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教师随笔[锦集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幼儿教师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
最近发现中班的孩子都成长了很多,许多事情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则,也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且本学期我班又插进了10名幼儿,几名调皮的孩子也带动了班里其他的宝宝,所以,我制定了一些常规的培养。
家园沟通进一步畅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老师已经得到家长们认可和信任。日常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平台。家长们也常常主动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听取老师的意见和看法。家长教育观念仍有待提高通过日常观察、和家找沟通,我们了解到一些家长或是忙于工作,或是教育意识不强,对于孩子的日常教育仍有一些观念上的误区。总的来说,我班家长的总体水平较高,对于老师的工作也比较理解和支持,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向。所以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老师就能更好的开展这项工作了。
一、因为中班下学期了,我们发现班里的孩子一直都很兴奋,一直喜欢跑跑跳跳,有时连上课的时候都习惯性得跑出来,还会有大喊大叫的不良习惯。所以第一项就是要轻轻的做事,还包括了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不能乱扔等方面。
二、 大家都知道在自由操作的活动中让教师最烦恼的是整理物品,如何让幼儿快速整理又能快速地安静集中讲评呢?我们可以使用让幼儿听音乐的方法,在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一段熟悉的音乐,幼儿听到这段音乐后就知道要马上开始整理和集中(注:音乐的节奏感最好强劲一些),这样,教师就不用再像以前那样 “喊”了,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意识。 当幼儿在体育活动或者是餐后活动、午睡后,我们都可以使用比较柔和的音乐(如:摇篮曲),幼儿听到后也会很自觉的休息了。音乐在幼儿常规建立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要注意,所使用的音乐不要经常更换,让幼儿习惯成自然。
三、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折叠毛巾,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折毛巾。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幼儿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我认为:常规需要坚持,坚持成为习惯!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着重培养孩子的常规,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为将来孩子进入大班、小学做好最基本的“地基”!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2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是幼儿园中经常要用到,大部分幼儿园日常教学中都要用到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许多幼儿园教师对如何写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笔记感到困难。现从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中选择一篇比较典型的钟声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笔记,以供大家学习研究。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眼睛的魅力。几个月的幼教生活,使幼儿园教师教育体验到了好多,也渐渐的学会了如何去观察去了解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如何去用行动关爱每一名孩子。每当幼儿园教师教育看到一双双炯炯有神、天真无邪的眼睛望着幼儿园教师教育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让幼儿园教师教育从每天的疲倦中清醒,让幼儿园教师教育从失落中找回自我,让幼儿园教师教育一次又一次的找回前进的动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他们的目光中,幼儿园教师教育看到了他们的不解,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关心
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幼儿园教师教育抱着新的面貌、新的气象、新的渴望,幼儿园教师教育再一次迎来了那群活泼天真的孩子们。刚开学的这周里,上学期经常接的聪聪还不算太适应全托的'生活,有时会悄悄的留下那不算坚强的眼泪。而这时幼儿园教师教育便会走到他身边对他说一些鼓励和安慰之类的话语,而他也很听幼儿园教师教育话懂事,马上就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收起自己懦弱的眼泪,用那天真的眼神望着幼儿园教师教育,每次都是……好像要和幼儿园教师教育说些什么,而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明白他那眼神背后的语言。
那天是个星期三,聪聪早上见到幼儿园教师教育就高兴的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说:“陈老师,今天幼儿园教师教育爸爸来接幼儿园教师教育。”幼儿园教师教育会意的笑了笑,对他使劲的点了点头,示意“嗯,一定会来的。”半天过去了,都到了晚上睡觉洗脚的时间了,聪聪的爸爸还没有来。幼儿园教师教育也渐渐的感到他那企盼而又兴奋的眼神也悄悄的爬上了一份焦虑。看着他……看着他那蕴含着复杂心情的眼神,幼儿园教师教育的心头不免也悄悄的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但是幼儿园教师教育并没有过多的去打搅他,只是在远处默默的用一双关爱的眼神去望着他,远远的投去关心的话语。幼儿园教师教育很欣慰,很欣喜,也很高兴,因为幼儿园教师教育从它的话语从它的眼神中看到了他对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信任,看到了他的喜悦,看到了幼儿园教师教育在他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3
对于刚上中班的孩子,绘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决定先来一次涂色巩固的练习,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兴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公鸡、花猫、螃蟹、长颈鹿等图案,供孩子们练习涂色,中班美术教育随笔。在涂色前,认识了一遍蜡笔的颜色,并给孩子们说,我们要用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这些漂亮的颜色去涂,黑色只能用在头发上,白色涂了看不出来所以不要用。
涂色练习开始了,我巡回整个教室,了解并指导孩子涂色的'技巧,大半的时间过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么什么也没图,仔细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蜡笔使劲往猫咪身上图,我说“老师不是说了,不要用白色的蜡笔涂颜色吗?”他是一个不太善于言表的孩子,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孩子都说“猫咪是白色的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猫咪的确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只cat,动画片里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纸,看了好久,猫咪虽然是用白色的蜡笔涂的,但是涂得非常认真细腻,连黑色的轮廓线上也没有蘸到白蜡笔。
其实,画画只是表意的,白色的猫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达的,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练习涂颜色,不必拘泥于什么颜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红色黄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颜色,可是引导孩子不要使用某种颜色而让画面绚丽,却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了误区。孩子的作品应该随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艳丽。
让我想到,今后在班级开展涂鸦活动时,在活动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由此,我明白了,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范文《中班美术教育随笔》。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4
中班孩子因为小班的基础,绘画技能有一定的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幼儿理解和喜爱绘画内容老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很有必要借助绘画工具——水彩笔,给孩子一个很形象直观的形象,便于幼儿掌握。可是如何选择及有效地运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交流的。
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绘画水平,我们在选择水彩笔的时候,我认为应该选择具有色彩颜色更为丰富的24色水彩笔。彩色鲜明能调动起中班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选择好了彩笔又如何让幼儿恰到好处的使用呢?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老师都习惯于让孩子自由发挥,随意使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但这样呈现出来的画面会有凌乱感,但我们同时还是要对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中班幼儿乐于尝试,也不能给与他们强制的框架,所以如何能在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前提下又能呈现较有画面感的图画呢?我们可以尝试在打底,画所有轮廓时运用黑色或者较深的颜色,在进行画面涂色和添画时可以扩展孩子的创造力,利用手上的其他颜色进行任意搭配。如:在中班美术活动《马路上的.车》中,孩子们在自己已经用深色画好汽车轮廓的画面里涂出的彩色汽车上进行想象添画,教师示范的丰富性,可以扩展幼儿的思维,引发再创作的积极性,同时会把这种经验迁移到今后的添画活动中去。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5
每次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或者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都想和我站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6
忍住,静待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开得会更动人。”
美好的初见初见子轩是小班下期的一个明媚的上午,小不点被妈妈拉着亦步亦趋地走向我,只见他红扑扑的脸蛋,大大的清亮的眼睛,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我蹲下身边问好边伸出了双手想要抱抱他,他却像受了惊的小鹿,躲到了妈妈身后。妈妈尴尬地笑了笑说:“对不起,这孩子有点……”然后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满含期待地说:“周老师,以后就费心了。”我没有太在意她的话,因为孩子在我的班匕就是我责任。我拉过他的手,看着他红红的脸蛋,开始期待他和我们一起度过『央乐的每一天。
期待的“美好”
有了子轩的日子不再平静和轻松,甚至让我曾一度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真是黯淡无光,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子轩这样的孩子。他就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不爱与老师、小伙伴交流,从来没有说过一次“老师好”“小朋友好”,不管谁和他说话,他都是那几个字“嗯”“不要”“讨厌”;他做什么都慢,吃饭是班上最慢的,起床是最慢的,就连上厕所都是最慢的。同时,他又是班上最爱惹事的孩子,弄翻玩具有他,咬人抓人有他,撕坏图书有他。我和班上的'其他两位老师想尽了办法,却没有丝毫的变化,我们都被他“折磨”得心力交瘁,曾一度萌生了劝其家长让他退学的念头。然而,每当看到她的妈妈泪盈于睫的样子,终究开不了口。日子就这样慢慢地敖过,终于盼来了期末,家长会后送走了孩子们,我站在教室里嚎啕大哭。
突然的顿悟整个寒假我都在思索我该怎么办,作为老师,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他成长得更好,可是面对子轩,我真的黔驴技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准备迎接新的学期。就在开学的前一天,我无意中上网,看到了一本让我终生难忘的绘本《阿虎开窍了》。看了绘本我真是醍醐灌顶,我为什么只是像阿虎爸爸那样看到阿虎什么都不会,而不能像阿虎妈妈一样相信阿虎会开窍并愿意等他开窍呢!我为什么不能明白其实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需要用心慢慢地体会他们生命的丰富性和主动性。于是,我静下心来,细细回想和子轩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懊悔,因为我总是纠结于他的“不好”而让自己错过了太多美好。
静静的等待再次面对子轩,我让自己换了心境,少了浮躁和苛刻,多了耐心和尊重,我慢慢地发现,其实一切都没有那么糟。比如子轩起床总是慢吞吞,但他从来没有穿反过鞋子;子轩每次上厕所都很慢,但其实是因为他总是等所有小朋友先上;他对女孩子很谦让,有两次打架都是因为他旁边的贝贝被其他男孩子欺负……我为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也很庆幸自己的幡然醒悟,否则,也许自己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绊脚石。中班上期又过去了,子轩还是没有问过好,还是做什么都慢,还是会和小朋友发生争执,画画也一塌糊涂,但这没什么,我相信我的子轩会“开窍”的。
美丽的绽放中班下期有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主动地向子轩问好,等待我的不是他一如既往的沉默,而是怯怯的一声“老师早上好”。我和他妈妈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终于等到花开了!从那以后我发现,子轩每天都能和老师问好,偶尔还能和小朋友问好,对待小朋友不再简单粗暴,做事情也快了很多,活动中的专注时间也变长了。看着他美丽的绽放,我们深感欣慰,也倍感幸福。静待花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更是每一位教师最值得做的事情。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教育就像是人生漫长的旅行,孩子们就是行走在旅途上的游客,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给他们指明方向的指向标、引路人,更需要的是带领他们领略路旁风景、感受旅途快乐、等他们一起上路的导游。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在我们成人眼中是自然而然的,可对于孩子来说,却需要时间,我们不能焦急,更无法代劳,我们只能慢慢等待,这是生命的过程。
静待花开是对教育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是对教育信念的执着与坚守,更是一种教育智慧和教育底蕴。用爱和智慧等待,我们一定会等到花儿美丽绽放。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7
班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体差异导致了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有的能说能唱又能跳,有的只有顽皮的劲不喜欢学习,而有的从不做声,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老师就是家长,就是妈妈,该如何引导如何教育呢?尤其是一些比较内向,不做声的孩子,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并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不善表现而已。
做早操时,由于要全面观察孩子们,老师所用的小哑铃一直是由站在排头的小米负责帮忙带过来的,小米呢比较聪明伶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任务,我们也喜欢安排给她,因为她可以完成的又快又好,是老师的好帮手。有一次,小米因为感冒请假没来幼儿园,在做早操的.时候,又到的哑铃操的时间了,我依旧站在原地等待孩子们那好哑铃就位做操,不一会儿,段春夷小朋居然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时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她平时一直是默默无闻,不管是上课时还是在游戏时,很少听到她的声音,今天居然是她先发现小米没来,而且给我送来了小哑铃,这让我又惊讶又欢喜,然而,这又让我深思,对于像她一类的孩子,乖巧、听话、不顽皮,平时很少会注意到他们,可以说有一些忽视。其实她们也很想表现自己,可能由于胆小,不自信,丢失了许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么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对待呢?我想,还是应该多提供孩子们锻炼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中,能找到真我,做个自信开朗的小宝宝。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8
一、被拒绝型和被忽略型儿童的行为表现
被拒绝型儿童与被忽略型儿童的行为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但两者都不受同伴欢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通常都会被拒绝。幼儿间的许多游戏和活动常因为一方或双方有攻击性行为而终止,这些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在教师和同伴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同伴会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敬而远之”,而内向、孤僻的儿童则容易被同伴忽略。那些经常独自游戏,在活动中不辞而别,表现得优柔寡断、唯唯诺诺和慢腾腾的儿童是最容易被同伴忽略的。和其他儿童相比,这些儿童的焦虑程度更高,更多地依赖教师的帮助和引导。
二、教师的积极干预
幼师通过在以下这些方面对儿童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的同伴认可程度和社交技能。
(一)让儿童学会合作,增强儿童自信
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小组讨论、木偶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和阅读一些相关的儿童读物都有利于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儿童更加需要学会与同伴协商和合作。教师可以教儿童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如认真听其他小朋友说话,平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努力与他人取得一致意见等。
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往往是在成人或同龄人面前才显得害羞和孤僻,但是在比自己小的儿童面前却信心十足,而且显得特别能干。因此,我们可以引导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与更小的儿童一起活动,从而增加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大带小”的混龄教育活动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把被忽略的儿童和其他儿童分在一起,或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比如说在生活角、游戏区等共同的空间内)把他们安排到乐于接纳他人的小组中去,也可以增加被忽略儿童与同伴交往的信心。
(二)教会儿童如何参与他人的游戏
有些儿童不受欢迎还有可能是他们常常和其他不受欢迎的儿童一起活动,因而失去了很多练习正确交往技能的机会。同时,他们也有可能没有理解其他儿童游戏的主题,所以总觉得无所适从。另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成所谓的“情感保护”,“不受欢迎”儿童为了避免因被拒绝而下不了台,干脆就不直接参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却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如故意捣乱、对其他小朋友的错误或失败幸灾乐祸。而被忽略的儿童则常常表现等待或在活动群体外徘徊等消极行为。
有研究发现,那些受欢迎的儿童之所以比起那些被认为是孤僻的儿童更容易加入到一个游戏群体,显得更有社交能力,是因为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表现得更积极,并能表现出与同伴正在进行的活动相应的行为;同时他们也运用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如模仿他人的行为,和他人的意见保持一致,为同伴提供有关游戏活动的信息等,这些策略使他们更易于被同伴接受。如果教师能将这些有效的交往策略教给被忽略型和被拒绝型儿童,对提高他们的同伴认可程度将会大有帮助。
(三)教育儿童接纳他人
受欢迎的儿童不仅拥有有效的参与策略,而且他们对同伴的参与也很重视。受欢迎的儿童通常会表现得宽宏大量,他们会接纳其他同伴加入到自己的游戏中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让其他同伴加入,他们也会说”你可以去和XXX一起玩。”“你过一会儿再来,好吗?”等。不受欢迎的儿童则表现得专横和不友好,他们在拒绝同伴的加入时只是简单地说“不,”“不要你玩”,而不会提供其他的建议。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入,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些在早期能接受同伴加入、善于接纳他人的儿童,在以后的成长中也更能被其他儿童所接受和接纳。
(四)提高儿童角色游戏的水平
在幼儿阶段,“同伴交往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儿童在复杂游戏中的能力和水平与同伴认可有着尤为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角色游戏中,如果儿童能与同伴有更多协商行为、能够扮演更多的角色,他们通常都能更好地为同伴所接纳。而且,在先学前后期,儿童在角色游戏中的合作越多,在学前期受到同伴的认可就越多。角色游戏,特别是复杂的角色游戏,在童年早期的社会性活动中有很大的价值。合作型的复杂角色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如单独游戏、平行游戏或是简单的社会游戏等),因为儿童在其中使用了假装技巧和想像,并且在游戏中模仿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因而更有利于儿童交往技能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水平游戏的儿童会被老师和成人评价为有社交能力、能积极地表现自己、合群、好交际和具有亲社会性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儿童角色游戏的水平:1.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2.鼓励儿童参与游戏;3.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4.针对目标,略作示范。如果“不受欢迎”儿童能够经常参与角色游戏,那么他们就能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正如VivianPaley说的,“游戏来自友谊而友谊也来自游戏,同伴关系在两种方式中都起作用,而且作用一样大”。
(五)教育儿童对同伴表示积极的情感
情感质量也是衡量儿童同伴认可程度和社交技能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受欢迎的儿童往往比不受欢迎和不被喜爱的儿童对同伴表现出更多积极的情感,而常常表现消极情感的儿童则更少受同伴的欢迎、更不被喜爱。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情感的个体差异在2--6岁期间都是很稳定的,而且直接影响着儿童在以后的发展时期中社交能力的提高。先学前期积极情感缺乏的儿童在学前期常被教师评价为漠不关心、优柔寡断或胆小怕事;而在学前期表现出更多积极情感的儿童在以后的发展中往往也表现出更强的交往能力。
对同伴的积极情感可以通过言语或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比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儿童,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亲身示范,做好榜样。
三、小结
在教给儿童必要的交往技能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
首先,要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
教师应有这样的观念:在幼儿园,没有不能交往、不会交往、不善交往和“不受欢迎”的儿童,每个儿童都有权利在教室里和同伴及教师平等地交往,教师和同伴都应该接受而不是拒绝他们。正如Paley指出的,同伴拒绝的方式,比如对别人说“你不能玩”“我不要你坐我旁边”“别跟着我”“我不想跟你玩,走开”等等这样的话,在教师之间将会是不可原谅的侮辱,在教师和儿童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也应该是要绝对避免的。
其次,建立和强调一些有助于儿童交往的规则,如要求儿童不能对别人说类似前面的带侮辱性的话,要求儿童在发生冲突时必须协商解决等。
最后,教师还应为儿童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材料,多开展角色游戏等集体活动,多开展以交往为目的的主题活动等等。
总之,儿童之间的交往是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儿童交往的质量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教会儿童交往,不仅能帮助不受欢迎的儿童更好地融入同伴群体,也能提高其他儿童的交往技能。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9
“老师,我不会画,你帮我画好吗?”每次上美术课,几个刚转到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会拿着笔,左看右看,看到别的小朋友差不多画完了,他就会眼睛通红的发出这一信号。刚开始,我便帮他画了大概的模型,然后让他自己画,可到下课了还是和刚刚的一样,看着那求助的眼睛,于是我便帮他了。但后来我发现,每次都是这样。我想这可不行,“不会”不是问题,“不学”才是问题。
我分析了一下,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都是由家长代劳,所以遇到困难都是求助于他人,依赖性强,另一方面是或孩子在求助时我总是说“老师帮你”,“帮”字给孩子的依赖心理找到了支点。于是,我应一方面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让家长在家里提供画画的`机会,另一方面是我应该把“帮”字改为“教”字。
今天又是上美术课,有些孩子又喊:“老师,我不会画。”我说:“好;老师教你画!”我握着他的手一边画一边讲解,画到一半后让孩子自己画。并鼓励他们:“你很棒,画的很好喔。”几节课下来,他们都愿意自己动手去画了。
孩子在课堂是这样,在生活上也是如此。总以为他们还小,各方面能力差,其实这样反而增加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为此我们应该授以孩子“渔”非“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一劳永逸。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0
今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上完第一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活动,小家伙们兴奋极了,小嘴都在嚷嚷着,说着:“教师,教师我们去玩滑梯吧,行吗?”我说:“好吧,我们就去玩滑梯。”说完小家伙们就自觉地开起火车来,跟随着我一齐奔向了滑梯。
来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们说:“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不能推、不能挤,滑梯要从上往下滑。”说完之后孩子们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发现大家都能够按照我之前说的游戏规则去玩,不错。就在大家玩的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的时候,王浩泷大叫了起来:“教师,教师,快来啊,滑梯底下有只大虫子。”其他的孩子听到之后也都从滑梯下下来和我一齐跑过去看。这时候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是什么呀?”“是虫子吗?”“不是吧?”这时子竣凑到跟前说道:“这不是虫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齐说到。雅淇来到我身边问我:“教师,这是螃蟹吗?”我笑了笑,对着孩子们说:“宝贝们,这不是螃蟹,是一只大蜘蛛,它还会吐丝呢,你们看这张网就是蜘蛛用它吐的丝织成的。”大家都把蜘蛛围了起来,观察它,因为这只蜘蛛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对孩子们比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较感兴趣。就在大家的观察,讨论之中我们结束了今日的活动。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1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2
这节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让幼儿观察手帕上的图案,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自己动手来玩一玩小手帕。于是我依据纲要中的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第一环节谈话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题,了解小手帕有很多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观察手帕上好看的图案。第三环节请幼儿自己玩一玩小手帕,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当我在走进活动室,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教室在讲解手帕图案时,有部分幼儿分心。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观察到了学习上的这种现象:不能较好地自行玩手帕,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解,由于教师的示范玩手帕,局限了部分幼儿的创造力。
这些现象让我知道了原来的教学设计的不足之处,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被引导的。因此,我觉得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这样调整:
1。讲解手帕图案时,时间可以缩短;
2。多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完玩手帕。
经过我的反思,相信再次进行类似操作活动时能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力,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并学会用语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3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将我们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孩子们的需求。最近我发现孩子们在饭后擦嘴环节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我对幼儿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我发现每次吃完炸酱面后,孩子们的小嘴是最脏的。本周五又要吃炸酱面了,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我有意在显眼的位置挂了一面镜子,开饭了,孩子们大口大口的吃着炸酱面。饭后再看看孩子们的小嘴,嘿,不用说,就会知道今天吃了炸酱面,我把然然小朋友叫到镜子前对他说:然然,你看镜子里是谁呀?然然一看就咧嘴笑了起来,他这一笑其他小朋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好奇的跑过来。有的看着然然,有的孩子照镜子。甜甜皱着眉头说:哎呀,我的嘴没擦干净。顿时,孩子们都争着要看镜子里的自己。朋朋却扭头走了,不一会儿,他手里拿着餐巾纸又跑回来说:我再重新擦擦。听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兴奋的每人又拿起一块餐巾纸来,边擦边互相看着。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只有把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求,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孩子们才会把这种要求变为自觉地行动,从而巩固自己的良好的习惯。
今天下午,在孩子们进各个区角活动的时候,几个孩子一下子涌到娃娃家,不一会就传来孩子们争吵的声音:"我当爸爸,我先来的!""不行!我也要当爸爸,我从没当过爸爸!"原来是马志宏和张子旋为了当爸爸争得面红耳赤。只见张子旋一手抓着围裙,一手紧拿着小锅,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看着看着我萌发了看看他们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躲到不远处观察。不一会当妈妈的欣宜也过来了,她想了想说:"你们俩个一人当一会吧?"这时马志宏也想出了办法:"要不今天你先当爸爸,明天我再来当爸爸,好不好?"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难题,孩子之间也难免发生争执,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绕过这些烦恼,并努力为孩子铺平前进的道路。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恰恰就是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发生问题的时候多一份耐心,多一点等待,多给孩子一点解决问题的空间。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4
20xx,做孩子永远的镜子
中班活动区“小医院”,“小护士”筱筱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小护士”却把“药品”弄得东倒西歪。我发现后多次提醒她要把药品摆整齐,不知什么原因摆放药品的地方还是乱七八糟,我该怎么办呢?或许我可以换个方法试试。于是,我戴着“护士牌”来到药品柜,开始整理柜子上的药品,大声说:“哟,药品柜这么乱,要是病人来取药,一点都不好找,我来把药品整理一下,等会儿病人来取药就方便了!”好像筱筱意识到了什么,也加入我的行列,开始收拾整理“药品”。
我以“同伴”“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既可以开阔幼儿的思路,引导游戏继续开展;又可以规范幼儿的行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品质。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简单的行为示范,却涵盖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从自上而下的“指挥者”变成了“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孩子面前就要少说多做,以身作则,做孩子永远的镜子,这样比做“指挥者”“驯兽师”来得有效!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虽然孩子小,但人与人之间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大人不喜欢听唠叨,小孩也是_样,简单的说教肯定达不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做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想让孩子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那么你就要是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他们,孩子们会看、会学。
“镜子”的作用不只是让孩子来学,还要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孩子尚小,很多时候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是分辨不出对与错的,他需要教师及时反馈,孩子们只有认识自己才能不断进步。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判断,当一面正其身姿的好镜子。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5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常遭批评打击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我们班有对双胞胎姐妹,一个是“大大’一个是”小小”.她们聪明活泼,但是也很调皮。上学期“六一”儿童节都参加跳舞,可小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教的时候她不听,所以老跟不上趟,为此没受我班两位老师批评,并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还把她痛打一顿。从此小小一段时间很消沉,不再有往日的自信。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班上有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深深自责,于是我有意无意地主动和她交流、套近乎。不是夸她衣服好看就是说她长得好漂亮,方正就是找一切机会找一些话赞美她,并建议其他老师也这样做……总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恢复了自信,她终于变回原来活泼的“小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幼儿教师随笔07-13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精选)07-12
[精选]中班幼儿教师随笔07-12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2-29
幼儿教师中班随笔02-06
中班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5-25
(荐)中班幼儿教师随笔07-05
【精华】中班幼儿教师随笔07-05
【荐】中班幼儿教师随笔06-26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推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