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时间:2023-06-13 17:11:52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4篇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

  唱歌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其教学目的不外乎:一是通过范唱或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艺术形象感染并实施美育目标;二是通过聆听,让学生熟悉必要的乐理知识与歌唱技能、技巧。

  即使在现代小学唱歌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还是由老师进行范唱或聆听录音为主。也可言之为:即“听唱法”。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直接地、简便地学习歌曲,同时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韵味的体验及表达上面,比较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较多地练唱歌曲。但是,让学生长时间地进行模唱,学生会感到很被动,觉得很枯燥,造成“鹦鹉学舌”,虽然歌曲很快会唱了,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音乐思考,阻滞了他们对唱歌的兴趣,而且这种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采用多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发展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才能,并且难以适应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歌曲学习,尤其是合唱歌曲。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旋律引导、图示比较、难点突破、综合能力训练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唱《小小音乐家》这首歌时,先采用“旋律引导”,让学生模唱歌曲的旋律,进而要求学生自己把旋律换成歌词。这就在“听唱法”的基础上减少了老师逐句歌唱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动脑思考的活动及学生与旋律的接触,对培养学生识谱及乐曲感受能力都有帮助。其次采用“图示比较”法,将曲谱中旋律的高低变化用线条表示出来,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练唱,对歌曲中各乐句间出现的重复、模进和内在联系进行辩唱,以加深记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感、创造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再用“难点突破法”,将歌曲中难以掌握的部分,先重点练会,再练唱全曲。最后通过“综合能力训练法”,将歌曲的主题、节奏型难点及歌唱声音的要求编成短小的辅助练习,分别通过唱、听、记、看等练习方式,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空间来领悟歌曲旋律,歌词的内涵,这对于歌曲整体的把握及情感体验有很大帮助,既完成了会唱歌曲又提高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

  长期教学实践说明,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记忆、想像以及对音乐形式的感受和音乐审美等综合感受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和探索歌唱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艺术审美素质的提升。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2

  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学习的指导者,更重要的应是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的信息的重组者。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个人感觉,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等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我的教学技能,在确保自己丰富的音乐知识与素养下,才能更好地解读音乐内容,把的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正确的分析学情,把握学情,牢牢的抓住学生课堂的心,确保音乐课堂上对培养音乐兴趣的有效性。教师对于学生因思维活跃而迸发出的想法与表现的敏感性,对教学时机的捕捉与把握能力,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重组课堂教学的能力,以及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与突破的意识与能力等。这些都是教师自我技能的'提高。

  其次,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很有效的使整堂课丰富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坏境下,有效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呢?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大情景,情境教育特别容易让学生接受。又或者可以加入一些分组合作的讨论组,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

  再者,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样重要。很多时候,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总是急于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授给学生,而没有真正意义上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课堂交流不仅仅包括师生之间的正面交流,互相提问,也包括了与学生小组讨论组之间的交流等。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因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而迸发出的火花有敏锐的感知力,并能灵活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组。音乐教师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养成对日常教学工作保持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3

  常言道:“教有常法,而无定法”,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擂台式教学策略

  把音乐课堂,变成一个竞赛的场所,把学习知识变成打擂的形式,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唱山歌》一课时,把学生分成4个参赛小组,通过“民歌知识问答、辨别不同地区的民歌、赛歌”三个环节的竞赛,不仅使学生主动地掌握了有关民歌的知识,还在“赛歌”这一环节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游戏教学策略。

  每个人都不会拒绝游戏,学生更是不例外。将以讲述、静听、观看为主的'教学内容改换成以一串游戏节目,以学生的自我表演等为主。必要时改变学生座位,将“插秧型”改成“半圆型”或“马鞍型”,撤去讲台或将讲台置于一角。教师由“主角”改换成“导演”,上课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上台表演,从游戏中获取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这个教学策略适用旋律性、故事性很强的乐曲,比如《龟兔赛跑》等乐曲。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4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这些与音乐相关的领域、相互沟通、彼此强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如动态的、视觉冲击等参与音乐的感知与体验,收效会不错。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有一项调查显示:视听与只听获得的收益,视听明显大于只听效果。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学校和生活中,工作中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兴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种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5

  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原以为当音乐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压力会小点,可现在看来不然,当音乐教师也并不轻松。当然,在压力背后也有快乐。

  一、教学中最大的特色或经验

  这么多年的教学,也有了很多经验。比如,在各个单元内容的教学中,我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素材,而会尽可能、大量的去寻找课外的与本单元或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音乐等等,我希望结合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在课堂上,当教学生演唱时,我会去主动关注学生的声音,学生演唱时,有时他们会偷懒,在学生心里没有“什么叫好听的声音”的概念。我认为,好听的声音必须声中带情,把情和声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课上模仿学生懒惰时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比较,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能领悟到什么叫有感情的声音,也能很快的改过来。

  二、教学中最大的困惑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欣赏课时,我有时无从下手,我到底让学生在欣赏课里学点什么?分析曲式,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犹如听天书,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到欣赏乐曲时,很多学生不能去关注乐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带领学生很好地听,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所在。

  最后,在教学上,我最大的愿望也跟其他音乐教师一样,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面对学生,面对教学能得心应手;面对学生,能教给他们更多的音乐知识。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这也是我做教师最大的心愿。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随笔3

  我从事音乐教学已经十多年了,我们学校是农村初级小学,多媒体进入校园才是近两年的事,由于班级较多的缘故,再加上我们学校就只配置了2个多媒体教室,所以不是经常有机会进行多媒体教学。通过用幻灯片教学的几节课,我发现: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有动感画面的支持下欣赏音乐,就能很快的进入到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中,感受到音乐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便于学生从感性上更好地认识音乐,体会音乐。这样就节省许多讲解的时间,课堂形式更多样化。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特别是音乐教师的'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才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但是,如果我们不分课程,一味的追求PPT教学,就会出现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轰轰吵吵,而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也达不到真正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有选择性的制作课件,避其缺点,扬其优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优质课,应该是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学会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在课堂中尽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趣味化,融知识于娱乐之中,使学生学的轻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应该注意,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现在小学生的现状,很多学生都迷恋流行歌曲,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要尽量找一些内容健康、富有感召力的流行歌曲或者是语言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调节课堂气氛。

  其次,课堂提问要有技巧性和趣味性。课堂精心设计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可能需要的考虑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启发、引导,多用鼓励性语言,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切忌讽刺挖苦,以免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从而失去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三、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师生不断交互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人的认识;只有在能动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吸取外界信息;正如一个名人所说: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就是他的力量所在。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6

  演唱歌曲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然而我们以往采用独唱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处于“应试”的心态下,用一个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这样并不能真实的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最近上了一节课,使我感触特别深。那天课前,我在班级的黑板上写了“演唱会”三个字,这时学生就兴奋了好半天,早早的催促我上课,之后请学生为演唱会做好演唱的准备。后来的活动连平时不爱唱歌的孩子也跃跃欲试,特别是我将表现很出色的孩子名字写在黑板“小歌手”栏目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我想我们经常的举办“演唱会”让学生从课内或课外歌曲中选择一首演唱,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小组表演唱等等。把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评价的.结果。这样一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后进生也树立起信心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产生对音乐的学生兴趣。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7

  学生们一到音乐课就特别的放松,因为不用象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吗?但是放松不等于懒散、无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堂课都需要在有序的纪律下进行。音乐课的常规训练重点在于要对学生的站、坐、行、排队、分组、进出教室的训练,又要把这些训练放在音乐中进行,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轻松愉快的、有秩序地完成相关动作。如:听音乐进教室;用上行和下行的音阶表示起立和坐下;用歌声师生问好;用一小段轻快的音乐让学生分组进行编创或表演等等。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整个音乐课堂教学都在音乐中进行,既体现了音乐的语言性又突出音乐课的特点。小学音乐教学是通过师生情感的投入,心灵的感悟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若不能确保学生具有好心情、好情绪、就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正在参与的.音乐活动,教师不应是局外人、旁观者、而应把自己置身于音乐活动中,把一切“教”的活动落实在“学”的活动中,有心做孩子们的带头人和伙伴。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从而让学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如:二年级的表演课《小乌鸦爱妈妈》,我以满腔的热情参与到表演中去,先是扮演了乌鸦妈妈,全班的学生都是我的孩子小乌鸦;然后我再请一学生扮演乌鸦妈妈,我和其余的学生扮演小乌鸦。整节课都是师生同演,学生的情绪放松了,课堂充满了生气,师生感情增进了,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感受了教育。音乐是一种感官艺术,在音乐课中,一定要抓住和突出音乐中的“听”的重要功能,学生听多了、耳熟了,自然就会唱了。我上课通常采取几种“听”的方法:

  一、拍节奏法。

  即让学生和着音乐拍击节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

  二、口令法。

  即在听歌曲时,教师根据乐曲的情绪给予各种口令,让学生和着音乐做举手、踏步、转身等动作,这通常以乐段为单位。

  三、闭目法。

  此法能消除视觉上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倾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旋律优美的歌曲欣赏课。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听”的形式,学生在听时就不会觉得枯燥单调,在和谐、平等、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学会新歌。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8

  在这个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对每个学生的音准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发现每个班只有几个突出的学生能脱离钢琴唱准歌谱,而大部分学生都唱得偏低,有的还不能连贯的唱出每个音符,或者乱唱一通。

  学生音准问题说明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好歌曲的旋律。这就需要解决音准和学生识谱的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音准和读谱能力是对每个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学生读谱和音准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

  首先,是音准的问题。音准这个概念这是相对的,音准就是人们感知并衡量音的能力。音高和音准是不可分的,培养音准其实就是要培养准确的音高感。所以要让学生先多听歌曲,并用“lu”来跟唱,对旋律有个整体的空间概念,再来随钢琴分句学唱,不一定要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简单的可以放慢速度让学生自己来跟琴唱谱。老师要及时纠正学生没有唱准或唱对的乐句。

  通过一两遍的'练习,可以用稍快的速度来连贯的唱谱,再来学习演唱歌词的话就事半功倍了。

  我认为还是需要借助音乐设备和器材来培养学生对乐音的把握。

  其实,不论是音准还是读谱能力的培养都是息息相关的,不能独立而存在,我们老师要在理论结合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和准确的读谱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能自信、大胆去更好地演唱歌曲。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9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第一课时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学习目标有三方面:一是技能目标,使学生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二是认知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以及演奏姿势;三是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

  1、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2、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在设计本课教学环节时,我以《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原则,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点,让学生通过感受、模仿、体验、实践等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及创编能力。教学环节分为初听歌曲、模唱曲调、学唱歌词、表现歌曲、创编歌曲五个环节。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的由接受歌曲,到掌握歌曲,再到自由拓展歌曲,很好的理解歌曲情感,表现歌曲内容。

  下面我再根据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结合课堂教学情况给大家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按教材要求,让孩子们用摸唱的方法学唱歌曲。通过默唱、轻唱、自由唱、有感情唱等循序渐进的步骤,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要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和鼓励者,学生才是在这一堂课的主人。因此不管是歌曲动作的设计,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又感悟到了音乐迷人之目的。

  最后的音乐活动是我设计的本课高潮。我通过复习、转换音乐表演等形式来创编动作,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经过自己创编、同桌间交流、自由表演、上台展示等步骤,孩子们各显神通,都能创编出自己喜欢的动作,不但自己跳的很投入,也能和小伙伴们配合默契。通过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等评价手段,他们更喜欢、更有信心表现自己。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一直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自由充分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放松的、活跃的心里状态,因此整堂课中,充分体现出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我认为不够好的地方是:在感受、体验、模仿三种乐器的演奏姿势的时候,孩子们在平时接触的不是很多,认识乐器,但是不能准确的去模仿演奏姿势,这些事需要在平时多给孩子们提供机认识、运用。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是很活跃,歌曲节奏复杂,歌词内容较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今天的反思,相信以后会更好。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0

  本学期我精心设计了一年级《过新年》音乐综合课,并在一年级(一)班授教。在本课中我有一些小小的感触和大家一起分享。首先,《过新年》一课是人教版小音第一册第六课,要根据这一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安排《过新年》这一课,歌曲采用了汉族民间音调和秧歌舞节奏明快的特点,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反复模拟了锣鼓音响的衬词“咚咚呛”,为歌曲增添了热烈欢快的节日气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过新年》,初步认识鼓、锣、打击乐器,逐渐熟悉掌握歌曲中出现的锣鼓节奏。

  2、能力目标:能以体验的方法、自主探究的方式,学唱歌曲《过新年》,能主动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情感目标: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过年、合作学习的快乐,学会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注重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唱歌曲《过新年》,表达对新年的愉快心情,能够大胆的进行歌表演。

  本课的教学难点:歌曲的三、四句 ,以及出现的锣鼓节奏。

  本着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对音乐充满信心和浓厚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课件的每一页界面和课堂的每一处声响中。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1

  随着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外音乐教学的情况看,音乐教学中包含器乐训练的内容是很普遍的。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日本不但把一些乐器作为教学设备配给学校,而且在音乐教材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器乐曲,并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这部分内容。可见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起着很大作用的。我国《器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器乐体验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关键,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呢?

  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学习乐器

  音乐课上进行器乐教学,可以选择哪些乐器呢?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如:口风琴、竖笛、小型电子琴、铝板琴、等。便于统一课堂内所有乐器的音准,有利于学生获得准确的音高概念。

  考虑到课堂教学的局限,一般选择一、二种乐器作为学习的开始,每个学生人手一件。由于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演奏技法,种类越多,教师的教学越困难,学生得到的具体指导也越少,学习兴趣就会减弱甚至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如学校从统一调门的口风琴或笛子开始,效果就较显著。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加入其他类乐器的学习,逐渐使乐队的音色得到丰富和发展。如果在学生学好一种乐器的同时,推选进步快的学生再加学第二种乐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二、因材施教,科学安排教学进程

  在教材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师要把演奏技巧按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加以分析,进度放慢。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如图片等),把进度放到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程度。切勿造成学生望而生畏的局面。教材编写中将学过的简单歌曲或片段作为练习曲,这样可以减轻开始学习时,视谱、背谱上的负担,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乐器演奏技术上的困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歌曲《欢乐颂》《粉刷匠》《多年以前》等。这些乐曲音域窄,节奏单一,旋律性强,最适宜作为学生初期阶段的练习曲。教师还要把各种节奏、各种音程作一排列,结合乐曲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贯穿在教材中。

  当有了一定演奏能力即可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合奏。由于乐器的演奏是个操纵问题,即便低年级儿童还未进行过合唱训练,只要手的操纵正确,音准也解决了。反过来通过乐器的多听,多练又帮助了学生在合唱中掌握好音准。

  随着演奏技巧的提高,教师可安排多声部合奏的练习,但要接近学生的演奏水平,难度不宜过高。练习时可先分声部单独练,也可把乐谱发给学生回家练习。课堂练习要照顾全面。一个声部练习时,其科同学可集体打节拍,这样既加强了训练密度,又能让学生对乐曲的各声部和乐曲的基本速度有个整体的概念。这样在合奏时就容易达到协和、整齐的效果。

  在教学中必然会涌现出一批富有才能的学生,包括已在家庭中受过器乐训练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掘培养。对这些同学除了完成一般作业外,课外还可给予适当的提高,如安排独奏、重奏等小节目。使这些学生成为班级中的骨干力量,以带动全班,协助老师搞好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2

  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原以为当音乐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压力会小点,可现在看来不然,当音乐教师也并不轻松。当然,在压力背后也有快乐。

  一、教学中最大的特色或经验

  这么多年的教学,也有了很多经验。比如,在各个单元内容的教学中,我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素材,而会尽可能、大量的去寻找课外的与本单元或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音乐等等,我希望结合课外的知识让学生们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加丰富的体验、感受。在课堂上,当教学生演唱时,我会去主动关注学生的声音,学生演唱时,有时他们会偷懒,在学生心里没有“什么叫好听的声音”的概念。我认为,好听的声音必须声中带情,把情和声融合在一起,我很多次在课上模仿学生懒惰时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比较,这时基本上学生都能领悟到什么叫有感情的声音,也能很快的改过来。

  二、教学中最大的困惑

  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欣赏课时,我有时无从下手,我到底让学生在欣赏课里学点什么?分析曲式,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犹如听天书,根本听不懂。所以一到欣赏乐曲时,很多学生不能去关注乐曲,我想原因出在我身上,我不能带领学生很好地听,这也是我最大的困惑所在。

  最后,在教学上,我最大的愿望也跟其他音乐教师一样,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面对学生,面对教学能得心应手;面对学生,能教给他们更多的音乐知识。音乐课能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快乐,这也是我做教师最大的心愿。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随笔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为主,教学设计中我将体验乐曲蓬勃向上、健康活泼的情感作为学习重点,请学生能够和着旋律即兴创作肢体语汇,表现出可爱、活泼、积极向上的少年儿童形象。

  《阳光牵着我的手》是首4/4拍的歌曲,旋律活泼、跳跃。我班的学生表演欲望强烈,表演大胆而充满活力。特别是女同学的表演,表现力强,肢体语汇多,对于乐曲的情感充满自己的理解与想象。

  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小老师”的学习策略,请学生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能学会一些简单的肢体语汇,并随乐曲表现出健康向上的少年儿童形象,较好的体验了乐曲的情感。

  学生对于这种“小老师”的教学形式非常喜欢,因为要推选出来做“小老师”的同学,在表演上肯定要非常好的、突出的才行,所以他们在自己积极创作的同时,会认真细心的观察,寻找出优秀的、在表演上有特长的小伙伴。这样的一个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这样的一种学习形式,既可以保护部分表现力较弱学生的自尊心,为那些具有表演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孩子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就是创造,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潜能的过程,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践教学的反馈,我发现了班级中在肢体表现方面较强的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得非常快乐,他们都能从“小老师”那里学到自己喜欢的动作与本领,很投入地和伙伴进行表演互动。而且,在随后的节奏创编活动中,大家有伴奏、有舞蹈,在音乐中开心地表现了一回,情感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

  在音乐教育方式上,教师更应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正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应该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指向,帮助学生树立表演的自信心,充满信心的学好每个知识点,不断丰富个人的音乐表演能力。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3

  音乐课是一个充满欢乐的课堂,欢声笑语,让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然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巧妙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知识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变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充满着欢乐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学生在课堂上高兴的动起来是音乐教学的主题。而作为学生的指引者,应处处寻找快乐的足迹,搭建快乐的平台,让学生快乐的感受,愉悦的表达。我在《四季童趣》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大量准备,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题。

  课堂上总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课堂资源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正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每一件事,善于捕捉与利用。

  比如:创设情境,走进迪斯尼乐园1、出示有关季节的的图片T:小朋友们,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季节吗S:知道T:今天米老鼠将要带我们去他的家,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里吗S:它们的.家在喵喵屋,喵喵屋,是什么地方。我都没有听说过,也许是米老鼠住的地方吧,因此只能继续问小朋友:那你们知道它们还有另外一个家,知道在哪里吗现在终于有同学说出我想要的答案:Disney乐园,因此顺利的过度到下一环节。

  跳出教案,灵活应变课堂,尊重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发展,辨证的看待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构建,无限的教学资源就蕴藏在我们生动的课堂内部,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只要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激活用好课堂生成性资源,就能更好地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质量,让他们能够真正的乘着音乐的翅膀,在自由的课堂中展翅飞翔,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欢乐。

  在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角,是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新课程所关注的是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强调学生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活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爱好、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表的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一节真实的音乐课必然存在偶然性、随机性。这些偶然性和随机性正是音乐课的生命活力所在。教师要火眼晶晶、巧妙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点,激发和利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让知识在自由平等的交流中不断生成、激活演变成新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向前迈进,使音乐课堂充满着欢乐活泼的气息与情趣,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理性感知的新天地。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14

  一、音乐教师

  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06-12

小学音乐老师教学随笔04-22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2-16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12-30

小学音乐课教师教学随笔04-11

音乐教师教学随笔04-17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精】05-04

小学音乐教学随笔【推荐】05-16

【精】小学音乐教学随笔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