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春节的随笔

时间:2023-01-16 11:40:08 随笔 我要投稿

春节的随笔(精选39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想要找更多优秀经典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的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的随笔(精选39篇)

  春节的随笔 篇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从起源上看,春节显然是农耕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不过如何突破历史的局限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进一步优化春节的文化基因,力争做到既能沿袭传统风格,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这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春节不只仅限于亲友相聚吃吃喝喝。如今,利用春节假期外出旅游增长见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家庭甚至还漂洋过海远到国外去吃年夜饭,这样的变化的确使传统的春节焕发出新意。但是这些仅仅只是过节方式上的改变,要想使春节这个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有活力和生机,就必须在内涵挖掘上做文章。

  在这个羊年春节长假中,我们感受到了潮乡海宁“文化春节”的无穷魅力。无论是传统文化的展演,还是全民阅读风尚的兴起,都使得春节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保持古朴韵味的同时,透出了浓浓的文化味,而这正是传统节日可以强筋健骨的基础。因此,为了让春节这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能够与时俱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有必要多举并措,让文化为春节增添新内涵,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将春节打造成全中国人的文化大餐。

  春节的随笔 篇2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的名字也叫年。那是因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兽。他每年都要到村庄里吃小动物或者小孩子。许多人都十分害怕他。他们知道这个怪兽十分害怕红色,所以他们家家都在墙上贴了对联,当那只怪兽再次来到村庄时,他看到墙上都贴满了对联,他十分害怕那种红色的东西。后来,有一位老者走了出来,这位老者手里拎着一挂鞭,他一下用火棍点燃了他。怪兽一听见这种声音吓得就跑掉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个传说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人们都知道了这个传说。所以,我们现在也依然将传统留用至今,把对联贴在门上,把倒福贴在窗户上,因为许多人都想着未来的一年要很幸运。

  在除夕的那一天,整个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并且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会守夜,然后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我们会穿上新衣服,走街串巷,彼此问道新年好,就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压岁钱了。新年会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在这期间,我们将会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春节的随笔 篇3

  春节,是家庭团聚的节日。没有哪个节日,能比春节更能激起人们回家的念头。对家乡和亲人的渴慕与思念,潜藏着朴素而深刻的感恩之情。春节,早早地就把家乡的声音传进了心底。只要有可能,回家过年是人们无需犹豫的事情。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这就有了亿万人流动的春运,有了气势磅礴、浩浩荡荡的回乡大军。每当过年,中国广袤的土地上便分外忙碌。数不清的人流朝着不同的方向赶,目的地只有一个——故乡。回家,最朴实最简单的一个字眼,因春节的到来,而显得尤其庄重而温暖,透出只有中国百姓才理解的温柔和热烈。

  丰富多彩的年俗,把属于中国人的亲情表达得无比热烈。亿万人参与的春运背后,承载着游子们回家心切的浓浓亲情。古老的年俗,有的.保持至今,活色生香。有的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渐淡化。洒扫庭院,贴春联、闹花灯、看春晚、到祖庙祈福……这些琐细而温馨的仪式,体现的是亲情的温暖。大小不一的红包,也只是对亲情的点缀。

  总体而言,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丰富了许多。可以选择在家里团聚,陪伴父母和老人,也可以选择全家外出旅游,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春节基色,终归还是没有变。亲情也在欢聚的气氛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习俗在变、人事在变,而承续千载的文化血脉没有变,中华民族对家国梦想的祈愿也没有变。

  亲情是这个春节最为动人的风景。让我们为涌动的亲情点赞,为中华民族振奋的家国情怀而高兴。春节承载着千百年积淀的厚重情结和家国之梦,已成为共同的民族情感,弥足珍贵,值得万分珍惜。

  春节的随笔 篇4

  春节,这座空城已经让我们厌倦了这个似乎没有多大特别的节日,于是我们决定回去,期待那个记忆中的家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

  踏上湿漉漉的青砖,儿时的记忆随着潮湿的空气都飘上了眼前,记得幼时,这条长街就是我们玩伴的高级定制,我们总是对这里有一中无法言说的眷恋,哪怕不知道如何表达,却也能明白这里是家。的确,记忆中,这就是家。在春节放假期间,我们总会回去,就算凭着声音或是背影,我也总能辨认出伙伴们的样子。那个曾经是与我多在同一个地方的他,哪个又是曾与我一起迷路的她……

  记得那时的青砖白瓦总是为我们守护了一切,守护了我们不愿承认的童真,守护了我们的友情,守护了那个承载我们幸福的“家”。一到饭店,整条街都是幸福的味道,就算隔着一道道被水汽浸润的江南的墙,我也总能辨识出一个母亲的牵挂。每每夕阳挂天,母亲总会在门前等着她的孩子,那条系在母亲身上的围裙是家的召唤,是幸福的预兆。春节的'故乡人也同样拥有这般的幸福。

  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巷尾,从前的我们总是愿意一直跑,这颗心没有终点,于是,这条街也没有尽头。跑累了,就就地坐下,休息够了,就站起来再跑,乐此不疲。因为我们知道在巷尾总会有期待的快乐。从前,心照不宣的我们认为买热汤面事实上最幸福的职业。巷尾老爷爷卖的热汤面,味道总是迷漫过旧旧的后院。跑到那里的我们也总会要上一碗,老爷爷总是会笑着戏问我们是否带钱,而我们却总是笑,因为他总会幸福的端上一碗面,那氤氲的热气为我们画出了幸福的形状。

  “热汤面,热汤面……”一声声的吆喝将我拉回了现实。当时的店铺早已换了主人,却总感觉不陌生,还是那样的笑容,还是那般的柔和,我分明在他的笑眸里看到了那个慈祥的爷爷,看到了曾经放肆的我们,看到了心中不忍割舍的家,看到了那段幸福的时光……

  流浪猫睡熟在摇晃秋千,夕阳照了一遍他咪着眼……

  低下了头,挑起了幸福味道的见证,可怎么突然就模糊了眼,已然分不清碗里的是葱叶,还是面,大概是泪吧。

  春节时的老街依然是那么的热闹,那般的人情,寻久不见的年味最终还是在“家”中有了专属的归宿。也许这才是春节赐予我们的最大感动,每一个故乡人都能在家里找到心底的封存,释放内心的感伤。

  春节的我们都决定喜欢上每一个春节,爱上未来终将变成幸福回忆的每一天。

  春节,是年龄的放纵;春节,是心的归期;春节,是家的任性;春节,是幸福的预兆……

  春节的随笔 篇5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在昏暗夕阳的照耀下,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以往春节的那份兴高采烈,可能不会再来了”我想往年春节,我总是一付眉飞色舞的神情。在爆竹与烟花声此起彼伏的除夕夜里,我总是激动得难以入眠。一夜末眠的我,第二天就随着爸爸妈妈去拜年。跌跌撞撞的我在亲人们的包围下收获了许多的红包。片刻之后,我就与弟弟一起越过了呼唤我们吃饭的包围圈,一路蹦蹦跳跳地直奔玩具店。烟花、爆竹、彩蛋、玩具卡牌、玻璃珠……虽然这些不坚固的小玩意一下就会被我们搞到支离破碎,但片刻的欢乐也会令我们感到物有所值。

  在大年初一后的几个夜晚,一切都是如此的热闹非凡却又安静祥和。我与弟弟、妹妹还有哥哥会相约在大伯家附近的一个活动中心里,把自己所集的所有烟花在此燃放。烟花在黑夜中的绽放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就如同一道道仙光在随着你的手臂舞动。低处的小烟花衬着不远处高空爆炸的烟花,显得十分的空灵,有一种说不出口的美感。色彩斑斓的火光把夜空照亮,几朵低矮的云也在光亮中原形毕露。这情景似乎在我某一个深入的梦境中出现过,着实令人暇想万分……而如今,这个杂陈着我童年记忆与幻想的活动中心,早以被房地产开发商给征用了,剩下的只有一片“不准无关人员出入”的荒地。小时候过年,最盼望的事不过是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电脑游戏罢了。当时我家里管得严,在家我根本就摸不得电脑,所以对那些五花八门的电脑游戏十分的渴望。只有过年,我才能大大方方地与小伙伴们一起玩电脑。一个不大的空间,却充斥着大伙儿的欢笑。如今,电脑依然是摆在那个角落,但人却再也不是那群吵吵嚷嚷、天真无邪的熊孩子了。

  这春节,我对它虽然有失望与厌恶,但在一年的大部分时光里,我对它都是怀着一丝丝期盼的.。每当我身心放松、平静下来时,眼前都会出现一幅画:在萤火虫温暖金光笼罩下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寺庙里,新年的钟声沉沉地敲响。那钟声古老而又凝重,却不失一丝温情。寺庙旁爆竹声声响,爆竹刺耳的声音杂着人们团聚时的声声祝福,一派祥和。每每想到这里时,心里都会感到十分的愉悦与舒服,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感……这不就是对春节赤xx的期盼吗?它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底。

  我们对春节的情感,这份美好的意境,就是我们对团聚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眷恋!

  春节的随笔 篇6

  小时候,家里穷。厨房是竹编的瓦房,清爽透风。每逢春节,每个人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忙活。吃食也只是两条活鱼,一只鸡鸭,外加一碟糖烧的花生米。等着爸妈回家,自己添个下手,然后在昏黄的灯光下嗅着香甜的味道。这是当年最美好的时光。这个味道至今甜腻诱人。

  其实,我真的很感谢春节这个节日。不仅是团圆,更重要的是年味呀。我可是个十足的'吃货。

  若说我最想吃的,就是妈妈包的粽子,那可真是绝妙。自家碧绿的粽叶煮过一晚,清洗晾干,晶莹剔透的自腌鸭蛋,个大的红枣,拌好酱的五花肉,白花花的糯米,经由母亲的巧手翻折,完美出炉,然后大火烧煮,香飘四溢。最好吃的时候就是趁热。黏糯的口感,甜甜的香味,酱料的丰腴,肉质软烂可口……糟糕,流口水了!我十分期待除夕夜的粽子啊!

  我讨厌街上的闹哄哄,喜欢呆在家里,拿个米糊粘住对联,扫扫地,喂喂鸡,擦擦板凳,洗洗碗,望一望远处的青山,呼吸新鲜的空气,然后投进火热的厨房,挥洒汗水。最后呢,洗个香喷喷的热水澡,喝着饮料笑眯眯地守夜,收红包。哈哈,数一数钱包,喜滋滋地入睡,等第二天的鞭炮声掀开你的眉眼。

  春节的随笔 篇7

  这个春节,我尤其怀念父亲,比去年还要强烈。

  因此,这个春节的感受和往年很不一样,落籍,而且有一些伤感,这些年来,这是过春节时第一次有这种感觉。

  春节前后,我找了山里的一个村子,一个人住了进去,白天看书,晚上散步,早晨打坐。

  傍晚的时候,我喜欢进山里,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才折返,来回都会经过这个村子的公墓,公墓很大,坐落在两座山之间,公墓里长满了松树,非常茂密,山风吹过,松涛阵阵。

  于是,我便会不自觉的想起父亲,想起他之前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第一次带我进城看电影——《少林寺弟子》,想起他骑自行车带我去看骨折了的脚踝,想起他饭后慢慢掏出“福”牌的香烟点上……

  时间太快了,快的我有些害怕,许多事情昨天刚刚经历过,今天却再也无法回忆了。

  以前经过公墓,我更多的是思考,现在却是恐惧。

  我常常想,父亲一个人走一条如此黑暗的路,是否孤单,是否害怕,路上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样的恶兽,他又如何应对,他是否也像现在的我,为了吓唬村子里的狗,拿一根枣树枝在手里,他还能拿得起吗?

  无论欠与不欠,来生也许都不会再见,听起来,心,如北风,冰凉,冰凉。

  你就这样走了,走得那样从容,走得那样无牵无挂,走得让我在冬天的寒夜里泪水涟涟,我多么想问一句,几十年后,当我也走在这条路上时,你是否等在路边,如之前一样把我的手相牵?

  去年的'春节,被变故打得懵懵懂懂,今年的春节,则是沉淀下来的绵绵思念。

  有父亲的男人,可以任性,可以四海为家,可以浪迹天涯,那时觉着,天塌下来有他顶着。

  他活着的时候,感觉有许多事离我们好远好远,其实,我们没有想到,太多的责任只在呼吸之间。

  你知道,我很想你,可是你却从不走进我的梦里,我知道,你挂念我,却又怕打扰我的休息。

  春节的随笔 篇8

  这是属于春天的节日。

  或许只是我自己心中浅浅的感觉,在清冷肃杀的冬日,越是雪花漫天飞舞就越觉得春天的气息萦绕在我的周围,充满希望与欢乐。有时我也会惊讶于自己脑海中那一霎那的感觉,但确定真实存在着。就在掌心指尖穿梭,就像济慈笔下掩不住的喜悦和憧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节的来临,让这个世界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带着急切的心情,放下一年的失意与疲惫,从四面八方集聚到一起,回到最温暖的归宿,与阔别许久的亲人聊着一年的欢喜忧愁,更多的是对未来的畅想。也许窗外依旧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在那一刻,只是陪衬着每个人心中无限的温暖。在忙碌的身影,无所顾忌的言笑和锅碗瓢勺的碰撞中奏出了新年第一曲交响乐。

  “二十三吃灿糖,二十四扫新房,二十五赶乱岁,二十六割年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除夕夜,守岁祭祖贴春联。”

  春节的到来,带来了一片热情与忙碌。在火的映衬下,爸妈忙里忙外收拾屋子,准备过年用的物品,小弟弟也在一旁帮忙刷洗碗筷。歇脚的当儿我抬头便看见大红的“福字”和卡通虎在墙上冲我笑,笼罩在每个人身上一圈淡淡的光晕。我真的很幸福。想起以往曾读过许多关于名人或富贾在晚年放弃一切只为追求平静安详的生活的故事,我真的在那忙碌的一刻体会到他们的心境:与家人同心同德,最平凡安宁的生活就是无限的幸福。这大概就是春节的某个意义,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点滴,爱我所有。

  夜空中绽放无数的烟火,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一家人坐在电视机旁一起包饺,一起欣赏有趣的电视节目,在欢声笑语中展望新的一年,畅谈着对明天的,偶然抬头,是日渐疲惫的父母眼角浅浅的皱纹,是稚气未托的小弟弟无忧天真的.憧憬又是新的一年,美好的明天,我们都会闭上眼睛在心底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期待着明日初升的太阳。

  春节时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留下了一些传统,更多的是希望华夏儿女们要把对亲人的关心和祝福放在心中最重要位置,把爱传扬。

  又是新的一年,春的节日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希望与爱。我们要更加努力,更加懂得自律和选择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春节的随笔 篇9

  同样是过春节,但只要你细细地观察体会,就会发现我们过节的方式却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内容也丰富了。

  小时候过春节的情形虽说遥远却不模糊,其实并不是盼望春节的那几天,这只是个借口,内心的缘故还是春节来了,可以穿上新衣服满大街走,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了,可以放鞭炮了,这同样能引来同龄人羡慕的目光,招来一大批小伙伴,还可以吃上比平时更多的大鱼大肉了(其实长辈们还是极有分寸的,鱼肉还要用来招待亲友)……

  每当春节再次来临,心中就会有一丝感慨,啊,一年又过去了,时间真快啊。这时间就如同自己和心爱的恋人在一起,不知不觉他就这样悄悄地离我而去,再不会有炙热的夏天坐在火炉旁日如年的感觉。

  那孩提时代特别期盼过春节的那种强烈的感觉慢慢地淡化了,这和年龄的增长虽说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以为却并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还是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过节的方式不再是重复着的单调。

  我可以站在高楼的阳台,尽情地欣赏此起彼伏的烟花腾空绽放,我也可以整串整串的放着鞭炮,不必再像小时候那样,买上一小串鞭炮,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开,小心翼翼地藏好,抑制着内心的冲动,数好数目,规定一天只能放几个了。

  我也可以驱车郊游远足,暂时躲避城市的喧嚣,在空旷的山野,在静谧的林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平静着躁动的心境。我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和现代通信,和亲朋好友互致问候,冷眼观看世界的熙熙攘攘,你争我夺。我还可以足不出户,重新阅读曾经读过的让我热血沸腾的书籍,思考这世界莫测的变化……

  我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度过这个传统的节日。

  但再也不会回到在并不明亮的.灯光下,吃完年夜饭,放几个鞭炮便无所事事,早早地钻进被窝,抵御冬天刺骨的阴冷的那个年代了。也不必担心自己过节穿什么衣服了,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是遥远的记忆了,鞭炮也已变成了爆竹烟花,大鱼大肉早已不再是过节才能解馋的奢侈品了,口味也变得只想吃些清淡的绿色食品了……

  我感觉到,在春节,很少有人吵架,即便是小时候顽劣重现恶作剧或不经意间燃放烟花爆竹惊吓了他人,从对方的神情中,解读出的也只是宽容的嗔怪和善意的提醒,还有会心的理解,放佛这时我才能真正回到我的童年,感觉人与人之间质朴的大度。

  上天是友善的,真不知自己曾做了什么。

  春节的随笔 篇10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突然怀念起儿时的春节,许多的情景都历历在目。

  记得从姥姥、姥爷家转学,回到我的出生地,那个偏远的坝上小城,是在1973年。那时的我刚九岁,正在上三年级。与姥爷家相距150公里,但口音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时难以改口,以至转学后时常被同学们学舌调笑,大约一个月后才慢慢改变了口音和同学们一样了。

  儿时的我,同许多的孩子们一样,最盼望的就是过春节了,至今也有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普遍的家庭生活都比较拮据。市民的粮食都有定量,买米面油要粮本,买布要布票,肉要肉票,糖要糖票……副食供应很紧张。所以,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相对比较多点的肉和其它一些平日吃不到的美味。

  我接触的富裕家庭不多,那时也没有太大的`贫富差距。春节前,每家都要彻底打扫屋子,拆洗被褥,洗许多衣物。那是个样板戏的年代,清楚地记得家里墙上挂着《龙江颂》中江水英和《红灯记》中铁梅的剧照。随后,家里要做的就是要准备新年的食物了,当时几乎每个家庭必有的三样就是:压粉条、炸点心、炖猪头。也买点糖块,炒制一些花生、瓜子,油炸一些蚕豆,也叫兰花豆,还有中秋节时储存在地窖的水果,这已是不错的条件了。

  白天父母上班,这些准备工作都是在晚上进行。粉条是用纯土豆粉做成的,坝上盛产土豆,比玉米粉、红薯粉要筋道、好吃,做粉条工序比较复杂,还有一些小技巧,以至我一直也没有学会。每次做很多,做好后,一团一团的直接放到院子里冻起来了,这样也便于保存,做菜时也方便取用。我的家乡地处坝上,冬季最低气温常常达到零下40度,院内的东、西厢房也便是天然的大冰箱了。

  炸点心主要是糖枣、麻花和江米条,这可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家庭都会做的。我家每年都要请人来做。和面很关键,发面、搭碱、软硬、糖量等等。搓麻花很有意思,把和好的面切成条搓几下,折成三折,提起来就自动扭转成麻花了,我也在旁边认真的看和学,也试着搓了几个,没想到也成功了,受到父母的夸奖,心里还颇得意呢。搓好的麻花摆在一起,最后用北方特有的胡麻油(也称亚麻籽油)炸熟,金黄色的麻花便出锅了,一定要控制好火候和油温,点心可不需要外焦里嫩哦。

  再就是炖猪头了。因为,当时肉价虽然只有八毛多一斤,却也要凭票供应的,而且也很有限,价格还是比猪头要贵得多且不用凭票,每家都要买三四个猪头。那时的家庭双职工每月收入大概也就四、五十元,养活五六口人,生活都不易。

  炖猪头事先要用在炉膛烧红的铁钎子把猪头上的毛烫掉,弄的满屋子都是燎猪毛的味道。最后洗净,每个猪头分为两瓣,便于炖熟。那时,家里都用的是灶膛、铁锅,锅也比较大,满满一锅猪头要炖两三个小时才能炖熟。渐渐的铁锅里的肉香就飘满房间的每个角落,也飘到了窗外,左邻右舍都能闻的到,令人垂涎。我最盼望的就是三十晚上吃炖好的猪头肉了,最爱吃猪鼻子的部位,也只有今晚才可以足吃一顿,平日节俭的生活吃肉是很少的,剩余的就要挂在厢房,冷藏起来,留作以后慢慢吃了。

  晚饭后,天色已黑下来,每家院子里都要挂起红灯笼。我们这些孩子,则每个人提一个里面点着小蜡烛的纸灯笼,有圆的也有长的,也有家长们自己做的,形态各异。兜里揣着着不多的鞭炮就跑去街里玩了。那时的炮竹很小,也很便宜,二毛钱一挂,只100响。这也不舍得一下子放完,而是逐个的摘开,单个的去放,为的是玩的时间更长些,点燃后没响的那些,也要拣回来掰断,用香头点燃火药看喷出的火花。有些调皮的孩子把点燃的炮竹扔到其他孩子的灯笼里,随着一声炸响,他得意的笑了,而被炸坏灯笼的孩子,委屈地提着破灯笼哭着回家向父母告状去了。

  那时的家庭都没有电视机,只有在外面和同龄的孩子们一起玩才是最开心的时刻。偶尔也和父母玩玩扑克,听父母讲讲他们小时候过年的故事。许多人在年三十晚上是不睡觉的,这叫熬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守岁,我熬不住,却也睡得很晚,就这样其乐融融的度过除夕之夜。

  那个年代的生活是艰苦的,但年味却是浓浓的,四十多年过去了,太多的回忆至今仍记忆犹新,令人怀念,每每想起儿时的春节,也是那么的温馨、甜蜜和幸福!

  春节的随笔 篇11

  春节,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孩童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了。不过在古代孩童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春节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春节的随笔 篇12

  随着日历一页页的翻过,2023年转眼已来到到,原本还没有春节的概念,可今天早上在公交车上,邻座一位大妈正在电话里说到:“知道了,你回来的时候什么也不要带,只要你能早点回来过年就行了,现在过年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用储存那么多东西,想吃什么到超市里转一圈就行了,特别的方便……”,听着大妈在电话里的叮嘱,不经意间想起了我小时候过春节的情形。

  记得小时候,已进入腊月,村里的年味就慢慢的开始了。从腊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要腌制腊八菜,据说只有这天腌制的腊八菜味道纯正,吃起来脆嫩清爽。

  在村子里只要进入腊月二十三后,就相当于进入了春节,大人们从二十三就开始扫房子、磨豆腐、杀猪肉、蒸馒头、购年货,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而我们小孩子,自放了寒假后,在家长的催促下早早的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是玩。

  那时候村子里比较冷,不像现在,屋里有空调、暖气,那时候的孩子也就不知道个冷。每天吃过早饭后,把四角(用废书纸叠成的)往棉裤兜里一装,一上午不再着家的,一直玩到大中午让家里人在大街上喊半天后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吃饭。虽然,手和脸被冻得红彤彤的,甚至手都被冻的裂了口,但还是喜欢在空旷的野外疯耍,一点也不觉得冷。

  到1988年左右,电视机刚刚普及到平常的百姓家,大多数都是12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共有3个频道,电视节目少的可怜,即便如此,也是每天晚上围在电视机前把电视看的没有台了再睡觉,反正第二天不用上课。每次看完精彩的电视节目后,小孩子们第二天就会聚到一起讨论剧情中谁是好的,谁的功夫有多厉害,甚至还会痴迷的去崇拜。

  稍大一点的孩子,有时也会帮助家里人干点活。那时候家里用电还不是很方便,过年村里人要做年糕,小孩子为了能早点吃上一口年糕,都要被“征用”来推石碾子。

  石碾子就是在一块大圆形的石磨盘上竖着一根木桩子,桩子上套着一个木框,框内框着一块石磙子,框着石磙子的木框上有一根长长的横杠子,人们就推着横杠子让石磙子在磨盘上生硬的转动。空推石磙子还容易,可在磨盘上放上要推的食物后,推起来要有一个劲。

  小孩子为了吃上年糕也是蛮拼的,大人将黍子倒在磨盘后,小孩子用力推着石磙子转圈,大人拿着扫帚和铲子跟着石磙子一边扫,一边从石磙子上向下清理粘在上面的面饼。经过多次的反复碾压,黍子慢慢的变成粉状后才算完成。

  做完年糕后,大人们一系列的炸丸子、请神圣(年画)、炒花生、写对联等事项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而小孩子们则每天围着电视看个不停,大人们有时不高兴了就把电视给关了不让看。于是,小孩子们就每天东家串、西家跑的无所事事。

  到了小年那天,小孩子们是玩的最高兴了。大人们要包中午的饺子外,就剩下午把院子彻底清扫一遍后挂灯笼、贴对联,这时大人们把家里藏的过年时要用的鞭炮拿出来晾晒。然后给小孩子们一些“大地红”小鞭或者是用纸包装的“甩炮”。女孩子们则比较乖巧一些,呆在家里跟着奶奶学剪窗花。

  有了玩的“大地红”小鞭和“甩炮”后,小孩子们就更加的疯狂了,把家人给的小鞭拆撒了,装在棉裤兜里,一个一个的用火柴点燃小鞭放,胆子大的孩子会用手拿着小鞭的底端部分燃放,但也有被小鞭炸伤手的。胆小的孩子一般都会将小鞭插在墙的缝隙里用长长的香(供奉神圣用的)来点燃小鞭,点着小鞭的引线后赶紧的远离,并用手捂着耳朵等小鞭炸响。调皮的孩子为了玩出花样是变着法的放小鞭,有时他们将小鞭插在过街的`拐弯处,等有人经过时,将准备好的小鞭点燃,快速的跑到隐蔽处观看小鞭炸响后吓得路人一大跳的样子。更甚者会将“摔炮”装在裤兜里,跟随在骑自行车人后面,趁其不备将“甩炮”掏出用力的向脚下一甩,吓得骑自行车的人赶紧下来查看自行车那个轱辘爆胎了,这时小孩子怕挨揍,就赶快的向相反的方向逃离。还有调皮的孩子会将小鞭插在路边的牛粪上或雪堆里,路人从此经过时,小鞭也正好炸响,结果是被炸开的牛粪和雪堆弄得行人一身脏兮兮的东西。然后,这些孩子就会跑到没有人的角落里大笑老半天。

  要说过年最开心、最热闹的莫过于大年初一,那时候大街上还没有路灯,小孩子们早早的起床后,点上大人们给糊的小灯笼,去找本家的长辈们去拜年,只要是到了长辈家里,嘴上都会说一句给您磕头了,其实磕头不磕头,长辈们都会给上几块钱或者是一些瓜子、糖,哄得小孩子们特别的高兴。

  过了大年初一,都开始去拜年走亲戚,一般初二那天要去姥姥家,到了姥姥家,舅舅、姨姨们都会给压岁钱,不管多少,躲到角落里偷偷的去数钱,然后和小伙伴炫耀。回家后舍不得花,交给大人们替自己保存着。

  过了初六基本上亲戚也都走完了,大人们没事干就会聚到一起打打扑克,喝喝茶。而小孩子们还有没写完作业的,就被困在家里磨洋工。一吃过中午饭,村里大队部的锣鼓就会“咚咚呛”的响起来,那场景既热闹有壮观,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

  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户户都有烤百灵火的风俗(也叫去杂病),吃过晚饭后人们会把家里用旧了、坏了的低价值可燃杂物,比如锅帽、炕席、簸箕、篦子等物品拿在自家的门前,用柏树上叶子(柏灵)引燃。一家人围着火堆在旁边伸手或伸脚烤一下,然后向里面放一块馒头,等火熄了再找出来分着吃,寓意着去除身上的各种疾病,杂物燃烧完后,家人们在睡觉前用工具将燃烧完的灰围着门口撒成半圆形,把家门封住。

  正月十七的早上,家家户户还要从家里往外拉蝎子、蚰蜒,拉蝎子、蚰蜒就是用黄草纸捆绑在一根芝麻秸秆上,点着后从家里的角角落落转一圈,一边转一边嘴里念叨着“蝎子、蚰蜒跟我走”,然后从家里一直念叨着走到村外边,把燃着的黄草纸扔出去,这寓意着家里一年没有蝎子和蚰蜒。

  过了正月十七,这个年也就算结束了,小孩子们也就该开学上课了,而大人们则又要为一家子人的生计忙活开来。

  现如今村子里的孩子和以前我小时候完全不同了,过去的年味随着现在的生活水平发展变淡了许多。有些传统的年文化伴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了历史,留给我们这些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度初的人来说,春节已成为童年记忆里最有乐趣的往事了。

  春节的随笔 篇13

  过年了,过年了,终于过年了!我高兴地喊着:“我又长了一岁,我十一岁了。”

  一大早,全家就开始忙上了,爷爷在一旁监督。我和爸爸贴对联,这对子写得真好“财源滚滚来,年年发大财”。如今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爷爷也年轻了好几岁呢!

  过年了,妈妈要包好多的饺子,有酸菜猪肉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有牛肉萝卜馅的……新年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好吃的,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盼望着零点钟声的敲响。10点左右,家家户户燃起了烟花炮竹,火熊熊的.燃烧起来了,饺子下锅了,我们要围着火堆绕几圈,听爷爷说这样就不会生病,可以去去晦气。

  热乎乎的饺子上桌了,刚刚热好的菜端上来了,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了,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我们把祝福送给他们。

  和妈妈收拾完以后,我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我希望下一年马上来到,因为我想再长一岁。

  春节的随笔 篇14

  按家乡的规矩,我们过春节要包饺子、吃年饭、贴对联等等习俗。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节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过春节。

  春节来到,又是我们小孩子喜欢的节日咯!过春节又可以得到压岁钱了!得到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东西啦!我到外面的小店里买来一大袋子鞭炮。一回到家我就拉着妈妈,让她陪我到楼下放炮子。刚到院子里我就开始点。听着鞭炮的`响声,我的心立刻高兴极了!

  炮子放完了,我就到家里和奶奶一起去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可爱的饺子,我高兴极了!

  春节时,晚上热闹极了,人们都要守岁,熬到12点。许多人12点都放起了炮子,都把天照亮了!我们放完了电光炮后就打开窗子,哇!就像在白天一样!如果我们在路上走,不用点灯就可以看见了!

  转眼间,又到了上学时期了,我们又要去上学啦,我还真留恋春节时期呢!

  春节的随笔 篇15

  春节到了,人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

  人们杀猪宰羊,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便早早起床,来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开始了传统的拜年仪式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攒取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如小汽车、四驱车、玩具枪、足球等,而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真的是一个快乐的春节,人们一直玩到深夜,不舍得入眠。

  春节的随笔 篇16

  一转眼,又一个新年。

  记得去年的除夕,当秒针“滴答”一下指向12,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噢——我又长了一岁!”

  现在,又迎来了一个除夕新年。

  去年的那个时候,我激动得跳起来,高兴我长了一岁。现在,我度过了那个岁数,将要失掉初长成时候的喜悦。

  安拉_____.

  在上网查阅资料,突然弹跳出一个方框:怎么度过情人节。

  我眯起了眼睛——关掉了方框———情人节,2.14,不是小孩子可以过的。但是我转念又一想?什么?2.14?!大年初一?

  突然发现我好笨,别人也许早就知道了,或许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巧合,我呢?呵呵,至今。

  情人节、大年初一、情人节、大年初一……

  初一的喜庆,就是父母与儿女的'情人节吧。

  每一年都是这样。

  拜年、不是在给亲人朋友送上一份关爱的、友谊的亲情么?这就是情。

  友情、亲情、爱情、不都是么?

  安谧的笑了。

  大年初一,请允许我,把它当做孩子们的情人节、给亲友长辈,送上一份真挚的感情,永远、美好的祝福。

  忧伤与快乐同在,

  幸福与美好肩并肩。

  我们年少而真挚的情感,在亲友和长辈之间,送上一份无暇的翡翠般的祝福

  又是一个崭新的年华

  逆转的世界

  让我们更早成熟,来吧

  不必使用你可爱的储蓄罐

  只需要你的喉咙轻轻发出声音:

  大年初一、情人节快乐!

  我送你们

  一份最真挚最纯洁的情谊祝福。

  春节的随笔 篇17

  有这样一群人,面对疫。情逆风前行,义无反顾;有这样一群人,用信念与责任为人民的安全护航,用坚持和勇气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他们就是白衣天使。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比我们更了解病。毒的危险,但他们从不曾畏惧,更不曾退缩。医生们用无私与奉献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篇章——医生父子奋战抗疫一线,隔着防护玻璃给彼此打气;医护人员自告奋勇奔赴一线;母亲隔门叮嘱武。汉医生……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是抗击疫。情最勇敢的战士!口罩盖不住他们坚强的微笑,护目镜挡不住他们坚定的`目光。他们挥泪与家人告别,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只为更多人的安全;放弃了回家的机会,只为更多家的团聚。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为大家分析了情况,总结了防护措施。他告知大家事态的严重,他说“建议大家不要出门”,自己却转身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不仅有着医者的专业,更展现了医者的担当!

  每一个人都在贡献者自己的力量——宣传防护知识、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交警、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工人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积水成渊,千万人的能量汇聚,就是坚不可摧的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这场战役一定胜利;我们祝愿,病人早日康复,医护人员平安归来;我们期待,在疫。情结束、鲜花盛开之时,平安相见!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春节的随笔 篇18

  伴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度过了一个极富情趣的圣诞节。侧耳倾听,新年的脚步声近了。翘首东望,时光隧道中正姗姗走来一个晶亮晶亮的日子,让我们轻轻向他招手:新年,你好!

  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个充满风霜雨雪的日子里,我们奋斗过,进取过,成功过,也失败过。我们的欢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无比完美的记忆。正如普希金的诗中所说:而那过去的,都会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吗?

  新年是时光的起点,元旦是时光的第一个里程碑。这一天,我们更多的是畅想未来,那些就要完成的事业,即将到来的机遇和完美的前景,正在前方隐约向我们招手,以神秘的

  梦幻和无尽的快乐诱惑着我们。于是,我们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期望,顾不得疲惫和伤痛,又要义无反顾地风雨兼程了。新年总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到来,然而,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的,那无数的诗情画意等待着我们去感受,去描绘:洒满阳光的湖畔早晨,落满花瓣的小径黄昏,还有江南巷青石小路上的烟雨蒙蒙,北国和熙春风里一碧万顷的麦田。

  是的,尽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凛冽的寒风依然肆虏呼啸,但为了心中那以前对自我许下的'诺言,为了那不灭的希冀和美丽的憧憬,我们还是向前,向前。

  站在新年这一雪白的起跑线上,向着明天,向着东方那轮冉冉升起的红日,让我们放飞心中的白鸽,以怒放的百合花般的情绪,真诚地道一声:

  新年,你好!

  春节的随笔 篇19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啦,过年啦!小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寓意着新开始新生活。,大年初一孩子去串门你100,我50,孩子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年夜饭、放鞭炮、压岁钱、穿新衣……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孩子们跳跃着,欢笑着,乐此不彼。

  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的.年菜都已经摆上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那红红的对联格外醒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一声接一声,烟花满天。出远门的人几乎都要回来吃年夜饭的,团团圆圆过大年。

  正月初一那天,因为过年什么活都不做就做吃的,家家户户都走家窜户,亲邻朋友都聚一起聊天,有说有笑,谈天说地说着一年的得失,这算是奔波忙碌了一年的犒劳吧。

  正月初三许多店铺都陆续开张,生意兴隆嘛。所以好多人开始陆续开始为新生活忙碌起来,大街小巷都是人流涌动,好不热闹。

  元宵节一开始,春节又一个高潮开始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吃着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热腾腾的汤圆吃完后,便都去逛街了。此时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头攒动。许多店铺里都挤满了人。

  眨眼间,春节就过去了。孩子们又该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去各自的岗位工作去了

  过年就是这样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

  春节的随笔 篇20

  春节长假结束了,各个行业各类人群大都重新开始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新的一年你好,我们来了。

  今年的春节多多少少有点悲情,家族中有两个至亲确疹患癌,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让人莫名伤感。其中一位在我和母亲探望时要求大年初六将他接到我家走一圈,说应该最后一次了,还说自然规律新老交替,看开吧!一句看开吧却令人不禁伤感,能看开吗?心中的痛苦如何言说。

  今年的央视春晚似乎争议比较多,个人观看后不觉有多差,也不觉多优秀。一台晚会而已,观众大多看不透主题和结构这样的高大上问题,所以说六小龄童与晚会主题不符实属牵强,何必拂逆大众心愿,团聚欢乐为本何必较真。

  过年的时候很多人说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有意思。实事好像如此,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娱乐活动多姿多彩,最可怕的是平常可以唾手可得,我们也就对春节没有了期待和向往。加之网络的普及,天涯海角相隔万里却在群中天天相见,春节团聚也就失去传统的维系亲情友情的'功能了。

  过完春节虚龄三五,这个年龄谈衰老死亡有点早,

  谈青春爱情奋斗理想有点晚。种好自己三分地才是正道。努力工作,把职业当事业是可取的;照顾好身边的人,尽自己所能给关心自己的自己关心的人带来快乐;保护好身体,有好的身体才有幸福的一万种可能。

  期待未来更美好,奋斗从此刻开始。

  春节的随笔 篇21

  过年是中国的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过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的随笔 篇22

  新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我国最红火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看重的节日。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过年的基本习俗吧!

  春节里,家家户户必然装扮得红红的。挂红灯笼、春联,贴“福”字等等。总之是用红的,穿红的,戴红的,可以说“红色”成为人们春节时最亲密的朋友。传说在古时候,由一个叫“年”的怪物,经常在春节这个节日里跑出来害人,后来得知,它很怕红彤彤的东西和很大的响声,比如一个熟透了的.红苹果就足以吓跑它了。后来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过春节的时候把家里扮得红红的,还经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岁,古时候,有个人曾以吟诗、打麻将来打发时光,可是现在不同了,科技发达了,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也喜欢看呢!不过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呢?相传在古时候有这样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做“岁”的怪物喜欢吃成年人与老年人,不喜欢吃小孩子。可是,它特别坏,每当遇到小孩子时,就会施法把小孩子变笨。直到有一年新年的时候,一个财主给了他儿子一点钱,并给他系在锦囊里,结果当他儿子遇上“岁”时,“岁”见了这个金光闪闪的东西竟掉头就跑。此后大家不仅夜里守“岁”,谨防“岁”的偷袭,而且也会适当地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零花钱,命名为“压岁钱”。

  新年就快到了,有那么多有趣的传统习俗,好期待啊!

  春节的随笔 篇23

  盼啊!盼啊,眼看春节就快到了,想到这,我不由得笑了起来,在春节前,人们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逛街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买年画,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坐着火箱围着火炉看电视,还有的人在打麻将打扑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货物都齐全,琳琅满目,人们恐怕想买什么都难选择!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各有各的个性。他们把买来的年货放得满地都地。买来的年画怎么贴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风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贴,有的倒着贴,还有的歪着贴,各有千秋。人们把买来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节一到,就可一饱口福了。家家备有鞭炮,人们穿上新衣服,准备迎新年,在春节前,人们一出门,如果遇上了好朋友,总是口中不忘说一句:“上街啊!”人们忙碌地准备着春节大吃大喝一番。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大把大把地收压岁钱,然后就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而且我们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那可就大赚一笔了!

  我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好吃的水果,手里玩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玩个痛快!

  春节的随笔 篇24

  今天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是在十一年前的今天却不平凡,因为11年前的今天,我-- 一个调皮的女孩诞生了!这既是个令人激动,又让我回想起母亲生我的艰苦!

  我伸了个懒腰,用手揉了揉眼睛,抬头往上一看日历,“耶!今天是我生日。”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连忙穿好衣服,来到了父母房前。隐隐约约地听见他们的谈话,原来他们正在商量如何给我过生日呢!我的心里暗暗高兴,心想:“过生日真不错!”整个上午,我都盼望着早点到“高潮”,想着父母会给我什么惊喜呢?果然不出我所料,当我回到家的时候,父母在为我的生日忙碌。我飞地似的跑到了厨房,只见父亲小心翼翼地打开蛋糕盒,拿出盒子里的蛋糕,并插上11根蜡烛,蛋糕上有许多奶油做起来的花,粉色的'巧克力上还写着:祝你生日快乐!多么精致的花啊,那花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呢!妈妈还做了很多我最喜欢吃的菜,有斑节虾,有大闸蟹,还有我最喜欢的水煮牛肉……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就开始用餐了。饭后,我亲自点燃这11根蜡烛,然后开始许个愿,我高兴地闭上了眼睛,在心里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我祈祷:我们一家永远和美永远幸福!睁开眼睛后,父母和我一起吹灭蜡烛……

  今天,是我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知道自己长大了一岁,更了解了爸爸妈妈,知道了爸爸妈妈的艰辛。我知道母亲生我时的痛苦,也感谢父母养育了我,陪伴我成长。

  春节的随笔 篇25

  新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远去了,但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腊月二十三去商店买年货,首先就是给小孩子们买糖果吃,有巧克力糖、硬糖······各色各样,样子好看,吃起来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第二样就是买鞭炮,有小孩子玩的红蜘蛛、还有冲天炮······小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烟花,一摇一摇的`,好看极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都是一大早起来放鞭炮,大人们忙乱,小孩子们跟在屁股后面,非常高兴。

  除夕那天非常热闹,家家户户把糖果、香烟、瓜子、花生摆在果盘上。大家都去洗澡,穿起了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还在大门前挂上了门神。到了晚上,家家都开了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12点,因为他们都要守岁。12点过去,就开始放鞭炮、放烟花,然后关上大门,睡觉。因为,这代表着一年过去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家家户户都把大门打开,迎接新来的客人,每来一个人,都要发烟、发糖,还可以得红包呢!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女人们出去拜年,男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小孩子们出去玩,有时候,还要到远方亲戚家去拜年。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都开着,不许间断,睡觉的时候也得点着灯,小孩子这时候就在家里看电视、放烟花。这一天,大家晚上都会吃汤圆。

  过完元宵节,年就结束了。

  春节的随笔 篇26

  眼见日历已翻完,不知不觉又一年。南来北往谋生计,背井离乡只为钱;空巢老人无人管,留守儿童亦贪玩,惠农惠民留不住,城乡差别是自然。 “家”是维系亲情和爱情的基石。一个家,无论怎样的破败与简陋,哪怕孤儿过年回家,是一个无需讨论的选择。然而,当我们在谈论回家的时候,我们寡母,哪怕祖孙相怜,哪怕贫贱夫妻相对无语,它也是白昼中一个可爱的鸟巢……在谈论什么?———曾经谈论的是团聚,年夜饭﹑鞭炮﹑上坟……时过境迁。廿一世纪的今天,如果你要从远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回家过年,首先必须关注的是“春运”。这个近些年伴随城乡逆向流动而产生的特有词汇,它变成了当下过年回家路上的一道屏障。

  当流浪的人儿历经艰难抵达故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的村镇与记忆中的故乡相去甚远。“家”已面目模糊——衰弱的.父母想儿女,年幼的孩子盼父母。而已经适应大城市生活的人们由此觉得故乡与客居他乡的大都市相差甚远。再进一步踏入家门,与留守的亲人们团聚之时,又不得不面对在这个时代大变革中人际关系的疏离,疏于来往的亲戚间浮于表面的寒暄,疏于人们对经济意识的不断攀升。从四面八方回乡的人之间暗含机锋的攀比,原本热闹的团圆场景被淹没在一场场雷同且漫长的酒宴和赌桌上。压岁钱﹑礼物和赌资最终变为回乡者更大的负担。

  唉!过年回家,然而回家的路途上似乎有着越来越多的阻碍,回家已经变得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春节的随笔 篇27

  有一段时间没写日志了,春节期间人也变得懒惰了。但想来想去,还是得不断地和自己做斗争才行。这听起来是有点严肃,可是不严肃也不行啊!脑子也会生锈的!所谓的“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写手生”是很有道理的。写东西不只是一种爱好,也是为了防止大脑变得迟钝嘛!本博主本来就脑子笨,再一迟钝,就离植物人不远了。呵呵……开个玩笑!今天绍兴是阴天,闲着没事,有许多感想,却又无从写起。我发现想什么而达不到才是痛苦产生的真正根源。如果根本不曾去想,也就没有痛苦产生的根源了。人有时还真是自找苦吃,该想的也想,不该想也要想。要掌握好该与不该这个“度”也实在是不容易!既然想了,就努力去实现吧!不管遇到多大的难处,必须去克服才是。就是吃点苦头,受点磨难,也是有必要的,我可不想梦中千万里,醒来还坐床上。

  再说说前面提到的“斗争”一词,其实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斗争。当刚刚从梦中醒来,一睁开眼,斗争就开始了:是马上起床还是再睡一会儿?好歹起来了,定好的锻炼计划又不想执行了,又要开始斗争了。就连吃饭这样天大的好事有时也因为没胃口也是需要斗争的'。吃完饭就得要去上班工作了,这需要斗争的地方就更加多得数不过来了。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与穷。”那我们就来斗一斗,找一找其乐无穷的感觉吧!

  春节的随笔 篇28

  在我老家,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的猪都发出了惨叫的声音,杀猪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躲回屋里,外面的猪声在我耳边回荡……

  杀完猪,猪肉摆在桌上,像是卖猪肉似的。要用盐洒在猪肉上,腌上个三五天再来吹干它。吹干后,还要用柴火的烟熏。熏得跟煤炭似的,可味道比那些零食跟食物还要好吃。连老家特色的鱼香肉丝都比它差远了。这叫做“烟熏肉”。除此之外,还要自己灌香肠,我们小孩子特别喜欢吃自己灌的香肠,颜色看起来像石头似的,可吃起来香极了!吃了一个就会吃上第二个、第三个……

  小孩子们过年,除了玩炮竹还是玩炮竹。小孩子们玩大人们忙,管都不管我们小孩子。

  大年三十这天,天刚蒙蒙亮,大人们便开始准备着杀鸡、杀鸭,为年夜饭准备着食材。小孩子便拿鸡毛做了一个鸡毛毽子,在我们这里,踢毽子是在每个冬天都很受欢迎的一项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都在赶着做年夜饭,到处都能闻见烟熏肉和酒菜的香味。门外早就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鞭炮声日夜不绝,团圆饭一上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香肠。吃完团圆饭,家家看春晚,十二点整,整个天空都是五颜六色的'。这一晚,我们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早晨,大人们开始煮圆滚滚的汤圆,我们那里初一早上有吃汤圆的习俗,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小孩们穿着自己的新衣非常兴奋,急忙去找小伙伴玩耍,到处都能传来欢声笑语。

  春节的随笔 篇29

  新年随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远去了,但它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腊月二十三去商店买年货,首先就是给孩童们买糖果吃,有巧克力糖、硬糖······各色各样,样子好看,吃起来很甜,让人吃了还想吃。第二样就是买鞭炮,有孩童玩的红蜘蛛、还有冲天炮······孩童们特别喜欢玩烟花,一摇一摇的,好看极了。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都是一大早起来放鞭炮,大人们忙乱,孩童们跟在屁股后面,非常高兴。

  除夕那天非常热闹,家家户户把糖果、香烟、瓜子、花生摆在果盘上。大家都去洗澡,穿起了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还在大门前挂上了门神。到了晚上,家家都开了灯,看春节联欢晚会,一直看到12点,因为他们都要守岁。12点过去,就开始放鞭炮、放烟花,然后关上大门,睡觉。因为,这代表着一年过去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新的一年即将开始。

  正月初一店铺关门。家家户户都把大门打开,迎接新来的客人,每来一个人,都要发烟、发糖,还可以得红包呢!男人们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女人们出去拜年,男人们在家招呼客人,孩童们出去玩,有时候,还要到远方亲戚家去拜年。

  元宵节到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灯笼,晚上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都开着,不许间断,睡觉的时候也得点着灯,孩童这时候就在家里看电视、放烟花。这一天,大家晚上都会吃汤圆。

  过完元宵节,年就结束了。

  春节的随笔 篇30

  我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准备。最忙要数妈妈,爸爸和姥姥。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姥姥一声令下:“包饺子!”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不亦乐乎,妈妈赶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好帮手。我听心里美滋滋。干更卖力。

  下午,先早早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很小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声音实在太大,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

  如果我在乡下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姥姥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一件事。

  你们说,我们家乡春节有没有意思!

  春节的随笔 篇31

  过年是中国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说,我喜欢过年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要知道过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晚会上,在这些大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人们习俗,那春节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过年喜庆。

  过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踩高跷、唱戏、猜灯谜,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的随笔 篇32

  新年又称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为重要节日,也是我国最红火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人民最看重节日。下面让我们来解下过年基本习俗吧!

  春节里,家家户户必然装扮得红红,挂红灯笼、春联,贴“福”字等等。总之是用红,穿红,戴红,可以说“红色”成为人们春节时最亲密朋友。传说在古时候,由一个叫“年”怪物,经常在春节这个节日里跑出来害人,后来得知,它很怕红彤彤东西和很大响声,比如一个熟透红苹果就足以吓跑它。后来人们就想一个办法,就是在过春节时候把家里扮得红红,还经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里,大家都要熬夜守岁。古时候,有个人曾以吟诗、打麻将来打发时光,可是现在不同,科技发达,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也喜欢看呢!不过为什么要熬夜守岁呢?相传在古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做“岁”怪物喜欢吃成年人与老年人,不喜欢吃小孩子。可是,它特别坏,每当遇到小孩子时,就会施法把小孩子变笨。直到有一年新年时候,一个财主给他儿子一点钱,并给他系在锦囊里,结果当他儿子遇上“岁”时,“岁”见这个金光闪闪东西竟掉头就跑。此后大家不仅夜里守“岁”,谨防“岁”偷袭,而且也会适当地给自己孩子一些零花钱,命名为“压岁钱”。

  新年就快到,有那么多有趣传统习俗,好期待啊!

  春节的随笔 篇33

  不管现代科技如何发达,城市里的娱乐方式多么迷人,但在春节里,它们都无法与家乡的那种气氛相比,只会让我们在防盗门里边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提防。今年春节又将近,我越发地想念儿时所过的家乡的春节。

  童年的时候,我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小镇上最高的楼房只有四层,每座楼里大多是一家人,都是木门,一早起来,首先就是开门,然后一直到晚上睡觉时才会关门。吃饭时,大家你窜我家,我到你家,你吃点我家的萝卜干,我尝尝你家的老腊肉。空闲时,聊聊天,下几盘棋。谁家有个事,邻居们都像亲人一样帮忙。所以,在这么淳朴的小镇里,春节就别提多么热闹有趣了。

  除夕晚上,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备置一桌酒菜,请亲朋好友,边吃边聊。我们小孩子则一改吃饭磨蹭的作风,狼吞虎咽吃完饭,因为重头戏就要开场罗!吃完饭,大人们看春节晚会的看晚会,打牌的扯起几张桌子打牌,话家常的话家常。路上行人渐少,我们玩得十分尽兴。通常是上街和下街的'孩子分为两大阵营,我就当上街的“长官”。首先是一根根“火箭”打头阵,所有的烟花都喷不了多远,但我们都为这假的“战争”而不亦乐乎。随着“嗖”的一声,小“火箭”飞奔而出,玩了个花俏的架势,再“叭”地炸开。一串“信号弹”往空中窜了十几米,再爆炸成一串绚丽夺目的火花。小小的我们,在五彩的光芒中,快乐的小脸熠熠生辉。

  春节的随笔 篇34

  春节的随笔 篇35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欢声笑语,一大早,我就兴致勃勃的跳下床,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吃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准备出门拜年。

  大街上,到处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我随堂姐去拜年,不一会儿,我的口袋就鼓了起来———装满了糖果、瓜子等,拜了这家拜那家,老家虽然很寒冷,但人们的`脸上依旧洋溢着喜气洋洋的笑容,不管到了谁家,家里的主人都会大方的抓上一大把甜甜的糖果,塞进小孩的口袋里。中午,亲人们欢聚一堂,好不热闹。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该看春晚的时刻,大家兴奋的围坐在电视机旁,谁知,“啪”的一声,屋里漆黑一片,停电了!我们借着手机的光亮,来到厨房,想接点水,才发现,拧开水龙头,一滴水也不出,这大过年的停水停电,一点也不好玩。但这依旧挡不住我的好心情,走出家门,仰望天空,繁星闪烁,美丽极了,一眨一眨的,好像在向我问好呢。要知道,在城里,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亮、这么多的星星。对门家的小孩拿出了双响炮、烟花棒、划炮等小玩意儿,邀请我一起玩,我又惊又喜。随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炮声响起,孩子们的脸颊都笑开了花儿。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直到十点多依旧没有电、没有水,春晚也没法看了,我伴着烟花爆竹的响声进入了梦想。

  春节的随笔 篇36

  这个春节,我有不少收获。

  过了腊月十五,我和爸爸去卖对联,爸爸说:"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我们卖对联,可能算为人民服务哦!”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一位老师傅说:“你爸爸写的毛笔字很有力,看来,功夫不浅啊!”“是吗?”“你一定还是个学生,让我来给你讲一下春节的一些习俗,好不好?”“好啊!”

  “每当新年,每家每户都会贴上春联,那是因为大家都要以春联来烘托过年的气氛,大年三十的时候,有些地方要进行守岁,所以呢,初一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睡觉,因为守岁的意思是,每到大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必须过了12点才能睡,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这就是守岁,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呢!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兽的怪物,从海里窜到村子里去祸害百姓,让劳累了很久的人们,白白的失去了自己的农作物,还吃掉了很多人,只有一对挂红帘、穿红衣的两口子没有事,还有些烧竹子玩的小孩也没事,当年兽转到这里时,被发出的.“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吓跑了,过后,当地人知道年兽怕红、怕火、怕爆炸声,每当年兽出现时,家家户户已经贴上了红色的春联、福字,并且亮着灯,坐在房里,关着门,直到第二天早上,年兽离开了,家家户户安全了,都出去向每家探望,各自庆幸自己没被吃掉,从此,每家都以这样的方式过年,一直沿用至今。”

  听到这里,我已经收获了很多,我想:这次卖对联虽然花费了我很多时间,但我也学会了很多。

  春节的随笔 篇37

  众所周知,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么进步,都不能忘记蕴含其中的文化禀赋。写福字、贴春联、挂灯笼、猜谜语、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现代社会里,除了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传统的春节文化元素外,更应在继承中创新,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增添更多的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区域特点的内容,以更好的创意让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认知、认同、尊重、敬畏,这对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南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几年各类文化活动也是蓬勃开展。尤其在一些重大节日期间,政府部门更是从文化惠民的角度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这些好做法必须持之以恒地抓下来,并不断打造升级版。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下乡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尽享“文化大餐”;另一方面要注重市场主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企业资源,搭建露天草根舞台,让群众在自编自演中自娱自乐,在浓郁的文化熏陶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

  要让春节文化活动“叫好更叫座”,必须尊重市场运作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主动对接文化市场走势和观众现实需求,并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在“问题导向”中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年货”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生活。

  春节的随笔 篇38

  转眼间,春节悄然而至;极目之处,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她浓缩着每个人内心最炽热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在这万家团圆、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我们尤应三“思”。

  春节团圆倍思“亲”。亲情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更是春节最鲜亮的元素。“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游子们风雨兼程纷纷从天南地北踏上归途,是缘于亲情在召唤;那些因职业、岗位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回家团聚的人们,同样有亲情在牵挂。孝奉父母,陪陪孩子,拉拉家常,抑或在遥远的他乡,给亲人送上问候和慰藉,这一刻我们被亲情包围着。不要辜负这份美好的亲情,用行动践行孝亲美德,为家庭和睦、家风和美做出应有担当。

  春节团圆当思“恩”。春节贺岁,不止于喜庆、祈福,感恩是自古以来一直崇尚的主题。陶醉于幸福家庭、美丽家园,我们感恩长辈的教养、家人的付出;沉浸于团圆的喜悦之中,我们感恩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为我们顺利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的奉献者;年货越来越丰盛、家境越来越殷实、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我们感恩党和政府的民生政策。

  春节,是圆梦征途中的亲情驿站;团圆,是奋发拼搏后的.精神小憩。新年要有新目标,新时代要有新作为。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加油,怀着感恩的心,带着亲人的牵挂,沐着温馨的春风,给新的一年定下一个“小目标”,期待下一次春节团圆,分享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春节的随笔 篇39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春节的随笔06-12

春节的随笔【经典】12-31

春节的随笔10-05

春节感受随笔09-10

春节随笔作文[经典]08-23

(经典)春节随笔作文08-31

(精选)春节随笔作文09-16

家乡的春节随笔09-06

随笔春节作文[经典]08-30

春节高中随笔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