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生有味随笔

时间:2023-02-06 06:40:13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生有味随笔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生有味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有味随笔

  人生有味随笔 篇1

  人生就像一抹不着边际的烟云,每天都在流浪全世界。

  有些路,走过了,就永远不会再踏及。

  有些人,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再相遇。

  无论是接受还是决绝、无论是缘起还是缘灭,我们在旅途的路上,都会相遇和走散、都会拾起和遗弃。

  多年后的回首,才能够透彻心扉的懂得当时的月光、当时的醉酒,当时的街角阑珊、当时的故作回首,也许有些人愿意为你等候,但是这个等候是有期限的,当你转身的时候,她也许就已消失在了你必经的路上。

  如果有一个承诺可以经得过天长地久,一直抵到永远,我想那个听到的人,一定也会将自己的全部拱手交付给对方。

  但是信誓旦旦的人那么多,坚守诺言的就那么几个。

  没有人能确定自己可以遇见那个对自己真诚的人,正如自己对别人亦是没有付出全部。

  爱一个人是没有隐藏的,陪着她听晨钟暮鼓、陪着她看细水长流,将生活中的烟火和琐屑收藏到相守的日记。

  待来年后翻阅,每一页、每一行、都能使你愉悦。

  那些散漫浅喜的曾经,早已融入你的生命,无法脱离。

  任何的人和物事都会在时光中慢慢的淡掉,何况是一份小小的思念。

  当时也许是刻骨铭心、深入骨髓,而现在看来,不过是平常小事、无关痛痒。

  那些珍重、那些等待,在时光剥离后,就好像变成了别人的故事。

  那些珍贵的往事都在流年中飘荡、在流年中遗失。

  你可以许诺将那份情、那份爱维系到最后,但你不能保证自己在时光的海洋里,不会变心、不会逃离。

  再多的相濡以沫都已经成为了曾经,而今珍重时光,珍重彼此在一起的一分一秒,即便是下一秒就会相互走开,也不会遗憾,毕竟一起走过的'道路,还是留下了那些或深或浅的足迹。

  如果仅仅是喜欢,就不要急着把它变成爱。

  喜欢像可乐,表面显得混乱无比、喝起来觉得激烈狂暴,但是你细品下,会发觉,那种淡淡的甜下有着苦涩。

  我觉得那苦涩是青春的纯净,是喜欢的味道。

  而爱就像是奶茶,浓度很高,恋上了,就黏住了,无法忘记了。

  在闹市中央抽吸,心是翻腾地、喜悦地。

  但是喝的多了,仍然会腻。

  当你从可乐喝到奶茶,从青涩过渡到成熟,爱情的路途上因为有了这些味道,才加分加彩、缤纷灿烂。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便是放弃烟火、放弃繁杂,去静守一尾游鱼的生老病死、一朵雏菊的花开花谢,品茗、弹琴、写诗、作画。

  活的姿态就要像蝴蝶在田野翩跹,绝不会如商业化的人们在闹市中忙碌。

  当少年时喝过了可乐,懂得了天长地久也只是甜言蜜语。

  当青年时喝过奶茶,懂得了爱情没有谁对谁错,谁都可以轻易离开。

  到了中年开始拒绝一切的酒水和饮料,就只喝白开水。

  白开水无味,那就是清欢。

  就像有些话语,没有华丽的语言,却蕴藉深厚。

  经过时间的荏苒、变迁,些人、些事,都流转成了曾经。

  我们总是在多年后,才知道遗憾和后悔。

  而在当时,却如经平常、毫不珍惜、铺张浪费。

  但是世事已过,就无需再去感伤自己的错过。

  人生在世,我们都在行走时丢失、都在行走时长大。

  那些未守的诺言、未等的伊人,都散去了,不需要你再去承担责任。

  当时你转身离开的那一刹那,所有一切都与你无关。

  想回到老地方,看看那些榕树下散落一地的花。

  道路不宽,却通东通西,那个迎面而来的姑娘,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和我走散。

  希望天下起微微的小雨,不撑伞、不披衣,就这样潇洒的淋一回。

  雨滴很重,但是我的生命中还有那么一份不能承受的轻。

  雨滴很凉,透入身体、浸入髓骨,将我所有的回忆封存。

  盛夏刚过、步入初秋,年龄微涨,但心里却蓦然懂了很多。

  若是以遇见而言,不在那么激动、那么心慌。

  而是用着一份安稳、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人生有味,无论是甘甜还是苦涩,我们都在品尝中慢慢地懂得。

  无关烟火、不论疏离,那朵开在生命中的金莲,一直孑孑独立、久散幽香。

  一弦锦瑟、一盏清茶,在人海荒芜情味中品出味道,原来懂得是全世界的安静。

  人生有味随笔 篇2

  一直很喜欢苏轼的那阕《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蔬刘媚情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据说这是苏轼在游山时体味了一顿野菜后,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感叹,尤其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更为后人所称道。

  苏轼是出了名的美食家,尚对一餐野菜念念不忘,可见野菜的魅力。

  而我对野菜的记忆除了那份难舍的美好怀念外,更多的是来自生活艰辛的体验。

  我的家乡是文成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虽有着秀丽的青绿山水,却实乏可夸耀的资本。

  倒是那漫山遍野随处可见的野菜,使我一直魂牵梦萦。

  正如古诗所写的“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有风必有草,风吹到哪,野菜便分布到哪,小路边,田坎上,房前屋后,甚至檐缝墙隙间,也能看到野菜的倩影。

  家乡的野菜不仅分布广,数目也多。

  车前草、马齿苋,是屋前屋后最为常见的,蕨菜则要上山去才能采得到,马兰头、苦菜往往长在水边的田坎上,白落地,草如其名,顺着地面蔓延,还有一种与杂草丛生初夏开出红花,我们那俗称“野金针”的,趁鲜采摘下放鸡蛋汤是一道美味菜,到了很久后才知道它大名叫“黄花菜”,至于其他的我叫不出汉名的野菜还很多。

  以前家乡这一带有一首民歌是唱十二月节庆日的,其中有两句至今印象深刻,“二月二,馍糍烂;三月三,荠菜饭”。

  馍糍,即我们这一带农村过年捣的白年糕,和豆腐、猪肉、糖糕、鸡鸭一样为五福礼中必备的一道食物,且捣的分量又多,可以一直吃到新年的二月,剩下不多了,便称作“馍糍烂”。

  馍糍,可放糖或盐干炒,也可水煮,吃法很多又随意,最常见的吃法是同大白菜一起水煮,味美方便。

  白菜是农村冬春时节最常吃的青菜,但到了新春二月,很快就开花结籽,荒春季节便开始了,那时候不像现在,有大蓬技术,菜市场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青菜。

  白菜过后,马铃薯刚播下,从二月到四月,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吃不到蔬菜,称之为“荒春”。

  在漫长的两个多月里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是很难熬的一件事,幸好还有野菜。

  当春天的脚步刚踏上冰冷的大地,残雪似乎还未消融,各种草还没来及萌芽,野地里,田坎上,草丛中,荆棘下,苦菜已经冒出了茶叶似的小芽,过不了几天便抽出细叶。

  阳光下,嫩生生的叶子在一片枯黄的.草堆里闪着碧绿的光,煞是可爱。

  大苦菜叶子绿里略绽红,锯齿型的叶边上沾着露,茎儿粗壮,叶片厚实;小苦菜叶子修长,颜色翠绿,无论是叶片还是茎梗都要细得多。

  大苦菜较少见,若翻开草堆看到那么翠生生一丛,自然要分外高兴,实则烧出来的味道却不及小苦菜的嫩滑细腻。

  二月间地头里最常见的劳动风景,便是腰跨竹篮的妇女领着小孩散落在草丛中挖苦菜的背影。

  遗憾的是我们村庄一带苦菜并不多,想得到一篮嫩绿的苦菜便要多翻十几里的山路到更为偏僻的地方采摘。

  与苦菜的稀少不同,野葱在我们那里是最易得到的。

  野葱有着类似韭菜细细的叶子,但要比韭菜瘦长很多,最细的倒像头发丝。

  不知是生就的贱命,还是难改的本性使然,在肥沃的畦地上,几乎找不到野葱的足迹,惟在荒岗野岭,才见其瘦弱的身姿,一簇簇顽强地生长着,碧油油的长叶,透露出无限的生机。

  我们村在丘陵地上有一大片的茶树林,底下成了野葱们最好的家园。

  挖野葱都在春天,放了学的孩子们,总喜欢三五成群结伴去挖。

  野葱的根扎得非常深,那根白白的,底下结有黄豆大的葱头,每株苗下面都有一个。

  用力拔时,叶子总会断掉,挖不出那最是味美且如圆珠般的葱头来。

  所以挖野葱,须把铲子直直地深深地扎下去,然后在使劲往上一挑,那葱头就会连泥带出。

  带一把野葱回家是让父母开心的一件事,野葱的香味很特别,最能激发人的食欲。

  将过年的腌肉,细细地切成薄片,同洗净的野葱生炒,能把整个房子都熏得香喷喷的,左邻右舍还以为烹制什么美味佳肴,少不得登门探问一番。

  孩子们无疑喜欢吃野葱,而不喜苦菜略带苦味的清淡,大人则不然,据说苦菜能当药的,有清凉解毒利尿等功效。

  立春一过,马兰头就迫不及待地在田埂、地头、溪边探头探脑了,但要采摘做菜肴的话,还须再等上一阵子。

  待杏花一开,便是割马兰头的最好时节,阳春三月,马兰头墨绿的叶子泛出淡淡的红意,欣欣然地从埂土中立起身子,一株株活似一只只孩子的小手,充满活力。

  采马兰头也是一门学问,因为马兰头贴地而生,要用小铲刀铲到土中,切断它的根茎,才可以整株采下,铲得过浅就会使株叶四散分离,只得三四片细叶而已。

  马兰头通常长在田埂的两侧面,站在沟渠底部采摘最为省力,马兰头小小的一簇,想摘满小篮非花上半天不可,两腿发酸眼冒金星是难免的。

  马兰头有散生也有丛生的,如果运气好发现大丛生长在一起的,孩子们肯定要欢呼雀跃,手脚也需利索敏捷,若动作稍慢,便哄抢不过其他伙伴。

  到了清明前后,野菜的种类就更多了。

  黄花麦果我们那俗称“棉菜”,因叶子表面生有一层密密的白毛而得名。

  在清明节前采摘它的嫩叶,捣碎和米粉共碾,做成“清明果”,这种习俗在文成这一带已经延续了不知道多少年,至今此风俗依然未改。

  紫云英在我们这一带称作“草籽”,往往是前一年稻田收割后,洒种种下的,按说算不得“野菜”。

  因它长大后是用来喂猪喂兔的,赶上“荒春”,偶尔也剪来食用。

  须在其未开花前,采摘最青嫩的苗株,或煎炒、放汤,味道都还不错,只是显得有点甜腻,若同了粉丝一道生炒,味道更佳。

  “三月三,荠菜饭”,这里的齐菜是江浙一带十分常见的野菜了,吃法很多,但在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吃法是,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同米饭一道炒了吃,据说有驱虫避邪的效果,这当然是迷信了,不过倒也形成了一种当地特有的风俗,并编成了民歌传唱。

  清明后,最受人喜爱的野菜莫过于山蕨了,它一般长在山林丛草中,野地也有,但味道不及山上的。

  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山蕨便如雨后春笋般钻出地面,毛茸茸的嫩茎在阳光底下散发着柔和的光,似乎正向人们招手。

  蕨的长势很快,从钻出地面到抽出叶片只需两三天的时间,要趁蕨叶还抱拳时采摘,等拳头似的蕨芽长成了叶子,就不能食用了。

  将山蕨采回来后放在开水里烫一烫,切成寸长,就可以炒着吃了,味道鲜甜嫩滑。

  若再把瘦猪肉切成碎丁同蕨菜一起炒熟,加入味精等调料,其味更加鲜美,油而不腻,嫩而上口,是我们这里待客的上等好菜。

  吃不了的蕨菜用开水烫过后晒成蕨干,则是上好的特产。

  蕨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吃法,味道十分不错,将晒得半干的蕨菜加入食盐、陈醋、米酒、味精、姜丝、蒜末、辣子一起揉搓,再存入罐子腌制两天,其味道美不可言,是我小时候下饭的好菜。

  家乡的野菜不仅让人们摆脱了难熬的“春荒”,更伴随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时代。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无限欢乐的野菜早已告别了餐桌。

  没想到这几年,吃惯了海鲜鱼肉,现代都市的人们又开始将目光对准了具有保健功效的天然绿色食品——野菜。

  当年随手可得用来充饥的苦菜、山蕨等摇身一变成了酒店餐桌上的“贵宾”,价格也更是一路扶摇直上。

  聪明的山里人将各种野菜制成食品,远销大都市甚至海外,成为山民致富的门路之一,像文成的“哼哈”山珍便是成功的典例。

  如今春天来临时,我依然常拎着小竹篮走向广阔的田野,去撷取那一株株曾给了我无限希望与乐趣的野菜。

  苦菜马兰头越长越好了,倒是野葱,变得极难得到,那片茶园依旧在,

  只是底下却再也寻觅不到一株那绿幽幽的野葱,不知是我们挖了那么多年挖断种了呢,还是野葱的品性一惯如此。

  关于野菜,很多前辈写到它时,笔端都融入了脉脉深情和亲切赞美,留下很多辉煌的篇章。

  《诗经周南卷耳》的开篇“采采卷耳,不盈倾筐”中的卷耳就是现在路边常见的苍耳,调皮的小孩常常将苍耳果摘下扔到女孩头上,头发便纠缠一堆,非拿剪刀截去头发不可。

  《诗经小雅》则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的描写;苏东坡的“蒌蒿满地芦芽短”中的蒌蒿和芦芽就是两种很有风味的野菜;浙东儿歌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门后头”,是一种对野菜的由衷赞美。

  明代散曲作家王西楼著有《野菜谱》,上面记载了五十二中野菜。

  现当代作家里头,将野菜味道写到极致境界的莫过于周作人的一篇《故乡的野菜》,记得当时在师范第一次读到如此亲切的文字,顿觉满颊余香,唇齿间似乎咀嚼到那来自原始自然的野菜的清香与甘醇,思绪瞬间回到了江南的早春二月!

  当岁月成为书签,许多条条框框的符号记叙都会渐渐地被人所遗忘,而那野菜却如同赐予我们生命的大地一样,依然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采撷不尽的风景。

  人生有味随笔 篇3

  流云聚散,拟一缕秋水微澜于清月夜,邀三五知己良朋,品茶谈笑,评古论今。

  隔着竹篱花影,看溪流两岸的蒹葭苍苍,白露清冷,似人世的千回百转,物换星移,更似人生的逝水难还,沧海桑田。

  萧萧黄叶闭疏窗,满目凄凉秋韵浓郁,一轮月,一院清辉;一炉香,一室幽雅;一壶茶,一道人生……

  君如水,伊似茶,水与茶的缘份或者从上古便已注定。

  或许彼时,伊只是君溪畔的一株青葱茶树,春绿萌发,欢溪潺潺环绕,流转不息。

  或许彼时,君只是伊枝上的一滴晶莹清露,晨光妩媚,茶心郁郁舒展,顾盼不离。

  几生几世的牵手相随,历风经雨,才有了如今的倾心相许?水蕴茶性,茶借水心,此时此刻两情相洇在一壶温柔里,三生三世的豆蔻年华回还在记忆中,在水与茶的交融里,蛰伏出旖旎的水玉茶香。

  初泡茶,是茶叶自离枝别脉倍受熬煎后首次与水的邂逅,借水而发、借水而舒展、借水而张显茶性,是分离后的思念,化做这一刻用情地,酣畅淋漓地拥吻缠绵。

  初泡茶,是茶人的感恩,无天地蕴育造化自无此精茗,无古人注书立经自无茶之道义。

  此泡茶亦是人生十岁之前的光阴,得父母恩赐生命,受父母养育成长,懵懂无知。

  人生尚未开启,这青嫩的汤色茶味,只是于天地之中那琼楼玉宇下的一树桃花春雨,红蕊如珊瑚般嵌满枝头,等待迎来一个娇娆的四季更替。

  燕子轻舞,梁间枝头窃窃呢喃灵动徘徊,浓浓盼,浅浅爱,所有美妙的期盼与心曲,皆是天恩地德的疼爱。

  煮泉于铜炉,倾沸于紫壶,水落茶起,白雾如梦刹那间升腾起来,秋韵浓处氤氲在这小小茶室的案前几上。

  风吹帘帏,竹叶婆娑,声与形,恰恰鹧鸪天外来音,这一杯,刚好捧在眼前。

  二十岁前的青春,天真烂漫芳华无限却也莽撞无惧叛逆无依,如茶的香气浓郁,汤味微苦,无论怎么看都是一杯茶,可是却品不出茶的真味真性情。

  这个年纪,阳光明艳,月光皎洁,星光璀璨,花也美月也圆,处处皆是天上人间。

  恰如青涩的文人,携半厥清词,漫入烟雨红尘,整个未来只有漫妙的憧憬。

  枝上玉兰托出的是白玉无瑕的纯美,无叶可以争色,无香可以分宠,青春赋予的最高眷顾,只有这个季节才能诠释。

  山茶斜插于颈瓶,绿叶红花,正衬着这清凉秋夜,对品谈诗,提笔成词,书一纸墨痕香浅,是灯火书斋里最熨贴的笑靥。

  秦楼汉月,文撰三百篇,马革将军环佩佳人,多少吴宫花草埋幽径;唐风宋骨,韵成五千卷,白面书生红粉闺阁,多少晋代衣冠成古丘。

  手棒明亮的三泡茶,如而立之时意气风发的英姿年华,潇洒文成功名在,俊逸业起事辉煌。

  春风得意马蹄轻急,仿佛山河留恋处一湖碧水里泛动的涟漪,荷香满湖,涌动着的皆是朗阔的山河雅韵,锦绣前程。

  唯有愈见成熟的轮廓和心境,似那一脉清波藏于莲香深处,明媚的自信似律动在莲叶间的白荷。

  掬一瓯湖水,煮这壶香茶,对月临窗唱和着彼此的感知体悟,一厥厥、一首首,心湖的微波里,醉去醒来。

  君画山水以明志,伊书丹青言闺情。

  古砚幽沉,玉手兰心研磨着黛色前尘,流年里,不求封侯拜将,不求后世留名,只求茜纱窗下,秉灯夜读时,有一位红袖添香在侧。

  不惑之年,渐渐懂得涤荡岁月的尘埃,有稳稳的幸福点染着生命的画轴,已是十分的色彩。

  四碗茶香悠扬,汤色明艳,品一口润至喉间,醇香浓郁,这杯茶,大概是一道茶中最美的精华。

  太年轻则不懂生活的真谛,太年迈则看淡生活的情致,稚嫩与苍桑都不圆满,不惑之年,才是人生中最美的时光。

  红尘流光溢彩里,采撷难能可贵的一瓣心香入怀,满山满谷盛开的百合,也知道季节的难得。

  蓄半世幽情,山坳里绾结成洁白的期待,盛开不是为了与谁看见,只是想在心底留下曾盛放过的痕迹,花开的时节,我曾来过,你来的时节,我正盛开……写一段情缘在记忆书简里,人生一世,一定要在年青的'时候,任性地为自己做一件认为值得的事情,一次旅行,或者爱一个人。

  一曲琴音漫卷书,两色棋子画中图,人生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品饮举放之中,已如白驹过隙。

  谁惊艳了时光?谁遗失了红颜?茶过五碗肌骨轻,人过五十知天命。

  隐遁南山,归去来兮,就算不能远离凡尘俗世,也要懂得在心中种菊修篱,保留一份纯粹的姿态与气节。

  那些浮世跌宕的人生悲喜,记得的,记不得的,都已如庄生晓梦,望帝春心,飘缈于琴音弦末的余韵里,隐隐有天际传来的丝竹声,却已不愿去辩别是不是那曲《春江花月夜》。

  对于美好的事物,学会不执着,学会遗忘。

  青丝斑驳,君在回廊深处放飞幽困于笼中的金丝雀,华发霜染,我在绿水桥头送别镌刻在心头的鸳侣船。

  遥望那一湖清波潋滟,水云深处的沙洲边,菊花绽放,黄金满地,炊烟袅袅的茅舍农家旁,片片枫叶染尽层林。

  茶水沸,心清凉,是一种境界。

  梅枝摇曳轻打窗台,北风白雪里,幽香暗送入室徘徊,浅酌慢品中渐渐明白,人生如茶亦如梅花,年轻时能够迎风傲雪,百折不挠,晚年时亦能孤芳无怨,枯寂旷达。

  苍凉的水墨晕染里,涔一滴血色朱砂。

  夕阳余辉,帘卷西风,独立在深深院宇,沉思悠悠往事。

  多少十年一觉的追悔莫及?多少春风不度的壮志未筹?多少走马蓝台的志得意满?繁华事散,流水无情,人生七十古来稀。

  彼岸花嫣红地开在满坡秋韵依旧里,似血红的祭奠,花叶相生,两两不见,倒是生命的真谛,不如意不圆满的才是人生。

  茶已七泡,香已远,色已暗,味已淡,再冲泡下去也只是岁月的余味,安享安度便已是全部。

  不流连于逝水芳菲,不纠结于残阳暮年,于淡泊中,品味生活的甘香醇美。

  咽下的是一生的因果执念,福缘弗意,前生后世都在轮回里,梦里梦外,心已如茶沉淀完结,余下的只是安然若水。

  手执一柄菱花提梁壶,冲水入瓮,倾茶入杯,看沉沉浮浮起起落落,人生在世难辞死,泡尽红尘是孟臣,最重要是拥有过、珍惜过、品味过。

  茶艺茶心,茶字拆开即是“人在草木间”,返朴归真才能不禁心,不囚命,茶道之真谛无外乎:淡定、安闲、从容、自然……花落水流,风掠云散,一切不苛求,不执着,不留恋。

  茶人品茶讲究一道茶需七泡,从稚嫩到苍凉,人生也如茶一般有七个阶段,从青涩到从容。

  生命是一个过程,与茶道相似,一道释人生,七碗茶意尽,寒夜月邀陪,诗赋文章,千古终归尽。

  人生,只是一道茶的时间……

  人生有味随笔 篇4

  深夜观曲,那戏台静立,月华泻地,青衣开唱的凄凉:“眼看他起来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南柯一梦,人生本就修短随化,终期於尽。是选择遍地土豪骄奢淫逸,还是选择坚守清贫安之若素?穆希卡无疑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居板屋,守老狗,开旧车,见故友。一如古谚有云:人生有味是清欢。

  《诗经》以载鹊雀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纵使时光轮转,世殊事异,但天道轮转,法度循然。君不见黄金白银直晃得人眼红心黑,君不见霓虹酒色直醉得人意乱情迷。君可知曾有人箪食瓢饮,身居陋巷不改其乐?君可知曾有人短褐穿结,轻裘缓带独赏南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当戚戚于贫贱的神态刻画者欲望的无涯,我们需要贫穷来清醒我们的头脑;当汲汲于富贵的语气描摹着人性的贪婪,我们需要贫穷来唤起我们的良知。坚守清贫是对内心最虔诚的许诺,淡泊利禄是对自身最真诚的善良。

  最爱莎士比亚借霍拉沃之口所言:“一切都在心的牢笼中抗争,平静乃容,那前路便有光。”坚守清贫首要的便是打破心之桎梏。是对爱的.坚守,让“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虚墟开出了“碾冰为土玉为盆”的文化之花;是对知识的渴求,让落后残破的科学室唤醒了“青蒿一握水二升”的沉睡记忆;是对人生的悲悯,让磨刀换出的每一枚硬币“沉甸甸的量出高尚”。身处这个时代,坚守清贫不在于非要衣衫褴褛,布衣蔬食才堪称人生模范。而在于面对虚假的欲望时拷问真实的自己,探求内心的原净从而使心胸豁然开朗。要用温和按捺偏激,用清醒唤起愚昧,用善良等待善良,用智慧抚育智慧。淡泊进而明智,宁静方可致远。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纵使“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也能看“嫩竹犹含粉,初荷未聚尘”;纵使“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也能赏“清风抚细柳,淡月失梅花“。纵使是”傲煞人间万户侯“,也不敌”不识字烟波钓叟“。

  平静乃容,寻心之所向;坚守清贫,待温逸似春,纵使”出自幽谷“,又何妨”迁于乔木?“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人生有味随笔】相关文章:

人间有味是清欢随笔散文10-11

人生的随笔02-18

人生的随笔06-27

人生感悟随笔11-04

人生的价值随笔10-07

人生随笔散文10-09

人生答卷随笔10-07

人生的方向随笔02-27

人生感悟随笔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