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论文发表

时间:2022-10-01 03:46:50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论文发表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

数学论文发表

  数学论文发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

  ”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使学生在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发展。

  一、在探索挑战中“体悟”学习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的过程。

  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

  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

  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求和追求。

  如在“整十整百数加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口算“30+20、70-50、60+40”,有了好算的体悟后,再把学生组织在猜想编好的算整百整十加减整百整十的题目:“230+170、560-190、350-170、180+240”渗透在这一极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

  在学习中,我多次组织学生进入猜想活动,目的不在于学生是否能猜想出正确的结果、结论,重要的是通过猜想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学到探究知识规律的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发现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的退位减与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这种学生对其计算的感悟过程成为思维的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是享受到探索活动乐趣的过程。

  二、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体悟”获知

  数学学习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在发现中体验认知、情感、技能、态度,才能协同发展,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参与活动,在动态的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存,从过程中获得积极良好的体验。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将全班学生分为5人一组,每组准备4盆黄沙,4个圆柱,4个圆锥(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等底等高,底高都不等)。

  1.实验怎么做,工具怎么选,具体分工怎么等分。

  由学生小组自由讨论规定。

  2.分工合作后思考: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怎样?为什么?3.达成共识,选怎样的圆柱、圆锥实验?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体积关系吗?你能从学过的什么知识得到什么启发?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认真、全面分析现象,主动表达自己的一些直接感受,相互合作,达成共识,得出规律:v锥=1/3 v圆柱。

  由于学生有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亲身经历,容易理解得到的知识,并充分内化,而且能举一反三,较好地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与技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基础,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对新的问题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有的学生也能依靠各自的知识能力形成对问题的理解。

  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对圆锥体积的感受、体验。

  又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对学生的操作做了如下的指导:(1)摸一摸。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柱体,用手摸一摸其侧面,整体感受面积的大小。

  (2)卷一卷。

  用一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纸筒,再把这个纸筒打开,让学生从中明白“圆柱的侧面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

  (3)量一量。

  让学生分别量出和标出圆柱展开后的长和宽。

  (4)想一想。

  这圆柱的侧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并说一说。

  然后求出它的面积。

  (5)总结。

  计算圆柱侧面积的方法(公式)。

  三、在迁移同化中学习,“体悟”获知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与创造出来。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用已有的经验来解释同化新知的过程。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用1、3两个数字组成尽可能

  多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这一开放的教学情境,有效地沟通了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生探究“1÷3是什么意思”时,老师巧妙地提供9÷9、6÷3这两个算式。

  学生借助它们通过类比思考,发现1÷3和6÷3等算式的本质联系。

  这样的教学善于把握学生学习的切入点,引导他们着力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在捕捉联系,发现巧门的“顿悟”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历着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认知矛盾趋于平衡,认知结构得以拓展。

  四、在师生评价中学习,“体悟”获知

  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也就是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朱熹说过:“大以成大,小以成小,无以人也。

  ”我在教学中,很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学生评价。

  对于后进生实行“暂不评分”、“舍得送分”;对于特优生的表现,实行“突破满分”。

  这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他们在师生的鼓励声中,体验知识的来龙去脉,去攀登知识的高峰。

  总之,要实行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识、情感、智能等方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数学论文发表】相关文章:

论文发表10-05

关于数学论文11-18

初中数学论文07-29

小学数学论文07-15

数学论文的范例10-26

学困生数学论文10-08

美感数学论文10-08

小学数学论文07-15

发表毕业感言06-16

论文怎么发表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