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实践操作中的有效数学学习论文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更不是强加记忆填鸭式,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都是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原来的数学学习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或填鸭式教学、教条主义,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信心,失去方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减弱许多。学生的动手实践,亲力亲为,有利于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自主探究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一、有效数学学习中实践操作的重要意义
(一)质疑激趣。任何学习都在兴趣。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进行数学的学习,可很快的使学生对学数学产生求知欲。要想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去实践,去思考,去摸索规律,从而自己发现知识形成原理,体会各种不同的方法。当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时,他们就有了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动。例如: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学生根据书本内容自己摸索和探究,求得一个数的倒数不仅仅有一种方法,同时他们还会选择更好更快的方法,以便实际应用。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探究,得到的满意的答案,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他们学习的内驱动,而且把知识理解、掌握的很好。
(二)让学生学会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的认知过程往往只是眼过一遍,然后敷衍了事,自当就是成功的。实践操作在于促成学生的实物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这就是学生不断积累的经验和阅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一次的体验会使知识记忆的更深刻。
(三)让学生懂得知识的由来。古人发现和总结出的规律和法则,是经过他们不断地试验一辈一辈传承下来的,教师则把规律和法则直接告知学生,让学生记住结果。既然前人总结的经典我们可以拿来就用,没有必要让学生在走弯路,而浪费宝贵的时间。这种想法看来很对,但却让学生失去了自己独立验证其知识点机会,直接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结论,不懂变通和应用。
(四)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探索规律,形成自己的学习理念,适用于生活和其他领域,这样将让学生终身受益。但是这种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它需要学生自觉意识长时间经验的不断积累,所以就需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当做一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实践探究。
二、提高学生课上实践操作效率的有效环节
很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堂学生一起在动,学生高高兴兴动手实践,互相交流,这就达到了自己的设计目的,况且部分学生会总结归纳最终结论,已经很好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实践环节毋庸置疑,而学生的参与中是否都是积极主动的,最终结论所有学生是否都理解,才是关键。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一般放在课下,学生会积极的准备相关材料或搜集相应的理论支撑。学生的年龄较小,没有太多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也许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和事象都理解不透,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学生提早明确知识要点并简单的进行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课上动手实践。此环节在数学课堂最常见,基本每一节都会涉及到,为学生创造更多大家互相交流,边动手边动脑的机会,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大有裨益,这也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有了充足的课前准备,学生的参与度会大大提高,控制好个别学生的表现,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和探究。
(三)课下实践应用。课下习题的应用是识记和巩固课上知识点和方法的重要过程。只有课上的学习,没有课下的应用,学生的课上功夫相当于白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在这里尤为重要,课上有教师的监督和调控,课下没有组织性的练习,学生的自控能力本来不强,会使最后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体现出教师主导作用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数学学习中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意识是重中之重。
【实践操作中的有效数学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学习方法论文10-09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实践探讨论文10-09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论文10-10
中职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论文10-10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论文10-10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论文10-12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论文10-09
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论文10-11
现代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论文10-12
探析小学数学教育有效路径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