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教育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的教育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长的教育随笔1
转眼之间,孩子们入学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宝宝们的哭声几乎已经消失了,孩子们的进步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现在我们来分享孩子们的进步吧。首先是午睡,进步最大的就是嘉权和智涵宝宝,从最初的要老师陪着睡,到现在不仅可以自己睡,并且是能够很快地入睡,不会出现比如敲床,自言自语之类的小动作。我们班的宝宝现在不仅仅是午睡好,起床了之后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并且还懂得主动帮助别的小伙伴,帮助老师做事情。接着是午餐,刚入园的时候,最脏最乱就是在午餐,吃饭的时候,孩子们的饭桌上,地板上,到处都是饭粒和菜,甚至有的孩子用手抓饭菜吃,吃完饭后,孩子们到处乱跑。不过现在不会了,孩子们不仅仅自己动手吃饭,吃饭的时候特别规矩,饭后还主动寻找自己的小毛巾擦脸,自己拿着口杯去卫生间里漱口。
再次是入厕,进步最大的就是沐颜和子桢小宝贝,沐颜每次尿尿完了,都站着等待我们帮她穿裤子,子桢看到了,也说不会穿,要求我们帮助她。后来,我就鼓励两个小朋友说:“你们都是姐姐了,姐姐不用别人帮助,是可以自己动手完成的。”两个小朋友一听,都不愿意落后了,就自己把裤子慢慢地提了上来。到了现在,两个小朋友都是自己穿裤子了。
虽然才一个多月的相处时间,不过孩子们的成长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带给我很多的感动。记得上个星期我请了两天假,嘉权对我说,龚老师,我昨天还有好多天都没有见到你了,我好想你啊。短短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孩子喜欢老师时的.幸福。前天我爬上窗台上擦窗户,凌菲看到了,很紧张地盯着我:“龚老师,你小心点,别掉下去了。“接着我们班的孩子七嘴八舌地喊道,老师,你小心点,别摔下去了。虽然擦窗户很危险也很辛苦,不过我很感动,因为我们班的宝宝懂得主动关心别人了,这段时间的劳累就在这笑声和感动声中飞走了。
每天和孩子们一起玩,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只要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都会非常开心。在我眼里,他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宝宝。
成长的教育随笔2
(一)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和孩子共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 “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二)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
两岁半的贝贝是新来园的孩子,她短发,皮肤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来园,就伴随着雷鸣般的哭声。我们哄她,抱她,用小红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着“奶奶”。
我正给小朋友喂着早饭,在家吃过早饭的贝贝来到我身边,又开始哭了:“啊啊…”我一边给小朋友喂饭,一边安慰道:“贝贝不哭,我给你妈妈打电话让她早点来接你。”贝贝还在哭,很着急的样子:“啊…啊…”我问:“你要小便吗?”贝贝更着急了,“啊啊”地哭喊着。我也着急了,贝贝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小便吗?于是,我放下饭碗,拉着贝贝的手,快速向厕所跑去,当我扶着她上了厕所,帮她脱下裤子,一看,她已经把大便拉裤子里了。“贝贝,要拉臭臭为什么不告诉老师呢?”我一边说,一边和其他老师一起给她换洗、收拾。
第二天,贝贝一样哭,一样喊“奶奶”,一样拉脏了裤子。
我找贝贝的奶奶交谈,得知贝贝因为才两岁半,说话不清楚,要拉大便时,“拉拉”说不清楚,会说“啊啊”。我恍然大悟。从和贝贝奶奶的沟通中得知,贝贝其实是个很活泼的孩子,爸爸妈妈工作忙,她从小和奶奶在农村长大,所以特别依恋她的奶奶。家长特别希望贝贝早点从“分离焦虑”中走出来,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我请家长放心,我们会携手搀扶宝宝,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慢慢喜欢这里,家长表示愿意和幼儿园配合。
第三天早晨,贝贝来到我身边,学着奶奶事先“表演”过的样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贝贝眼睛看着我。“你要拉臭臭吗?”贝贝点点头,我说:“好,咱们走。”来到厕所,我为她脱下裤子,扶她蹲好,我温柔地说:“拉吧,拉完了老师给你擦。”说来真神奇,自从我带她拉完了大便,贝贝就不再哭了,我带孩子进行简单的表演故事《小鸟的家》,小朋友戴上头饰,变成一只只小鸟,躲在“大树”里,又飞出来。贝贝也想玩,我给她戴上小鸟头饰,她高兴地笑了。虽然贝贝还不能说出一句故事里的话,但对她来说,不哭,就是很大的进步,我们一起表扬她:“真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撒一把快乐给孩子,我感觉自己做了一次阳光!让孩子在爱与鼓励中成长,我们会看到最美的教育风景!
成长的教育随笔3
“天上星,亮晶晶,好像一双双眼睛……”小时候的这首歌曲,唱出了孩子们那颗童真而美丽的心,看着眼前的孩子们,那份童真的心,我们能否真的明白,真的去用爱和智慧呵护呢?
一天中午进餐时候,班上一名小男孩瞳瞳,很喜欢吃肉丸子,他将所有的饭菜吃完后,宝贝还是想吃,结果班级里正好没有了,老师就直接告诉宝贝,肉丸子没有了,吃点其他的吧。宝贝很执拗地说:“我就要,我就要……”说了好多便,老师见宝贝如此不好商量,就直接告诉他,确实没有了。宝贝就嚎啕大哭,边哭边说,我吃肉丸子。
看到宝贝情绪这样激动,我就想让他先将情绪发泄出来,5分钟后,开始给他讲道理,却依边哭边说就要吃肉丸子。最后,我还是去拿了个丸子,他就委屈的.吃了。
从那次后,每次吃他喜欢的东西,我就有些担心,怎么才能让宝贝能学会接受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事情,情绪上能够稳定一些,很快这样的机会又来了。
当时,宝贝说还要鸡翅,我没有直接告诉宝贝没有了,而是说,小朋友都是两个,已经足够了,再吃就变成小胖胖了。此时,宝贝依然不愿意。我又说,那下次老师把咱班最大的鸡翅给你一个,下次就能多吃点肉了,好吧。这样连续给了宝贝两个台阶,真的就下来了。
事后,我认真总结,两次的事情进行对比,孩子内心是比较脆弱的,但同时,也是能够通过一步步引导,学会接受,让幼儿的心理变得更加强大。
成长的教育随笔4
我校自进行小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以来,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等方面逐步探索与实践。得益于我校英语组一直进行的“英语形成性评价”实验,我们将形成性评价的成功做法应用到小组评价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课堂激励评
1、课前比赛评
上课前三分钟,采用两人小组对话交流,四人或五人小组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根据对话复述、采用游戏等方式复习单词与句子,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及时记录在课堂评价表《课后合作》一栏中。
2、课中带动评
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听、说、做、唱、玩、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演能力,并在每一节课中通过唱英文歌、自由交谈、表演对话、改编chant、日常对话、调查报告等检测和评价学生,学生的个人表现好,小组也会得到评价奖章,让优秀生起到榜样作用。
3、合作激励评
评价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班十几个小组都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语言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的小团体,大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成了小老师,责任心强的学生主动督促潜能生的学习。这样每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学习真正成了学生的事,教师的科学评价起了主导作用。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四人小组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评价的,各小组的成绩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每堂课临结束两分钟内,将小组学习纪律、合作学习情况、小组学习效果等在评价中统计记录。
二、作业达标评
让小组长当助手,实行达标性作业评价。由于英语老师所教的班级多、学生人数多,作业检查、反馈很不及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后,我要求学生的作业先让组长过关。小组成员全都完成作业,组长给每个组员盖上“Good”月亮章,累计三次我给学生盖上“Excellent”太阳章,一旦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一次家庭作业,该组成员都不得章,这样其他组员都会督促该生完成作业,为了不让完成作业的同学“吃亏”,我一般都给学生二次补作业的机会,这样长期实行,学生不完成作业的数量逐步减少,作业实效大大增强。
三、平时考查评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除了以上考评方法外,我还通过学生自己、小组或家长的共同参与来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品质进行考查。评价内容包括模块单词、语音单词、课文朗读、交际对话、话题说话等,评价程序是:1.简要复习,明确学习目标;2.学习口语评价标准,抽取测试内容;3.分组评价;4.反馈评价结果、交流学习经验。评价结果记录在评价表《合作情况与效果》一栏中。
四、优秀奖励评
学生经过课堂、作业、平时的合作学习,小组评价的结果不断变化,为了均衡小组的学习发展情况,我会每个月都对各小组进行表扬鼓励,通常会贴最美小组照片、多加盖图章、作业打折优惠(通常是优秀的小组作业量偶尔少一点)、优先读课外书等,学生非常在意老师的表扬,所以我也常将表彰活动搞得气氛浓厚、反响热烈。
通过实验,我深深感到:图章虽小,作用巨大,评价虽繁琐,但它反映了学生的进步,记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学会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进步。每得一个图章,学生都如获至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单一的个体,小组成员一荣俱荣,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小组争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不再自暴自弃,不甘心拖小组的后腿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座位的编排,如何科学地使用好评价表格,减轻学生与教师的负担,让学生学会怎样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等。
小组合作学习要让学生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缺点,在小组评议中,让学生体会真诚的含义,懂得宽容,赞美与欣赏别人。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是学生自身的一次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过程。这种新型的评价方式必将随着我们实验教师的探索实践而不断完善和推广。
成长的教育随笔5
“妈妈,给您讲个笑话吧!你不要说话,听我说就可以了!”在吊完针回家的路上,洲洲总是在找话说。
“有一天,蚯蚓妈妈对小蚯蚓说:我们到邻村给你提亲吧!可小蚯蚓说:可我才十二岁啊!蚯蚓妈妈说:不急,等我们到了那里,刚好可以提亲。……”听着洲洲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笑话、讲他知道的东西,我心里很是感动。
“儿子,你妈妈这几天牙痛,心情不好,你不要惹妈妈生气哟!”我们刚一进家门,就听见老公对儿子说。
“我没有,我刚才还给妈妈讲笑话呢,这样就能分散妈妈牙痛的注意力!” 洲洲急忙说。
“这就对了,看来我是小瞧你喽!我们家的小袁同志也长大了,能够替他人着想了。说,想吃什么,老爸给你做,奖励一下!”老公打趣地说。
“就是,儿子现在长大了,知道心疼妈妈了,还知道怎么减轻妈妈的心理负担,儿子,谢谢你!”我忍住痛说。
“妈妈,您喝不喝水?我给拿水吧!”洲洲看着我说。
“妈妈不喝,我歇会就行了!”我捂着脸说。这时,洲洲拿着冰凉的毛巾往我脸上边敷边说:“妈妈,医生说要用凉毛巾敷,这样会好点!”
享受着洲洲笨拙的'双手在我脸上敷着,我心里很是感动。老公在厨房里忙活着,洲洲也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我再一次被幸福包围着。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无不体现在这些琐事中。只要我们做家长的稍稍幽默一点,有耐心一点,多表扬一点,孩子会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里吸取更多地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给孩子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自信、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温馨、多一点交流。我想,生活会见证我们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成长的教育随笔6
作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教好书,使学生获取知识,更要育好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果不育人,就是害人。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校园,立足于细微,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以身示范,和孩子一起成长,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是学生成长的榜样。人们常说:“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老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大。
书是我的朋友,带给我无穷的快乐。我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分享给孩子们,教他们认识世界,奠定人生方向。这样,在孩子们眼中,我还算一个文气的老师吧。
记得上学期的一天早上,我利用早读课的时间,把我昨晚在《格言》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把孩子当人看》分享给孩子们,大意是讲北京的一个朋友暑假期间把自己10来岁的孩子托付给澳洲的朋友看管,而澳洲的朋友却对才进他家门的孩子讲清规则,说自己要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他没有义务照顾孩子生活,没有义务为孩子洗衣做饭,没有义务叫醒孩子起床,没有义务带孩子游逛……总之,一切都会是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但是会给孩子提供地图呀,网络联系之类的帮助,把孩子当大人看。两个月后,孩子什么都会了,变成了一个小能人。
我班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两眼放光,希望自己也变得这么能干。恰好,学校中午停天然气,学生只能一人一包牛奶和一个面包。我班的活泼人物钟睿康看到这些食物,马上要求电话家长,叫家长送饭来。我制止了他的行动,对他说:“老师早上给你讲的故事你忘了吗?你在学校学习,应该把自己当大人看,你就应该让爸妈放心。你爸妈上了半天的班,已经很辛苦了,他们并没为你准备午餐,你要叫他们送,他们就得不到休息,作息时间被你打乱,你忍心他们这样来照顾你吗?全校的同学都这样吃,老师也这样吃,就那么一顿饭,相信你能克服下来的!”孩子听后,不再浮躁。后来在钟睿康的周记里写到了这件事,他这样写道:“老师那天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觉得父母没欠我什么,反而是给于自己的太多太多了,我应该懂事,应该学会感恩父母,从身边做起,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原来,书中的智慧显现于平常之中,潜移默化的洗涤学生心灵,我为孩子有这样的感悟感到欣慰!
现在的孩子大都喜欢看电视和漫画,对于文字多的书籍却感觉乏味。但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尝到了读书之乐,都喜欢读书。我还给他们创设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记得那次读书交流课,孩子们兴奋开心的情境还浮现于我眼前,当孩子们一个个的介绍他们的读书心得的时候,连我也惊讶于孩子们居然阅读这样广泛。其中黄心昱介绍的一本《心灵的.鸡汤》,成禺翰的《奇妙的动物世界》,邓清戈的《会说话的鸟儿》,邵文淼的《汽车世界》……,让我欣喜、感动、陶醉。孩子们在书中找到了快乐,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纯真善良的品质洋溢其间。
可见,教师的个人行为足以影响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识,因为它使我们自觉地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成长的教育随笔7
人生在世,当然不能有利于集体,一个人也当然需要集体主义精神,需要团队意识,但大部分情况下,特立独行的时候应该更多,许多时候,需要独立思、自我判断、躬行亲知,而且也只有每一个个体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安全,也只有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这个世界才能够处处充溢着活力与幸福。
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生活在集体之外的时候,每一个个体就需要自我认知,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行走方式,有时候也可能漂泊甚至横行,但也只有如此,才会让他遍尝碰壁的滋味。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对孩子们进行的都是集体主义教育,而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在集体之外成长,对学校来说,的确是一种挑战。
每一个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逐渐学会自律,也只有如此,才能使之学会自主生活。当他们作为一个个为自己的一切负责任的个体参与到集体生活之后,个体和集体都会更加有力量。
自由,是孩子学会自律,学会自主的前提。如果老师从来不放手,学生当然会很少犯错,可是同时也失去学习独立自主的机会。老师或者家长,不可能跟随学生一辈子。到哪一天突然撒手,孩子肯定会摔大跟斗,甚至一蹶不振。在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开始学习对自己负责,参与到集体之后也才能对集体负责。
我们作为个体的老师,可以尝试在自己教室这个小环境里营造一个帮助学生在集体之外成长的局部的教育生态。
成长的教育随笔8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时间流逝的是如此之快,孩子成长的是如此迅速。感觉昨日他们还哭哭啼啼不愿意来幼儿园,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而现在居然都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三四年的时光。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已经不记得当初哭闹的自己,只留下对上小学的憧憬,对长大的期望。他们是如此的急切,想要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记得在一本书上说只有老人和幼儿会自豪的报出自己的岁数。你问一个幼儿你几岁了?他会自豪的和你说四岁半。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半岁都是长大了一点,值得言说的事。成人从不会说自己几岁半,甚至年龄成为一种隐私,是一种隐秘不能问及的东西。孩子期望长大。这几乎已成为每个幼儿的期望。想长大的原因五花八门,如果你去询问,肯定会得到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个孩子说长大了,别人就不能挠我痒痒咯。这个孩子估计被挠怕了。
那我对于孩子的成长抱得是怎样的态度呢?其实我怕时间太快太少,我来不及教会他们所有的人生道理。有的孩子还有一点调皮,有的孩子还有一点恋家,有的孩子有的时候会闹情绪,有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与同伴合作。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觉得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需要一步步消除自己的担心和顾虑。
我相信园长的理念:在园三载,受益终身。我努力做到!
成长的教育随笔9
一个学期又快结束了,又要给孩子写评语了。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感慨良多。
评语是对孩子一个学习行为的总结。虽然在在这学期里有些孩子的表现不尽如意,但是他们总能带给我很多的感动。一个学期了,家长也很希望看到老师对孩子的客观评价。
孩子是纯真的,我寥寥几笔是写不尽孩子的优点,以我简略的文笔也不足以对孩子去进行评判。我相信,孩子是发展的人,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孩子孩子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我时时提醒自己,公正、客观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断努力将他们引向更美好的道路上去。因此,在下笔时我很慎重,我要用鼓励让孩子成长。
一条好的评语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孩子会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信任、肯定、鼓励,从而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一条好的评语是孩子成长史上的航标灯。孩子会从老师的评语中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正,这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一条好的评语是打开孩子心智的金钥匙。
我会努力用好的评语促进孩子不断地前进!
成长的教育随笔10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和户外活动时,谁要是退退缩缩的不敢尝试,我总是很伤脑筋也很气愤!
今天下午的户外活动,我组织孩子们踩高跷和走梅花桩,开始的时候,先组织孩子们分成四组来轮流玩,这时我发现问题了,有的孩子根本不会踩高跷。我就很纳闷,平时玩了那么多次了,而且这个高桥设计的高度也不是很高,应该难度不大。正是分组才发现有些孩子一直都不敢尝试。郭伟晨就是其中一个。他一只脚踩在其中一个,另一只脚一踩上高跷就倒了,他就很胆怯的拒绝尝试了。我一开始我很不耐烦,结果细心观察了一下,原来他总是把脚尖放在上面,这样就很容易倒,我告诉他把脚踩中间再试试,这下踩上了,可是手里的绳子拉不直,又失败了。我拿着他的'双手告诉他提紧绳子再试一试,告诉他我会扶着他走一会,这下他很大胆的尝试了,走的很不错。不一会就战胜了胆怯,走得也很稳当。
回活动室的路上,我在想,不论什么事,孩子胆怯不敢尝试我们适时巧妙地引导孩子,而不是气愤加凶巴巴,他的成长可能就会进一大步,所以我们要多增加一些教育机智。
成长的教育随笔11
去理发,走进理发店,只见夫妻二人都在忙着给顾客理发,3岁大的儿子一个人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记得每次来理发,这个小家伙都是在看电视。爸爸妈妈都忙着,只有电视陪着他。
“看多长时间了?”我凑近他问道。
“一直在看呢!”他的爸爸显然对于儿子老是看电视有点不满,狠狠的说。
“时间长了对眼睛可不好啊,孩子还小。”
“没有办法呀。”爸爸有点无可奈何的回答。
“天天让电视陪着孩子,孩子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不善于交际。”我继续给他爸爸讲,“对于孩子成长是极为不利的,电视最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电视每秒都会出现几十幅画面,孩子的大脑始终接受,没有想象的时间。”
理完发回去,想起孩子那双有点发红的眼睛,一脸的倦意和迷茫,真有点可怜起孩子来了。
孤单单的一个人玩,连个伙伴也没有,爸爸妈妈忙起来,连话都顾不上和他说一句。想想自己小时候,条件很艰苦,最起码还有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追跑着打闹着,物质的匮乏没有阻断童年的快乐。比一比,似乎自己的童年有幸福了很多。唉,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啊。
像他这样,父母忙碌着,把孩子丢给电视的情况有很多,好多的都是由电视看着长大的。可是,看电视长大的孩子和书本陪伴长大的孩子是不一样的。
童年应该有自己一起玩耍的伙伴,童年应该是游戏的,应该是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书香享受亲情的。
其实很多孩子在这就已经有所区别了,在这儿积淀在他们心底的东西决定了他们的未来。让书籍陪伴孩子成长,爱阅读的孩子更成功,一定的!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有个书香的童年,电视给不了他们快乐!
成长的教育随笔12
园内新教师不断加入,在和这些年轻老师交往中,不仅感受到了她们的活泼聪明与鲜明个性,还有一种对成功的渴望。和她们交流分享在职初的成长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击破点。
一、接受来自孩子的智力、体力挑战
年轻而有活力的教师是很容易被孩子们迅速认同,但他们也在一次次挑战老师的过程中,慢慢地试探老师的“底线”。每天,我们为了集体规则等原因,都会对孩子们提各种要求,但,记住,老师自身也是班级中的一份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植物角带一些发芽的豆豆来,你带来吗;每个小朋友要看新闻说新闻,你做到了吗。教师的威信是在细节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不能将提要求流于形式,而应让“要求”变成共同成长的约定与经历。
二、加强与带教师傅的真诚沟通
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年轻老师身边往往会有一个贴身带教师傅,但由于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年轻教师有时会不理解带教师傅的一些做法。这需要新教师和带教师傅进行真诚的沟通,说说自己想法,让彼此的距离更近些。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在我们周围的同事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这就是学习的'资源,年轻老师不仅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身边老师的长处),还需要一个爱思考的头脑(分析指令背后的含义),更要有一份积极沟通的坦诚,从中寻找改进的契合点。
三、学着和较自己年长、成熟的家长交流
青年教师缺乏生活阅历与教学经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也不必太担心这个问题。面对成熟的家长,先要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努力于“言之有物”,体现专业建议,不要一味用“很好的”“很开心”等词语笼统表达。可以阅读教育书籍杂志,不断拓宽对问题的认识与技巧的学习。可以学习一些表述的技巧,如:巧妙地运用转折,先肯定孩子进步之处,随后再提到怎样做会更好。也可以每天重点观察四、五名幼儿,主动出击和这几位家长交谈。自觉口头沟通有困难,就勤勉于书面沟通,等等。总之,找自己最擅长的沟通方式,与家长积极沟通。
四、建立一个共同成长的小团队
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教师,处于角色的转变期。他们虽然对于书本上孩子的年龄特点熟稔于胸,但对于孩子的行为是缺少预判的,所以他们会遇到许多的状况,如果将这种状况和成熟教师相比,会越来越着急,甚至是焦虑,所以年轻教师自身可加大与年龄相仿的教师沟通力度,相同背景下更容易彼此敞开心扉,疏导情绪。
这些分享的好文章出自于幼儿园特级教师的笔下。活动后,老师们(尤其是年轻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实例描述和分析,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如何带好班级,如何和家长和师傅相处学习,并就如何自学、成立学习小团体,让自己快速成长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成长的教育随笔13
刚从幼师毕业的时候,同学舍友聚会,我们那时候就在说让我们这群自己都还是孩子的人去当老师,这不是误人子弟吗?我们笑着,那个时候的我们,拿着父母给的生活费,凡事依赖着父母;那个时候的我们,接受着老师给我们的教育,时不时在课堂上偷偷传个纸条;那个时候的我们,染着头发,觉得人生就需要张扬;那个时候的我们,时不时的爆句粗口,认为人生就应该洒脱。的确,刚毕业的我们,二十岁不到的年纪,自己还是个孩子,又怎么会知道幼师这个职业的责任与为人师表所应该带来的庄重呢?
时别几年,我们几个舍友又聚会了,每个人都穿着得体的服装,嘴上也不再挂着说不完的脏话。问起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宿舍原来最风风火火的晓丽说她现在是中心幼儿园的老师,起初还是和原来一样,涂着指甲油,抹着红嘴唇,穿着露脐装,嘴上脏话不断,但是第一天给她们班小孩上课,一半的小孩就哭了,园长赶紧来救场,她站在旁边,看到园长谈吐大方却不失幽默,小孩子在她的话语中嘻嘻笑笑,一节课的时间看似娱乐,却也学习了六个字母,自己在旁边似乎有些羞愧了。休息之余,她主动找了园长,园长很和蔼,但园长一席话让她着实受用,她说:“年轻人就应该朝气蓬勃,放荡不羁,可是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不再是我们眼中的年轻人了,而是一名老师,比起这些孩子,你就是一名大人,你的行为,你的装束,会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要知道从你成为幼师的那天起,你就要身上有一份责任,而你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把你身上的美德从里到外的传递给孩子,让你在他们心目中是为人师长的形象。”听到这些话,晓丽很受感动,似乎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从那以后,晓丽就改变自己的造型,晚上回到家中也要备课到自己满意为止,俨然成为一名老师。
听完晓丽的'话,我们大家都是感同身受,都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幼师生活改变了自己很多。她们这时问了问我:你不是最讨厌小孩子的吗,那你这几年还从事幼师吗?”这话一问,我自己都笑了,是啊,我曾经很讨厌小孩子的无理取闹,如今的我呢?我能够包容他们一切的无理取闹,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天真;我可以不厌其烦的教他们读写画唱跳,总觉得他们很可爱。这一切的改变应该从一件事说起:刚毕业的我,负责管理小班的孩子,他们真算是最能闹,最能哭的年纪了,我一看到他们就想辞职。快到六一儿童节了,园长让我们班出一个舞蹈,艺校的时候我可是我们学校舞蹈队队长,这点事怎么会难倒我。可是到真正练习的时候才发现,这些小孩子根本不听指挥,怎么跳都跳不齐,急的我都哭了,心里在想:不干了,这些小孩真难处。但是这些孩子看我哭了,他们也哭了,嘴里喊着:“老师,好好练,你别哭了。”稚嫩的声音,觉得自己满是愧疚的表情,着实让我动容了,那天放学的时间到了,家长在门外,但是这些孩子执拗的要留下来再练习一下舞蹈,我真的感觉到他们单纯的为了不让我伤心而努力学习舞蹈的那份热情。自此之后,我就不再觉得他们吵吵闹闹了,因为他们心里是很纯真的。
那次聚会之后,我看到他们的朋友圈里,总是有很多和小朋友的合影,我知道我们终有一天会老去,未来是这些孩子们的,我们想用照片来记录和这些孩子的故事,让我们回味起这些人和事的时候,发现自己并不孤独,反而是快乐的,这大概就是幼师这份职业所带来的价值吧!与其说,我们教育孩子成长,不如说我们和孩子一块成长,曾经的我们稚嫩,懵懂,莽莽撞撞,不知分寸,如今的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端庄,更加热爱幼师这份职业。
成长的教育随笔14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读这本书,看一眼题目我就喜欢上了,因为这和我最近悟得的道理是相同的,再看了序,觉得有许多想法不谋而合的,一路读来亲切而感动,所以迫不及待要读完,再推荐给周围的人。培养孩子自信、沟通以及跟别人相处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家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有人在这儿得到爱,有些人却得到伤害。父母们给孩子爱的时候,应该想想,你给孩子的是控制、伤害,还是真正无怨无悔的爱?爱,是慢慢‘养’出来的……”黑家培养孩子的方式真的很令人吃惊,不过冷静下来也令人佩服。
读到其中描述黑立国时最令我感叹,看看他做的那些事,哪里仅仅是调皮捣蛋就可形容的啊,简直不可思议,简直就是品质低下,就算是父母能容忍,但内心也必定会对这个孩子忧心忡忡,从而可能就会处处小心翼翼地另眼看待。把鞭炮丢进草堆、想把火柴丢进汽车的汽油里(好险没有酿成大祸),扮演怪盗,在卖场“偷”手套……哪样事情不值得引起父母情绪上惊天动地的反应,可是父母却并没有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若是我们平常人一定会觉得这个孩子思想有问题,道德品质差之类的,你看故意捣乱、搞破坏,还想着“偷”东西,这不是有问题吗?可是谁能想到其实这样的孩子仍然是非常有爱心的,在大人眼里孩子的那些错误,其实并非是大人心里想的那样坏透到极点,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其实他们并不坏,他们还有很多的可塑性的。
就像立国自己所说:“当我们做错事时,其实自己心里不是不知道,但是若是遇到有人用训斥的方式来责备我们,那只会激发我们的防卫心理,我们反而死不认错。”“一个孩子一生的环境,每个人对待他的方式就是这个小孩世界的自然规律,也会影响他的一生,他的世界是充满美好还是充满仇恨与怀疑,都是通过和周遭环境互动得来,从这个角度看,父母跟子女的很多互动,老师和孩子的许多互动,都不能那个太低估对孩子的影响力。”
还有就是立琍,爱追潮流,青春期化妆,交各式男友,真是让人难以接受,妈妈在屡次劝说无效之后,便干脆主动带孩子到医药商店去买药妆给孩子化妆,因为既然她喜欢这样就尊重她的选择,与其随她瞎用化妆品损害皮肤,干脆母亲主动指导购买不至于对皮肤伤害大的化妆品。无法想象父母能用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我真的好震撼。
青春期的孩子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很容易就会走极端,做父母的一定要把握好度。现在我们很多老师父母常常抱怨孩子没有责任心,责怪孩子,现在我终于明白,不是孩子没有责任心,而是父母老师剥夺了孩子责任心的担当意识,什么事情都被安排得好好的,什么事情都必须按长者的意思来,孩子没有个性,没有了自主的权利,谁还能担当?孩子被要求不可以尝试,不可以犯错,没有这些宝贵的经历,谁又懂得去担当?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错误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是他们该去经历的成长。其实责任心和担当意识就是被家长们剥夺了。“希望孩子长大后拥有一个自由的灵魂,那么就要放弃很多世俗的标准。希望孩子未来有责任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话,那么我们必须给他机会,让他去思考、作决定,并有机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信任孩子、相信孩子非常重要,也因为有父母的信任,他们会更诚实而负责任。”
都说“美国的教育就像是在挖矿,把孩子切、割、磨变成一个宝石,就像许多拿到诺贝尔奖的杰出学者一样。而欧洲的教育就像种花,教育人员做的是浇水、加肥料,让种子变成它本来的样子,无论是玫瑰、康乃馨、山茶花,他们都会细心呵护,让每一株花朵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台湾的教育是塑料工厂里头的射出成型,要求个个一模一样。”听了这些生动的比喻之后,我不禁想起我们身边的教育呢?我们属于哪一类教育?
我感觉我们是特别爱走捷径的教育,为分数急,为一切想追寻的结果着急,而失去慢慢等待,慢慢享受过程的耐心和体验。今天早晨晨会课时,我还对小孩儿讲,生命就是享受过程的一次体验的旅程,否则谁的目标都一样——死亡之旅,那么人生还有什么意思!一心只盯着分数,从小学开始就完全盯着分数看,完全不顾孩子热情兴趣爱好,即便是学个兴趣班那也很明确地功利性,孩子所有的生活就只有分数、作业、学习、培训班,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一旦离开了校园就没有人再愿意碰书本的缘故了,因为从小对书本的热情已经被消磨殆尽了。我们的教育完全是只注重灌输结果的教育,完全没有任何的沉淀,关键是只要把结果告诉孩子就好了,孩子呢,掌握了这一结果也就万事大吉了,所有在学校的学习对今后人生路几乎很少有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读书无用论,其实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我们的`读书方式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目标和观念出了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分数真的不重要,却不知道分数真的不重要在什么地方,而且有时候也是飘摇不定,嘴上大喊分数不重要,可是手上践行的却是分数之上的实际。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不要分数,不要学习,不要那些兴趣培训,而是在这一切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地体验过程,慢慢地培养引导性格和态度,慢慢地获得情感的体验,在收获结果的同时,过程中的那些生命的体验和成长比结果更重要,这就是我们本末倒置或是方式方法错误的根源,并非我们不要那个结果或是那个分数,而是我们会有更好的方式更慢的态度来收获那个结果。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
“慢养”,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能够给孩子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此,家,就是孩子生命力的来源,家才能为孩子的人生加分。孩子在长大过程中有许多变量和条件,没有一个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慢养,可以让父母找到相信孩子的力量,孩子可以发现最好的自己。
这几年,我现在一直觉得孩子的成长就是应该不断地犯错,一直不犯错的孩子真的值得人担心,犯错的孩子说明他正视自己的内心,有个性,犯错不可多得的人生经历,更是难得的成长经验。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我们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是还只是停留在理论状态,有可能连潜意识的观点都没能改正过来,更不要说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了。不过我觉得自己有一点进步的就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镜子——孩子身上的每一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习惯问题,我都拿来照照自己,这些问题从我身上而来吗?
成长的教育随笔15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月的活动中,我也了解到“书不离身”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通过读书学习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指导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理念和家长交谈,把新的育儿知识传授给家长朋友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所以我们年轻的教师更要在书籍的滋养中不断成长,在幼儿园这个大群体中一直给我们创造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正是这些正能量一直激励着我们去学习,书能给我们自己乐趣,为此通过读书月这个活动我自己也添加了一些专业书籍来补充自己。
从《和孩子划清界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等书籍中,自己也吸取到了书里的很多营养,平日里和班内老师也进行了交流和分析。通过阅读及交流,我们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等理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自己也是结合班级孩子的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运用,通过向家长们宣传育儿书籍,家长们也是积极的参与到读书月活动中。不懂得教育,就不懂得孩子。如今的教育理念更新的太快,如果不学习新的育儿知识。我们就不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就会误解孩子,有时候我们看到的现象并不代表说明孩子做错了,而是我们没有去观察,了解分析。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感觉受益匪浅,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但是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否是真正的爱,爱孩子的方式是否正确,是否给了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是否真正了解到什么是真爱孩子的含义。我想一些父母的做法其实就是书中所批判的那些行为。其中里面训育儿童自律的四原则就是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真相和求得平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作为父母一定要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以身作则,其实孩子身上的影子大部分是从父母身上折射出来的。再不能马上满足孩子要求时,需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能哭着闹着必须满足于他,这样的话孩子是无法承担责任的。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说真话,对孩子永远不要妄言,不要挟,不威胁以迎合自己的需要或者达到某种目的。我记得在前面小巫和他的儿子在超市的时候,他的`儿子要买玩具,可是妹妹当时急着要喝奶,小巫就说:“快点挑好回家“。
当时儿子看到那种情况的时候就和妈妈说不要了,等下次再买。超市里面的售货员以及路人都惊呆了,以往的画面就是还要玩具,妈妈不买,那结果必定会是在超市里面打滚。可他的儿子就没有那样做,说明妈妈给他的是百分百的信任。忠于真相意味着自己接受孩子的独特性,也接受所有孩子的独特性,不盲目比较儿童,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这样孩子活的会比较自由,这样才会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其实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先要检视自己,承认问题的根源在于做父母的,而不是推诿责任,指责他人,或者折磨孩子。文章中最后说训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训育家长的过程,对于孩子意志力的考验,往往首先是对家长意志力的考验,家长是自律的,孩子也能够自律。看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后,才明白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我们自己对儿童了解的太少,只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承认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的孩子为什么会蛮不讲理,因为在执拗敏感期的那段时间里,家长没有耐心的疏导,认为是孩子任性,对孩子没有很好的理解。看了敏感期以后,我才能根据我们班孩子身上的行为得到答案。之前我是一直不理解他的行为,就认为他是任性,根本没必要那么去做。看了书之后我才明白她哪是属于秩序敏感期。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虽然敏感期这本书还没有看完,但是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并充分认识孩子的敏感期。其实看了之后不但可以在敏感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还可以在做家长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也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不会像以前那样敷衍着说点什么就行了。而且有的家长在这之前就看过这本书,都说不错。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充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读书月活动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我们还是要每天的坚持下去,时间长了,我们的知识也就会日积月累的增多,书籍中有我们汲取不尽的知识源泉,读书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我们将带着收获继续和孩子共同学习,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成长的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成长的教育随笔05-19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05-14
伴我成长教育随笔04-07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06-12
成长的教育随笔18篇05-20
教育随笔:我孩子在成长08-05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5篇05-14
教育随笔:幼儿成长(15篇)05-14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15篇)06-12
幼儿成长教育随笔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