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语文教育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
让我们一起读着书,快跑!
──写给我和孩子们的话孩子们,九月份我们就读二年级了,我们又要一起走进语文的殿堂,一起去领略那绮丽的风光,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每每想到又有一本崭新且带着墨香的语文书要发到我们手里,我们将一起睁大眼睛去发现感受书中那奥妙无穷的知识的时候,我的心就雀跃不止。它让我们耳聪目明,学会做人。这是一本奇妙的会说话的书。它引领我们走进书的海洋,生活的世界,愚者因之而智,昧者因之而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奇妙的书,去探索知识的宝藏吧。
仙境般的封面
孩子们,把书捧在手里,我们先来看看这俏皮的封面吧。你们瞧,封面上的字体就有好几种,有黑体字、行楷、宋体等,它们有的豪放,有的严谨,好像在说:“我就是神秘的汉字。”近处,可爱的小松鼠手拿纸船大声地对山上的风筝说着话,猜猜看,它会说些什么呢?远处,小白兔正好奇地瞅着周围的世界,调皮的苍耳跟着它也浑然不觉。这是一个个怎样温馨的小故事呀!所有的曼妙都在这本书里,我们此时正站在起跑线上,不用犹豫,只待枪响,即刻出发。
会说话的插图
本册教科书里除了第9课《欢庆》没有插图外,其余的都配有插图,有的还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不看它,不观察它,你会坐失珍宝。画家的画笔能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思,没有任何人能阻止得了你,那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起来吧!先别看文,我们一起来猜猜看!现在,我们走进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图画吗?对,这是秋天的图画,因为树上有黄黄的梨红红的苹果。“不对,不对,”苹果和梨自豪地抗议,“我们这样说的──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比一比,看谁说得好?”现在,我们走进了《识字2》,一个简单的三字词组,画家就能配上一幅生动的画,真是魔力无比呀!所以,我们每预习一篇课文时,一定要先看看课文中的插图,心里想想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看看课文,也许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像《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中,院子里长着一棵柳树和一棵枣树,它们经历了春夏秋冬,模样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柳树春天吐新芽,长得婀娜多姿,秋天则容颜枯萎,形容萧瑟;枣树春天光秃秃的,到了秋天则硕果累累。柳树和枣树之间会说些什么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透过画家、作家的创意,即使毫不起眼的小事,也可以变得新鲜有趣。思维始于惊异。我相信,对你们而言,越是不起眼的小事,越可能为你们带来惊异的喜悦,就好像哪天偶尔在路边发现了一朵盛开的小花一般……你们的理解和想象可能完全跟作者不一样,这有什么,创造就蕴藏其中。再联系现实,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比较之中必有情的较量,想的搏击,写的分明。书与画,画与书,密不可分,水乳交融。
“踏花归去马蹄香”成就了千古佳画,孩子们,我们也能行!
试着画句子:
猴子大口大口地吃着葡萄。
湖水像一面镜子。
试着画段落: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试着画连环画:
《小鸟和牵牛花》还没有插图呢!请你给每个自然段配上一幅插图吧。
缤纷的识字果
孩子们,当我们推开二年级语文的窗户,扑面而来的是汉字那神秘的味道。我们只要信手翻阅几页书,你就能发现这册书的课文注音都消失了,生字宝宝都在课后安家了,苹果、桃以及各种各样的树叶就是它们的家。果子成熟了,才从树上坠落下来。叶子成熟了,才从树上飘落下来。这不是普通的果实,这是沉甸甸的识字果,笑盈盈的认字叶。孩子们,你们能俯拾起它们吗?在秋天的山林里,在秀丽的黄山上,在清澈的湖水边,在广袤的田野里……一步一个脚印,一文一串果实。那一个个果子,那一片片叶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是字宝宝的家呀!不信,你就仔细观察,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字典爷爷来帮忙。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会了音序查字法,二年级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生字,而且不久部首查字法也要来帮助我们呢!这学期我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一定要先请出字典爷爷,爷爷的肚子里装着数不清的故事,遇到不认识的字找爷爷准没错。当爷爷告诉我们字宝宝的读音意思后,再玩“词语对对碰”游戏吧,“刺”可以组成“刺猬、鱼刺、刺刀”等,这样会弄清字的用法,以后遇到同音字就不会慌张了。
多种方法记字形。通过一年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记字方法。像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很多同学都能自觉去运用。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大家始终要牢记: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要利用熟字记新字,利用学过的部件学生字,做到新老朋友一齐走。比如《称赞》这篇课文后面有“板、但、椅”这几个生字,看到它们,你想到了哪些旧朋友呢?“板饭反,排排坐。但和旦,手牵手。椅和奇,肩并肩……”当你的耳畔响起这象征丰收的喜悦的声音,当你的眼前看到这团结的画面,你是不是感到快乐无比呢?
语境当中再巩固。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认字,但不是一个一个地认,不能硬生生地把这些字剥离开来。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当它们找到自己的朋友组成词串,词串排队变成句,它们如小天鹅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款款走来,你会发现小小课本天地宽了,它是显微镜,它是万花筒。第21课《从现在开始》第一自然段中有一句话:从现在开始,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我们可别小瞧这句话,里面包含了“始、兽、之、轮、期”这五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把这句话多读几遍,我们不仅是和生字朋友多见了几次面,再次熟悉这些陌生的脸庞,更重要的,我们还明白了意思。单独看“轮流”这个词,我们也许会不懂,但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读一读,你就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了,“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就是在补充说明“轮流”的意思是一个接一个。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个好方法一定要记牢。再如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二自然段: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半山腰的石兔、石龟,好像正在赛跑呢。读着读着,你是否发觉山石真的变成了欲跳的青蛙翱翔的雄鹰?而古老的龟兔赛跑又浮现在眼前?一幅美丽的画卷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舞者,观者,浑然一体。这是世间最绝妙的舞蹈。徜徉山水间,“清澈、两侧、波纹、欣赏、石龟”向你翩翩走来,它们一会进了画里,一会又进了文中,最后走进你的心里。
迁移当中学运用。真正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领略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谆谆教诲。
我们来编故事吧!
一个个汉字宛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拢在一起才能绽放夺目的光芒,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声音清脆,可爱。每学完一篇课文后,我们就尝试着把学过的生字编进故事里。以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主题是秋天的景色,可以《小刺猬旅行记》贯穿始终,在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后,可以这样编:小刺猬穿上带刺的铠甲离开了妈妈,又开始了旅行。她乘坐蒲公英妈妈准备的降落伞出发了,田野里,苍耳娃娃和她赛跑;山洼里,豆荚姑娘“啪”地炸开,蹦着跳着欢快舞蹈。每到一处,小刺猬都把自己观察到的知识写在信上,请风娃娃把信送给妈妈。如此一课一编,一单元一累计,做到短文天天念,文章越来越长,有时还可请孩子自己创作,学生会很有成就感。
我们来读一读吧!
教科书其实是通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单读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它是老师,教会了我们阅读方法,要想为我所用,知道要读什么,怎么读,还得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和好书交友,便能籍文字谈古颂今,环游世界。阅读,无处不在。阅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明亮。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我们的茁壮成长。每学完一个单元主题后,我们的系列故事也编成了,再从头到尾完整地读一遍,一定令人感到快慰无比。读完《植物妈妈有办法》,我们来读读《蜜蜂树》吧,书中的玛莉爱伦通过追寻蜜蜂最终找到蜜蜂的家,她发现知识、智慧都得来不易,必须透过书本一页页的内容去追求,才能获得。听书中爷爷的话:“快跑!”我们也跟着玛莉爱伦在书页当中奔跑吧。学完《蓝色的树叶》后,我们一起来读读《石头汤》吧,喝喝石头汤,会让我们明白,当每个人打开心胸付出时,其他人会付出得更多。懂得了分享,就有了永远的富足。
“阅读,永远不打烊!”这是我在购书中心看到的一句宣传标语,贴于大厅中央的柱子上,静静地,却很有力量。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读着书,快跑!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2
最近,学生的随笔中都出现了我的身影。每当批阅“我自己”时,我总是要细细地读到每一句话,心情很紧张,我的孩子会写些什么呢?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不知是奉承还是拍马屁,我的学生把我写得都让我有点难为情了。我不禁要问自己:我有那么好吗?我没有那么好。我的白头发很大原因不是为他们愁的,我疲倦的面容也不是为他们而操劳的,我的腰酸背痛也不是为他们而累的……
随着年龄地增长,我的肝火不旺了,而多的是耐心和温柔。这一点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在变化,我已经脱去了年轻那会的冲动和焦躁,面对我现在的'学生,我真的是由衷地喜欢。不管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我都一视同仁。但我还没有做到真正深入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尤其是让我很放心的、内向的,不善于表达的孩子我可能真的关心太少了,而相对调皮的、成绩不理想的,我与他们的交流就多一点,关爱也多一点。而我在他们的眼中仍是很关心他们的,看到他们这样写,我很惭愧。
孩子的每一句话都是对我的期望,我要好好地对待孩子的每一句话,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3
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昨天的语文课上,当我讲到“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亮的光点”时,一名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老师,我身上有闪光点吗?”我听了这声幼稚的发问,心里感到一颤,循声而去,哦,原来是郭世纪同学。这时他的眼神充满期盼,脸上露出疑惑,望着他一脸的纯真,我马上说:“郭世纪同学,你身上怎么会没有闪亮之处呢?你热爱劳动,乐于帮助同学,还有诚信的可贵品质。”当我表扬他拥有诚信时,不少学生马上举手反对,纷纷指责他言而无信,还列举了许多事例说明。但我依然为他据理力争:一次放学,我请郭世纪留下补作文,但临到放学时,突然有家长找我谈事情,郭世纪找了我好几次都没找着,于是写了张留言条,说是第二天一早到校马上交作文本。第二天一早,我刚踏进办公室,他就来交本子了。可见,他是个有诚信的孩子。尽管他做过不诚信的'事,但只要诚心改过,依然值得大家的信赖。学生们被我的话打动了,没有再站起来反驳了,这时的郭世纪低下了头,似乎在反思,似乎在为以前所做的事感到惭愧。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4
真的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成了个性化阅读的一个标签。于是,很多老师奉这句话为圣旨,把它理解为想怎样解读就怎样解读。当然,这一舶来名言与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不谋而和,它打破了传统思维定势,把学生从“标准化”、“一元化”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要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极其软弱的人,也是一个英雄的复仇者。莎士比亚有意造成一种“清醒与疯狂、伪装与真实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显示人物的复杂性格。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读者自然会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负复仇重担而又踌躇,是由于他本身软弱的关系;魏尔德尔认为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弗洛伊德则认为恋母情结是哈姆雷特久而未决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本真的都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个诡计多端、残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就是一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设法吹捧别人的狡猾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并不会引起读者的独特体验。即使是一万个读者,他们心中仍然只会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产生独特的体验,其结果只会是把学生引入歧途。
还是以上述这两篇课文为例,还真有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读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时,老师让学生说说对课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学生说:“白骨精虽然它诡计多端,残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时还不忘记把老母亲接来。”对于这样的理解,老师不是加以否定,还称赞地说道:“我们从来都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
同样的故事也在《狐狸和乌鸦》一课上演。在课堂上,正当教师带领学生对狐狸的卑鄙行为进行批判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觉得狐狸很聪明,理由是狐狸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直到乌鸦开口。”对于这样脱离文本实际的解读,老师的评价是:“你很聪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样的理解真是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说学生的理解可以原谅,那么老师的附和却让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为了和母亲一起分享唐僧肉,这种“孝”是我们生活中所倡导的吗?狐狸的“聪明”则是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不正当的利益,这种“聪明”是为人们所不耻的。他们的这些行为都是极不道德的。残害无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们永远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师一定要这样去引导,学生可能会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得到的东西与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聪明”就是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好像走入一个误区,解读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课程标准》的理念。“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是大家都不可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哈姆雷特到底是谁?不管我们读出多少个千姿百态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终只有一个。他就是那个为父复仇的王子,他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王子,这个谁也无法改变。而我们所读出的“一千个”也都是从这“一个”中发散出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哈姆雷特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是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在尊重作者、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的。能够多元解读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牵强附会,脱离实际。作为教师,当学生理解出多个“哈姆雷特”的时候,我们在给予表扬的同时也要细加分析,这个“哈姆雷特”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进行正确引导。
在教学《凡卡》一文时,当我讲到凡卡的爷爷也过着很苦的生活时,有一位学生却说:“老师,你讲错了,凡卡的爷爷过的生活很好。”我没有马上指责他,而是让他说出理由。他说:“书中写到爷爷穿着宽大的羊皮袄,说明爷爷穿得很好;爷爷白天在大厨房地睡觉,而凡卡却睡在过道里,说明爷爷过得很好。”他的这一番言论,令我始料不及。细细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们又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作者契诃夫是要通过凡卡的悲惨遭遇表现沙皇统治下,城乡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如果我们分析出爷爷过得很好,岂不是违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为了尊重学生,我们有马上反驳,而是对全班学生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社会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过的。那位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们从任何文本中读出的“哈姆雷特”都离不开文本的主旨,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个主旨,一味地标新立异,其结果只会是得不偿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他归根到底还是“哈姆雷特”,永远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也成不了罗琳笔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方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准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准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领学生在语文的天堂里寻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5
我是大厂县城关小学的李志刚。今天我为大家讲述我自己的成长故事──因为有梦,所以飞翔。梦想乘着时间的翅膀在飞,一直飞,梦,是有翅膀的。只是被我们习惯地遗忘。梦,可以展翅飞翔,请你张开翅膀。
(一)因为有梦,所以选择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旧社会,一女不嫁二夫,一臣不侍二主,女的一旦嫁错了人,一辈子也只有受苦、受累、受罪了;而男人如果干错了“行”,那也基本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其实,我就是一位入错行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先给大家讲一个《迦罗瓦的故事》。
一位法国的数学家,一位天才。他一共参加了两次巴黎理工大学的考试,第一次,由于口试的时候不愿意做解释,并且显得无理,结果被拒了。当时他大概十七八岁,年轻气盛,大部分东西的论证都是马马虎虎走过场,懒得写清楚,并且拒绝采纳考官给的建议。第二次参加理工大学的考试,他口试的时候,逻辑上的跳跃使考官感到困惑,迦罗瓦感觉很不好,一怒之下,把黑板擦掷向考官,并且直接命中。于是他被送进了牢里。在入牢狱前,他匆匆把一份书写潦草的手稿交给他的朋友。那一年他才19岁。这部手稿在他死后多年由他的朋友交给法国数学院,别人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根据这部手稿做出了一个新的数学体系:群论。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他的手稿研究150年都研究不完,可惜死得太早。
死得太早?他怎么死的?坐牢死的?法国人也太狠了吧!只一个黑板擦,要把牢底坐穿?
其实并非如此,他是被枪打死的,那年他21岁。当时法国有个风俗,如果两个男人爱上同一个女人,就以决斗的方式决定归属。迦罗瓦的对手,不幸是法国最好的枪手。两个人当面对决,距离25步,他腹部中枪,倒地身亡。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永远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而我却选择了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10年前的我,有各种原因不利于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第一,语文功底薄。从上学时起,我的成绩就一直倾向于理科。理科成绩可以拿到满分或班级最高分,但语文的成绩却低得可怜。记得刚上师范时,语基的成绩是56分,有史以来第一次参加补考。20xx年时,参加全国成人高考,150分的语文试卷,我却得了63分。第二,不擅于表达。小学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不要说对我说表达要准确性、语言要有激情、语言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毫不夸张地说,能够流利讲话都是我的一大障碍,这种障碍可谓是与生俱来的。听我妈妈讲,我小的时候说话晚,都四五岁了还不会说话。我的伯父曾对此劝我妈妈说:“这个孩子是不是哑巴啊,趁孩子还小,赶紧治一治。”我妈妈也为这事挺犯嘀咕,要说我是哑巴吧,怎么会叫妈,要不是哑巴吧,却从来没跟别人说过任何话。我妈妈思考再三,断定我不是哑巴。虽然我说话晚,但是理解能力没问题。那时发了一件至今让我引以为毫的事。有一天,我在门前玩,一个小生意人从我家门前过,就向我打听这里是什么村子。我知道,就是不用嘴说出来。于是,我指了指旁边的牛头。那个人想了想说,是不是叫牛庄儿。我想了想:我村叫牛万屯儿,他说是牛庄儿,基本正确。于是我赶紧点点头头,那个人欣然离开。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先天不良,导致在一次全县毕业班复习研讨会被“轰”下来的历史。xxxx年,我县教研室组织的一次毕业复习研讨会,我有幸被我乡推荐为代表上台即兴发言,不擅长表达的我,坐在主席上,由于紧张,出现了口干、四肢冰冷、心跳过速等症状,最要命的是我在台上当着县教研员和与会的100多名教师,语无伦次地表达我的意思,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在说些什么,想必台下的人也听得云遮雾罩。大概过了五分钟,教研员向我示意不要再讲了,于是我就灰溜溜的走下了台。那种难堪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以我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做一名合格小学语文老师的最基本条件。第三、交际能力差。由于自己性格内向的原因,自己不善于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进行交往。而较强的交际能力,将有助有自己发展。第四、作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有一项特长也至关重要,可我不具备。第五、没有引路人。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需要有“师傅”的引领,这样能少走很多弯路。第六、家庭没有背景。我的父母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殷实的家境。可是我就是选择了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有人曾问我:大凡男的从事小学教学,多是负责学校的后勤或管理工作,而你却至今钟情于语文教学。
说起我为什么钟情于语文教学,选择了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是因为有梦,所以选择。让我做出选择的,只因一句话,一首歌。
1999年,师范毕业前夕,我被分到化二建小学见习。当时,我是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所见习的班级,有一个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男孩子很开朗,整天笑嬉嬉的,见到我这个一米八零的老师成了他仰慕的对象,整天围着我转。有一次课间,他要我用双手撑着他往高外跳,然后和我比个儿。多么可爱的一个男孩子,于是我伸出双手,他的右手紧紧地握住我的左手,而我的右手却感觉硬邦邦的,像是根棍子顶着我的手中,我低手一看,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是个残疾,左手腕处处光秃秃的,只不过在平时,他的左手腕是在袖子里,要是不注意,还真看不出来。他丝毫没有因我的吃惊而感到意外,一个劲儿地说:“老师,您快使劲儿啊!快使劲儿啊!”在他的催促下,我回过神来,马上手用力,他被我撑了起来。“老师,你再用点劲儿!哈哈,我比老师高了!”周围的学生也为之欢呼着,他开心极了。也许是因为他是个残疾孩子,又很乐观的缘故吧,我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他也喜欢跟我在一起儿。课间的时候,总是拉着我到学校参观。学校走廊里,有很多名人画像和名言,他就不停的问我,这是谁,那是谁,我就逐一告诉他,并给他讲一些相关的故事,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赞叹我知识渊博。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为人师的自豪。有一次,他突然问我:“你以后当语文老师,还是当数学老师?”
“当数学老师啊!”我不假思索地说,可能那时我偏爱理科吧。
“那可不好,那您就不当班主任啦!”
“为什么?”
“只有语文老师才可以当班主任!当了班主任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跟学生在一起,那有多好哇!”
还有这样的规定啊?我很是不解,不过确实也是这样,好像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见习那段时间是难忘的,是快乐的。曾记得我被六七个学生拉着去公园玩了整整玩了一年级上册午,在临走时,他们几个聚在一起小声嘀咕了一阵后,说:“老师,我们给您表演个节目吧。”
“好哇,你们表演什么节目呢?”
“先不告诉您,先请您闭上眼睛。”
“还挺神秘,那我就闭上眼睛好了。”
当我闭上眼睛时,耳畔顿时响起悠扬的童声“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我睁开眼睛,眼前的这些孩子们每人骑着单车,围成一圈,面带着灿烂的笑容,边骑边唱着《祝你平安》,他们也许要用这歌声来表达对我的祝福,我沉醉在这美好的祝福中,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和孩子们在一起真好!
感谢那个告诉我“语文老师才可以当班主任”的残疾男孩儿,是他让我产生了做一名语文老师的梦想,感谢那些为我唱《祝你平安》的学生们,是他们让我产生了做一名受学生爱戴老师的梦想。
因为有梦,所以在成人高考中报考文理科之间,我选择了报考文科;因为有梦,所以在当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之间,我选择了做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有梦,所以在当村小教导主任和调往县城做一名普通语文老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有梦,所以在安逸与艰辛之间,我选择了艰辛。
(二)因为有梦,所以坚定
我选择了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这就意味着我要比别人走更长的路。刚参加工作时,我很庆幸自己担任了五(2)班的语数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那时的我,好像是一颗种子终于找到了肥沃的土壤,我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可是由于自己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不足,教学成绩和班级管理并不是很理想。曾有一位上级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以你的性格是不适合当老师的!”难道我真的不适合当老师吗?真的当不好一名语文老师吗?我不断地问自己。也许那时自己确实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但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语文综合素养。也就是在那时,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的愿望越发的强烈。也就是在那时,有一句在我的日记本里反复出现了9次,在我心里重复过无数次,这句话就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谁也无法阻挡我成功!”。正是因为这句话,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给予我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综合素养,字写得潦草,就每天对着字帖一张一张地练;朗读不好,对着镜子从绕口令练起;理论知识匮乏,买来相关书籍不断的学习……我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了弥补自身素质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自己的各方面的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xx年,在全县青年教师达标课上,我讲授的《鲸》一课,在全乡镇取得第一的成绩。虽然与县里第一名,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我来说是获得了从没有过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因为我正在自己真正喜欢干的事业上耕耘着、收获着。
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我越发的热爱这项工作,我觉得一名语文老师不仅承载传递着知识与技能,还肩负着启迪学生心智的任务。透过文本,可以和学生一起畅游知识的海关,领略秀丽的风光,感悟人生的真谛……而这种感受正是一名语文老师才能体会得到的,我要当一名语文老师,当好一名语文老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有多次因学校工作需要,要我离开语文教学工作岗位,我都没同意。但领导的工作上的安排,又不好推脱,作为“妥协”,我只好兼职。记得20xx年,学校财政实行了收支两条线,会计的工作要正规化。学校领导让当会计,为了减轻我的工作负担,让我不要抱班了,再教一门副科就行了。对于我来说,讲台才是我的舞台,和学生在一起我才是最快乐的。如果离开了讲台,作为教师又有什么意义呢?思量了好久,决定兼任学校会计,同时教六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和数学,并任班主任工作。财政局对会计进行多次培训。除了每月例行的记帐和报帐工作外,遇到不懂的地方还要到县财政局,向工作人员请教。我并没有因会计的工作而影响教学工作。那一学期正赶上县统考,白天忙于组织学生复习和会计上的事,晚上则是制定第二天复习内容和判着堆得像小山似的作业,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在12点之后睡下的。除了曾兼任过会计,还兼任过团支部书记、图书管理员等职务。看着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老师纷纷调离去做了公务员,或者提拔为学校的主要领导,我很平静,因为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然,这些年来有多次调离的机会,我都婉言谢绝了,我不后悔,反而很庆幸自己能够“留守”在三尺讲台上。因为有梦,所以坚持!因为有梦,所以一定要成功!而不是我要成功,更不是要我成功!自己的人生得自己定位!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6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以为,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1、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
一、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
二、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
四、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
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
六、好问的习惯;
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
八、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
2、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我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3、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一、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
二、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三、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
四、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这些,就应当说是个死任务了。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说话,学会写,学会交际。即具有一定的表达,交际能力,要求达到不同标尺下的能说、能写和与人交际的的标准。
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虚与实的关系。但务虚还要务实!即必须给学生打好语文基础,为他们现在的发展,也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对立统一的,万万不可割裂开来。应当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熏陶和关怀的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知识,习得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品德等方面的发展。一味突出工具性,就走上了老路;一味突出人文性,则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也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因此,要万变不离其宗: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着眼。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7
上语文课时,孩子们正准备着朗读比赛,我的眼睛余光突然发现,坐在窗户边的冯磊,正拿着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当时,我觉得在自己的`课堂,每个学生都应该遵守教学常规。于是,我走下讲台,他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把书给我好吗?”他突然惊了一下,条件反射地把书塞进抽屉,埋着头静静地坐在那里。我见他没有拿书的意思,又轻声地重复:“请把书拿出来。”可我连说几遍,他也无动于衷。“那老师就自己拿了?”我有些生气了,欲伸出手去拿,他忙用身体挡在抽屉边,不让我靠近。此时,我感觉自己的语音似乎缺乏力量。“那我就请班主任来拿吧。”他依旧不动声色。顿时我有些紧张了,没想到借助班主任的威力对他也产生不了效果。于是我步步紧逼威胁着说:“好吧,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你爸爸,请他来拿这本书。”他还是默不作声,我真有些按捺不住了。
我火冒三丈,真想狠狠地扇他几巴掌。但理智告诉我绝不能这样做。于是我转向同学们:“冯磊同学为什么不愿把书交给老师呢?你们认为这书该不该交?”同学们都明白,我是作了退让,纷纷劝冯磊,交出书来。这时我趁机说道:“这本书一定很精彩,不然像你们这样听话的孩子不可能不借给老师看的,等你看好后,再给老师看一看,行吗?记住上课可不能再看了!”
没想到冯磊同学竟立刻站起来羞愧地向我道歉:“老师,我错了!我怕这书被你收走,所以不敢交给你。我应该把书交给老师!”
“哗!”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8
小学低年段的习作是要让同学有话可说。但,实际上,同学除了对自身印象深刻的事乐于动笔外,其他的事或物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即使写出来也是干瘪无味。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同学的观察能力较差,无法细致、全面的观察事物。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也只是浮光掠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更是一扫而过了。为了让同学习作时不害怕、不躲避,对习作逐渐发生兴趣,老师必需教会同学观察的方法。
老师先要给与同学一个明确的观察目标,这个目标尽量是同学感兴趣的东西,他有兴趣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细致的观察。比方让同学观察新华书店里的情景,就不如让他们观察才进入电影院时看到的场景。
确定好观察目标后,先让同学对目标进行一个整体的观察,比方:大象给人的感觉是高、大、粗壮、蠢笨,而小猫则是小巧玲珑、可爱而温柔。整体观察后才进入局部观察。当然也可以先局部再整体。
进行局部观察时,不能让同学笼统的'观察,也不能只让他观察他感兴趣的局部,尽量每一个地方都观察到。也即是要细分观察目标。比方观察小狗,总体观察之后,老师要引导同学观察小狗的脑袋、身子、腿和尾巴。脑袋又可以细分为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一样一样的观察,找出目标的特点来。观察顺序不要强求,同学对那一局部感兴趣,就可以先观察哪里,他花的时间多,观察的也就越仔细。但同学叙述和写作时一定要依照正常的顺序,不能东还没介绍完,,就介绍西,回想起东还没介绍完,又来介绍东。
观察小目标时要看清颜色、形状、大小,它什么时候给你的印象最深,比方吃饭时,小狗粉红色的舌头快速的伸缩,同学觉得最有趣,就可以在写舌头时加上介绍它吃饭时舌头的动作。老师在引导同学叙述时,一定要用各种方法让同学运用到学过的优美词语。比方,小狗的眼睛长的黑、亮,而且圆。老师就要同学想一想,你们学过关于眼睛的优美词语吗?看谁记得多。于是,“又黑又亮”、“亮晶晶”、“圆溜溜的”等等词语就可以顺手拈来了。
当同学观察完了目标,这只是机械的观察,介绍的内容也是枯燥的,就像我们看到了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要想让同学的文章充溢趣味,就必需让同学对观察的每一个目标进行想像。小狗的眼睛像什么?它的耳朵的形状又像什么?它跑起来像什么?它身上厚厚的毛又像什么?想像的对象一定要是大家所熟悉的,只要一说出来大家就能立即联想到实物。但要提醒同学,想像的东西最好是既熟悉又比较美的。有同学在比喻海中的海参时,曾说它远看起来像一堆牛粪,全班哄堂大笑。我先褒扬了他善于想像,然后反问他:“牛粪给人什么感觉?假如大家对牛粪不喜欢还恶心的话,谁还愿意欣赏海参呢?海参不只不美,而且爱成了丑陋的化身了。”
观察完目标的静态,就应该观察它的动态了。假如把静态比作是一幅油画的话,那么动态就是让油画中的人和物走出油画,走近我们。比方,小狗吃饭、喝水、做游戏的时候会动,那么它是怎么动的?我们三年级学过的一篇文章《吹泡泡》清楚具体的写出了怎么做泡泡、怎么吹泡泡的,文章用了一系列动词“放”、“加”、“和弄和弄”、“蘸”、“吹”、“提”等,这些动作也是作者观察的结果,我们可以让同学运用同样的观察方法观察小狗。这种观察要反复多次以后,同学才会掌握。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经常让同学观察动作,比方上课了,我轻轻推开门,再转身关门,接着扫视一遍全班,微笑着走上讲台,大声的说:“上课!”这个过程中有六个动作,但同学大多只能说出三四个,经常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才可能提高。
总之,同学观察的越仔细,文章才会写的更生动、更具体,他们写作文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也为高年段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9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怎样组织好学生,使其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学习呢?以下是我对一年级组织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睛”“看黑板”等。也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上课铃声响,安静等待老师进课堂。”(教育学生不要大声喧哗);“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耳朵耳朵看哪里?耳朵耳朵在听讲。”课程进行一半时可以活动一下如:……“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小朋友对“笑一笑,哈哈哈”特别感兴趣,当说“坐会好”时,都坐得很好了。教师和学生一唱一和对儿歌,既简单,又很有节奏感。使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走神的机会。我们要认识到在一年级课堂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抓好纪律的关键。你要求学生做的每一件事,必须事先让他们清楚。然后,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让孩子知道你要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样再怎样,哪怕是放几个学具,放哪儿,怎么放,都要说清楚。一开始的细致对以后的教学会非常有用。
三、老师讲课时要使用儿童化语言。
一年级孩子不同于大学生,只要老师讲清要求就行,他们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做事凭兴趣。比如做连线题,如果老师说让我们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学生一听肯定会感兴趣。如果哪个学生找错了或还没有找到朋友,老师说:“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帮他?”学生听了觉得很亲切,他们很喜欢听这种语气,老师用这种儿童的.语气跟学生说话,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一定得蹲下与孩子们说话。
四、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师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一听到表扬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在课堂中,教师要及时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同学受到感染。当学生回答正确完整,老师即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可以说“你真棒” “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真聪明”“你说得真好”等,为了带动其他学生,老师这时可以抓住时机说:“还有谁能像他那样说?”要是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如“你坐下再想想,下次你一定能行”等,也可以用“掌声”或“送小红花”等方法鼓励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希望和鼓励,体会成功的喜悦,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加坚定学习的自信和勇气。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能否吸引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达到最优最佳的教学效果。
现针对如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谈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了解教学大纲,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性,要注意教师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每上完一个单元都要对该单元进行一次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予以弥补。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要给予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从不自觉学习转变到自觉学习上来,学生学习才能有所进步,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一句话:爱心+耐心+细心
当一名好启蒙老师不简单呀!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0
一场小雨刚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踏着下课铃声,我信步走出教室,突然发现教室门口地上躺着一片枯黄的落叶。随手捡起,正准备丢进垃圾桶,又将手缩了回来:“枯黄的树叶在悄无声息地告诉我们秋天来了,可孩子们意识到了吗?”,细细思量之后,我把它留了下来,心里有了主意。
第三节上课了,我把同学们带到了多媒体教室。当我出示这片枯黄的叶子时,一位女同学问:“李老师,你是捡的还是摘的?”“捡的!”我把刚才的一幕向大家重述了一遍。同学们好奇地观察着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大展幕上的这片叶子。我分明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此时正叩击着同学们的心房,一种“生命自然”的情感和孩子的心一起跳动着。我适时地提示:“可以从颜色、形状及叶子的成长变化过程去感受,写一句话也行,想想你最想对叶子说什么?”尽管有两三位同学觉得不知从何说起,可大多数孩子已认真地写起来。
8分钟很快过去了,我在巡视中也发现了几多精彩,随即,我指名、展示。令人欣喜的是,精美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可谓异彩纷呈。请看耿蓉的“感谢死神吧!你的绿已被刻在春风里,带进了心的海洋。你的黄也将成为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刘晓婷的“黄,也许不是你意愿/绿,才是你的本质”,林杰同学的“你飘到哪里,/哪里就姹紫嫣红;/你走到哪里,/哪里就绚丽多彩。/不要为短暂感到婉惜,/只要你勇于展示个性/展示风采,/你永远都是最美的。”陈晨同学的“黄叶,你好!/您黄了身体,却不会灰了那快乐的时光。/希望你来世再绿,更加丰富昔日的辉煌。”(学生把形容词“丰富”作动词用了),孩子们那些“枯黄是美的另一种表现。”“枯黄也意味着生命的永恒。”“别伤心,露水依偎过你的身躯,彩蝶曾迷恋你的脸庞。”丁慧慧同学的'“因为这份灿烂,你的寂寞旅行才变得温馨、浪漫。”都是诗才横溢……
孩子们把一片再普通不过的落叶写成了如此多情、精彩的诗句,让我不禁对后面的写作充满了期待。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利用双休日去大自然中去发现、去赞美、去抒情。
是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不是老师精心“备”出来,而是进行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绝不是一板一眼“正儿八经”的作文指导,而是一场与秋天的美丽约会。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1
又到了新课标书目阅读的复述展示时间了,这次复述我注意到了组内轮选。前几次上台的,一般都是各小组推荐的复述效果较好的同学。而本次复述,我要求推选小组内最怕发言的同学,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每个同学都不能落后,都要得到锻炼。
爱心组的耿梦雪同学平时上课爱说话,但发言却不够积极。这次小组同学推荐她上台复述。突然,老师发现她的`眼圈红了,原来因为恐惧上台。我走到她面前安慰她,但她还是不愿意。这时,同学们围了上来,可能看到大家都注视着她,出于爱面子的心理,耿梦雪感到很不好意思,更不愿意上台了。我当时也没有再劝她。下课后,我把她找到了办公室,扶着她的肩膀,鼓励她说:“看到其他同学上台发言,你羡慕吗?”耿梦雪含着眼泪点点头。“如果你能走到台上,即使不说一句话,也证明了你的勇敢,敢于迈出第一步。你愿意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吗?”我微笑着看着她,等待着孩子的回答。这时,耿梦雪出人意料地小声说:“老师,我上去复述。”
上课了,这是本周复述展示的第二堂课,还剩下耿梦雪和吴奇两位同学。我笑着看了看耿梦雪,她提出让快乐组的吴奇先上去复述,自己最后上。我想,只不过是个先后问题,她愿意上台就是不错的表现。吴奇是个男孩,平时也是怯于发言的,我对他说:“你是个男子汉,注意要给同学做好示范哦。”吴奇听后,大步走上讲台,只说了一句“大家好,我复述的故事是……”说到这里,他卡壳了,再也想不起来词了。这时,我让他先回到座位上,并表扬了他的勇敢,同学们也给了吴奇同学赞许的掌声。在这个情境和氛围中,耿梦雪受到了感染,她没让老师点名,就微笑着走向讲台。“大家好。我复述的是《兔子和刺猬赛跑》。在一个礼拜天的早晨,刺猬站在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2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思想内容的艺术形式。简洁明了的板书,不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复杂、灵活和多角度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课堂上以记录板书为主的学习,语文教学中的板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板书的形式很多,有在教学中不尽人意的板书:如“一片空白”式(只讲不写)、“随心所欲”式(凭兴趣想啥写啥)、“随写随擦”式(固定位置写)、“五彩缤纷”式(啥都写)……但也有很多可取的板书:
一、图示式
通过图示可以揭示课文的主旨,且更直观、形象。如《古井》这篇课文,主要讲乡亲们到井边挑水的情景和乡亲们帮助村里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挑水,却不要报酬。这些内容突出了古井不仅源源不断地为乡新们提供泉水,而且还陶冶了人的性格,所以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我在上这一课时,首先在黑板正中画了一口古井,让学生脑海中初步有了“井”的概念。然后激发学生阅读课文,
二、提纲引领式
这种板书比较适合学生对长课文的把握,只要抓住了主干,那么枝叶就很容易添上去了。
三、一般规律式
这是教者最常用的、从文体特点入手的一种方法。虽然它便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但一成不变教条容易使学生产生怠倦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板书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教者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至于用什么板书形式那要根据具体课文而定,只要能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是最好的。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3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里有一篇短文《聪明的韩愈》。讲一位教书先生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看谁用不多的钱买一样东西,能把书房填满。学生人人动脑,认真思考,放学后都到集市上去了。第二天,有的买来了稻草,有的买来了树苗……韩愈呢,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燃。烛光立刻照亮了整个屋子。先生连声说:“好!好!韩愈真聪明!”
这篇短文内容浅显,趣味性强。孩子们被韩愈的聪慧所折服,读到最后脸上都漾起了笑容。孩子们兴味盎然,正是思维异常活跃的节点。我看着孩子们,一边点头一边若有所思地说:“嗯,真是聪明啊。跟一般(班)的孩子不一样……”略顿了一下,又说:“不过我们是三班的孩子啊!”话刚说完,聪明的孩子们都笑了,有的急急地举起手来。
“打开电灯,灯光就会充满整个房间!”
“老师的声音,还有回声,整个房间里都听得见!”
“笑声!歌声!音乐声!”
“妈妈做饭时,饭菜的香味……”
“……”
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七嘴八舌地变换着答案。
思维训练可以说取得了成功,但语文课须得有语文味才行。于是,我尝试用诗的语言进行归纳:“当我在暗夜里把烛光点燃,橘黄的光晕就会把整个房间充满;当芬芳的花朵张开笑脸,淡淡的花香就装满了整个房间;当妈妈在厨房里的忙碌画上句点,饭菜的浓香就在餐厅蔓延;当──,就──;当──,就──”。
语言训练也可以说进行得很是成功,但我总觉得还是缺少点什么。缺什么呢?语文课,还承担着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担──我一下子找到她了!刚才我们的形似小诗的文字缺少灵魂。我想到,花香,光亮,美妙的歌声乐声,连同温暖的情意,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是人们心灵里渴求的东西,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啊!于是,我心中有一种感情开始酝酿。晚上回到家,我把它整理成了下面这首诗:
爱的和弦
──给我爱的孩子们
当我打个哈欠,揉醒睡眼,
拉开紫红色的天鹅绒窗帘,
金色的阳光
就蹦着跳着,在墙壁、地板、桌沿……
把脚印印满。
当我寻遍整个花园,
它刚刚绽开最后一片花瓣,
我把这朵洁白的栀子,
插在花瓶里翠叶之间,
淡淡的花香
就飘啊荡啊,向着窗栏、门槛蔓延。
当伶俐的小提琴上,
琴弓去问候银色的'琴弦,
悠扬的旋律
就缠啊绕啊,盘旋在梁柱之间。
当我把炉中的木炭点燃,
暗夜里跳起鲜红的火焰,
如水的温暖
就悄悄地,悄悄地
漫过整个房间。
当我用如歌的声音,
轻声把你们呼唤──
我把阳光的金粉捣入其间,
把碎碎的花香调入其间,
再用手心把这呼唤焐暖。
当我用它轻轻呼唤──
全世界都竖起耳朵
听见,
听见我对你们
殷殷的期盼。
第二天早上,我把诗歌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们,这是我送给她们的礼物,孩子们开心极了。师生的感情进一步融洽了,这节课利利落落地画上了句号。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4
很多教育家都曾经说过七八岁的孩子是最浪漫的孩子,他们活在童话里,活在诗意里,也许成年人看来是幼稚的,弱智的,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的世界是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境界
就拿我们二一班的一次周末写话来说,看得我心中无限感慨,不要去让二年级的孩子去按照大人的思路去写话,也不要给这个年纪的孩子买作文选让他读或是抄写,他们的思维正是最奇妙的时候,为什么要让技法去掩盖思维的创造性呢?例如班上的阚家强的写话内容:
今天,小明说:“雨是怎么来的?”小光说:“雨是从云上下来的。”小明知道了。小明又问:“云是什么呀?”小光说:“云是摸不着的。”小明又问:“云像棉花糖一样吗?”小光说:“对!”
这是多么富有童趣的一段对话,孩子会用对话的形式来表达他了解的知识,孩子写的多么好,至少他用对了对话中用到的标点符号,班上很多孩子是不太会熟练运用的,我不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写出多么华美的带有修辞的句子,只要求他们写通顺即可,而且明确告诉家长不要在辅导时过多的拿大人的思维与技巧去要求孩子。孩子们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美。当然,有的孩子用笔十分熟练,这些孩子优秀的让我惊叹,不知道是父母用了多少心血才培养出这样的好孩子,例如韩著奇的写话:
下雨了,小蚂蚁搬家了,小鱼儿探出脑袋了,小燕子飞低了,小松鼠到树洞里躲雨了。雨,我喜欢下雨,雨不仅滋润了大地,还滋润了万物。因为有了雨,禾苗才会成长,因为有了雨,树苗才会长得又快又壮,我真喜欢小雨呀!
我相信你如果问问这孩子什么是排比她一定不知道,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8岁的孩子,写出了排比句,还会先举例,再抒情。当然,不可否认,我们能够看出她从学习的课文里得到了启示,她知道下雨的时候小蚂蚁、小鱼儿、小燕子都有不同的变化,可是语言的组织还是靠孩子自己的功底,不过我始终相信没有自然生长成才的栋梁,这课小树苗一定是用父母的心血浇灌的这么优秀。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5
金水区优胜路小学校本课程《写遍校园》自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开发实施至今已有4个学期了,学生们在课程中不仅培养了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高了写作水平,深入了解了优胜路小学美丽的校园和可爱、可敬的校友,还自主创办了校级刊物《优胜周报》。《优胜周报》的出现,不是被创造,不是做花俏,而是教师、学生享受课程的成果,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
一、分析调查数据,及时修订课程纲要。
五年级上学期,教师针对四年级下期实施《写遍校园》时遇到的活动时间不够、学生参与度逐渐下降等一些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期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诉求和建议,分析具体数据,力求“写遍校园”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供教师有效的发展机会和空间。通过分析80份《调查问卷》发现:90%的学生感觉参与校本课程《写遍校园》是“轻松愉快,使人充满信心”;61.4%的学生很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20%的学生喜欢童话体裁,22.6%的学生更喜欢科幻小说体裁的文章;5.7%的学生希望成为记者,18.6%的学生希望成为儿童文学作家,24.3%的学生希望成为编剧,31.4%的学生希望成为科幻小说作家。数据显示,学生乐于参与校本课程“写遍校园”,但对于每节课写校园作文又感到一些乏味,大多数是完成任务式的喜悦。学生期待职业体验式的学习环境,对文学的创作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希望接触更多体裁的创作练习。我们将《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与我们观察分析学生的种种情况相结合,对五年级上期“写遍校园”的课程纲要进行的大幅度的调整、修改,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五年级学生的创作潜能,突破教师在课程实施上遭遇的“瓶颈期”。
教师将校本课程《写遍校园》五年级上期的课程目标修订为:
1、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提升捕捉生活信息的能力;
2、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3、学生尝试多种体裁的写作,实践理想职业。结合学生的职业体验需求将课程内容调整为:班级时讯、校园时讯、“漫话”校园人物、“漫画”校园人物、校园人物专访。
二、利用校外资源,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我们邀请的《大河报》的摄影记者白州峰记者做了一期《新闻,新闻摄影以及新闻背后的故事》的讲座。学生聆听了90分钟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讲座,知道新闻的特点和意义,了解了新闻记者的工作经历,激发出对从事文字工作的兴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生活寻找素材,学会观察身边的`好人好事,学会动脑、动笔和动心,争做社会的有心人。
三、珍视学生感受,灵活调整课程内容,班报诞生。
有了第一次活动的良好收效,教师鼓励学生体验记者职业,在第一时间了解校园中正在发生的、已经发生的事件,将见到的一些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同学们了解校园的近况,就会拉近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同学的距离,更加深入熟悉我们的学校,令自己的校园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一百多字的新闻稿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易如反掌,赞扬四位同学到医院探望生病中队长的新闻稿《探望“老班长”》,反应同学之间打闹问题的《“猫”抓人事件》,记叙为一年级新队员佩戴红领巾的《领巾飞扬》,都取材于学生的校园生活,真实记录了学生的喜怒哀乐,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校园正能量。看着这一篇篇饱含学生创作热情的新闻稿,我们的心情不仅仅可以用“好”来描写,更多的是为同班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呵护之情所感动。为什么不用一种形式延续学生对于校园的关注、对于校园的热爱呢?课堂上,教师想到了用创办班级报纸的方式继续学生之间正能量的传递。经过孩子的积极讨论,我们确定了以xxxx年入学的六班现在的五六班谐音做主题的《石榴报》,这张班级报纸内容涵盖有班级时讯、校园时讯、校园活动、校园人物、校园故事等主题,学生们根据同学特长选出了报纸主编、摄影记者、排版,并为六大板块起了既好听,又极具特色的名称,介绍校园《金色优悦》,反应班级事件的《追事》,推荐校园人物的《诗淇墨语》,推广课间有益游戏的《校园游戏》,刊登优秀文章的《群星之城》。石榴象征着团圆,丰收于金秋时节,我们的《石榴报》也在瑟瑟寒风中,伴随着片片落叶,红红火火地呈现在师生面前。预备前、课间时,张贴《石榴报》的班级展览前总会有三三两两观看的学生,人群里时而会传出切切私语声、咯咯的笑声。病愈出院的班长专注地看着《探望“老班长”》,看一遍不过瘾,甚至搬来了凳子,站在凳子上看报,再一次近距离地感受同学的关爱。的确,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当学生在“写遍校园”中实现了梦想的同时,教师也与学生分享了成功的欢乐。
四、体验职业梦想,激发创作热情,《优胜周报》诞生。
xxxx年3月底,在优胜路小学美丽的校园里一场“我爱春天师生篮球赛”正在激烈的进行着。赛场下一部分学生观众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们没有为一次次精彩的投篮欢呼呐喊,而是举起相机拍照,拿起采访本紧张地记录着比赛进程,他们参与校本课程“写遍校园”的孩子们。这些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报道班级新闻,希望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新闻点,由此,教师抓住了看篮球赛的契机,鼓励学生报道校园新闻。xxxx年4月17日,《优胜周报》首刊!至今,尚显稚嫩的《优胜周报》已经出版四期。
正如优胜路小学刘辉校长应孩子们的约稿,为《优胜周报》撰写的卷首语《优胜小周报多彩大视窗》中提到的“优胜小周报,多彩大视窗,孩子们放飞着绮丽的梦想,勾画着五彩的蓝图,在成长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注定是滋养童年伴随成长的终身精神财富。”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学生们学会了文字录入、上传邮箱稿件,学会了用摄像机的镜头“说话”,学会了组稿、改稿,学会了用专业的平面设计软件CDR排版。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育随笔12-28
[必备]语文小学教育随笔02-25
小学语文新教育随笔02-25
小学语文工作教育随笔06-29
语文教育小学随笔05-26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10-10
小学语文反思教育随笔10-16
(必备)小学语文教育随笔05-23
小学语文教育随笔大全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