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学教育随笔

时间:2023-08-01 18:06:49 随笔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随笔大全(15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教育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教育随笔大全(15篇)

小学教育随笔1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透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必须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必须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必须的教学资料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透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务必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实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资料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个性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有各活动的方式,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持续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透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理解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资料。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到达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到达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此刻“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教材之间的衔接,传统的调队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是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既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组织方法。“手势、眼神”具有无声的语言,更具有其它组织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状况,灵活运用组织方法。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小学教育随笔2

  时光荏苒,在一个新的校园里,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辈相比,我的教学故事没有那么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是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长的故事情景。

  一本励志书上以前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的年龄大小,而在于他的意志力、经历和心智.回顾我这几个月,如果真的要来一个随笔的话,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总觉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好处,感到了生命的完美,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一点心得。

  在学习上,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科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上课热情洋溢,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细心洞察任何一个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强调能者为师,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但是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一题多解,能够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透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活性,增强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群众的学习起到必须的推动作用。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运用数学本身的魁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教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资料,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活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设计上多下苦功,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等,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多理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构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

  不敢许诺什么,但我会取他人之长,努力奋进!期望校园多为老师带给学习机会。

小学教育随笔3

  育之路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一年当中不能说我的经验就积累了很多,相对于其他老教师来说我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在从事教育这一个行业当中我发现这条路并不像我想象的这么简单,以前我总以为教书很轻松,只要有知识就足够了就可以将学生教好,可现在才发现原来有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在一节课当中你不能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他们学习的也不只是只有知识,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比如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等,而且一堂课当中纪律好不好直接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学习要在一个宽松安静的环境下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所以一个教师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管理的艺术,教育是智慧与爱并存的行业,为了能成为一名好的人民教师我会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起来,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使我的学生能快乐的学习成长。

  今年我刚接手了二(3)班这个班,起初我非常不愿意接手这个班,因为在我看来当班主任是一件苦差事而且事实本来就是,很多人不愿意当班主任就是因为做班主任有太多琐碎的事要管了,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就是一块宝,苦口婆心的他也不懂,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班主任那是非常难得一件事,之前担任过五年级的班主任,虽说年纪会大一点但还是不懂事的孩子,由于经验的不足管理起来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幸亏有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才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在的这个二年级,人数多管理起来我觉得更加的吃力,孩子的'年龄也小很多事还是由班主任亲手做比较多。班上现在有一个多动症的学生,起初想着给他多一点的关心也许能让他变得乖一点,可后来发现他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反而他偷人家的东西的行为更加的频繁,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跟他家人沟通也没办法因为在他家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跟别人家的孩子不一样的孩子,我的理解是他的家长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了,试想一下连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信心的人老师该如何做??虽然在教育之路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不管这条路有多难,但我还是坚信有爱有智慧彩虹会在风雨后的,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大爱无痕,润物细无声,教育无处不在,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智慧,我为学生,为事业不懈地努力着。

小学教育随笔4

  小时候养的花很多,都是不起眼的花花草草,有的甚至两名字都没有。小时候在院子里养花,窗台下松了土,在父亲或母亲的帮助下用瓦片或砖头围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一个花坛就完工了。在里面细心地插上从邻居家移栽的月季,也有大丽花,于是整个夏天小院就被氤氲在或浓或淡的花香中。这是养花成功的例子。

  除了花坛,小时候养花更多的地方是花盆,多是一些小小的,嫩嫩的花花草草,不过是从春到秋而已,到了冬季,就是盆空花死草枯的时候了。尽管如此,那些养花的美好回忆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小时候最喜欢中的事指甲草,也有就做凤仙花的。女孩子嘛,天生都有一颗爱美的心。养的花不仅可以看,还可以染红手指甲(脚趾甲),满足女孩小小的暧昧的虚荣情怀。指甲草时要用到种子的`,过了清明节,待天气稳定以后就可以下种了。花盆是那种粗粗的瓦盆,深灰色的,大小不一,形状基本是上粗下细,梯形的样子,再精致一些的无非在盆口处雕刻一些花纹。与今天那些光彩艳丽,姿态万千的养花容器相差的不知有多少个十万八千里。花盆很便宜,记得好像是五毛钱一个吧,或者更便宜,很节俭的父亲也就会任着我的性子而去。

  种花了,我双手捧着泥土搓得细细的,小心的装满花盆,然后把花籽整齐地排好,再盖上一层细细的土,最后再浇水,整个过程严谨而周密,弟弟妹妹是不能插手的,自我感觉和科学家做实验差不多。试验又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时自然是洋洋得意,恨不得让所有的人知道我会种花,把开的或深或浅的花盆放到平房的花墙上,以便让更多的人能看见,那是我家最高的所在了。不成功的时候多半是因为我的急脾气。把种子埋到土里,浇了水,等啊等啊,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怎么还不发芽?别是籽儿坏了吧?挖出来看看,没坏。埋进去。隔天再挖出来看看,没坏。还没发芽,挖出来看看,没坏……不记得挖了几回了,倒真的看到种子发芽了,嫩嫩的黄色的,拿在手里惊喜极了,翻过来倒过去的看,看够了,再重新埋到土里。明明亲眼看到我的种子发芽了,怎不见长出来?第二天挖出来再看,发现芽儿似乎要缩回去的样子,很奇怪,赶紧再埋进土里。终究那盆花也没有能够长出来。我在疑惑中想妈妈请教:

  “妈妈,我明明看到指甲草已经发芽,为啥长不出来?”

  妈妈耐心的听我说完,笑着说:“还发芽哩?会发才怪呢?光摸都叫你摸死了!”

  在百思不得其解中渐渐长大,也就明白了妈妈说话的含义。特别是当了教师以后,回起自己小时候种花的糗事,对照刚工作时着急忙慌,心急火燎,恨铁不成钢心情和行为,真是可笑极了,荒谬极了!花草和孩子多么相似啊。花草有花草的花期,孩子有孩子的天性,是不能急于求成的。种子的发芽需要时间,需要土壤和水分。急是急不来的,越着急越坏事。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我们应该放下世俗的心态,慢慢地等待,等待孩子自己发现力量,自己破土而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适时适量的浇水。发芽的种子为什么又枯萎了,不是爱不够,而是爱泛滥,摸“油”了!我对孩子的所谓的爱只不过是为了自我的欣赏和陶醉,完全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回应和内心感受,造成的后果是孩子对我的冷漠、敌对和反抗。作为老师,有太多的条条框框局限着我们,家长、社会,哪一方都不会任由老师静静的等待孩子慢慢的长大。大家恨不得孩子们能都一夜成才,一鸣惊人!但是,这些成功的背后又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天性,又牺牲了多少孩子的童真和童心心。相比以前的孩子,现在的孩子是多么幸运啊,但孩子们感到幸福吗?我们的爱包办,我们的爱是过度保护,我们的爱缺少放手,缺乏信任。

  每一个孩子世界的奇迹,每个孩子都是世界的唯一。就像花花草草一样,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花情。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都有自己成长节奏,任何急功近利揠苗助长式“激进”做法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不要急,善待每一个孩子,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独特步伐进步,尊重自然的规律,相信一切的安排都是最好的。慢慢来,静听花开的声音,守护每一颗纯真的心灵。

小学教育随笔5

  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一个良好、活泼、而又温馨的环境,会使插班生感到亲切自然。当有新生来时,教师应适当的做一些准备:如向新生家长了解有关新生性格、爱好、学习的情况;将教室稍加布置;教育插班生对新朋友要友善、热情等,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介绍,也可以举行一个小的欢迎仪式,以消除插班生的恐惧感和戒备心理,让他们感到这里有很多的朋友,有和蔼可亲的老师。

  刚插班的学生不熟悉新学校的生活,在进行上课和其他的一些集体活动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他们对自己的周围环境还很陌生。如果这时老师为他找一个自理能力较强、胆大、活泼、热情、乐于助人的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会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感到不孤独。

  插班生在日常的活动中仅仅有好的朋友还是不够的,要想尽快使他们融入到班集体中,适应学校的生活,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爱护。上课时,有意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尝试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课余活动时,让他们亲近老师,多赞扬,多微笑,让他们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

小学教育随笔6

  近几天总有几个学生在向我投诉说同桌不好,要调换座位,这引起了我的 重视。经过调查了解,这些想调换座位的学生和同桌之间并没有多大的矛盾,无 非是因一点小问题闹点不愉快。其中成绩出色的本的几次投诉则是因为同桌旺比 较好动。旺课堂上表现很积极,就是一兴奋就会对本做一些怪动作,而本是个比 较安静的学生,经常被旺搞来搞去,就不想和他坐在一起了。而旺听说本要调换 座位,死活不愿意。考虑到几位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决定今天中午放学进行个别 调整。调整安排完毕,下午来到教室就调换座位。

  中午午餐时间,小淳来找我说本不想换座位了,我问原因,原来我安排本 调换的新同桌正好是他相处不佳的一位。本是个听话懂事的学生,没好意思来找 我,我决定到下午看一看再说。

  下午上课,其他同学都高兴地换了座位,而本和旺却紧紧搂在一起,不愿 调换。这让我受到了触动:是该给这帮学生上上思想课了,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跟 同桌相处,学会友爱和珍惜。

  刚好下午第二节是班会课,我就安排两位班会的小主持人设计了一个小小 的情景剧《同桌》。班会的主题“自律”部分结束,主持人请我上台总结,我先 请大家欣赏了情景剧《同桌》,然后让大家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能感受到学 生们明白了我的用意,就大谈同桌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我看时机已经成熟,就 提到本和旺这对同桌,让他们两个谈谈不愿换座位的`原因。本说:“我感觉旺虽 然经常搞怪,可是从来没有恶意,我和他在一起讨论问题最开心了。”旺只是拼 命点头,向我投来恳求的目光。学生们听得真切,已经调换了座位学生,没有了 刚才的兴奋,有一个已经陷入了思考。我就对班上学生说:“同学们看到了吧, 当失去时才知道珍惜呀!今天老师决定给他们一个机会,()观察一周,如果两个人 在一起不团结友爱,就一定把他们两个调开。说到好同桌刚才老师就看到温馨的 一幕,然和琳刚才在发言中有想法却没勇气举手,是她们的同桌硬是放下自己的 手把她们的手给扶了起来,老师真为班上有这样的好同桌而感到幸福和骄傲,让 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两对好同桌。”掌声响起。我接着说:“我宣布,从 本周开始,我们每周评选两对最和睦友爱的同桌,进行加分奖励。”全班一片叫 好声。

  下午放学碰到本,我问他还要不要换座位,他使劲摇着头说:“说什么我 都不会换座位了!”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心里甜甜的。教育当前的学生,我感觉 苦口婆心讲太多的道理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才能收到好的 效果。旁观的学生也容易设身处地受到影响。但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不能牵强, 也不能过于夸张。

小学教育随笔7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内容、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多年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能力。但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一方面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一、用“发展”眼光去评价小学数学教育对象

  1、教师要树立“发展”观

  “发展是硬道理”,人的发展首当其冲是各种发展的核心,教学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必须要打破“只注重书本知识,只注重问题结果”,以“结果对错”做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唯一评价标准,以“得分高低”做为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评价尺度等从眼前出发,急功近利,有损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落后评价观,而应该思考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明天,对于他们能否自主地学习、发展有什么影响。

  2、教师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长远的服务

  “终身教育”是时代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所以做为教育者的教师要从“服务”的角度审视每一天的工作,不仅是一本书、一个单元、几道题等该掌握的知识,而是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的同时,是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自觉的学习”将来能够伴随他们的终身。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做好今天的服务,从这样的角度加强自我反思和评价。

  3、实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

  “差异性”是人在素养方面的客观存在,它反映了人在教育发展中的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数学教学应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实施有区别的分层教学;在评价上,教师更要实施分层评价,使评价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我们必须摒弃那种追求高平均分、高优秀率的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使每个学生在符合自身基础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爱“学困生”,理解他们的苦恼,帮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也能够在自身的进步中发展,不至于被排挤在数学、乃至整个学习之外。

  二、针对个体进行有效评价

  实施“分层评价”正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客观尊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服务于学生主动发展的宗旨。学生的各自思维方式不同,学习的起点不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分层次完成题目的时候,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并在解答过程中获得一份自信和鼓励。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地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方向转变。我想,每位教师都具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拥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调试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能力,但在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带有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小学教育随笔8

  如今,我如愿以偿的站在了讲台上,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在现在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如何让同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好英语这门语言,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深思,去探索。通过三年的工作实践,我认识到,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满足于对单词、句型的概念化解释和程序化分析,那样只会使教学内容平淡、课堂气氛沉闷,使同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原有的兴趣和信心很快丧失殆尽。那么,怎样才干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呢?以下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和心得:

  一、勇创双语教学特色,营造英语氛围。

  1.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少地说汉语,而是以英语为主体,利用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协助同学理解教学内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情景对话,通过直接的语言交流来协助同学建立语感。通过这种方式组织教学,能增加同学的语言实践机会,营造语言氛围,培养同学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

  2.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教学应该融入一定的情境之中。可通过课堂扮演来发明一定的语言环境,给小朋友营造一方自由发展、自由发挥的天地;并且可为同学提供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给每位同学自我表示和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鼓励同学通过参与体验、实践、合作、探索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要求同学在学校见到老师、同学,用英语打招呼;在英语课堂,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课外,也要鼓励小朋友们尽可能使用英语。把英语教学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让学习成为生活的一局部,让生活成为学习的延续。

  4.反馈信息、即时巩固。英语的听、说训练一定要做到反馈和时。在教学中,同学对刚学的内容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但若不和时巩固,不只会很快遗忘,而且会使同学在听、说中的错误与偏差得不到和时纠正,以至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语言习惯。

  二、关注同学情感,发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尊重每个同学,鼓励他们积极尝试,和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给予相应的褒扬,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协助、体验胜利、合作发展。

  3.关注后进生和性格内向的同学,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正确表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一次小小的突破成为他们进步的基石。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同学一起交流和探索,了解同学所想所需,做到教学相长。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协助同学学会学习。

  1.积极发明条件,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结合语言情境,让同学通过实践和运用来深化学习。

  3.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各自的不同状况进行查漏补缺。

  四、实行激励评价,使同学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1.注重教师的客观性评价,对同学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和时的肯定和激励。

  2.重视同学的主观性评价,让同学通过分析,通过比较,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缺乏,明确努力的方向。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协助同学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具备一定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其中,听、说训练尤为重要,训练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内容与成年人应该有所不同。他们喜欢玩,喜欢唱歌、画画,喜欢扮演和游戏;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探究和想象。所以,英语教学必需根据同学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不时探索、不时实践、不时反思,这样才干在教育教学中不时进步和完善。

小学教育随笔9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

  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不是孩子消极悲观自卑,而是外界压抑的结果。

  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你能行”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彻底改变评语中“该生”怎么样,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

  不能再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双差”而出。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家庭教育很重要,但问题是家长缺少教育观念!

  家长会一定要给家长讲清楚:

  1、尽量多表扬孩子,轻易不要批评他们,因为他们已经长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进步,不要因为考试失误而责备学生。

  3、多了解孩子的心理、交往和想法,一定要尊重孩子,家庭成员之间要民主,要谈心,要沟通,但决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

  4、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不能在别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坚决不能给孩子下结论。

  5、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别人、学会负责。

  6、一定要给孩子做表率,经常与学校沟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学会尊重、学会关心可以作为高一德育培养的目标的主要目标!

  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要大量做题,研究高考,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第三突破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

  “教”“学”并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学的学生——新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

  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

  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责任。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

小学教育随笔10

  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而不是知识的积累。刚开始担任科学老师的时候,我把实验和知识的学习一并放在首位。经历了那么多的听课活动、教案的研究及自己上课的实践经验,我茅塞顿开,颇有顿悟的感觉。科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引起他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以后深入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索打好基础。

  1.教学目标生活化。

  现代心理学中有一种提法,至少有7种在个人发展和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智能是有差异的,一个人的各种智能之间也有一定差异。小学科学教学涉及的内容广泛,包含生物、人体、地球、宇宙等相关知识,因而总有能使不同学生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领域,让不同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都能找到做好学生的感觉。我想,这比单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重要、更有意义。如:有一次,我在全校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了标本采集活动,并进行“标本之星”评比,结果,一位学习成绩一般、平时不爱说话同学以数量多、制作水平高,被同学们一致推荐为“标本之星”。近年来,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动、植物标本的采集等活动,而能积极参与这些活动的大多是一些成绩一般甚至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那些“差生”,他们在活动中不仅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而且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想科学教学更要面向每个学生,使每个教育对象都无一例外得到充分发展。

  2.小组讨论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是围绕各种问题展开的,好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在课堂中,并非所有问题都适合展开讨论。问题的设计既不能太低,学生无须讨论便可知道答案,更不能太高,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的问题,使学生既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又能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哪杯水多》一课时,教师出示锥形瓶、平底烧瓶和集气瓶三个不同形状的瓶子,里面水的高度是一样的。提出问题:这三个瓶子里的水,哪个比较多呢?由于瓶子的形状不一样,学生意见产生分歧,认为哪个杯子里水多的都有。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怎样知道哪个瓶子里的水比较多?通过讨论,学生形成一致意见,可以把水倒入一个杯子里,通过做标记的方法知道哪个瓶子里的水多。接着教师介绍量筒,让学生用量筒测量哪个瓶子里的水多。我们看到,这个简短的讨论环节使学生更加关注科学现象背后的实质,对实验的意图有了更深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广度及深度,减少了学生在实验中的“看热闹”的现象,推动了探究的进程。

  3.巧“扶”妙“放”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有效探究。

  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是科学探究。受年龄、社会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对象一般都是科学家已经探究过的事物或现象,而且有确切定论,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未知新奇充满探究意义的。他们的探究方法比较简单,主要是观察、实验、操作、调查、模拟等。探究中他们使用的工具大多不复杂、精密,比如:放大镜、杠杆尺、弹簧秤、显微镜、酒精灯、剪刀等物品。他们的探究行为是不完善的,探究活动往往因年龄小、知识积累少、活动能力弱、思维不成熟等原因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实际困难。比如:探究过程中不会提出问题,不会筛选问题;不懂得针对条件和原因作有根据的假设;不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和程序;不会控制实验变量做实验或实验方法不熟悉;实验后得不出结论,只会用语言解释现象,不懂得用图画、图表、模型解释原因,等等。小学生这些不知不懂不会不明确的探究困难恰恰要求科学教师积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在学生科学探究中巧“扶”妙“放”,促进小学生经历有效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4.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方式相融合。

  当今社会是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关心人、尊重人,一切为了人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旋律。信息化融合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有崭新的教学方法、形式,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教学作为创新型教学的尝试,摒弃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实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标。所以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科学知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知识,而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让“差生”开口。

  大多数小学生对科学课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对大自然本身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这就为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创造了天然的条件。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真正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科学知识产生的过程。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尤其显得重要,因此这种能力应该从小学就开始培养。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学生是聪明的学生,他会因此而找到科学学习中小组合作的乐趣所在,通过科学探究,在科学学习中享受科学。

  6.关于实验材料的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教学,材料准备极其重要。辅助教学,功不可没。怎么办?

  策略有四:

  6.1老师、学生的鼎力援助。材料算不上值钱,但能闪现孩子们的童心,仁爱之心,他们会珍惜这样的机会。

  6.2平时的废旧收集。瓶瓶罐罐、螺丝螺帽……注意收集,留着备用。

  6.3大材小用,合理搭配。土豆浮沉的实验,我们可以裁大为小,相应的,水、盐都会节省许多。液体混合,没大剂量的阔气,但有小剂量的优雅,视频展台同样可以一展绚烂。

  6.4配套材料、装备材料优先选择。合理选择现有材料,恰当运用,辅助教学。

小学教育随笔11

  手捧爱心,面对学生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八个春秋了。十八年来我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我的学生们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在享受这些快乐与幸福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教育的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一向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学生的教育耐心细致,使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班级管理上要求自己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以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参与、自己的坚定意志,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同时我和同学们在相处中也发生了许多故事。

  一、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课间、中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等等。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知道我班有好几个单亲孩子和留守儿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平时总是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有一种母爱的味道和集体的温暖。但有时做班主任工作也

  有疏忽的时候,前几天我班的刘自强同学在语文课上搞小动作,被我发现后说了两句,于是这个孩子就沉不住气了,产生了抵触情绪,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家里都一个孩子,而且还很娇惯,基本上不说也不打,由于我说他两句就受不了。我知道后就极力的开导他,告诉他老师的好意,可他的性格太倔强,一时间很难转变过来,我就与他聊了几句家常话,“最近你家里有什么事吗?”他告诉我说:爸爸和妈妈经常吵架,前阶段妈妈离开家搬出去住了。爸爸是个聋哑人,跟自己没法交流,现在也不管他,所以每天他都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我感觉到眼前的这个孩子太可怜了,本应享受母爱的时刻却变得孤单。于是在班级里我就经常问一问他,课堂上多关心他,力争走进他的心灵,在我的教育下,他终于转变了态度,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了,也认真学习了。这让我感受到老师的职业很特殊。

  二、爱就是关怀。

  我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的秘诀是真诚的爱每一个孩子,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也要爱,学习差的更要爱。平时我在班级中特别注重后进生,因为他们就像干渴的麦苗,更需要雨露的浇灌,其实他们的身上也有优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我班的刘自强同学就不爱学习,上课总是摆弄一些小东西。经我了解,这个女孩父母离异,跟着瘫痪在床的`奶奶生活。这样的孩子就应该放弃对她的教育吗?不是的,其实她也有优点:做事细致、书写漂亮、爱做手工,于是我抓住教育她的契机----每次学校发的通知我都让她裁。我给她这种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从而让她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我还把学习最好的学生安排在她旁边,希望在学习上能随时帮助她解决难题。心想:我坚持长期这样关怀她,她自身的缺点也会逐一改掉的。我期待着她有更大的进步。

  三、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我班的刘自强同学个性极强,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小时候是农村爷爷带大的,没有进行学前教育。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很差,课堂上总爱说话、搞小动作、接话、欺负前面的同学等等,在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一丝丝好学生的影子,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调皮。前一段时间,美术课上他偷偷拿剪刀剪前面女同学的辫子;有一天的信息课,他不去上,呆在教室里打游戏。我把这些事告诉了鲍校长,鲍校长跟家长沟通后引导我采取“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的教育方法,和班级任课老师共同配合,督促他上课好好听讲、回家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懂得方法,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为了帮助刘自强改掉坏毛病,我还让他担当班级卫生委员的职务来约束自己,对于他的每一个转变,每一个进步,我都很珍惜,并及时加以鼓励和赞赏。我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刘自强一定会取得进步的。

  总而言之,通过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感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爱心来对待孩子;用诚心来打动孩子;用热心去帮助孩子;用微笑去面对孩子;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每一位学生交谈,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那些班级小事干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也一定能在平凡琐碎中体味到特有的快乐和幸福!正如龚自珍所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学教育随笔12

  对于调皮捣蛋不守纪律的学生,想爱他们确实很难。扰得课堂鸡犬不宁不说,最可气的是他们自己却还意识不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娱自乐。一个班有一两个这样的学生就够老师们受得了,要耗费大量的力气与他们“周旋”。

  记得曾在书上看过一篇文章《表扬的力量》,讲得是巧利“表扬”使学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神奇到令人难以置信。既然好话赖话说尽、温柔严厉并举都不见效果,那就试试用“表扬”吧!

  张栋算是全班最使我头疼的学生了。要说起表扬,他除了聪明就找不到值得表扬的地方了,但聪明还不是用在学习上。努力消除他给我带来困恼和麻烦的偏见、用心去关注他、尽量放大他的优点,终于被我找出来一点:他很爱干净。衣服换得很勤,本身他肤色白,什么时候见都是干干净净的一个小男生;他从来不愿意在离洗手间很近的`地方玩;一次见值日生拿着垃圾桶去倒垃圾,刚好走到他位子旁边把垃圾桶放下去后面捡掉的垃圾,他受不了了,马上把垃圾桶从他位子旁边挪开很远。当意识到这点很吃惊,真想不到一个爱吵爱闹、不爱学习的他竟爱干净。回忆他的作业,虽然字不工整、不规范,但作业本是干净的。

  就以此为表扬的点吧,拿着他的作业本在班里表扬了他:“大家看张栋的作业,多干净,非常难得!一些学生虽然字比张栋写得漂亮,但上面涂涂画画,滴上菜汤水的都有。如果张栋的字能在工整一点就更棒啦!”如果第一次表扬算是不情愿的,那他后来对他的改变就是发自内心的赞扬了:他主动来找我说要练字、上课还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还没学到的课文下课来找我背、下课能听老师话不大吵大闹了.......总之,他现在愿意听老师的劝,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就是这样,不断强化表扬,一丁点的表扬换来了一个全新的张栋。真实的神奇!如果各种好办法对一个学生都没有效果,那“表扬”一定是可以的,相信了表扬的力量。在我们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表扬吧!

小学教育随笔13

  一年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用心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资料,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务必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资料标准及课程实施推荐有更深的了解,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状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潜力、情感、信念水x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潜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潜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权攀透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必须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明白了哪些方面就应继续努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教育随笔14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学典礼,大家都能够做到按时在指定地点集合,全班只有一个人迟到,给集体抹了黑,那个人就是我。主要原因是我对北京开学日交通早高峰估计不足。同学们是未成年人还能够做到按时到校,老师作为成年人没有给大家起到表率作用。在此,我向大家道歉(此处鞠躬)。并且向大家保证以后参加集体活动结不迟到,请大家监督。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我主动要求做一周值日,请各组组长分派任务给我。"

  其实在赶往学校的路上,我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理由,如:"前一天晚上家人生病了","我坐的车坏了"等等。可是想来想去,一系列问题出现在脑海里:"如果我是学生我会相信这样的话吗?如果学生从第一次就开始怀疑你说的话,他们以后怎么会信任你,尊重你?如果孩子不信任你、不尊重你,就算以后你搞的教育活动再生动、再有意义,又有谁会被感染、受触动呢?"最后我作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面对今天的迟到,我要坦然认错,这样起码我的心是坦荡的。而且,我还要告诉学生人无完人,老师也会犯错误,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错误。

  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当天的组长分配给我一个擦窗台的任务,我便细心地干起活来,这一直持续到一周后,我的"刑罚"期满。

  事实证明,我真诚认错的态度,换来的是学生的理解和爱戴。家长陆续反映给我的一些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组长的家长说:"她好早就起床了,催促我送她上学,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总不能让老师到了学校再等我吧!"还有一个学生,在小学时习惯非常不好,经常迟到或者装病,后来也知道催促家长送他上学了,不能迟到。甚至很多学生的评教作文中也提到了这件事,成为他们选我当好老师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班里形成了一种风气,但凡有人犯错误,就主动站出来承认,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补偿,班集体的氛围很坦诚。

  我希望自己的学生是真诚的,所以我必须真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不同的职业,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一些基本的品质应该是中学教育给予他们的,我想这可能比多练几道题,多背几个单词对于他们来说更有用。

  四中倡导的是"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我经常问自己,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拥有的品质"大气、严谨、真诚"等等,我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如果没有,我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会觉得底气不足。所以在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陶冶了自己,我想这就是共同发展。在与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同事,处理不同的事情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读了这段叙事故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今天的世界中,一个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的知识,到了大三就有50过时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自己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等孩子走上社会之后还有多少有用?如果学科知识不是主要的话,学校教育的价值何在?

  当今学校存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逐渐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人怎样培养?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家长、教师、长辈等做给学生看。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他们看到教师以身作则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就会严以律己;当他们看到教师是"嘴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时,他们也会用自己特有的办法来"对付"老师。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绝不仅仅是挂在嘴上的口号。接受一个星期擦拭窗台的任务,直到"刑罚"期满,有多少教师能够认真去做?

  很多时候,班级的管理总是不能让人满意,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班级的管理规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的,但在执行的时候,教师自己置身度外,成了一个判官。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也会学者让自己置身于班规之外。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在一些公共场所,厕所内的脏乱情况总是让人不堪入目,但入厕者自己家庭厕所的环境就非常整洁。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公共场所入厕时,只是将自己看作是一个使用者,而不是共同维护清洁卫生的一员。

  第二,言行之中尽显价值判断。当老师迟到的时候,是向学生说一个谎,还是如实告诉学生迟到的原因,请求大家原谅?这其中就包含着一个价值判断。教师作出决定的过程,也就是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

  每个教师走进教室之前,都不可能将自己的价值观放在门外,用课程标准规定的准则来实施教学。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存在着价值判断,这些判断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比学科知识本身的影响要大得多。为什么教师的师德规范比其他行业的道德标准要高很多,就是因为国家意识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事关孩子品行的养成,事关国家的未来。

  美国学者拉思在《价值与教学》一书中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抓住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要让学生在内部的道德冲突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反对公式化的说教和死板的灌输。"这段话告诉我们,培养孩子做人的核心是价值观教育,教师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第三,教学相长,品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师的品行,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贾老师的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反过来,学生有了积极的表现,又让贾老师反思自己行为的价值,明白了"在不断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陶冶了自己,我想这就是共同发展"的道理。教师不是圣人,不是一个道德完美者,和学生一样,都需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而师生相互为镜,促进了各自的道德发展,这显然是一种双赢。这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啊。

  教育即生长。不只是学生在成长,教师也一样。没有不需要学习的学生,也没有天生的教师。而要通过师生面临的一个个现实问题得到共同的、切实的成长,需要教师认识到自己也是一个人,需要卸下教师的角色与成见,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小学教育随笔15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但是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用心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好处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透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到达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资料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教师作为教学资料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用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潜力,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二、从新课标看“学生”

  在学习和尝试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是很大的,不可低估的,把数学放在了生活中,学生的潜能则像空气一样,充斥着生活的舞台,学生在学习时发挥着自身巨大的能量。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透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简单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潜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能够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就应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齐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小学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小学教育随笔07-15

小学教育随笔07-16

小学教育随笔(经典)08-12

小学教育随笔范文05-08

小学反思教育随笔04-08

小学教育教学随笔05-15

最新小学教育随笔10-22

教育随笔小学音乐10-30

小学教学的教育随笔06-14

优秀小学教育随笔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