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宋村的苹果树
宋村的苹果树,树是村子的伞,护着村子,更护着村里的人,以下的宋村的苹果树美文,欢迎往下阅读:
宋村的苹果树【1】
村落往往是和树长在一起的。
树是村子的伞,护着村子,更护着村里的人。
遮阴纳凉有杨树、柳树和桐树;给予饭食有榆树、椿树和槐树;当然,柿树、桑树、枣树,那更是孩子们的厚爱。
于是树就成了村庄的魂,成了我们的根。
提起宋村,十里八乡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里产苹果,当然这是那时的印象。
今天的宋村已湮没在了关中平原成千上万的村落之中,没有一丝特色能让它与众不同了。
可那时,西安人甚至甘肃兰州人吃的苹果大都产于宋村,而且那苹果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秦冠。
据说那果树栽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
我记事时,果园已达千亩之大,且个个粗得一个小孩抱不拢。
不过,自从看了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后,一直有个问题萦绕我的脑海,那就是割资本主义尾巴时,为什么我们村里的树没被砍伐?没有大人有兴趣去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就常常把村支书——我的一位伯父,想象成一个英雄。
正是他,虽然身形很瘦,但一身正气,伸开双臂,挡住了拿着斧头刀锯的革命小将的去路,保护下了这片给我们整个村子带来不尽荣耀与富裕的果园。
尽管后来也知道了割资本主义尾巴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事,但直到我离开家乡,或者说直到今天,支书伯都是我敬重和怀念的人!
当第一缕春风吹过,当河边的柳芽冒出,当院中的桃花绽放。
去吧,往村北去吧!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北边,是一片粉红色的海洋,铺天盖地而来的是一个粉装的世界。
大大小小的枝杆上,是一嘟噜一嘟噜如绣球般的花。
这时,我们是可以伸手折几支的,绝没人说我们破坏生产,因为花太繁太盛,果子就会又小又密,反倒结不出好苹果。
这时村里的年轻人都会赶到果园,拿起刀刃像弯月一样的剪刀去剪掉繁密处多余的花朵。
这事大家称之为疏花。
这时像我等爱美之人就会央着哥哥姐姐剪几支待开的枝条下来,拿回家去,装在瓶中,臭美几天。
后来读到了袁宏道的“绿烟红雾”,我就想,西湖也就如此吧,当然我可能有点井底之蛙之嫌,但“最是故乡美”是可以表达我当时的想法的。
夏天的果园是不太去的,果子又没熟,树下的草又高,不小心会碰到蛇。
倒不如在树旁小路上抓抓知了、找找蝉蜕,或给自家养的猪去拔点草更有趣。
到了秋天,当阵阵的果香从村北溢向村子时,我们早已按捺不住嘴里的口水,争先恐后的向北跑去。
尤其是开摘的日子,全村老幼齐上阵,按各个生产队的区域,一片一片齐齐动手。
如今去的采摘园,那果树高不过两三米,硬硬的枝杆上挂着能数得清的果实。
那时我们村的苹果树,有着一拢抱不透的主杆,高到三四米,大约在一米五左右就被科学的剪压成三个枝杈,然后向上生长。
当年学到“硕果累累”这一词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在说我们村的苹果园。
那些日子,是众人欢腾的日子:大家的脸上整日洋溢着快乐的神情,村子通往外面的路上有着络绎不绝的嘀嘀作响的大卡车,遇到司机师傅心情好,路过村子时,还会把我们捎上一块到果园去。
那些日子,是集体饕餮的日子,大家都是以果为食。
坐在树上吃,躺在苹果堆上吃,睡在装满苹果的筐子上吃,甚至稀饭里也下上苹果。
到现在我还经常三颗苹果顶一顿饭,有时连老公也都不忍看下去,提醒着说:“牙酸不?”我予以他的回答永远是骄傲而睥睨的眼神。
可以说现在我吃苹果的功夫就是那时练出来的。
当然带来欢腾的还有村里的经济收入。
我们村的日子比起周围人来说好很多。
不会忘了每年冬天村里给大家拉回来的一车车牛肉。
当然是些杂碎肉,那些肉是从冷库里直接拿出来的,到村里时还是坚硬的大块大块,人们便抡起大板斧去砍,想想,那是何等豪迈的场景!和其他村子比,在冬天能吃几顿肉的生活绝对是令人眼羡的。
每逢这时,爷爷总是亲自下厨,将肉反复洗净,煮上一大锅鲜鲜的肉汤。
然后,我和弟弟就被派去用罐子将肉汤送到几个姑姑家,大家一起美美地吃上几顿。
果树给大家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村的小伙子绝不会娶不上媳妇。
真的,媳妇还个个貌美如花,勤劳善良。
包干到户后,村子更是一片生机盎然,你见过苹果像大土堆一样堆在各家的院子吗?我见过,那会,我们村比比皆是。
树也有老去的时候。
几年前,去姑姑家,路过昔日的果园,我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色,一大块一大块的麦田中间,只有一小片一小片的苹果树,那是人家新栽的。
如果不是那残破不堪的冷库还凋零在那里,宣告着昔日的存在,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往日那茂腾腾的,让我们村人自豪骄傲的果园。
果园上空飘过的笑声仿佛就在昨日,可现在……我瞬间明白了什么叫沧海桑田!日子,就这么飞逝而去了。
当“富士”“嘎拉”这些洋品种的苹果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时,那些带给我们快乐与财富的秦冠,去了哪里呢?
我想念吃秦冠的日子!
家乡的原野【2】
梨树县刘家馆镇有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做东五家村。
我的家就在这里。
我喜欢这里。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原野,郁郁葱葱的松林,一年四季,景色不同。
春天,田野里的小草刚刚探出头来,风声就已经在松林上空演奏着宏大的交响乐,宛如奔腾的马群驰过原野。
当春雨降临,微雨中送来凉丝丝、甜润润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生机。
辽河的冰早已融化,河边的泥滩上有燕子斜斜掠过的身影,它们在衔泥筑巢。
牧鸭人赶着鸭群,缓慢地走着,鸭子排成长长的一列,将沙哑的鸣声洒落一岸。
天空逐渐明亮,太阳的脸火红起来,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
夏天,炎热的日子让人无法忍受,庄稼苗垂着头,无精打采的模样,高大的树木,一动不动呆呆地立着,叶子打着卷,盼着雨水的降临。
我也希望下雨。
雨后,我就和妈妈到南山坡上中采蘑菇。
南山坡上有大片的林带,据说是三北防护林的部分。
林中有低矮的小草,沉积的枯叶,草丛长满了红褐色的圆圆的蘑菇,形状像驴耳朵,乡里的人就叫它驴耳磨。
我多半是采不多少蘑菇的,一只蹦来跳去的小鸟,两只赛歌的蝈蝈,一丛结满黑红色果实的桑树,一条细长的草蛇都会吸引我的注意力。
当母亲的篮子装满蘑菇时,我的小小的篮子刚刚盖满底部,于是趁着母亲不注意,将她篮子里的蘑菇悄悄转移到自己的篮子······
秋天,风声旷远,天高云淡,天地之间,一片苍黄。
每每这时,我都不得不噘着嘴跟在母亲的身后,一起到地里去。
广阔的田野里,庄稼成熟了,等着收割。
高粱被拦腰砍断,码成垛子,玉米还挺立着,那硕大的玉米棒子,歪着头,等待着人们把它们从杆上掰下来。
在父母掰玉米的时候,我就得将零散的玉米归到一堆,这时想玩都不成的了。
到了晚一些的时候,才会有雇的四轮车来拉玉米,我喜欢躺在高高的玉米垛上,一边听着车的突突声,一边看着夕阳一点一点垂落,晚霞铺满天空,天就渐渐暗了下来。
冬天的原野是萧索的。
风吹过旷野,枯草呜呜;风吹过树林,树枝相互碰撞;风吹过村庄,村子安安静静卧在原野上,偶尔传来狗的叫声。
冬天里,我曾经最盼着下雪,下厚厚的雪。
我就会和父亲一起去野地里撵野鸡。
没有食物的野鸡,在雪地上飞不起来,很容易抓到的。
不过这几年,村里不允许我们撵野鸡,说野鸡是野生动物,需要保护。
我的乐趣便丧失了许多。
现在,我离开家乡,来到四平二中。
紧张忙碌的学习之余,我常常想起家乡,家乡的原野以及正在那片土地上劳作的父母。
无论我在哪里,我的根永远扎在那片原野上。
雪莲【3】
感谢生活给我机缘,到河南开会,与你相识。
尽管短短几日,短得来不及细细品味,却是那么意蕴深长。
报到那天,听说来自西藏的你是我的同乡一一吉林人,还是位朝鲜族女同胞,我的脑海里立刻勾勒出一个身姿亭亭、潇潇洒洒,很有载歌载舞韵味儿的中年妇女人物速描象。
当我叩开房门,现实撞碎了我心中的图画。
高原紫外线使你成了个牧羊女,黑黝的脸庞,粗糙的皮肤,朝、汉、藏三种语言混杂的口音,反到使我对你更加敬佩起来。
我们欢快地投入中原古都博大神秘的怀抱。
你给我讲比山高的城阙,比城高的宫殿,游客纷至、商贾熙攘的八角街,令人心醉的奶络、酥油茶,讲得最多的还是冰清玉洁的雪莲。
你说雪莲生长在高原的冰山雪谷,迎着风雪严寒开放,那椭圆形的叶子,薄而狭长的花瓣十分可爱,花还可以入药,还说等有机会我去西藏,一定带我去领略雪莲的风采。
从你对西藏的厚爱中,我理解了你为什么如碎如痴地喜爱雪莲。
听人说,你是大学毕业自愿去西藏的。
高山缺氧综合症把一些活蹦乱跳的小伙子都折磨成小老汉,你却以一无反顾的勇气和永不反悔的自信在那里扎下根来。
光阴流水13年,你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世界第三极的西藏高原。
我相信,13年并非短暂,你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艰辛和痛苦,有许许多多的沉闷和渴望,你也一定想远在东北的父母,想本属于你的故乡都市,但高原赐给你的理智使感情的指针每每回归,那里有你的位置、事业。
这些你都没讲,也不会讲。
我知道,你的艰辛远远多于浪漫,因为你对西藏有几多情丝,就会付出几多代价。
与你同去的20多名大学生,大都以各种理由离开了西藏。
你们夫妻都是吉林人,都是大学生,完全有理由、有条件调回内地呀!我曾冒昧地问过你,你只是淡淡一笑:“适应了”。
我原以为,或许你天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女强人。
其实不然,相处几日方知,你也是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细腻温柔的女人。
记不清那天我们是怎样把话题扯向孩子的,仿佛一下子触动了你最敏感脆弱的神经,眼里流出别样的神情。
女儿12岁了,可是在你身边的时间廖廖可数。
你爱她想她,两次把她从老人身边接回西藏,可高山缺氧综合症折磨她病了两场,没办法,母女俩只好天各一方,遥遥相思。
稍有闲暇,你就手不离针不停地在为女儿织那件红得耀眼的毛衣,把慈母深深的爱都融进针针线线里。
那天晚上,我一觉醒来,只见你埋在台灯下写着什么,你回头歉意地轻声对我说:“打扰了,给父母写封信。”我劝你,“从西藏出来一次不容易,顺便回吉林看看吧!”你摇摇头:“不啦,回去还有好多工作呢! ”一种难以名状的敬意从我心头油然而升起。
临行前那天,大家都大包小裹买回一大堆河南特产,你却背回一兜大蒜。
我疑惑不解,你告诉我,你喜欢那里人们无猜的亲情,高原缺氧做不熟饭,人们都喜欢吃食堂,亲亲热热象一家人一样。
谁回内地带回什么好吃的东西大家品尝,你带的大蒜就是为大家准备的。
一颗多么执着的心哟!
长鸣的汽笛,终于扯断了我们紧紧牵着的手臂。
站台上,你送我一张精美的雪莲画片,留作纪念。
我爱不释手,将它紧紧贴在胸前。
列车徐徐开动,隐去了你那熟悉的身影,我禁不住激动地向着远去的你倾心地高喊:“朋友,你就是雪莲,你就是雪莲”!
【宋村的苹果树】相关文章:
宋思明经典语录11-11
分享宋思明语录10-07
宋王朝灭亡原因10-01
宋思明语录整理10-06
宋明的故事教育随笔10-04
宋卫平的励志语录11-15
宋思明的语录38条01-17
宋思明经典语录摘选10-07
黄山宋祁导游词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