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

时间:2023-02-09 13:16:50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6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6篇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

  学期已经接近了尾声,回顾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一个个场景如同放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我感觉在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是快乐的,和孩子在一起会让你忘却烦恼,让你的心灵更加纯洁。语文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文字,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是带有温度的.学科。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一句话:语文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包含着一个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记录。

  这个学期,我经常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用身体的感官去接受大自然美好的恩赐。清明节前夕,我带着孩子们去计斤门春游,从没有出来春游过的孩子们可乐坏了,他们一路上欢歌笑语……这次春游很成功,二年级只是要求写一些作文的片断,当天晚上我试着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们把这次春游的过程写下来。第二天,当我看到孩子交上来的片断作文的时候我惊讶了,孩子的作文水平超出了我的想象,那一篇篇作文是孩子用“心灵”写出来的文章,绝对是有感而写,缘事而发。许多孩子对于《识字1》中的“踏青”这个词语理解也就更加深刻具体了。

  所以通过这次经历,我认为语文不能只限于书本上的抽象的文字,而是要和孩子适时地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去接受“大自然语言”的教诲。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2

  今天听写第二单元的词语,结果不理想,可能是十一放假刚回来上学,孩子们的心还没有收回来,学习的状态不好。听写全对的没几个,但是,杨玉林表现却出乎我的意料,居然得了100分,可能大家对她还有印象,杨玉林是今年的插班生。原来在柳林的一所普通的私立小学读书,在做自我介绍时普通话还不标准,话不多,有些内向。她的语文成绩在班里并不算优秀。

  下午放学前,我在班里狠狠的表扬了他,和以前一样,杨玉林抿嘴腼腆笑,杨玉林的腼腆遗传与他的爸爸。新转来的当天,杨玉林的的.爸爸对我说了很多,他很忙,每天都要上班,很晚下班。我了解了杨玉林在家的学习情况。原来,每个晚上,爸爸妈妈差不多都要10点以后回来,年迈的奶奶做饭,和读五年级的姐姐一起做作业,也就是说,杨玉林的家庭教育就是零。

  当我说起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少性的时候,爸爸很无奈,说自己小学毕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读书不好也没有办法啊。从他的话语里,我看出孩子的爸爸很心急,但却一直搁着。我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仅关于知识的掌握,而是一个大写的“人”的书写过程中的缺憾,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等各个方面,我很少在学校里面看到松大声说话,大声欢笑的。我建议为孩子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环境很重要。像松这样的状态,需要找一个负责的人(姐姐自己也是小孩,当然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来交流他每天的学习心得,负责人的人不需要学识渊博,可以这样的形式,“今天学了什么,也教教我吧,读给我听听吧……”所以,也可以爸妈轮流负责。

  从当时杨玉林爸爸的表情来看,我就知道他一定会是一个很负责人的好家长。从今天松的表现来看,果然如此!

  但我还是不能放松,家长和孩子很多时候是一起成长的,包括老师也是一起成长。所以,提醒学生,提醒家长,更需提醒自己。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3

  高一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觉得值得思考、总结和改进的地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这当然和新课程的实施这一大背景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我们每一个新课程的参与者、经历者把在教学一线的亲身经历、亲身感受以及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好好反思,让自己在今后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下面就来谈谈本人在高一第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曾经有过的一些错误认识或做法。

  一、以为新课改就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教法的错误认识

  我们常说“除旧立新”,一个新的理念的实施确实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破才有立”。这一次的新课改也是如此,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就使得我在教学中力求新的同时,容易忘记一些好的传统教法,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些教法,比如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记、多写、多练以及教师适当的点拨、引导、挖掘、深入、延伸、拓展和精讲。事实证明,以上的方法虽然传统,但效果显著,在语文教育中大力提倡创新的时候,吸收和融会传统教法的长处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方法实施中产生过的错误做法

  (1)导学案运用中的错误做法

  我们这次高一语文的新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新”的标志、新生事物是“导学案”。“导学案”在山东兖州一中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出于经验的不足和对学生学情调查了解的不够,往往会采取这样一种片面做法——只注重导学案的“学”和“讲”,却忽视了导学案的“导”,结果经常会把课堂变成做题目(做导学案)和讲题目(讲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学。事实证明,如果导学案只“做”只“讲”却不“导”的话,对学生的“学”恐怕很难产生什么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所以,如何设计好导学案并进一步利用好导学案,使它能够真正调动学生、激发学生、解放学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新课程的'参与者、经历者好好动一番脑筋。

  (2)合作学习中的错误做法

  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资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我在实践中曾有过这样那样的一些错误做法:

  ①、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我便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了。其实,这样的小组讨论由于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②、教师缺场。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我有时会退至教室的一侧耐心等待,有时又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我再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其实这样的合作学习事实上只是一种形式,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学习效果也欠佳。

  ③、合作学习被用得过滥。有的时候我在课堂上不分问题是否合适都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呈现极大的随意性。其实有的合作任务很简单,更适合自主学习,完全没必要合作学习。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讨。频繁、无价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容易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浅尝辄止,一味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事实上,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两者并不排斥。

  ④、小组中分工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分工就谈不上合作,但有时候,在我的课堂上,往往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分工,学生做的工作只是一个意见交流,最后找一个同学来汇报即可。而且,往往是小组中比较积极的学生会经常被推举来做汇报。这样,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以上两点新方法中的错误做法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中曾经有过的较为突出的现象,可能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的来说,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但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有发现问题、预防问题的能力。在这里提出几点误区也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之路能走得更顺畅。问题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更应该防患于未然。在新课改的路上,让我们少些误区,多些成就,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4

  今天和一个老师交流,《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当时她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老师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

  我说,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这位老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导,他随便瞎说也不管。我说,是的,尊重是一方面,价值引导又是一方面,不能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们应有的价值引导。但是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就说到北极去吧,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能说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请看这位老师跟我说的她做的这样一个小实验。她说,昨天给学生发了一个通知:“告家长书家长同志:您好!为迎接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教育局党委定于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组织全系统听党课,我校为大会主会场。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周四中午12:10分放学,下午不上学,在家里完成作业,请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小学* 月*日”让学生找认为最重要的话,学生找了好多条,诸如十六大胜利召开;组织听党课;家长监督完成作业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课。

  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来说,下午不上课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值得为这个消息振臂高呼。想想我们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种感觉吧。为什么孩子们都找不到这一句,老师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主要是孩子们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找,他们是在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找什么。老师希望我们找的肯定是最有意义的,至于我自己最喜欢的怎么能找出来,那不是意味着我不爱上学吗?那位老师频频点头。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语文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5

  近期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思维训练。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思维是对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学生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能力,思维方面应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就会;有口无心地读;浮光掠影地看;不得要领地说;词不达意地写。

  我们要设法让学生爱思、会思、多思、深思,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敲击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走出迷惘。

  1、激疑: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我备课不仅备知识,还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生疑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在授新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学生初步自学课文时,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三看就是看课文、看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看本单元的读写例话;一查就是、词典与有关资料(工具书);一提问就是提出自己阅读中不精楚的、有疑问的、不会解答的问题。学生预习前,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拟一个预习提纲加以引导。如教学小语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我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做到三看一查一提问。

  预习提纲:

  ⑴课文主要讲了谁?描写了他的什么事?

  ⑵课文的历史背景如何?你对课文的主人公了解吗?有什么看法?

  ⑶课文那里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发思考: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予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教学小语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寻找课文内容、课文首尾的联系。

  比较时要注意两点:

  ⑴是注意调动学生“仓库”里的知识。

  ⑵灵活运用比较方法,培养思维习惯,发展思维能力。

  从思维的类型看,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的过程看,可能分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等。要发展这些能力在教学语言文字时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对于同一篇课文我们可先用横向比较;对一类课文,我们可以用纵向比较。

  此外我们还可能经常去掉文章句子中几个关键字词,然后再与原句比较,从小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湛技巧。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特点,掌握其规律,故而,在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中,把比较的方法用在节骨眼上,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他们课上的表现让我很满意。

  3、提倡创造性思维:

  学生辨疑、析疑时,教师无论如何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给学生“画地为牢”叫学生“就范”,学生思考问题通常有一种习惯性的思路,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习惯性的束缚,闪发出创造的火花。如教学小语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时,一生说:“李大钊知道会被抓,为什么不提前设法躲避抓捕,他不牺牲对组织不是有更大的益处吗?如果我……”这时学生的思路与书中的观点背道而驰,我并没有老牛硬拉车,强让他回头。也没有否定他的观点,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中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总之,教学过程应该是我和学生共同参加的一个统一的脑力劳动过程,我是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指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脑力劳动学习语言文字,利用学习的认识规律为学生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导航,不要让思维训练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6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学习仅封闭在课堂内,切断它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切断它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也是不可能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整合。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广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

  《练习4》中的“学用字词句”就是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学习、运用所认识的大写数字。

  1、认知在课堂。

  课堂上,在“认识新朋友”的活动中,我带领学生自己制作了数字卡片,让小朋友自己认读,相互考察,通过反复认读、小组交流、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在哪见过这些数字的,来认识、记忆这些大写数字的,学生们很快就记住了这些复杂的大写数字。

  同时,创设了“救救大熊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学会怎么填写汇款单,该填什么内容,而且也让他们受到了环保教育。

  但部分学生的用大写数学填写汇款单时,仅仅根据数字翻成了汉字“伍捌捌”,后来经过引导其读读自己写的数字,很快发现缺少了单位,能自己进行校正。

  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2、延伸在课外。

  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汇款单的填写。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为此,我特意去邮局要来一些汇款单,发给学生练习填写。这种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相辅相成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差异、自主、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而且,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生活实践的强有力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善读无字生活的习惯,和生活处处皆语文的大语文学习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学生就会对课本以外的自然、生活、社会等大范围的、多角度的生活内容广泛涉猎、获取,必将为课堂语文学习作良好的铺垫,从而实现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7-26

有关小学语文的教学随笔04-14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7-21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热】04-08

【热】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4-15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范文03-30

【推荐】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5-17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推荐】05-17

【热门】小学语文教学随笔05-10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精】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