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随笔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随笔1
听到伊能静的《萤火虫》,就被那细声细语所吸引,于是我决定将这首歌推荐给六年级的孩子们。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下........的萤火虫。“请同学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萤火虫。”于是,孩子们脱口而出可爱、调皮、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又问看到萤火虫,你第一个会想到什么。我静静地听着孩子们说着自己心中的萤火虫。在他们用语言描述了萤火虫后我按下了播放按钮,于是那悠扬的旋律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
“你对这首歌曲感觉如何 ?是什么打动了你?”
有的说是优美动听的旋律,有的说是歌手的恬静一些美好的回忆在他们的心中蔓延。
“这样的歌曲适合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聆听呢 ?”
有的说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听,给自己鼓励;有的说要在夜晚一个人静静的听,享受独处的安逸。
歌声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交流,我很是惊讶孩子们的感受。当我还没提议学唱这首歌时,已经有同学举手要求我演唱,这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响应。在学唱的过程中,我感受从未有过的感动,孩子们那专注的眼神、会心的微笑,都是那么纯真。
我想,虽然《萤火虫》不是选自教材,而且是流行歌曲,但孩子们喜欢它。教材是用来辅助孩子感受各种音乐风格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领悟的。那么,选用适当的流行歌曲又何妨 !
这篇叙事描述了这位教师把偶然间听到的'一首歌曲介绍给学生的教学过程,从文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对美的音乐的渴求,主动地学、认真地学深深打动了这位老师,这跟我们现今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节课后,教师也从中领悟到了音乐教育的意义所在孩子们需要美,音乐课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
教学需要智慧,需要灵感,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积累智慧的素材,捕捉灵感的瞬间。当这些灵感、智慧给课堂带来意外的收获时,则更应把它看作珍贵的财富,将其以文本的形式收藏起来,当无形的智慧转换成有形的教育叙事本时,你也就获得了自身成长的一大飞跃。
音乐教学随笔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音乐在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使人们对音乐课越来越刮目相看。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不负众望,更好地完成好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放射出它应有的光彩,这是我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验的课题。我发现影响上好一节音乐课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以下这几方面更不容忽视。
一、师生对音乐课的认识态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之一
常言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作为老师首先要重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自尊自爱,对任何一节课都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使学生无形中受到感染和影响。针对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老师要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思想脉博。否则,只一味地想怎么设计课堂教学花样,只能抓住学生一时的心,却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改变对音乐课的态度。所以一旦发现有学习不端正的学生,我就利用上课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讨论:音乐课到底有什么作用?音乐课究竟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没有音乐课会怎样?……同学们马上七嘴八舌,大讲特讲其好处所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老师工作的意义,也使他们更多更好地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从而自觉自愿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课堂上老师的夸奖与鼓励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大家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则事例:某几位专家学者到一所学校做实验,到某班时,随意点出几个学生并很认真地对老师们说:“他们几个将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果不其然,几年之后,本来表现一般的这几位学生真的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原因很简单,专家学者的暗示转给了老师,老师对这些学生时常充满信心,而正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所以,结果就如人们所看到的。
在实际工作中,我不止一次地实验发现:同样的班级,如果这节课我鼓励赞扬的话语多了适当了,学生的情绪便会异常地高涨,他们的行为也会与我紧密配合默契。相反,我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几个所谓的调皮学生身上,批评多了,学生唱歌的情绪马上让人觉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越是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学习效果也就越好。当然必要的批评也要有,不过要考虑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承受能力,讲究语言艺术。比如唱歌时,有说话或大声喊唱的声音,我就让学生自己说说内心的感受,让学生辨别美与丑,对与错。通过这一环节,使那些没做好的同
学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并且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美的不文明的。另外,我还在课下和同学们达成协议,课堂上违反纪律或有不文明言行,老师就用眼神或伸出手指提醒大家,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第三次就在受支扣除平时成线绩的惩罚。这一方法不仅保持了课堂气氛不被破坏,而且还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音乐老师不仅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而且还是美的传播者
在实际教学中,我不只一次地发现:当我身体不舒服,精神面貌欠佳时,学生上课也是懒洋洋的,歌唱时很难进入状态。同样的班级,当我富有激情地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唱时,学生不仅学的快,对作品的理解也到位。同时,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中都发现,学生把音乐老师当成了美的标准。音乐老师会跳舞,言谈举止美观大方;音乐老师会唱歌,声音美;音乐老师会弹琴,很让人着迷;……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学生从老师这里不仅能学到书本知识,还能感受到美的熏陶。
音乐教学随笔3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之一,它不仅是让幼儿学一些简单的歌曲和一些舞蹈动作,更是让幼儿通过这些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美及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那如何能更好的开展大班的音乐活动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选材上要选择幼儿朗朗上口的歌词,容易让幼儿记住,贴近幼儿的生活。其次节奏要明快、活泼,旋律优美,让幼儿一听就喜欢,有想学的欲望。最后幼儿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来作为铺垫,为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我在开展大班集体舞《小蜜蜂》活动中就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昆虫小蜜蜂来展开,通过幼儿已有的经验来感知小蜜蜂是怎样飞的?它有什么样的本领?幼儿因为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就很容易就会回答,并且进行模仿。这种生活经验为音乐活动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大班幼儿很会模仿别人的动作,只要他看到的就会模仿,但往往不是太美观,这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把他们的动作进行精致化,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美,得到美的享受。在《小蜜蜂》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模仿小蜜蜂飞的动作,幼儿只会进行简单的摆动双臂,我就让幼儿加上双脚的.动作,然后双用伸直不停地摆动,这样一只小蜜蜂就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大班幼儿的思维都是直观的,只有通过图片、标记才能让他们更好的进行记忆,因此我利用胸饰把幼儿打扮成小蜜蜂,并通过两种不同颜色让幼儿寻找与地面上相同颜色的标记,这样幼儿在自然而然就站成了我需要的队形,并通过这些标记来变化队形,这就把幼儿以前所学的知识全都连在了一起,利用综合视角进行了有效地铺垫。同时在运用这些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幼儿语言的能力,让幼儿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及时进行表扬及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在整个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如在《小蜜蜂》这个活动中我问幼儿:“小蜜蜂到花园里去采花蜜谁来做蜜蜂谁来做花呢?”幼儿自然就想到了同伴并且进行协商。接着我又问:“小蜜蜂除了到花园去采蜜还可以到哪去采蜜呢?”幼儿就知道还可以去菜园、公园、茶园,凡是有花的地方都可以去。这就把幼儿的知识经验、想象力与合作能力全都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
总之,大班的音乐教学一定要选择幼儿容易接受,把他们的生活动经验及知识储备作为铺垫才能更好地完成大班的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随笔4
常言道:“教有常法,而无定法”,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擂台式教学策略
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竞赛的场所,把学习知识变成打擂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唱山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4个参赛小组,通过“民歌知识问答、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赛歌”三个环节的竞赛,不仅使学生主动地掌握了有关民歌的知识,还在“赛歌”这一环节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游戏教学策略。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这个教学策略适用旋律性、故事性很强的乐曲,比如《龟兔赛跑》等乐曲。
音乐教学随笔5
音乐教学随笔广雅小学邱金球面对学生太活跃的性格特征,许多老师都会觉得上小学音乐课不简单,课堂中老师进行教学有很多的困惑。其实,我觉得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有一些潜在的、深层次的内因,只要做到下面几点,课堂教学就灵活多了。
一、要了解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爱的教育理解成纵容学生,对学生的许多做法不闻不问。对学生许多错误的见解不能给出相应的'指导与评价,长此以往,学生的美丑、是非观点将越来越模糊。由于音乐老师在学校中一般都要跨班教学,除了音乐课以外,基本没有时间跟学生接触。在音乐课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老师们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跟学生沟通思想的基础上去组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智慧和心血。
二、要懂得巧妙的班级课堂组织。
由于平时只知道一时的严格要求,但是不能长期督促强化。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对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上课常捣蛋的同学盯得很紧,而一些音乐学的比较好的,在器乐、声乐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管得比较松,对他们的违纪现象老师则往往是轻描淡写或是视而不见。不同的乐曲,不同的情境,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把握。如果对教学内容的内涵、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不够,就会出现教学组织不力的现象。
三、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古人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可见提高儿童课堂常规的认识对他们在音乐课上的表现具有强烈的志向和激励作用,要提高孩子们对课堂常规的把握必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小处、从具体事情中形成影响和概念。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理智的有是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只有具备了对学生的爱,才会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循循善诱。而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才能积极的与教师配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化解课堂上的矛盾20xx学年上学期
音乐教学随笔6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流传千古的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甘萍的演唱赋予了这个故事新的魅力。最近,上了这堂课,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三个和尚》这首歌曲的难点在于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以及括号中接唱部分的音准、节奏。针对这两个难点,我不想设计太过花哨的.教学环节,而是采用简单明了的教学方法,注重实效。
1、一字多音的演唱。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听辨,听一听这个字应该唱几个音,然后引导学生唱一唱谱,接着学生就能准确地把它唱出来。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但效果却不错。
2、接唱部分的音准节奏。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去掉接唱部分,先学唱括号外的歌词。唱会后,再将括号里的接唱部分加进来,进行听辨比较,结果学生发现括号里的接唱部分跟括号外旋律、歌词都一样,只是多了感叹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歌曲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化解和渗透的原则来解决教学难点,选择合适合理的教学切入点,运用模仿、迁移、对比等各种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教师在课前要做精心的准备,对在课堂教学动态生成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攻克难关,顺利地完成歌曲的演唱,展现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来。
音乐教学随笔7
我们的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在音乐中让幼儿充分的去感受音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创新,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孩子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从感受音乐入手教幼儿学习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表现欲和自信心。会表演、会创编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记得牢,从而使“学会”变成“会学”再到“创造性的学”,使幼儿在充满音乐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扎实的学到知识,并利用已学的技能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了幼儿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实在教唱歌曲的时候,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表达出来。在学《高高的苹果树》这首歌时,我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一个高大的苹果树下画两个席地而坐的小孩,简单、明了。让幼儿联想自己在树下会干什么?在丰富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对歌词中的词意有了进一步理解,使其产生相应的感受,然后我用歌词按照歌曲的.节奏来朗诵它的内容,并让幼儿学习。当幼儿学的容易时,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活动有了兴趣,也促使他们会自然的按自己的意愿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然后我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学唱三遍后我把画上的苹果擦去换上几个橘子,让幼儿来学习创编新的歌曲。最后让幼儿来想出还可以换成什么水果树。边唱边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他们的发展特点,他们的表现有了粗浅的技能和经验,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多让幼儿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一些示范动作,教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在创编动作时,当唱到“我们唱歌,做游戏”时,幼儿都会随着音乐结合生活中的事创编各种动作;如:两两相对拍拍手;几个人拉成圆圈开心的转一圈;站在地上点头等;在创编动作中,逼真的表现出了孩子们投入的喜悦之情。
我觉得这样上有几个好处:
1、用简笔画来代替了原来的图片,简单、明了,减少了教师准备教具的时间,但却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我想这样的方式可以多用。
2、音乐的活动环节清楚,层层递进。从学唱、仿编到创编,逐步加深难度,使活动富有挑战性,而不是机械地反复。而且在学唱仿编不同的水果树时幼儿也同时在熟悉、学习歌曲的节奏、旋律。
3、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提出换成“西瓜”,于是马上有孩子反对:“西瓜不是长在树上的”。通过的讨论、交流和碰撞,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
音乐教学随笔8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音乐基本功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音准。二、节奏。这两个方面的学习应该是一直伴随学生的。教师在这方面工作做的如何将直接影响自己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我坚持训练,在教学中也尝到甜头,看着学生饶有兴趣的学习,同时对识谱能力的加强,我觉得自己的付出非常值得。
今天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一首六拍子的新歌《种子之歌》。在常规的发声练习后,我们进入了歌曲学习部分。由于这首歌是六拍子歌曲,在帮助学生分析节拍节奏的基础上,我把歌词带入到节奏中去练习,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加上情感的处理,例如;x x x,xx。歌词是:“一粒小小的种。子。”,诸如此类的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在听几遍音乐旋律后,学生进行了集体演唱,从唱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掌握的比较好。为了更好的表现歌曲,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把打击乐器引进到歌曲中,没想到效果还出奇的好,学生伴唱的伴唱,演奏的演奏,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音乐会,特别是有的学生害怕自己表现不好玩不到乐器,这个时候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了,争着表现好点让老师能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
在这节课中,有两点是可以去探索的.,并完善以后可以再用:
1、歌曲的学习注重歌词节奏练习,而且要把情感放在一个重要位置。
2、打击乐器在歌曲展演中的运用,包括学生自创伴奏节奏型的探索。其实,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值得探索的领域,单一的歌唱教学是不能适合新课标下的音乐歌唱教学要求的。形式的多样性,实效性,趣味性,知识性等缺一不可。
音乐教学随笔9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学校学习音乐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让学生多学知识,这就要靠我们音乐教师多想办法、多出点子。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不可能事事都经历,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可以在教师收集的音乐中尽情享受悦耳的音乐,通过丰富的画面展开想象的翅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学生在欣赏第六单元婆娑舞姿—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时,我做了一个测试,一个班纯粹欣赏音乐,一个班结合天鹅湖舞剧边看舞剧边欣赏音乐(视听结合)。
测试的结果:在纯粹的聆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其一般,甚至不愿意听;而后者学生则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观看和聆听的同时,有的学生居然会随着视频哼唱乐曲的主旋律。多媒体的运用使两节课的效果截然不同。可见,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中激趣的重要性。
多用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了多媒体设备,仍然不能代替教师的范唱。教师的范唱有着比录音范唱更为直观、形象的好处。教师表演唱的感染力强于录音范唱。学生在教师的范唱中能不能进入音乐,全靠教师的'功底。从孩子的眼神中,你可以看出他们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孩子浓厚的学习欲望,直接感染教师的教学情绪。是音乐课的氛围和谐、轻松,自然音乐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总之,在音乐课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还很多,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的探索。只有豪放法的不断呈现,音乐课才会更加精彩有趣。
音乐教学随笔10
-----我的育人分享
在一开始上音乐课的时候我就发觉很不对劲,大家都是觉得音乐课是所谓的“豆芽课”,上不上好都是无所谓的,觉得上音乐课只是唱一首歌那么简单,更别说对音乐知识的渴望。更过分的是我在上面上我的音乐课很多同学都把自己的作业拿出来做,根本就不管我在上什么课,听的同学呢还动动小嘴,不听的同学完全就没有在这堂课上。我这一想就担心了,这个该怎么办呢?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明确规定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行的,要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学生连学习这个的想法都没有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们学习呢?最后我想我应该以兴趣来带动大家学习。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教学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学生对老师上课的兴趣,渴望老师来上课,这里呢不仅要求教师的业务水平高、口语表达幽默、带动性强等外在的素质,还要教师的内心必须是以爱动其心,以礼服其人,以智动其行。爱心和责任是老师必备的东西,所以当老师上课而学生不听你
音乐教学随笔11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验教材的出版,对音乐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的实验教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模式,突出以审美为核心,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肯定和赞赏。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是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在与音乐的共同对话交流中情感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人性得到回归,在对音乐的欣赏感受中享受阳光般美好灿烂的生活,爱音乐、爱生活、爱自然、爱民族、爱人类,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上课前老师先请你听一段音乐。(师在电子琴高音区演奏《两只老虎》)告诉老师,你听到过这首歌曲吗?
师:下面老师再弹一遍,听听这一遍音乐和老师刚才弹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你想知道是什么变化了吗?老师会在这节音乐课里告诉你为什么?(设计悬念,让学生有所求,有所思,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师生问好
起立,教师弹奏上行音阶,您好!您好!张老师您好!坐下,教师弹奏下行音阶
3、导入师:老师想提一个问题,为什么刚才你听到这样的音乐你就起立了呢?(教师弹奏上行音阶)
生:因为这段音乐是有变化的。
生:这些音乐好象越来越响了。
评析:在新课未开始前,学生对音的高低概念毫无,只是从表面的轻、响来给所听到的音乐下一个定义,这是第一个矛盾冲突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先不急着给它下定义。
新授,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两段音乐,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
生:我听到了老牛的叫声。
师:小鸟的叫声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小鸟的叫声很尖、很细的。
师:很尖、很细的声音就带给我们高音的感觉。
师:老牛的声音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老牛的声音很粗的。
师:这样的声音就带给我们低音的感觉。
评析:在聆听活动中给学生树立起音的高低的概念,相信比直白的说教来得更有说服力,直接让学生听后说出音的高低,学生会把音的强弱和高低混淆起来。在新课的伊始,给学生下一个定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听几段有趣的音乐,告诉老师,哪一段音乐高,哪一段音乐低?(在学习以后,给学生一个巩固的机会。)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两段音乐,找一找,高音在哪一首音乐里,低音又躲在哪里?(课件出示《百鸟朝凤》、《大象》)
师: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有高有低的,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也是有高有低的,哪位聪明的小朋友来告诉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也是有高低的?
生:交流
师:我们听了那么多高高低低有趣的声音,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再来告诉老师,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声音也是有高高低低的?
生:拍手的声音和跺脚的声音是有高低的。
师:老师也找到了很多有趣的声音,而且是一些高高低低变化有趣的声音,首先我们来听听大提琴演奏的声音,告诉老师,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出示大提琴、拉练等几种有变化的声音。)
二、自主探索
1、师:我们听了那么多高高低低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找一找?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里放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出来,老师给你们时间,大家去找一找,一会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出音的高低的?
2、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3、交流
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盘子和碗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盘子发出的声音要低,碗发出的声音要高。
评析:学生经过自己尝试,动手实践,发现了问题,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手实践,这个环节是关键。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知,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层次,教师在这时,就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和合作者,这样的分层教学,分层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实际和差异程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
4、师:你能让这些物品发出好听的节奏吗?
评析:《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音乐教学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这一点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三、感悟音乐
1、师:小朋友发现了水杯里放的水数量不一样的时候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想不想听听老师用水杯演奏的曲子?(师范奏)好听吗?来给它取刚才是老师演奏的一段音乐,不完整,下面我们来听听小朋友演唱的这首完整的歌曲。
2、欣赏《哆来咪》
3、师:你听到了旋律的变化吗?你能给这首曲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你能画出旋律线吗?
4、随音乐哼唱
5、随音乐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
评析: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只有从教学的过程或状态中通过师生双方的状态及与教学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得以了解和区分,是否达到了最佳的或理想的教学状态,我们可以通过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投入的过程,只有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震撼,都受到撞击,
我想音乐已经进入每个人的心灵。)
四、课堂延伸——小猴运桃
1、师:小朋友的表现真不错,今天老师还带来个你们的好朋友,(屏幕出示小猴)这可不是只普通的猴子,这是一只会唱歌的猴子,今天小猴要请小朋友帮个忙,你们愿意吗?小猴请小朋友把它喜欢的桃子摘下来,这些神奇的桃子都有着不一样的音高,请小朋友仔细听,可千万别搞错了当你们每摘对一个,电子琴就会告诉你,你的回答是否正确?
2、学生作业。
(评析: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关系,课堂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的方法,提供学生课外学习的渠道,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拓展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等;处理好发展个体与面向全体的`关系,音乐课鼓励个性发展,提倡因材施教,但必须面向全体,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只不过发展的标准因人而异。)
课后反思与小结
本课旨在突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变程式为个性化,试图体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设计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创新,构建一种“以人为本,合作探究”的学习新模式,在教学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处理好课本与教材的关系,课本(原始剧本)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结构性的东西,是教学材料的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只有灵活重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音乐教学更为重要,可以说课本资源有限,但材料和教学空间是无限的,本课利用了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在教学中进行扩充,进行内容重组,为学生在感知音的高低上拓宽了视野,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可能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究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布置自主学习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自学者”“问题解决者”的角色,教师则承担着“辅导者”的角色。学生有创造的想法或做法,教师给予肯定,对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给予纠正,讲清错误的原因,使学生真正领悟知识与技能。
问题讨论: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学生对它兴趣索然,这种现象形成,主要是来自于学生对自已学习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而表现出的信心不足。在合作探究学习这一形式的良好促动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能行的一面。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追求我们心中理想的课堂教学状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让童心在音乐中飞翔,让音乐和每个孩子都靠得更近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追求理想的课堂教学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理想始终在你心中,不断追求,一定会实现!
音乐教学随笔12
今天音乐游戏时间,我正和孩子做“咿呀咿呀呦”的游戏。孩子们扮成小动物围着我快乐的跑来跑去。可是我发现只有蓝迪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游戏。
蓝迪是我们班刚插班的孩子,她以前上过幼儿园,按理来说应该很快的适应新环境,但她始终不能融入集体中。其实我看得出来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又不敢参与进去。尽管我不停的鼓励她游戏,她还是不愿意。怎么办呢?我想再多等她一会,看看她的表现。我边和小朋友游戏边关注着她。当我唱到“咿呀咿呀呦”故意走到她身边和她亲近亲近、和她抱一抱、对她笑一笑。孩子们也模仿我的'动作,相互拥抱。蓝迪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在我的邀请下,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和我们一起游戏。
分析: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抱一抱、笑一笑是让他们接纳别人最好的方式。何况和老师的交往才短短的两个星期。活动时她不愿意参加,我没有强求她。因为孩子的适应有快有慢。让她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最后用自然亲密的动作打动她,让她参与游戏,让她迈出勇敢的第一步。看着她的进步,我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音乐教学随笔13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对于长期在工作、生活、幼儿的谆谆教导、呵护、叮咛,想必幼教人的同感就是每天的“唠唠叨叨”,不停的说话引发“咽炎”“声音嘶哑”等职业病,音乐教学的感悟。但由于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淘气包”,学习、饮食、需要充分照顾的孩子们来说想让嗓子得到充分休息是不可能的。我由于自身的原因加上说话过多,嗓子经常疼,声音嘶哑,嗓音也不如以前好听了。
鉴于综上所述,好多和我一样的幼教人求医问药,探讨良方,想从根本上医治好嗓子。就连教授、专家对于怎样保护好嗓子这件“小事”也在当成关注健康的事来探讨,像吃口含片、喝蜜水等效果也不明显,从根本上也不解决问题,对此我也有同感,幼教之友《音乐教学的感悟》。在日常工作中,说话过多有时嗓子疼得难受,但也不能不说,我就琢磨着怎样来改变这种状况减少过多说话,我灵机一动,何不让音乐来代替说话?从晨检到教育教学都要说,那么把组织孩子们收拾积木、入厕等琐碎的事让音乐代替我说话行不行呢?我首先在电子琴上找了一曲节奏快一点的音乐让孩子们喝水、如厕或洗手用点、用餐;针对给幼儿们发课本逐个叫名子的.现状我又选了一曲节奏明显的音乐让幼儿找自己的名字和课本,令人欣慰的是被“逼”出来的方法受到了成效。
现在我们班里的孩子们已经适应了“音乐指挥”,只要放上一曲“积木曲”孩子们井然有序地整理好积木,换一曲孩子们就入厕、喝水,老师讲完故事放一曲音乐孩子们就去找自己的课本。我内心欣喜,这样的“音乐指挥”法不但减少了我们少讲话,让嗓子稍微休息,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一举两得也可谓“歪打正着”,使我找到了一条保护嗓子的途径,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对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音乐有着无法估量的魅力。音乐进入教学生活可以大大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欲望和意识,使幼儿在音乐中熏陶中茁壮成长。
音乐教学随笔14
在第三次“专家走进音乐课堂,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研讨活动中,专家抛出了“如何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让我深思很久。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何等的重要。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就这三堂鲜活的课例,谈点粗浅看法。
一、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关怀和鼓励,这样不仅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而且教师的言行也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进而提高他们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欲望;反之,任何伤害学生感情的言行,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长厌学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三堂课中,我发现王明月老师特别注重感情的投入,如学生回答不出,她会微笑说:“不要着急,等会儿想好了告诉大家,好吗?不要气馁!”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她会突然间表扬一位班上特别调皮的学生如何地认真,让其他的学生瞬间转变,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所以她的整堂课学生都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激情。
二、安排得当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对学习内容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伴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学习材料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注重教学积累,时刻关注音乐新知识,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并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又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因为学生都是带着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听讲的',所以在整个听课过程中都特别认真注意,而且感到非常有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研究和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以精湛的专业素质,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音乐教学不断改革深化,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配合素质教育及有专业知识精深,功底深厚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使其学生对其授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更要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唱、弹、说、听的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相邻学科的知识,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跟上时代潮流,并能结合教材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记得卫婧老师在执教五年级《萤火虫》一课时,卫老师亲切活泼的教态、华丽优美的钢琴伴奏把孩子们带到了萤火虫的世界,一堂课,学生都沉浸在华丽优美的钢琴声中,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很高,歌声感染着每一位听课的老师。
音乐教学随笔15
对教学实践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是我提高实践新课程教学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学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把学生看作容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只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实际模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的`民主开放,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想象和创造的环境,始终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兴奋之中。音乐教育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学习音乐新课标中的一些体会。 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分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育变革时期,音乐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为本,站在中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改革传统的唱歌课、音乐知识传授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创造性地、灵活地使用教材,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或促进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建立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体验、模仿、探究、合作及综合式的学习,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这一切,旨在改变过去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在亲身体验或实际模仿的过程中,怀着探究的兴趣,主动学习。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了它的知识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显然,这种注重“知识”忽视“艺术”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也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审美”。学生在审美过程中,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学生们必然会在“审美”的艺术教学中受到熏陶,从而用他们的“爱”去感染身边的人,最终使这个社会是一个充满美的社会。教师应从学生出发,多营造一些发现美、传播美的良好氛围。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音乐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随笔12-06
音乐教学随笔【精】06-14
音乐教学随笔【热门】06-14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12-07
推荐音乐教学随笔12-26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2-30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2-16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荐】05-17
【推荐】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5-17
【热】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