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笔作文 篇1
心灵的沿海地带,是受难船驾着疲惫身躯扑向的地方,或遇暴雨飓风,或遭暗礁伏击,即便沉船,那流向港湾的潮水依旧携着它曾不顾安危投入海湾怀抱的信念涌动着。
常言世事如棋,却未曾知道故乡给了你这盘棋和志在赢棋的信心
远离故土,那乡思便如丝般积淀,环绕于身边,直至束缚,直至窒息。那种欲罢不能的不羁正是乡土永不削弱的亲和气息。
乡土可使人陶醉,行至故土的街巷野荒,即便阴沉渐雨,却饶有一番诗兴。街边的喧闹与夹杂着袭来的乡音总是令人倍感愉悦。偶尔哼着歌调的骤雨是一场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欢奏。
乡土亦可使人彷徨,游子对于异地的房屋不过是一个管理者,而故乡的土地,每缕风和每寸春光皆由他掌权,异地街市的嘈杂,那陌生的方言,穷冬烈风中那裹着蜷缩着的身躯,那匆匆走过的.在路灯下被拉长身影却突然隐匿的背影。对自身应重返故乡或是异地漂泊的游子选择了踌躇,对故乡的思恋成为一种无法抹去的痛楚。直至他们事业有成,厌倦了城市喧嚣,有足够的信心去完成故乡对其不变的期待之时,才发现,并非自己略晚投入故乡怀抱,而是故乡自其离她而去便伸出双手呼唤着他回来的依赖。
故乡对游子来说是一份寄托,对恒久挚恋于她的怀抱的乡人,是一种望月残犹歌故乡月明的爱恋,是一种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向往。
乡土的呼唤是震慑游子心的呐喊,她令人们辨清方向,走上回家的道路。
随笔作文 篇2
20xx年5月17日,阳光明媚,松阳县城县城新华街70号卫生局大门口设捐款台,松阳县红十字会发布汶川震灾募捐书,红十字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爱心,以帮助灾区渡过难关。我和温州医学院实习生何伟玲参加红十字募捐志愿者活动,欢迎大家踊跃献出爱心。活动现场人如潮,过路行人纷纷慷慨解囊,你一元,我二元,积少成多,精神可贵。在松打工的一名不留名重庆人,看到家乡受灾,捐款100.00元略表爱心。5月22日上午,我参加单位职工捐款和党员“特殊党费”共200.00元表爱心。
大红爱心榜上,有你的名字。龙头企业雷克摩托车公司董事长应文杰捐款1万元,员工捐1.2万元。县实验小学处州晚报小记者团王怡舒等五位女同学拿着爱心募捐箱上街,放弃中午休息时间,积极主动宣传,大人们纷纷慷慨解囊,共收到善款1793.00元,还拿了一些宣传无偿献血资料去散发。占利军外婆坐着轮椅捐款50.00元,车老板张顶国捐款50.00元。下午收到西屏三桥公司6100多元,欢乐幼儿园捐款4701.00元。一天共收到8万多元。截止到现在,县红十字会通过银行、邮局、街上摆台等多渠道收到爱心捐款38万多元,准备上交市红十字会,最后转赠到汶川大地震灾区,一分一厘,积少成多,把银子用在刀刃上。爱心募捐表达了松阳人民对灾民的一片浓浓关爱之心。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这是一次罕见的、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我县广大人民群众扶危助困的关爱之情。为此,松阳县红十字会向全县发出紧急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迅速行动起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为处于极度危难之中的灾民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救助,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摆脱困境,度过难关。
地震灾难突然降临,许多同胞的生命刹那间被死神夺走,家园也在瞬间毁于一旦,还有无数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这场灾难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考验,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在这严峻的时刻团结一心,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献上真情、传递温暖、送去爱心,帮助灾区同胞战胜灾难。
20xx年5月20日,按照卫生部疾病控制局要求,一支由叶金龙、杨利伟、徐伟旺和孟军四位卫生人员组成的赴川疾病控制应急小分队正在待命,准备奔赴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平武县执行消毒杀虫、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虫媒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粪便尸体处理和心理卫生工作,根据中央卫生部制定的卫生防疫工作要求,将带上漂精片、溴氰菊脂、含氯消毒液等消杀药品,背着“浙江卫生应急救援”旗帜,准备碘酒、体温计、棉签等医疗用品,为灾区防疫工作出力。
人人献出一份爱,一份情。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的'将来,汶川大地上,重建一个全新的汶川。祝愿好人们一生平安。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用爱的温暖和爱的力量,争取早日取得抗灾战争的胜利!
随笔作文 篇3
如果总是以自己为圆,窗外清新阳光的风与温暖的阳光就进不来,青春期的孤独感,有时就是这样产生的。
朋友的每一次背信弃义都增加了几分我们对于金钱威力的.信赖。
青春的阳光,照亮阳光我们,追求的方向,让我们认准目标,展翅高飞,为给未来增添一处美丽的华光而努力。
随笔作文 篇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感动就像虚无飘渺的“那人”,我们在纷繁人世间疲惫了身心,渴望寻求触动心灵的感动,但常常寻而不得。孰不知,只要我们蓦然回首,感动就在那“灯火阑珊处”。
十一月的秋天,丝丝细雨缠绵而下,伴着风的舞步轻轻地拍在人的脸上、身上。我骑着车在蒙蒙细雨中穿行,寒风冷雨逐渐带走身上的温度。我一心想着回家,路边的行人也神色匆匆。汽车呼啸而过,扬起洼地里的雨水溅在路人的身上,叫喊声、咒骂声不绝于耳。在这样一个雨天,世界也是喧嚣烦乱的。
经过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我刹住电动车,蓦然回首,路边停着一辆三轮垃圾车。车上盖着一层塑料布,定睛一看,在塑料布下有一位环卫工人撑着伞蹲坐在那里。那是一位老爷爷,沧桑的岁月在他瘦削的脸上刻画出一道道沟壑,就像古木的年轮,是岁月的'象征,是对苦难人生的礼赞。细雨蒙蒙中,他那一身黄色的工作服格外显眼。他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雨水顺着雨伞的边缘滑落,滴在他的衣服上,他也不伸手去拂一拂。在这样一个嘈杂的世界里,一切都在躁动着。行人的咒骂、汽车的轰鸣,甚至路边的树木也不甘寂寞地拍打着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只有他静默端坐,周围的一切似乎在他面前都消失了。
他该是累了吧。是啊,在这样一个微冷的下着小雨的周日下午,除了归家、上班的人还有谁会离开温暖的小窝,在外面忍受风吹雨打呢。再看看四周的街道,干净整洁,没有刺目的白色垃圾,只有几片忍受不了风雨侵袭的树叶从枝桠上悠悠落下,静静地躺在地面上。这应该都是这位老爷爷的功劳吧。年迈的他本应待在家中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可是他现在却在风雨中为人们清扫马路。我不知是什么样的苦衷使他放弃原本安逸的生活选择当一名环卫工人,但我被他尽忠职守、任劳任怨的精神折服,被他内心的坚毅感动。
常苦恼于感动寻而不得,其实平凡生活中的感动却无处不在。我曾在一次蓦然回首时,看到几位已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细雨中帮助交警将放学的小学生带入安全地带,冰冷的雨水顺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颊流下,感动的洪流将我淹没。我曾在那一次蓦然回首时,看到几位农民工在烈日的曝晒下扛着锄头挖路,汗水从黝黑的脸上、通红的背上流下,立马被日光蒸干,感动的泪水充盈我的眼眶……
有那么多次的蓦然回首带给我无限的感动,在我的心中镌刻下无法磨灭的痕迹。其实我们不需费力地去寻找感动,只要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摒弃内心的浮杂,在蓦然回首中,我们会发现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随笔作文 篇5
清明节随笔清明节随笔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明节到了,我们学校放假三天。中午吃过饭,我问奶奶:“奶奶,我们扫墓了没有呀?”“没呢!”奶奶应声道。“我们准备一下就去。”准备齐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随着家人去扫墓了。
走到半路,我忽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要扫墓呢?”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爸爸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清明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气明的`时候。”爸爸顿了顿接着讲道“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从秦汉以后才开始的,是为了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其实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祀祖先的哀思,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啊,原来清明节还这样有趣呀!我看到人来人往前往扫墓,扶老携幼的情形,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精选)08-20
【经典】随笔作文08-20
随笔作文(经典)08-20
随笔作文(精选)08-20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
随笔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