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冬至的随笔

时间:2023-11-01 07:27:26 随笔 我要投稿

冬至的随笔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对随笔有些了解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至的随笔

冬至的随笔1

  师范三年级时,我们学校在冬至那天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包饺子。

  班主任把同学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6个人,让我们互相合作。我们组的组长是个英俊的男生,也是班长。他带领我们去食堂领了饺子馅和面粉等。大家在教室里把课桌拼到一起,开始热火朝天地包饺子。教室里简直沸腾了,同学们兴奋地喊着、笑着。大家在一起包饺子,班级俨然就是一个大家庭。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包饺子了。我负责擀饺子皮,其余5个同学负责包。我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好功夫,擀皮特别快,饺子皮在我手中飞速地翻飞着。我擀出来的饺子皮,外薄里厚,圆溜小巧,非常好用。同学们都惊叹我的擀皮速度,都说我的手快得像机器。蓦然,我用眼角的余光,发现我们的组长在很专注地看着我。

  其实,他一直是我心里喜欢的'男生。他多才多艺,长得也帅,是我们女生的偶像。总之,他这个人,有才、帅气、性格好,在我眼里,他完美得无可挑剔。

  我飞快地擀着饺子皮,眼睛却偷偷地瞟向他。他看我时,眼神里有欣赏,有惊叹。我越发感到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擀得更起劲了。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他忽然说:“我妈说,一个人擀皮能供上3个人包饺子,这个人肯定是个过日子的好手。”同学们打趣说:“这样的女孩,将来肯定是个好老婆。”说得我脸都红了。他又说:“我最爱吃饺子了。”别的同学说:“那一定要找个会包饺子的老婆。”我瞥见他在偷偷看我。

  吃饺子的时候,我负责给同学们盛。谁都看得出来,他碗里的饺子比别人的多很多。同学们都说我偏心,他呵呵地笑了。那天吃完饺子,我收到了他的贺卡。他的贺卡上写着:“这个冬至又冷又暖。冷的是天气,暖的是你的饺子。”我幸福地笑了。

  如今,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十年。他总说,我擀饺子皮的时候最有魅力。

冬至的随笔2

  【冬至,东至】

  这是个悲戚的日子,很多人都回老家祭奠逝去的亲人,说一句“做冬至”,大家都懂。我父亲的坟墓在江南的东至县,于是,我便于冬至去东至。

  父亲去世四十三年了,葬于他乡一直没有把他的坟迁回来。早些年倒是有这样的打算,只是因路途太远,交通不方便,就始终没把迁坟的事付诸实施,现在却不想迁了。

  我的祖籍就在庐江,父亲是大跃进年代作为民工修佛子岭水库而后留在江南工作的。随后,母亲就去了江南,再随后,我们姐妹几个也就出生在江南。六九年父亲因病去世,我们举家搬回庐江老家住,把父亲一个人丢在了东至的坟墓山上。那时穷,没办法把他的棺木运回来,只能让异乡的青山翠柏陪伴着他。

  回到老家依旧穷,不能每年的冬至都去父亲的坟前焚香祭拜,家里拿不出往返的路费钱。虽然庐江和东至两地相隔不过三百公里,对于我们家来说,中间横着的却是真正的长江天堑!多少年,母亲和我们姐妹几个只能倚在门口,遥望江南,把无限的哀思凝结于长长的视线。那些年,我们总觉得父亲的坟墓离我们很遥远。

  记得八零年的冬至,我在巢湖师专读书,母亲专程去学校找我,带我一道去东至。我们从巢湖坐火车到芜湖,从芜湖乘小轮去安庆,再从安庆坐汽车到东至,路上两日,船上一夜,几番周转方才到达目的地。尽管如此,所花的路费却不贵,因为坐船比较便宜,而且不需要住旅社。

  父亲长眠青山独守清冷,其在天之灵想必是很孤寂的,但若知我和母亲去一趟东至是如此艰难,怕也是不会归罪我们的。那天,母亲在父亲的坟前凄凄地说,待孩子出来工作,有钱了,就把你的坟迁回老家,让我们离你近些……

  其实,走公路全程坐车去东至也是很费事的。记得后来某年的一个冬至日我和母亲再次去东至,就费尽了周折。先是从老家来庐江县城,从县城坐车到舒城,再在舒城转车到安庆,在安庆住一晚,第二天乘轮渡过江,然后从大渡口坐车到东至。这期间的转车也不是很容易,过路车往往不停,而且从舒城到安庆还要走一段回头路。那时我就感叹,去东至的路途也不亚于蜀道之难。

  父恩如山。冬至年年有,可我们却不能年年去父亲的坟前祭拜,我常恨自己是个不孝之人。是长长的路途阻隔着我,还是贫瘠的身躯羁绊着我,其中滋味谁人知晓?

  这些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好转了,我们又想着把父亲的坟迁回来,了却多年来的一桩心愿,可考虑再三又不想迁了。一方面是全家过得好好的,平平安安,想必是父亲坟墓的位置好,父亲的在天之灵保佑着我们。更主要的是现在去东至方便了。自合界高速公路修成通车,再加上安庆长江大桥启用,我们现在去东至就像在县内转悠。从庐江到东至,连安庆大桥在内,全程高速,两个小时就到了,快而方便,一个上午就能来回。

  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去亲人的墓碑前焚香祭奠,尽一个后辈的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一种血脉情感的传承。这个冬至,我又去东至,我会在父亲的坟前告慰说,父亲,你现在离我们很近。

  【冬天,一个瞻前顾后的季节】

  到了节气大雪的时令,入冬的第一场雪才犹犹豫豫地飘落下来,给人一半惊奇和一半欣喜。鹅绒般的洁白拉高了天宇,也延缓了黄昏,山林和原野到处是童话里的情境。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是我的童话。可惜,朋友不能相聚,一个去了乡下的老家,帮着父母储藏秋天的收成,一个去了城里的学校,为孩子送去御寒的棉衣。似乎都在和着雪的`韵脚,做着与时俱进的事情。

  遗憾的是,朋友真的聚齐,天已放晴,雪留给我们的是一场浅尝辄止的痕迹。

  我总是不能理解冬的情愫。告别秋天它是那么优柔寡断,迎接春天它又是那么迫不及待,在秋天的丰盈和春天的绚烂面前,呈现出反差如此之大的季节特征。

  当日历进入立冬的层面时,季节并不那么旗帜鲜明。

  很久的日子,秋韵依旧在浅冬里流淌,那些秋的作物堂而皇之的在田原里摇曳着风光。庄稼人身着秋衣秋衫,把垄起的山芋刨出地面,把粗壮的秸秆捆扎码堆,把黄灿灿的玉米串吊上屋檐,把整箩整筐的青菜萝卜装进路边的卡车……此时,我以为冬天还很遥远。

  看着遗留在地头的棉桃还在不断地绽开,真的应该感谢温暖的紫外线。冬阳下的蔬菜、薯类,因为没有寒冷才这样鲜活。就连攀附在酸枣树上的牵牛花也在把最后一只喇叭高高竖起。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莫不是季节亦有情有义,宁可失了自己的本性,也要给世间延续一份温馨?生命是相通的,人如此,季节亦然。我想。

  然而,季节的更替终究不可回避,寒冷也终究要来临,无雪的冬天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没有冬天的传承,就不能催生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季。

  朋友告诉我,他的女儿不喜欢棉衣。学校里好多人都是,这个天气还飞舞着裙裾。

  我忽然理解了,为什么雪要浅尝辄止?它不想冰封一切,让所有的美丽都收藏起来。这让我想起冬眠的生命。

  那些蛰伏在地下土层和深山洞穴里的根系和虫兽,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生命孕育的过程,漫长的冬季是它们孕育的环境。我想,冬的情愫里一定有这些生命的触角。当它们需要温暖的时候,雪便铺满大地,厚实如被;当它们需要养分的时候,雪便融化成溪,清凉甘甜。很多时候,春季的第一抹嫩绿就是在雪融的湿润中亮起。

  记忆里总有这样的情形,在冬的日历还很厚厚的时日,春的色彩就已露出端倪,冬季里的春天并不是诗人想象的结果。即使呈现的是冬的本性面貌,柳堤上、河沿下,以及田原山峦,都在传递春的信息。已记不清那些蛰伏生命的第一声啼鸣是在冬末的雪前还是雪后?

  雪霁。清风徐徐,暖阳融融。我走在熙熙攘攘的路上,感觉所有人都在背负着某种使命。秋的厚重渐行渐远,春的轻盈越来越近,我们与冬同步,和季节同行。

冬至的随笔3

  今天是20xx年农历11月12日,公历12月22日,是冬至时节,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冬雨,雨的世界里,我喜欢小雨,喜欢细如丝线的小雨,尤其是冬天里那种润物无声的牛毛小雨,感觉这雨是那样的无情,又那样的郁闷。夜深人静,虽然关着双层的窗户,可雨声依然无法排除于耳,在今年冬至的第一场小雨赐给我的清醒里,我便于电脑前敲打下这场关于“冬至---冬雨---冬情”的丁点文字。

  今天是冬至日,我照样上班,但是按照惯例,我们在横峰工作的几个兄弟要去上饶县原大地乡为已经逝去十年的婶母扫墓,于是早上我约好了几个兄弟,原定上午十时出发,可是由于法里老弟有会议要开,身不由己,只好等他开完会。

  约摸十一点二十分,会议结束了,法里老弟与我们就从政府广场驱车准时出发,沿着320国道直接奔往上饶县原大地乡婶婶的墓地。我坐在小车上,一边用电话联系在墓地等候我们的叔叔,一边透过车窗望着窗外的冬雨,淅淅沥沥,在飘在落在敲打,滴滴叩击着沉睡的大地,沉睡的房屋,沉睡的心。冬雨的真切,冬雨的缠绵,唤我犹如从梦中走出来,思维耐不住冬雨的撩拨,冬至时刻联想到长眠在故土的父母以及逝去的婶母、爷爷奶奶以及上几辈的老祖宗,心里按耐不住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由于身在异地工作的我,不能及时返回故土祭奠自己的父母,心里留下了些许遗憾与怀念之情。心想如果没有父母的抚养栽培以及叔叔婶婶的帮助提携,我们恐怕也还在故土修理地球,甚至同我小时候读书的发小们在外地打工谋生。心里辗转反侧,总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够同大地,同苍穹一起沉静。拉开车窗,外面的世界亮堂而凝重;难得就这样专心谛听,自我陶醉,透过蒙蒙的时空,仿佛见得思绪飞飞扬扬,丝丝缕缕,被冬雨扯得老远……这世界因为有了雨的存在,而显得静谧,无邪。静静而落的冬雨,为这平凡的世界增添了几分和谐,几分美丽,为这世界的清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像冬雨传递冬季的怀恋,只有心的感悟,心的默许,在所有的缄默和无奈里,走过了花开花落的岁月。小小的雨点,叩地有声,难道心灵的撞击就没有回音吗?

  十二点十分,我们准时到达上饶县原大地乡婶婶的墓地,停好车子后,我们沿着崎岖小路,撑着雨伞,来到婶婶的墓地进行扫墓,看着逝去的婶母照片,连续十年,我们几乎没有间断,每逢冬至时刻,我们几位兄弟都会来婶婶的墓地进行扫墓。去年,我的小腿还扭了一下,走路不够灵便。今年我特别小心注意,心里还许下了一个小愿:恳请婶母以及逝去的父母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事事顺利,吉祥如意!文明祭扫,一束鲜花寄托了我们全家的哀思!衷心祝愿我们逝去的婶母以及长眠在故土的父母地下安息!三鞠躬礼毕后,我们驱车离开了婶婶的墓地,在一个附近老百姓办的快餐店里面随便吃了点午饭。在午饭桌上,我看到两位年迈的叔叔,尤其是我的大叔,他年过古稀之年,虽然身体没有大恙,但是由于身在外面给人做保安,也有很多言语不通的地方以及地方习俗不习惯,导致他还想元旦回老家去休养生息。其实我是十分敬重这位大叔,是他暑期经常帮助我的父母干点重体力活,使我能够安心读书,是他经常带我去县城看望二叔叔并在叔叔和婶母面前夸我读书成绩如何如何等吉祥的话语,使叔叔和婶母能够在关键的时刻又能够帮助我!

  晚上,我撑着雨伞在政府广场前面散步,三叔叔用电话告知我,二叔叔至今还在关心我们孩子的教育成长等问题!我心里十分感恩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牵挂,没有他们的关怀,我们父子俩至今还会显得力不从心,当然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晚上我又用电话鼓励孩子要练好内功,尊重领导,注意安全!最近看到孩儿写的申论材料,我喜出望外,感觉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愿他来年能够更上一层楼!是啊!我在横峰旅游部门工作的八年间,既懂得了旅游业务知识,又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尤为值得可喜的.是培养了孩子,让他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在此,十分感谢自己的亲朋好友以及单位领导,是他们帮助了我们父子俩!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报答他们!

  人总是有得必有失,人应该学会感恩!也要懂得珍惜,既然以前不曾拥有,那就意味着失去,如今也不必在痛苦与不安的夹缝中生活。冬雨,在编织着冬的情网,铺天盖地笼罩人间,从天空而洒,在忽明忽暗的窗口孤独的飘零,一种久远的孤独情怀在不经意间于此时在我心中泛起。逝去的岁月,远去的人和事,在模糊的光影里向我招着手。遥远的想念,脚下的牵绊,纠缠成无法解开的结,系在心头。四季有着不同变化的雨,人世间有无数有着不同故事的人。在这些有着不同故事的人的眼中,雨自然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失意人那里,雨平添了惆怅;在得意人那里,雨别具一番情趣。这些不同都是由人的心情引起的,所谓“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呵!难忘的冬至,眷念的冬雨,五味的人生!

冬至的随笔4

  一句问候,温暖万千,莫要吝啬。你可能觉得,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在联系,问候之语不必常挂在嘴边,当然,亲人也不会争情。

  可是每逢节日而至,哪怕其意义对你而言并不是很大,可简单的问候还是会让你心中陡生情愫,有难以名状的感动和温暖。你想到的`不是问候语的魅力,而是那个人还惦记着你,心中有你的位置,平淡之中还不忘记祝福着你,世有如此知己之人,怎不暖心。

  今天是冬至日,不是什么盛大节日,是气候节气,在农村里,一般会做一顿饺子,曰是按耳朵。老人说,这一天吃了饺子,冬天就不会冻耳朵了,我知道这说法不真,只是节日的托语,是一种祝福,流行已久。

  媳妇来电,专问我今天是何日,我第一种想法是:是家人谁的生日么?我挨个说了一遍。她笑说我,日子真是过傻了,今天可是冬至呀,别忘记吃饺子啊!吃了饺子等于按了耳朵,就不冻了。我笑了,她不言,我倒真不知是冬至日,我从不记日期,只记礼拜,故会忘却。

  之后,同学和朋友,陆续发来祝福短语,我的心里一下子变得顺畅许多,欣喜起来,内心里有一股暖流汩汩流动,觉得世问的一切皆美:人美,情美,景美,物美,感到生命的真美好,全身精身焕发,有无尽的热情在胸中。

  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吝啬去祝福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只是有时觉得不必如此,可是接到祝福的人,心境就会大为不同。一句说过千遍万遍的祝福,你以为没有奇特之处,可是送出去就会改变人的心情,让亲人知朋友感到温暖。我们是否该抽出些时间,用手指把祝福点击,把温情的问候送出去,冬至来临,告诉他们别忘记吃顿水饺,按一按耳朵,道一声节日快乐。

冬至的随笔5

  随着20xx的脚步,跨过了冬至,迈近了平安夜,停在了这么特殊的一天,既没能成为东方传统的冬至,也没能成为西方的节日,不能不说是今天的尴尬,或许是今天的运气稍稍欠佳了吧!可我今天却想好好的在今天留下足迹,好好的记住今天的特殊!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忽略中度过每一天,忽略了那些节日以外的日子!春节、元宵过后,总是忘记了还要回家看父母;寒食、清明过后,总是忘了曾经那些爱过自己的人;端午过后,总是忘了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中秋过后,似乎就不懂得再去欣赏圆月了;重阳过后,大概就不记得自己终究有一天也要变老;冬至过后,或许就不再提及往日的种种了;除夕过后,大家也许就忘记了曾经的过往了!

  生活总是在继续着,每天迎接我们的从来就不是一样的内容,每天都是那么的值得珍惜,值得回味,值得念叨。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收拾了自己的心情,拾掇好一天的事,爬上一辆车,随着它轱辘轱辘的转着,带动着自己的不安分,分享着每个人的心情。车来车往,不肯停留,人来人往,不愿停歇,大家都匆匆而过,闭上眼睛,展开双臂,拥抱其中,车声、人声刹那的静止,带上自己舞动其中。

  即将翻过的20xx,分离了又相聚了,结合了又消散了,喜悦了又伤神了,发生在我们十人的.周边!时间的翻转总是很快,现在的自己似乎不堪回首,过往的欢声笑语,昔日的人生憧憬,曾经的青春年华,一曲曲的恋歌,都融入了辛晓琪的《味道》中,面对时光的流走,我们无处可逃,只能想念其中,记忆中曾彼此被爱的味道

  带着以往,在今天特殊的日子,好好品尝曾经属于我们的味道,徘徊在冬至和平安夜之间!

冬至的随笔6

  今天是冬至,妈妈告诉我,冬至那天一定要吃汤圆。“汤圆”,为什么今天一定要吃呢?于是,我便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冬至吃汤圆是一种传统习俗,“圆”代表着“团圆”“圆满”,象征着家庭幸福和谐、幸福和吉祥。既然这样,我想买来的汤圆虽说好吃,但自己做的肯定更美味,而且更能体现出家庭的圆满。于是,我缠着妈妈让她去买些做汤圆的材料,妈妈买回来后,我就开“工”了!

  我先挖来一块粉,然后使劲搓,搓圆以后再挖出一个小洞洞,里面塞进早已准备好的黑芝麻馅。然后把它捏起来,再搓,不一会儿,一个汤圆完成了。我便把它放在一个盆子上,望着自己做的.汤圆,我真想马上尝尝味道,但只有一个,还是快点再做吧!我一边做,一边哼起了自己改编版的《健康歌》“左搓搓,右搓搓,手指动动,嘴巴动动,和我一起做汤圆!”渐渐地,盆子上的汤圆越来越多,从一个变成了十几个。不管了,先把这些下锅吧!

  于是,我便匆匆忙忙地洗好手和锅,然后再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放入汤圆,趁着水在烧时,我再做一个,结果还没等我做完,水就开了,那就不管这个了,先放已经做完的吧!我在厨房静静地等待着,想到马上就可以吃上我自己做的汤圆,心里高兴极了!过了大概10分钟,一个个汤圆基本熟了,我便放了糖,接着关了煤气。

  然后盛了一碗,哈哈!我先品尝一下我“伟大”的杰作,嗯!这味道还是不错的,就是有几个的馅都露了。吃过汤圆,就代表我已经大一岁了,在未来的日子中,我要好好学习,同时希望每个人吃过汤圆以后合家团团圆圆。

冬至的随笔7

  在我的老家安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冬至祭祖”,别认为这很普通,其实我们全家人对其是非常重视的。在离老家几十公里处,有一个小镇——许岭镇,是我们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许岭,安葬着我们徐氏几十代先人们。山上,数不清的树木,荒草和荆棘,证实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为了祭拜祖先,我们也不会屈服,折断多余的树枝,踩平多刺的荆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坟地,我们看见了大大小小的坟。爷爷带路,先找到我们最亲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坟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张纸钱插在坟头上,接着叔叔拿出一叠纸钱在墓碑前点燃,我当时亲眼看见墓碑上玄孙一栏里有我和两个弟弟的名字,还有几个没见过面的堂兄弟的名字,当时我的心情很沉重,为什么他们没有来祭祖呢?

  也许是他们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回来。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们就要给祖先叩头了,叩头时,先要双膝跪下,然后双手触地掌心向上,叩头三次,这样重复三遍才是对祖先最恭敬的`礼节——三拜九叩大礼。最后,我们要把祖先“请回家”。回家后,要将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还要摆上供品,这供品也是有讲究的,鸡、鱼、肉、豆腐、糕点、水果、酒、茶等一样都不能少,而且鸡和鱼的头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时,餐桌上也要空一个座位,那是留给祖先享用美食的。从12月21日到12月25日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断的,否则寓意香火不旺!到12月26日的早上,我们就要送祖了,送祖时要将供品移到餐桌上,鸡和鱼的头也要向着门外,我们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门外拜三拜,以示将祖先送回到极乐世界。这样整个冬至祭祖仪式才算结束。就像奶奶祈祷时说的那样,祖先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佑我们,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吧,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让我们也时时刻刻怀念他们吧!

冬至的随笔8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等……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冬至作为一个传统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

  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_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相传南方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是因为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祝福。

  而北方冬至这一天,饺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北方地区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其实这种习俗,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四川一带冬至要吃羊肉的说法是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而后民间开始效仿,进而从此冬至吃狗肉从此就在民间传开了来。又因为羊肉性热,食后能让人体感温热,被四川当地认为有驱寒除湿的功效,因此后来就不仅吃狗肉,还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品,希望来年有个好兆头。于是,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了。

  其实不管在冬至这天吃什么,都是表达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祈愿无非在不同的地域存在着不同的表现方式罢了,但它们最终的意愿都是希望家人能平安幸福团团圆圆……

冬至的随笔9

  冬至,又称“亚年”,在乡下,迎接冬至,几乎等同于过年,是正式而又隆重的事。

  冬至,寒冷一天胜似一天。旧日乡下,为了御寒,父亲把干黄的谷草抱回家,捋齐整,然后续在床铺上。厚厚的一层谷草,让床铺瞬间就高起许多。晚上,躺在被窝里,谷草窸窣作响,清香氤氲,它们抱成团,偎着我的身体,阻隔寒气。四肢暖暖的,连梦都分外香甜了。

  除此,我的母亲,临近冬至时是闲不住的。新棉花已经弹好,母亲白天要把旧棉被抻展来拆开,用手触摸着,哪里薄了,就用新的棉花续上、熨平,然后一针一线缝制。阳光刺白,好像也被缝入了棉被里。夜晚掌上灯,我们姐弟脱下的`棉衣棉裤,母亲要细致地检查,找到破洞,就着昏黄的光线修修补补。幼时顽劣,袖头特别容易磨破,棉花时常被我掏掉。母亲就要另接一块布,续一些棉花,如此忙到子夜。

  冬至节,占据我对美食所有想象——羊汤。冬至当日,我会拿到几元零钱,走几里山路,到镇上喝羊汤。在小镇的三岔路口,有一家羊肉汤馆,简易的苫房,门口吊着几扇羊排,矮角凳,长条桌,黑脸膛敦实厚道的掌勺师傅。筒子锅热气蒸腾,肉香弥漫。粗瓷蓝边畅口大腕,高高码放。一元钱的汤,杂肝,肉片一铺,几乎已经平了碗面儿,加一勺汤,辅以油辣椒,吃得满头流汗,通体发烫,那寒气,早被抵挡在身子之外。

  冬至时节,河沟里的冰冻结实了,家长不再担心小孩撒野。我央求父亲给我做一个陀螺。也许是受节日的感染吧,不苟言笑的父亲,脸色有了温暖。他拿出板斧,用槐木条子削陀螺,先削岀一个锥尖,用锯子锯到合适长短,在砂石上打磨一番,最后用手掌一熨,满意地递给我。印象中,我的陀螺在冰面上转得最为平衡持久,我挥动鞭子抽打着,我上下被棉衣包裹着,臃肿得像企鹅,嘴上哈着热气,一会儿就汗涔涔了。

  冬至那天,村小学的老师也格外的开恩,课间我们晕头巴脑地挤油、斗鸡,老师并不阻止,而是笑眯眯地盯着看。校园里吊的那一节铁轨钟,也提前响了,一向古板的老师痛快地说,都回家吃饺子去吧。然后我们像一阵风,消失在巷子的各个角落。此时,饺子的香气开始在村子的上空悠悠弥漫……

冬至的随笔10

  雪花飘飘,不早不迟,正好在冬至的这一天。

  孩子们的笑靥藏匿在母亲刚买的羽绒服里,但是,他们的身影不肯错过今年入冬的第一场雪……

  此景,似曾相识。

  漫天雪花飞舞,让我想起了多年前你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你说:这雪花有一瓣是你,有一瓣是我。于是,我就天天盼望着下雪。下一场好大好大的雪,让你我在空中快乐无比地狂舞!

  雪,终于下了,就在冬至节的这一天。

  在一阵久违的寒风凛冽之后,你羞答答地从天而降,一朵朵洁白的,一片片纯洁的,雪花瓣瓣,飘洒在漫漫红尘之中。繁盛、艳丽、高洁、孤傲、零散……让我没完没了地做着关于雪花的梦。

  冬至,一场始料不及的雪,我丝毫没有准备。就连那株傲立寒风之中的腊梅,也不知道这漫天雪花之中,哪一朵是你,哪一朵是我!

  那群不懂事的孩子,手指被冻僵了,似姜芽一般,还要硬生生地将雪花堆成雪人。可他们似乎不知道——这寒冷的雪人为何笑得如此甜蜜!

  【雪花中的白风衣】

  冬至雪花飞舞,漫山遍野;冬至人流涌动,大街小巷。

  冬至又见雪花飘,一件件白风衣在我视线里穿行,像一朵朵雪花,一片片,一瓣瓣。我在楼上看着雪花飘舞的背影,感觉我好冷啊!

  今年冬天,这是我的身体第一次和雪花近距离接触,但这感觉是否很遥远。雪花朦胧,距离朦胧,诗意朦胧,雪花中的白风衣也朦胧。

  朦胧是一种孤独的美,朦胧是一种美的孤独,我尽力闭上眼睛,不想让直觉打破这种朦胧之美。因为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我才能够接近同样孤独与朦胧的`顾城。于是,才有了这样朦胧的感觉: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雪。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雪时很近。

  冬至这场雪,原本也能这么美!

  【你那里下雪了吗?】

  在寒冷的北方,我相信,不只是冬天才会下雪的。

  “你那里下雪了吗?”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的问题。只是出于思念或关爱,我傻愣愣地冒出了这个问题。

  在北方,暖春也下雪,八月也飞雪。雪是没有季节性的,想下就下,想飘就飘。或张扬,或隐秘,或零碎,或散落,一片片,一瓣瓣,一朵朵……

  与温度高低无关,与季节时令无关,与心情好坏无关,与风花雪月无关,与神话传说无关,与千古奇冤无关。

  特立独行,我行我素。雪在该下和不该下的时候都下,一场接着一场,混着没有方向的风,结着没有形状的冰。

  “你那里下雪了吗”?一生之中,总有几场雪老爱这么下着,无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

冬至的随笔11

  其实一直很期待这个时刻,期待考研之路征文上能出现我的痕迹。刚开始逛考研论坛的时候,心里就种下了这个梦想。

  可是如今真的要动笔写的时候,我却踌躇起来,因为我发现我无法给你们很多的建议,我只能给你们讲述我的经历,等到你们将来,可以对着场景一一体验,会稍稍有些感触。

  大三下学期开始投入考研复习,刚开始用的书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人大的200篇。这两本书总体感觉还不错,李的书几乎是人手一本,知识点很全。人大的200篇,很厚,当你做完会很有成就感。3月接触这两本书,6月考六级的时候,正好做完200篇当中的基础篇,新题型没有做,顺便考了个六级。这里讲下六级和考研英语,过不过六级没有任何关系。我是属于过了六级,但是英语考的'不是很好的反面教材,其实只有一句话就是:只要复习好,英语难不倒。大三下学期一直到大四开学,每天就是背单词,做数学,做阅读。

  暑假我开始做张剑的黄皮书,他的150篇挺难的,不过讲解很好。7月份,做完李永乐,然后花了一个月看了一遍陈文灯,这里也许会有同学纠结选哪一本,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的做法就是两本都看了。陈文灯的解题思路比较独特,方法比较李永乐来讲要好。可是题目可能比较偏,和考研真题相差很多。看完陈文灯之后,就开始左660题,9月9号做完660题。接下来就开始做真题。真题很重要,需要看个几遍,最好每题都会。10月22号做完数学真题之后,觉得真题和660不能比,难度不是一个档上的。接下来,就去做了李永乐的400题,很难……计算量也大,我记得有一题线代的题目,我算了一个多小时,还是错的,真的很受挫。不过,后来回过头看第二遍的时候,发觉400题真的很不错,虽然,和陈文灯一样,差真题太多。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时间,就不用做了,如果对数学感兴趣,并且不觉得会影响到心情,可以去做。当然最好在真题能做个2、3遍的前提下。

  英语,因为考的不是很好,所以重点说下。因为,成功不可复制,但是失败却可以避免。我问了考的好的同学之后,发觉我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事实上,还是要做很多遍。另外,考研前几天做了模拟题,那份模拟题,我也问了同学,都说不是很好,极度影响心情。就这么多。

  最后,我想谢谢……和我一起考研的朋友,风雨中能够同行是我的福气,虽然有些人不够幸运,没能见到最后的花开。但是因为有你们,让我有走下去的勇气。同样,说一句点题,面朝大海,春暖就会花开。

冬至的随笔12

  又是一个清晨,睡眼惺忪的我,还贪恋着用自己的体温暖热的被褥。昨晚的梦境是那么的美,一点也没被恐怖片里的情节感染。断断续续的翻看着空间里的动态,只能是更加的无语了。

  抬头看着窗外,阳光已经照亮了外面的世界,低头看看地板,瓜子皮洒了满地,一如倾盆大雨碎了一地。慵懒的.我们并没有谁愿意打扫这不堪的一切,说实话看起来的感觉真的有点像pig‘shome。转眼时间已经走到了九点,我实在呆不下去了,终于起床了,但是并没有把被子叠起。

  打开宿舍门,乍来的亮光刺痛了我的双眸。不过我感觉太阳与地面的斜角在渐渐变小。想必南回归线已经十分接近于南纬二十三度二十六分了吧。深秋季节的来到,反而微热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冰山,因为它可以重新覆盖那个世界。我想那里已经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了吧,用我一直渐忘的地理知识猜测。

  每天简单的洗漱还是不可缺少的,无论你醒的早晚与否。虽然现在已经很冷了,但是我们还是“坚持”用冷水洗脸,毕竟也没坏处吧。记得看非常静距离采访一个老播音员时,提及到为什么年过古稀的他,脸上却没有一丝斑驳的皱纹,他的回答是每天清早坚持用冷水洗脸。说到这,我其实也并不推崇,因为毕竟容易感冒吧,我感觉还是在于保养。用凉水洗脸的感觉与听纯音乐感觉差不多,洗脸表面上看是只接触皮肤,但是那种凉意却奇迹般涌入大脑,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同时净化了人的思绪,音乐不也是如此吗?

  渐渐的适应了没有早餐的日子,总是饿着肚子熬到中午,然后再放开大吃一顿,也没必要说一天必须吃三顿饭吧,再说已快十九的我还能再突兀多少?

  我现在不知为什么却盼望着冬至的到来,是不是想见到寒风喧嚣了这个世界,等待清晨的冰霜苍白了这个世界?还是等待一场雪,让雪花晶莹了我黑色且浓密的头发,覆盖我似浓非浓的眉梢,或者飘在我的睫毛却被融化于眼前的那种冰凉的感觉?还是期待着另一个手心的温暖?或是想看看,那些带着口罩的mm一双双深邃的眼睛?还是想听一下清晨渐渐不想起来的抱怨?还是想借此以回忆去年的冬天,她那张对我微笑的脸庞?

  这一切在我眼里似乎是那么的遥远,即使距离冬至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看到了去年冬至时的一篇日志,宛如同一种心境,如下:

  街道上没有一片落叶

  远处飘来的是谁的歌

  独自一人想着些什么

  感受却要写在哪一页

  呼呼的北风吹动发丝

  一声声的嘶嘶嘶

  如果一个人习惯了寂寞

  可那人绝对不是我

冬至的随笔13

  又逢冬至一阳生,数九霜天雪乱更。

  莫道寒冬追岁暮,但听节序把春迎。

  一年一度的冬至又到了,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大过年,冬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冬至这天吃什么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其实全国各地习俗五花八门,冬至吃的东西也不一样。南北方的习俗不一,北方通常吃馄饨和饺子,南方有吃汤圆的习俗。

  每年冬至的这一天,我总是习惯于吃饺子或擀杏皮下汤面吃。

  具说在数九寒天的这一天,吃了饺子或杏皮汤面耳朵不会被冻掉,所以冬至这天的饭可是有讲究的虽说我是南方人,可生在北方啊,这一天,不管南方人吃什么,我的餐桌上,也与普通人家的一样,会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了。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新疆人爱吃面食,但吃饺子总也是情有独钟的。也许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的缘故。总听老辈人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不吃饺子就吃自己擀的杏皮汤面,只有吃了饺子后,这个冬天你才会感觉心里塌实,也就不会怕寒冷了。

  记得自己学会包饺子也是十三四岁大的年龄。那个时候,为了我们几兄妹能很好的完成学业,母亲总是早出晚归的在外打工,想多挣些钱来贴补家用,因为母亲的忙碌,操持家务的事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年的冬至,我是在四合院的刘奶奶家学会了包饺子。那时因为家里穷,没有更多的.蔬菜,只能用贮藏在菜窖里的大白菜或萝卜去包饺子了。还偷偷将妈妈藏在厨房屋顶柳条框内,不舍得吃的一些炼肉拿了些垛碎了拌在菜馅里。在刘奶奶的指导下,我亲手和面、擀皮,不一会的功夫,饺子就包好了,虽说是包的不成形状,可那一天我却非常的开心。那天晚上,母亲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家里的兄弟们说说笑笑的,生活的困苦与艰辛全被那香喷喷的饺子和其乐融融的气氛所包容了。

  自那以后,不管生活如何的拮据和紧张,逢年过节时,母亲总是抽出时间给我们包饺子吃。冬至这天吃饺子更是不可少的。而我与兄弟两个就成了母亲的小帮手,拿着小小的擀面杖,擀出圆圆的饺子皮儿,把馅放在皮上,然后两边一合用手撮紧,一个“月牙儿”就诞生了。母亲还教着让我把饺子背后捏出一些纹路,像及了耳朵,包出的饺子下锅不会漏馅,吃起来感觉特别的香,那种滋味到现在都回味悠长。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冬至日的饺子也从往日的繁琐中解放出来。机器压好的各种面食,各种馅的速冻饺子是应有尽有,的确是给大家解决了不少的时间和包饺子的繁锁。虽然是方便了,但总感觉缺少了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温馨与和谐。我倒觉得与家里人在一起包的饺子吃起来更有味道、更香。它里面不仅仅是香香的馅儿,更多的是殷殷亲情,是家的温暖,是美好的憧憬,也许这就是每到节日就想家的魅力所在吧。

  今日在外办完事回家的途中,依旧习惯地走进门口的那家超市。只见进进出出的人们都是习惯的买了那机器压好的猫耳朵面(一种机器面,有指甲盖那么大点,很像猫的耳朵),买些相配的菠菜,香菜什么的回家过冬至。楼上的一对小夫妻正好也在那家店中买菜,他们商议着该吃什么好时,店主多情的介绍到:“吃猫耳朵,好看,又好吃,多省事啊!”

  “妈妈,我不吃猫耳朵!”身边的小点点不乐意了,拉着他妈妈的衣角喃喃地说着。

  “不吃猫耳朵,你的耳朵会被冻掉的,怎么办啊?”年轻妈妈一边笑着说话,一边继续选着菜。

  “饺子不也像耳朵吗,你们回家给我包饺子!”孩子的话惹得店里的大人们全都乐了。

  一句话也让我有了选择,我选好一把新鲜的芹菜回来,准备用它包饺子了。

  雪后的天,有点冷,踩着路面上薄羽般的雪花,忽然就想起了一种特别的味道。昼短夜长的时日,故乡的炊烟在岁月的纹痕里回荡,每到冬至的那天,无论多远,母亲总会打电话问道:“今天是冬至,你们吃的什么?”我告诉妈妈“我们吃的饺子!”电话那头的母亲开心地笑了……

  知道季节的轮回、昼夜的更替不会随人的意愿而左右,记忆中的老屋里母亲的背影早已模糊不清,而所有的一切都在回忆的闸门里蜂拥而至:冬日的四合院那堆起的雪人,树梢上跳跃的麻雀,满院里疯跑的孩子们,还有那土屋顶上升起的缕缕饮烟——无论冬季怎样寒冷,那怕是再困苦窘迫的日子,终有一份温暖在心中荡漾。那些遗落在指尖的光阴,虽说已经退尽了风华,一样在这流走的岁月中还原出生命本色,为自己简单的童年撰写出生命的色彩。

  感谢生活、感谢大大小小每一个节日带给自己的每一份快乐,还有那互相牵连、互相影响着的家及我的亲人们!

冬至的随笔14

  还能为你去做些什么?这个季节已经来临,所有的热情都即将失去,未来也只剩这一身的冷寂,还能去留恋什么,还能用什么去保护曾经所获得的一切。

  嗯——现在就为你去下一场雪吧,我已把所有的眼泪和悲伤,都化作了这晶莹而透明的雪花,让它在天空里自由地飘落,直到这个世界重新变得洁净,变成童话。

  有什么不可以的吗?在这个季节里,阳光再美也未必有我真诚,这个世界我只为你一人建造,在这里你无需隐藏任何东西,可以让爱在这里自由的去飞翔,不用再去期待未来、更不必再去幻想,在这里所有的渴望都将获得满足。

  如何把你的微笑一直保留下去,在这梦想之地,如果可以即便把这世界冰封千万年也在所不惜,希望不要随意去融化,更不要试着去温暖这早已经冻结起的,因为这是我唯一能够保护你的方式,请相信这不会为你带来伤害,在这个季节里我只能给你这么多了,给了你我的全部。

  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有一天这个季节注定会在你面前消失,是转身离去逃避现实还是跟我在一起,快乐时可以一起分享快乐,而痛苦时却未必能够一起承受,一直以来这都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现在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了,如果还要继续前行那必定要一人做出牺牲,又一次在希望和绝望中挣扎,又一次在等待和痛苦中徘徊,无论你我如何决定,然而这爱都是无辜的。

  当阳光再次经过这里,希望我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只要你是快乐的我愿意去融化自己,甚至是这个季节,我所为你付出的一切必定是美丽的,但这需要勇气。

  让阳光再热烈些吧,让它撕裂身后的乌云,无论在哪个季节,你的微笑依然是最美丽和最珍贵的.,如果与你分离是注定的,但不必在此时叹息,现在你仍可以清楚地看见,我仍在为你努力的呼吸着,仍在为你努力的守护着。

  希望我离开后不要去打扫这路边还未融化的积雪,希望你从这里再次走过时,如果那白雪还能发出声音,就请你用这世上最美的歌声来和,用来证明我们的爱还未完全消散。

  如果可以就让这炙热的阳光,将我从你的灵魂深处剥离出来吧,不想在离开以后还要成为你的负担,只要让我从你的身边悄悄的经过,在你温柔的脸颊上缠绵片刻后,再去变成那片潇洒的白云,希望还能有一两片雪花随着温暖的阳光遗落在你的心头,那便是拥有。

冬至的随笔15

  昨天晚上某人发的消息说,明天就是冬至了,记得和孩子买的吃饺子。我才恍悟过来。时间真的是过的太快了。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冬至。冬至后十天就是元旦,元旦后一个月就是春节。春节过后就真的是新的一年了。

  记忆中还是去年冬至是吃饺子的样子。记得去年过冬至的时候,某人是在家的。下班回到家就吃到了热气腾腾的饺子。现在想一下,下班回到家,家里有个人在等着,能吃一口现成的热饭。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可如今转眼间一年已过。今年的冬至,家里就只有我跟孩子。要说吃饺子什么的。如果外边买着吃的.话也没有什么意思。更何况昨天才吃的饺子。

  不过冬至吃饺子,是早就留下来的传统了。也只有在一些传统的节日里才能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早晨吃饺子是不可能的事了。星期日早上很希望在被窝里暖暖和和的睡一会儿。看晚上吧,如果孩子还愿意吃饺子,那就我们俩人庆祝一下节日的快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早晨起来打开微信朋友圈,都是发的冬至快乐。感谢现在这高科技时代。除了特别私密的节日,一些大众的传统节日是忘不掉的。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朋友圈提醒着你。今天是个什么日子?

  和其他大一点的节日相比,冬至对于我来说也不算什么大节日。不管怎么样能够感受到节日的喜庆。能够和小臭和和乐乐的吃一碗饺子。这大概是如今我能做到的最大的幸福了。

  又是一年冬至时,也预示着又是一年新的到来。在这冬至之时,祝福所有的家人朋友健康快乐。

  也再一次,提醒大家冬至记得吃饺子。

【冬至的随笔】相关文章:

冬至随笔日记04-23

描写冬至的随笔06-08

冬至心情随笔(通用21篇)12-24

《培根随笔》随笔05-17

冬至快乐冬至语录12-16

《蒙田随笔》读书随笔09-16

《培根随笔》随笔5篇05-17

《培根随笔》随笔(5篇)05-17

【精选】随笔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