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3-08-25 07:27:09 随笔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锦集14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锦集14篇]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

  区域活动开始了,我告诉孩子们今天美工区新添了一个内容:画春天。为了帮助幼儿画出春天的特征,我问孩子们:“画什么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画的是春天呢?”孩子们纷纷举手,我特意请了平时腼腆、内向的小宇起来回答问题。

  “可以画落叶。”小宇的回答顿时引起哄堂大笑。这个回答太让我们意外了!因为我们正在开展“春天”的主题活动,围绕春天也开展过很多活动了,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回答?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反对:“不对不对,画了落叶就是秋天了!”小宇脸红了。“没关系,再想想,”我耐心地启发他,“春天有很多特征呀!”他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我只好让他坐下:“没关系的,刚才你一定是太紧张了,等想到了再说,好吗?”

  如果没有那天的偶尔发现,也许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有一天晚上,我独自散步,忽然发现自己竟然踩着一地的落叶,原来是香樟树,竟然真的是在春天落叶!刹那间,我想起了小宇的回答:“可以画落叶。”此时正是满地落叶的场景,他并没有说错啊!秋天等于满地落叶,已经成为我们固定的思维模式,可我们忽略了大自然的丰富性——春天其实也有落叶!

  小宇能发现春天的落叶,正说明他是个爱观察的孩子!对于他那样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当众被取笑,即便是没有恶意的,也是一种伤害,他会对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产生怀疑,恐怕以后会更加不自信。我必须做些什么了。

  第二天午餐后散步的时候,我特意把孩子们带到那条落叶特别多的小道上,让他们观察那一地并不比秋天少的香樟树落叶。告诉他们:彭泽宇没有乱说,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哇,你真厉害!”小朋友们纷纷赞叹着,小宇看着落叶,笑了起来。

  我继续启发:“为什么人们在画秋天的`时候更喜欢画落叶呢?”

  “老师,我知道了,因为在秋天的时候落叶的树比现在更多,是吗?”看着小宇闪烁着智慧的眼睛,我点点头。

  如果说我因为不经意的观察而维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更应该说是孩子教会了我:请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话。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2

  “蛋糕店”是小班孩子比较热衷的角色游戏。游戏初期,我们提供了一些仿真的成品蛋糕,孩子们一时很感兴趣,但兴趣过后也就不再热爱。的确,逼真材料能够吸引小年龄孩子的注意,但当他们的游戏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这样的材料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游戏的发展。所以,我们考虑增加低结构材料,促进孩子结合角色和情节发展的需要自主寻找替代材料,以激发他们的游戏愿望和兴趣,丰富游戏情节。于是,我们投放了橡皮泥、手工纸、蛋糕盒等,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情况。

  一天,“蛋糕店”看似生意很好,有很多“客人”,“老板”也很忙碌。但是走近后听到“顾客”在抱怨:“蛋糕都没有了啊。”“老板,我要的蛋糕怎么还没做好啊?”有些“顾客”看到货架上空空的,就直接走了。此时,“老板”萱萱拿着橡皮泥搓圆压扁做蛋糕底,又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小圆在蛋糕上面做装饰。面对“客人”的询问及抱怨,她一概不理不睬,一心投入在自己的制作中。

  见此情景,我没有干涉,只是以顾客的身份进行试探性介入:“老板,你能不能找别的方法,使蛋糕做快点呢?”萱萱给了我很好的回应,她去建构区找了些纽扣,放在了“蛋糕”胚子上。我意识到并非萱萱的角色意识不强,也不是萱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我们提供的材料不适宜。橡皮泥等低结构材料需要萱萱长时间专注于制作蛋糕的过程,导致她无暇与伙伴交流。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对“蛋糕店”里的材料再一次做了调整,增加一些仿真的蛋糕,减少橡皮泥的数量,提供颜色丰富的丝瓜海绵,并把它们分割成不同大小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还提供了一些仿真水果。

  材料调整后,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蛋糕店”里的仿真蛋糕卖完后,“老板”听听拿了些三角形和圆形的丝瓜海绵,把它们摆在盘子里。多彩的丝瓜海绵立刻引起了“顾客”的`关注,一位“顾客”指着橙色的丝瓜海绵问:“老板,这个是什么蛋糕?”听昕想了想说:“这个是橙子口味的水果蛋糕。”“我要一块。”“老板,我也要一块。”很快地,大家看到“蛋糕店”里推出了新产品,都要来试一试,而听昕还在精益求精,完善自己的产品。她在三角形的丝瓜海绵旁边用橡皮泥搓小圆作简单的装饰,并在上面摆上两颗仿真樱桃,“蛋糕”很快就做好了。面对越来越多的“顾客”,听听也能轻松面对。她还会询问“顾客”的意见:“你想要在蛋糕上搭配什么水果?”……

  从材料调整前后幼儿的游戏情况可以看出,材料是影响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材料能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创造力、促进幼儿间的交往,反之,则起到阻碍的作用。今天听听很好地利用了丝瓜海绵这一材料,她只需进行简单的搭配组合就能完成“蛋糕”的制作,使“蛋糕店”的买卖游戏火热地进行着。新产品的快速推出也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唤起了幼儿更多的生活经验,游戏情节也越来越丰富了。这也引发了我对游戏材料投放的更多思考。角色游戏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情景化环境、形象性材料的诱导有关。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然后根据幼儿游戏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可能的发展水平,动态地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从而让幼儿玩出自己的想法、玩出有益的经验、玩出丰富的想象。实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3

  今天刚来幼儿园不久,郭子仪小朋友就被妈妈抱着走进幼儿园,抱在怀里的郭子仪还在又哭又闹,他的妈妈嘴里不时说“不听话就让老师关小屋”。孩子听了她的话哭闹的更加厉害。

  我赶紧走过去抱过孩子,询问孩子哭闹的原因。郭子仪的妈妈生气地对我说“早上不吃饭,我说不吃饭就让老师关小屋,他就开始又哭又闹”。我明白了孩子是怕自己在房子里。为了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我明确地告诉他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照顾小朋友,绝不会让小朋友自己呆在一间房子里。得到老师的承诺,郭子仪不再哭闹,和其他小朋友去玩了。

  “关小屋”这件事我还从别的家长中听到,当时没有在意,通过今天郭子仪哭闹这件事情,使我明白必须要对孩子进行勇敢教育,让他们坦然对待困难,勇敢面对很多事情。同时还要和家长达成共识,希望家长平时不要恐吓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的性格。

  “老师,天上飞来了什么?”

  今天的风很大,天空中不时会有刮起的土和小草。从厕所回活动室的路上,郭海洋突然指着天空大声地喊起来:“快看哪,天上什么飞来了?”。我和小朋友都随着他指的的方向看去。只见从北方有一个很大的白色东西向南方飞来,随着那个白色东西越来越近,小朋友有的说是飞机,有的说是大鸟,甚至有的.小朋友还说是飞碟。白色的物体离我们很近了,终于看出了是一个很大的白色塑料布,小朋友们都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回到活动室,很多孩子还在讨论着那个白色的塑料布。我见他们还对那块塑料布那么感兴趣,就问他们塑料布怎么会飞到天上去呢?通过讨论孩子们明白了风大了就会吹起来,很大的风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甚至还会把大树房子吹到等很多危害;但小一点的风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例如发电,吹干衣服等。我又问孩子们塑料布和塑料袋飘在空中好不好?有的孩子说很好看,可有的孩子说不讲卫生。针对这些我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让他们懂得塑料袋旧电池等这些东西,对环境破坏非常严重,不能随便乱扔,看到垃圾要捡起来放到垃圾桶,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4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五一假期过后,我们幼儿园里的所有班级都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节目排练中。我们大二班排练的是《竹竿舞》,每天在保证一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下,还要抽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练习舞步。

  那天是个艳阳高照的晴天,我们师幼一起来到了户外的操场上进行排练。伴随着清脆悠扬的音乐,孩子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跟着音乐的节拍跳动步法。我们两位老师在其侧旁时时关注和指导。

  正在练习中,我发现明瑞小朋友的步子因为跳得过快,没有和伴奏音乐一致,导致和跟他同组的孩子们不协同,于是我对他作出了提醒:“明瑞,你的步子太快了,跟随节拍,自己调整一下。”他听了,我发现他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僵硬了,缓缓的垂下了头,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恐慌。或许是由于紧张,又或许由于分神的缘故,这时候的他一不小心,被脚下的竹竿绊倒了,摔倒在地上。我赶紧把他扶起来,扶他到旁边的空闲处休息一会儿。

  休息一段时间后,我检查了一下,发现并没什么大碍,明瑞又继续加入到了大家的集体练习中。旁边的我着重观察他的表现,从他紧张的眼神中,我意识到他对我心存戒备,我的“好意”没有被孩子理解,我为我的“好意”到给孩子的压力而自责,更为我的“好意”带给孩子的胆怯而深感不安。怀着内疚的`心,我轻声把明瑞叫到了一旁说:“明瑞,现在老师给你示范一边,然后你再跟着我一起跳几次,找找节拍,感受一下,好吗?”他默默地使劲点点头。经过几次演练和示范动作后,我又和他说了几点自主调整错步、叉步的小技巧;最后我和颜悦色的对他说:“明瑞,你平时在其他方面的表现都不错,老师相信你多加练习后,竹竿舞肯定也会很娴熟,但是一点要注意安全,千万不可以再绊倒了奥。”他听了我的话,脸上紧张的表情舒张开来,,眼睛变得炯炯有神,绽放出了往日的光彩。在我的期待和鼓舞下,明瑞再次加入到了队列中,这一次跳得非常标准,我对他伸出了大拇指,我的他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我们都会心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深深的体悟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和说服,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理解,否则就会出现背道而驰的后果。老师要用自己的耐心、细心去真诚的面对每一位幼儿,谆谆教诲,用心教育,做到“真心换真心”。让孩子理解老师的用心,让老师体会孩子的天真快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5

  我班今学期新来的一个叫烁烁的小男孩,他长得特别可爱,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谁见了都说"这孩子真可爱"!但是他的表现却令我感到有些失望:今天家长刚走,我们正在晨检活动,他"咚咚咚"的边踢凳子边喊"闪开,闪开!";做游戏了,他却旁若无人,到处乱跑;玩玩具时,他会把所有的玩具都抢过来到处乱扔;画画时,他不但不画画,还在别人画好的纸上乱涂乱画,上课时小朋友正聚精会神的听讲时,他会冷不丁的推人一把……针对他的这些表现,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首先我让能力强的幼儿坐在烁烁的身边,时常关心他,照顾他。画画的时候,孩子绘画能力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拿笔,教他怎样涂色。并与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家多为孩子添置一些绘画工具,让他在家里涂涂画画,培养他的兴趣。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烁烁对呼啦圈特别感兴趣,每当自由活动时,我就细心的教他玩呼拉圈,玩到高兴时还不忘欢呼一下。每次教会他一种玩法,我都会让他展示给大家看,表扬他变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听话了。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与他多交流,多讲道理,慢慢地他改掉了这些不良习惯,慢慢的变得乖巧多了。

  由这件事情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不应看到孩子调皮的一面,也应看到他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也许他从此会改变。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立足于社会,以实干的精神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6

  这几天连续的阴雨把孩子们困在了教室里,今天中午看见外面雨停了,我便对孩子们说:“把玩具收起来,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到外面散散步吧!”“耶!太好了……”孩子们一边欢呼一边动作迅速地整理好玩具,手拉手开始排队啦!这时恒恒却若有所思的站在一旁,我便走上前提醒他:“恒恒!快点和好朋友手拉手,我们现在要去外面散步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原来恒恒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满心期待地去散步,他的小脑袋里竟在思考这样“深”的问题?我该怎样去回答和处理呢?恒恒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个体孩子提出的随机问题,我是与这个孩子产生互动讨论呢?还是把这个问题抛给更多的孩子,让更多的.孩子一起参与交流讨论,从而引发孩子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于是第二天的中午,我便组织了一次雨天好还是晴天好的谈话活动,把问题再次抛给孩子。我说道:“昨天恒恒问了我这样的问题,下雨天好还是有太阳好?老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们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这下孩子们议论开了,孩子们一边说我便把他们的观点记录了下来:

  1.喜欢晴天的理由:太阳出来让植物生长;晒晒太阳人不会生病;太阳出来可以晒衣服,太阳出来可以出去玩,我们可以锻炼身体……

  2.喜欢雨天的理由:下雨天植物不会干枯,下雨天河水不会干,可以穿漂亮的雨鞋,撑着伞出去玩,下雨天的雨声特别的好听,水滴很好看……

  从孩子们阐述的观点中,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还是比较单一的(因为没有哪个孩子是既喜欢雨天又喜欢晴天的),因此我又随即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的喜欢下雨有的喜欢有太阳,那么如果一直下雨或者一直有太阳,这样好吗?今天回家好好想想,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明天我们再来交流!”

  在这次的交流讨论中,大部分孩子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显然这次谈话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又引发了新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活动中随机生成的问题,可以变得非常有价值,可以引发一次次的集体活动,把个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转化为集体孩子的问题和经验,在观点的碰撞中、经验的分享中、情感的交流中让孩子们更多的去关注、去发现、去思考!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7

  “教育孩子为了别人”,这也许是我们原来没有仔细想过的一个问题。以前,我们也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要有同情心,要学会分享,但是,这一切的教育好像都只是建立在助人者自愿的基础上的。再确切地说,如果,我不去帮助别人,不同情别人也是没有罪的,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的。因为这不是非做不可的。

  但是当教育的理念提到,做人做事就是为了别人,或者说,你生来就是为了别人或者的,那样,你不去做一些利于他人的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也许会被认为你或者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

  “教育孩子为了别人”,这其实是外国的一个培养富二代的学校的教育理念。这是我在一本《读者》的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虽然看《读者》上的文章都比较有感触,但当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下,以至于过去几天了,对这篇文章还记忆犹新。

  我觉得这样的教育理念是一个很新的教育理念。现在的富二代他们不再缺乏金钱,他们不用为生机而操心,也许在这样的境况下,他们不再有生活的压力,同时也缺失了上进的动力。一个人如果缺失了上进的动力,不可以想像他会做出一些什么事情来。所以,现在一些富二代的子女在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印象,他们甚至做了一些实在不该做的事情。探究深层次的'原因,也许就是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那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在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时候,那就有更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那样你的金钱也就不会在浪费在无谓的地方,不会因为你的钱多而做出一个反面的事情来。

  当然对于我们钱不多的人来说,他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观念,有了这种观念,人或在世上的意义就会不同,做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不同,当然产生的社会意义自然也就不同。让我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8

  不同时代的人所拥有的童年是不一样的,童年的回忆也是绝不相同。作为“80后”在农村出生的我,童年的回忆是丰富多彩的。一提起小时候,我心里就觉得美美的:我记得和小伙伴一起捋榆钱、捕蚂蚱、摘桑葚、掏知了猴、用狗尾巴草编动物的事;记得在黄豆、玉米成熟的季节,我们在地头用两块砖搭成灶烧豆子、烤玉米吃;记得和小伙伴比赛跳房子、跳绳、踢毽子、拾子、丢沙包、挑冰糕棍、捉迷藏、爬柴火垛;记得晚上和小伙伴一起跑几里路,趴在墙头上看露天电影,好几家合看一台下满雪花的电视机;还记得一次游戏失败后对着小伙伴说:“你把上次我给你的好吃的还给我,我要一模一样的……”这些回忆,真是美哉!

  现如今的孩子们,住在一栋栋的楼房里,总是在家、学校、补习班、游乐场这些有着柏油路或者地板砖的场所生活,出门则坐公交、私家车,极少走路,所以也把周围的景象全都忽略了。更重要的,孩子们的周围已经没有了田野,他们所见到的.树木、花草,全是人工种植的供观赏的景观绿化,已失却了自然的野趣。甚至,孩子们看到的花草,只是某些毫无生机的塑料制品,或者只是画上的线条而已。孩子们长大后,回忆里会有什么呢?或许是游戏机、电动玩具以及堵塞的马路;或许是虚拟的网络、麦当劳、洋快餐以及各种上不完的特色班、补习班;或许是一个人待在家里的孤独……这正如三毛所写的“塑料儿童”,让人感觉可怕!

  当孩子们不再对月亮、星星、太阳感到好奇;当孩子们不再关注自然界白亮的月光、温暖的阳光、闪烁的星光;当孩子们不再喜欢山谷中的河流以及那被冲刷光滑的鹅卵石,不再在意空气清新的树林、落叶堆积的小路;当孩子害怕泥土、害怕各种昆虫、害怕各种植物,而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一堆塑料玩具玩耍或看着电视剧度过岁月……大自然就在孩子们面前消失了,大自然就那样眼睁睁地不见了!

  我不自觉地害怕起来,我怕孩子们真的被“塑料”化了!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家长的我们,有空就带孩子接近大自然吧!想尽办法带领孩子去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礼物吧——让他们了解昆虫、树的种类以及草的繁杂,让他们感知自然的魅力。我相信,一片叶子、一块石子、一粒沙土、一滴露珠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很多意外的惊喜!但愿孩子们不要被“塑料”化!但愿孩子们的童年回忆不要被“塑料”化!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9

  在幼儿园里,我时常会听到孩子们大呼小叫:“有蜜蜂!”“有蜘蛛!”……有些孩子会“勇气十足”地冲上去踩死这些小昆虫,甚至会肢解这些小昆虫。孩子们的行为虽然是无意的,却过于残忍。我想,这也许是我们疏于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造成的。记得有人曾说过爱护动物的教育是给孩子上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请幼儿以“大灰狼和某某动物”为题编一个小故事。豆豆想象力特别丰富,在他的故事中不仅出现了大灰狼、小兔子,还有孩子们不常提到的蛇妈妈和小蛇。他的故事编得很有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可是故事的结局却吓了大家一跳。他说:“蛇妈妈和小兔子把大灰狼的头切下来当水桶,天天提着它去河边打水喝。”孩子们听得毛骨悚然。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大灰狼是凶狠、残暴的,它常常伤害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孩子们会对大灰狼毫不手软,甚至会残暴处置。我想虽然孩子们由于年龄小,不可能辩证地理解“食物链”等知识,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对待动物时心存一份宽容和仁慈,以免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种下暴力的种子。

  于是,我马上和幼儿进行了讨论:“蛇妈妈喷出的毒液把大灰狼毒晕了,它不能再去追小兔子了。除了杀掉它,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置晕倒的大灰狼呢?”宁宁说:“把它锁到笼子里。”田田马上接口:“对。送到动物园里。”他们的想法得到了许多幼儿的赞同,孩子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们更喜欢这个不那么血腥的结局。我给予了肯定:“是的,即使是凶恶的动物,我们也不必杀掉它们。今天大家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处置大灰狼,说明你们很善良。”

  我认为,生动有趣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远远比说教更能感染幼儿。所以,在接下来的主题活动中,我经常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从中受到感染,获得共鸣。如,我们一起阅读了宫西达也的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其中讲到霸王龙保护和领养了他原本想要吃掉的小甲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即使是残暴的霸王龙也有温情的一面。而故事里霸王龙父子相处的情景,和孩子们在家与父母在一起的情景相契合,让孩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故事最后,霸王龙和小甲龙分别的场面更是让孩子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孩子们认识到,人类应该善待自己的伙伴和自然界里的一切。在平日里,我还特意选择诸如《吉利和古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等图书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正是在这些作品的感染下,孩子们每当看到树上的小鸟,都会不约而同地念“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的心中常常会涌动起阵阵感动,感受到文学作品的力量。相信这样的“善良教育”能使幼儿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引导他们学习用爱去接纳整个世界。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0

  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了图书馆,大家散坐在地毯上,接受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摆满了书的书架。“孩子们,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不好?”“好!”老师从身后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老师讲完故事后对孩子们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问:“有哪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一位小朋友马上站起身讲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稚嫩的童声在室内回荡。老师用一张上好的纸,很认真地把这位小朋友讲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我请一位小朋友来为这个‘故事’配个插图。”一位小朋友主动站了起来,走上前,在纸上画了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又画了一个“我”。老师认真地伸出双手把它接了过来,附在刚才记录的“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了一起。老师在封面上写上了作者和插图者的姓名,并写上“出版日期”。最后,老师把这本“书”高高举起:“大家瞧,这是两位小朋友‘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你们看到了,写书并不难。虽说你们现在年龄还小,只能‘写’这样的`小书,但我相信等你们长大了,学会很多知识以后一定能写出大书,成为伟大的作家。”

  其实,简单也是教育艺术。这节“作文课”因其“简单”,才格外富有感染力,让孩子初次品尝就喜欢上了学习。我以为,越是高超的教育艺术越是简单的。无论是活动气氛的营造,还是具体过程的展开,抑或材料的准备,都毋需刻意,简单才显自然。这其中,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巧妙、合理地利用“简易的环境”,让教育在这“纯净如水”的滋润中获得效果。

  活动过程的简单,一是行动的“简约”,教师“惜言如金”“惜力似银”,只在必须说和必须做的时候才给予必要的帮助。教师要充分提供机会、平台,鼓励孩子动口动手,不要怕孩子说得不流利,做得不准确。二是程序的“简约”,环节应“格外清晰”,转折少一些,节奏缓一些,以照顾到孩子的差异,充分展示教学过程的细腻和精致,让每个孩子都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美味”。

  此外,对于成功的体验也应是简朴的。一是让参与者成为成功者,就像本案例,听故事的、讲故事的、画插图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获取不同程度的成功。二是让努力者成为成功者,让努力者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收获。

  简单也是好的教育。与其让过于花哨的形式、过于繁琐的过程、过于迷茫的模式捆绑住孩子,不如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简单资源”,让教育呈现出美好、温馨的形象,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1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特点,不管是从性格,还是长相,我们都能清清楚楚的区分每个人。在“我长大”的主题中,“我的变化”这一活动后,有两三个小朋友在美劳区里画起了自画像。但是接连两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画的自画像虽然颜色鲜艳,装饰漂亮,但五官造型都是一样的,并没有画出自己五官的特点。于是在结束活动前,我都会孩子们一起聊聊自己在区域活动中的收获。“我们来踩踩看这幅自画像是谁?”小朋友们凭借着自己的猜测说了起来,这时候,点点举起手老,大声说:“他们画的都差不多,看不出来是谁啊!”我又问:“那我们怎样才能画的像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有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可以照镜子。”有的说:“可以拿自己的照片看着画。”还有的说:“我对面的人画我,我画他。”“你们的办法真不错,明天可以再区角里试试看。”

  第二天.真的有小朋友带来了镜子,还有相约来到美劳区互相画对方的。孩子们的兴趣浓厚,但结果是,自画像的差别不大,缺少对主要特征的描绘。看来,针对自画像的问题,我们得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了。

  活动后,我首先对美劳区孩子们的积极性进行肯定,随后提出新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眼睛、鼻子、嘴巴,可是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呢?”为了更加形象、直观的让幼儿观察,我邀请了几个有自己特征的孩子们站在前面,这样不难发现:有的小朋友眼睛又大又圆,有的小朋友的眼睛是细长型的,有的小朋友鼻子宽,有的鼻子窄,有的嘴唇厚,有的薄。有了细致的观察,孩子们对五官的各种形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再一次自画像的尝试有开始了,在新的作品中,我发现孩子们有意识地根据自己不同的面部特征来画自己了,孩子们的自画像开始初具雏形。

  我想,如何能把自画像的活动深入下去,是孩子们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个是投放各种不同画法的画像引导孩子们进行欣赏,有油画像、卡通画像、写生画像、素描画像等,增加他们对自画像的感知经验。二是投放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自主运用各种材料及多种工具进行自画像创作。各种各样的画笔在孩子们手中会务起来,橡皮泥、豆子、扣子等废旧物品也能给孩子们的创作带来些许灵感。

  孩子们的创意是无限的,是极具个性并且五花八门。让我们为孩子们打开创意之门,快乐的在艺术的海洋里翱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2

  叠被子对于大班孩子而言,早已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了。班里大部分孩子基本都能迅速地叠出四四方方的“豆腐块”,并整齐地摆放到床头,接着乐呵呵地去吃午点,只有一小部分动作比较慢的孩子,会偶尔掉一次队。可是,对于元昊来说,基本都是大部分孩子们都快把午点吃完了,他还在乐此不疲地倒饬着怎么叠被子呢!

  瞧瞧吧,他会先将被子打开铺满整张床,然后,双手像电熨斗一样地“熨”平每一寸被子,接着,捏住被子一角,将被子对折,如有不满意便会重新打开,“熨”平后,继续对折……如此反复,不厌其烦。老师们也拿他没辙,只好任他折腾。元昊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父亲平日里工作相当繁忙,元昊只由爷爷照顾着。出于对孩子的愧疚,爷爷几乎包揽了孩子全部的日常起居,什么都不让元昊碰,更别提叠被子了。

  “孩子们,起床啦!”伴随着保育员老师甜美的提醒声,孩子们纷纷伸伸懒腰,揉揉眼睛,睡眼朦胧地穿衣服、叠被子。

  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了争执声。

  “啊呀,不是像你这样叠的!”欣欣高声嚷道。

  “我自己会叠!”元昊回应。

  “不对,不对,你这样叠是歪的,还是我帮你叠吧!”欣欣边说边打算动手了。

  “我不要!我自己叠!”元昊坚持己见。

  欣欣始终不肯退让,提高嗓门,冲他喊道:“可是你叠得不好!你根本不会!”

  俩人的争执声越来越响,元昊的头越来越低,都快要缩进衣领里去了。与此同时,围观的孩子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叽叽喳喳”的议论声也多了起来。

  “都不会叠被子,怎么这么笨啊?”

  “就是就是!那天我还教给他叠被子的小儿歌呢,可是教了半天他也没学会!”

  “我们都走吧,不管他了!”

  我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热心肠的欣欣嫌弃元昊叠的被子不美观,就硬是要帮元昊。可是,自尊心强的元昊只想自己完成,这就引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争执。

  元昊的眼睛有些红了,低着头,不说话。一旁的欣欣还沉浸在无法助人为乐的苦恼之中,无法自拔。围观的其他孩子显然都是帮着欣欣的,纷纷指责元昊明明不会叠被子,却还顽固不化。

  的确,元昊的自理能力比较弱,在叠被子上落后其他孩子一大截,但他也是想自己把被子叠好的呀,这种态度必须得到鼓励和支持——我心里暗想。可话又说回来了,欣欣助人为乐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不过,她伤了元吴的自尊,而且还不利于元昊叠被子能力的发展。于是,我走过去,把他俩聚到一块儿,先对欣欣说:“自己的事情都应该自己做,元昊是想自己把被子叠好,所以,我们也应该多支持他。他如果认为不需要你的帮助,你可以不去帮他。帮助别人,前提是对方有这个需要。”欣欣想了想,点点头。

  我又对元昊说:“元吴,你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棒!现在请你把自己的被子叠好,好吗?”元吴听了我的话,立刻擦干了脸上了泪水,像是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一般,继续叠起了被子。我同时还邀请欣欣留下来,与我一起陪着元昊叠被子。

  5分钟后,元昊终于把被子叠好了。他看了看我和欣欣,又看了看被子,乐开了怀。我大步走上前去,给了元昊一个大大的拥抱:“元昊,你的被子叠得真好!”元昊害羞地低下了头,摆出了他经典的动作,双手的两根食指指尖相对,置于胸前。与此同时,也小声地说了一句“谢谢老师”,便跑回教室去了。

  第二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依旧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我在一旁替已经穿戴好的女孩子梳头,元昊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了我的身边,信心满满地对我说:“杨老师,看看我叠的被子吧!”我走过去,夸张地喊道:“哇!这是你叠的啊?”虽然被子并没有像其他孩子叠得那样整齐,但是,元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真的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正当我要转身准备继续给女孩子扎辫子时,元昊偷偷地靠近我,左顾右盼,好像生怕别人听到似的,悄悄对我说:“杨老师,能再给我一个抱抱吗?”我吃惊地看着他,感觉自己的胳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有力量。我紧紧地抱住元吴并且告诉他:“老师会永远支持你!”

  周末过后的.星期一,元昊的爷爷早早地送他来到幼儿园。他大步流星走到我跟前,一边激动地对我说话,一边擦着脸上流淌出的热泪:“杨老师,我大孙子会叠被子了!”此时的元昊,则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双手的两根食指指尖相对,置于胸前,仿佛在说:“叠被子其实也是挺简单的嘛!”随后,我从爷爷的口中得知,元吴那天放学回家后,一直请爷爷指导他练习叠被子。当爷爷问他原因时,他说:“因为被子叠得好,杨老师就会像我妈妈一样抱我一下!”

  后来,元吴叠被子的能力日渐提升,甚至还代表大班的哥哥姐姐去给中班的弟弟妹妹们当起叠被子的“小老师”。当“小老师”那一刻,元昊别提有多认真了!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们动作慢或是不完美而擅作主张、包办代替。比如,当孩子鞋带系得不够好时,我们就帮忙系;当孩子吃饭慢时,我们就帮忙喂;当孩子衣服叠得不够整齐时,我们就帮忙叠……可是,要知道,我们的善意相助很可能剥夺了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孩子慢一点、不完美一点,真的没有关系。慢慢来,给孩子期待,哪怕只是成功了一点点,都给他一个抱抱。接下来,就满怀信心地期待他献上一个巨大无比的惊喜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3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都感觉到有些孩子愿意大喊大叫,刚刚告诉完不要大喊大叫一会儿孩子又忘记了,依然如故。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孩子自己,说话音量过大,一会损坏喉咙,影响声带的发育;二会给人留下不礼貌、没教养的印象。即便是一句简单的“你好!”,不同的音量,不同的语气,都将产生不同的效果。谁又愿意听到那刺耳的问候呢?

  如果在幼儿园或者是某个集体,若是天天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听觉,更加会影响他们的情绪以及注意力。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若是经常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易形成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孩子的天性原本是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可是却过早地感染焦虑,那是对孩子多大的摧残啊!

  那么,孩子为何会大嗓门地说话呢?天生这样吗?遗传的因素固然有,家庭的成长环境因素固然有,但更多的.是受幼儿园或学校环境的影响。有时,几个孩子在共同讨论一个话题,大家都有很强的表现欲,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而这时候,有的孩子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往往会采用大声嚷嚷的方法,以为只要自己大声地喊,就能超过别人的声音,就能被大家所听到。你的声音这么大,我的声音比你还要大。这样就造成了“一浪高一浪”的现象。

  如果孩子产生这种现象,作为老师其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中、课堂上,如果教师忽视某些孩子的存在,无视他们的反应,无视他们的心理,更无视他们的语言。其实在某个角落里,有一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正在看着你。就因为老师的忽视,而使他失去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剥夺了他表达的权利。这个时候,那些表现欲强烈的孩子往往会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喊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才会让大家听到自己的声音。而有些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主导”地位,为了维持“你是学生,我是老师”的关系,则会用更高分贝的音量来压倒孩子,稳定局面,觉得只有这样做才不失老师的尊严。久而久之,这一切都将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声音越大,老师也就越想压过他们。而老师的声音越大,孩子也会试图用更大的音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亲爱的教师们,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在注视着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

  蒙台梭利教学法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能走过那么多年 ,还能有如此众多的追随者、推崇者,自然有其先进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针对以上所提到的现象,我觉得“蒙氏”教育给每个接触过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静”和教师很少用语言只用眼神。孩子各得其所而又各得其乐,他们自由,但不会影响同伴,他们活动,但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丝毫没有喧哗的场面。如果有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推崇任何一种教育方法,但是“蒙氏”所营造的这样一种氛围,是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孩子就能做到这样?是天生的?不是!孩子的天性都一样。那么,既然孩子的差别不是主要问题,那幼儿园及教师的方法就值得探讨了。我们认为,教师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孩子,而是为孩子准备一个丰裕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假若教师、师生之间的交谈都是轻轻的、温柔的,那么,我们的孩子还能大声喊叫吗?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14

  每天都要很多小朋友来寻求帮助,或是真的需要帮助了,或是自己感觉受委屈了,又或者是因为格式各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虽然小,但对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了~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都在认真的看书,小懿撅着嘴跑到了我的身边说:“老师,悦悦她不和做好朋友了,她没有把她的书给我看”。我走过去了解情况,原来悦悦今天带来的书是妈妈给她新买的,她舍不得给小朋友看,怕小朋友弄坏。“小懿,你再去和悦悦商量商量!和悦悦说,你会爱护她的新书,会很小心的。”于是,小懿走过去和悦悦商量。“悦悦,你的书借我看一会儿好吗?我会爱护你的新书,不会弄坏的.。”悦悦有些犹豫,我说:“悦悦,书要大家一起看哦,小懿都说了会爱护你的新书的,你就借给她看一会儿吧!”悦悦想了一会儿把书给了小懿。

  在日常活动中,孩子间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矛盾或小状况,而一出现状况孩子就会去寻求老师的帮助,从这可以看出孩子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经常给幼儿提出问题。

  所提问题应适合幼儿智力发展水平,不要提供太难或太容易的问题。问题太容易,幼儿会丧失兴趣和好奇,问题太难则会使幼儿感到失败与挫折。所以,挑选适合幼儿智力水平,又能引起他好奇的问题尤为重要。

  2、教于幼儿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从而使孩子潜移默化的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其关注原因和结果。

  假如你们在路上碰见一只可爱的小够一瘸一拐的,你不防问孩子这只小狗为什么会瘸?那么孩子会思考其原因,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问怎样才能让它好起来,如果孩子的回答可行的话,不妨照着做一做,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我们教育者应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自信、独立的性格。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24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6-12

幼儿教师的教育随笔04-28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16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7-30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精选)08-05

(精选)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8-05

幼儿教师教育的随笔04-18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05-22

幼儿教师教育的个人随笔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