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时间:2023-04-17 16:29:43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音乐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1

  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早在1900年,瑞士的达尔克洛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说》,此学说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通过节奏向学生传授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表现音乐既有即兴性,又有独造性。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习惯

  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平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兴趣和习惯。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

  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动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

  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手指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都有许多生活经历。例:我带孩子们去赶海,在离海很远的地方,我问:“小朋友,你们仔细听,你能听见什么声音?”答:“海浪的声音。”我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海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着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这种越来越大的声音呢?”王梦雪说:“我在家听见我爸爸上楼梯的声音就是这样越来越大。”张先农说:“我听录音机的时候,离录音机越近声音越大。”张小龙说:“录音机有个管声音大小的钮,往右拨声音就变大了。”胡馨说:“那天,飞机从幼儿园顶上飞过的时候,我听见飞机的声音越来越大,后来飞机飞走了,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许多幼儿发言后,我和孩子们总结出:越来越大的声音叫渐强,越来越小的声音叫渐弱。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从开始到结束大小不变,有的声音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幼儿能辨别节奏强弱变化后,我启发幼儿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各种有强弱变化的声音。

  尽管孩子们都能准确表现,但对强弱变化的认识和表现还很不够。这时,我便开始训练幼儿根据特定信号通过动作、泥工、绘画等方式表现节奏强弱。我出示五个一个比一个大的蓝色方形积木,请幼儿观察后,启发他们:“你能用拍手的方法表现出,这一排一个比一个大的玩具吗?”胡馨、刘婉茹等一些能力强的幼儿马上就准确地拍出了五个渐强音。一些胡乱拍手的幼儿听到这种渐强音便开始模仿。当我请孩子们集体拍一遍时,我高兴地听到全班幼儿准确的拍手声,我表扬孩子们真能干,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得很清楚。梁赫说:“胡老师,其实我不拍手也能把这五个玩具的大小表现出来。”孩子们的目光立刻凝聚到梁赫的脸上,我微笑着说:“那请你表演给大家看看吧。”“咚咚咚咚咚”只听见他的.脚结实地踏在地板上,我和小朋友热烈地为他鼓掌,接下来,就听见吕成龙拍肩,金泰敲桌子等。孩子们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幼儿表现实物的基础上,我把实物换成图片,后来又换成音乐符号,请幼儿根据不同内容表现节奏重复与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我启发幼儿用绘画、泥工、舞蹈动作等方式表现事物的变化与音乐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启发,王帆画了一棵慢慢长大的小树苗;薛娇画了一块被小朋友越用越小的肥皂;于子画了早晨初升的太阳,她告诉我:“胡老师,早晨的太阳出来了,它照得我们越来越热。”通过渐强、渐弱节奏教学,幼儿学会了根据图形表现音的强弱,当我把表现音强的图形按有规律地大小变化排列起来,孩子们对节拍的接受力大大增强。我在黑板上画了许多具有三拍子节奏特点的苹果,每小节一个大的,两个小的。

  我请幼儿先数清每小节苹果总数,大苹果数和小苹果数,然后请幼儿用身体律动表现这些排列整齐有规律的苹果。接着我进一步解释强弱关系,教授小节知识,最后配上幼儿熟悉的三拍子的音乐《小蜻蜓》、《小象》等让幼儿表现。我用同样办法进行两拍子教学。并教给幼儿如何区别两拍子、三拍子音乐。这一阶段,我和幼儿共同欣赏了大量节拍特点鲜明,适合幼儿接受的歌曲、乐曲、民歌、民谣。有一天,冯鸣龙小朋友得意地告诉我:“胡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两拍子的音乐像走路,三拍子的音乐像转圈,你说对吗?”我高兴地点点头。孩子有了节拍意识,对幼儿记忆节奏型,表现音乐节奏情绪起重要作用。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2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其中歌唱是人们表达情感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但一到音乐活动,孩子们的表现却有些被动,只是一遍一遍地跟唱,虽然在老师问:“喜欢不喜欢这首歌”时,孩子们条件反射似的回答“喜欢”,但却不乏表情漠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的孩子。虽然在老师“注意表情”“高兴一点”“笑一点”等言语提醒下。他们会有所表示,但这些不是孩子在感受的基础上的自然,主动的表现。教师也往往头痛上歌唱活动,一遍一遍的范唱毫无生趣,似乎音乐游戏,打击乐,韵律活动等形式更让孩子有兴趣,更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歌唱活动似乎成了“鸡肋”食之无味,而弃之可惜。

  怎样调动孩子感受美和表现美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孩子再歌唱时感到愉快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回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幼儿的兴趣点才是教育的有效起点。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互动”来进行歌唱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情感互动”。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多种方式,引发兴趣。

  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春天来了,外面的.世界真美啊!瞧!有谁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听!是谁在为春天歌唱?美丽花儿、嫩绿的草儿、可爱的布谷鸟”。或者将歌曲融入故事情节当中。也可以利用歌词来创编谜语,大班幼儿对猜谜有着极大的兴趣。如《大雨小雨》我就用一个传统的谜语:千条线,万条线——幼儿的关注点一下子都集中到歌曲上来。这是“言语互动”。

  2、范唱感染,激发欲望。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大母鸡》这节课,我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边弹边唱,让幼儿根据我唱的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描绘出歌中所唱大母鸡胖胖的身体,孵蛋,带小鸡在草地上捉虫的有趣画面;而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范唱中,我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们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了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使孩子们对歌曲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这是“想象互动”。

  3、简单线条,辅助提高。

  唱,是一项重要的音乐实践活动,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唱可以使幼儿在音准、吐字、唱词、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由于孩子尚未具备一定的视唱的能力,不能独立处理关于音准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能采用模仿演唱的方法来学唱歌曲。在幼儿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础上,通过日常活动渗透,让幼儿多倾听,多哼唱,多模仿。在不知不觉中体会歌曲的情感。有些歌曲中的附点是孩子们难掌握的地方,我就用—表示前半部的3/2拍,二表示后半部的1/2拍。孩子们一下就明白了,符合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4、辅助绘画,大胆创编。

  美术和音乐本是艺术教育的两个领域,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会带给幼儿美感和愉悦,我将绘画活动与歌唱活动结合互动。在《小树叶》这首歌曲中,我引导孩子们先利用树叶进行绘画创作,再将自己的作品创编成歌词,创编出“我看像——”的乐句,将美术与音乐融合一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歌词,相互传唱时,喜悦与兴奋溢于言表。这是绘画与歌唱的“互动”。

  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互动的歌唱活动,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歌唱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3

  音乐活动对幼儿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求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本学期我们音乐领域组以“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为中心,开展了系列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理论的学习和研讨。在以往的幼儿音乐教育中,由于教育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具体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标理解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认识上的模糊和行为上的盲目。因此,这对这些问题,我们音乐组的成员一起学习了《浅谈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浅谈如何上好幼儿园音乐欣赏课》等3篇文章。在学习中,我们感悟在开展音乐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欢的音乐入手,注重他们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小主人。

  其次,我们开展了“一课三研”活动。我们音乐组的老师一起进行选材和备课,研讨氛围浓烈。小班幼儿喜欢“躲猫猫”游戏,我们抓住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了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找小猫》,由毛丹老师执教。活动设计以三段体的形式,设计了层层深入的游戏活动,小朋友在情境中反复游戏,乐此不疲,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尽情享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毛丹老师也在“一课三研”活动中,获得了新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成长了很多。

  通过本学期音乐组的'教研活动,我们意识到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兴趣、爱好,把音乐与生活、玩耍融为一体,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受音乐的美和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幼儿喜爱音乐的目的。我们老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教学能力。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4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环节一: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孩子们随着音乐开着火车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环节二:有节奏地学念歌词”。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宝宝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等,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环节三:学唱歌曲”。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了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环节四:鼓励宝宝进行创编歌曲”。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宝宝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宝贝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下水果,提问:这个水果宝宝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冯逸涵还说是“一串一串摘下来。”唱到绿西瓜的时候,俞洁还说是“地上许多绿西瓜。”真的很不错,创编的很成功。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5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的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都属于它的内容,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的孩子还不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在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童心、童趣拉近距离

  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是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有一颗童心,并“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对平板抽象的讲述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授课,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时间久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交流,同时我也很容易地了解了他们的感受。移情作用下,他们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也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真是“亲其师而信其道”呀。

  二、生活与教育相结合,创设新的情境

  孩子们喜欢唱歌,唱歌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通常情况下的音乐课上,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性地背唱。因此,听起来没有感情色彩,更别提趣味性了。一首优美的歌曲常常是面目全非。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

  1、通过故事,引发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对歌谣和故事的记忆能力比平板抽象的'内容要牢记得多,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向他们讲解。如,在教授《山谷回音真好听》这首歌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述:“有一个神奇的山谷,那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那里有一种美丽的声音,会学各种语言,各种声音。你们想去吗?”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2、身体律动,让歌曲跳起来

  孩子们好动,尤其喜欢随着音乐的节拍动,我抓住这个特点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了律动环节。例如,在学习歌曲《小娃娃跌倒了》这节课,通过小跑、点头、帮扶、抱抱等一系列动作的编配,使幼儿在边唱边做的过程中,理解性地记忆歌词,并能把帮助别人的感情付诸于演唱当中。

  三、动画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的欣赏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补充语言或图片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可这个过程略显枯燥了些。面对这一情况,在教学中我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动画制作,利用立体形象的动画效果加强孩子们对内容的理解。

  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组乐曲时,我首先请孩子们观看了我制作的动画课件。孩子们通过观看动画作品,在没经过老师讲解的情况下,首先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对音乐在故事情节中的表现也有了了解。

  总之,科学的音乐教育使孩子们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对音乐的感受、记忆、想象等能力也进行了培养,音乐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他们智力的开发,对搞好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6

  音乐是门听觉艺术,幼儿对声音的强弱快慢,高低等抽象概念是不理解的,只有把音乐融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幼儿才能轻松愉快的学习,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要使幼儿感受各种表演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让幼儿在实践中直接体现,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

  幼儿时期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对我们小班的幼儿来讲,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在这个学期中,我围绕了如何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努力的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愉快的、积极的参加音乐的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早期的艺术熏陶培养,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一、在音乐欣赏中,激发幼儿的兴趣

  它能使人快乐,也能安抚人的心灵,如何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首先得选择好的音乐,让幼儿来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教室里总能听到一些节奏感明显,旋律优美的曲子,让幼儿在一日的活动在音乐的.伴随下进行,在他们进行游戏时,我会放一些轻快的音乐,让幼儿感受活动时特别快乐,在他们午餐时,我会播放一些较为舒畅的音乐,让幼儿愉快的进餐,在优美、安静的摇篮曲的陪伴下,他们会很自然的进入甜美的梦乡。这些都是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其次,要让幼儿了解音乐美的因素。例如:在欣赏《森林音乐家》的过程中,这是一首经过缩短后的欣赏音乐,边欣赏小朋友们便会跟老师一起跟着音乐,用各种不同模仿动作表演各种动物,而且非常愉快,了解音乐的优美、舒缓的性质。其实在听的过程中,幼儿已经投入到这音乐中去了,被音乐所吸引、感染。并对这音乐有了大概的了解,这些对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在音乐教学中引起幼儿的兴趣

  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对幼儿来说好象在听一些故事,只知其表不知其内,如何使一些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幼儿易懂易记,我经常以一些小故事来引导他们。比如:在进行音阶的练习时,我会先让幼儿听故事,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房子,房子前有一排台阶,有一只小花猫经常去玩,着台阶很奇妙,共有七步,每踩一步都会发出一个好听的声音,那就是xx,上到顶上的时候,小花猫觉得很有趣,又从上面走下来,小花猫会用这些声音唱歌,所以小花猫特别喜欢,从低到高,再从上面下来。讲完故事后,我让幼儿扮演小花猫上下楼梯,从低到高,从高到低,让他们在富有情趣的练习中逐渐掌握不同的音乐,依照这样的思路,每当碰到新的难懂的乐理知识时,我都会编出一些比喻恰当的故事,让幼儿容易接受,而且他们也会感到这样的学习音乐很有兴趣,既可以学小花猫上下楼梯,又可以学到新的知识。

  三、在音乐游戏中,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他们比较适合在音乐游戏中来学习音乐,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就接触到了音乐游戏。例如:我们在学习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的过程中,我先让幼儿自由欣赏音乐,在幼儿熟悉后,我们就学习《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然后就根据歌词,我们玩了拉个圆圈走走的音乐游戏,让他们自己找朋友、伙伴随着音乐节奏跑跑、跳跳,这些对幼儿学习这首歌,帮助幼儿记忆歌曲中的歌词都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幼儿的兴趣也很高。

  在这一个学期的培养中,大部分幼儿已经会很高兴的跟着老师学唱歌,听音乐做动作,有时候会很安静的坐在那儿听听音乐等,这些都可以表明幼儿已经对音乐产生了最初的兴趣,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离幼儿能陶醉于音乐,理解音乐还差很远,我只有在此基础上,更加努力的工作,使幼儿在音乐这条艺术道路上茁壮成长。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7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小、中、大班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幼儿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幼儿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教学中。

  一、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培养兴趣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可是在现实音乐教学中,也有幼儿对它兴趣索然。

  小、中班幼儿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同程度的年龄特征,音乐兴趣应侧重激发和培养。因此备课前我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自制一些相应的教具,运用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大班的幼儿,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幼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中我尽量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其音乐兴趣,我曾以节奏为主题为幼儿开展——节奏接龙的音乐活动,实践中幼儿展现自己的个性在教师的鼓励下用不同的节奏表达,幼儿敢于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堂课安排5分钟的时间进行节奏问好及练习,这个项目学生非常喜欢。我总在出示节奏类型后,请学生尝试拍打节奏,亲身感受节奏带来的美感,再由幼儿互相启发评价,最后由教师讲解,授以正确的做法。这个看似简单的节奏练习一旦融入思维的过程,就变得其乐无穷了。在教学中融入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整体感知乐曲,说说听后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个乐句?找出相同的乐句。在此基础上进行试唱、视唱、哼唱,以及歌曲的教学,在教学时有针对性,幼儿学习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了,兴趣更浓厚了。

  二、课堂组织中的不足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当孩子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音乐教学中,要让幼儿人人都积极参与,并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和创新思维,需要教师用爱心鼓励他们大胆探究,大胆创新。要允许根据教学任务有独立的创作和实践,让每个幼儿的思维不受限制,对幼儿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都给予充分鼓励。

  在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但有时把握不住幼儿音乐课上总是乱糟糟的使金浑身解数也“镇”不住他们。

  像有一次,我把幼儿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可爱的小动物》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是这时乱了,他们各自画了起来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讨论起来时间到了我怎么也来不回来了,等等场面。肯定是我没有运用表扬没在点子上,过于频繁反而失去了它的威力,要不就是自己备课不足,没有“备”好幼儿?或者是不是自己的表现力不够没能吸引学生。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能有所改进。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8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活动,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音乐学与幼儿教育学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其次,要明确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任务。最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形式上都要考虑到幼儿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幼儿原初的兴趣走向持续、走向长久。除此之外,重视幼儿感受、表现以及创造等音乐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育教学中,还要指导孩子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利用音乐的教育特点,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如何设计和指导音乐教育活动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幼儿园音乐教育设计和指导的方法。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分清活动的类型,是歌唱活动还是韵律活动,是节奏乐活动还是音乐欣赏活动。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材,设计活动的环节。不同的活动类型,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在歌唱活动中我们主要是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参与歌唱活动的机会。在韵律活动中,就要重视幼儿基本动作练习,处理好启发性教与创造性学得关系,在教学中老师要精讲,幼儿要多练,老师提供给幼儿良好的示范,还要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在节奏乐的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全面开放打击乐器,力求演奏音色的优美动听。在欣赏活动中,在选择音乐作品方面很重要,选择的音乐作品要形象生动。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还要善于发觉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挖掘和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表达能力,继而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知和体验音乐的魅力,获得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9

  如何正确评价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与失,胜利与缺乏;如何认定那些是本,那些是末,那些该坚持,那些该修正,那些该“重唱”,那些该“清吟”,这不只是我们幼儿工作者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共识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幼儿的素质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大问题。因此,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与失从大处作些初浅的检讨。

  要评价幼儿音乐教育的得与失,我们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概括地说,是素质教育;具体地说,是挖掘、发现、发展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喜好,萌发幼儿初步地感受美、表示美,同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我们这里讲的素质不只是单纯的音乐素质,而且是作为社会人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就幼儿音乐教育而言,前者是动身点,后者才是真正的归宿。据此,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得失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划一有余,宽松缺乏

  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幼儿的健康生长极为有利,而音乐教育正是发明自由宽松气氛最具优势的途径。这已经越来越被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例如,音乐教育时间的增加,活动内容的丰富,器具设施的完善,等等,对发明自由宽松的育人环境无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管得多统得死。比如,活动室里设有“音乐角”、“娃娃电台”、头饰、彩带、节奏乐器等。设置这些音乐器具的初衷本是供小朋友各取所需,自由发挥用的,但当他们果真依凭各自的兴趣和喜好,展开自由的翅膀敲敲打打,又跳又唱时,我们教师又觉得他们的杂乱无章应加于干预。教师或者说:“来,跟着老师打三拍子。”或者说:“大家一起奏《娃哈哈》好不好?”。对幼儿实施规范教育无可厚非,但是在幼儿自我表示发明欲望正浓的时候,教师加以“划一”与“规范”,这很难说不是对幼儿发明力的抑制,也很难说不是对自由宽松的气氛的悖逆。其结果是,这种过于“正规化”的环境给幼儿带来的不是自由宽松的情绪,而是紧张和压力,最终导致幼儿对美的体验与他们的活动相分离。

  二、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

  幼儿是最具发明力的。他们心灵美好,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这是先天富予他们的精神财富。我们幼儿工作者就是要善于发展他们这些良好的素质,而不是加以限制,更不应以成人的社会俗见去求同。

  有关研究标明,幼儿虽喜欢模仿,但就思维方式而言,他们更擅善于求异思维,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少受到成人和世俗的影响。擅长求异思维,这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可以这样说,没有求异思维就不可能有发明发明。

  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我们已自觉不自觉地把培养幼儿思维能力贯穿其中,尤其是对求同思维的培养比较突出。这无疑是对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求异思维能力的培育。比如,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往往爱保办代替;又比如,音乐活动中,要求幼儿模仿的多,发明的少。例如教舞蹈,先是教师范跳,然后幼儿跟着模仿,教师出右手,幼儿就得出右手,教师手型是兰花指,幼儿也必需是兰花指,教师表情是笑得,幼儿的表情就不能是不笑的……如此这般,久而久之,幼儿的音乐活动与他们的思维很难同步,思维的方式则逐渐地趋于求同,他们原先具有的求异思维的良好品质日渐淡化,最后导致唯老师是真这样的“一种模式”现状。

  三、重视人人达标,忽视因材施教

  由于年龄因素,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以音乐活动为主。比较而言,幼儿在音乐方面所受到的教育相对的多一些,全面一些,幼儿在这方面发生的兴趣也相对浓一些,普遍一些,尤其是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所学的`音乐知识、技巧往往已达到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为他们从幼儿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却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大家唱的是一个调,奏的是一个音。在这方面有特长的是这样,没有特长的也是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具有音乐才干的儿童,往往在幼儿期就显露出来了,表示在绘画、文学、语言、计算等方面,特别是音乐才干的表示更为突出。研究发现,音乐才干在幼儿期之前和幼儿期中期出现最多。

  最早表示音乐才干的年龄阶段

  性别三岁以前三至五岁六至八岁九岁以后合计

  男22.4 27.3 19.5 30.8 100%

  女31.5 21.8 19.5 27.6 100%

  从上表标明,具有音乐才干的儿童,其中60%的人已在8岁之前已表示出来,遗憾的是我们在幼儿音乐教育过程中却极少有发现。没有发现不等于这方面的人才没有,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我们没有去发现,即使具有音乐特殊才干的儿童也被我们“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所埋没了。这不能说不是我们的缺乏。

  上述谈的得与失并非是幼儿音乐教育得失之全部,除此以外还很有一些,技巧教的多,情感体验少;实质教育多,形式教育少;要求模仿的多,鼓励发明的少;等等。

  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符合教育目标的则坚持,则“重唱”,不符合教育目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该修正的则修正,该割舍的则割舍,真正做到:明确目标,认定得失,从而扬长避短,把我们的幼教工作做得更好。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10

  在新西兰,幼儿音乐教育的模式和我国有很大不同。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在音乐活动过程中探索精神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针对这两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一、音乐与孩子的探索精神

  它们会发声吗

  家长经常鼓励孩子探索身边的物品,看它们能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任何物品在孩子眼里,在孩子手中,都会成为神奇的“乐器”。如手拍桌椅的闷闷声,小棒敲打玻璃的清脆声,敲打铁器的悠扬余音等。通过对各种物品的摆弄敲打,孩子便会对不同音质的强弱、高低、长短有了切身的体验。这个过程也正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过程。

  自己做“乐器”

  鼓励孩子亲手制作“乐器”。如将橡皮筋套在小碗上、杯子上,轻轻拨弄便会发出动听的声音。并且,孩子还可由此探索奇妙的振动现象。通过自制“乐器”,孩子肯定会更加积极地走进音乐,去探索这个神奇的未知世界。

  听听大自然的歌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更广阔的世界中探索音乐。带他们感受树叶“沙沙”的轻巧,小鸟“瞅瞅”的婉转;带他们到小河边,让他们感受溪流“哗哗”的欢快,青蛙“呱呱”的嘹亮;海浪“唰唰”的激越……这些都是极其生动的音乐教育素材,孩子既乐在其中,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陶冶。

  二、音乐与孩子的表达能力

  用语言来表达

  在孩子探索各种声音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对音乐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如孩子在玻璃杯上敲出了清脆悦耳的音乐,开心地笑了,可他不知道,或者不习惯于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家长就要通过提问的方式──“你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它使你高兴吗?”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你刚才敲出了清脆的音乐,你真开心!”从而使孩子逐渐养成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体验的好习惯。

  用身体来交流

  家长要经常用非语言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培养孩子的非语言交流能力。在教孩子儿歌时,家长不要仅满足于孩子记住歌词,学会旋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感染力的形体语言,如眼神、口型、表情、手势、体态等,让孩子体验到歌曲的美妙和可爱,从而愿意学,更愿意用他们喜欢的表情、动作,把自己对歌曲的体验表达出来,和家长进行非语言的交流。

  当然,在音乐活动中,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能力远不只探索和表达两种;这些能力的培养也不仅在音乐活动中。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引导,时时、处处、事事都是教育的好时机。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8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音乐教育工作岗位的新手,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幼儿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幼儿音乐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新西兰幼儿音乐教育一瞥随笔03-04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09-23

小学音乐教育阅读随笔11-29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5篇04-17

浅谈节奏与幼儿音乐教育05-29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案03-30

小班幼儿随笔04-11

幼儿教学随笔03-04

幼儿小班随笔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