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经典)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教师随笔 篇1
转眼间一个学期结束了,和宝贝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但是每当看到小杰总感觉心头有刺一般卡在那里难受。
还记得我刚见到小杰的时候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虎头虎脑的小宝贝,他天真也调皮,而且总有一种跟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的感觉,每次看到他开心的笑脸我的心情也会豁然开朗。但是后来接连发生了几件事我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了。
一天,我跟孩子们聊天问起一个小朋友说“你这么漂亮是长得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呀?”话刚落地,只见从旁边经过的小杰若无其事的说:“老师,我没有妈妈,我都没见过我妈妈。”听了这话我有些诧异,内心隐隐作痛,可孩子的脸上是一脸的天真,说的轻描淡写,却狠狠地戳痛了我的心,我告诉他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妈妈,老师会想妈妈一样疼爱他。关于他的家庭他的妈妈我一无所知,真不知道该从哪里去安慰他温暖他,我开始后悔自己在进这个班之前没有仔细的做一些了解孩子们家庭情况的工作,以致于现在手足无措。
于是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去了解孩子的家庭,从教过他的老师那里,从同村的家长那里,从他的爸爸那里,慢慢知道小杰从小就是跟着婶婶长大的,因为父母感情问题,小杰一生下来妈妈就离开了他和爸爸,而现在爸爸也长年在外工作,小杰就跟着婶婶一起生活。虽然孩子是开朗的,没有妈妈的陪伴似乎对他的心理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再也不敢说幼儿园里老师也是妈妈,我知道他对妈妈一定有更多的美好和期待,我能做的就是像妈妈一样温暖他,照顾他。
有一天教学活动结束后我鼓励宝贝们回家表达以下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恩妈妈,我话刚说完小杰就大声说:“可是老师,我没有妈妈!”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说,“是啊老师,他没有妈妈。”“他妈妈……”看来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可我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应对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心灵。
单亲的孩子由于父母离异,对孩子情感上的忽略或行为上的放任,会使一个个稚嫩的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幸福和纯真,变得灰暗、茫然、自卑、任性,如果这种情绪长时间得不到引导和调节,就会发展成情绪和行为有障碍的特殊幼儿。在学校里孩子对老师是充满期待感的,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亲情的`残缺,使他们格外向往老师能给他们完整宽厚的爱。作为老师,我想最应该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当作平等的朋友,用自己的关心、耐心和宽容去教育引导他们,为他们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热情、开朗、自信、勇敢、坚强而又乐于交往的健康个性。
在以后的活动或是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一定格外注意去用爱温暖孩子,不再让那句“老师,我没有妈妈”刺痛孩子的心,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随笔 篇2
今天,我们去秋游,一大早,同学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穿着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前往上海植物园的汽车。
一走进植物园,就见到了满眼的绿色与鲜艳的花朵,同时一阵阵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那是正盛开着的`桂花,桂花树称不上高大,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郁郁葱葱的绿叶中点缀着或白色,或金黄色,或桔黄色的花朵,那就是桂花,桂花很小,但很团结,一簇簇的聚在一起,带给人们醉人的馨香。
在植物园中可以与桂花一比高下的还有菊花,菊花虽然没有浓郁而诱人的香味,但它那多彩的颜色绚丽多彩,以及那优雅的花型,让我们流连忘返。
下午,我们还去观看了杂技表演,叔叔阿姨们叠高椅、转圆盘,甩花绳……表演精彩极了!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的那么快,我还意犹未尽,但秋游活动已经结束了,我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回到学校,盼着明年春游快点到来。
幼儿教师随笔 篇3
每天面对着这么多小孩子,说不累是假的。何况都是些刚刚懂事的小孩,还有一些不懂事的,不管怎样,既然来了学校,我们当老师的就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他们,教书育人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肩负的重任无言表达。只有我们亲身经历过才知道。
有时候,一整天下来,嗓子喊得都说不出话来,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有时候,偶尔身体不舒服,脾气暴躁点,但是每次都会提醒自己,在进教室前,把情绪调整好,不能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形象,身正为范,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所以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从小树立好的榜样,这样他们也会一点一滴的变化着自己的言行,用爱去温暖感化他们,从小养成有爱心的人。所以我们任务很重,但是我们很快乐,每天看到他们灿烂稚嫩的笑脸,我们也由衷的感到欣慰,看到他们一点点成长,我们也在收获着,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工作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幼儿教师随笔 篇4
在宝宝角区域内,今天进区玩的是宏超、文淑、文清等几位小朋友,这次他们玩的游戏是抢救在火灾中受伤的“病人”。游戏一开始,由宏超为队长组成的120医疗队就忙开了。首先,他们接待的第一个伤员是梅花鹿,因为梅花鹿伤势比较严重,据宏超队长讲它几乎没有呼吸了。于是,几个医生一起上,有的给梅花鹿输氧气,有的给梅花鹿打针,文淑则在给梅花鹿检查心脏。我问她:“你这是在干什么呀?”她说:“这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我在电视中看到的,一般在伤员最危险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真不简单!”我当即就表扬了文淑。
这时,又有“老虎、狮子、猴子”等几个“病人”陆陆续续地被送过来了。我也加入到了他们的抢救队伍里。小朋友见我参加了,都高兴的不得了,劲头更足了,他们安排给我的任务是接听电话。于是,在老师和小朋友的共同活动中,内容更加丰富了。他们听心跳、相互讨论抢救方法……忙进忙出,俨然一副小医生的样子。这时,又送来一个危急病人,是“大象”,好象连呼吸也没有了。
小医生们开始议论纷纷:“老师,是不是他已经死掉了?”“不会吧?看看他还有没有气?”“先听心跳!有心跳就说明他还有气!”于是,他们有的捏捏“大象”的脸,有的推推“大象”,还有的用听筒听听“大象”的心跳……在老师的引导下,又一次抢救行动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
活动结束时,我表扬了他们120抢救小组。因为有了大家的合作力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才能将这么多的“伤员”抢救过来,小朋友们初次经历了救死扶伤的过程,也尝试到了成功后的喜悦,每个人的小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上述案例是一种幼儿自发行为,引出师幼互动的活动。这也就直接确立了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动地位,激发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在这次活动充当的角色不是管理者、指挥者,而是作为一个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由幼儿关注的这次抢救火灾中受伤的伤员事件,自然引入到安全知识的巩固练习中,教师在与幼儿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鼓励幼儿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的建构自己的知识储备。
幼儿教师随笔 篇5
幼儿园教育随笔:小老师
我班调皮大王吴艳楠每逢操作活动不是在教室里跑来跑去的就是跟其他的小朋友逗,不管如何教育都无济于事。
一次游戏活动,我发现她正在有声有色的扮演着老师这个角色,便灵机一动走了过去说:“吴老师,你在上课啊?”她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我接着又说:“吴老师,我有事去了你就来教小朋友好吗?” 她又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于是我走到活动室后面坐了下来,悄悄的观察着她。只见她带着小朋友们玩“变变变”的`游戏,刚开始小朋友们还听她的话,可一会儿活动室里就乱了起来,有的小朋友在讲话,有的小朋友这儿跑跑那儿窜窜……活动室里乱成一团。吴艳楠脸涨得通红,生气的说:“不许吵了!不许吵了!”可孩子们玩的正开心没有孩子听她的话。我见时机成熟就走了出来示意孩子们停止吵闹,继续玩游戏。我悄悄的问吴艳楠:“做小老师开吗?”她想都没想就说:“不开心,他们不听我的话!”我又问道:“你平时上课听老师的话了吗?”她被我问的不好意思了,小声的说:“没有,我以后不这样了。”我说:“咱们拉勾,以后你做一个好孩子好吗?”她使劲的点了点头。
由这件事我体会到:有时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也需要“角色反串”,它能增进相互间的理解、信任与尊重,使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幼儿教师随笔 篇6
十足,见状,我趁机说“好呀,我们来比赛,看看谁的小手洗的又快又干净,而且没有把水溅到小朋友身上,看看谁是第一。”“小手准备好,预备开始”话音刚落,一场别开生面的洗手比赛就开始了,小宝贝们安静的'站在水池旁边,先湿手,打肥皂,认真的搓着小手,没有了以往的吵吵闹闹,水花乱溅。不一会就听见:“老师我的手洗好了,我是第一名。”“老师,你输了,我先洗完了”“我是第一……”
吃过午饭后,孩子们还是念念不忘饭前的那场比赛,不停地问我:“老师,我们再来一场比赛好不好?”我高兴的冲他们点点头,心里不由得高兴,我知道,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用为孩子们洗手而发愁了,在不用站在他们身边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通过此事让我明白了,有时单纯的说教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一定适用,要投其所好,顺应他们的意愿,这比一百次的说教达到的效果要好的多。
幼儿教师随笔 篇7
童年于儿童而言意味着什么?3年的幼儿园生活我们究竟应该给与孩子的是什么?这是一代代“六一人”在平凡工作中永不间断的思考与探索。
从1945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诞生伊始,就确定了“保教合一,教养并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办院方针。“养成教育”从那时起便成为了保育院的教育核心。“养成教育”的提出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近70年的发展中不断深入,逐渐科学,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耕耘出不同的深刻内涵。
概括而讲,“养成教育”在六一幼儿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1950年):养成教育的萌芽期。建院初的5年内,在战火连绵的艰苦年月,全院人员从零开始,以康克清同志提出的“保教合一”方针为指导,反复观察、了解幼儿,不断摸索,于1946年以《幼儿一日生活顺序》手册呈现了养成教育的最初探索经验,为延安第二保育院继续开展与研究养成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950年~1 995年):养成教育的理论形成期。1950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继续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方针中坚持探索“养成教育”这一课题,并于1995年由姚淑平院长主编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一书,将六一幼儿院半个世纪的养成教育经验总结提升,标志着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理事长史慧中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写到:“平平常常的幼儿园生活,透出不容丝毫懈怠的节奏!日复一日的实践,编织出了幼教科学规律!‘生活常规’,这在幼教界熟悉不过的字眼,已被六一幼儿院50年的心血结晶折射得五光十色,细腻,科学。这里,既展示了全院职工的理想与情操,又体现了一代又一代院领导班子的教育科学和艺术造诣。”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养成教育的创新发展期。建院70年来,伴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学习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六一幼儿院“养成教育”走人了新的创新发展期,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与“三个关注”。
养成教育的“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严格的常规”变为“快乐的常规”,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需求”,由“消极的保护”变为今天“积极地培养、锻炼”。在实践中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改变,依然是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做出不懈努力,但是“三个转变”的实践要求教育者在培养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到了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幼儿学习过程中经历、感受、体验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养成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完全统一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差异为他们提出适宜的标准;教育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我们会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注重幼儿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使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果说“三个转变”是我院养成教育在新时期的创新,是对我院保教合一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三个关注”——关注幼儿情感表达、关注幼儿自主选择、关注幼儿交往范围,是我院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践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进一步认识,对幼儿健康成长的进一步尊重。这样的认识和尊重不仅使教师更加理解和接纳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创设了更加适宜的师生氛围、教学策略,更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快乐、自主的生活游戏体验。
养成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前进的速度,也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骨干先行,全体跟进,骨干引领新经验,全体固化成日常”的教学管理策略,通过有效的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长与进步。
20xx年,70载的历史积淀,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践行,在走向“养成教育”本质的过程中,“六一人”坚定了一条主旋律:养成于生活,养成需真爱。我们将用这份朴素的爱精心呵护幼儿,潜心研究教育,让六一幼儿院的“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孩子们成长的真正需求,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宝贵而有意义的成长经验。
幼儿教师随笔 篇8
大学毕业后,我怀着满腔的热情,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微笑着走进了孩子们中间,成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此刻我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以前走进校园是学生,现在是教师,经历着从被教到教人的转换。
还记得在等待入职的时间里我在家里一遍一遍幻想着和孩子们和谐相处的场景真是又激动又兴奋,终于到我上班的日子,怀着忐忑心情的走进教室,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着他们叫我“林老师”,心里真是感慨万分,我真的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了,当时还在想:原来和孩子相处也不是很难,孩子们都这么乖巧,当幼师还是挺容易的。可是工作了几天,我的想法变了,我不禁感叹,想做好一个幼儿教师,是真不容易啊!以前以为幼师就是哄孩子,可自己干了幼师才知道幼师这个职业并不轻松,每天的工作是琐碎而又重要的,从早晨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一天的神经就要崩起来了,不仅要注意孩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更要注意孩子们的日常活动,如入厕、洗手、喝水等。给孩子们上教育活动时更要精心准备道具、视频、图片等,记得我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时心里很紧张,虽然之前在心里模拟了好几次但还是害怕出现状况,我一遍一遍地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上课了,请大家坐坐好。”可是有的孩子就像没听见,照样做着自己的事情,我心里更着急了,不知道该怎么组织孩子了,好不容易孩子们都坐好了,我又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们沟通了,我用成年人的语气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可是孩子们好像都不感兴趣,我提问问题时也没有反应,只是瞪着小眼睛看着我,让我感到很尴尬。这可怎么办啊,这时我们班的袁老师说:“孩子们,林老师第一次给小朋友讲故事,稍微有点紧张,咱们鼓励鼓励老师好不好。”“好”小朋友大声喊着。“老师,你别紧张,我都不紧张”“老师,别怕,我保护你”甚至还有的孩子跑上来抱了抱我......听着孩子们那一句句关怀的话,我真的放松下来了,不再那么拘谨,很快我也转变了语气用幽默夸张的方式重新给孩子们讲了一遍,这次孩子们都明白了,大声的回答着我的问题,我越来越放松,终于可以和孩子们很好的互动,第一次教育活动还是不错的。在后来的日子里我终于变成了孩子王,开心的和孩子们玩在一起,一起学儿歌,一起讲故事,一起做游戏,我已经越来越适应这个职业,也越来越喜欢这个职业。
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是他们让我真正成为一名幼师,我想孩子们是我最好的老师,虽然有理论知识做铺垫,但是和孩子们的相处才让我真正成长。
以前的我是一个我行我素的女孩儿,自从我当了幼师后我变了,是孩子们让我发生了改变,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我学会了谦让、学会了信任、学会了反思,我要感谢我的孩子们。我更是在心里暗暗许下誓言: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教育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的度过幼儿园。
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我也不断挑战自己,丰富着自己,完成了很多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东西。初为人师,我不懂的太多,但我想懂得更多,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我相信,在今后的幼教之路上,我会实现我的誓言,我将会努力的充实自己,使自己做的更好、更优秀,与我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同行,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随笔 篇9
幼儿教师随笔:喜欢做“小老师”的孩子
周宇航是我们班的活跃分子,说他是活跃分子主要是上课的时候屁股老坐不到椅子上,老是翘来翘去的,下课也是动个不停,一点也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特别喜欢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喜欢老师叫他做“小老师”,每到我们要请哪个乖的小朋友做“小老师”的时候,周宇航就坐的非常好,把脑袋抬的高高的,小眼睛期盼的'盯着你的眼睛,这个时候如果仔细看,还能看见周宇航眼睛里闪闪的星光,让你不请他也不行。
请到他做“小老师”时,他就非常高兴,一个劲的对别的小朋友说:今天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请我做小老师。让人忍俊不禁。
做“小老师”的时候,他也做的特别认真,别看他年纪小,在我们班级是很小的那种,可是做事情我们还是很放心的。不过,做小老师的时候很乖,但是一到没请他做小老师的时候他的好动的个性就又出来了,上课又要晃来晃去,跟他说过好多遍,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动来动去,每次都记住了,可过一会就忘记了。真的得想个好办法,改改他的这个习惯。
后来,我们想,既然他那么喜欢做小老师,下次就跟他说如果表现好就请他做,表现不好就不请他做。刚开始,他在小椅子上动个不停的时候我们就提醒他,周宇航,如果上课不乖,坐的不好可就不请你做小老师咯。他没听进去,下课了,我们根据幼儿的表现请了一个表现很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没请周宇航。这下,周宇航可不开心了,一个劲的问老师怎么不请我呀。这个时候我们就跟他说“周宇航,你自己说说看上课表现的好不好,有没有认真听老师上课,回答问题呀?”周宇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第二次表现还是不太好,我们还是没请他,这下周宇航知道我们是来真的了,表现的不好以后就真的不请他做小老师。他就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上课认真听,不乱动了,以后还请我做小老师好不好?”“好啊,如果周宇航以后上课能乖乖的,还请你做小老师。”
那次以后,我们明显感觉到周宇航上课动来动去的时间少了,比以前好多了。为了表扬他,下课后就请他做了“小老师”。周宇航咧开嘴开心的笑了。
幼儿教师随笔 篇10
幼儿教师随笔:每个孩子都是小老师
过去,我们每天的教学活动内容是通过写在小黑板上或是以书面形式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回到家再帮助幼儿进行回忆复习,这种状况幼儿完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幼儿始终处于被检查的状态。久而久之,让幼儿感觉即使在幼儿园没有学好也不要紧,回家家长还会帮我学的。这样如果形成习惯,幼儿就会养成对学习持无所谓的态度。为此,我们在工作中与家长共同研究了新的办法:那就是启发鼓励孩子回到家里当一名小老师,由孩子来向家长讲解在幼儿园所学的东西,家长还可以故意提一些问题,来考验孩子的反应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我们还通过让幼儿讨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老师,把家长教会。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出了当好合格老师,首先自己得先把要教给家长的知识学会,才能教会家长。
通过近三个学期的实验,孩子们都有了进步,能回家当小老师的幼儿,由原来的不足五分之一,到现在有四分之三的幼儿都能回家把当天所学的知识教给家长。我们还对合格的小老师进行了表彰,强化了幼儿当一名小老师的愿望。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表现。促进了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1、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当孩子有了点滴的成绩时,我们都给予表扬鼓励,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敢于举手,大胆发言,敢于讲明自己的想法,即使讲错了,也要明明白白。回家把家长教会了,孩子们有了非常高的成就感。
2、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幼儿积极地回答问题和回家给家长上课,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刚开始时,回答问题语言不完整,经常是说一半,掉一半,语言表达不清楚。现在,由于每天回到家要给家长讲在幼儿园学的东西,孩子们有了很多讲话的机会,锻炼了幼儿的讲话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我们的启发引导,提高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知道要想回家教会家长,就要在幼儿园把该学的东西学会。所以,孩子们在学习时,都非常认真、自觉。课后,有的小朋友忘了,也能主动问问老师或是其他的小朋友,直到学会。还有的小朋友,把在家里或者其它地方学到的东西带到幼儿园来,教给小朋友。如:鑫鑫小朋友,把自己创造的“拍着篮球跳动,让球从跨下跳到身后,然后转身再接着拍球”的方法教给小朋友。又如在班里的团体球操排练过程中,小朋友主动加入到动作的.编排中来,主动展示自己创造的拍球花样。
4、改善了家园之间的关系。
家园默契的配合,使孩子们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家长反应,过去孩子回家很少说在幼儿园的情况,现在也能给我们说了,孩子的说话能力有明显的进步。我们老师感觉到了孩子们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所以也加倍的工作,钻研新的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与家长一起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幼儿教师随笔 篇11
鼓励,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鼓励同样也是这期存在的意义的!我们班上有个叫浩浩的孩子,长得圆头圆脑,很是可爱。可他却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每次与他交流,他总是把头垂的低低的,两只小手不自然地捏来捏去,答非所问。在美术操作活动中,他总是显得小心翼翼,握着油画棒或是其他的工具不敢动手,往往是其他幼儿都完成了,他的作品还是一动都没有动。当我单独指导他的'时候,他就变得很没自信,一个劲儿地问:“是这样吗?是这样吗?这样对不对?”看他握笔的小手还在不停地发抖,别提有多紧张了。看着他的样子,我只能不时地鼓励他:“是的,就这样,好极了!真棒!”针对浩浩的情况,我和他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原来浩浩的父母由于工作非常忙碌,孩子在家的活动很少得到父母的关注,自然鼓励的话语也听得很少,使得孩子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信,什么事情都不敢动手,畏首畏尾。
其实孩子在家庭、幼儿园里,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惨透着家长和教师的心血,而他们细微的进步,如果我们能及时予以鼓励,那对于孩子的积极性、自信心的培养都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鼓励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来说,口头鼓励是最有效的。一句“你真棒”、“好极了”、“你真了不起”,或者给孩子一个拥抱,亲一亲他们的小脸蛋……千万不要吝啬我们的这些做法,它将令孩子感到无限的满足和浓浓的亲子之情。例如在玩玩具时,孩子能主动将玩过的玩具放进玩具箱,这时候,我们应针对孩子的这一行为马上给予表扬,“你把玩具收拾得真好,太能干了!”我们的表扬,无形中为孩子确立了一个目标,让他明白这样做是正确的。
鼓励是一股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只要把握适当的鼓励方式、鼓励时机,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他们变得积极自信,能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因此让我们学会多关注孩子,鼓励多一些,训斥少一点。
幼儿教师随笔 篇12
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金钥匙。高明父母都会让孩子拥有爱读书习惯,为孩子多订一些报刊杂志,父母可以陪着孩子进行读书,可以探讨书中某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这样为孩子营造了一种阅读氛围。
培养孩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首先教育孩子爱每一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老师所教课,相反抵触老师会影响孩子学习效率,课堂上积极认真态度及搞好课堂学习关键。要利用各种感官让孩子听、说、看、思、议、想相结合,积极投入全部情感,养成认真学习习惯。经常鼓励孩子敢于张课堂上大胆发言,面对当今就业应聘中面试带来压力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明白锻炼自我重要性,应放手大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但锻炼了胆量,也使孩子思维越来越敏捷。还要鼓励孩子张课堂上敢于和善于提问习惯。学问才能学好,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孩子在课堂上多一些思考才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课堂学习效率低头号因素,要向课堂要质量,让孩子明白时间就是生命,赢得时间才能赢得成功。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及时进行疏通、引导,举一些名人成功,让孩子确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克服上课易走神不良习惯。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教会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让孩子学会方法,才是最关键,亦如古人所说,养成复习习惯,分类整合,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习惯;督促孩子养成整理回顾和学习资料和笔记习惯。
培养孩子健康心态习惯。作为父母应千方百计地促使孩子养成积极上进心态和习惯,让孩子从小养成自信习惯,自信是成功者特质,只要拥有自信,就没有战胜不了困难。记得我儿子8岁时参加全县书画赛时,开始练累,他想放弃失去信心,我及时给予鼓励帮助,使他重新找到自信,才得以顺利参赛并获奖,至到现在我时常鼓动他,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勇于面对所遇到困难,坚强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险峰,可以使人从乱石堆中找出宝石,一定要磨炼孩子意志坚强习惯,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要教育孩子敢于面对,放手挑战,多动脑筋,想办法,最终让他会明白:办法总比困难多,从而让孩子在挑战中找到自信。
培养孩子良好卫生饮食习惯和良好作息习惯。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离不开个人和勤奋努力,更离不开老师关爱,也离不开家庭支持帮助,希望我们做家长今后要着眼于孩子进步,多关心孩子学习与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要正视孩子存在问题,给予他们有力扶持,多与老师沟通,加强对孩子监护,这是我们至今责任,责任重于泰山。
幼儿教师随笔 篇13
品读作家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我们看到了一个爽气、独立、沉着又不乏天真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生活中,我们更希望能够看到一群“小男子汉”们茁壮成长。那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生活中的小男子汉呢?
踩死“臭大姐”
作为一名女性教师,虽然身上不可避免地少了一些“阳刚”色彩,但我依然尽全力为班里的孩子们灌输“男子汉”精神,并适时地作出表率。
在一次手工制作课上,一只“臭大姐”从窗外飞了进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王晗玉小朋友的头上。本是一件小事,但后一排的陆一畅小朋友看到了,吓得“啊”的一声慌忙跑到了走廊上。紧接着,其他小朋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惊慌间已经抱成了一团。陆一畅指着王晗玉的头说:“臭大姐,很大的臭大姐!”王晗玉吓得“哇哇”大哭。我赶紧向王晗玉走去,同时安慰大家:“小朋友们不要害怕,不要害怕,只是一只臭虫。”
王晗玉哭着向我扑来,头上的臭虫也趁势飞到了地面上。我把她揽在身边,并召集全班小朋友围过来。
“大家看,这只是一只臭虫。它虽然很臭,但不会咬人。臭虫是害虫,看老师来消灭它!”我抬起脚,故作轻松地把臭虫踩死。随后,又用纸把臭虫的尸体包住,扔进了垃圾箱里。
“臭虫只是一种小害虫,不会咬人的。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勇敢的,以后就不会害怕臭虫了,对不对?”我满含期待地看着大家。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眼中的惶恐告诉我,他们依然害怕臭虫。
又来一只“臭大姐”
正值秋季,又一只臭虫飞进了教室。这一次孩子们明显比上次镇定了许多。
“老师相信我们班的男孩子都是小男子汉,女孩子也会像故事里的花木兰那样勇敢。这一次,有谁愿意站出来像奥特曼一样保卫大家呢?”
“老师,我想试试,不过,我不敢用手捏住它……”陆一畅看着我说。
“好的。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愿意帮助陆一畅的呢?”我问道。
很快,有三四个男孩子站到了陆一畅这一边。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队向臭虫走去。来到臭虫面前,陆一畅神情紧张地望着我,我用微笑鼓励着他。
只见他猛地闭上眼睛,抬脚向臭虫踩去,很可惜,没踩着,引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第二次,陆一畅看准了臭虫,一步到位,臭虫一命呜呼了。紧接着,在我的鼓励下,王晗玉用纸巾把死去的臭虫扔到了垃圾箱里。
一只“臭大姐”,让幼儿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勇敢,我们相信这是孩子们迈向“男子汉”的第一步。想要靠做来指导,让幼儿从自身体验中去克服怯弱、体会勇敢是学前教育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讲一个故事,树一个榜样
在班级故事会前,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讲一下我心目中的男子汉,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我把范围放开,鼓励他们去发现身边的“男子汉”榜样。
很快,在故事会上,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讲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榜样。“我觉得我的爸爸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敢杀鸡,还敢杀鱼。”王伟小朋友第一个为大家讲述。
“我奶奶是我心目中最勇敢的。因为我和爸爸妈妈睡一个房间,奶奶自己睡一个房间,可是奶奶并不害怕黑。”李颖小朋友的故事虽然短,却赢得了其他小朋友热烈的掌声。
“我心目中的男子汉是喜羊羊,因为它不仅勇敢,还非常聪明。每一次它都能战胜灰太狼……”“我觉得《海的女儿》里的小美人鱼公主是最勇敢的……”孩子们很开心地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小朋友们,我们要像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榜样’学习,对不对?只有这样,我们长大了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或者女英雄。”我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赞同。
邀请爸爸做个游戏
考虑到孩子们平时都由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接送,很少能够与爸爸在一起做游戏,于是,我们携手家长,组织了一次“家庭接力赛”。
比赛规则:爸爸负责在一端吹气球,由孩子把气球送给在另一端等候的妈妈,妈妈再给每一个气球画上笑脸。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一组家庭完成的笑脸气球多,即获胜。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里,孩子们感受到了“男子汉”的力量。爸爸们努力地吹着气球,鼓励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送给另一头的妈妈。有的孩子在运送过程中不小心摔倒了,若放在平时肯定会号啕大哭,可是在游戏过程中,因为有爸爸在,他们不好意思哭,有一些爸爸直接要求孩子“爬起来,向前冲”。
去感受爸爸的力量,也是鼓励幼儿去体会男子汉的力量。这种男子汉的力量会带给他们安全感和对父母的崇拜之情,这是幼儿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伴侣。在学前教育中,尤其是在当下幼教队伍中女性居多的情况下,让幼儿在体会柔性美的同时感受“阳刚”的力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我们相信,未来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
幼儿教师随笔 篇14
刚上小班时,天天每天眼里盛满了泪水,遇到一丁点儿事就会哭,脆弱得像个玻璃娃娃。
连续两个月,天天总是哭,根本没法正常参加班里的活动。经了解,天天从小都是外婆带的,从没有离开过外婆,外婆对他宠爱有加,以致天天凡事都依赖外婆,一旦离开外婆,他便无所适从。
有一天,天天爸爸通过班级QQ群与我沟通天天的情况,他显得非常沮丧,不知如何是好。天天爸爸是一名中学教师,对孩子并不是不闻不问,只是孩子一出生就由外婆带,虽然他也知道外婆的教养方式有问题,但又很无奈,想自己带孩子,又怕外婆不高兴。了解事情的缘由后,我向天天爸爸提议:可在设法改变外婆的教育观念的同时,适当参与孩子的教育,父教不可缺失。我还向天天爸爸推荐了《养不教父之过》这本书。
一番交谈后,天天爸爸很受触动,决定先从接送孩子开始,尽量多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之后,天天爸爸坚持每天站在楼梯口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儿子走进活动室大门,我们则以热情的'拥抱迎接天天。不久天天与欣欣成了好朋友。天天爸爸抓住契机,经常让欣欣和天天玩耍。从此天天来幼儿园更有动力了。天天爸爸也形成了接送孩子的习惯,在与天天的相处中慢慢走进了天天的生活,并影响着天天的成长。
这以后,天天爸爸每次都会腾出时间来参加幼儿园的“父教活动”,如给孩子带操,跟孩子玩游戏、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等。爸爸的到来无疑给天天以积极的影响。天天在活动中的状态也在一点点变化:变得积极主动,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变得越来越阳光、越来越自信了。
两年来,天天越来越有男子汉气概了,却也不失细腻,能从细小处关心别人,当身边有伙伴摔疼了或不高兴了,他会第一个去安慰,哪个同伴有困难他会第一个去帮助。
天天的变化与父亲教育的回归分不开,与家园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分不开。所以说,家园相结合的教育才算是完整的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幼儿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幼儿教师的随笔05-15
幼儿教师随笔(经典)08-08
幼儿教师随笔08-26
幼儿教师随笔08-17
中班幼儿教师随笔12-29
幼儿教师的教学随笔04-24
赞美幼儿教师随笔04-22
大班的幼儿教师随笔04-23
小班幼儿教师的随笔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