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随笔(集合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母亲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母亲的随笔1
如果非要我给母亲画一幅像,我一定会如实地画下她的外貌,一个在人流中常常被隐没的娇小身躯,远远看去,走路微微有点不自然,但你认真的欣赏她,会看到她谦逊和善清秀的面容中,透着一股子倔强。这就是我的妈妈,我要画出她的心,一颗比天高,比钢坚硬的心。
或许,可以这样说,母亲是我除了伤残的乞丐看到过的最不幸的人。那个年代,外婆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可又怀上了母亲,因为生活困难,到医院打胎,手术没有成功,却给母亲少了一块骨头,母亲打娘胎出来,左脚残疾,直到她小学四年级家庭条件好些了,才到医院做了矫型手术。母亲杵了三年的拐杖练习走路,又用了三年甩脱拐杖。母亲从来没有怨过外婆,她很爱她,一如我爱我的母亲。命运总爱跟母亲开玩笑,2008年512大地震,夜宿野地,母亲因为下雨地滑,左脚掌再次骨折。我和父亲从外地赶到医院去看她,她的左脚熏制一种味道怪异的中药,旁边放着石膏板,母亲笑嘻嘻的说:“锻炼你们的机会来了,你们可要天天给我做饭哦!”其实母亲在家歇不住,杵着拐杖依然要给我们做饭。当时绵竹有一个援建医院,需要区域管道提供及施工,找到母亲的建材门市。母亲硬是拖着石膏腿上工地看现场,进行现场布置安排。那个月,我看到母亲随时电话不断,随时在电脑上写写算算。
如今的母亲,虽然依然是那样娇弱,但她走路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实。
作为一个这样的人,她也曾感到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多少个雨夜里,她说,自己曾躲在被子里撕心裂肺地哭泣。高中时,她写的一手好文章,是班上的文学才女,有那么一点高心气,也是一意孤行,一心只报考川大。学校老师给她提出建议,一是她身体不适合,二是她学业成绩还有点差距,于是她赌气放弃了高考。
可是,谁的青春没有自负过?谁的青春没有叛逆过?
在此之后,倔强的母亲自己学着卤制五香食品。每天五点就到冻库去批发兔头,鸡翅,鸭掌,上午清洗腌制,下午开始卤煮,基本上下午六点就开始骑车给头天联系好的商家送货,送到8点钟左右,剩下的自己在夜市去卖,天天忙到深夜。她的货供到了至今都还在营业的德阳吉星烧烤城,那次去吃饭,那里的老板还夸我母亲做的食品棒。她那双小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手,每天都被兔牙硌的伤痕累累,似一鞭鞭地被抽打着外婆的心,外婆竭力反对,这份工作干了两个多月,虽然也挣了钱,但母亲不得不放弃了。
人的长大,似乎就在一瞬间。外婆被查出了晚期胃癌,对于青春年少的母亲,喷涌的眼泪让她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也突然间明白了自己放弃大学的愚蠢。外婆缠卧病榻6个月,母亲倾力伺候,尽心尽力,命运没有给母亲网开一面,还是带走了外婆。外婆的离去更加坚定了母亲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于是她又开始了努力学习,用了两年时间拿到了中文文秘大专文凭和财务会计大专文凭,她对我说:“拿到文凭的那个初夏,我明白了自己的路应该往哪儿走!”
她拒绝了舅舅给她找的出纳工作,自己开启了一个建材门市部。每天她骑着自行车一个个跑工地,上门推销产品。因为她勤奋,踏实,诚恳,认真,价格公道,客户渐渐认可了她。有些客户建议母亲把售后安装服务也一起搞上去,既可以稳定客户需求,又可以提高利润率。母亲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又自己开始学习识图,预决算,做工程资料,学习项目管理,组建安装队。2002年母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同时背负了50万的贷款。听父亲说,母亲怀着我时,基本上没有休息过一天,就在我出生的前一天还跑二重厂收款。
如今的.母亲,常常一脸骄傲,坐在她的车上,她会带我去看看她曾经建设过的工程。她会兴奋的指着那座工厂,那条道路,那个学校,告诉我那里的管网都是她的队伍建设的。我望着她娇小的身躯,依稀看到她工作到深夜的背影,看到她清晨有点一瘸一拐的走在凸凹不平的工地上,我想我的母亲,她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啊!
或许,我们的家是有一个多劫的命运吧!但母亲那骨子里的坚强是永远难以言喻的,这份坚强就是母亲人生的盾牌;亦或许,人总是应该怀抱一点希望的,万一它实现了呢?所以,像母亲那样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功!
清晨,我又被《致爱丽丝》的钢琴曲唤醒,这是母亲最爱的一首曲子,我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做着一家人的爱心早餐……
母亲的随笔2
母亲今年六十有三,虽没有老态龙钟,但确实是老了。老到每一次视频,看着她,我都是泪眼模糊……
远嫁的女儿注定是欠了母亲一个温暖的晚年,即使未曾远嫁,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常常陪她,但却能在想她时不至于要考虑路程的原因而却步。
有时候会想,当初母亲要是能够稍稍的坚持一下她的初心,阻止了我远嫁,那么现在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生呢?母亲常说,她只有一个女儿,她的内心其实是不舍的,但是因为姑姑年轻时因为奶奶阻止了她的婚姻而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母亲违心的应允了。她说,她只是希望我能走好自己的人生,而不因为她的原因,让我的人生有了遗憾。当然,我们谁都无法预见到人生,预见到未来。
刚才看了一则关于养老院的新闻,思念便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想到母亲一个人独居在小山村里,眼泪便不受控制地流淌……很难想像,年轻时候胆小的她是怎样练成了钢铁一样的胆子,这么多年一个人居住。她说她喜欢村子里的清静,她说她住不惯别的地方。但是我知道,那只是无奈的借口与安慰。“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在母亲身上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还记得父亲去世后没多久,有一次爷爷去了远房亲戚家,家里就剩下我们母子五人,那段时间,家里每到夜半,对面空置的厨房便会有一阵阵像是动物的声音,叫得很是恐怖,我们都认为那是“鬼”,吓得不敢睡觉,母亲虽然也害怕,却依然勇敢地守护着我们。好在,爷爷回来后,那声音便没有再出现。她就是这样一步步的用她原本柔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段时间儿子到青春期,青春期特有叛逆,使得我们关系也时而紧张,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的我,一般的年纪,一般的些许叛逆。但无论如何,我与母亲这些年虽天各一方,心里一有事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向她倾诉,只因为电话那头的声音是我在这世间最深的牵挂啊!当然,会让母亲难过的事还是选择性地说,这么多年远离家乡,远离她,从一开始就养成了报喜不报忧的习惯。很多时候,我宁愿将委屈和着泪水往肚子里吞,也不舍得让母亲跟着我伤心难过。
年轻时候的母亲是村子里最漂亮的`。至今脑海里还记得她烫着一头当时流行的头发,撑着一把小洋伞拍的一张照片,母亲也曾惊艳了时光。
她心灵手巧,是村里少有的一位裁缝,我们兄妹四人自小穿的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裳。她还会制作斗笠,小时候看着一根根小小的竹子在她手里变成了一个个好看又实用的斗笠,我就觉得很神奇。那斗笠精致的犹如艺术品,但当时,她做的斗笠只是为了换取微薄的生活费。还记得年少时,她在房里挑灯做斗笠,我与两个年幼的弟弟就围在她身边捉迷藏,那时的日子过得清苦又简单……
实际上,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短暂,十三岁就离家读书,寄宿学校,一周回去一趟,就这样与母亲渐行渐远,但不管走得有多远,我的心始终都系着她,那个慈祥又可亲的妈妈,她给了我们最无私的母爱。我爱你,我的母亲。
母亲的随笔3
最近几个月,母亲变得越来越爱唠叨了。常常天还沒有完全敞亮,母亲就打来电话,说是夜里凌晨二点多,父亲又早早醒来说起我的病,说我消瘦得厉害,让母亲叮嘱我一定要记得吃药,照顾好自己等等。我告诉母亲,我的病早好了呢,而且身体也恢复如初,而母亲还是时不时在某个清晨或夜晚打来电话,重复地唠叨。
母亲的唠叨,像五月的阳光雨露,让我温暖而湿润,还有绵长的愧疚。这份愧疚,隐藏着父母斑白的头发、苍老的容颜,怜惜的目光,以及二老多病的身子。而我难以用一些词句去复述内心深处那些隐隐疼痛的旁白,倒是一些片段鲜活着我血液里流动的情感。
记得今年三月初的一个周末,我去看望父母,一见到我父亲就问:“咋这样瘦?脸一点血色都没有。”那一刻,泪水突然涌上来,我佯装着沒有听见,跑到卫生间,让泪水肆无忌惮地涌淌。我想我是不应该,也万万不能让父母双亲见着我流泪的模样。其实父亲说得没错,那段日子,因为一些旧疾复发,吃不好、睡不好,每天喝着汤药度日。一直没有告诉父母那场说来就来的病,因为实在不想增添他们的担忧。那一顿晚饭吃了好久好久,我与父母一起闲言碎语,边吃边说,说生活、说工作、说孩子,说得更多的是我的小时候。
母亲说,我从小就体弱多病,才几岁的时候,曾患过严重的肾病和吸入性肺炎。那时家住农村,很是贫穷。沒有钱为我治病,只能靠一些草药医治,前前后后拖拉着一年多才勉强冶好,只是从此却落下了吐血病的病根,经年时不时地复发。每每说起这,父母总是在叹息里内疚,说是因为当初的无能才害我成了这个样子。而我也在父母的叹息声里自责,这不该成为父母内疚的理由啊。然,不管我如何开导双亲,他们还是走不出那段岁月铭刻下的心痕。而我只好任由父母在内疚里唠叨,因为我明白每唠叨一次,父母的内疚感就减少一层,他们的皱纹就深了一层,而我的年轮,就越靠近他们的皱纹。
其实关于小时候的那场病痛,母亲唠叨的次数巳数不清,每次的重复都是一场述说,而我总是安静地聆听,与母亲一起怀想那些回不去的岁月。而每次怀想后的时光,多了几分沉重,因为那些日子越来越远,而双亲越来越老,所以每次看望后的告别,母亲总要反复地叮嘱这、叮嘱那,跨出门的脚步,时时在母亲的唠叨里变得迟疑,而母亲每次总是坚持着要送我离开。记得那天离开母亲家时,巳近夜里十一点,母亲看我车子启动了,还舍不得转身,母亲站在风中不停地挥手,嘴里一直不停地叮嘱着“记得吃药、记得吃饭、记得照顾自己……”的碎语。
风中的母亲,在三月的春寒里沧桑得如残冬里枝头上的枯叶,好像风一吹就会飘下来。母亲的身影在反光镜里渐渐消失,我的心里莫名地升腾出几许疼痛,这疼痛在夜色里蔓延。想起很多年前,那时我刚好上初中,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开始了住读的求学生涯。每次回家后返校,母亲总是站在村口目送我离开,走了很远回过头,母亲还站在那儿不停地挥手。时光里的剪影定格成岁月里的痕,像一棵树与根须相关的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反而会扩展得枝叶般繁盛。恍惚中时光那头,我还光着脚丫,在年少无知的青春里轻舞飞扬,而时光这头,我巳是母亲当年的模样,孩子巳是我当年的模样,而我也开始像母亲一样唠叨着孩子的学习、吃穿与身体。
唠叨着母亲的`唠叨,才真正地体会到母亲的内心世界,越是走进,心里面的担忧越是深沉,这份担忧像风一样反复纠缠,因为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其实母亲的病一直特别多,早些年做过胆囊与子宫切除手术,而这些年因为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反复叠加与加重,母亲的身子骨越来越弱,六十出头母亲的生命巳提前衰败。医生说,因为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母亲的各个器官巳开始衰竭,最为明显的是母亲的腿与眼睛。母亲现在自己上下楼巳有些困难,而眼睛长年累月流泪。每次看望母亲后,那些泪就流进我的心里像血液一样,支撑起我生命的天空,母亲生命的天空却越来越矮。而我用母亲经年的唠叨堆砌成一支长篙,将母亲生命的天空撑得更远更高。
五月的天空开始澄亮,阳光在鸟鸣里弥散,一些往事沾满炊烟里柴火的味道,季风打开温暖的节日,母亲的发梢,斑驳的白发,开成田间地头的花朵,恍惚中我看见母亲,系着围裙站在老屋的门前,等我回家唠叨……
母亲的随笔4
为了更好地进行家园的沟通,为了促进更好的亲子关系。今天实幼的校园里热闹非凡,来自小班加委会的爸爸妈妈和孩子、老师共聚在一起,共度母亲节!
活动内容丰富多,包馄饨、做花色馒头、剥蚕豆,那么多好玩,新鲜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家长和孩子们还发挥了自己的想像,有做太阳公公、大恐龙、小白兔等等,一团面粉在大家的手里一下子就来了个大变身,你瞧,多有趣,在剥蚕豆时,孩子、老师、爸爸在一起一边剥,一边还玩起了竞猜的游戏,“四颗、二颗、我猜三颗”这样和谐、齐气融融的画面真像个快乐、温馨的大家。
没一会功夫,孩子们自己的作品就烧好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一下子让我们美餐一顿,不少孩子们还给妈妈拿调羹,“妈妈,你先吃”,一声声甜蜜的话语让我们的心里暖哄哄,这时家庭带来的特色菜更让大家吃起来自助餐,各色的菜肴不光让我们开了眼界,那味道更是好极了!
在一起玩,一起吃,一起乐,宽松、融洽的氛围让家长、老师都觉得这样的形式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仅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更让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日常活动中,把自己的爱付诸于行动,让爱从小就在孩子的心里扎根!
母亲的随笔5
四月里的一天,去了花市,买回一盆粉红色的康乃馨。买的时候,故意挑了一盆没有开花的,连花蕊也不得见的。就是想,用自己的细心,一点一点的培育她,浇水、松土、施肥,洗叶,看着她结蕊,看着她开花。最重要的是要她在五月里盛开,因为五月有个母亲节,因为康乃馨是母亲花。
康乃馨,母亲的花,因为母亲,我爱上了康乃馨,因为爱,我读懂了她平凡中的绚丽。
四月的芳菲落进五月里,已经褪了繁华,显得有些静寂了,我的康乃馨就在这个时候结了满枝头的花蕊,花包层层叠叠的,被绿色的花萼包裹着,顶上裸露着拥挤的红粉,迫不及待的要撑破那层束缚似的,看着就让人觉得温情,觉得心潮荡漾。还有守候着的那份期待。
那一日把母亲从老家接了来,一路上无论上下车,还是过马路,母亲都一直紧紧地拽着我的手,感觉到她的小心翼翼,还有夹杂在其间的恐惧。真的,母亲真的老了!一直都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可是,不论我愿意不愿意接受,我的母亲真的已经不再年轻了。心就隐隐的作痛起来,眼眸里涌出潮潮的湿润来。牵着母亲的手,看到母亲乖顺的样子,又让自己的那份感伤生生的咽进心里,心就那么的疼起来。
时间该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呀,一篇儿一篇儿的翻过,赶着趟儿的往前走,母亲就从满头的青丝走成了白发苍苍。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曾经是那么年轻,那么的精力充沛。母亲怎么会老呢?怎么会老成这个样子呢?她那一头黑发呢?她那挺直的腰身呢?我曾经年轻而美丽的母亲,岁月已在她的头发上添上了风霜,又在她的额头上布满了沧桑。
却原来,苍老是如此的无法阻拦,如此的势不可挡,如此的不尽人意!
我把母亲的手攥得紧紧的,我不要母亲离开我,我要牵着母亲的手,走过苍老的岁月。就如当初母亲的手,扯住我生命的丝线一样···
我从出生时起,就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母亲倾注在我身上的爱和辛劳总是比我的姊妹们多。在我一周岁多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去了一趟医院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是那时候的医学还不够发达的缘故吧,我的生死就只能听天如命了。
妈妈说那时候的我,没白天没黑夜的哭泣,开始的时候还有声音,尽管微弱,可是后来只看见小嘴在张喘却再也发不出声音来。妈妈就整天整夜的看护着我,妈妈说那是她一生中最无助的日子,只能眼睁睁看着我日渐衰颓下去,竟是无回天之力。
几乎是所有人都认为我难逃此劫,父亲已将我“归去”的谷草也要了来(我的家乡,那个年代有将夭折的孩子捆在谷草里扔掉的习俗)。
那是个中午,妈妈说到这一段的时候总是有泪轻轻的滑落,我每每听到这一段也会泪满面,因为在这一时刻我的生命因神圣的母爱而超脱而重生!我会将妈妈轻轻地拥住,为妈妈擦去腮边的泪花。
妈妈在极度的疲劳中沉沉的睡去,等醒来的时候,发现我的一个眼角,还有额头一个被蚊虫叮咬而破损的地方,被苍蝇做了繁衍后代的基地,那些活着的尤物蠢蠢欲动着,吸允着我的皮肉。妈妈见状吓得大声的喊叫起来,左邻右舍的闻声都赶了过来,大家见状,一致认为我将不久于人世了,因为这是已去或者将去的人才有的状况。就劝说母亲放弃我。母亲犹豫着,见我的呼吸愈来愈弱,终于咬紧牙流着泪轻轻的把我放在谷草上,却始终不肯放手,说等我没了呼吸再让父亲将我“送走”。
或许是我还留恋暂短的人生,或许是我还留恋父母孕育我一场吧,我在妈妈的泪水中,撑着微弱的呼吸久久的不肯离去。大家见状强行将妈妈与我分离开,父亲用谷草迅速把我捆起,就在父亲要把我送走的时候,母亲又央求父亲让她再看我一眼,父亲见母亲泪眼婆娑的样子,又把我放了下来。母亲用手轻轻的扒开谷草,就看见了我眼角的那颗滚落的泪珠,母亲不如分说把我从稻草里抱了出来,紧紧地搂抱在怀里,就在那一刻,我睁开眼睛哭出了声音···
母亲,亲爱的母亲,你用身体孕育了女儿的生命,又用母爱堵住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用温柔的.双手把女儿从黄泉路上拉了回来。
母亲您的爱就似一条涓涓流淌的溪水,载着我童年的幸福,载着我青春的梦想···女儿每一步的行程,那凹凸的脚印里,都汪满了您的汗水泪水和爱···
每一次走进五月,就走进一个生命温暖的季节,心也会涌满爱和感恩。窗台上的康乃馨生长的茂茂盛盛的,花蕊挂满了枝头,就等着盛放的那时刻。母亲来了,我和母亲一起守着康乃馨开花,还有我的小女儿,她身在外地,在每天的电话里都要关注康乃馨生长的的状况。
已经有了第一个花蕊了、又蓄了三个花蕊了,第一个花蕊长大了,马上就要开花了···,我如是向女儿汇报着···
今天清晨,当一缕晨曦从窗帘的缝隙里挤进屋子里的时候,第一朵康乃馨已然开放了!我惊叫着奔过去,拉开了窗帘,桃桃的粉色花儿,粉粉的晨曦阳光,谁是花色?谁是阳光?
我只知道,我的康乃馨在母亲节的这一天,开花了!她的每个花瓣上都凝聚着我的呵护和期待,就像我把对母亲的爱一点一滴的寄托在了它的身上一样。看着她如期的开放了,我的心在那一霎那溢满了幸福的味道。
其实,康乃馨的花儿不算太漂亮,开得一点也不鲜衣怒马。“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粉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能度东风”,可见康乃馨并不是在册名花,可是却是因为她的执著,温馨、慈祥、以一种母性的爱,走过岁月的苍凉,她多么像不计得失勇于奉献的母爱啊!
母亲闻声也赶来看,嘴里夸着花儿的娇美,那双粗糙的手有些抖动的抚摸着花身。看到母亲叠满褶皱的手,我的心一下子又被揪疼了。
记忆的屏幕上,岁月的剪刀已将过往的时光剪成缕缕炊烟,却无法剪去对母亲的回忆。母亲年轻时的样子,是在照片上看到的,俊俏的面容,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柔柔的笑意,乌黑的长发,编成两根麻花辫子,两根红色的辫绳系着母亲的青春岁月。母亲中年的样子,是我亲历着的,两根麻花辫变成了齐耳短发,母亲泼辣能干,吃苦耐劳,把曾经贫穷的家门勤劳站成了一道有滋有味的动人的风景。在故乡的老屋里,母亲用华美的年轮编织了一册散发着浓郁芳香的日历,每每翻阅,每一页散发的都是母亲给我们的浓浓的爱。
母亲,从几时起,你把自己的青春走没了?
我的母亲,纵然已是白发苍苍,纵然已是容颜苍荒,可依然,是我最美的母亲。天下众生,谁人都有母亲,我们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儿女的母亲,我们更懂得母亲的含义。
眼前的母亲苍老而瘦小,那每一条皱纹里依然藏着对儿女的牵挂,那被岁月压弯的背脊上摞满的依然是对儿女的祝福,昔日那双叠满老茧的双手托起的梦想依然是母亲心中不老的传说。母亲,于您的恩情大爱,无论怎样的笔墨都显苍白,无论怎样华丽的文字也道不尽其间的深厚,更何况女儿如此清浅的笔墨呀。
那一朵康乃馨悠悠的灿放着,我轻轻的把那朵花儿掐了下来,别在母亲的鬓角上,不温不火的粉红衬着银白色的头发,那一种别样的美丽,瞬间溢满了我的心扉,溢满了五月的时空,悠悠的香着···
母亲的随笔6
老公去福建办理他大哥的后事,已经去了好几天了,至今未归。以前他在家时,并未觉着有什么不同,有时心烦气燥的时候,甚至还想他离自己远点。如今,他才出去几天,对他,竟生出些牵肠挂肚的惦念,心里总感到空落落的。此时,我是有些想他了。
昨天晚上在跳舞回家的路上,我接到老公打来的电话,知道他大哥的事情还未办好,而且在理赔方面有些麻烦,现在已经上诉到省里了。电话中老公关心地问及他走后女儿与家中的状况,我说你放心吧,家中一切都好,不必挂念。他告诉我,他还要过几天才能回来。
这几天也不想到uc去玩了,不知为何,心里有些莫名的厌烦,莫名的失落,还有些莫名的伤感。我不知为什么会忽然这样,或许,是心里开始有些厌倦那个纷纷嚷嚷的场所吧,又或许,想要躲避逃离一些无聊的纠缠与纷争,这种感觉,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昨天是母亲节,十二号晚上零点刚过,就收到女儿最早发来的短信祝福:老妈,母亲节快乐哟!明天送您两个吻,一个是我的,另一个是老爸的,晚安!这个丫头,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下个月就要高考的女儿,在她学习如此紧张而忙碌的情况下,在这样一个也许众多人不曾记得的节日里,竟然不忘给我送上一份贴心的祝福。心里有些许宽慰,有些许幸福。
上午十点多钟,收到浪子发来的短信:今天是母亲节,做为一个女人与母亲,为了孩子你辛苦了,我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越来越年轻漂亮有魅力。这个浪子弟弟,平日里少有联络且话不言多的他,竟然也记得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给我送上一份暖心的祝福。感到有些意外,有些惊喜,也有些开心。
中午时分,又一次意外地收到一个女同学的短信:做为女人你是美丽的,做为母亲你是优秀的,做为妻子你是贤惠的,做为女儿你是孝顺的,做为朋友你是知心的。母亲节快乐!真没想到,这个平日从不联络的老同学,竟然也在这样的日子为我送来一份特别的祝福。深深的意外之后,更多的是开心。
午饭后上网,刚登录qq,便蹦出枫叶姐姐发来的一条信息:今天是特殊的日子——母亲节,我衷心的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长寿!祝你节日快乐!还有几个是q群里发来的信息,都是关于“母亲节”的,有图片也有音画,还有祝福的话语。读着这些暖心的祝福语,我的眼框,竟有些湿润。
下午弟媳到家中来找我,要我陪她一起逛街购物,我欣然应允。我们欢快而忙碌地进出于一间间装修豪华的商场与服装店,为家人为自己精心挑选着物品。在大街上,时不时地能看到一些或抱或提着礼品的人从我的身边经过,我想,他们手上提的怀里抱的,也许是送给母亲或者爱人的礼物吧。我从小就没有了母亲,婆婆也于几年前去逝,如今,自己想尽一点孝心都没有这个机会了。于是,只好为自己挑选了一款黑底紫花带小披肩的`吊带连衣裙,就当是母亲节送给自己的礼物吧。
晚上到uc去玩,刚登录uc,便惊喜地收到一位名为“帮助你是我的快乐”的陌生朋友发来的信息:孕育人类生命的你!无怨无悔支持男人成就事业!无私奉献,撑起家庭幸福的重担!默默孝敬老人!含辛茹苦培育社会未来!不让须眉去打拼事业和实现自我价值!在充满艰辛的生活历程中彰显你的伟大、勇敢和博爱!莫把我们男人不懂你不爱你,在世界都为伟大母亲庆祝节日的时刻,请感受我们男儿对你们母亲由衷的尊重!敬爱!真挚的关心和祝福!祝咱娘和做母亲的你节日快乐!快乐幸福永远!这位在uc结识的不久的朋友,从他加我为好友的那天起,至今我与他还未聊过一次,可他却能在这个节日为我送上祝福,这不由得让我感动,我又一次深深地惊叹了!
母亲的随笔7
好久没有写过东西了,一来是没有时间,再者就是也没有什么好的题材…… 今天是母亲节,对于身在异乡的我而言,总觉得有些愧疚的心酸感。一年中,我都很少回家,放假了就总想着去外边找些兼职来做。我不是不想母亲,更不是不爱母亲。
因为我明白,我们都已经长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依恋家依恋着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母亲。 我多么想,还可以再像儿时那样,依偎在母亲怀里,听她给我讲故事,在夕阳下,迎来她拥抱我的身影……可是再也回不去了…… 每次当有人解读母爱的时候,我都会有种心酸的感觉,因为我觉得,我欠母亲的真的是太多太多。我不知道自己此时此刻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每次我写东西的.时候都,我都喜欢把自身的一些幽默写里面去 ,来增添一下文章的别趣,可这篇文章我却没有一点玩笑的意思。我有一种无意中的庄严感,可能在母爱面前,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会如此的“屈服”。 今天是母亲节,父亲很忙,我不知道父亲有没有跟祖母送去祝福……祖母很疼我们这些儿孙,她没有文化,她没我教过什么东西,但她却给了我很多的爱……
母亲和祖母都是那样的善良,从而也使得我这个世俗之人有得一个僧人的心。我从不觉得仁慈、善良是所谓的什么妇人之仁,我没有曹操的那种魄力,如果非要一件功成万骨枯的话,我宁可平凡一生!我是喜欢爬的很高,但我不喜欢踩着别人的肩膀上去……我希望自己八十岁时,回忆起来的,是开心、是幸福而不是悔恨。所以,我想在于朋友相伴之日,尽量的对他们好一点,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私利而如何,真的不至于。
我虽然没有可能像母亲爱我一样爱我的朋友,但是我还是爱他(她)们。亲,要幸福…… 在这里我也不想写的太多,这只是我为《母亲节》的一点心得,也算是对天下母亲们的祝福,我没有用什么华丽的词汇,也没有对它做任何修改,这不是像以前那样只为应付“公事”,我觉得更通俗一点更好。
母亲的随笔8
拜见母亲大人是需要谨慎的。
扎起马尾,露出额头――她喜欢看我一直保持十几年前的中学生模样,不管我现在已经多少岁。
挑选一件十分显胖的衣服――她永远嫌我瘦。每次见到我便立刻皱着眉头打量,鉴定结果是我又瘦了,然后开始问,“是不是又过得不好了,没有好好照顾自己。”
衣服不仅要显胖,还一定要是亮色,不能穿深色――她永远嫌弃我黑色衣服太多,用她的话来说,“别一天到晚穿得黑黢黢的”。所以要选白色,或者红色。哦不,白色也不太好,她会说:“白色这么不经脏的,怎么洗?谁给你洗的啊,看这都发暗了。”所以要选红色,红色经脏,又显得面色红润,气色好。
一定要化妆,但又必须是裸妆那种,气色鲜润就好,千万不能妆太多。但不化妆的话,显得不够精神,她又会说:“怎么都不收拾一下自己。”
总之,我会把自己收拾成一个――穿着少女时代的红毛衣的、扎马尾的、学生味儿十足的样子。这样我不会给她任何一点破绽,来让她忧心忡忡地打开话题:“你是不是过得不好?”
时间差不多了,掐着表,准时去接母亲。把车靠边,远远地,看见她站在人群边缘。穿着那一身我很熟悉的'旧风衣,一双不相配但便于走路的休闲鞋。背着我当年上学用过的那个阿迪达斯双肩包,很实用地插着一只水壶。
把母亲接到,她像个孩子一样,乖乖上车,坐后排座位。因为她是典型的back-seatdriving control freak,一旦她坐我旁边,会保持高度紧张,大声指挥我怎么开车,碰到路边闪出一辆电瓶车,她会尖叫,把我吓一跳;不然就是高声指挥我:“按喇叭!”“打灯!”“啊!小心那个人!”……
我快崩溃了。我都驾龄8年了,视力5.2,早就是老油条司机了,而她明明就视力很差,开车是彻头彻尾的菜鸟,还要这么指挥我。我恨不得分给她一个喇叭捏在手里,任她自己随便按。
但有一次,我与母亲一起,坐上了某位阿姨开的车。我很紧张,因为阿姨实在开得太菜鸟了。奇怪的是,母亲却在副驾驶坐着一路安安静静,什么都没说,更没有指挥人家,偶尔很轻松地和菜鸟阿姨聊个天。
下车后我问母亲:“为什么你不指挥别人开车,只指挥我开车?”
“别人我不管啊,你是我女儿啊。”她说。
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后来,我都让母亲坐后排。这样对大家都好。
接到母亲,去了餐厅。坐下来点菜。我点了她喜欢吃的清淡的菜,然后点了一个豆腐青菜汤,叫“一清二白”。点完菜,服务生向我们重复一遍菜名,报完最后一个“一清二白”,我点头确认,示意可以了。
服务生走后,母亲欲说还休,最后非常不安地问我:“一千二百?!这顿饭就要一千二百啊?!”
我哭笑不得地看着她,窗外阳光洒在她的白发上。
母亲看上去比较年轻,所以我一直没发现她的衰老――我一直感觉她还年轻着,永远没老。就像她以为,我一直还是个中学生的样子,停在那几年,永远没长大。但时间容不得我们的幻觉。她现在老了,渐渐变成了我的孩子。在她的晚年里,我要像个母亲照顾孩子那样,给她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
少年时与母亲的种种怨怼,已经渐渐释然。那会儿叛逆时,动辄会想,“我要是当妈,我才不会……”而现在才知道,做一个好母亲实在太难,她已经尽力了。
如今轮到我,其实我也只能说,我尽力。
母亲的随笔9
在我小时的记忆里,被妈妈打得最惨的一次是幼儿园那一次。她拿着在地里割来的被放在坝子里晒着还没断水的红薯藤在我身上使劲招呼,一下一下,边骂边打。而这件事的起因是我到同学家里吃了一道中午饭。
“梅,你到我家去玩嘛?”香同学扎着一个马尾辫,头发枯黄枯黄的,兴高采烈的说。“要得!”而我欣然答应,于是便随她去了她家。
她家坝子旁边堆了一堆柴,是柑树枝,很干了,黑色的枝桠向外伸张。我走过去的时候被挡了一下,立即用手把枝桠拂到一边,身子才过了去。
走到坝子里,便看见了她家的前面。这记忆至此还好好的躺在我的脑海里。她家是两层三间的黑砖房,木门,门前有一级台阶。我好奇的走过去,香同学的婆婆立马高兴的带点诧异的欢迎我进屋,并对香同学说:“香香,你带同学来了哦?”又对我说:“快进来,快进来,到这儿耍。”
我好奇的走进去,香同学的婆婆连忙叫我坐下,坐下。我坐在了客厅的凉板上,看着她家的摆设。只记得她家有个电视,客厅有张桌子,整面墙都是灰色的,像是被烟熏过一般。而不一会儿,香同学的婆婆就笑着从灶屋走过来,手里端着一碗稀饭对我说:“你是叫梅吧,听香香说的,”说着把那碗稀饭放在我面前的桌上:“也没什么好吃的,就只有一碗稀饭,快吃吧,难得香香带同学到家来做客。好好耍!”
我看着那碗稀饭,淡绿色的像翡翠一样,里面沉浮着几片东咸菜,顿时觉得很好吃的样子,我也没有拒绝。就拿着筷子吃了起来。香同学的婆婆在外面的小板凳上坐着吃,香同学不知道在哪里吃。
而我吃到第二碗稀饭的时候,我的噩运就来了。只听到香同学的婆婆在外面喊我:“梅,你妈妈来了。”
是吗?我立马端着碗跑出去,就看见我妈了。她骂着:“到处找你找你找不到,你竟跑到别个屋头吃饭来了哈!看我今天不把你整死!”她又惊又怕,气得到处看找可以惩戒我的东西,往旁边的柴堆一瞧,伸手就折一根树枝棍子。而我飞快把碗一放,小心翼翼的走到坝子里离她最远的那一方。
香同学的婆婆还在笑着喊:“莫打,莫生气,她只是来这儿耍一会儿。”
“不打,不打是怪事。找死人找不到人!到处都找遍了,没想到在这儿吃饭来了!你走不走?!”妈妈的脸上满是愤怒。
我走过去她就打了我一棍,但穿得厚打不透,不是很疼,但心里却很害怕,我时时怕她在路上打我,然而在路上她只是说,回去再收拾你!
但终于到了家了,她立马就丢了那打断的小树枝,去刷那绿绿的'红薯藤。很长的一条。
我缩在一边磨磨蹭蹭的不肯过去,外婆说不打了,不打了,她还小,一时耍起去了。便把我护着。妈妈却说,看她今天遭不遭整。
她立马就去外婆背后拉我,一拉住我就往我身上打,还拉我的衣服。我连忙哭着说不去了,不去了。而她不停骂我不停打。
“叫你中午回来吃饭,早点回来,你结果跑到别人屋头吃稀饭。你倒还好啊,我跟你外婆两个找死人找不到人,结果一问你跑到张家沟去了。你这是要把我急死哇!”
“你莫跟你妈一般见识,她也是担心你担心狠了。你怎么跑到张家沟去了啊?”外婆在安慰我并说不要跟妈妈一般见识。我只擦擦眼泪,撩起衣服看着肚子上的红痕。我走到门口,却听到了有哭泣的声音。
妈妈背着我,在哭。一声一声断断续续的。
我也不知是什么情绪,心里很空,并且也有点想哭。不是因为妈妈打了我,而是因为我……让妈妈伤心了。
我的母亲是一个极不易哭的人。我看见她哭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没有哪一次不是为了我们(我和我妹妹)的。她为了我们奔波劳碌,为了我们跟别人吵架,为了我们辞去工作专职照顾,为了我们才四十几就生了白发……我生涩的词汇写不出我母亲好的十分之一,我只知道她对儿女的好真的是比山高,比海深。因为她我受了如此深的母爱,我永远得感谢她。
母亲的随笔10
她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爱因斯坦
“我的做人之道是不被任何人和事压倒,绝不向任何困难屈服。”这些话出自一个贫寒的波兰女孩之口,不得不令人惊讶和敬佩。她不但说到了,而且也做到了。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性,第一位历史上登上大学讲坛的传奇女性。她说过:“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也不指望幸运,我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应付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她成功的秘诀并不全然在这里。理想之初,她就说过:“我们应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由于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只要她决心要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在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女性科学家,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妇女在科学界的地位,并成为有史以来惟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当居里夫人用生命和鲜血取得不朽的荣誉之后,很多人问她成功的诀窍,她提笔写道:在捷径道路上得到的东西决不会惊人。当你在经验和诀窍中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在成功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这位曾在19岁时就立志为全人类做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在20世纪初,用她宝贵的生命为这句名言作了最全面的诠释: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工作,积劳成疾,长期受放射性光线的照射使她患上了可怕的白血病,恶性贫血使人类永远失去了她最杰出的女儿。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以崇高任务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和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我对她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已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格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充满深情地对居里夫人的一生作出了伟大的评价。
居里夫人,是一位原籍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数学特别优异。她发现了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致力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对原子核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化学界引发了一场革命,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无素钋,并因此与法国的科学家亨利·贝克勒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在她失去了科学和生活的伴侣——她至爱的丈夫之后,一个人坚强地工作着。她的工作是日以继夜的,因为除了工作,她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减轻她的痛苦。在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获得了191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从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有史以来惟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这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只奖给对全人类有杰出贡献的,最杰出的学者。却被一个贫寒家庭出身的波兰女孩两次揽入怀中,不仅是一个传奇,而且是一个无法逾越的神话。而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一颗纯洁,立志报国,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心。
作为人类最杰出的女儿,居里夫人在19岁时在日记上就写道:我的做人之道是不被任何人和事压倒。我想立志成材,为全人类做出贡献;我想为人民工作,担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拯救祖国。在她发现了第一个放射性元素之后,毫不犹豫地起名为钋。钋在波兰语的发音就是波兰。尽管波兰那时候在世界地图上已经被沙俄抹掉。可见居里夫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她的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捧起居里夫人的传记时,惊讶她的志气和努力。她从小就不曾输过任何事情,考试总是拿第一,也从未让父亲忧心过。15岁的她以金质奖章中学毕业时,意味着从此她可以去追寻自己伟大的理想了。可家境的窘困使她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为了姐姐的学业,为了不让年迈的父亲担忧,她放弃了自己的前途,牺牲了自己。她曾经渴望灵魂得救般地梦想去法国留学,可为了自己的姐姐和父亲,她一个女孩子孤身一人来到乡下做了五年的家庭教师。那里是令她那么寂寞,曾经一度因为无暇的初恋而想到了自杀。这使一个独处异乡的女孩痛苦万分。可她从未被什么****过!从此,她更加坚强,更加努力。在殖民统治下的祖国给了她充满悲伤的童年。她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发愤图强、救国救民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效仿!在高等学府的艰苦岁月中,她放弃了一切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进行学习,以最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课业。三年之间,获得了两个学士学位。而在这时,祖国和科学才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与志同道合的皮埃尔结合以后,他们创造了奇迹。钋的发现若不是居里夫人的坚持,皮埃尔早就放弃了。因为四年间,居里夫人以科学家般艰难的计算和工人般的劳作完成了被爱因斯坦称为实验科学历史中罕见的实验,以常人无法想像的毅力完成了她一生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从师于居里夫人,他是那么的敬佩自己的老师——她热爱人民,却为自己想得极少。读完这本书,我长大了许多,也清醒了许多。长大做一个怎样的人,自己应该怎样去生活,居里夫人都给我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也理解了苦难二字的真谛。上帝注定了要让居里夫人伟大,因为上帝给了她苦难!
向不朽的玛丽·斯可罗多斯卡·居里致敬!
母亲的随笔11
是谁陪我们栉风沐雨,静看春华秋实?是谁为我们驱寒散热却独自承受坎坷?是谁忙里忙外,脚步匆匆?是谁日渐苍老,为我们面容憔悴?我们是否已经感觉到了,那是我们的妈妈——我们那慷慨的母亲,慷慨到把母爱化作光环,永无终点,那也是我们吝啬的母亲,吝啬到只愿咀嚼生活的艰辛,永不言悔。
小时候我非常地娇气,霸道,任性,爱使小性子,每天要这要那的,还挑三拣思的,不知满足。记得有一次,我看见隔壁家一个女孩戴了一顶小辫子的帽子,我好喜欢;于是,我问她那是哪来的,她告诉我,那是她妈妈帮她打的。
我听后,拔腿就往家里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并要求妈妈也要帮我打一顶那一样的帽子,查妈妈却告诉我她不会打,我气愤地说:“那为什么人家的`妈妈会打呢?”说完后就哭起来,往房间里跑去,把自己关起来。
第二天早晨起床起,我看见床头边有顶新的帽子,我十分地高兴并把它戴在头上,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你不是你不是打打好吗?”还没等妈妈回答,我就跑出去打那个女孩,和她帽子进行比较看谁的漂亮,一比较起来,她的帽子略胜一筹,因为她的那个辫子很长。
母亲的随笔12
兰花在北方难养,每每让人想起胡适先生的那首“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采兰种兰,本是希望它开花,如果总是不开花,让人感到扫兴是肯定的。但兰花的好,我以为是即使不开花,叶子疏疏落落的亦很好看。养兰最好是用那种古陶盆,很大的盆子疏疏落落种几株,让它慢慢长起。如果有好的太湖石,再一拳两拳地配在兰的旁边,无事对坐,手捧一卷线装本,看日影慢慢移动,方是岁月静好。
我的母亲喜欢各种花,早上起来会去前边的院子看花。母亲个子不高,看蜀葵要仰着脸。蜀葵真是开花好看又极其好养,没人怎么照料它,不知不觉,它长起来了,不知不觉已经开花了,花色也真是多,从白到粉,从粉到大紫,从花株的下边渐渐往上一路开起,一直会开到霜降。母亲喜欢这种花,每每采一朵两朵放手上看。再就是草茉莉,还有那种开花浓黄、花朵甚小的雏菊,母亲会把它移回来,但每每死掉。
母亲还喜欢大丽菊。这真是一种花瓣重复再重复的花,圆圆的像个大馒头,我的一位好朋友写文章就把它叫做馒头花。而民间之所以把它叫萝卜花,是因为它的根子太像萝卜。人们种花养花,总是要看它的花开得如何、叶子和枝干长得如何,一般都不会留意花的根子,唯有大丽菊,一年一度总是让人把它的根子从地里掘起来藏好,否则就会被冻死,所以人们才会格外注意它的根子。大丽菊是极其普通而且到处都可以看到的花。曾看一张照片,蒋介石和他的夫人坐在那里说话,两人之间的茶几上放有一瓶插花,细细一看,那花竟然是紫红色的大丽菊,别是一番富丽随意。这真是让人感到很亲切,随意的繁华才是真正的繁华,世间的事,只随意便好。想想,可能是院子里正有此花,便采来插在那里,真不知道是他采来插还是夫人采来插的。因为这花极为普通,便又让人觉得是真心真意。不像日本花道,处处机关。我的老岳母,年年都要种两盆大丽菊,用那种大肚子红陶瓶,一左一右地摆在门口的'高台子上,此花入夏后真是十分的能开。
早晨起来,忽然想要画吊兰,吊兰和兰花有关系吗?应该没有。但有一点可以说说,吊兰比兰花更入画,更有笔墨味道在里边,一丛一丛地长起来,抽出长长的花茎,然后垂下,然后又是一丛丛一丛丛地长出来。吊兰的花是小小的,小到要让人去怜爱,花蕊又有一点点娇黄。鄙人从小到大,眼前总是有一盆两盆的吊兰挂在那里。有时候远远看它,它又真像是瀑布流水。母亲去世后,我把她亲手种的那一大盆吊兰搬了回来,随着它一长再长,我把它一分再分,家里现在左一盆右一盆的,到处都是吊兰。那年去加拿大,去别墅餐厅里吃饭,忽然就看到了吊在那里的吊兰,想想也是好笑,觉得亲切,非要站在那里和它合影。那吊兰正在开花,一小朵一小朵,一小朵一小朵,不免又多看它几眼,而在心里忽然想,再看它一眼,这一眼就当是替母亲看也好。
母亲的随笔13
又是一年春来到,山川田野到处都透着绿意,花花草草点缀在各个角落,各种野菜赶趟儿似的一拨接一拨轮番登场,从乡村到城市掀起了一股野菜热,城里人更把野菜奉为至宝,昔日不起眼的野菜频频登上了大雅之堂。看着市场里人们竞相抢购野菜的场景,不禁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那是一段苦中有乐的时光印记,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母亲的味道……
白蒿
早春,当积雪刚刚刚消融空气中略显几分温暖时,家乡的道旁田埂就欣欣然冒出星星点点的嫩青带白的野菜——白蒿。这是家乡春季最早可采之食用的野菜。白蒿,又名艾蒿、蓬蒿、大头蒿,药名茵陈,味甘,性平,可治风寒湿痹,去黄疸、热痢、疥癞恶疮等。可在那个粮食奇缺的年代,白蒿的药用价值似乎已被人们忽略了,更多的是当成了活命充饥的粮食。记得那时白蒿一露头,母亲便欣喜起来:“娃儿们开春了有希望了,白蒿能采了,饿不着啦!”母亲一招呼,我们姊弟四个就欢蹦乱跳地跟着母亲,迎着早春还不甚温暖的阳光,挎着小篮子,拿着小铁铲到附近向阳的山坡田边去采集白蒿。那淡淡的清香味,常勾得我们直流口水,忍不住掐一点放在口里嚼起来,母亲见状,总是笑着说:“馋猫!”一个下午我们总能采到一大筐的白蒿。回家择洗干净后交给母亲,母亲就开始变着花样给我们做白蒿饭,拌上玉米面散蒸,那味道香甜,蒸成白蒿馍馍松软可口,煮熟加蒜汁凉拌清爽有味,做成白蒿汤清香怡人……母亲的厨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纵然是野菜,在她手里也能做出花样来,让我们百吃不厌。
如今,我们姊弟几个都已为人父母,衣食无忧了,可我心里时常惦念着母亲的味道,每年春天总忘不了回家品尝母亲亲手做的“蒿菜宴”。
荠菜
荠菜是家乡的又一种野菜,比白蒿稍晚一些时日长出。荠菜色绿,叶嫩而有型,边缘呈锯齿状,成年的荠菜还会开出白色的小花。荠菜生命力极强,不择环境,不问贫沃,就连台前阶下的缝缝隙隙也不乏它的身影。那时候,季节性的野菜真的是甜饱肚子的希望。荠菜长成了,母亲会不停地忙着采集,吃不完的就把它晾干藏起来备用。荠菜的吃法也很多,做汤,做饼,凉拌,热炒,做馅料,蒸煮各具风味。最让我留恋的是母亲包的荠菜饺子,虽然只在荠菜里加了点豆腐,没有一点荤腥,但是那淡香的味道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这些年我吃遍了各种馅料的`饺子,总觉得没有母亲包的荠菜饺子好吃,我曾试着照母亲的法子做,可怎么努力都做不出母亲的味道来。
前些天母亲摔伤了肋骨住进了医院,还不停地念叨着:“唉,我这老腰不中用了,今年拽不了荠菜了。不过去年我晒的干荠菜还有嘞,出院了我给你们包干荠菜饺子吃!”我听了不觉潸然泪下,母亲您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如今躺在病床上还想着儿女们……
榆钱
仲春,家乡的另一种野味“榆钱”就成熟了。它是生长在北方的一种落叶乔木的嫩果,也叫春榆。那时我们家屋后有一棵老榆树,每年春天榆钱成熟时,我们家便热闹了起来,全村的人都赶来摘榆钱,但摘榆钱可没有采白蒿拽荠菜那么容易了,那是需要胆量和智慧的。父亲是攀爬高手,往往三五下就爬到高高的榆树上,用高枝剪刀麻利地剪下结满榆钱的嫩枝,轻轻地放到地上,大人孩子都围坐在树下说笑着摘着,一会工夫就是满满一篮子,大伙兴冲冲地满载而归。不多时,各家各户都飘出了榆钱的香味,不过还是数母亲做的榆钱蒸菜最好吃。我真佩服母亲的手艺,再简单粗糙的食材,到了母亲的手里,能做出与众不同的风味。
虽然是野菜粗粮,可经母亲的精工细做就成了美味佳肴。正因为母亲的味道呵护了我们,我们姊弟几个并没有营养不良症,都长到了一米七以上的个头,且面色红润、眉清目秀。邻居婶子常和母亲说笑:“他婶儿啊,你可真有本事!同样是粗粮野菜,你咋把娃儿养得恁水灵?要是有鱼有肉,你该把娃儿都养成仙子啦!”我们在一旁听着,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日子好了,母亲却老了。逢年过节我们姊弟几个都会买些上好的食材带回家,主动下厨替母亲张罗一桌子饭菜,想给母亲一个惊喜。我们本以为是“满汉全席”了,可母亲总要亲自动手再添上几个一直伴我们长大的“野味”。孩子们一个个都睁大好奇的眼睛问:“姥姥,您这是做的什么菜啊?我们怎么没见过?”母亲欣慰地笑着说:“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啊!”听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
……
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这味道,吃到胃里是满满的幸福,涌到心里是满满的温暖……
愿母亲的味道能陪伴我们走得更久更远!
母亲的随笔14
不知不觉间,就到母亲三周年祭日了。自从母亲走后,我的天塌陷了,我的精神世界一片狼藉,大脑始终一片空白,外界的任何喜怒哀乐我都冷眼旁观,麻木不仁。似乎我所有七情六欲的神经完全崩溃。我的灵魂是孤独的,空虚的,寂寞的。我像一个没有思维,没有意识的躯壳,游走在世间。
母亲离我们而去,是我的致命殇。更多的时候,我总在刻意回避想念母亲。我怕一想起母亲,会没完没了的流泪,会无期限的神情恍惚,浑身瘫软,四肢无力。所以,近三年了,看到同学,同事,闺蜜不断发表新作品,我始终不敢提笔——我无法真正冷静下来去碰触思念母亲的情愫。虽然一直想写一篇怀念母亲的文字,完成我的夙愿。
今天周末,清除冰柜时,看到母亲生前给我的干豆角还有很大一袋子。母亲给我的葵花籽还足足有十斤。母亲生前给我儿子的腊肉纯瘦肉还有很大一块。母亲生前给我让我熬稀饭说是吃了补血的红小豆,说是喝了补钙让我打豆浆的`黄豆也还有很多。木耳,香菇,高粱粉,洋芋粉……应有尽有。费了好大劲,用了好长时间,到底都没想起来是哪一年给的。母亲给的东西太多了,很多东西都是自家地里年年产,她年年给。给得太多,我们吃不完,就累积起来藏在冰箱里了。时间一长,有时就忘了。
这些东西都放置几年了,好在都存放在冰柜里。担心葵花籽过期了变味,我建议老公用电饼铛炒熟尝尝。随着电饼铛温度升高,葵花籽的香味飘散出来,情不自禁又想起了母亲。想起母亲拄着拐杖,艰难地到地头播种,艰难地收割,艰难地打籽,艰难地用簸箕簸出杂物及不饱满的籽,再艰难地用水漂出秕籽。把籽粒饱满的沥干水分晾晒,装袋,尽量公平地分给子女带回家享用。泪,再一次喷涌而出……
这些活,对于年富力强的人,的确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对于年近九十,又体弱多病的母亲,每一件即使是非常非常小的事,她干起来都是那么吃力,那么费时。
母亲是善良的,细心的。黄豆,小豆,红小豆,玉米……每样粮食她都非常细心而又耐心的挑拣干净,然后再装袋或装柜……
吃着母亲生前给的,香喷喷的炒向日葵籽,思念成灾,泪流成海……
这哪里是吃葵花籽,这是在咀嚼母亲的爱呀!
母亲的随笔15
一
三姑从北京回来,在我家吃了几顿饭,之后跟我说起,赞不绝口,说母亲的菜做得越来越好了。
其实不光三姑,我们家族绝大多数亲人在我家吃过饭后都是如此,大姑、小姑、表哥、表姐、堂妹等等。
我有次就跟母亲说:“妈,我觉得你随着年记越大,手艺越来越上升到了一个境界了。”
“哦,是吗?”她颇有点自得。
母亲手艺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我小时记事起就有这个印象。我们家族人口多,逢年过节亲人团聚,我们家就是主场,好大一桌子人吃饭,母亲也能从容不乱,将一道一道菜做得味道恰好。
但小时因为条件所限,不能像现在这样鸡鸭鱼肉随便吃,只有节日时才能丰盛一些,平常做得最多的是菜园子里的时令蔬菜和鱼——因为我小时家里承包了鱼塘,吃鱼是不发愁的,无论新鲜鱼和腌咸鱼。
小姑父就曾和我说过,我妈哪怕是一道简单的炒豆角,也能做得脆而鲜,好吃异常。
我读书时代,中餐是要从家里带饭去学校吃,我印象最深,吃得次数最多的就是炒豆角和腌咸鱼,而且不是说两道菜一起带,而是今天豆角,明天腌咸鱼,后天豆角,大后天腌咸鱼,如此周而复始,倒也把我的读书生涯应付过去了,所以我小时候非常瘦,大致可能跟营养不良有关系。
不过也有例外,一次我照常去上学,母亲把饭盒往我书包里一塞,我想着肯定不外乎是那两样菜吧,骑着车就走了。中午吃饭时,我拿出饭盒,一打开,顿时惊呆了。只见饭盒内的另一半扣着饭碗型的一份粉蒸肉。想来母亲是把肉放在饭碗里蒸好,然后把饭碗里的肉直接扣进饭盒,所以才成了这个形状。
我挑了一筷子,肉蒸得极烂,宛若豆腐,但是味道极好,香、鲜、咸,入口特别有回味。那顿中午饭我吃得非常开心,那种感觉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呢。
一次我和母亲说起这事,她竟已不大记得了,她只记得给我带过很多次炒豆角和腌咸鱼。
但母亲的粉蒸肉蒸得好确是事实,我吃过很多地方的同一道菜,单拿这道菜来说,不同人,不同地方做出来的,不是肉硬了,就是味道不对,不正,总达不到母亲的这种恰到好处的程度。她仿佛知道我们人的味觉的最佳品尝点在哪里,每次都是刚刚好,不多也不少,让人佩服。
二
当然母亲的拿手菜并不是粉蒸肉,她会做,而且能做好的菜很多,但这些菜里,我认为以“血鸭”为最佳——这也是我们家族中公认的,甚至外人来我们家吃过以后,也是如此觉得。
小姑父也喜欢做血鸭,可惜每次在卤血的这个过程差点火候,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终究不能成为美食。他就经常念叨一句:“等下次嫂子做血鸭时,我一定要守在一旁看着学。”然而鸭子已不知吃了多少只,他依然未学会母亲的手艺。
我们家乡喜欢养一种麻鸭,是我们这里的特产,养至一斤半到两斤半时,这时称为新鸭,即刚刚长大的鸭子。这么大小的鸭子用来做血鸭最合适。
我亲见过母亲做,去自家鸭圈里抓一只新鸭,宰杀,鸭血流进一只小碗,碗里早就加好了一点盐,然后用筷子搅拌血,这是个很关键的过程,鸭血没有搅拌好,鸭子的味道起码失了一半,等把鸭血搅拌到位,碗搁上神龛,开始开水烫毛,然后褪毛。
褪鸭毛这个过程最烦琐,粗毛好褪,细绒毛难拔,非得有极大的耐心不可。我拔过几次,眼睛盯得目眩,也没有拔下几根,便再也不想碰了。
母亲说过我几次:“还不赶紧学会这些事,等我死了埋了后,难道把我从土里挖出来给你做啊!”
我听完只是心里怅怅。
拔完鸭毛,清洗干净,接着就是给鸭子开膛破肚,然后整理鸭子内脏,鸭肠和鸭胗都需要仔细清理,不然很脏,母亲做这些事时手法熟练而细致,一样一样,妥妥当当,让人安心。
三
开始剁鸭子了,我吃过一些人家里的血鸭,把鸭子肉剁得极细,大致花生米大小,这我是不喜欢的,母亲把鸭子肉剁至指甲盖大小,既能见形,吃起来也可以辨别出肉来,正是最好。
我极佩服母亲的'刀功,上下斩落间既有节奏也有力度,行云流水。
剁好后,母亲把锅放上煤火,她不用煤气火,按她所说,煤气火做的鸭子焦干,不鲜嫩。然后将油倒好,等油稍微热,不等油沸,她便把剁好的鸭肉投进油锅,开始慢慢翻炒,抽空她已把炒鸭子的配料准备好了,红辣椒,少许小米辣,大蒜切片——辣椒尤其是关键,血鸭里的辣味没有提出来,犹如吃苦瓜没有苦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鸭肉炒至变色,把切好的辣椒蒜片一起加进去,再加少许蚝油,有时还添一点红油。等到鸭肉里自含的水分炒出来差不多时,鸭肉也已熟的。
母亲调好味精,翻炒两下,然后把锅由火上端开,将之前搅拌好的鸭血倒进锅内,开始给鸭子卤血。
这时候你就看着吧,鸭肉和鸭血慢慢的均匀裹在一起了,动作要快,力道也要掌握好,等完全裹好,再放回煤火上翻炒。这下可不能翻炒时间过长,一长,鸭血就老了,到鸭血可以拔出丝的程度为最佳,赶紧出锅。
你就闻吧,浓郁的鸭肉香味,让人垂涎欲滴;你就吃吧,鲜香嫩口的鸭肉,每一口都是回味。鸭肉本身带有腥味,但这么做出来,即使没有焯水去腥或者腌渍,那也是尝不出丝毫腥味的。
几乎可以这么说吧,每次家庭聚会也好,请外人吃饭也罢,这道菜基本都是压轴菜,总是吃得精光,吃完后剩下的鸭血和辣椒我特别喜欢拿来拌饭吃,美味之极。
吃这道菜时,我喜欢拍照,然后把照片往家族群里一发,马上可以引出一群流口水的图片,有时发在朋友圈,更诱惑得天南海北的朋友为之羡慕,纷纷扬言要来我家里吃鸭子。
两个在外地的妹妹更不用提了,不知有多么嫉妒我可以经常回家,想吃血鸭了,马上就可以吃到。
母亲喜欢养鸭子,喜欢做血鸭,看到我们兄妹这样爱吃她的菜时,更是高兴。
她做得菜是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比不了的。
【母亲的随笔】相关文章:
写母亲的随笔01-05
母亲的教育随笔04-12
对母亲的爱随笔08-28
感恩母亲的随笔05-11
母亲感想随笔11-18
母亲感想的随笔12-02
有关母亲的随笔01-11
母亲杂文随笔03-22
母亲的微笑随笔03-24
感谢母亲教育随笔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