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时间:2024-06-11 12:44:15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论文[必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论文[必备]

小学数学论文1

  一、注重德育渗透的自然性,融合数学知识的潜在性

  各学科的智育教育向来自成体系,相应的德育内容却显得十分含蓄。通常情况下,德育教育的渗透需要附着于智育知识的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从数学课程的教材内容看,应当做到德育教育之科学性与思想性的彼此交融。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老师能够做到恰如其分的德育渗透,小学生则并未感觉是在接受伦理说教,却在无形中深刻体验到内心的顿悟。联系实际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脱离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而进行高谈阔论。例如:在给学生设计数学应用题时,尽量结合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的人文与自然景观,适时地融入实景数据的教学元素,不仅让学生透过数字了解地大物博的中国国情,也使他们感知祖国的富饶美丽与繁荣昌盛,从而激发小学生热爱国家的朴素情怀与由衷自豪感。通常而言,在众多自然学科的教材框架中,绝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处于十分明显的重要位置,特别是数学等课程内容中依旧需要教师研究教材的细节内涵,充分发掘课文中潜在的德育因素,赋予数字和公式更多的客观情景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德育教育在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和谐渗透与贯穿始终。

  二、强调德育修养的渐变性,发挥教师人格品行的崇高影响

  智育讲究循序,德育注重渐进。与其说德育是训练学生修养的说理教化过程,不如认为德育就是师生情感陶冶的互动感染过程。因此,教师自身的人格形象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品德,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潜在的感化过程不仅具体、直接,甚至是深刻和永久的。对于刚刚步入学业生涯的小学生们来说,诸如教师漂亮的笔墨文字、文明的言谈举止、优雅的仪表形象、严密的逻辑推理等言行过程都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行的熏陶,引导学生的举止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如果教师能够做到明礼诚信,公正谦逊和一视同仁,将使学生在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和谐欢乐气氛中学习知识,领悟道理,提升素养,在情感交融的愉悦氛围中接受科学知识、获得德育启迪。相对而言,西藏广大农牧区小学中的孩子们普遍都很单纯和善良,他们用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如果包括任课老师在内的大人们能用“善”的言语和“正”的'行为去感染他们,将使学生的童真和善良得到的不灭的延续,学生也会发自内心地遵从于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三、注意德育过程的持续性,坚守教育规律的科学性

  德育和智育都在强调可持续性,这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德育教育及其过程经常出现周期性、反复性。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一个简单明了的道理,需要对他们重复强调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听得懂、记得住。今天懂得的简单道理,到了明天他们又会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反复的强调、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示范。正如数学知识的逻辑规约一样,必须遵循循序渐进且反复强化的特定规律。否则,德育教育过程也可能违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因此,德育渗透或德育教育过程需要在恰当的氛围和情境中,适时展开,循序道来,让学生记得住,做得到,行得通。众所周知,智育教育需要做到渐进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理,德育教育也应该强调周而复始的持之以恒。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也是教育的共同特点。在西藏农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过程必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顺序,注重一以贯之,强调反复性,且不可仅在课堂上有感之处即兴发挥一点。西藏作为我国特殊的边疆少数民族区域,要求其所培养的各级各类学生必须坚定政治立场,坚决反对民族分裂。这就要求西藏的任何一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有效地贯穿政治教育,注重德育思想渗透的持续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当今各国人们普遍认为位居首位的挑战未必是技术问题,而是思想道德问题。大家公认,未来的科学技术必定繁荣昌盛。倘若管理权掌握在那些懂得一定技术却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手里,那将是人类的灾难。因此,各国各民族都要把对公民的德育教育作为紧迫的重要任务,积极主动地寻找对国民德育渗透的新途径。无疑,西藏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当把培养新一代的道德修养教育作为重要的育人使命,自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理应高度重视各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每一位致力于教书育人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以人格魅力感化学生的道德修养,更要在追求学生德育和智育的有机结合方面付出辛勤汗水。这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更是事业的崇高使命。

小学数学论文2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每天我们都得面对学生五花八门富有“创意”的.错误,如何处理才能使错误变“废”为“宝”,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纠错中学会对数学问题深入思考,让错误成为学生发展的“财富”?在公开课上我们看到老师睿智的处理。

小学数学论文3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于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其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其中要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这一重要学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视。所以我们在给小学生布置数学课外作业时,必须对题量和题型做细致的考察。归根到底,作业的意义就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作为惩罚学生的硬性指标。

小学数学论文4

  一、改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充满趣味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般地,趣味性教学往往与游戏教学关联,因此在构建小学情景化教学课堂时,教师应当积极尝试游戏教学法,将数学课堂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玩游戏。比如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报数”时,笔者让学生从1开始报数到99,在报数过程中,规定遇到“5”及“5”的倍数时,要跳过该数字,如果学生报错数时,就惩罚他们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这样一轮下来,自然有学生存在报错现象,于是他们又表演起唱歌、跳舞、绕口令等节目,整个数学课堂仿佛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学生唱跳玩乐,既达到了本节数学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且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游戏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知识,设计出各种趣味性十足且形式各异的数学课堂游戏,参与游戏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人为主,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学生进行游戏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完全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这样不仅不利于推进游戏的.进程,而且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从旁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游戏过程中偏离课堂教学主题的现象要及时纠正,让游戏环节与数学知识内容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是情景化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科教学的有利“武器”,好的情境创设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提问题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有效、恰当的提问,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方式不对或者受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提问丝毫不感兴趣,那么提问就沦为形式,徒劳无功。对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将问题寓于童话故事中,创设出童话式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融入童话情景中,与童话主人公一起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常采用童话故事导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比如在学习除法相关知识时,笔者就跟学生讲道:“在一个山谷里面住着一群小精灵,一天,精灵族长带着一大堆的苹果准备分给精灵们,精灵族长对小精灵说:‘我给你们每人分两个苹果’。爱吃苹果的精灵们想要多点,于是要求族长多给,族长无奈地说道:‘那给你们20个苹果分给你们10个精灵’。精灵们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又要求更多,最后族长生气地大声吼道:‘给你们200个苹果分100个精灵’。这回精灵们终于满意了,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可谁想到……”到这里,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让学生思考结果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讨论之后,笔者与学生一道探索得出:精灵其实没有占到便宜,每个精灵最终得到的苹果只有两个,因为被除数的除数增加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化教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创新教法中较突出的一种,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小学数学论文5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疑;启迪

  创新学习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疑,是实施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其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针对学生实际,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为学生设疑,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带着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心理,主动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是思维价值确切、思维指向明确的,注意把现成的结论变为问题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住突破点,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用等号把5,50,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思维会更加活跃,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5.0,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桌子高0.83米,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0.83=2.58的计算,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产生了创新思想,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1)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最多可以买几件?(2)二(1)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示两组题:(1)1.6÷0.25,15÷0.15;(2)10÷3,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更要会问,只有有了疑,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小学数学论文6

  论小学数学概念数学

  摘 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数学;教学质量

  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3、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数的`大小比较。是用小鸡小鸭学具,一一对比。如一只小鸡对一只小鸭,第二只小鸡对第二只小鸭,……直到第六只小鸡没有小鸭对比了,就叫小鸡比小鸭多1只。又如二年级小学生学习“同样多”这个概念也是用学具红花和黄花,学生先摆7朵红花、再摆和红花一样多的7朵黄花,这样就把“同样多”这个数学概念,通过演示(手),思维(脑),形成概念,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这比老师演示、学生看,老师讲解、学生听效果好,印象深、记忆牢。

  4、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适应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义,沿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过程去掌握概念。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用“变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后,我经常变换概念的叙述方法,让学生从各个侧面来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质数,可以说是“一个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有时也说成“仅仅是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倍数的数”。学生对各种不同的叙述都能理解,就说明他们对概念的理解是透彻的,是灵活的,不是死背硬记的。有时可以变概念的非本质特征,让学生来辨析,加深他们对本质特征的理解。

  二、有效巩固概念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概念,而且还要使学生熟记并灵活地运用概念。我认为概念的记忆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及时复习并做归纳整理,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

  1、学过的概念要归纳整理才能系统巩固

  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2、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概念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势必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胥宝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浅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xx(06):21—22

  [2] 熊玲。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体会[J]。新课程(中)。20xx(07):23—24

  [3] 黄秀玉。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中)。20xx(03):15—16

小学数学论文7

  摘要: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使学生主动深思理由,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去发现理由,分析理由,并且解决理由,让他们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如何引导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呢?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 ,但大部分人求知欲不够强烈,经不起挫折的考验。如果一个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并能付诸于实际行动——学习,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使他成为一个失败的学生呢?鉴于此,我们教师所应该作的,就是激发求知欲,并引导学生保持和加强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造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学科,但数学也来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接轨更加明显。因此,情境教学,不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记忆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可以给予学生较好的认知形象。小学生爱玩,抽象的道理无法理解,但形象的实体却能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1)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 。

  2.肯定深思,给予表扬

  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肯定的 ,小学生尤其如此,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老师的表扬,是每个小学生心底的愿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任何同学的理由,哪怕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只要他们自己动脑筋深思了,我都会给予肯定,给予表扬。

  二、合理引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第一作用就是传道。何谓“道”?“道”,是策略,是认识理由,分析理由,解决理由的方式策略。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传道。

  1.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在课堂之上,要让爱动,爱玩的学生集中精神,积极深思,就必须在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主要就是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理由;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会想,首先要肯想;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推动学生多想。

  2.培养独立解决理由的意识

  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知识,学会多少知识,都是自己的财富,跟同学,家长无关。面对理由,不爱动脑,稍有困难就求助老师同学,是没有作用的。要想有所得,必须要经过自己的深思。虽然,有些同学现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为人师者,必须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理由得意识。

  三、分类要求

  课堂教学目标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练习题一般分为基础练习题,如教材后的“做一做”,可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去讲和做;变式练习题,如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去讲和做;综合练习题,如教材中带星号的练习题,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讲和做。这样,全体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以上三点,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论文8

  1寻找生活化的素材

  虽说数学和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差别,但是我们仍不可忽略两者间的紧密联系性,因为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不可脱离实际生活而无意义的存在。所以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老师要精通数学教材,将生活中与数学课本内容相联系的状况带入课堂,使理论课堂与实际生活接轨。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收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运用轴对称原理建造的建筑、工艺品等,让同学们将轴对称这一概念完全理解,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充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熟练运用。同时还应指出,由于数学与生活侧重点的不同,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与生活中人们所认为的轴对称图形是有一定出入的。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注重丝毫不差的精确度,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则被允许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比如人体,由于人的双眼或者双手有正常范围内的偏差,以严密的数学思维来看,人体不属于轴对称图形,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还是被当作轴对称图形的典型。通过数学视角和生活视角的对比,让同学们找出数学和生活间存在的联系和不同,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和生活不可忽略的联系和分歧,打消“学习数学无用”的顾及。

  2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理论的接受程度较弱,想要他们实现对数学理论的完全理解,一定要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能为了数学而数学,数学问题的提出要有意义,有现实依据。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老师对于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状况,因为24时计时法的学习是为了日常生活二服务的。因此,老师应避免提出一些在数学角度具备思考意义,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意义可言的问题。

  3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我们已经谈论了多次,数学是为生活而服务的。所以,数学课堂不能够脱离现实生活。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依据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出相关的生活会情景,这样既方便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老师应摆脱那种纯粹数学角度的问题,例如给学生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让学生求出图形面积。这种问题与实际生活状况是有很大出入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什么地方的样子是完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不能单纯依靠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将现实问题解决。因此,老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不规则的图形带到课堂,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求出图形面积。图形的面积不是依靠一个计算公式就可以简单求出,还需运用到先前所学的余数或者之和三角形的面积内容,老师可以将未学到的公式教给学生,以便在解题时运用。

  4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间的合作

  使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另一条途径就是让学生亲自投身与社会实践,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合作来完成。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制作统计图,统计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小区一年的水电费变化状况,也可以是自己家半年的水费变化状况。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总结概括小区水电费或者自己家水费的变化说明了那些问题,以及今后自己小区或者家庭应该怎样做来减少水电的浪费。通过这种实践,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思考能力,而且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作用。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是促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重要性的要求,也是使数学为生活服务的作用的充分展现的要求。实现小学数学的生活化,首先应正确理解数学生活化的含义,认识到数学和生活各自的本质和特点;然后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寻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数学问题脱离实际;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打破“为了数学而数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家庭与社区间的合作。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论文9

  一、把自由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课标》中的“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开去,改变教师“包讲”或者学生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不敢想也不善于想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教师出示例题“小东家有白兔6只,黑兔比白兔多2只。黑兔有几只?”后,并不急于讲解这道题的算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白兔有6只,我就摆上6根小棒,黑兔的只数我是这样摆的,先摆6根小棒,这样黑兔和白兔就同样多了,再摆2根,黑兔就比白兔多2只了,我数了数,黑兔一共有8只。

  生2:我是这样想的,黑兔比白兔多2只,就是黑兔多白兔少,要我们算黑兔有多少只,我就用加法来算,6+2=8,黑兔有8只。

  生3:我用画图的方法来算,我先画一条线段表示6只白兔,然后再画一条表示黑兔,因为黑兔比白兔多,所以我画得比白兔这段长,所以我用加法计算,6+2=8,黑兔有8只。

  ……

  这样教学,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留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能表达出老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老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把动手操作的自由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把数学教材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学生探讨研究的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在学生得出三角形意义的基础上,这时教师再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因此,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把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中的“围成”一词改成“组成”呢?”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学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听后,兴趣盎然。有的同桌同学就地取材运用笔或直尺作学具,一起动手摆一摆,试一试;有的同桌同学还相互合作画一画“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非三角形)”等等。这样,通过摆一摆,画一画,使他们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感知、理解并逐步加深对“围成”与“组成”这两个词不同的认识。

  三、把个性体验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交流。

  《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须积极地投身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主动实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如教学“圆锥的认识”时,有位教师创设了“帮农民伯伯计算一堆圆锥形麦子的体积”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看到底怎样求圆锥的体积。然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如下:

  一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长方体,测量长、宽、高后求出了圆锥的体积,看来圆锥可以转化成长方体。

  二组:我们组把圆锥形橡皮泥捏成了正方体,也求出它的体积。

  三组:们组把圆锥捏成了底面积一样的圆柱,发现原来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师:请大家谈一谈对刚才的实验有什么体验或想法。

  一组:我们组开始认为转化长方体好,因为形状规则,好捏,现在体会到这样不利于发现它们的关系。

  二组:这样实验好,因为大家可以动手。

  三组:这样实验好,感觉数学很有意思。

  这样教学,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而主动实验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让学生主动进行实验就必然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才能展示出学生不同的体验和困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果课堂上教师不让学生进行实验,而是自己演示一下,学生能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成功体验吗?

  四、把课外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空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后,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

  (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

  (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

  (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或容积);

  (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的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

  (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通过把课外探究活动的空间留给了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小学数学论文1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政府对人才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决定了每个学生日后对教育的接受能力。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根本,也是众多科研项目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关乎学生后期的整体学习。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小学教学计算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和现状进行剖析,结合教育方式的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为今后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以数字和计算为主。所以计算能力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数学整体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小学课改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下针对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的相关经验和研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讨论。

  一、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的数学教育,大多是基础的计算内容,占了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直接决定了数学成绩的质量。而其计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先天因素,更多是取决于老师的教育和培养。例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些数学概念通过计算和分解的方式来引入;常见的应用题的应答方式和思路,可以通过计算步骤来逐渐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整体学习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数学计算能力的内在含义

  学生的计算能力水平和发展同其自身对数学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有着深刻的联系。数学中的计算步骤都是以充分地理解相关理论为基础的,数学理论通过计算步骤的完成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印象。其中,在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灵活掌握数学计算法则

  计算法则是对计算步骤的总结和概括,所有的数学性理论和法则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概率的。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需要明确地运用数学理论和规则指导自己的'计算,同时,对该理论要有正确的解读和理解,要知道为什么需要遵循这个规则来进行计算,不能死记硬背。对计算法则的正确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二)灵活的计算技能

  考核学生的计算技能,主要是通过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两个角度。计算技能掌握越熟练,其效率和正确性也就越高。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加深,其计算过程可以说是一种自动化、本能的过程,既复杂但是又很完善,是一个目的明确的规范化的练习过程。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理论基础上,通过不断练习和巩固来实现的。计算技能可以说是学生的一种内在技能,包括学生的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其中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3]

  三、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老师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确不同年级的数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等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差别一个年级,其学习能力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要针对不同对象具体划分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其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整体的综合素质来确定。小学生的计算培养需要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和训练时间的长短确定,老师制订的学习计划要有一定的科学性。

  (二)明确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目标

  老师在教学中要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第一,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将每个阶段的目标分解,确保每个阶段的基础过关。第二,针对难点和疑点要着重强化,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第三,加强不同数学理论相互之间的练习,教会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法则进行转变。第四,将自己的教学方式灵活化、生动化。第五,在教育过程中要及时总结和反思,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式。第六,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小组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4]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能力和领悟知识的水平都处在一个启蒙阶段。需要一个具有较强引导能力的老师。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教育工作,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整体理科学习。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中计算能力的意义和内涵进行解析,结合我国目前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相应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老师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必定会更加完善和科学。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科学:引文版,20xx(2):182-183.

  [2]师会林.浅谈小学数学中关于计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xx(8):16-17.

  [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计算教学[J].教育科学:全文版,20xx(8):109-110.

  [4]唐雄.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xx(10):105-106.

小学数学论文11

  一、导学式教学法的特点

  导学式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不再是主体,而扮演引导者角色。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老师要寻找一个良好的开头,把学生吸引进课堂,产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这个开头可以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可以是最近比较热潮的话题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选择一个吸引住学生的开头,是讲好一节课的基础。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要求学生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模式也是按照“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展开的。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正是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其次,通过教师导向,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通过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分析问题模式。小学生在自己熟知的身边世界中发现问题,就会引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时教师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可以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分析问题。不但可以有效分析问题,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养成自主探求的良好品质。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运用激励式教学法,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和攻关的决心,这些品质在以后数学的学习中也非常重要。最后,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得失和经验。教师在学生亲身实践后,要鼓励他们总结所得。不总结就没有收获,没有提高。所以,养成总结的习惯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归类比较,举一反三,从而达到触类旁通。

  二、小学数学导学法的应用

  (一)情境导入

  具体方式有故事导入,问题导入,交谈导入,实验导入,活动导入,童话导入,综合导入七种。下面以童话导入为例,加以介绍。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漫画--《白雪公主》。课件上出现白雪公主动画,紧随其后的是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刚从舞会里回来,漂亮的白雪公主受到了众人赞美。她心情愉快,拿出了十四个美味的苹果请小矮人们吃。桌子上放了七个空盘子,请问怎样分配苹果才能平均呢?下面就由学生上台动手分配,即在黑板上画出如何分配。这样由故事引入,课件与画画相结合,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教师选定的情境中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学生认知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注意突出重点难点考点,明确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的放矢,重点掌握新学知识。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的“比一比”等栏目,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知道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在完成课堂基本教学任务后,教师对本节内容进行的归纳总结,为了达到掌握教学新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授过后,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解题时要注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出过错,有没有彻底搞懂所学新知识?如何避免下次出错?教师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提问,可以加强与学生们的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总结的思维,有利于巩固新知识,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法灌输式教育“学过就忘”的尴尬。四、导学式教学法的原则在使用导学式教学法时,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导与学相结合原则;

  2.重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

  3.举一反三原则,让学生们争取“学一道会一类”;

  4.及时反馈原则,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改进教学进度。

  5.和谐课堂原则,创建和谐课堂,形成温暖、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

小学数学论文12

  论文导读::本文分别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介绍了珠心算独特的品质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珠心算与学科结合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案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珠心算,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珠心算是以新颖多变的具体形象的算珠为形象的特点,珠心算学习过程不仅仅促进了儿童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提升,更凸显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优势。

  一、珠心算研究概述

  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主要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把抽象的数字变成直观盘珠映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以珠象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是珠算的高级形式,是“珠算”与“心算”结合的产物。珠算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并逐渐发扬光大,对我国经济与历史发展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了珠心算的作用。研究表明,珠心算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将珠心算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珠心算的特点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珠心算这一祖国的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课程标准结合,亦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二、珠心算对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

  (一)珠心算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论文,应该不仅仅是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新课改中的情感指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 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教育应注重两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情感性论文下载。因为珠心算在信息的存储、传输方面有独特之处,能够使输入、输出一体化。它的存储量和计算机虽计算并显示出计算的结果,这就是珠心算中珠动数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是计算器所不具有的,也是其他计算工具无法比拟的,可以看出,珠心算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珠心算灵活多变的教法与本身的新颖多变的具体形象算术特点对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珠心算学习中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兴趣浓厚,练习内容丰富,有实拨、空拨、看拨、想拨,有听珠算、看珠算、听心算、笔算等,课堂气氛活跃,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同时会反馈给珠心算的学习中,影响着学生对珠心算机能的学习。

  (二)珠心算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态度

  态度是主体对客体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心理倾向。新课程中指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算盘既是教具、学具,也是玩具,儿童用手指拨动算珠,感觉光滑沁凉,算珠碰撞发出的响声十分清脆,感觉特别舒服,珠动数出、珠动数变,不仅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珠心算教学在培养儿童自信心、学习态度等态度方面,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学生在认真的完成每一组计算过程中,由于眼看算珠、耳听数、脑想过程、口读得数、手写答案小学数学论文,这些形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感官的互动,大脑一直是按所接受的数字信息译成算珠后,进行有规律的跳跃,最后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当得到赞扬等鼓励后,儿童的心理不免会产生满足、喜悦直至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当儿童发现自己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时,就会产生一种重新计算的愿望,从成功中得到一种想要积极探索答案的科学态度,通过与同学交流或者请教教师等手段,从而逐步相信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地去学习一个又一个新知识。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比拟的。

  (三)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内容的系统观点,指个体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新课程中的“价值观”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面对多元文化生态和多元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融合,算盘能为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架设桥梁,珠心算学习促进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珠心算学习有它独特之处,长长的一串数要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付出与努力,需要顽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需要自觉主动、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就潜移默化地竖立起来了论文下载。

  三、珠心算与学科结合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中融入珠心算的多通道学习来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在学科教学中,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设置讨论组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算”与“心”结合,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以及内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形资源的获取融合在一起。

  其次,注重教师自身的品质言传身教的作用。虽然珠心算的特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小学数学论文,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源源不断的传递着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等等,这是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一位品德高尚的教室可以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好奇心及兴趣。

  再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李秀艳采用基本认知测验、ERP技术、脑成像和脑涨落图技术对珠心算进行研究发现,珠心算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等智力品质,能增强计算能力。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多感官注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珠心算教学对学生多元化智力发展有加速作用。

  总之,珠心算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我们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在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教学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有益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燕.浅谈珠心算教学中学习心态的研究[J]. 珠算与珠心算, 20xx,3.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xx,9.

小学数学论文13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去饭店打临时工,管理人员说只要我们洗完200个盘子就行了。我负责把那200个盘子端到妈妈身边的箱子里,让妈妈洗。再把洗干净的盘子运回拿盘子的地方,放进干净的'箱子里。

  我们先坐到一个地方休息一会,我趁休息的时间想了一会,我一次能运4个盘子,走一个回合能运4×2=8(个)盘子,这也证明我运200个盘子,相当于200×2=400(个)盘子,我应该走400÷8=50(个)回合就能把盘子全部运完了。我又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听了连连夸奖我,说我真聪明。然后我们就开工,果然不出我所料,我真的走了50个回合。哈哈,生活中到处是数学呀!

小学数学论文14

  一、小学数学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提出自主研究问题

  探索性研究强调“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我们知道,思考源于怀疑,只有激发学生提问,才能产生学习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探索问题的原始解决方案,并基于自己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进行积极探索。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进行下一步的独立调查,大大提高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进行探究性试验

  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是实施再创造”的唯一正确途径,这一点是由学生自己去学习、发现或创造的,教师的任务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而不是将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游泳,想学游泳者要自己探索游泳的方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些特殊的场景,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就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拓宽研究的广度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问题和主线的开始,同时也是学习的目的正如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问题是出发点”。因此,在每节课或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教师都要为学生的学习铺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在教学五年级的“分数大小比较”后,学生知道了两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的分母,比较分子大小;相同的分子,比较分母的大小。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自己比较7/9和7/8哪个大,或者计算8/9与1/8的差,7/8与1/8的差,1/9和1/8的差等,让学生在进一步的比较中,深刻掌握比较方法。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为学生拓宽研究广度,这样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要适时进行指导即可,尽量让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自主学习的展望

  自主性教学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学生只有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进步,才能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被社会淘汰。

  三、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分析,不难看出,自主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了教学的必然选择。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在实际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总结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助力。

小学数学论文15

  【摘要】

  文章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这三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必定为数学课堂改革发挥重要的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时,可通过创设“猴妈妈摘桃,总共摘了28个桃,但是小猴嘴馋偷吃了一些,还剩下7个”这样一个情境,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结合文字观察,并提问“你从图上可以知道什么”。学生在情境图中发现了已知条件,有些会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减法计算问题,有些可能会提出“吃了多少个桃”这样的问题。在知道了哪些是已知的和哪些是要求的之后,再请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和要求的是什么(如图1所示)。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审清了题意,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再如,在执教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通过创设童心园的情境,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如图2所示),然后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紧接着让学生自由发言:“看了这幅情境图之后,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图中的人物进行分类。通过课始所提的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可以按照老师和学生分类,也可以按照他们参加的活动分类,这样就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以上两个例子都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的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教师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把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术辅助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把动、静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执教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时,通过课件演示,先呈现出一个圆,接着将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并标上1到12这12个数字,然后在每个大格里出示5个小格,最后再出示时针和分针,在逐步演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这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学生认识时针和分针,并能辨别整时之后,继续采用动画的形式,让时针和分针都从12开始运动,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情况,学生会发现,时针转一大格分针能转一圈,而时针转一大格时,分针转一圈是60分钟,引导学生发现1小时=60分钟。又如,在执教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始,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动画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原本静态的点和线动起来,组合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和今天即将要认识的图形,从而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时,同样结合动画和实物演示,让学生深刻体会角的大小和角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在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运用信息技术把原本静态的内容制成动态的效果,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电子白板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现场生成性,可以及时反馈,有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不需要有太多的预设,有些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子感应笔现场生成,当堂反馈,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完成新授内容之后,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运用电子感应笔在白板上进行练习,其他学生则在自己的练习本或书本上练习,除了完成书本上相应的练习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练习,增加练习强度,即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小学数学论文10-01

小学数学论文精选10-01

有关小学数学论文11-10

小学数学论文模板10-01

关于小学数学论文10-08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10-09

新颖的小学数学论文10-08

小学数学论文的范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