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乡村的年味

时间:2022-10-05 23:15:52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村的年味

  乡村的年味比城市的浓,以下的乡村的年味美文,欢迎往下阅读:

乡村的年味

  乡村的年味【1】

  当岁月的脚步踩着冰冷的黄土地迈进寒冬腊月,一种喜庆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

  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几十年了,时间的长度早已经超过乡村了。

  但是,每当腊月临近了,自己却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担心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在城市生活二十多年,我只在城市了过了两次年。第一个年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

  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漂亮。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须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在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搬着指头数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乡村的年味【2】

  腊月,年味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和城市里过年时的冷清相比,乡下人是十分看重这过年的味道的。过年,是乡下人一年来难得的休闲娱乐的节日,他们会用自己朴实的方式,把年装扮得异彩纷呈。年的味道,就在他们的一声声欢笑中,在买回的一担担年货中,在一盏盏灯笼中,在一阵阵鞭炮声中变得越来越浓。

  庭院里那一株株燃烧的红梅,是点燃乡村早春的鞭炮。盛装的姑娘,是新年的眉眼。而火红火红的春联,是新年最吉祥的祝福,化作了乡村丰年的音符。

  此时,辛劳了一年的农人们,便会抛下生活中的烦扰,把自己融入进欢乐的海洋。舞狮子,踩高跷,唱大戏,抢新娘,一派锣鼓喧天,祥和吉祥的热闹景象。

  乡村的年,最有味的应该是除夕夜。民谣点亮了乡村不眠的灯盏,家家户户的兴奋与欢乐在静谧的灯光里流淌。灶膛里燃着一家的红火,炸圆子、炒蚕豆、煮花生,浓浓的香味把小村熏染得芳香醉人。灶膛里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把来年的日子烧得旺旺的,一串串的红辣椒,像一盏盏高挂的红灯笼,照亮农家的年月。

  小孩子天真而快乐地在农家小院跑着跳着,放鞭炮,滚铁环,玩家家,把童年的欢快尽情地挥洒。妇女们则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嗑瓜子,剪窗花,纳鞋底,把一年来的喜怒哀乐和闺蜜一起分享。

  此时的男人们,则显出一种朴实的粗犷,他们买来几瓶老白干,邀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炒上几个菜,边吃边聊,计划着来年的生计。他们大口地吃着肉,大碗地喝着酒,划拳的吆喝声响切整个村庄。他们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靓丽的装扮。在他们朴实的言谈中,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生活美好的向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年的脚步,就在农人们期盼的目光中,越来越近,新年的钟声,伴随着美好的祝福,敲响在乡村寂静的夜空。新年,终于来到了村民们的中间。

  即使年已过了,年的味道也并不会在乡村消失。整个正月,乡村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走亲戚,访朋友,唱大戏,耍龙灯,好不热闹。这年的味道,要过了正月后,才渐渐地淡下来,整整两个月,年味都在乡村的上空弥漫着。

  农历二月,是播种的季节,乡村的人们,在收获了一年的喜悦后,便会把来年的希望种在自己土地上,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属于自己的幸福。来年的新春,一定是丰收的时节,乡村的年味,永远飘在每一个农人的心间。

  乡村年味【3】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家乡的年俗,就像他们的人一样,沿袭着古老的习俗,透射着纯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乡野泥土的味道。

  进入腊月,家家户户清扫房屋。挑个晴好的日子,男人们把家里的东西搬到院子里,用鸡毛掸子一遍又一遍地掸墙壁,房顶,清扫沉积了一年的灰尘,唯恐有尘埃藏在旮旯里。然后是一件一件地洗家具,擦玻璃。女人们一大早就开始浆洗床单,晾晒被褥。收拾过的屋子,亮堂了许多。乡村上下就有了过年的感觉。

  腊月初八,一大早,乡村小路上人流不断,他们赶往自认为能保佑一方平安的小庙里喝腊八粥。许多善男信女早就自发地赶来帮忙,支好了大锅,烧好了稀粥,洗好了碗筷。喝过腊八粥,农活渐渐少了,年味慢慢有了。

  女人们间早就相互约定哪个时候蒸米粑了,她们要做好前期的一切准备。大米得提前一天浸泡,用石磨将浸好的大米碾成浆,再把发酵好的米浆在模盒里印出周正的样式,之后排放在专用的蒸垫里。男人则把一捆一捆劈好的柴禾填进灶膛,火苗吐着红红的火舌在跳跃,变成袅袅炊烟缭绕在天空。一股热气腾腾的香味从厨房冒出来,弥漫在小院里,飘在村子的上空,飘向遥远的田野,年的气味越发浓了。

  米粑蒸好了,还要炸油果子。用自家地里种出的油菜籽,榨出黄澄澄的油。女人把发酵好的面粉擀成方方正正的一大块,再切成一样大小的正方形。这些方形的面块被她一摆弄,放进油锅炸出来,像一个个喜庆的喜字;又把面揉搓成长条,拿起剪刀,不一会的功夫,从油锅里跳出了黄酥的“麦穗”、金色的“玉米”。

  蒸好的米粑、油果子,用一个大筐,一层一层摆好,像是一件件工艺品,放在没有烟火熏烤的小房间里,隔三差五进去看看。男人早就买了大红纸,找人为自家写好春联。年越来越临近了。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再次清扫一遍院落;给牲口们喂好食料;拿出写好的春联,买好的门神,按次序贴好;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年味越来越浓地聚集在村子上空。

  三十晚上,家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赶回来,和家人一起过团圆年。主菜里一定有鱼,鱼头一定朝上,并且只能是象征性的动动筷子,寓意“力争上游”“年年有余”。年夜饭要吃够时间,吃出一年辛劳后的喜悦,吃出庄户人家的实在。

  三十晚上是不大串门的,辛苦了一年的庄户人,这天晚上家家过得最快乐,最开心。围着火炉,熬一壶浓浓的香茶,装几盘瓜果点心,那个香味,至今想起来都馋。“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彻了夜空,星星点点的亮光在村子里闪烁。过年的气氛浓郁地弥漫开了。

  大年初一早晨,开门的吉祥鞭炮声唤醒了沉寂的村庄。各家的大门开了,厚实、凌乱的脚步声响起来了。这是乡亲邻居穿着新衣服新鞋登门给长辈们拜年。小孩子们的嘴巴早被大人教得甜甜的,“爷爷过年好!”“奶奶过年好!”“叔叔过年好!”“婶婶过年好!”女人间相互说着她们认为最祝福的话。男人们对长辈的礼节是作揖;双手抱拳,双脚合拢鞠躬,千万句的祝福,都包含在这个恭恭敬敬的动作中。

  一句句问好的话语温暖着亲人,一声声祝福增进了乡邻之间的友情。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人人沉浸在年的祝福声中,家家包裹在年的欢乐气氛里。孩子们吃着玩着,嘴乐呵得像裂开了的桃。更有亲朋好友间的走动,大人脸上的皱褶里也写满着幸福。“孩子望过年,大人盼插田”,在新春的雷声中,他们祈祷新年的风调雨顺,期盼幸福生活的开始。

  在年的轮回中,父母一年年老去,我们一年年长大。自从离开老家,生活在城市里,每年我都会带着妻小回乡过年。那些古老的习俗,繁琐的礼节渐渐少了;穿着时髦的衣服,品尝着一年比一年丰盛的年夜饭,但始终找不出当年新衣服穿在身上温暖的感觉,吃不出当年粗茶淡饭的香味,更没有了当初浓浓的年的氛围。现如今回乡过年,只是多一个探望长辈,亲朋聚会,晚辈沟通的机会而已。

【乡村的年味】相关文章:

年味02-21

年味的作文02-24

家乡的年味03-03

年味随笔10-07

年味的作文【热】05-11

家乡的年味作文02-09

年味的作文【荐】04-18

年味的作文【热门】04-28

关于年味的作文05-07

【精】年味的作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