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文化苦旅随笔

时间:2023-10-07 12:07:02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苦旅随笔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随笔

文化苦旅随笔1

  时隔一年,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农历戊戌年年关将近,回家过年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文化潮流。

  不过在今天中国高铁遍地的情况下,我还是没能找到一条直通故乡的高铁线路。伟大的河西走廊虽然已经有了高铁运营路线,但却偏偏少了我的故乡——武威。

  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以走出去讲学考察的方式,写下了他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感悟以及有关中国文人们人格精神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也经历着自己的“文化苦旅”。整理行李的时候才发现,行李箱的拉链不知什么时候坏了,不得已,借了室友留在宿舍的空箱子。走进前往省会兰州的硬卧车厢,属于我的一场苦旅才刚刚开始。

  坐火车我最怕挨着六七岁以下的孩子,结果怕啥来啥,对面坐的就是小孩,六七岁以下。小孩无休止的哭声和肆无忌惮的嬉闹,还有家长们自以为是的敷衍管教,伴随了我的整个回家之旅。

  在别人眼里,孩子们是天真可爱的。但是真正地身临其境就会发现那都是骗人的。面对对面小孩的哭闹以及家长之间你来我往相互埋怨和争吵,头痛欲裂的我毫无办法,只能继续“享受”这漫长的“文化苦旅”。

  如今,中国人口的巨大流动已经司空见惯。人们携妻带子,背井离乡,前往大城市寻找新生活。到了每年的年关时节,则会义无反顾地踏上回家的旅程。毫无疑问,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很多人返乡顶风冒雪一票难求,也有很多人只能站着回家,相比之下,坐拥卧铺的我倒显得幸运而奢华了。

  这一趟武汉到兰州的`火车要走20个小时,要去武威还得再买一张4个小时的火车票。我跋山涉水,穿山越岭,花费两天时间在天黑的时候才回到阔别一年的父母身边。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家过一个年。这大概就是自己身处异地求学一年中最温暖的盼望。

  南方学校的寒假普遍较短,加上实习,我在家的时间不超过20天。算一算元宵节已经是四年都未曾在家待着了。辛辛苦苦回家过年,年还没过完,就又得风尘仆仆地回到异乡,这样一对比,反而千里之外的故乡倒成了异乡,而这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文化苦旅”。

  回家的这天,时间已经走到立春,寒冷的冬天终于可以结束了。马上要过年了,家里依旧在忙碌。生活是艰辛的,而我们依旧需要不断前行,继续人生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随笔2

  散文集《文化苦旅》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作者从山清水秀的江南一踏上广袤的东北大地,他写道“这里的天空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的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好汉。”这是余秋雨刚接触东北这片辽阔的土地的初步印象和感受。东北的天蓝地广瓜香一扫作者心中的荒凉之感,但抹不去这片土地上那凝重的流放的历史。“宁古塔”清代对所谓的犯人的流放之地。清朝的许多大案都以它作为句号,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最不吉利的符咒,而“宁古塔”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市宁安县。我生于斯,长于斯,四年的大学生活又在荒地东京城度过。在这片浸透流放文化的古老土地上,历史的`痕迹在我心中,只不过是渤海古寺庙中那座古朴的唐代石灯塔,至于“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种被流人充斥的文化,我是知之甚少。

  那日,游雪堡,参观大型雪雕“流放文化”。只见三个清代装扮得文化人,两人对坐一方桌两侧,一人站立中间,目视前方。三人左旁边利者的巨大雪墙上,龙飞凤舞写着一句话。可惜我不识书法。不能完全看懂,只是看一“吴”字,可能是一姓吴的文人,被流放于此,感于冰天雪地,感于罪人之身,感于妻离子散的依据感叹之言吧!回家后,我仔细翻阅余的散文,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吴兆骞,清代康熙时期的人士,被流放宁古塔,而其好友顾贞观紧所能,倾囊而出救出吴兆骞。余氏查阅大量的史料,得出结论: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感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

  我不知道他的结论是否准确,但总是隐隐感觉历史的遗风总有它一脉相承的道理吧。在灵动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生命传承的力量。虽然我对流放的土地不甚了解,虽然我对流放的文人不甚了解,但是我懂得这片土地的博大,它总是敞开胸襟,接纳一切投奔而来的人们,无论他们是被迫的,还是被生活所迫的。

  今天的东北,问起人们的籍贯,你总能得到丰富多彩的答案。谁能否认蛮荒之地的热情呢?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那款款深情的。东北风刮过文坛,不正是以东北人的幽默浩清征服国人的吗?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流放的土地》一点感悟。耳畔萦绕着《我爱你塞北的雪那动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生于这片多情的土地,尽管它还落后,但它永远是古老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随笔3

  人生在不同的生命时段有不同的困惑:正如少年时听雨歌楼上,壮年于客舟中,老来则听雨僧庐下。

  余秋雨先生正是这样,在生活带来的困惑中,他盘桓疑虑于做文化研究与其余生活精力的分配问题:做学问势必会走入单调窘迫的人生,弘扬学问总是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何时我们辉煌的知识文明竟会给人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在我的印象里,

  精神与体魄、深邃与青春是无法修饰同一个人的,这样总有一种老不老、少不少的违和感。我不否认,我有这样的想法,是被一种人生惯性思维体制化了,

  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囚犯们,在一种环境下呆的太久,不能或不敢让思想愈矩。但是,我又觉得人的一生是在努力追求一种平衡,如同作者思考的那样:身与心的平衡,何时我们才可以身与心彼此相互了解、互相包容、互相交流地完全重叠?我们发现,不是岁月不允许,就是经验不允许。于是,作者带着“远方有多远?”的疑虑,背上行囊悄悄出发了。

  1、看这本书时,心里还是有失落的,因为一路上,作者几乎都是在人文景观地区游览,看时总有一种在吞咽文化大餐的意味在里面,佳宴过多,

  总没有一些清淡的野味来调和!后来一想,毕竟作者的意图是寻文化之旅,名义上是观赏自然山水,实则是在找寻内心的人文山水。可惜在我眼中,如今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山水越来越不能契合,旅游景点和其文化内涵被大力开凿,因此人文山水的底蕴愈来愈脆薄,而自然山水风光也愈来愈人工化。如今旅行的意义,似乎不再是寻找自然和历史人文的契合,而是在寻找那座依稀没有被商品化磨灭的精神与物质废墟。

  2、作者说“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我认为这是多么幸运的“负载感”,历史的沉淀是负荷于有共鸣者的心上的,只要身临其中,稍稍一回头,

  就是穿越千年的风声与鸟鸣,和着不变的江流回荡,细细入耳——这难道不是历史的馈赠?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的不可能,

  能在时空坐标中点出让我们清醒又沮丧的一点。我把这一点理解为人生的各种“定位”,向往自由的人是讨厌“定位”的,旅行者如此,跳槽的人如此,

  叛逆不拘的人也如此……可是很可笑的是,这个社会的规则是需要大部分人的“定位”才能顺利运转,因此就必定有大部分人无知或有意识地奉献出自己的“自由”,以完成社会的“不定位”,从而社会才能继续前进。因此当我们面对“定位”无能为力时,总是可以找个高尚的借口:我们不是为自己而活,我们正是为民族的后代子孙们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3、人在漂泊中,就有了“故乡”这一词的出现。作者说“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

  很有历史时空感的话语,从个人看,人人都有故乡,都有躯体上的`归属;但从家族长河中看,每一个家族都有漂泊的属性!家族没有真正的根,但是地域上的独特文化却是由这些“漂泊的家族”凝聚而成,所以为何地域文化却没有漂泊呢?反而有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会越扎越深,想来这也是一种奇怪现象吧,毕竟复杂的变迁不是用常理逻辑就能解释明白的。

  4、余秋雨先生到白莲洞时,从幽暗的环境中窥探到了人类与洞穴的怪异缘分,这来源于人类对洞穴的早期占有吗?这让我想到了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走出洞穴的人真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可是洞穴里的囚徒们只能通过洞壁上的影子来推测外面的世界,当获知一切真理的囚徒迫不及待返回告诉其他囚徒真相的时候,

  他们都说他已经疯了!我们何尝不是身处洞穴的面壁人,何尝不是形而上地看待这个世界,如果不像作者一样走出洞穴,如何体会外面世界的美好和悲凉。因此我觉得,人类与洞穴的缘分,不仅是上古时期的生存缘分,更是有精神上的依赖缘分。不过中国的洞穴与西方的洞穴好像不太一样,中国文人是以进入山洞来寻找真理世界(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而西方人则提倡走出山洞寻找真理,可是也都殊途同归了,都是于现实人生中找到另外一个修养精神的乐园:一种是修隐山林,一种是大隐隐于世。我认为“山洞”是个很好的意象,它就是一条时间隧道,一端连着现世,一端连着古老,让亘古不变的月光可以自由穿梭其间,让古今中人,看着同一个月亮,思考不同时代的人生。

  5、因为这本书,我爱上了“废墟”这个词。作者说“中国缺少废墟文化……历史不是层累的,必然有毁灭,有葬送,因此就必须有废墟。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依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

  不错,这种起起落落的形式,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在社会更迭中反复出现,在个人人生经历中反复出现……可是,有脱离这种“废墟”的事物吗?有的,无数的古迹名胜:金字塔、神庙、长城……但他们也只是形式上不是废墟,试问现在还有多少古代建筑还保留这最初的文化精神,躯体在那个地方,可是灵魂早已脱壳。我觉得废墟就像是一个循环圆圈上的切点,一扣衍生出另一扣,正是这些“切点”的存在,历史才可以没有棱角,“圆滑”地向前滚动……正如作者说的那样“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大地是需要不断的重建,以留出历史前进的空间。精神也是一样,我们的价值观不可能是永远不变的建筑,它需要被推翻,而且一点也不需要为这种“推翻”感到羞耻……我们要清楚的是,废墟是历史的脚印,而不是被掩盖的现实,保存废墟不是为了保留悲剧,而是要将悲剧在心中洗净。

  最后,文化的苦旅,注定是苦旅的文化。作者说“中国,太寂寞。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没了文化人格,我们身上还存有什么?或许,于每个人都有这种文化人格,只是还未开垦出来,因此才显得贫瘠而又尴尬吧。可以看到,余秋雨先生在用他的游记和思想试图打动我们,为我们开垦“文化人格”,但是苦旅尚在路上,我们也还未出发,也许只有亲临感受,文化的晦涩才会给我们这些“文化人格”贫瘠的人一点回味的甜头。

文化苦旅随笔4

  我静静执笔,有幸临于长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晖,更可听的吾天朝大国千百骚客于一脉山水间浅唱低吟,悠悠成韵。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长。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脉由一河一江间流淌,于群山峻岭间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广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视唐古拉山的白雪皑皑,那雪顶的阳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结着亘古不变的冻雪的阳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宽广和天空的蔚蓝,不断成长;我谛听壶口水声如雷,浊浪排空,白练腾于天宇,金蛇翔于苍穹。浪口浪尖的一声声船夫号子,岸边岸间的飞索横渡,是黄土高原住民声遏千年的回响,在这气势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随着汗水和风声成长……我为这山迷醉,不是这山,怎有民族脊梁的挺直;

  我为这水流连,不是这水,怎有这血脉绵延悠悠的青!滋养一方水土,恩泽一方百姓,我怎能不为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纸一笔中铭记,于墨染砚台间传承。敦煌壁画的飞天,平遥古城的石墙,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视江水分流的坚定的眼神,他们无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传着民族文化的凝练,以不变的气度和神韵感染着脚下的人民,让他们所恩泽的人民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成长。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沉声踱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有辛弃疾“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和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呐喊。他们的气势,他们的脊梁,让子孙在走过这曾经的断垣残阳时不停地回想!不是这千百年由民族流传的浅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块象形文字间的挺拔有力的文脉,让我得以观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体味辛酸冷暖,不断自省笃行?我愿怀着一颗感恩这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的心,在反复的体会中,成长!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晖,见证了尧舜间禅让的绵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辩群雄的变革的力量;更有那滋养我的江水,谛听了辛亥武昌枪三响,振聋发聩,雄鸡高亢的'觉醒的力量。苍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传承,早已不再是谁主沉浮的问题,而是青山青,绿水长,无数的人与事在历史中变幻,构成了一股不是政体和炮火能够磨灭的力量。这力量使人们发现,使人们不再彷徨,这力量使人们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长。在成长中,即使东三省的大门被炮火撬开,可哪怕荼毒十数年,那人们的歌声,那坚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长中,东南角的宝岛,虽只因政见不同而暂隔,但也只是暂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们的骨子里,依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脊梁。那人啊,你在民族的里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长的故乡;

  那事呵,穿越狼烟拨开浮云,推陈出新,却也总抹不掉民族的字样。因为你与我,不论身份、爱好、身处何地,组成了一股名为民族的力量,这力量使我们哪怕笼罩在阴云下再久再长,也总有一天会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这力量塑造了我们,感恩这力量让我得以即使远在他乡,也不会忘记在那东方,有着我梦想中的,故乡!

  在感动中,我已然逐渐成长,我执笔于古运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韵浸润了我。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晖,我就像是一棵仅能对着太阳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养之恩难报,那我就去感恩,去尽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间,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间成长!谨以此文纪念并感恩超越国界的中华民族,

文化苦旅随笔5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 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 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 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

  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

  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 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

  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 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 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

  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 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随笔】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4-14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4-17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热06-14

读文化苦旅心得体会05-05

读文化苦旅的心得体会04-27

传统文化随笔11-08

文化苦旅读后感《文化苦旅》读后感12-02

文化苦旅心得体会通用05-05

读文化苦旅阅读心得体会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