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亲子教育随笔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亲子教育随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亲子教育随笔1
千万不要以为婴儿听不懂我们的话,就不和Ta 交谈。其实,他们要比我们通常想象的聪慧的多。
婴儿脑细胞功能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达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之中,其中又以0-3岁之间为最佳阶段。
鉴于此,蒙台梭利提出了在当时极为超前的想法:生命的开始即是始自受孕的那天,幼儿教育也该从那一天就开始(胎教)。她主张以“感官训练”来开发潜能。设计出了符合儿童不同阶段的各类教具,使儿童借着亲自操作的机会,提高智力。
对于婴儿的早期教育,一定要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点,让宝宝的启蒙教育事半功倍!
锻炼孩子的感知觉
婴幼儿感知觉器官的功能,需有相当的`刺激输入和锻炼,才能得以发展。因此,应从新生儿开始,利用声音、语言玩具、实物等刺激其听、视、触、嗅觉等,促使他们在看、听、闻、摸、尝的过程中,获得各种印象,这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第一步,对婴幼儿智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跨世纪儿童之家,有可供孩子操作的各种玩教具,孩子在不断地操作中,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
珍惜小儿的求知欲
婴幼儿时期的小儿,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尤其是他们刚学会走路和说话的时候,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旺盛,父母应珍惜小儿的这种求知欲望,一定要耐心而热情地倾听,简要而正确地回答小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从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此时,决不能嫌麻烦而对孩子冷淡,甚至斥责或单纯应付性地解答,否则将对小儿心理及智力发展产生不良后果。
训练语言和思维
小儿的语言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从出生到1岁,是语言前期;从1岁到1岁半,是理解语言阶段;从1岁半到3岁末,是表达语言阶段。科学研究证实,婴幼儿1岁半左右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此时,小儿学说话最容易而且学得快,故应及早与孩子说话,不断与小儿进行语言交往,可以诱导、启发和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重视孩子的早期启蒙教育,给予孩子科学、合理的教育指导,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做准备!
亲子教育随笔2
或许,每个人都需要那么一个平台,需要一个激发大家团结一致的机会,这次亲子趣味运动会,便给予了我们一个这样的机会。
心力交瘁,或许是用在我们筹备运动会那段时间最好的代名词,本来迎接省督导的我们,似乎已疲惫不堪,却还要积极的筹备运动会。但,往往孩子是我们最具力量的精神支柱,每当想起孩子那期盼已久的神情,累,似乎以置身事外。
从接到通知,我们似乎从未停下过脚步,今天制定本班的活动方案,明天准备级部的游戏,后天又要准备各班的道具,再后天又要准备开幕词,大后天,大大后天又要......
每天我们都在反复的模拟当天的情形,模拟家长和孩子玩游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模拟怎样把活动完成到最完美,让每位家长和孩子都即兴而来,乘兴而归。一遍又一遍地改方案,一遍又一遍地制作道具,一遍又一遍地安排场地,每位老师,似乎都想把脑子搬出想,有的`老师晚上回家做梦,梦到运动会,梦到哪里不行,回来再改。每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不知疲倦的,疯狂的为运动准备着,看上去不像运动会,而像是自家要嫁闺女。
在准备的整个过程中,我们甚至为了决定玩那个游戏而激烈的争吵!或许,在外人眼里或许,玩哪个都行啊!不是那样的,我们想到的不但是玩,而是更多更多,几十个家长和孩子,哪个游戏,能让每个孩子都玩得尽兴,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哪个游戏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却不缺乏趣味性,都是我们所要思考的,绞尽脑汁用在这里似乎也不为过。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做好了迎接运动会的准备,我们用最热情而又真挚的话语邀请家长,家长们果然也很支持,第二天,家长们便一身运动服,来到了我们布置已久的场地,整装待发。
当天那壮观的场面,实在令我难以忘怀,孩子们像运动员一样,昂首挺胸的入场,在整个开幕式、节目表演、亲子互动环节,孩子像懂事的大人一样,尽量把做的最后的一面展现给所有的人,很多老师都潸然泪下。
她们哭泣的不是她们所受的累,也不是她们顶着太阳模拟活动的炙烤,而是看到,自己所努力的一切,得到了孩子的欢笑,家长的肯定,我们所要求不是表扬也不是奖励,而是孩子和家长对我们诚恳的伸出大拇指,对把孩子交予我们的信任。
通过这个活动,收益的不单是孩子和家长,更多的也是我们,准备过程中,磨合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让我们彼此更了解,更能密切的配合工作,为以后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亲子教育随笔3
刚出生的宝宝还是个非常稚嫩的小生命体,可是在出生后的一年中,宝宝突飞猛进,迅速长成为会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会独立行走的小“能人”。及时把握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环境刺激,使孩子长得聪明、长得健康,不仅不仅需要父母付出爱心和耐心,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爸爸妈妈应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知道孩子到什么时候该会什么,学会通过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亲子游戏开发宝宝的各种能力,密切亲子关系,使宝宝身心健康发展。
早教:早期教育是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使婴幼儿的大脑充分发育起来、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1、进行视觉听觉刺激
新生儿有看和听的能力。当新生儿觉醒时可以和他面对面地说话,当宝宝注视你的脸后,慢慢地移动你的头,他会有目光追视。在新生儿耳边(距离10厘米左右)轻轻地呼唤宝宝,他听到你的声音后会转过头(但必须用手托起宝宝的头才能转动)。还可以利用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小塑料玩具或颜色鲜艳的小球等吸引婴儿听和看的兴趣。在新生儿床头上方挂上些能晃动的小气球、小玩具,可经常更换,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妈妈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2、触觉训练:
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3、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
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但一岁以前不能加盐;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4、语言能力训练:
平时,无论喂奶或护理新生儿时,都要随时随地和婴儿说话,使他既能看到你,又能听到你的声音。特别是婴儿哭的'时候,首先用言语安慰他,很多孩子会停止哭,但随后要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新生儿感受言语。自出生开始家长就要对婴儿多说话,此时婴儿虽不能说话却能感知语言,要给婴儿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利用各种机会及各种游戏动作与婴儿说话。
两个月的宝宝在仰卧位时,用彩色的环、铃和气球等,在婴儿面前摇动或触动玩具,以引起他的兴趣,可将玩具边摇边在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使婴儿视觉随玩具移动。也可给宝宝看色彩鲜艳的图画,一边看,一边说图的名称。随着宝宝的渐渐长大,可以练习视线转移。
3个月时,可用两个玩具(或两人)来逗引婴儿,让婴儿先注视一个玩具(或人),然后拿出(出现)另一个玩具(或人),训练婴儿的视线从一个物体。
早期教育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的,喂奶时是教孩子的好时机。在喂奶前,你可以说“宝宝饿了吧!妈妈给你喂奶,让我准备一下,好吗?”在喂奶过程中,你可以抚摸一下宝宝的小手、小腿,将小手放在你的乳房上,或用他的手摸摸你的脸颊,给他哼些歌曲。当宝宝快要吃饱时,你可以更多地用眼神和他交流,和宝宝说话,如“你吃饱了吗?再多吃点,快快长大,妈妈的奶好香啊”等等。宝宝天生最爱看人的面容,所以父母要经常用慈爱的目光俯视你的宝宝,宝宝开始对任何人的面容反应没有区别,渐渐对抚养他的人的面容有偏爱,如看到妈妈的面容时注视时间长,两个月左右开始会?出微笑。
婴儿言语的发生和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没有接触过语言刺激的婴儿,即使他的脑发育正常,也可能成为聋哑儿。所以,婴儿虽然不会说话,我们也应把他当成一个懂事的大孩子,经常和他交谈。
和婴儿说话,声调较高,速度较慢,短语间有较长的停顿,较多使用重复的话语表示亲昵,因为较高频率的声音适合于婴儿早期听觉的适应范围。语声的重复,音节间的停顿和缓慢的速度有助于婴儿去确认、分析和记忆。随着婴儿成长,可以逐渐过渡到用规范的语言,促进他们的听力发展。
经常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音乐或童曲,音量要适度,时间在30~60分钟。注意避免噪音。
促进运动能力发展
运动能力发展迟滞对智力发展有不利的影响。因为神经—肌肉运动向脑提供的刺激作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
1、学抬头,婴儿主动运动发展是从抬头和头竖直开始的。现在主张生后头3个月,白天应该采取俯卧位,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当宝宝觉醒时,家长可用一些带响的和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逗引,激发宝宝抬头。白天可以俯卧位睡眠,但是不能离开人。夜间,6个月以前的宝宝必须要仰卧位,保证安全。新生儿俯卧位时可以抬头离开床面,两三个月的宝宝,可以抬头到45~90度,逐渐会用手前臂支撑起前胸,使头和前胸一起抬起来;头部稳定并自如地向两侧转动,此时家长可用玩具在不同的地方逗引他去转头寻找。
每日吃奶后竖抱拍背,练习头竖起。一般两个月婴儿头竖直几秒钟至1~2分钟。两个月开始可将婴儿背部贴住母亲胸部抱,一手扶住宝宝胸部,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使婴儿面部朝前,面前是广阔的空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引起婴儿的兴趣,使他更加主动练习抬头。如果他累了,可以把头靠在妈妈的怀里。
2、手足运动。两个月前幼儿的手经常握拳,但有时张开。宝宝不认识自己的手,有时会凝视自己的小手。要让婴儿自由活动手和手指,不要用布或手套包起来。让宝宝练习握玩具。当宝宝能张开手时,可以给他容易抓握的玩具玩。有时把玩具握在手里,又很快掉下。通过握东西,促使手张开和进行触摸刺激。也可以在婴儿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婴儿在仰卧位时,将色彩鲜艳、有响声、大小适当的玩具挂在小床上方,宝宝能够抓到的地方,拍打玩具。抱坐时,将玩具放在宝宝胸前20厘米左右。摇动或弄响玩具,吸引宝宝注意力,使他企图击打、够取、抓握、触摸玩具。这样练习有助于宝宝提早伸手抓物。
亲子教育随笔4
家人总是对孩子很严格,孩子稍微犯错就开始责骂,逼着孩子纠正错误,导致孩子都不敢说话了,也总是畏首畏尾的。家长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如何做到恩威并重?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周燕燕主任医师表示,对于孩子,用恩威并重是不正确的。对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家长过度的严格的要求孩子,过度追求完美,要求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定要孩子根据自己设计的路线,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去做,孩子其实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其实有很多家长并不理解孩子想什么,只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套在孩子的身上,要求孩子去做。很多家长并没有问过孩子喜欢与否,并不知道孩子真正的兴趣是什么。但是作为家长更应该的是放下自己的身段,做孩子的朋友,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如果过度的强硬的要求孩子,就会让孩子变得缩手缩尾,什么时候都不愿意去做。又或者孩子会觉得反正自己的.想法都没有人去聆听,也是不可能做到的,那干脆就放任自流,自暴自弃。因为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去努力,都是不行的,都是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家长的这种严格要求的教育下,他的自信就会逐渐的抹掉,难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当孩子缺乏了自信,那孩子的前途是堪忧的。
孩子在棍棒下真的能成才吗?
我们对教育有一个大的误解,就认为孩子天生没有进取心的。所以才会赶孩子,所有的动物其实都是有进取心的。例如:猫抓老鼠都是放在一边,老鼠会逃跑,猫又跑出来抓住老鼠。当猫玩的差不多了,才吃老鼠。这就是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
育儿专家顾骁老师认为,如果学习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痛苦的肯定被淘汰。留下来都是爱学习的。人是高等动物,更应该把学习当很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孩子不快乐?因为没兴趣。小孩子刚有行为能力,小孩都是模仿大人在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一个小孩来说就是学习生存能力。人的本能也是学习放手让孩子去自主学习。
到一定程度,小孩就不用大人操心了。自己吃饭,人其实是天生爱学习的,只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小孩子喜欢乱爬乱走,都是在捣乱,其实小孩是在学习,不要遏制了小孩学习的权利,不要想小孩老是给自己闯祸,孩子其实都是在学习,我们应该给孩子机会。
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孩子?
育儿专家王东华老师认为,尊重孩子就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仅仅是尊重孩子千百万种方法中的一种。尊重孩子最核心的一个思想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一个人,我们要把孩子当成和我们大人一样平等的,从心里尊重他。
其实以我们跟孩子的接触和交往,哪怕是很小很小的孩子,他都是讲道理的。中国的父母亲有个很不好的做法就是哄孩子。哄其实就等同于骗。当你骗了孩子三次或者更多,孩子就不会相信你了。所以对于孩子,我们一定要比对待一般的人要诚实。只有这样做到了,才是尊重孩子。
亲子教育随笔5
昨天晚上儿子读了一个《方爷爷和圆奶奶》的故事,看完以后儿子咯咯的在笑,我觉得很好奇,就问:“有什么开心的事?和妈妈分享一下吧。”儿子说:“妈妈,这个故事太好玩了,你自己看看吧!”
故事中的方爷爷和圆奶奶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有一次却为一件小事争吵起来,最后决定要分家。分家就要分东西,方爷爷就说:“所有方的东西都是我的,圆的东西都给你。”于是他们就分了起来,一会家里的东西就都分清了。他们仔细看来看去,生怕有东西落下。突然,方爷爷说:“你的牙齿是方的,应该还给我。”圆奶奶大声说:“那你的眼睛是圆的,应该还给我。”最后没办法只好不分了,方爷爷和圆奶奶又和好了。
方爷爷和圆奶奶的故事不仅告诉我们要学会宽容,还是我们深深懂得:当美丽的.东西被破坏之后,便会成为“美丽的遗憾”。回想他们姐弟两之间,也经常有摩擦,每次儿子都会生气的说:“我恨姐姐,以后再也不跟她好了。”想到这里,我对儿子说:“你看你跟姐姐之间是不是也向方爷爷和圆奶奶学习,要学会宽容的对待别人。”
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冬天的阳光,温暖了冰冷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人如果选择了计较,那么就会在黑暗中度过自己的一生,而一个人如果选择了宽容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儿子,让我们学着做一个宽容的人,只要有这种意识,我们就会努力做到!妈妈和你一起来!
亲子教育随笔6
亲子游戏至关重要,但是家长朋友们不愿意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做亲子游戏,有的甚至还要限制孩子玩耍。要知道,玩耍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社会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幼儿来园之后,教师会经常带幼儿做一些游戏,但是孩子回到家之后家长一定要定期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做一些不同性的游戏,以来提高幼儿各方面的经验,素质等等,还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亲子感情。以下是我们推荐的集中亲子游戏,望家长可以好好看一下:
1、模仿性游戏例如:
扮家家酒、开汽车、开火车、学医生看病等等。当扮演医生的儿童穿上白大褂,戴上听诊器,一本正经地给扮病人的'孩子听心脏、打针吃药时,他们体验了去医院看病的全部过程,玩过这种游戏的孩子真去医院看病时,就很少害怕或嚎陶大哭了。
2.智力游戏例如:
玩纸牌、拼板、分辨声音等等。以纸牌为例,牌可根据需要自制,如果想培养孩子辨别颜色,则可在脾面涂上各种颜色,用涂色面排成行,然后和孩子一起比赛,谁能最快地把同色的牌一对一对的拿出来,这种比赛的形式使孩子很有兴趣。有助于训练孩子的记忆力。
3.音乐体育游戏:
如:赛跑、过独木桥、钻圈、捉迷藏或伴随音乐做操、随音乐节律演奏打击乐等等。这些游戏将可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全身动作,提高音乐感、节奏感。
有些家长不明白游戏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不愿让孩子玩,不爱同孩子一道做亲子游戏,因而封闭了孩子丰富生活的大门。所以,父母应认识孩子在玩游戏中学习的特点,幼儿时期最重要的的就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所以家长一定要舍得拿出一定的宝贵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为此,不但可以使游戏内容丰富,提升知识,而且会使孩子更乐于玩游戏。
亲子教育随笔7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收获源自于辛勤的劳动。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拓宽视野、亲近大自然;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体验活动愉快欢乐的氛围,我们幼儿园大班年级组举行了这次有意义的亲子一日游活动。
盼望已久的亲子秋游幼儿园活动终于开始啦!上周二,一大清早,孩子们都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在老师和家人的陪同下,孩子们背起小书包,一路欢声笑语,我们乘坐公交车兴高采烈地来到目的地,大家尽情地呼吸格林公园清新的空气,惊叹于这里优美的风景。
我们一起种植小花和制作小饼干。在介绍了一些规则及注意事项后,孩子们已难掩兴奋之情,马上让爸爸妈妈们带着一起开始了。在这里孩子们真正地体验到了工作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这里,孩子们的'生活自力能力和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有了很大的提升。
后来,我们都准时地集合在草地上开始午餐了,宝宝们都带了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我看到了宝宝们都非常主动地分享着自己的食物,有的宝宝还将自己的食物分到每组的爸爸妈妈手里,非常有诚意。午餐后我们玩了户外体验(招财进宝、自控飞机、豪华转马、咖啡杯、碰碰车)孩子们不亦乐乎,让家长们也回到童真岁月。
这次的亲子游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画上了句号,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和宝宝们,还有爸爸妈妈们一起增进集体的感情,让宝宝们快乐地享受亲子游带来的乐趣!
亲子教育随笔8
古语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增多,人们对于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开始重视起来。但大多数人对早期教育缺乏科学理性的认识,对于早期教育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使得家长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早期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偏差 有的人误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智力开发,因而忽略了孩子全面素质的教育。不少年轻的父母都注重宝宝的大脑开发,但容易将大脑开发与智力发展等同起来。家长普遍认为抓紧一切机会刺激宝宝的感觉通道,便认为是开发大脑。
实际上早期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要学好口头的母语;三是丰富感性知识,掌握生活常识。到幼儿园之后,孩子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其实,前几年的美国《新闻周刊》上刊登的两幅婴儿脑成像的照片已说明,良好的人际互动,才能真正促进宝宝的大脑发展。不能顾此失彼,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同样重要。
2、早期教育范围有偏差 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早识字,多识字,早学算术,早学外语等等,反而忽略生动感性实际的生活中教育。这些现象在当前家庭中较为普遍,他们会把孩子所会的暂时记忆的.内容拿来展示,以显示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孰不知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都会有不好的影响,导致孩子骄傲自满甚至厌学。
3,早期教育越早越好
认为早期教育就是要对孩子进行一种超前的教育。 持这种观点者主张让孩子在3岁以前,掌握3-6岁的知识,3-6岁学小学的课程,小学时学中学的课程,中学时学大学的课程。这种学法对个别人来说是有可能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古今中外许多研究证实,人的智力、生理、心理发展分成相对稳定的阶段,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对孩子的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这样做表面上看来是慢了一些,实际上是扎扎实实的。
4,宝宝的早期教育主要依靠专业人员
随着亲子园、早教中心的迅速普及,不少年轻的父母都愿意花钱去让宝宝接受早期教育。可是,许多父母把家庭当成学校的“附庸”,学校往往围绕自己的教学给家长布置任务,家长也乐于接受,家庭教育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婴幼儿的很多情感反应,必须靠养育者细心去观察,及时给他们以反馈、抚慰和鼓励。唯有此,宝宝的情感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其实孩子越小受家庭影响越大,专业教师或专业机构很难替代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挚爱,这种父子或母子亲情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只有家庭和早教机构共同配合,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5,早教只选最贵的,而不选最合适的
在现在早教机构遍布全国大中小城市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家长应该选择那些有正规营业执照和正规师资的早教机构,在挑选时也要重视环境,0-6岁的婴幼儿大脑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能因为硬件设施的问题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另外很多双语教学的早教机构,一个星期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后,回家又没有口语发育的环境,这样一来反而会制约孩子的母语发育,所以选择孩子喜欢的早教机构和早教指导师应该是家长们首先要考虑的。
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而且正走向家庭化和社会化。父母应意识到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行为规范的启蒙老师。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而不是幼儿;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家长育儿观念的转变,而不是“拔苗助长”式地强行给幼儿大量的刺激和灌输;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长与幼儿互动互进式的,而不是家长与幼儿单向促进式的。这才能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正确的早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性的早期教育亲子关系
早期教育中主要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种关系十分复杂与微妙,它对起主导地位的父母来说,是在完成他们自己的使命,可对婴幼儿来说,这可能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幸福。在这个社会中,有很多人不能适应社会,人格障碍,神经症,违法犯罪等一系列问题,这和婴幼儿在早年时亲子关系处理得不好有关。如果婴幼儿在幼儿时被父母严厉地惩罚,过度的责骂,经常被否定等,这不但会影响婴幼儿的社交能力的培养,而且他会一直自我暗示,我不行,我做不到。因此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是非常需要的。
良性亲子关系是婴幼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通过专业的早期教育机构有效的促进感情交流并且形成良性亲子关系是必要的。那么如何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呢?父母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自身的提高 中国自古有句俗语:言传身教!婴幼儿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是婴幼儿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婴幼儿学习的榜样。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一言一举。作为父母,要不停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文化的修养,用心理的方式去对待子女,理性地去了解婴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征,理性地对待婴幼儿问题而不是粗暴地对待婴幼儿。
亲子教育随笔9
彤彤是班里的一名小女孩,她身体娇小、眉目清秀、性格安静。在幼儿园,她很少和同伴交流,老师主动与她聊天,她也很少说话。小班孩子人园已经两个月了,彤彤还是有些分离焦虑,每天来园时她总是眼里闪烁着泪光,依偎在妈妈身上迟迟不肯进活动室。
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彤彤缺乏的是自信。如何找到契机,培养她的自信心,让她尽快融人集体,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仔细观察后,我们还发现,彤彤不仅长得漂亮,也非常爱美。隔几天她就会换个漂亮的发卡,平时爱穿时尚的小靴子和外套。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彤彤特别喜欢穿一套粉红色的运动装,在家非常依恋妈妈。这些信息让我感觉到要改变彤彤,首先要让她与我们建立依恋关系。
一个周末,我在商店看到一套粉红色运动装,觉得很眼熟,我突然想起与彤彤的那套粉红色运动装很相似,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里闪过,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那套运动装。回到家后,我就给彤彤妈妈打电话,与她约定,第二天让彤彤穿上那套粉红色运动装来幼儿园。第二天彤彤穿了她最喜欢的运动装来到幼儿园,我特意跑到门口迎接她,并欣喜地对她说:“咦,彤彤这身粉红色的运动服真好看啊!和老师穿的`衣服一样耶,咱们俩的衣服是亲子装啊!这样我们更像妈妈和孩子了。”只见彤彤甜甜地对着我笑,我立即蹲下身紧紧地拥抱她,她也紧紧地依偎在我的怀里。我感受到彤彤的心离我更近了。
这一天,我发现彤彤的情绪一直很好,便趁机引导她大胆地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交流。就在这一天,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彤彤第一次在集体中发了言,尽管只是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从此,彤彤变化很大,变得大胆自信、活泼可爱了。现在,彤彤依然喜欢和我穿亲子装,而我也更深切地体会到,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孩子要有真心和耐心,也要有智慧。
亲子教育随笔10
亲子沟通,从不抱怨开始
临睡前,卓卓躺在床上,心思重重,好几次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开口了,却是眼里带着泪。
“妈妈,在你心里,我是个好孩子吗?”
“当然。”
“可我怎么觉得,你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
我轻轻搂住了她:“怎么会呢?”
她静静地任我抱着,看着我的眼睛:“那你为什么总是抱怨我?”
“我有吗?”
卓卓点了点头:“嗯,就拿今天来说。早上,你抱怨我起床太晚;我起床后,你又抱怨我动作磨磨蹭蹭;我还没吃完早饭,你就开始抱怨我做作业不主动;中午吃饭时,我没胃口,你又抱怨我连吃饭都要让你操心;好容易做完作业,我想玩会儿,你又说我只惦着玩儿;到了晚上该睡觉了,你又抱怨我太懒了,也不知道洗洗自己的脏袜子,不看会儿书,总之,你就是看我不顺眼…..”
我愣住了——没有人会喜欢被人抱怨。而我,竟然把抱怨经常挂在嘴边还浑然不觉。
看着孩子的眼睛,我无语.....
卓卓睡着了,而我翻来覆去毫无睡意。细细想来,抱怨的话我总是随口即出,诸如:怎么才考了这么几分,班里可是有人考100分的;这道题我讲了好几遍呢,你怎么还不懂?到底有没有在听;说你多少遍了,怎么不长记性,丢三拉四的毛病啥时能改;你真让我失望;计算题总是出错,真是的…..等等。如果没有她今晚的话点醒了我,我可能还会重蹈覆辙抱怨,抱怨,像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婆……更可怕的是,我竟然习惯了用这种语气同孩子说话,哪里顾及到了她的感受?
其实,经常抱怨带给孩子的只有负面影响。比如:
(1)自卑感。因为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做什么事情都会畏缩不前,父母变本加厉地抱怨,形成恶性循环;
(2)逆反心理。因为对家长抱怨的'不满,故意做出错误的事情报复;
(3)软抵抗。既然“我”在你眼里那么差劲儿,“我”就这个样子算了,你能拿“我”如何;
(4)亲子关系紧张。试想,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孩子耳边抱怨声不断,心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时间长了,对父母也就有了怨恨,甚至对家也有了怨恨;
(5)生活消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为经常生活在抱怨的环境中,遇点困难,不是寻求解决的方法,而是怨声载道,小小年纪就缺乏生活的热情。
想到这里,我睡不着了,真是: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索性起床,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只想提醒为人父母者——亲子沟通,就从不抱怨开始!
亲子教育随笔11
时光荏苒,到“红黄蓝”差不多有一年了,想起自己刚刚进入公司的情景,一切已经是那么的陌生。虽然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有着充沛的精力、创新的精神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往往由于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尽人意的地方。
刚刚走进教室就面对着一群那么小的孩子,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激动,甚至有点不知所措,可接触一段时间后,内心深处对他们的爱就被那无邪的笑容带动得跳跃起来,自己的心也好像他们一般天真无邪了。鲁迅先生曾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们常常会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他想潜如蚁穴”。在我看来,孩子就像点缀在花蕾上的露珠,晶莹透亮,那一眨一眨的眸子,映射着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与他们心灵相通时感觉自己仿佛也在融化啦,我知道,那一刻,自己也在成长。当这心理体验和情感思想接近统一的一瞬间,孩子的家长也成了我的挚友。在与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同时,也在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教育孩子的经验。
同事们的热情和善待让我打破了因陌生带来的最后一道隔阂,使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大家庭。回顾这几个月,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在我们大兴亲子园,所有的'老师都在非常努力踏实的工作着,工作中我们也有自己的快乐,一起备课时的努力奋战,出去游玩时的朝气蓬勃以及对待孩子时的精心呵护都是我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快乐源泉。在亲子园这个大家庭里,领导和老师们像父母一样给我关怀指导,同事们像兄长一样对我热心帮助,在领导同事的带教下,自己对本职工作也慢慢熟悉起来,在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得到领导的认可,真正成为了“红黄蓝”的一份子!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亲子教育教师首先要经过专业的亲子培训。在我来大兴亲子园不到半年时间里就已经被园长允许参加教师培训,并且也取得了让自己满意的成绩。通过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亲子教育教师除了学会基础亲子理论外,还要学习亲子理论、亲子游戏和本能的一些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身心发展得到更好的进步。在工作实践中的学习同样重要,读书笔记。切身体会才能真切掌握亲子教师是如何用一种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父母、孩子,如何在平等的情感沟通基础上双方互动的。我是一名资质颇浅的新老师,刚好又赶上我们“红黄蓝”的新课程的推广使用,大家对新课程都处于摸索探究阶段,对于我挑战更大。但与此同时许多前辈教师丰富资深的经验让我看到了无论如何变革,只要我们本着“真诚奉献、勇于实践,潜心研究,勤于学习”的精神从事教育与教学活动,就没有攻不破的难题,解决不了的挑战。新教案内容丰富,理念新颖,针对的是0—3岁的幼儿。起点高,坡度大,提倡“用到即学”。但作为我们的孩子来讲,他们大多都在不断的学习亲子教育,对于新课程才初步入门。在新课程方面老师们也在齐心协力努力工作着。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和前辈们一同商讨课程,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能起到些微妙作用从而为他们分担一些压力!
园长会上我们曾一起讨论过说:当教师就要当快乐的教师因为我们有教师的睿智;当教师就要当奋斗的教师,因为我们都在不断的提升自己;我们大家都在不断努力着借鉴这些经验争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所以我还是要快乐而踏实谨慎的工作,活泼而辛勤努力的工作,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一句能连成句子的话语、一个可爱的表情、一个让我想象不到的动作、一个闪动智慧的火花,都是我的快乐,都是对我教师称号的奖赏。
“歌者使人继其声,师者使人继其志”。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能把教学精神内化为一种品质甚至人格,做事如做人,工作即生活,那“红黄蓝”就是我的快乐,我的爱。
亲子教育随笔12
开设这节亲子英语课,最初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教两三岁的宝宝学英语,不过课上到现在,宝宝们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所以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依依呀呀的模仿,还挺像样。
我们英语课的活动内容有敲敲小卡片、原版宝宝英语书阅读、经典英语童谣,还有和歌曲相关的.英语游戏和涂涂画画活动。
不过孩子多大开始学习英语,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两岁开始接触英语好还是不好?中国话还不利索呢,就学英语会不会影响母语的发展?我从事儿童英语教学有十几年了,一直认为接触第二语言越早越好,请注意我用的词语是“接触”而不是“学习”,任何事情一旦扯上功利性的目的,就有些累人,成年人是没办法,而孩子当然是玩得越多越好,以玩为目的的学习活动才有意思嘛。
我们的母语环境是如此强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英语似乎还影响不了什么,除非是家庭成员中就有几种语言的特殊情况。对于小宝宝们来说,尽早接触英语,可以免除大龄孩子学英语时的心理抗拒,可以让发音器官更早地接受英语的发音特点,可以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可以扩大知识面,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可以。反正好处是很多的啦!
有人说大不落帝国的语言已是日落西山,大中华的汉语正在崛起,貌似不必那么在意英语了。嘿,没有知己知彼的能力,如何百战不殆?大中华又如何崛得起来哦。
我看英语还是要“接触”。
亲子教育随笔13
为了让孩子们更多的了解动物、了解大自然,为了促进亲子间、伙伴间更融洽地交流,经过天妃幼儿园大班组各班家委会互相商讨,开展一次亲子游活动,于11月28日,小朋友、家长、老师们带着高涨的热情来到了上海野生动物园开展亲子游活动。
动物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一路的车程丝毫没有减退孩子们高涨的情绪,来到动物园,继续乘坐着大巴士参观各个猛兽区,透过车窗看到动物们在四处活动,孩子们眼里似乎看见了一位位久违的老朋友,在车厢里兴奋地欢呼雀跃,不停地呼唤着动物们的名字。沿途一路跟随导游来到了海狮表演场,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海狮表演,让孩子们感受了一次海狮的聪明、可爱。接下来的一些自由参观活动,让孩子们与动物有了更多亲密接触的机会,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留影纪念这一快乐时刻,下午大家一起观看了动物表演,各种动物纷纷表演了各自的绝技,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一场又接着一场的动物表演,令孩子们兴奋不已,有的孩子真的.是对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再参观或是动物表演后,随处都可见到孩子和动物朋友合照的场景,看完了所有的动物演出后,大家才捧着相机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程。
亲子游活动不仅增进了同伴与亲子间的融洽关系,而且丰富了孩子对动物更多的了解,孩子在参观的过程中;与同伴的交流中;在与动物近距离亲密接触中了解动物、喜爱动物。从孩子们毫不掩饰的表情和天真的话语中感受得到对回归大自然,亲近动物的喜爱,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孩子们小小的内心萌发了爱护动物的冲动劲儿。一次活动,一次不同的体验。拉近了亲子间的关系、拉近了家庭间的交流、拉近了家园联系,为孩子的健康、和谐、快乐成长注入了活力。
亲子教育随笔14
这个世界有两种孩子,一种是自己家的孩子,另一种便是别人家的孩子。
好多妈妈吐槽,孩子越大越熊了,以前只是顽皮爱搞破坏,如今对象不是物品了,转为人。看到小伙伴比较老实,就爱打他欺负他,肿么破?
@哈哈熊:今天宝贝在幼儿园又因为跟小朋友抢玩具把别的小朋友给打了,还把他给打哭,小朋友妈妈都来投诉。
@我是小乖:我家那小崽子更郁闷,不仅爱打人,还爱咬人,不知道哪里学来的?!
@dudu妈:你们说的是男孩子吧,我家那个女娃也是这样,做不成一个安静的女子不说,学人家打人是要变成小太妹的节奏吗?好忧伤。
可能有些家长还会沾沾自喜,说这样总比被人欺负的强啊。其实,这样真的好吗?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贴上“凶恶”、“厉害”、“坏孩子”的标签,很可能在幼儿园里失去同伴,甚至被孤立,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遇到爱打人的熊孩子,有时候会一个头两个大,教育不听,打也不是,究竟如何教育他呢?
第一招、分析孩子打人的原因
事出必有因。3~6岁之间的幼儿大多都处于‘自我’的阶段,与人的沟通能力较差,想要某件东西或者不想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时就会以肢体动作来代替,从而产生攻击性行为。有些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打骂孩子,吓唬孩子,你造吗,一边说着“不许打人”一边打孩子,这会让孩子怎么想?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杜绝“以暴制暴”,既然不允许孩子打人,自己也不能打孩子。
正确的做法:询问孩子为何打人,让孩子说出事情的原由,然后再跟孩子好好讲道理,不要一味地使用暴力,因为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父母越是暴力对待孩子,其叛逆心理就越强,反抗父母的决心就更大。所以,孩子犯错父母应先找原因,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第二招、教孩子正确管理情绪
如果孩子以打人作为宣泄情绪的方法,那么这显然是不对的。你要好好跟他讲道理,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不是好孩子的做法,然后引导他通过一些正当的方式去管理情绪。
正确的做法:父母应该教孩子发泄的正确方式,比如向父母或朋友、老师倾述自己心中的不愉快;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关于管理情绪的绘本,例如《生气汤》《菲菲生气了》等等,让他能寓教于乐,在学习中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远远比打骂他来得更有效哦。
第三招、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中夫妻的作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关系越好越和睦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必然是温和的,反之,在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就会有攻击性行为。
正确做法: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绝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对孩子给予更多积极的关注和尊重,鼓励孩子的正确行为,能让孩子更愿意倾听、学习和改变。一旦发现孩子打人一定要及时阻止,并好好教导孩子,避免极端教育方式助长孩子的叛逆心理。
第四招、多关注孩子陪伴孩子
有时候孩子犯错只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并不是真的想要打人。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说明父母就要好好反思自己,是不是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平时对他忽视不理,导致孩子产生这种负面的想法。
正确做法:不管工作再忙,家长们都要多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不要让他觉得孤独,要给予他更多的关爱,填满他内心的空缺,不然坏情绪影响了孩子。
【小结】
孩子的行为,其实都是对家庭教育的反馈。一个良好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性格会更加正面,待人处事更加成熟。当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父母要多关注孩子,了解原因,对症处理,才能让孩子纠正错误。
亲子教育随笔15
近日,我参加了金桥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和家长们一起观摩了冯老师的一个大班绘本阅读活动《买梦》,然后冯老师与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进一步和家长阐述了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并非常注重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与支持。
的确,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孩子阅读可以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3—8岁是一个人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尽管他们还不完全识字,但是各种图文并茂的`书,能够让孩子与书对话。孩子阅读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听故事、看戏,甚至观察人的表情行为,孩子在图画书中阅读的不仅有童话故事,而且有儿歌、童谣,这样可使孩子接触到语文的多元风貌。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与温暖陪伴,培养孩子早期阅读能力,是给孩子最好的人生发展的精神食粮。
冯老师每天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鼓励孩子每天阅读;并增添部分经典绘本,带领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集体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安静读书、一页一页翻着看、爱护图书、每天阅读等;在交流中积极发动家长,把孩子家里的好书带到幼儿园来与同伴分享;图书要丰富,争取人手一本,并在丰富班级图书的同时,实现班级间的图书漂流,扩大阅读面;通过“小手拉大手”家庭阅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
家长们听了后产生了很大的共鸣,在现场还进行了亲子阅读情况的调查,调查表明这个班内的家长自孩子读小班时就开始重视亲子阅读,三年来,亲子阅读给了家长不小的惊喜:他们发现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孩子的眼界也开阔了,通过阅读还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亲子阅读”,不仅仅只是读书,它还是一种沟通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享受了到读书的乐趣。 因此对于亲子阅读活动,家长们都非常赞同和支持!
是啊,阅读为大家点亮了一盏智慧明灯,让我们和孩子携手一起共同成长、共同丰富自己,让这盏智慧明灯照亮孩子们的心田和他们前进的道路,指引他们健康的成长!
【亲子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的随笔11-08
【经典】教育的随笔08-03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4
教育的随笔【经典】08-05
教育的随笔09-27
教育随笔08-04
关于教育随笔04-05
大班的教育随笔04-06
数学教育随笔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