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月是故乡明

时间:2022-10-05 21:25:19 随笔 我要投稿

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1】

月是故乡明

  月出东山,日渐圆润,大街小巷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告诉我,中秋节快到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游子来说,团圆的节日里,心情总是有些复杂、异样。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平日里只适合浅尝低酌,意味淡淡,乡思悠悠;但每逢佳节时分,却总是不由得让你酩酊大醉,感慨万千。

  乡思入心,乡情入骨啊。

  那份思乡的情愫啊,怎么能用语言表白得清。

  “菊黄蟹肥秋风凉,酒美肴佳明月光。又是一年佳节至,几多游子梦故乡”。

  对着渐渐浑圆的月亮,在淡淡的乡愁中,我胡乱吟出这首小诗来。

  语言在浓浓的乡情面前总是显得很苍白,很无力,也很无奈。

  但是,我有什么办法,什么方式表达我的那一份心情呢。

  此时的故乡又到了“明月别枝惊鹊,秋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了的时候吧。

  我知道,我怎样的思念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也同样惦念着我。

  是啊,哪个在外的游子何曾不是让故乡的亲人们牵肠挂肚,夙兴夜寐的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别细细缝,意恐迟迟归。”这其中所包含的拳拳的慈母情怀,所蕴涵的切切牵挂之意,所欲表达的人间真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得出的。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种国家情怀。”把一种亲人之间彼此牵挂的情感上升到人家大爱层面,上升到有关家国的意义上,可见乡愁在凝聚中华民族方面不可或缺,意义深远而重大。

  世界上,还有那一种情愫又能担当如此重任,获得如此殊荣,让十三亿的炎黄子孙不约而同、毋庸置喙地高度认同呢?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年轻时读余光中的这首小诗,总认为诗人有几分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之意。

  年轻的时候,做过许多离家去流浪的梦,自由自在,走遍天涯,阅尽人间春色,纵览大好河山,那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

  但是,当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走出了家门,离开故乡去闯荡的时候,才知道诗人内心的那份苦涩与牵挂。

  少不更事的人,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去欣赏世界各地的风景,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但是,当自己真的长大,真的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或淡淡,或浓浓的乡愁乡情把你浸润,你氤氲在思乡的情感中度过一年又一年。

  明月千里寄相思。

  面对着这一轮明月,我们有太多的祝福的话要对亲人讲,有太多的思念之情要对亲人诉。

  然而,关山万里,山隔水阻,有许多时候我们只能让明月作为特使,拜托它转达我们深深的相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到中天,更加明亮,月亮里的桂殿兰宫似乎也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隆重的节日了。

  远方的游子啊,对着月亮许个心愿,让月亮之神把我们的情意送回故乡,送到亲人们的心上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是故乡明【2】

  是谁,在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样偏执地吟出一句别有滋味的诗句来——“月是故乡明”。

  简简单单,清清浅浅,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解释了我们情感与认知之间那奇妙的天秤。

  因为深情,所以偏执。

  这就是为什么加利福尼亚更透明的阳光,莱茵河畔更圆满的月亮,剑桥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远远及不上家园日暮时点起的那一束桔黄的灯光。

  只因这是我们所熟悉而深爱的地方。

  南方小城温暖湿润的空气,菁菁校园里若有若无的花香,来来往往的人,似留相识的脸,母亲洗过的洁净的衣裳,老师批过的严整的笔记……这一切都让我们享之坦然并且心存感激,任是将来走远了,在异国他乡也能满心骄傲地怀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绵绵的,水不秀丽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园说不上多么与众不同然而因为自己每一日的轻轻走过而认定了她的美丽;衣服即使并不崭新明艳可因为有了母亲的抚摸而感觉得到它独特的温柔与芬芳。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感牵系,因着这种牵系,便含着笑,含着泪,纵容了自己的那份偏执的认知。

  老舍去过巴黎,住过伦敦,可痴痴念叨着的,还是北京。

  说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庄重;说人家的城市喧闹, 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读者看着看着便要笑了,“好个明显的地域情结嘛!”然而谁不知道,老人这一份固执的喜爱,不留情面的批评,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秤,早己沉沉地倾向了他从小生长的京城。

  因而,老旧的城墙是美的,养鸟种花的人们是美的,连那黄包车师傅的咳喝声,也是那样好听的乡音呵。

  萧乾的好友远居美国,几十年了,却不喜欢美式的生活,仍将院子装点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样渴望要一颗家乡的枣核……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许多的美好,并非我们看不到,并非我们不愿赞美,只因它激荡不起心中的最深处的涟漪。

  正如那异国的月亮,怎么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见出李白杜甫的诗情画意来;而许多的不完满与平凡,也并非我们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舍的牵系,所以便固执而不悔地爱了它。

  就如同母亲对并不美丽的女儿;国民对并不富强的祖国。

  “月是故乡明”,诗人的声音穿过千年的白霜与夜晚,道出了我们最不容辩驳的理由。

  于是,我们会心—笑。

  因为深爱,所以偏执。

  月是故乡明【3】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

  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

  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

  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

  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

  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

  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

  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

  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

  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

  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

  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

  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

  流光如逝,时不再来。

  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月是故乡明】相关文章:

月是故乡明02-17

月是故乡明征文10-10

《月是故乡明》教案09-22

月是故乡明作文04-20

月是故乡明作文[精华]12-16

(精品)月是故乡明作文10-11

月是故乡明的随笔散文10-09

月是故乡明作文(15篇)04-30

月是故乡明作文15篇04-24

月是故乡明作文(精选15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