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时间:2024-11-11 10:03:17 随笔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教育随笔3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你见过的随笔都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教育随笔3篇

  小班教育随笔 篇1

 

  夏月星是个活泼可爱、小嘴甜甜的孩子,平时总爱在我面前蹦蹦跳跳的,是全班孩子的开心果,这不三天没来幼儿园上学我还真有点想她了。心里正这样想着,孩子就飘到我身边来了,脸上满是期待的表情,不巧此时我正在忙着报表,没及时和她打招呼,等我忙完事情猛抬起头来时,映入眼帘的是孩子那一张委屈的小脸,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赶紧向孩子补充迟到的问候:月星,刚刚老师太忙了,对不起,你没来幼儿园老师可想你了,来抱一抱孩子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久违的笑容。

  孩子是敏感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无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保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小班教育随笔 篇2

  每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们吃过点心后,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坐下来稍作休息,安静以后为接下来的个别化学习做准备,顺便也检查一下自己和同伴的鞋子有没有穿反,衣服有没有塞到裤子里等等,帮助幼儿整理好衣物。这时,圣雨涵喊道:"老师,栾宇鑫的鞋子穿反了。"小虎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立即换了过来。紧接着,家乐又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的脚穿得舒服吗?"(其实,他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子涵发现家乐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换回来,家乐把两只鞋子一起脱了下来,在那儿比划了半天,可穿到脚上的却还是反着的。很明显,他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对于小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儿都能穿对裤子和鞋子。而对于这几个个案,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因素。家人过于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帮助而不是教会。二是客观条件。由于这两个孩子的年龄较小,阶段发展相对比较迟缓。因此,虽然是小班的孩子,但还是常会出现把鞋子反穿的现象。但毕竟只是小班的下学期,所以只要重视教育和引导,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在自由活动中通过同伴互助,相互监督的过程,也让幼儿学习了如何关注自己的同伴,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小班教育随笔 篇3

  

  我觉得,对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他们读过几句礼仪的话语,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运用礼仪。逐渐养成习惯,所以,礼仪教育应用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否则光说不练是没用的

  我是这样做的:先教幼儿诵念《幼儿园礼仪教育》书中的白话三字经,然后经常结合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景引导幼儿练习。例如幼儿学过〝来园礼仪〞的〝三字经〞后,我在晨间接待时就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如果他未与父母说〝再见〞,我就用〝三字经〞的有关句子提醒道〝xx小朋友,‘别父母,勿忘掉’呵!〞若不是父母送来园的,我就改说:〝别家人,勿忘掉。〞幼儿上厕时遇到小小班弟弟妹妹在里面,我就引导幼儿复习诵念〝如厕礼仪〞,于是幼儿就知道〝有人在,须等待〞了。幼儿要到户外活动,我就说〝人离开,椅收起〞(椅子的礼仪);午睡时我说:〝不蒙头,不趴睡,〞发现个别幼儿玩席子。被子,我提醒他〝小手空〞。这些都是午睡礼仪中的语句……如此这般将幼儿诵念过的礼仪三字经与幼儿在园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学过的礼仪内容,了解什么场合用什么礼仪。幼儿经常说。经常练,久而久之才能逐渐养成习惯,才能达到礼仪教育的目的什么是礼仪?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评语:〝这个人素质高,有风度〞;〝这个人有教养,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等等。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习惯。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总能见到一些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操场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的.小学生。那么首先,注意培养自己美好高尚的心灵。从表面上看,文明礼貌是外在的,而实际上外在的形式下蕴含着内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是有着美好心灵的人,美好的语言来自于美好的心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形为内现〞。其次,要在实践中用文明礼貌的道德标准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文明礼貌,重在表现。请我们每一个人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假如全国每一个校园都共同创建文明校园,那么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将会大大加强,祖国的未来一定是繁荣昌盛。灿烂辉煌!文明的举止,文明的行为,加上恬静。幽雅。舒适的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会启迪莘莘学子去不断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可以影响你的学习,你的生活,甚至将来的一生都将受用不尽,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每播下一个动作,学生将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学生将收获一个品格,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上,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营造出一个文明美好的校园。

【小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教育随笔小班11-27

小班教育随笔07-15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31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3

小班教育随笔【精选】07-03

【精选】小班教育随笔07-04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9-07

小班教育随笔【经典】07-24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10

【经典】小班教育随笔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