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铭记抗战社会实践报告
我们来到延安,学习延安精神。到底什么是延安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又是什么?29日晚,一堂《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理论课程,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延安精神的内涵与本质。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执着于“解放全人类,把人类社会推进到空前未有、无限光明、无限美妙的幸福境地”的崇高理想,他们勤政为民、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从群众工作的多个层面,都为我们树立了丰碑和典范。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体现着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行为风范,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弘扬延安精神,认真汲取延安时期的历史经验,有效继承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切实践行群众路线,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群众满意的实效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必须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从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该任务的有效途径,并使自己的政治主张有效地转化为亿万群众的行动纲领。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政治方向就是指示全国人民要走的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政治方向,体现了党当时在理论和道路上自信,也体现着党对民心、民意和民望准确把握的自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遵循客观规律、务实管用地解决好发展问题的必然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党的政治立场和行为准则,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的信念。他们勇于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积极探索、实践爱民、亲民和利民政策,把陕甘宁边区建设成为了民主、模范的抗日根据地。从1937年到1946年,边区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民主选举,选民的参与度高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当时,不仅面临紧张的战争环境,而且交通闭塞、文化程度不高、选举手段落后,但是人民群众之所以对民主选举有如此高涨的热情,是和选举本身真正体现了他们的意志密不可分的,也是和他们对这种权利真实运行有效性的高度认可密不可分的。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的标志。我党和中国革命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展壮大的,铸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苦为乐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依靠这种精神,我党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使革命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铭记抗战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抗战社会实践报告03-16
寻访衡阳抗战文化社会实践报告05-30
暑假关爱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活动报告03-16
2015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实践报告03-16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03-16
大学生抗战73周年社会实践报告5000字04-07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3-15
2015年抗战老兵访谈实践报告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