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孔子为政语录分析

时间:2022-10-09 01:34:12 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为政语录分析

  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孔子为政语录分析,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孔子为政语录分析

  孔子为政语录【1】

  一、要有清晰的思路

  一个为政者如何治国,一个领导者如何管理,很重要的就是要有清晰的思路。思路不清,随意性就很大。

  据《论语·子路》记载,孔子在周游各国时,有一次来到了卫国,替他赶车的是弟子冉有。车子进入了卫国都城后,只见街市上熙熙攘攘,孔子感慨地对冉有说:“哟,卫国的人真多啊!”

  冉有回应说:“是呀,卫国的人真不少!”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问道:“夫子,人多了以后,该怎么办呢?”

  孔子看了看冉有,便微笑着说了两个字:“富之。”意思是人多了以后,那就要让他们富起来!

  人多看起来不错,那么他们生活得如何呢?作为为政者就应该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百姓能够富起来,能够安居乐业。所以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富之”。

  过了一会儿,冉有又问道:“那富了以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教之”。这意思是富了以后,就要教育他们。

  对话很短,核心内容也只是“富之、教之”四个字,但是讲了很重要的治国之道。要治国,先要富民,要把人民富裕放在首位。只有人民富裕起来,衣食温饱问题解决了,才有了物质基础。因为你治国也好,治理地方也好,关键要让人民生活得好,这应该是为政者的目标,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然而富民只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人民富了之后,就要兴教育,重引导,要让人民懂礼义,讲公德,在精神上有目标,有追求。这样才能社会安定,经济与社会才能协调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文明。孔子这种先富后教的思想是唯物的、辩证的,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存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主张,即使在今天也是正确的主张。

  二、打铁还需自身硬

  要领导和管理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作为领导者必须有威望,有号召力。而怎样才能有威望呢?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孔子历来所强调的为政者的表率作用。孔子在这方面讲过多次。有一次,鲁国的大夫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回答说:“所谓政务,就是端正,你用端正做表率,那谁还敢不端正呢?”还有一次,孔子感慨地说:“如果端正了自身,治国理政还会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又如何纠正他人呢!”可见孔子对端正自身行为的重视。

  有一次,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这是子路问如何管理政事。孔子说:“先给百姓带头,再让大家勤劳地工作。”子路请求多讲一些,孔子说:“不要懈怠。”。

  所谓领导,从文字上看,“领”即率领,带领;所谓“导”就是引导。虽然治理的范围有大有小,管理的人员有多有少,但只要是负责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你就要带领、引导着一批人。

  孔子说的“先之”,就是让自己在先,走在群众之先。这是为政的一个诀窍:一切要为人之先,要起带头作用。

  “劳之”的“劳”就是勤劳、劳苦。要使群众勤劳地工作。一个单位也好,甚至是一个国家也好,人们都应该是勤奋的,否则就很难养成好的风气。古人有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一个领导者,通过“劳之”,可以带出一个地区,一个团队好的风气。

  第三点就是“无倦”。“无倦”就是不要疲倦,要坚持。先之,劳之,肯定是辛苦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就很难自觉坚持到底。君不见,很多事情开始总是不错的,但可惜的是不能坚持到底,往往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

  三、重民爱民,推行仁政

  有一次,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段话是说: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要使粮食富足,武器装备充足,民众信任。”子贡说:“若是不得已要放弃一项,哪项最先放弃?”孔子说:“放弃武器装备。”子贡说“若是还不得已,要再放弃一项,该放弃哪一项?”孔子说:“放弃粮食。自古以来都有死亡,民众不信任就不能立国。”

  孔子对子贡的答复是八个字:“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八个字包含了三个方面。

  一是“足食”。就是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人民就无法生存,国家就无法安定。所以管理一个国家就必须让粮食充足,不闹饥荒。

  二是“足兵”。要武器装备足够。这是国家安全。必须要有足够的装备,足够的国防力量,以保证国家不受侵犯。

  三是“民信之矣”。政府要得到民众的信任,国家要靠民众的支持与拥护。离开了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政权就很难存在。

  子贡接着还问道,如果迫不得已,这三方面不能全做到,那先舍弃哪个呢?孔子毫不犹豫地告诉他,那只好去掉兵器装备。因为这虽然也很重要,但毕竟是预防性的,眼前并没有战事。而当子贡再问还要舍弃一项时,孔子说,那就只好舍弃粮食。

  接着孔子补充了两句“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这三项中强调的是“民信”,即人民群众对政权的信任。因为自古以来都会有死亡的问题,如果民众信任这个政权,支持这个政权,那么就会为了这个政权而忘我,即使需要牺牲也会在所不惜。这里强调为政的根本是取信于民。

  民是国之本。一个为政者如果脱离了民众,没有民众的信任,那就失掉了民心。失民心者失天下,最后也只能被民众所抛弃。

  孔子谈到治国时还说过:“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是孔子谈治理一个“千乘之国”的。他提醒为政者应该注意五个方面:敬事、取信于民、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是必需的,就是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各项工作,这样就会严肃认真,就会勤政敬业。它的反面那就是贪图享受,不问政事。

  取信于民就更重要。为政者若是毫无信任,朝令夕改,不履行自己的诺言,那政令就会如同儿戏。历史上“烽火戏诸侯”就是教训。周幽王为了博得宠幸的妃子一笑,在没有警情的情况下多次点燃烽火报警,骗得诸侯来救援,其结果只能使自己丧失信任,造成自己的垮台。

  节用就是节省开支,节省资源,不奢糜,不浪费,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

  爱人,这里实际上指要爱惜人才。要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是一个为政者所必须考虑的。

  “使民以时”也很重要。古代社会农业是最主要的产业,而季节性又很强。若要役使农民就只能利用农闲,以保证不违农时。孔子所谈的这五项,是为政者必须重视的,可以说抓好这五个方面就是“务本”。

  四、要有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者总想尽快地做出政绩,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什么是真正的政绩呢?看法就会各有不同。

  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今属山东省)去做地方官。这莒县情况比较乱,子夏很着急,他想尽快改变那里的面貌,尽快做出成绩来。

  临上任时,他求教于孔子,孔子勉励他到外地后要做好工作。子夏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并问孔子怎样才能把一个地方治理好。

  孔子知道他心里比较急。便对他讲了一些应该注意的事情,再三嘱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话虽不多,却是宝贵的经验,也很富有哲理。“无欲速”就是不要只图快,不能只讲速度,只追求快,那就会急躁冒进,会带来很多的不平衡,甚至干出违反规律的事,到头来只能造成损失,反而会更慢了。速度当然要讲,不能什么事都慢吞吞,但更要讲的是效益。有效益,这速度才有意义。这方面我们50年代的大跃进,是很有教训的。

  “无见小利”不能只是看到小的利益。见小利,就会眼光短浅,会看不到大局;就只会看到眼前,想不到以后,不可能持续发展;会因小而失大,办不成大事。现在有的人为了快出政绩,只考虑眼前,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发展经济,结果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是竭泽而渔,根本不考虑日后的发展,这样也会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所以一个为政者就必须全面考虑,统筹兼顾,有一个正确的政绩观。

  五、识人用人,举贤授能

  有一次鲁哀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国。孔子回答说:“关键在于用人。”接着鲁哀公又问道:“怎样才能使得老百姓服从呢?”

  孔子回答说:“要让老百姓服从,那就要起用正直的人,排斥、不用那些狡猾奸诈的人,这样,老百姓就会服从;相反,重用的是那些奸邪的小人而排斥正直贤能的人,老百姓就不会服从。

  然而识别人并不容易,孔子是有过教训的。据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是孔子的弟子,比较有才华,尤其善于言辞,但是不够勤奋。有一次,他竟在大白天里睡觉,这段话就是针对这件事说的。

  古人一向是崇尚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总是提倡黎明即起。孔子也一直主张积极的生活态度,强调要勤奋努力,反对懈怠懒惰。所以见宰予白天睡懒觉,就觉得很不应该。

  宰予平日说得不错,而实际表现却是如此,言与行不能统一。所以孔子很有感慨。孔子说他原来看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以为会像说的一样。而从宰予的表现看,孔子改变了看法。他认为看一个人,必须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在这里告诉了人们一条重要经验:看人更要看行动,行为重于言辞。

  要识别人还有个办法就是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但还需要慎重取舍。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段回答子贡的话,实际上提出了一个识人的标准。一般来说,一个人要能得到一乡之人的喜欢,那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种人往往令人佩服;一个人如果遭到一乡之人的厌恶,那就没什么可肯定的了。所以子贡认为,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凭这一乡之人的喜好和厌恶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好与坏了。

  没想到孔子却说“未可也”。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好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好与恶。子贡着眼的只是这喜好的、厌恶的人数是多是少。众口都说好,那就是好;众口都说坏,那就是坏。然而这只是表面的现象,这也有不可靠的地方,所以孔子主张要对事情做具体分析。就是说喜爱他的要看是些什么人,那厌恶他的又是些什么人。究竟哪些人喜爱,哪些人厌恶。孔子着眼的不是以一乡之人的'好恶来判断人,或者说不仅仅是以好恶人数的多少来作判断。

  这种看法,孔子不止一次地提过。他有一次还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意思是“大家都厌恶他,一定要考察;大家都喜欢他,也一定要考察。”这跟回答子贡的意思差不多,强调的是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对情况要作认真地考察、具体地分析。

  一般来说,众人的喜好或厌恶是我们认识、考察人的一种依据,即所谓民意,所谓群众关系,但这又绝对不是唯一的依据。

  因为生活中的现象是复杂的,有时候,有些人就用假相来掩盖着自己。如果只听人们的议论或者只看一些表面现象,那就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有时还有特殊的情况,在有人鼓动操纵之下,众人不明真相。这时如果仅以众人的好恶作为标准来判断,就有可能冤枉好人,造成失误。

  各人情况不同,有的能说能干;有的能干,却不能说;有的能说,却不能干。所以应该如何来对待呢?如果只凭说得好,就认为是优秀,就能力强;说得不好,就不优秀,就能力弱,那显然是很片面的。所以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就是看人要辩证地看,要全面地看,要具体分析人家所说的话。

  六、名正言顺,办事成功

  有一段时间,卫国发生混乱。原因是卫灵公死后,因儿子逃亡在外,王位就由孙子继承,这就是正在执政的卫出公辄。就在这种时候,卫辄的父亲想要回国,执政的卫出公怕因此失去自己的地位,竟然拒绝父亲回国。这样事情就复杂了,卫国正面临着父子争夺君位的斗争。

  看着这形势,子路问孔子:“若是卫国国君等着您去处理政事,您打算先做哪一件呢?”

  孔子说:“那一定就要订正名分!”

  子路说:“真这样吗,您怎么迂腐到了这种地步!怎么去订正名分呢?”

  孔子批评了子路,并阐述一番,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这就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段话讲了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名分很重要,做什么事总要有道理,。二是名分正当,说起话来就顺理成章,容易为人接受;名分要是不恰当,你说的话,就不符合道理,就难以被人接受,自然就不会有号召力,那事情也就会办不成。事情办不成。那就无法复兴礼乐,无法使刑罚恰当。如果连刑罚都不能恰当地使用,老百姓就会恐慌得无所适从了。这后边的“礼乐不兴”,“刑罚不中”以及“民无所措手足”都是“事不成”的推论。孔子这段话,就是强调正名的重要,名分正当,说话就有理,理直气壮,事情就能成功。

  这个“名”原意是指名分,后来有所发展,往往多指名义,名义正当,道理就讲得通,道理讲得通,事情就办得成。

  今天我们做任何一件事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要想办得顺利成功,同样要有一个恰当的名义,因为名义正当,才会把群众凝聚在一起。所以我们每当要办一件大事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动员。这动员就是要用正确的名义来说明所要做的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大家懂得为什么要去做,应该怎样去做。

  孔子语录分享【2】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孔子为政语录分析】相关文章:

孔子的语录09-17

孔子经典语录12-30

孔子语录合集06-09

孔子语录大全11-12

管子论为政之德10-08

柏拉图与孔子政治伦理思想区别分析论文10-08

电影孔子经典语录12-05

孔子经典语录好句11-23

孔子经典语录大全10-26

孔子关于教育的语录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