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时间:2023-03-10 20:30:30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精选1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你知道怎么才能写好散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丰收的抒情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精选12篇)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1

  在小的时候,那时没有任何零食可以吃,只有在麦穗泛黄的时节,那些青中带黄,黄中带青的麦穗才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零食。

  童年的麦田景色是最美的,风拂日照之下,麦穗已变成金黄色,籽粒已饱满,还没粒硬,这时候会散发出一种甜润润的麦香。

  趁人不备撸一把飘香的麦穗,拿一两棵搁在手中来回揉搓,直至麦皮与颗粒分离,然后用嘴轻轻吹去糠皮,晶莹饱满的颗粒就会裸露手中,你会迫不及待的仰头,张嘴,咀嚼,那种甜润润麦香滋味会立刻侵入你的肺腑,那种香味至今能让人回味。

  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麦田,麦子瞬间被烤黄,借助风的威力,一畦蔓延着一畦铺开来去。

  似火的骄阳烘黄了麦芒,烘黄了麦秆,也烘熟了人们心中金色的梦。

  散发着飘逸麦香的田野,瞬时被金色填满,变的流光溢彩。

  六月的乡村,正在尽情地舒展着金黄的魅力,还有野花和青草的淡淡清香。

  麦田上已聚集了许多光着脊梁挥着镰刀的汉子,他们额头上汗珠顺着脸颊向下淌,脊背上也淌下无数条“河”,泛着碎金般的光芒。

  那一张张黑中透红的脸却泛着醉人的笑容。

  这就是农村的劳动场景,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农村年年上演。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麦收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麦收对大人来说是劳累,是喜悦,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参与的抢收之战。

  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再也不会上演那样热火朝天的场景。

  记忆中,每年麦熟一周前,父亲就开始压场。

  找一块空地或是在自家院子里,把地耙松,然后泼上水,铺上麦秸,用石磙反复碾压,直到麦场被压的坚硬发亮,能照出人影来才算成功。

  整饰好的麦场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孩子们在那里赤着脚翻跟头,跳皮筋,打陀螺,丢沙包……玩的不亦乐乎。

  接下来就该磨镰刀了,父亲会把家里所有的镰刀集中起来,找好磨刀石,准备好脸盆,放上半盆水,专心致志的磨起来。

  边磨边用手在刀刃上尝试,看看是不是锋利。

  片刻功夫,一把把生锈的镰刀就会变得埕钢瓦亮,锋利无比。

  父亲边磨边检验有无松动和损坏,好及时维修和更换。

  一切准备完毕,收麦大战就拉开了序幕。

  第二天,天还没亮,爹娘就早已起床,然后叫醒我们兄妹,揣上几个馒头,带上一壶水,带上镰刀,拉着人力车浩浩荡荡的`向麦田进发。

  人们像约好了似的,相继都出现在田间地头。

  农忙时节,没有最早,只有更早。

  不违农时是先辈们留下的信条。

  烈日一烘,在加上风吹,麦穗就焦,再不收割,麦子就会脱穗减产,那可是除去公粮外一家老小的口粮啊!六月的天,娃娃的脸,天气说变就变,为保证质量要在下雨之前把麦割完。

  因此麦收时节是抢收,是一年最急促最忙的时节。

  那时的人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抵抗烈日的能力。

  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他们弓着背,弯着腰,挥动着镰刀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收割着,麦穗躺在地上默默地看着主人在天地间做动人之舞。

  他们把割下的麦子放在早已准备好的麦绳上,差不多够一捆了,两端收在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拧巴,打结,塞拉瞬间完成。

  然后进行下一个。

  我们小孩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拧绳,打结,开始总是弄不好,在大人的帮助下慢慢就学会了。

  麦子割下来,心里想着这些麦子很快就会成为可口的面条,香喷喷的大饼,……想着就有浑身使不完的劲。

  干着,干着劲头会随着炎炎的烈日,变的烟消云散。

  渐渐地,腰也酸,背也痛,镰刀也钝了,嗓子也冒烟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看着胳膊上也被麦芒扎伤了好几道血口,随着汗水的浸湿,火辣辣的生疼。

  这时,偷偷坐在田埂上歇息,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猛喝几口,再拿出干硬的馒头啃几口。

  看着火辣辣的太阳,还有一段距离才会到地头,真想快点离开这热浪滚滚的麦田。

  想归想,还得接着干,看着大人忙碌的样子,歇的都不好意思了,只得硬着头皮接着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大块地终于割完了。

  大人为了赶时间也不歇息,立马装车,说走就走。

  临走还不忘吩咐我们:“把没有捆好麦穗捆好,把丢了麦穗拾拾,别总懒着”。

  看着空旷的田野,心中涌起一种劳动过后的喜悦和舒坦。

  等麦子割完,人们又会再打麦场上演奏一首扎麦,碾麦,的恢宏之曲。

  男人们挥动铡刀,纵身向上一跃,两膀用力一叫劲,“嗨”麦穗就会头分两地,女人快速抱起麦根,男人把麦穗顺势用脚向麦场一踢,然后进行下一个。

  等到把所有的麦穗都扎完,然后用杈把麦穗摊在麦场上进行暴晒,这样才容易使麦穗与麦秆脱离,才容易碾碎。

  等过了晌午,人们也歇息的差不多了,也缓过劲了,麦穗也晒的差不多了,碾麦的场景就拉开了序幕。

  在队里时,我记得碾麦是套上牲口,给牲口带上眼罩,防止牲口偷吃麦子。

  一个老人站在场中央,拿着鞭子,围着麦场一圈一圈的碾,直至麦糠与麦粒分离,才算成功。

  后来实行生产责任制,各种土地包产到户,人们没有了牲口,就只得人拉着碌碡一圈一圈的碾。

  再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有了拖拉机,开始用拖拉机碾麦,人们麦收逐渐就省力多了。

  麦子碾压完毕,就开始起场,用杈把麦秸挑到一边,让麦粒与麦秸完全分离。

  然后趁着风向开始扬场。

  扬场是力气活,是男人的活。

  女人用铁锹一掀,男人端着簸箕顺着风向向空中一扬,一扬一收,“唰唰唰”抛出彩虹般的抛物线,麦粒顺势落地,麦糠洋洋洒洒飘荡空中,然后又顺势落在一处。

  等一切完毕,干干净净的麦粒就会堆成一座金灿灿的小山。

  人们先不急着装口袋,先在金灿灿的小山前噼噼啪啪放一炮仗,这一炮仗代表着丰收的喜悦。

  然后再装进口袋。

  剩下的任务就是晒麦,起垛。

  起垛就是把麦秸堆成圆柱形的大垛,然后用泥土把顶封严实,然后再在盖上破塑料布。

  以防被大雨浸湿。

  那时,物质匮乏,麦秸是农人做饭的燃料,也是冬天喂牲口的好饲料。

  不会像现在一样一把火烧掉,而是垛成垛储存起来。

  又是一年麦收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麦田里响起收割机震耳欲聋的声音,机器一开,几十亩麦田顷刻之间一扫而光。

  你再看,秸秆被粉的碎碎的,黄灿灿的麦粒嬉笑打闹着进入储存仓,以前那种割麦,扎麦,打麦,碾麦的场景像古船一般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

  那种农民在骄阳下热火朝天辛勤劳动的场景再也不会上演,只剩下我们这一代人对麦收的回忆……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2

  那一年我8岁。

  那一年的六月,骄阳似火,时而也掺杂着暖暖气流,更让人汗流浃背,正是天公做美,适应于“抢秋夺麦”的好时令。

  当时我父亲兄弟四人,每家分的田地10多亩。

  当时条件穷,没有现在的机器收割,只能用手工镰刀割麦,家中共8个劳力,要收割40多亩小麦,当时爷爷先看看那块地熟,就带领我们大家族的8个劳力齐刷刷地进行割麦了,割麦是很辛苦的,又脏又累,保持一个姿势,弓着身子,每次下来脸是黑的,衣服是湿的,腰是酸疼的;在这里插句话在割麦子的时候都要带上点营养品-苹果、火腿肠、大桶水等在休息之时补上,吃起来比平常可有口味了。

  割完一块麦子,还要用草绳子把麦杆捆起来,然后装在地排车上,套上牛拉到准备好的场院里,铺开暴晒,到中午最热的时候还要到场院翻翻暴晒的麦秆,这时候的人是大汗淋漓,但看到饱满麦粒的.颗颗麦秆心情是舒畅的;空闲之余,奶奶领着我们小朋友再到地里去拾麦子,奶奶说拾多了可以多换西瓜。

  有的时候学校老师也让我们上缴一部分,也许是老师为了让我们多干点体力活体谅家长的不易,也许是锻炼我们的毅力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吧。

  到下午麦秆晒干后再用牛拉上石磙压场,一圈,一圈,又一圈……到时候把麦秆拾起堆城垛,然后再把麦粒堆起,在扬场,伴随着麦糠飘起个个饱满的麦粒进入准备好的袋子里,一袋一袋地在扛到自家的房顶上,在晒几天就颗粒归仓了。

  有的时候房上满了,就在场院里晒,但晚上听着蚊子的歌声要睡在场院看麦。

  还有就是留足一部分麦子要交公粮,这是国家政策,我们不懂但我们都愿意跟着父母去交公粮,到镇上父母会给我们买油条,吃焖饼,还有就是买新衣服……

  在割麦期间随着要浇地,这个活也是力气活,当时浇地的机器是我们4家合伙买的,把机器支到马颊河泮,挖好垄沟,直接进行了,看着哗哗的马颊河水轻轻地滋润着大地,喜悦在每个人的心田;然后就要种玉米,施肥,等到玉米苗出来,除草,剔苗,整个麦收就要拉上帷幕了。

  知了声,鸟叫声,声声入耳;辛苦,劳累,身身在历;丰收,喜悦处处洒在那一年麦收时……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3

  进入五月,路途到处显现出一片麦收的景象,渭北高原一望无际的麦田和山区丘陵地带高低不同的麦地里,麦杆儿一根根青黄粗壮,麦穗簇立其上,金黄金黄的,热风吹来,涌动着阵阵麦浪,昭示着人们该进行一场激烈而紧张的摘果行动了。

  看到片片麦田随风摇摆,似乎细细的麦秆已无法撑起沉甸甸的麦穗,着实令人担忧。

  像小时候吃过的真知棒,不为吃着甜只为逗着玩,看着它的大脑袋摆来摆去,引起伙伴们一片咯咯笑声,那么纯净,那么欢快,那么放肆,能够穿透万物,响彻大地,传遍苍穹帮小龙人呼唤到妈妈。

  再看,那何尝不是一种艺术,自然的艺术,一群舞者随风翩翩!略显笨重却又轻盈欢快,自然洒脱,步调一致,展现团结的力量,透出成熟的魅力,充满诱惑,充满希望。

  突然想起一句话——“越成熟的麦子,越懂得弯腰”。

  很喜欢秋雨先生含蓄而极富于想象力的对于成熟的诠释。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在我看来,成熟是一种温润婉约的优雅,是一种荣辱不惊的淡定,是一种卓尔不群的气度,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是壁立千仞的自重。

  一个成熟的人必是自信的,美丽的,充满魅力的。

  大自然总是这么神奇绝妙,随手一指便是一道风景,随口一呵便是一处奇妙,在看似不完美中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在无形中诉说着生命的轮回,天衣无缝。

  陆陆续续,在路上遇到南来北往的收割机,看到道路两旁金黄饱满的麦粒,只是看到时只有麦子,没有麦农,没有热火朝天的收获气氛。

  周末再次回家,村里家家户户都忙起来了。

  伴着收获,太阳也格外热烈。

  你顺道走到我家喝一碗绿豆汤,我路过歇到你家吃几块西瓜,分享着喜悦,分担着忧愁。

  喜的是村里终于来了收割机,收获有望,想起前多年不分昼夜“全村总动员”的情形,不知是庆幸,还是感怀!喜的是耕耘终有收获,愁的是今年一直天旱,收成不好,收获麦子的价值不及收割的成本高,更不用说前期的播种、辛劳、心劳。

  有个别人家干脆放弃收割,不做亏本的投资,可大部分人家还是会收回来的,要不村里人尤其是老人会骂的,什么“败家子”、“羞先人”、“亏祖宗”的话就出来了。

  现在农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已呈多样化,“存粮备荒”的心理逐渐淡化,但自古以来粮食是民之根本,农民怎能忘本?眼看着成熟的麦子撂在地里,那不是暴殄天物吗?万物皆有轮回,有丰年就有荒年,小麦自秋天播种,经冬雪沐春风,到了农历五月的夏季时方成熟,二百多天,可谓历经四时,饱承天地之精华。

  古人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这样的态度才是至善,果报也是至善。

  其实只需一颗平常心,一颗像三毛所说的“既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是空白”的平常心,这样来年才会在通往目标的路上轻松上阵。

  对于收麦子,我只是一个看客,勉强算是参与者。

  收割机隆隆作响,穿梭于金色的麦浪中,村民都聚在田间地头的树荫下,回忆曾经的艰苦日子,缅怀逝去的青春年华,不由得我也回到了童年。

  以前收麦子是热火朝天的。

  头上烈日在烤晒,地上热风在蒸腾,金色的麦浪在太阳下是那样的炫目耀眼。

  大家都在麦田里比赛,一人占一行,遮阳草帽花花衣裳煞是好看,挥舞着镰刀,晒得黝黑黝黑的,抬头捋一把汗继续向前,你追我赶,男人女人,大人小孩,一大家子,辛苦却快乐着、憧憬着,劳动是最美的舞蹈,农民是最好的演员。

  随后捆扎、运输、撵麦、扬场、晾晒……每个过程都兴奋而紧张,每个家庭都团结和睦,整个村子欢乐祥和。

  现在发现都是妇女们坐在地头等待闲聊,男人们、青壮年们都出去打工了,收割机隆隆作响,只需要张罗着把麦粒收回去,轻松却没有激情,没有渴望,显得没劲。

  以前收麦子是龙口夺食的。

  俗话说“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黄金落地,老少弯腰”。

  记忆中好像老天爷很喜欢开玩笑,越是收麦子的时候越容易打雷下雨吓唬人,真是“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大人们天天看预报,时时观天象,科学的`预测空前重要。

  大中午太阳火红火红的,一记响雷,静悄悄的麦场瞬间变成战场,争分夺秒,草木皆兵,也是最能体现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亲如一家的时刻,共产主义不再是梦。

  以前收麦子是颗粒归仓的。

  地里收割过后,每个麦穗都要捡回来,路上遗落的也得随时捡拾;晚上装完麦子,大人说小孩眼尖手快,我们就诵读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颗一颗捡着麦粒,生怕丢了哪个宝贝回不了家。

  在孩童的眼中,麦粒是有生命的,就像夜间的萤火虫,晶莹剔透,点缀了童年多彩的梦。

  而现在,收割过的麦田里麦茬参差不齐,因为长势不同有大片遗落的麦穗,细看地里麦粒无数,来年羊儿可以尽情吃“麦草”了。

  家家户户将麦子晒在门口,夏收过后很多天,路边、院子、门口、地缝里都是麦粒,过不多久,一棵棵绿苗破土而出,这是种子对生命、对自由的渴望。

  我只是我,你在意或不在意,我就在这里,安家落户,生根发芽,只要有一片土壤,一丝阳光,就有生命的绽放!

  以前收麦子是诗情画意的。

  大中午和妹妹抬着一大壶加糖的绿豆汤,唱着玩着赶去麦场,麦秆一吸滋溜滋溜好开心,直甜到心里。

  普通的麦秆在外公手里变成了蝈蝈笼,在父辈手里变成了各种小动物。

  坐在麦堆上拿着爸爸的鞋子捡石子,比坐在金山上捡黄金豆都起劲。

  坐在挑麦的“八股杈”上被大人推着转圈圈,拿着耙耙在麦子上画“lilipanpan”,拿着“推耙”想堆个“麦人”,拿着木掀乱扬“下麦雨”,往往换来的是责备和欢笑。

  晚上坐在麦垛上数星星、看嫦娥,编织了无数的童话和梦想。

  还有拾麦子勤工俭学,顺便下河抓螃蟹、抓蝌蚪、摸小鱼、钻地道。

  看外公舅舅用撵得绵绵的麦秸给牛铡草,咔嚓咔嚓,不禁摸摸自己的脖子,完了还用手试试刀快不快,想想陈世美、刘胡兰心里一颤,看着牛儿咀嚼得那么香,我竟然能在牛圈里呆一个中午,看他们悠闲地吃草,始终不紧不慢,陪他们说话,给他们添草、挠痒,好有爱呀……那时多开心呀!现在一切都成记忆了,美好的记忆,一去不复返的童趣。

  又一年麦收季节,只不过过了一个周末,麦子就要归仓了,似乎这收获来得太容易了些。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越来越高,这不正是大家所期盼的吗?凡事有得必有失,发展进步的过程必是不断选择取舍、趋向成熟完美。

  只希望社会进步能同时在物质进步和精神享受上留下印记,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发展。

  向着美好的梦想,努力,出发!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4

  玉米,我对它情有独钟,尤其是青棒子时,无论是烀熟,还是烧熟,都特别好吃。

  今年五月,旱情严重,小园里的玉米很矮小,根部的叶子黄了三四片之多,其余的叶子也不愿意绿了,打着绺,有逐渐变黄的趋势。我决定给儿女们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帮我浇水。儿女们还真的有爱心,他们编了班,每隔三天回来一个人给小园浇水。这喝饱水的玉米,叶子逐渐地变绿了,身腰拔起很高,显露出生机勃发的样子,在中间的节处又有了玉米苞了。

  “十一”长假,是玉米收割的时候,儿子带着孙子来了,女儿和我的小妹也从鞍山赶来了。女儿负责劈玉米,儿子负责往院内运输,我、小妹和孙子负责扒玉米。小妹是行家,把玉米老皮扒掉后两棒绑起来,一会工夫扒了好大一堆。孙子手笨,扒了半天,也没扒好几棒,绑好的更是一棒没有。他站起身说:“奶奶,我往铁架子挂吧。”两个人扒一个人挂,也是很合理的组合,谁知道他挂了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蹲到我面前说:“奶奶,你给我们讲个故事吧。”我和小妹交换了一下眼神,小妹笑着对我说:“快讲一个吧,让你孙子别干活,坐那听故事。”我想了想说:“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一年秋天,皇上领着一队人马,来到辽南渤海边的兔儿岛打猎,路过一片四周是苞谷中间是西瓜的地方,他们都说口渴了,想吃西瓜。看瓜的窝棚里,有一个老头,正在煮青棒苞谷。他看有人进来,穿戴又不一般,忙上前搭话,来人说:‘锅里是什么东西?这么香,快拿来给我尝尝。’老头拿起一个用柳条编的.笊篱,从锅里捞出一穗苞谷,又拿来一只筷子,从这苞谷后面插进一寸左右,小心翼翼地递给那人。那啃苞谷的人是皇上。皇上啃完苞谷说:‘这谷物真香,比朕的御膳好吃啊!它叫什么名字?’老头忙道:‘叫苞谷。’皇上想:世上金和玉最贵重,这谷物的粒像牙的形状,世人都说朕是金口玉齿,那么这种谷物应该叫‘玉米’。于是,皇上郑重地说,这谷物就叫玉米了。”孙子竖起大拇指,嘴里“好”个不停,歪着脑袋说:“怪不得奶奶爱种玉米,原来玉米受皇封了。”

  中午饭后,亲人们坐在炕上,又议论起收玉米的事。小妹说:“我看今年的玉米比去年多。”女儿说:“老姨,你知今年的玉米搭了多少个工浇水?算算账赔大了。”儿子说:“妈妈年岁大了,明年这地让给西院大哥种吧。咱搬回城里享受晚年,去公园逛逛,去街道跳跳街舞有多好啊。”我强打着笑脸说:“你们帮我浇水算是尽孝心吧,但是你们应该明白,你们把我孙子培养成一个懒惰的孩子,我的心里难受啊。你们要记住我们是农民的后代,农民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像放连珠炮一样的发言。小妹笑得前仰后合,孙子调皮地说:“奶奶是老英雄,我向您学习。”儿子和女儿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异口同声地说:“妈妈别生气,都是我们不好,我们一定支持你好好种地。因为呀,我家的玉米又丰收了。”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5

  中国西南部有个美丽的省份叫云南,云南有个古老的地方叫大理,大理有个迷人的小县叫永平。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和现代化的320国道从永平迤逦而过。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尤其是核桃的产量令人瞩目。

  在葱茏的博南山上,高大的核桃树,枝繁叶茂,绿色的叶子青翠欲滴,翠绿的果实高挂枝头,这翠绿的果实便是经济价值极高、营养极其丰富的核桃。在博南山肥沃土地的呵护下,在银江河水辛勤的浇灌下,小镇的核桃产量日渐增长。由于小镇的核桃质好量多,许多外商都来此收购,使得小镇的经济日益活跃。

  秋天是核桃丰收的`季节,外商们开始入驻小镇,东奔西跑收购核桃,而小镇的人们都在忙着装卸核桃。核桃的丰收和外销,使小镇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里的瓦房变成了平顶房,房屋的构造和设计也是越来越新颖;衣服和食品也有了更多的种类,由当初的“吃不饱,穿不暖”转变为“吃得好,穿得好”;路也拓宽了很多,还新增了一条笔直而宽阔的博南路,仿佛一根扁担挑着小镇的这头与那头;小镇的个体经营户开始自己加工核桃,生意越做越好。永平泡核桃交易市场已成为滇西最大的泡核桃加工交易市场。

  九月,又是核桃丰收时,又是小镇人民笑容常驻的日子。山里,漫山遍野的核桃树硕果累累,山外,南来北往的商人忙碌着收购核桃,农民忙着数钱。爸爸望着这样的景象感叹道:“核桃的市场越做越大,而以前,若是谁敢私自卖核桃,就成‘走资派’了。”这番话一出,弄得我莫名其妙,什么是“走资派”?难道繁荣的经济背后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终于,在我的一番“严刑拷打”之下,爸爸道出了事实:1978年以前,国家实行公有制,绝大多数的东西都是集体的,就连山里的核桃也是集体的,在路上捡到一棵小树苗,都得交给生产队,劳动成果由集体按劳分配给大家。如果以个人身份卖点东西,就会被称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此一来,大家都丧失了劳动积极性,日子就越过越穷。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桃树分到各家各户,随之而来的还有土地。这样,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大家都大力发展自己的副业,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农民们努力发展自己的核桃产业,终于硕果在一年一年的增多。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外商们都来到小镇收购核桃,小镇人民一步步脱贫致富。

  改革开放,让小镇经济活跃!改革开放,让人民生活更好!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经济水平提高,让中国走向世界!

  又是核桃丰收时,在中秋圆月的光辉下吃着核桃,仿佛改革开放的光芒照在小镇人民的幸福生活之上!在小镇核桃飘香的日子里,改革开放正带着博南人民描绘着醉人的小康生活。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6

  秋天来了,粮食都丰收了!

  你看,田野里,玉米黄黄的,好像一个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摇呀摇呀,摇来了田野大丰收。田野里金风送爽,成了一望无际金色的海洋,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芳香。秋光绚丽,高粱举起了火把,一颗颗大豆粒粒饱满,摇响了铜铃。玉米熟了,高粱红了,金黄的谷子和小麦弯了腰,好像在给人们鞠躬道谢呢!

  你看,果园里,苹果笑红了脸,真像一个个小火球,挤来挤去,争着要人们去摘;鸭梨黄澄澄的,像一个个小葫芦;玛瑙似的紫葡萄一串串的.挂在藤上,让人看了直流口水;还有像小灯笼的橘子,仿佛在说:“快来摘我,快来摘我,我很甜,一定让你吃了还想吃。”

  丰收的秋天是一幅我怎么样也画不完的图画!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7

  一阵秋风吹来到处充满了秋天的信息。静静的,慢慢的,把我们带进了秋天。

  成片的橙子成熟了,就好像金色的灯笼,满树都有。它那浓浓的香气让你不由自主的尝一口,哇!真甜,汁水真多。

  在果园里,还有一大片的草莓,草莓就好像被涂了红漆,就好像成片的`鲜红海洋,每一颗就好像带子的红宝石,不由自主的让你尝一口。

  那金色的稻子就更好看了,就好像给麦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要是太陽一照,麦子就好像发光的金子。那麦穗就不用提了,大的比狗尾草都有大,要是打开一看,每一颗都很饱满。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让那讨厌的炎热告别的季节。我很喜欢秋天,不仅可以吃个大饱口福,也意味着我最喜欢的冬天要来了。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8

  对于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来讲,对土地的感情,一如左手牵右手,且熟悉且珍爱。一份土地,一份牵挂,藏一把放心底,不论置身何处,都感踏实。丰收点燃了四季沐歌,一簇簇花开的笑靥,奏响土地发自内心的乐声,香息一页丰收的语言。

  春耕秋收,记忆里一开春,所有的事步入正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酝酿了一个冬季的麦苗,疏松筋骨,一点点返青,空气中,处处都是成长的味道。麦子在春暖的催促下,长的特快,温度一路攀升,五月前后,大片大片的麦田,黄澄澄的,飞吹麦浪,一股成熟的气息扑面而来,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儿时记忆中,在麦熟前,先压麦场地,把地整平后,撒点水,均匀铺些麦,再用石碾子一圈圈来压实,这碾子不是一般的重,压完麦场下来,肩上早已布满,一道道的红印子。

  麦子有八九分熟,就要收割,熟透了的麦子脱水太多,不增产。起先是手工收割,现在用联合收割机,快速便捷,节省了很多劳动力。童年里,颗粒麦子要几个人协作完成,各有分工,有放小麦的;有铲麦的;有端麦粒的,我的任务是,在出口的地方端麦粒,一簸萁连着一簸萁。忙忙活活打完麦场,一堆堆的麦粒,堆积如山,也甚是喜人。

  晒麦子,最怕雷雨,来的突然,猝不及防,让人手忙脚乱,有时也是虚惊一场,雨和我们开了一次玩笑,只好再次一袋袋摊开!

  看麦场,是孩子们最热衷的事,有窝棚陪着,累了就钻里面眯一会。童年里,夜晚的麦场,灯火通明,一群群的孩子,借着各家各户的'灯光,迎着晚风,开启装满游戏的月光盒,在麦场里打闹,捉迷藏,兴致盎然,都少了许些睡意,每次,都有母亲吆喝孩子,回家的声音。

  山东这边的土地,每年种两季,麦子和玉米。临近麦熟前种玉米,麦地里种玉米,又费劲又热,麦子一米多高,麦穗很是扎人,每逢此时都穿着长袖衬衫,即便是暑热天。童年的我负责点种子,每个坑里放二三粒,然后再用脚搓些土埋好,起先还干劲十足,干着干着,慢慢就拖拉在后面,母亲总是掉回头来,再来帮我。

  锄去麦茬,疏松一下土,玉米苗越发能长。玉米苗长至二十公分左右,要进行一次筛选,舍弱取壮,留下挺拔健壮的。约半米高时,再施加一次肥,八九十年代,大都用化肥,这化肥味道很大,刺鼻的很。一个前边刨坑,一个后边抓化肥,热燥燥的夏天,一身臭汗和化肥味,但也要去做,这就是劳动人的生活。

  玉米苗施了肥,再添几场夏雨的灌溉,感觉它们是一天一个模样,绿绿的叶子朝着天空,“嗖嗖”的长。大约九月份,玉米会陆续成熟,每到这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掰些回来,煮煮吃,甜甜的软软的玉米,一两个下肚,已是半饱,即解饿又解馋,一举两得。也可在炉灶上烧着吃,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味。这些年,或老家捎些来,或去超市买几个,却总也吃不出从前的味道。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一代代的农具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收割玉米也随之现代化,开地里几个来回,便捷式的直接收了玉米。而在儿时,要钻玉米地里,一个个来掰,再用推车运回家。晚上,不顾蚊虫叮咬,劳累不劳累,还要扒玉米,再编起来,一辫辫挂墙上,等一道道的步骤忙完,已经是深夜。农民的收获,与辛苦基本是成正比的。总记得,院落里,堆积小山似的玉米,暗淡的灯光,一家人扒玉米,母亲每每扒到个头大的,饱满的玉米梆子,欣慰的表情,一直不曾忘!

  现如今,迎合市场观念,改种了一些经济作物,如生姜、大蒜、大葱,单一的种植在逐渐减少,但那些日月,麦子玉米却是一年最主要的收成。

  土地上,变化的种植,取之不尽的收获,馈赠了新衣,改善了生活,丰衣足食,给辛勤的人儿,一一回报。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勤勤恳恳的人们,用一双智慧勤劳的手,创造美好,与丰收的季节,一次次深情对话,聊着,知足着,感恩着!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9

  前些天在田野里散步,见机器收割苞米,“突突突”几个来回,颗粒归“仓”,秸秆还田,整个一方苞米地利利亮亮。

  想想当年收苞米的情形,真可谓天壤之别,不由得不让人感叹社会发展之神速,机器操作之方便快捷。不过感叹之余,我又仿佛觉得,这眼前的情景与当年相比,似乎也少了些什么,但一时间,又很难说的出来。

  记得那年月收苞米,至少要有四道工序,而这四道工序,哪一项也离不开人工和手工。苞米成熟的季节,也正是农家最忙的时候。

  要掰苞米了,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高高的一望无际的苞米齐刷刷地站着,好像古战场上千军万马汇集的方阵,每个战士怀里都揣着一根长长的狼牙棒。面对这盛势,人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似乎并不畏惧。你别说,还是真的,不大一会儿,对阵的一方很快就有不少的缴械。

  当一篮子一袋子往外运的时候,人们这才发现他们还是有所付出的,脸上手上胳膊上划出了一道道殷红的血痕。但看到车上堆起的又长又大的苞米,一个个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天高云淡,夕阳西下。当头顶盘旋飞过一群白鸽的时候,人们已经掰满了最后一车。前来帮忙的孩子,一蹦三跳地啃着空棵的苞米杆,在吸完了仅有的糖水之后,随车吐了一路,不知趣的飞虫则如获至宝地紧紧叮上。

  等回到家,院里的苞米早已堆得像小山似的。吃过晚饭,碗一推,第二道工序——剥苞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人人都很熟练。

  不用点灯,白白的苞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苞米堆,去除苞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內叶,成对成对的栓在一起。待绑好一掐,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叉上。

  辛苦一年的'乡民们,有了劳动的丰收,就有了生活的希望。无论再累也都很高兴,总觉得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白天干了一天的活,夜里又干到大半夜,赶早赶晚,一定要把当天掰的苞米全部挂起来。孩子们终于熬不住了,招呼一声睡去了。

  需要带孩子的女人,等到安排住孩子睡着后,再回过头来和丈夫一起并肩作战。如果剥玩了,只剩下一些还未挂上,确实累了,第二天老早,男人们便在屋檐下楔上几个木橛子,把头天晚上还未挂起的全部挂上,然后收拾收拾、打扫打扫场院,又开始了第二天的劳作。

  一个秋季,像这样不分昼夜的劳动,总得过上十多天,待所有的苞米都上了架,第三道工序——砍苞米杆的任务才刚刚开始。

  砍苞米杆看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干起来非常叫力。两个人还好些,一是可以轮换,二是一人扶一人砍,扶家随即把苞米杆放调顺了,这样无论打起苞米杆下面的土疙瘩来方便许多,装车的时候也顺便了;不然,横七竖八倒在一地的苞米杆,打起土疙瘩来真叫人作难。

  如果不等着种地,苞米杆还可以在地里晾晒几天,等晒得差不多了,再拉还轻松些;如果是等着种,半靑半黄的苞米杆还得拉回家去,死沉死沉的,相当累人。如果用他来夹篱笆墙或作红薯窖盖子,那是很好的材料;如果暂时不用,一般是堆在路边,等晒干了,是不错的烧柴。

  说到这里,大家以为收苞米就该完事了,其实,还没有完。等农忙过后,那挂在树上墙上木桩上的苞米棒还得再取下来,一棒一棒地脱掉籽粒,这便是最后一道工序——推苞米。

  未取之前,一家一户的农村小院里,高高低低成嘟噜成串的金黄的苞米,绝对不失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取下之后,经过风刮日晒的苞米亮晶晶的,拿在手里滑溜溜的。成熟的苞米籽粒饱满,想不费一枪一刀的推掉它也不容易。

  如果硬拧,累得手生疼,甚至虎口出血,也不见得能推多少。

  智慧的乡民谁也不会这样做,他们发明了一种器具——推子。推子看上去很简单,取一截方木开个槽,糟的正中安装个扁钉头,宽度相当于一粒苞米。

  这样一棒苞米间隔着推上一两列,再拧起来就轻松了许多。智慧来源于需要,发明来源于创造。再艰难的事,只要有了勤劳的双手和善思的头脑,这世上人间还有什么困难不可战胜的呢?

  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这眼前的情景和当年相比,虽然省力省时又省事,但缺少了动手和流汗,缺少了需要和发明,也就缺少了兴趣和喜悦。

  当然大机器生产,有了更高层次的劳动和智慧,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凡事缺少了过程和细节,也就少了很多的快乐和喜悦 。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10

  多年后我曾回想,我对故乡的眷恋并不只限于那片少人的山顶,崎岖的山路,还有大片的麦田和人们奔忙的河边。那里同样也承载了我的欢乐、痛苦、平静和狂躁。或许我一直思考着喜欢他们的原因,是辛勤的脚步走过这里,还是晶莹的汗水在这里滴落。不可否认,它的确是我心中最踏实的一个地方。

  记得那年考上高中,应该算是人生中的一件幸事。我也不必在这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呆上一辈子,又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这对于我这样性格有些倔强的人来说,当然就像黑夜里燃起的希望之火,心里总算是有了辛苦劳作后的甜蜜。

  是的,在父老乡亲的面前,我不再是个愚蠢的孩子。我可以感受他们眼中对我的那种认可和喜爱。其实有一个晚上,我躺在被窝里哭过。想起这么多年辛苦走来,到底是为了什么?可能考上高中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我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一种虚荣还是一种骄傲。

  这种感觉真的很强大。使我不仅在山村里有了自信,就连去县城的路上,我也明显感受到了不断壮大的自信和渐渐宽阔的心胸。这个美好的世界向我走来?还是我走进了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在一张张陌生面孔的注视下,我感觉自己成了最强的人,可以完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种感觉在一个时间段里不断的发酵着,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感受,所以我确信:那一段时间成了我最幸福的时刻。尽管时过境迁,自己渐渐的老去,我最不能忘的,还是那段日子。

  当然,除了内心的满足以外,我也跳出了悲春悯秋的诗人情怀,开始喜欢上了这片丰收的`大地和大地上繁忙的景象。

  记得有一回从县城回来,我发现母亲不在家中,便猜想她是不是还在田里忙碌。我关上门,沿着河边一路小跑,去寻我的母亲。

  那还是秋老虎的天气,头上不断冒出汗珠。我的头发也凌乱的趴在额头,有些睁不开眼睛。要在以前,我会讨厌这样狼狈的自己,但此时我却并不在意。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丰收的农民,奔忙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什么让人耻笑的?

  田间的谷子已收割完毕,庄稼人把稻草捆扎成一个个的草堆,摆放在田间地头。等着晒干的那一刻,再抱回家中,作为一年的柴禾。那草堆一排排的站在哪里,很有规则,像是等待检阅的士兵,也很像游行在大街上胜利的人群,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际。

  虽然是下午的田间,但我并不觉得孤独,也不觉得害怕。我就像站在游行人群中的一员,分享着他们胜利的喜悦。我自顾自的走在这稻草堆中,穿过了田间,穿过了地头。脚步是那样的轻快,好像停不下来,一直荡漾在这浓重而热烈的喜悦之中。

  我走了好久,终于见到了母亲,她也没有了往日的悲苦,戴了一顶草帽,喜气洋洋的出现在我面前。她脸上被岁月耕耘而留下的皱纹,在此刻也是那样的好看,就连她的微笑也是那样的安详。我感受到那份安详中,有对生活的期盼,也有对孩子归来的喜悦。

  是的,我在那个炽热的下午,对这片土地有了踏实的喜悦。因为它有了丰收、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机勃勃。那么这片土地在以前呈现给我的荒凉,是不是在为这一刻的丰收而默默的等待。

  我明白,在以后的几天,当西伯利亚的寒冷气流经过这里的时候。那时大地又会一片萧条,这繁荣的景象也会荡然无存。但这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人们在休息几天之后,又会拿起锄头在田里劳作。松土、施肥,埋下第二年丰收的种子。到时候,汗水和辛勤劳作又会让这里到处一片金黄。

  感谢这片土地,感谢那个丰收的时刻,更感谢辛勤耕耘的人们。是他们让我懂得了冥思苦想之外更重要的东西:不管你身处何时、身处何地,只要有了辛勤的付出,你就不必担心那刺骨的寒风,不必畏惧那萧瑟的荒凉。即是是在最孤独绝望的荒野里,你也可以看到丰收的前景,你也可以在平静中等待希望。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11

  黄灿灿的玉米堆成了山,偌大的院子一时间显得有些狭促。老父亲拄着拐杖站在台阶上,看着孩子们在上面嘻笑玩耍,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八月的乡村正是农人最忙的季节,无论街道还是地头,总能看到往来劳作的身影。一张张笑脸喜气洋洋的,匆忙打一声招呼便又埋下头去,继续拾掇起手边儿的事情。

  田野上到处是丰收的景象!沉甸甸的谷穗将腰身压得弯弯的,像是要亲吻大地的样子,看着都让人欣喜。火红的高梁,谦逊的低着头,微风中传出一阵沙沙的声响。地里的花生此刻已经除尽了叶子,此刻落寞的一行行排列着,可不要被它的外表迷惑,只需用手轻轻一拔,那些果实便会从地底下一颗颗蹦出来!成熟后的黄豆粗壮的像一棵小树,黑黄色的荚果簇拥着枝杈,倘若遇上火爆的天气那些豆子便会自己弹出,圆滚滚胖乎乎的可爱的极了!

  最喜人的当属玉米了。你看这一排排一垄垄的,满地都是;犹如一方威武的军阵,宽大的叶片相互间不停的厮磨着纠缠着,“沙沙沙”声音传出好远,连绵不绝,仿佛进行着一场庄严的告别仪式。成熟了!丰收了!你看你看,那尺把长的大穗头已经等的不耐烦了,偷偷的顶破包衣探出头来,枯黑的须子拧成一缕耷拉着,滑稽的呲牙笑呢!

  收割机在田间走过来又走过去,机器的轰鸣声宛如吹响的冲锋号角,一垄的庄稼瞬间就不见了;烟尘散尽,玉米穗已经收进机仓里,后面则甩下一地粉碎后的秸秆。

  几位老农悠闲的坐在地头边上,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一季庄稼的长势和收成。收获的`档口几乎没什么事情可做,就这么吞着云吐着雾的闲扯,粮食自会有人送回家去。眼下小麦播种的节气还没有到,恐怕要等上一段时间呢,刚好趁着闲暇将场院里的活计收拾停当。

  自家院里头的老槐树上,寒蝉还在有一声没一声的嘶哑着喉咙。秋分时节,一朝一夕间已经明显感觉到了丝丝冷凉的气息,阳台花架子上的菊花已经开很久了,金黄的蕊瓣一片连着一片,一层压着一层,重重叠叠的犹如一个个小太阳般明亮夺目。“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百花已然凋零,唯有一枝秋菊冷露寒霜中傲然绽放。淡淡的馨香飘满整个院子,怡人的很。

  傍晚时分,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晚饭也已经做好了,妻将桌子移到阳台上,家人团团围坐,一水儿的农家菜,可口的很。老父亲心情大好,取出珍藏多年的好酒,便陪他小酌起来。几杯酒下肚,话也渐渐多了,古今上下家长里短的,孩子们也乐意听,一个个用小手托着脑壳,简直入了迷一般。

  就这么漫无目的的闲话着,东边儿的夜空悄悄亮了起来。是呢,再过几天就中秋节了!多半个月亮挂在天上,银色的月辉穿透石榴树的罅隙落在地上,影也随风微微漾动了起来。索性熄了灯,幽蓝的夜空月华如水,晚风习习吹过,心一下子变得平静了许多。便莫名的浮现出几个字——“丰收庆团圆”!

  不是吗?丰收是物质层面的丰盈,团圆是精神世界的富足,那可是农家毕生的渴求呢!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 篇12

  一段段往事又浮现,一条条街道,一草一木,记录着过去,承载着记忆。泪水干了,纵然哭泣,也是为自己,曾经想忘记很多的不愉快,忘记很多的痛苦,忘记很多不值得回忆的事,忘记很多不值得回忆的人。但心绪总在不定的时间里想起不定的事,也许是在一刹那,也许只在一秒钟,在那一瞬间的事,所有的记忆就会象风一样吹过心房,事实不是你想不想发生的问题,也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人生无常,生命更是蜿蜒曲折,一路颠簸,一路风尘,步步皆殇,得与失都在一念之间,若懂得珍惜又何来离殇之说,如若不懂又怎怪命运捉弄。生命的轮回里,有一种人,可遇不可求,有一种情,可触不可及。

  只是,常常缅怀,曾经遗失在素年锦时的那份情,一颗骚动的心,割舍不下那根敏感的筋,无关痛痒,却久经不息。那般,浅浅的,淡淡的,像一股清泉,淌进心灵深处,流过心田。许诺的人,还在等待回来的人,却在途中迷了路。 看着指尖流失的岁月,握不住漏挲的流年,回不去的时光,逝水年华,感叹!生命是如此暂,人生是如此悲凉。生命的里程饱经风霜,受尽繁华蹉跎,经历了太多,承载了太多,一颗心要承受怎样的殇痛,一个人要经历怎样的沧桑?人都是感性的,经过一个地方,会触景伤情,听到一首歌,会坠入相思,看到一句话,会泪流满面,夜深人静时会将往事构思成影集,晕开一段风花雪月,始终无法放下,始终无法释怀,不是执念太深,而是生命有过这一劫。 身处红尘,必染情缘。

  尘世间,总有些人在你宿命最开始的地方带着纯真的`微笑,闯入你的世界,给予你温暖,给予你力量,给予你无限的遐想。然而,时光残酷,岁月变迁,经历了情深情逝,缘起缘灭,明白了有些人,只适合暮光静守;有些人,只适合做个朋友;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需要长年累月的包容,至死不渝的誓言,坚若磐石的信念,忠贞不二的恒心。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一次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一次擦肩毅然回首,所以相遇和回眸都是缘分。当你爱上某个背影,贪恋某个眼神,意味着你心系一段情缘,只是缘深缘浅,任谁都无从把握,聚散无忧,我们都要以平常心相待。 一生中总要经历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物,任你游刃有余也无从把握,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无论缘深缘浅,总是那么断断续续,忽近忽远,让人很想紧紧握住,好好流连,却在不经意间发现,随着岁月,随着时间一切都在变,都在走远,都会失去,那些聚散离别,就如同电影在生命的岁月中重复出现,来了,去了,近了,远了...... 走过红尘的是是非非,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许平平庸庸,或许平平淡淡。

  可生命不本身就是枯燥乏味的吗?只是人的欲望在生命里绘声绘色,给自己画地为牢,囚堃一生,归根究底都是人的欲望在作茧自缚,所有的殇痛终是咎由自取。 尘世太过于浮华,岁月太过于沧桑,世风日下的誓言今生却弱不禁风,堑堑红尘不堪一击。肆无忌惮的年月瘀累太多旧梦,那一次不是刻骨钻心的痛,那一次不是与孤寂走过一个又一个黑夜,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独酌,一个人清饮。 生命中得得失失,离离合合,入了眼的怎能忘,入了心的怎能放,魂牵梦绕的烫,一份感情的流失是命中注定,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些东西太在乎反而弄巧成拙,有些事物太顾虑反而饱受煎苦,放下心中的执念,摒除心中的杂念,豁达一点,随性一点,淡然一点。给生命一份丰收,让生活得一份清幽。 文/寒亭苍松:QQ:909095380

  良人从此不会归来。

【写丰收的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写丰收景象的作文10-05

写雨抒情散文10-26

写环境的抒情散文09-30

写旅行抒情散文10-26

写柳树的抒情散文10-26

写人抒情散文10-26

写星空的抒情散文10-26

写爱情的抒情散文10-05

写植物的抒情散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