的大儿媳很热情地拿出自家产的苹果招待了我们。苹果很甜很甜,一直填到了我们心里。采访由此开始。

  口述史:

  我1944年参军,那年我十七岁,由于党动员参军,参加的是八路军,当时的司令员是陈毅,连长是丁洪卢。当兵期间,我在华东军区运输警卫营当过战士,打仗拿的武器是guoming党的四师造,配有50来发子弹,没有手榴弹。当年八路军穷啊,没有好的武器,只能用guoming党退下来不用的。

  在抗日战争中,深入前线去打过仗,枪林弹雨中,死了很多人。当兵的不容易啊!1945年鬼子投降,日本人投降的而消息是徐志科(与老人同去的老乡)告诉我的。

  1946年,四平战役,我们与鬼子拉了一个星期,中国人死伤惨重,但我们奋死抵抗,与鬼子浴血奋战,最后我们打胜了。

  1947年,南麻战役。那年我在南麻战役中负过一次伤,负伤后是被抬下来的,子弹打中了腰部位置,至今还在体内,现在也年纪大了,手术风险高,所以也就不打算取了。我现在身体还可以,除了有点高血压,没啥不适。平时我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自己给自己做饭吃。吃完饭之后,在家也闲不住,就出去割草,这不,院子里还喂了些牛和羊。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我在后勤保障部做后勤保障工作,没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由于家里家庭困难,我选择不留在军工厂,回家复员。复员以后,我在村里干过村委员,现在我自己单独住,房子虽然简陋了点,但也是儿子去年给翻修过的,所以挺好。而且与大儿家离得很近,有事招呼一声就行。我一共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儿女都很孝顺,女儿离得远点,但也经常回来探望。

  我们一个大家族中有8个当兵的,俺儿子也当过兵。1976年的时候,当年他17岁,在青岛当守卫部队。当时他当兵多以锻炼为主,但也打过四年坑道。

  我现在的复员费、低保费、再加上老党员费,一年也有万把块钱,各种补助津贴加起来钱够用。去年的时候县委还拿了200元和面粉过来慰问。

  采访札记:问及老人愿望时,老人说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无欲无求。采访接近尾声,当问及老人再年轻一次,是否还愿意去参军时,老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很愿意。听到这些,此刻心里除了满满的敬佩还是敬佩。在采访过程中,老人还有一句话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就是老人说的——千万别忘了当兵的,当兵的不容易,打仗的时候,今天活着,明天就不知道命在哪里。是啊,当兵的不容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靠他们这些年轻的将士浴血奋战甚至是他们拼了性命换来的,如今他们已经垂垂老矣,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他们,是我们的英雄,我们以他们为傲!

  忆往昔,峥岁月稠 口述者:公丕田(85岁)

  口述者基本资料:公丕田,1930年生,1948年10月入伍,1954年退伍。现居地:源县大张庄镇南岩四村。

  采访手记:7月22日上午,清晨,伴随着和煦的阳光,在大张庄镇党政办的安排下,我们一行六个人乘车很顺利地来到了大张庄镇南言四村村委会,当时村委会有关工作人员都在忙,相关负责人就找来一位当地村民带领我们去找公丕田老人家。在路上,正赶上那里的集会(商家在路两边摆上商品,买家相中就过去买),人来人往,很是热闹。经过一条小道时,我们还看到一个小庙前围着一些村民,正在那里求雨(由于老久不下雨,村里的庄稼都旱了)。继续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公丕田老人家里。爷爷没在家,去了菜园子,奶奶在家里正在洗衣服。待我们介绍完自己,说明来意后,奶奶很热情地拿出了家里的西瓜招待了我们。听闻我们过来,爷爷奶奶的大儿媳也过来了。不一会的功夫,他们的大儿媳就把爷爷找来了。由此,开始了本次的访谈。

  口述史:

  我是1948年10月参的军,那年我18岁。当时由于部队人少,党动员参军,我就去了。参军期间,在部队里一天两顿饭,部队里还一人发一件褂子,一条裤子。

  1948年,我刚开始当兵的时候,是给姓吴的营长当通讯员,主要负责看电话、送电报。干通讯员期间,工作流程特别有意思:电报来了,发出“滴滴滴”的声音——电报员翻译——老人送——领导签字——送回电报员。除了跟姓吴的营长干过司令员,我还在某军区跟着陈毅将军干过,在司令部呆了四五年。当时司令部里山东人最多,因为山东人实在。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消息是上级领导公布的,当时还一人发了一个茶缸子。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在军队后方负责后方支援。

  1954年,我到华东军区干看护员,在那干了半年,主要负责看护伤兵,有些士兵受伤惨重,都没胳膊、没腿。在部队里还有一些特别有趣的事,比如说,当时为防止敌对势力渗入共方军队,部队里采用口令制,口令一个星期换一次。我所在的部队的口号有什么花生对土豆,天空对大地等等。在部队里如果工作好了,部队里会奖励本子作为鼓励。当时在工作期间,我还学过两个月的拼音字母,当时的拼音可是一学就会的。

  当兵期间,我八年未曾回家,八年间共往家里寄了两回钱,一次40元。当时由于思乡心切吧,每每念及亲人不禁然泪下,我坚持要回家,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于1954年得以回家。回家以后我就以务农为生。现在我膝下有六个孩子,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儿子居住在本村,离俺家不远,平时有空会力所能及地照看我和老伴。俺大儿家一共四口人,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山大读研究生,儿子在读高中。二儿子家也是四口人,有两个儿子,现居住在济南,靠做买卖为生。俺的四个女儿都外嫁到他村,平时会经常回家探望。现在俺俩暂时居住在二儿子家里。我目前除了腿疼,有高血压,会头晕。老伴也是有腿疼。其他方面我俩都挺好。平时也不愁吃不愁穿,日子过得挺好的。

  采访札记:岁月无情人有情,时间的刻刀在老人的额头上留下了道道岁月的痕迹。战争占据了他们年轻时最美好的年华。我们能做的有什么呢?虽然我们还是大学生,在物质方面做不了太多,但我们可以给他们送去精神的慰问。愿他们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桃香纷沓英雄归,隽永流芳百年长

  口述者:公麦清(83岁)

  口述者基本资料:公麦清,1932年2月19日出生,1944年8月入伍,1946年8月退伍,现居地:源县大张庄镇南岩三村四区33号。

  采访手记:7月22日上午,去过公丕田老人家里后,在公丕田老人大儿媳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公麦清老人的家里。老人家就在马路的旁边,黑色的大门半掩着,敲开大门,我们就见到了屋内正在看电视的奶奶,爷爷外出买饭去了。奶奶站起来迎接我们时,我们发现奶奶背部驼的很厉害,根本直不起腰来。即便如此,奶奶看到我们的到来,依然很亲切地同我们握手,为我们沏茶,又找出家里比较珍贵的花生米招待我们。我们虽然不让奶奶为我们那么忙活,我们可以自己来,但奶奶还是一杯一杯地为我们添茶加水。不一会儿,爷爷就拄着拐杖回来了,拐杖上放着一包煎饼。待爷爷放下煎饼,稍作休息之后,访谈由此开始。

  口述史:

  1944年,那年我才12岁,正赶上村里党动员参军。那时候我们家里弟兄6人,我在家排行老三,当年动员参军时,我们有兄弟三人去当兵,现在家里就还剩包括我在内的俩弟兄了。还记得当年和我一块去参军的,除了我自己,其他人都没有回来。

  1946年的时候,我因病复员,现在依旧靠吃药维持。当时啊,气管上不来气,老耽误事,还给部队添麻烦,所以就复员回家了。回家以后靠种地为生,现在我们三口人还有两亩多地。那不,我那大儿子就在床上躺着。他六岁那年患病,因为没有及时去治,烙下了后遗症,平时不能干活,也不愿意活动。即便这样,这两年的情况也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是根本不下床,连吃饭也在床上,现在吃饭倒是下来吃。我和老伴年龄也大了,想干也干不了了,所以地里的活主要是其他儿女帮着干。我现在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二儿子还好。二儿子家离我老两口家不远,二儿媳身体不好,家里有两个孩子需要供养,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二儿平时在外打工,平时也是尽其所能地照顾我们。老婆子是1958年嫁给我的,现在直不起腰来了,不能烙煎饼,平时饭是女儿得空送来,没空就是我老头子出去买。菜是我们自己有菜园子,自己也是种不了,都是孩子给种。我现在左眼有眼疾,看不清东西,腿脚也不太灵便了,出门都拄拐。现在年纪大了,记性也不行了,对于以前那些战争年代的事,太久远了,都想不起来了。

  采访札记:采访过程中,两件事最令我感动。一是奶奶把家里最珍贵的花生米拿出来招待我们,即便脊背驼的很厉害,还是一个劲地为我们添茶加水。另一个就是待采访结束,我们走的时候,奶奶那是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不舍得让我们走啊,当时又适逢中午,非要留我们吃饭,我们不方便打扰爷爷奶奶太久,就说不用麻烦了。爷爷奶奶还是不愿意,最后一步一步地拉着我们的手,把我们送到大门口,一直目送着我们离开。

  老人家是质朴的,即使家里没什么,也把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们的。即便自己身体不便,也一遍遍地为我们添茶加水。在心里,除了无言的感动还是感动。没有其他太多的愿望,只希望两位老人能够长命百岁,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相关文章:

学习抗战英烈,传承民族精神中队活动方案03-23

暑假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05-29

抗战胜利标语10-08

抗战胜利活动10-03

抗战胜利周年征文10-03

抗战胜利71征文10-03

纪念抗战胜利周年征文09-02

关于抗战疫情的征文(精选4篇)10-06

抗战胜利征文400字10-03

抗战胜利日活动总结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