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4-01-01 15:33:07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笔作文

随笔作文 篇1

  与陌生人交流

  ⒈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⒉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⒊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⒋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⒌后来我搬了家。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⒍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⒎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⒏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⒐小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我说。

  ⒑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⑾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⑿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⒀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⒁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⒂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⒃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⒄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⒅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⒆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

  ⒇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随笔作文 篇2

  伴着忧忧的月,她徘徊于梧桐树下,踩着随风而飘落的桐花,淡淡的忧伤直入心头,双眉皱起。清澈的眼睛终不能自子,洒下珍珠般的颗粒,落至花瓣汇成一体。风来了。拂动着她的发梢,卷起地上的`桐花,花瓣纷纷舞动着身姿。不愿停歇。她抹去眼角的泪痕,左膝着地跪了下去,轻轻地捡起一瓣放至鼻前贪婪地吮吸着它的芳香,以阵惬意的享受,他心情豁然开朗:林黛玉葬花之间岂不是多愁伤感?我呢?不必要的忧愁,竞弥漫心头,如今随风而去,随花飘然而卸下,看开就好,就好。

随笔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秋天到了,真是一叶知秋。秋风缓缓地吹到了洛阳城里。一天早晨,张籍推开窗户,一阵瑟瑟的秋风向张籍吹来,这凄凉的秋风竟勾起了张籍思念故乡之情,思念亲人之情。张籍细细一算自打自己来到洛阳已有好几个中秋没有回家。又想到: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扶老携幼,登高望远,吃着月饼,品尝瓜果的情景浮现在眼前,便思绪万千……

  于是,便提笔写了一封家书,给家人报声平安,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可是,要写的话太多太多,在纸上表达不出思绪万千的心情,但是毕竟“家书抵万金”啊!

  当捎信的人捎来信时,他小心翼翼地将封好的`信颤动着双手拆开,一字字一句句读着,生怕有少写的话没有写上,在捎信的人临走时还不忘嘱咐几句。捎信人走后,张籍望着渐渐远去的捎信人的背影,眼中溢满了了泪水,他的心随着这个捎信人一起奔回了家乡,回到了亲人的身旁,此时他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奇妙的酸痛。是的,他是一个游子,他就是那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的游子啊!望着远方,他惆怅着,憧憬着,思念着故乡,思恋着,怀念着……

随笔作文 篇4

  也许是因为出生在山里的缘故,所以我从小就偏爱很有性格酸枣树。

  其他果树都是在春天开花,可是我们家乡的酸枣树却是在夏日里开花。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碎金般的小花儿,一串串、一簇簇地开在长满针刺的枝条上。远处看,如闪烁的夜空,小星星们一闪一闪的动人;近处瞅,又很像煮开了的小米花,金黄金黄的诱人;细瞧,犹如婴儿的脸,浑身都是淡淡的奶香。

  要说好看,还得到了收获的季节。金秋十月,挂满枝头的枣子,像一串又一串小红灯笼,很快就把节日的喜庆挂满了大街小巷,沟里沟外,岭上埂边。荆棘般的酸枣树,用一丛丛,一簇簇的颜料,由带刺的枝条,绿莹莹的细叶儿和红彤彤的枣儿,在高高的土崖上,弯弯的山道边,喜庆的房前屋后,欢快的栅栏四周,荡起了一幅祥和的图画。用它那一闪一闪的光亮,一心一意地深爱着为它提供水分和养料的土地。风沙一年又一年地败在了它的脚下,十年九旱又能如何呢?

  令我最感动的还是寒冬腊月。光秃秃的`土崖上,生长着一片又一片栅栏似的酸枣树,四周连根草都没有了,只有扬起来的风沙和刺骨的寒风陪伴着它,。活像一位守家护院的老人,忠心耿耿地守护着主人的家。有的己经有一半的根须裸露在外了,可它仍然歇尽全力地用它那鹰爪般的根须,死死地系住四周的沙土不放,让褐色的枝条硬硬地向上挺着,用生命拦截沙尘,阻止水土流失,一年又一年地为自己的家园创造着一片绿洲。还有谁能和它比呢?

  像敬佩我的父辈一样,我被家乡的酸枣树震撼了。

随笔作文 篇5

  又是一年中秋节,晚上,一轮圆月高高地悬在半空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说有笑。

  去年,也是这样的金秋时节,外公外婆不远千里地来到我们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他们几乎包下了所有的活儿。洗衣、做饭、炒菜……他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五点多就起床去买菜、散步。看着他们每天都郁郁寡欢,其实我深知,两个身在异乡的老人,哪一天都过得不安心。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去买菜时,还要担心被骗。望着天上越来越圆的月亮,他们多么想回家乡,回到那熟悉的小镇上啊!最终,爸爸妈妈拗不过他们的请求,送他们上了回乡的火车。离别之际,妈妈和外婆相拥而泣。我知道,这是一个远嫁的女儿父母亲的不舍之情,外婆那浑浊的双眼中也藏尽了无奈。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月亮是圆的,亲人们也会聚在一起。望着天上滚圆的月亮,我不仅想起了远在异乡的外公外婆,他们是否也和邻家的老人们在一起赏月呢?

  今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消息传到了妈妈耳中,爸爸便带着我们开车千里回到了外婆家。当我们一窝蜂地冲向那破旧的小屋里,外婆挣扎着起床,眼中的.泪花泛着欣喜。“来,我给你们煮了鸭汤!”外公端出了一盘汤。小小的一碗汤里,不知藏了多少老人对儿女归家的喜悦。

  “你傻想什么呢?”妈妈的声音把我拽回了现实中。我回过神来,吃了一口月饼,对着天上的月亮默问,外公外婆,你们还好吗?月亮温柔地眨眨眼,就好像外婆关爱的眼睛。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6-27

随笔作文11-25

随笔作文11-25

随笔作文11-25

随笔作文11-25

随笔作文11-26

随笔作文11-26

随笔作文11-26

随笔作文11-26

随笔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