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育随笔-立足幼儿注重细节

时间:2022-08-04 19:30:50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随笔-立足幼儿注重细节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随笔-立足幼儿注重细节,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随笔-立足幼儿注重细节

  陶行知先生在歌曲《小孩不小歌》中指出:“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子还要小”。以前在教这首歌时,我还没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这句话的理解很肤浅。今天我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的真谛:只有真正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才会写出这句至理名言。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三十年之后,我越来越感觉到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立足幼儿,尊重孩子,关注细节”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是我的几点亲身体会,和大家共享。

  一、注意观察孩子的行动,了解孩子的需求

  记得很多年前,我曾遇到过一个女孩,她上课和休息时间都要紧紧地夹紧双腿,小脸涨的通红,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种行为叫“夹腿综合症”,这是一种由于裤子太紧偶然形成的一种坏习惯。在后来的工作中也经常碰到。当时因为年轻,缺乏经验,就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很粗暴的批评了她,并且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把她打了一顿。从此以后,她看到我就紧张,而症状却并没减轻。对此我一直很自责。后来的工作中,陆陆续续又碰到过好几例,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我采取和她谈话的方法,让她知道这样做不好;再和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共同督促,一旦发现她发呆,不要用语言阻止,而是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把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让她去帮老师做一些事情,或者和别的孩子玩游戏,这样会慢慢让她忘记。今年又有一个女孩也是这样,一有空就紧紧地夹住双腿。我和另外两个老师对她格外关注,一看到她有夹腿苗头,赶紧走过去引导她把思路转移,没多久就成功地帮她改掉了恶习。

  还有一次,我发现有个孩子上课时小脸憋得通红,双腿不停地摩擦,凭经验,她要小便了,立刻让她去卫生间,但还是晚了,裤子尿湿了。原来,上课前他觉得不要小便,后来要小便了又怕老师骂,所以只好憋着。如果我们早点发现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成人也有这样的时候,何况孩子呢。所以,在我班上,我告诉孩子,只要你想小便了,无论是上课还是午睡,你只要轻轻地说“老师我去小便了”就可以自行出去小便了,不用得到老师的同意。

  假如我一味要孩子下课才能去小便,那孩子不光身体受伤害,心理上受到的伤害更是无以复加。

  二、了解幼儿心理,顾及孩子面子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有些事,在一些成人看来无关紧要,在小孩子却未必。

  我班殷齐,因为刚转来,性格还有点内向,不小心把小便弄身上了,我帮他换裤子时他紧紧地抓住裤子不放,我就问:湿裤子穿在身上难受吗?他点点头。那老师帮你换掉好吗?他不吭声。我以为他默认了,就帮他脱裤子,谁知他还是紧紧地抓住裤子不放。我不禁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当我看到他的眼睛盯着小朋友时,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害羞啊!在我把其他孩子请出卧室后,他爽快的让我给他换了,不过还是躲在被窝里换的。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无论如何无法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注重面子。如果我不注重孩子的感受,不换位思考,粗暴的给孩子换衣服,也许在老师的威慑下,孩子不得不屈服,但孩子自尊心所受到的伤害是很难抚平的。也许一辈子都难以康复。

  晨间活动时,其他孩子都脱掉了过多的衣服,陈歆怡死活不脱,宁可满头大汗。我就想起有一次帮郭晨茜的脱衣经过。郭晨茜的奶奶总是帮她穿很多的衣服,外面穿一件裙子,里面穿的都是一些比较难看的衣服,有的还破了,我就帮她把里面的衣服脱掉,再把裙子给她穿上,她总是高高兴兴的。所以我就想是否她也是这样呢?于是我就说我们把里面的衣服脱掉,把漂亮的裙子穿上好吗?她立刻满脸笑容,等我帮她换好衣服后笑眯眯的去玩了。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女孩子,作为老师,不光要懂儿童心理学,关键时还要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果我强硬地帮她脱去衣服,那么她很可能一天都不开心,更有可能从此留下阴影。

  三、注意方式,表扬为主

  许浩辰是有名的皮大王。他的名气在他们家周围一带也是响当当。在农村,很多成人把孩子当玩具。没事就逗着玩:说谁谁的名字,奖你一颗糖,你奶奶(爸爸、妈妈、爷爷等)叫什么名字。等等,如此获得大人的一片哄堂大笑。孩子是一张白纸,久而久之,再单纯的孩子也变得油腔滑调,老于世故,他的父母也管不住他了。许浩辰就是这样被大人们耍的像一只机灵的猴子,在一群天真的孩子中间显得格外顽皮。初到幼儿园,他的顽皮就显现出来了:不听老师的话,欺负小朋友。于是,老师只得天天代他向别的家长道歉,向他的妈妈告状。他的方法很恐怖,带来一根竹枝,让老师在他不听话时狠狠地打,说是在家就是这么对他的。对此,老师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

  这学期,许浩辰被分到了我们班。他妈妈先给我吃了定心丸:许浩辰不听话,你就狠狠打,没关系。我当然知道打孩子绝对不行。刚开始,我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计划:不和他套近乎,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让他觉得我比原来的老师“凶”,使他望而生畏。另外,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一招还真管用,当他告诉妈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时他妈妈第一反应就是这孩子又撒谎,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当得知这是真的时高兴坏了,说:我真不敢相信,这孩子在小三班就是个捣蛋鬼,人见人厌啊!谁料想,好景不长,第三周开始,他的顽劣性就暴露无遗:坐不住,人家从他面前走过,他把腿伸出来绊人家一跤;如果有人不小心摔一跤,他非但不拉一把,反而压在人家身上;开展区域游戏时,他一会儿玩娃娃家,一会儿又要玩美工区;在卫生间洗个手他都能为了抢便池把同学的脸抓破;为此,我是没少跟家长道歉,批评他:惩罚他不让他参加游戏;让他坐“淘气椅”,谁知他根本不在乎,一个人自由自在更欢了;告诉他爸爸妈妈吧,俩人的口气一致:哼!回家收拾你!我不止一次和他妈妈交流过:不要粗暴对待他,越打越强。说是这么说,我又何尝不苦恼呢?

  为了帮助他走上正轨,我想尽办法。首先把他安排在我的眼皮底下,随时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其次,干扰他的活动,让他做我的小助手,减少他单独活动的机会。比如,让他发发剪刀,收收书本,或者递个抹布啥的,实在没事了,让他帮我捶捶背,我拉着他玩玩翘翘板的游戏(从我腿上滑下来),教他折一些简单的东西如船、钢琴等等,只有看到他有一丁点进步,就及时表扬他,这样坚持一个阶段后,他的兴趣慢慢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告他状的人明显减少了,他妈妈开心地说:哎呀!这孩子,真的没让你少操心。说实话,最开心的其实是我:班里少了个捣蛋鬼,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给家长赔不是了。

  我们幼儿教师,做的是不起眼的工作。但是,作为一线幼教工作者,我们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教育、健康阳光的个性。这些都和我们密不可分;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肩负着国家的育人重任,必须对孩子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国家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认真工作,细心育人。不要让一个可以避免的细节毁了孩子的一生。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一句鼓励的话,让子找到自信;而一句批评的话,很可能让孩子自卑。

  记得看过一位叫“点灯的心”的博客:回忆了参加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三次家长会。文章的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只记得大概。幼儿园时,老师对她说:你的孩子如何如何顽皮,她听了很难受,当孩子问她:妈妈,老师怎么说的?她说:老师说,你进步很大,上课比以前规矩了。中学时,她看到老师一直和几个优等生的家长交谈,还不时对她投来蔑视的眼神,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回家后,孩子问她:妈妈,老师怎么说?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说你上次数学考了49,这次考了60分。孩子听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高中时,她怯怯的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坐下,老师把她叫来,对她说,依你孩子的情况,完全可以填北大。几天后,孩子拿着哈佛大学的通知书递给她:妈妈,其实,我知道你每次都是编的,老师并没有这样说,你是为了鼓励我。这时候,她放声大哭。

  记得我当时是很激动的,真想找这位伟大的母亲聊聊。要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位母亲这样的境界,还有教不好的孩子吗!?如果这位母亲也想别的妈妈那样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世界上就很可能少了一位杰出的人才。

  鼓励孩子、体验孩子的心情,绝对是成功的法宝。作为老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切记不要把孩子当孩子看。

【教育随笔-立足幼儿注重细节】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对幼儿爱心教育05-15

幼儿小班的教育随笔02-19

幼儿保育教育随笔08-13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7-22

(精选)幼儿教育随笔07-18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7-31

幼儿教育随笔(经典)07-31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8-06

[经典]幼儿教育随笔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