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

时间:2024-11-13 15:27:45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母亲的回忆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1

  夏暮,树木葱笼,芳草连天。山坡上,星星点点的山丹丹花灿若红霞,在悠闷的风中摇曳。落日的余辉依恋地洒在西边老牛山的山头,天边一朵透着青色的白云悠悠地飘着,徘徊着,寻觅着,像是母亲寻觅的身影,她在寻觅着她百般怜爱、贴心贴肝的孩子们……我忽地想起了那生我养我、疼我怜我、想我念我而今已与我阴阳相隔、生死两茫茫的母亲;那令我潸然泪下、肝肠寸断、欲思欲痛的母亲。

  我的母亲,出生在旧社会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听母亲说,她8岁时,我的外婆就因生我的五姨而去世。我外婆生了5个女儿,没有生儿子。因为没有儿子,在旧社会里,我外公受到了很多来自本家及邻里人的嘲讽。但最困难的是家里都是女儿,没有男劳力,家里的生活是很贫苦的。我想,我的母亲的童年及少女时代,是吃了很多的苦的。直到母亲十五岁时,遇见了父亲。

  父母的爱情是甜蜜温馨的。在那个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世俗世界里,幸运的父母亲却是一见钟情、自由恋爱的,因为当时父母同时都是当地地方戏团的演员。那时的父亲虽也是贫民,但温文尔雅、英俊飘逸,且父亲扮演旦角,是戏团里的红人。母亲说,许多女孩子,跑十几里山路来看戏,其实是喜欢父亲。母亲也是那时喜欢上、爱上父亲的。母亲的爱情是甜蜜的、温馨的。

  十六岁时,母亲不顾家人的反对(听母亲说,家里人及亲戚主要怕父亲吃不下苦、不顾家)便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家境也不富余的父亲。从此,母亲便过上了一生都较清苦的生活。父母一生养育我们姊妹五个。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小我三岁的小妹。

  由于我们姊妹们多,母亲一生受了许多的苦。在人民公社时期,父亲是生产队的会计,经常开会或因公事耽误农活,母亲便扛起了挣工分、养活年幼的`我们的多半任务。母亲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锄地、割麦、收玉米。可怜的母亲学会了犁地。在农村,犁地的活,很累、很重,多是男人们干的活。母亲后来的病也很可能是那时落的病根。

  母亲一生辛劳,且生活简朴。晚年时,母亲积劳成疾,身染多种病患。虽经多方、多次求医治疗,我亲爱的、可怜的、可敬的母亲,终于在去年腊月二十五日下午,撇下我们姊妹五人和年迈多病的父亲与世长辞……享年73岁。

  而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思念的凄苦亦如黄连树下挂苦胆,苦上加苦。这苦痛,随清风东满篱笆,随明月溢满西楼;这苦痛,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从此生死两茫茫,欲思量,欲难忘。山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遥祝我的母亲快乐、幸福、平安!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2

  小时候听母亲说,她先前的命苦。这我就不大懂啦!我知道药很苦,却不知道这命是怎么个苦法。

  母亲便跟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

  外公过世得早,母亲连外公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想,也许外公留给母亲的印象比大雾笼罩着的河对面牛脑壳坡上的那些草啊树的还要模糊。

  外婆独自拉扯着母亲和大舅。母亲在提到这段日子时,表情很痛苦。我知道,这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了。我也便像母亲一样的痛苦,俗话说“母子连心”嘛!

  过后,我就在想,母亲的苦日子,会不会像我们屋外那株苦楝树上结的果果。我曾经尝了一下那果果,说不出来的难受滋味,当时我吐了半天,那滋味还残留在嘴里,连饭都吃不下去。

  母亲不怕苦。她每次吃药,总是把药放进嘴里,然后哔哔啵啵地嚼,像嚼糖果和炒葫豆炒豌豆,等把药嚼碎后,她才喝一口水,把药吞下去。我见了,在旁边都苦得不行。我问母亲苦不苦,母亲说不苦。我就不相信啦!因为我最怕吃药啦。后来明白了,母亲之所以会觉得药不苦,是因为她是在苦水里泡大的,感觉不到什么是苦了。

  母亲的记忆力很好,她能记住我们所有亲戚朋友家的大凡小事。母亲没上过学,斗大的字认不到一箩筐,所以,不管什么事,她都会记在自己的.脑子里。我总认为,我的记忆力好,应该是母亲传给我的。

  母亲才十六七岁就出嫁了,不幸的是,她嫁给了一个脾气暴戾,动辙打人的家伙。母亲称他是“铁匠”,因为他一天只晓得打人。母亲为了护着大哥、二哥,没少挨“铁匠”的打。

  大舅枉自长得牛高马大的,还当过兵。什么事都听舅娘的,舅娘要他把户口迁到娘家去,他就迁过去。全然没想到自己还有个老娘需要他来赡养的呢!

  大舅死在了搬迁去的半路上。不知这是不是天老爷惩罚他不孝。听大人们说,不孝之子是要遭天打五雷轰的呢!

  母亲说一切事都是舅娘干出来的,她甚至说大舅也是舅娘害死的。我不同意母亲的看法,可我也不敢在母亲面前说。我知道我要是说了,母亲肯定会责怪我,还会说我手指拇往外掰。

  大舅去世后不久,母亲不顾“铁匠”反对,把外婆接到了家里来。

  “铁匠”死在“大跃进”时期。母亲独自拉扯着大哥二哥,艰难的生活着。

  后来,母亲遇到了父亲。

  父亲读过私塾,在旧社会当过甲长,还是相牛的高手,在我们汪家街这一带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父亲在与母亲结婚之前,离过好几次婚。父亲离婚的原因,可能是先前的妻子没能跟他生有儿子。父亲曾说,他十张“八字”,有九张都算他无后。这便成了父亲最大的一块心病。

  父亲与母亲结婚时,都快五十了。用父亲的话说是,“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这时的父亲,很是有些认命的了。然而让父亲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母亲为他生下了三哥和我。

  母亲总算是苦尽甘来。父亲对她很好,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对母亲连重话都很少说。我们呢,也很听她的话。

  母亲有时会想到外婆,就叹气说外婆没享过一天清福。我听了,很是同情外婆。可惜的是,我出世的时候,外婆已睡在了我们村子汪家街后面那片竹林坝里,这是汪家街过世老人的栖息之地。我想,要是外婆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她,给她端茶送水。

  每年清明,父亲都会叫上我和三哥到外婆坟前去点香蜡,放鞭炮、烧纸钱,然后叫我和三哥给外婆作揖磕头,说外婆在阴间会保佑我们。我和三哥听说外婆会保佑我们,都很卖力的磕头。父亲见了,就会笑着夸奖我们。

  现在,母亲也睡在了那片竹林坝里,她也许和那里的老人们坐成一排排,摆谈家常龙门阵。而在这些老人中,一定有我的外婆。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3

  只要一天内有一节课是考试的话,我们全班就会把这一天称作“考试日”。上周五便是“考试日”,我们那天考了数学和科学,考完后我与同学核对答案时我才懊悔地发现,这次的数学成绩可能十分糟糕。

  这个坏心情令我不安稳地度过了宁静的周末。写作业时想着数学考试、睡觉时想着数学考试、运动时想着数学考试,就连玩游戏时,我都要多一根筋来想着数学考试。周末的每一秒,只要我看到母亲时,就觉得特对不起她。

  周一,李老师改完了卷子,在班上讲评了一部分题目。在这之前,我惊讶的得知,我得了76分。76分!这个分数还仅仅是加上十分的分数,也就是说我原来只有66分!还好,我粗略地看了一下在A班里的排名,还不算太差,在十五名左右。这使我稍微放松了一些,但我还是不敢面对母亲。因为我从未考过这么低的分数。

  周二,也就是今天。我不得不将这个定格的结果无奈的`公布出来。我拖着无力的步伐走回家中,跟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但妈妈很快就走了过来问我今天想吃点什么好东西。那时,我正在订正卷子,她也就刚好看到了。

  “又考试了?”她十分关心的问道。

  “对。”我精神紧张地答道。

  “多少分?”她又接着问道。我偶然瞄见,妈妈的脸上出现了几分突如其来的喜悦。

  “七…七十六分,但排名还可以……”我支支吾吾的答道。那些喜悦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母亲的脸上又浮现出些安慰的表情,“没事,继续努力吧。”这时,她的深邃的双眼中出现了我无法彻底读懂的伤感。

  其实与我的母亲一样,每个母亲都在关心着我们这些内心孤独的孩子们。放学时,她帮我们卸下沉重的书包;运动完,她帮我们用毛巾擦汗……当我们失败时,他会去尽量掩饰着那些伤感与愧疚,把那些伤痕埋在心里。

  母亲,为我们承担着我们的一切,也在无形之中关爱着我们。让我们努力做好我们的事务,给母亲一些骄傲吧!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4

  我的母亲便是我生命中最伟大的人了。正所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也许是因为我只见过她‘强大’的模样,便忘了她也曾是一个少女。

  自打我有记忆起,她便像一个超人。爸爸不在时,她可以自己修电闸;爸爸出差时,她学会了做饭;我生病时,她便连夜照顾我。

  记得那是我五岁时的一个夜晚,我因为连夜的发烧,烧出了幻觉,指着床上,嘴里不停地喊着:‘有虫子,有虫子。’妈妈吓坏了。连喊都不敢喊,拿起手机给另一个房间的爸爸打电话,我哆哆嗦嗦地喊着,妈妈让我深呼吸,她用颤抖的声音安慰着我。忽然有什么东西像珍珠一样砸到我的手上,是妈妈的眼泪,不一会儿,爸爸也赶了过来,他呆呆的站在原地,紧张地看着我,呼吸也好似加重了几分,几秒后,他回了回神,跑过来摸了摸我的头,又寻来了药和体温计,妈妈一边抽泣一边给我量体温。可能是因为我太累了,幻听了又或是真的,我到了半夜,还听到妈妈在自言自语。清早醒来,发现妈妈仍守在床旁,看着她眼中的.红血丝,我的眼泪便不受控制的落了下来……

  妈妈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这个中秋节,我们一同去了包百,到了献血屋,妈妈爸爸突然停下了脚步。我正处于迷茫之中,只见他们一起走了进去。我着急地喊他们,他们回头微笑示意我跟他们一起进去。我心情忐忑地走进屋,好奇地观察着四周,几个鲜红的大字映入眼帘‘鲜血拯救生命,爱心温暖人间。’时间不长,妈妈完成了准备工作,在椅子上等待化验结果。不一会,便有一个穿粉白色衣服的医生,将一根很粗的针管扎进了她的胳膊里,鲜红的血液顺着针管流进了集血袋,我的心不禁一颤,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妈妈却说:‘我这是在做奉献呢,说不定我的血还真的可以帮助到别人呢!’

  我的妈妈虽然没有那些奋战在抗疫前线或救灾前线英雄那么伟大,但她也在用她的方式去爱我,去爱这个世界!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5

  肖艺民今年十五岁,是个爱玩网游、爱抽烟、爱打架的一个孩子,这一切全归咎于他的母亲对他的溺爱,他的母亲对他来说可以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他也搞不懂母亲为什么这样惯着他。

  今天是周日,双休日玩了两天,作业一笔没动,此时已经是半夜了,整个网吧只有他一个人在玩穿越火线,仿佛整个网吧只为他而开业的一样,他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九点半了,时候不早了,他放下耳麦,揣好打火机和烟,站起身就走了。

  他家是平房,到了晚上,这座平房显得格外的清净、凄凉。他父亲在工地干活,平时都不回家,所以平时都是他们俩在家。

  刚走进屋正好和他母亲碰上头,他母亲是个六十多岁的女人,而他只有十五岁,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母亲那么晚才把他生下来,他母亲说:“饭菜都在桌子上呢,我都给你热了,赶紧吃吧。”

  肖艺民说:“不用了,我吃完了。”

  “那就赶紧睡觉吧,明天就要上学了。你把门插好了,我要去夜市了。”说完,他母亲拿了一堆衣服裤子走出了家门。

  肖艺民在后面插好了门,这时,他快步的跑进了母亲的卧室。他走到了床头的柜子前,这个柜子里面放着母亲的钱,他以前就是从这里偷钱的,柜子上是上了锁的,但肖艺民有办法,他早早地配了一把钥匙,他拿出那把钥匙打开了柜子的门。

  可他看见里面一块钱也没有,只有一本日记本,他平时就发现了那本日记本,可一直都没有打开看过。

  他拿出了那本日记本,刚打开日记本从里面掉出来了几张照片,他拿起照片,总共五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女孩的照片,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和高挑的身材,还有一双大眼睛,完全是一个美女。

  他坐在床上打开了那本日记本,发现里面全是母亲的日记,他大概的看了看,有的时隔几天,有的时隔好几年,纸张已经发黄了,可见这本日记有段时候了。他翻到了第一页,默默地看着母亲的日记——

  1978年9月13日

  这一天对我来说是一生中都难忘的日子,因为这天我的女儿出生了,我们给她取名叫肖艺华,希望她以后有艺术才华。这天来了很多远方的客人,几乎我们整个村子的人都来了,他们争抢抱孩子,都说这孩子招人喜欢,以后肯定会是个德才兼备的人。

  中间还有很多篇日记,但肖艺民都翻过去了,他只看了后面的几篇日记。

  1996年2月15日

  我的女儿果然没让我失望,她考上了歌舞艺术学校,她唱歌很优秀,还参加了歌手大赛,得过亚军,我做母亲的真为她骄傲。

  今天我坐在沙发上摆八门(东北人用扑克算命的一种方式。)这时,我的女儿回来了,她回来靠在我的肩膀上说:“妈,今天我和别人接吻了。”

  我放下手里的扑克说:“那好啊,他是干什么的?”

  女儿唉声叹气地说:“不知道。”

  “他叫什么名字啊?”

  “不知道。”

  “那他今年多大了?”

  “不知道。”

  “那你怎么会和他接吻呢?”

  “嘿嘿,妈,他是我在路边遇到的病人,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把他救好了。”

  我高兴极了:“哈哈,我的女儿啊,那人家怎么谢你的啊?”

  “他们都给我跪下了,我把他们扶起来之后他们硬要给我点钱,我都没要。”

  “好好好,做善事好,做善事心里敞亮。以后要多多做好事,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嘛。”

  她笑了笑说:“知道了妈!”

  1996年4月23日

  最近我的风湿老毛病又犯了,一到阴天就腰疼腿疼,不过还好,我的女儿通过同学关系,从美国给我买来了按摩器。她在上学,几乎几个月都不回家,她没时间给我按摩就给我买了这个,还真别说,用着还听舒服的呢。我能感受得到女儿的一片心意,要是她能总在我身边该多好啊。

  1996年5月3日

  这天,我听着收音机里的一个节目,这是由听众们点播歌曲的节目。我听着里面有送给爱人的、送给妻子的、送给父母的,我听着心里舒坦,这些都是对自己爱人表达的一种方式。

  这时,里面的播音员说:“好啦,听众朋友们,下面为大家播放一首满文军的《懂你》这是由一位叫肖艺华的女孩子,点给她父母的歌曲,她说,妈妈,好久没回到你身旁了,真的很想爸妈,很想你们……真的很想你们……可以听出来,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之情啊,下面就为大家播放这首《懂你》”

  可能她没有想到,我就在收音机旁听着呢。我听得眼泪都出来了,我心想:“傻孩子,别惦记家里,家里一切都好。”我一边听,一边流泪,多懂事的孩子啊,她从来都没让我们操心过,一走就是几个月,他爸整天在做力工,没时间回来看她。我们老两口也很想她,真的很想她……

  1997年7月18日

  这天我的女儿回来了。她一到家我就接过了她手里的大箱子,她比以前黑了,还瘦了,我说:“肖艺华啊,怎么瘦成这样?在学校吃不好吗?”

  她说:“学校还行吧,你们俩都很好吧?”

  “好好好,只要你回来了就好了。”

  我丈夫说:“来来来,别站着,赶紧过来吃饭,今天我和***特意为你做的菜,吃吧。”

  肖艺华来到了桌子前坐下了,她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我说:“怎么样?咸淡?”

  她点点头说:“很好吃啊。”

  我丈夫说:“这次回来你就在家多呆几天吧,我们俩想你想得头发都白了,哈哈哈……”

  只见肖艺华眉头皱了皱说:“爸、妈、我明天要去安庆枞阳志愿教书了,那里有很多贫困的孩子,他们需要上学,我想去帮帮他们。”

  我和丈夫的脸都沉了下来,女儿也是一脸的尴尬,她说:“我去可能是明年年底才能回来……”此刻,她的眼泪已经在眼圈里打转了。我说:“好,我们都支持你,我不是说过了吗?做好事心里敞亮,”

  之后我们老两口就一直没说话,我们就这样看着她把这顿饭吃完。

  1997年7月19日

  这天我把女儿送上火车,而她爸在工地干活,每天工作忙,没时间。她坐在靠窗户的座位,我给她买了一袋橘子,我说:“这些橘子拿着吃,到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也长大了,也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我知道了,妈,你回去吧,我明年就回来,”说这话的时候,她的泪水已经流出了眼眶。这时我也哭了,我擦着她脸上的眼泪说:“好了,别哭,到那边得吃很多苦,那边还有很多孩子等着你教书呢,好了,别哭了,到那边多来电话。”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火车已经开了,我看着她把头伸出窗外看着我,她眼里满是泪水,哭得很伤心。渐渐地离我远去,我也看着她,跟着火车跑,希望能多看女儿几眼。一直到火车开往远处看不见了我的心里才一阵阵酸痛。我知道女儿大了,就要离开父母的身边,只要她愿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1998年1月1日

  这天肖艺华给我来电话了,她祝福我元旦快乐,呵呵,我好高兴啊,他还给我们邮过来几张照片,我打开了一看——里面全是她和当地的小孩一起照的照片,还有几张是她过生日的时候,全班学生给她过的生日,她面前放着一块小奶油蛋糕,正闭着眼睛在蛋糕前许愿,后面还有横幅,上面写着:祝肖老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我看着都笑了,她还真是长大了,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只要她过得好我一切都放心了。

  1998年7月7日

  从早上开始我就一直心慌、气短、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发生。这一天我都没怎么干活,我无意间打开了电视,看到了新闻上说长江水流上涨,南方发洪水了!而且新闻还说安庆是水灾比较严重的地方。我忽然想到我的女儿还在安庆啊!我拿起电话给女儿打了个电话,不一会电话另一头传来了久违的声音:“妈?是你吗?”

  我一愣,好久都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了,我回答她:“是……是……我看电视上说你们那里发洪水了,你们怎么样啊?”

  “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我,现在我这里很安全呢。”

  我悬着的心放下来了说:“那就好,那就好,下雨天别乱走了,注意点安全,好好带好那些孩子们。”

  “嗯,我知道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现在我在出租屋里呢,外面发洪水我们学校今天放假。”

  “哦,那太好了,我放心了,下雨天打雷就不打电话了,拜拜。”

  “拜拜,等我回去咱们好好聚一聚啊。”

  “唉,好。”无意中我放下了电话,听到了她的声音以后我就放心多了

  1998年7月22日

  今天早上我的丈夫偷偷地哭了,我问他为什么哭啊?他说想女儿了,听他这么一说我也想哭,想想已经快一年多没见到女儿了,要是说我也不想那是假话,仔细地算了算,还有不到半年她就回来了,我真想让时间过得快点,默默地等待她回来的.那一天。

  1998年8月7日

  早上传来了噩耗,电话里的一个人说肖艺华被洪水冲走了!现在还没有找到,我听到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不顾换新衣服,叫上丈夫就登上了安庆的火车,在火车上,我不断默默为她祈祷,可是,不管我怎么祈祷我还是心疼得哭了起来。我就这一个女儿,如果她有事我们将来该怎么办?我不敢再往下想了。

  1998年8月8日

  我们老两口来到了枞阳县,我们被一群解放军带到了一家宾馆里休息,这里很贫困,都是一些古老的村庄,此刻下面全是洪水,而我们是在三楼。看着下面的洪水我不禁担心起肖艺华她到底在哪里啊?救援队的说已经尽力搜救了,可一直都没有消息。

  这一整天我们在宾馆里哭了整整一天,也没有吃饭、没有喝水,每一份,每一秒都是一种酷刑搬的煎熬。

  这时,有人敲了敲我们房间的门,不一会,进来的是一家三口人,那一家三口人一见到我们就跪下哭了,我连忙扶起他们说:“你们起来啊,怎么了?到底发生什么了?”

  那个女人哭着说:“对不起……您的女儿是为了救我家孩子才被冲走的……我们对不起你们……”这时候,我想到了我以前说的话“做善事好,心里敞亮。”所以我并没有埋怨他们一家三口,我扶起他们三口人说:“没关系,我不怪你们,我不怪你们。”那一家三口人在我们俩再三劝说下终于起身了。

  1998年8月9日

  早上,我听当地群众说当时确实有一个小孩落水了,当时肖艺华还是第一个跳进水里救人的,她当时把那个孩子带到了大客车的顶棚边缘,她当时托举着那个孩子喊:“先救孩子!”那些人把那个被救的孩子拽到大客车顶上,就在车顶上的人转过身想去拉她一把的时候,她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只有这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就不见了。

  “先救孩子!”这或许是她最后的一句话了,我从电视上看到记者称她为最美女教师——肖艺华。我没有后悔教育她善良,我为有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

  1998年8月10日

  女儿已经失踪七十二小时了,我好担心她,这么长时间,一般大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都受不了,她怎么能受得了呢?我经常打开电视看新闻,看看是否有肖艺华的消息,可电视台总报道肖艺华的新闻,就是没有一条是她被人救了或者在哪里找到了,她还活着的新闻,一次次充满希望,却一次次迎来了失望。

  今天我发现我丈夫的头发一夜之间变白了,女儿已经没了,我不想再让丈夫出任何事,他眼睛已经流干了泪水,他一整天都呆在角落里,目光无神的拿着那几张肖艺华邮过来的照片看,他一边看一边嘴里念叨着:“我女儿多漂亮啊,多美啊,唱歌最好听了……”

  1998年8月20日

  今天的洪水已经下去了,人已经可以在大街上行走了,早上我一起来,趴在窗台上看见不少市民都打着横幅在肖艺华失踪的地点祈福她快点回来,在场有不少她的学生,还有一些互不相识的市民。

  到了中午,我下了楼,一位解放军拿着一张纸说:“下面是死者的名单!大家注意了!周冬云、李开慧、张子庭……”我从他开始念名单的时候就一直在一旁听,一直等到他念完都没有听见肖艺华的名字。也就是说,她或许还有希望,只是没有找到而已。

  1998年8月25日

  这天终于传来了噩耗,我女儿的尸体在十五公里外的小河里找到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急忙跑下楼想再看看她。可楼下的当兵的说尸体正在往这边运,一会就到了。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担架从车里抬出来了,我走上前,掀开她身上的白布,那一刻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我女儿!

  我和丈夫看到了她趴在她身上就嚎啕大哭,旁边的人也有不少落泪的,我和女儿有一年多没见面了,这段时间我们多么希望她能早点回到我们身边,没想到当我们再见到女儿的时候居然是分别处在两个世界……

  我们哭了很久,殡仪馆的车把肖艺华抬走了,我看着她被抬走,想起了她坐火车的时候把头伸出窗外看着我,她当时哭得那么伤心,似乎是每一秒都不肯离开我。但是,该走的一定要走。人世间最让人痛苦的就是眼看着心爱的人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我们却无能为力。

  1998年12月15日

  我都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写日记了,我早已忘了曾经的一切,但是,有的时候我还是不得不想起来,因为那些记忆仿佛就是一块肉,狠狠地割掉这块肉是多么疼痛啊。

  这几个月我和丈夫总在看肖艺华生前的照片,要是她还活着,现在恐怕早就到家了吧。我经常站在大街上,等着女儿回家,可等着等着才想起来,女儿已经不在了,只好一个人默默地回到家里。

  我不想再写日记了,自从肖艺华走的那天,仿佛把我的人生割了两半,上半的人生该过去就过去吧,下半生就是一个崭新的自己了,没有一切杂念。

  2013年9月15日

  早在1998年12月20日的时候,我就和丈夫鼓起勇气,剩下了一个儿子,当儿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我就想起了肖艺华刚出生的时候也是不知所措的哭,旁边的人争相抱着孩子,都说这孩子可爱。这个小儿子我和丈夫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肖艺民,我们把所有希望都寄在他身上了。

  可是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生下了一个狼崽子,他从小我们就特别宠惯他,可他却不认真学习,贪玩、慵懒、爱打架、有一次把一个孩子的脸打坏了,我说他几句他都能还口骂我,不管我们怎么管教他,他总想和我们抗衡,有的时候还说我们老土、思想落后。虽然老一辈人老土,但那是因为老一辈人曾经也有过追求时尚,只不过人老了以后想安下心来,度过晚年。

  我总在想,这就是命,我那乖巧而又听话懂事的女儿已经不在了,要是女儿仍活到现在该多好啊,那样我最起码不用整天和这个狼崽子操心了。

  看完这本日记肖艺民惊讶不已,同时,也感到了万分的惭愧,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母那么溺爱他,还为什么那么晚生下他,他拿起了那五张照片,他在想:“这么说来,这个女孩就是我的亲姐姐?”

  这天晚上,肖艺民拿出了作业本,认认真真地写着作业,他已经不知道是多长时间没有写作业了,他打开了书上的作业,发现今天的作业的作文题目是以“亲情”为主题的。肖艺民拿起笔,他一边写一边思考着母亲那本日记本,他从中悟出了一些道理——当父母生下我们的时候肯定是希望我们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从我们不记事的时候起父母们最对我们充满了希望,如果我们反过头来当一个不孝子,岂不是辜负了父母当初的一片好心?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作者概不负责)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6

  天说冷就冷了,薄薄的单衣已经不足以抵挡呼啸的寒风,于是打开皮箱,翻出压在箱底的毛衣,以御寒冬。我这有三件毛衣,都是手工织的,但并不是都出自母亲之手。

  有两件不管颜色和款式都一样,黑色、高领、紧身,看着旧一点的那件是母亲给织的,毛色已经黯淡了好多,但这件最暖和,。另外一件是家里帮忙的俊姐给织的,完全照着母亲织的那件织出来,母亲再三叮嘱过俊姐:“脖子那地方多加二两毛线织成高领的,鹏娃脖子长”。于是新的这件毛衣脖子特别高,还是两层的,一直能到我的脸颊下面,母亲很满意,不过当我试这件毛衣的时候,她一直在旁边笑话我:“你看那脖子,怎么就那么长”。这件毛衣是新的缘故吧,很软和,但是太紧,穿着不是很舒服,勒得慌。

  还有一件翻出来后立即就穿上了。这件毛衣很别致,还是短款的,三色毛线织成,整体上是天蓝色,很洋气,这是考上大学那年妈妈拜托她的一个朋友给织的。时间过得好快,一晃两年就过去了,上次寒假回家之前,母亲再三叮嘱一定要把这件毛衣带回来,说这件毛衣应该短了,回头她抽时间补补。其实这件毛衣不短,阿姨当时织出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长刚到腰间,母亲对这点似乎不满意,一直说要给补补。等到暑假返校收拾东西时,母亲把补好的毛衣拿给我,当时扫了一眼,看着跟之前没多大区别,就塞皮包底了。今天拿出来,穿上试试,才仔细看了看。

  母亲可能是很久没做过毛活了吧,补的`那块很明显,跟上面的针脚比起来凌乱了好多,拉线的力道很不匀,有的一扣紧,有的又有点松,不是很平整,但是粗看还是看不出来的。母亲加了差不多一拃,一直长到裤兜的地方了。款式上来说,着实没有原来好看,不过还好,穿着比以前感觉更舒适了点,不会担心弯腰的时候后背会吹到凉风。

  我想母亲肯定是在每天下午不忙的时候抽时间给补的。每天的活都要她从早上四、五点一直忙到晚上九、十点,只有那下午一两个小时才能歇会。母亲说过“要是我有时间,这些毛衣就都是我给你织的”,这话我信,从小到大穿的毛衣多数都是母亲亲手织的,母亲老说买的毛衣不暖和,哪怕就是托别人织也不买。打开家里的衣柜,压在底下的全是毛衣、毛裤,我的、弟弟的、妹妹的、父亲的,款式、毛色、花样都不一样,从薄的到厚的都有。

  这些日子母亲老打电话过来,每次都是唠叨“穿暖点、穿暖点、再穿暖点”,我都有点不耐烦了,扯着嗓子喊“知道、我知道了、我知道啦”,但她还是不放心,下次再接电话时还是“穿暖着没?”。

  说起母亲的唠叨,着实让我们父子无语,怎么说都说不过母亲。母亲自己理亏的时候,就拿“大帽子”扣我们,什么“我养活你们容易么?”“别忘了谁把你带这个世上来的”等等,无理都变成有理了,更别说我们做错什么的时候。拿“生养”大事压我们,我们哪个还敢言语。所以我们常说她是个“常有理”。

  有次跟母亲一起闲话,我又笑谈她是个“常有理”,母亲这次倒是很大度的说:“小子,这世上恁求有人把你说着,大街上人那么多我怎么就不去说偏偏说你,只有说你的人,那才是最在乎你的人”,我说“恩,要不说你是常有理呢,怎么说都有你的理”。母亲跟我都笑起来,这话我却一直记着。

  穿上毛衣再出去,暖了好多,很贴心的感觉,我又想起了母亲的唠叨“家里的事不要挂心,你在那边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不要让我跟你大操心就行”“有事别忘给我家里打电话,天塌下来还有我跟你大顶着呢”“不要惦着家里,该吃就吃,该喝就喝,不要委屈自己,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你们供出来”————————感觉就像此刻,风再冷,我有毛衣挡着呢~。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7

  我的母亲和别的小孩子的母亲一样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她有一双清亮光亮的大眼,但内眼角早已有一些皱褶了。嘴巴略微往上翘,嘴唇有棱有角。她有一些胖,但决不松垮。用她自身得话说:“人一但到中年,胖一点是福分。”我和爸爸听后一直相对性一视。

  母亲对于我的文化教育“独树一帜”。她喜爱注重“单独”观念,注重“存活”观念。从我上一年级起,她就激励我要去卖报刊,去感受一下赚钱是什么原因。可我只来过一次就从此不愿意来到。她还激励我还在外边玩或在路上看到饮料瓶、废旧报纸、硬纸壳壳等要把他们捡来,存多了拿来卖,作为我的零花钱。

  在学习方面,母亲对于我的规定或是很严苛的。刚进中小学,教师就规定大家在1―三年级养成良好习惯:要保证预习、课后练习。每日放学后母亲都需要催促我按教师的`规定去做。特别是在到礼拜天母亲要求:星期五夜里进行作业,星期六自由活动,礼拜日备考学过的课程内容和课前预习新课。可有一次我到周日都还没写完作业,借着母亲外出买水果我也叫住宅小区另一个小孩子陪我玩“富裕之人”。母亲回家发觉后吹拂耳光就需要打我,吓得我泪水直流电。母亲的手臂停在空中又放出来,瞪着眼睛渐渐地越来越温和。拉过站在她眼前,不辞劳苦地帮我讲了立即进行作业的必要性。听后内心十分愧疚。

  母亲在生活中十分关注我和爸爸。爸爸是个驾驶员,每日起早贪黑。全部的家务和监测我的责任就都落在了母亲的身上。母亲财校毕来,当上十几年的财务会计能够说成阅历丰富。为了更好地照顾好我和爸爸的饮食起居,她没去做职业而干了做兼职。她常常变花式给大家做吃的,一到逢年过节、歇息日就建议大家去爬山加强锻炼。有一天早上我上学走了,母亲整理房间发觉我的作业没带,她赶快帮我送至了院校的治安室。母亲就这样一点一滴、体贴入微地照料着大家。

  母亲是个平凡人,但在我心里她是个非凡的母亲。我爱我的母亲。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8

  我的母亲学历不高,对于我的学业无法辅导,在我作业时,妈妈在一旁和我的父亲和妹妹尽量总会保持安静,避免由打扰到我。遇到难题我也只好自己去查。她希望我以后可以避免像她这样没有文化的问题。妈妈在教育我的问题上从没有落下。儿时往址旁有个夜市。小学放学后,母亲都是去那里买菜去准备每天晚上的吃食。一年冬天,母亲带我去买橘子,便走进了一个塑料棚。正至平安夜,母亲顺便买了几颗红富士,但母亲比较爱吃橘子,我便趁老板忙碌,往兜里揣了一颗橘子。走出大棚后,我向母亲展示自己的“成果”。母亲质问我何时拿的橘子。我便答道:“刚刚老板结账长时我趁机拿了一个。”母亲刚刚开心的脸刹时变得怒气冲天,让我拿着这个橘子去付钱,不得到老板的原谅不要回家。我当时不懂母亲怒火从何而来,她明明爱吃摘子呀?从那事后,我便领教了母亲的对我人格教育的严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的爱好不多,只有两个:数学与美术。虽然爱好少,但我都尽量做到极致。母亲知道我的爱好后,马上便送我去上辅导班。每一次课时我都没有落下。每位老师都是我试听众多位后自己决定的,母亲从未插手干扰,只是询求我的意见,再去找一名我所愿意去上课的老师。从孩提时代起,美术已经步入了我的`生活,母亲最发现并培养我的爱好与兴趣。

  母亲一直认为只是一味的学习好并不是真正的优秀,她看不上我得到成绩后沾沾自喜的样子,她对我教育一直都是全方位的。除了我的两个爱好,打扫、做饭、煮饭,就连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也是她教导的结果。虽然我几乎没有一方面是我可以拿出手的,但我却每个都略知一二。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两句话,不知母亲是从何知晓的,但这样的告诫声总是不绝于耳。妈妈在我心目中永远是我所尊敬的“”老师”。她的教子理论也许是从我祖辈口中习得的,母亲却用这知识绘出我健康的童年,也是我『那梦开始的地方。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9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不知不觉,你以四十出头,无论你怎么去染发,也遮不住你那满头岁月留下的痕迹。那曾经深如潭水般美丽的眼睛,现在却早已被皱纹占有,布有丝丝的血丝。

  可你却不服输地与时间赛跑,可我知道,这是一场无畏的追逐。无论是您还是时间,都是失败者而您却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

  当我在您的房门前看着您为那极少而发白的发丝而叹气时,我愣着,似乎针扎进了心里。母亲,从何时起您的皱纹爬上了脸,从何时起,您的发丝雪白。您为我和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在我眼里,您又像一位天使又像一个永远不会倒下的巨人。就是您,永远占据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您给予我的,是那无穷无尽的爱。您在我像盲孩子时给予我光明,在我像那被捕的动物时,给予我那渴望的自由。母亲,您带我领略了四季的变换、世界的'万物,带我一起逃脱出那束缚我的茧。

  是的,时间太狠毒,我也会害怕你有一天突然离去。您用那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小时候,您带我蹒跚学步,长大了,您教我做人的道理。我在想,您何时才能够停下脚步休息休息,但答案是不能。您不求回报,只知一味的付出,你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儿女的幸福便是你的晴天。

  您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如果说我的宽容从哪里来?我一定会感谢您。如果说父亲是我的引路人,那么您就是那沿途的风景。

  您的爱如水,每每看到你腰酸背疼时,也会想:原来巨人也有倒下的时候。山,没有您的爱高;海,没有您的爱深;天,没有您的爱广阔。现在的我长大了,也明白了,原来伴随我的巨人不是不会倒下,只是在咬牙坚持把我送往成功的路。可时间却让他的青石板布满裂痕,长满青苔。

  原来山路十八弯,即使风霜雨雪也阻挡不了您对一个孩子那深沉的爱。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10

  今天是母亲节,刷屏的都是怀念母亲的文字。我也不由得想起我的娘,我娘是一个特别温柔善良的女人,对亲戚,对邻居,对陌生人,都谁都好。可是在我的心里的感觉就是我娘不爱我,在姊妹四个当中,我娘最不操心的就是我。

  我记得小时候,我和姐姐常常打架,现在也想不起是为什么。姐姐骑在我身上打我,把我的脸都抓破了。我就顺手抓起地上的一大把土,朝她脸上扔去。姐姐被土眯了眼睛,就哭着去找娘告状。

  只见我娘怒气冲冲地拿起笤帚就朝我冲过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想打我。我一看情况不妙,撒丫子就跑。跑过窄窄的巷道,跑过大杂院,拐进好朋友家里藏起来。自然我娘没有追上我,更不要说打我了。

  现在想起来,我上初中时开运动会,短跑,长跑,我经常是全校第一,是不是小时候常常怕挨娘的笤帚疙瘩,才跑得飞快,速度就是那样练出来的吧?

  记忆里我娘好像从没有真正打过我一次,她是个特别温顺的女人。如果她受委屈了,就只会抹眼泪,从来不和别人争什么。

  记得还有一次,吃早饭时,我把一小块玉米面馍馍渣渣掉在地上了。我爸很严厉地让我捡起来。我不但没捡,还故意用脚踩成了碎渣渣。这一下子惹恼了我爸,我爸拎起我,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下子把我从屋里扔到屋外去了。

  我爷爷都气得拿起铁锹要打我爸了,是我奶奶劝住了我爷爷,又把我爸狠狠地数说了一顿。可是我没见我娘为我说一句话。在那个年代,人人都饿肚子,能吃饱穿暖就是幸福的年代,口号就是“浪费粮食就是极大的犯罪”。温顺的娘,什么都没有说,可见我娘是真的不爱我!

  看过去的老照片,我娘年轻时,比我漂亮的大姑还好看!我娘是一个农村妇女,也没上过几年学。她六岁就没了娘,那么小就开始照顾舅舅和舅爷的生活,从小就能吃苦耐劳。

  听我娘常常念叨说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县剧团来挑演员,她被挑上了。去县剧团里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让拿被褥。可是,我舅爷不让她再去了。舅爷说:“好好女孩子,去学唱戏,戏子有什么好?”她说同村的杜秀霞是和一起被挑选上,人家早都成了秦腔名演了。

  从那时,娘也就没有再回学校去上学。我猜想可能娘走了,就没人给舅爷和舅舅做饭了吧?人一生的谁能预知未来呢?娘一辈子生儿育女,为这个家,娘无怨无悔付出了一生!到现在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是闲不住!自己种菜,自己织布。

  记得小时候吃水很困难,也没有自来水。要么就要摇辘轳从井里打水,要么就要到坡下的泉里去挑水。我爸在外地工作,我和姐姐就两人合力摇辘轳抬水吃。我娘是生产队的饲养员,一个人养几百头猪。大清早就得去煮猪食,喂猪,打扫猪圈卫生。总是起早贪黑,没黑没明地忙着。

  我几乎在家里就看不到娘的身影,都是小脚的奶奶给我们做饭,照顾我的生活。就连晚上睡觉,我都是跟奶奶在一个炕上睡。姐姐和弟弟却是跟娘在一个炕上睡的。

  记得那一年娘被评上县里的劳动模范,去县里开会,戴着大红花,要上台发言,介绍先进经验。那发言稿是老爸写好,一句一句教娘背下的。

  后来,十五六岁的姐姐初中毕业也上班去了。就剩我一个人,就用扁担挑水。两桶水太重,挑不动。一大桶水,分倒在两个桶里。扁担的铁链太长,要在扁担上把链子缠绕一圈,才不至于桶会碰到地上。

  随着个子的长高,我也能担起一担水了。稚嫩的肩膀压得很痛,实在走不动了,就放下扁担,歇一歇。

  那时上初中的我,也不过十三四岁,瘦瘦的`,文文弱弱。平时住校,周末回一次家。不但要挑满两大水瓮的水,还要洗一大家子七八口人的衣服。一大清早就要端上满满一大盆衣服,去坡下边的泉边洗。去洗衣服人太多了,去晚了就要排队。

  大人要去地里劳动,洗衣服的差不多都是我们这样大小的女孩子。那场面很是热闹,叽叽喳喳,吵吵嚷嚷,你给我把水溅身上了,你怎么踩了我的衣服了。夏天还好,冬天在寒冷的天气里,手冻的通红,就像红萝卜一样。

  那时的我,是真心地喜欢读书。那时农村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说什么“女孩子迟早是人家的人,念那多书干嘛?认几个字,不当睁眼瞎就行。”很多和我一样的女孩子,家里人早早就不让念书了。回家定亲,寻了婆家,再过几年就出嫁。

  上初中时住校,都是奶奶给我烙锅盔馍馍,给我准备好要带的菜。一大瓶子红萝卜丝,一大瓶子萝卜叶子,都用调好,用热油炝过的,很香很好吃。奶奶烙的锅盔黄黄的,又不焦,很好吃

  我最怕过暑假了,我娘就给我准备一厚摞的鞋垫子,让我做鞋垫,学做针线活。我姐姐已经开始学绣花了。我常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鞋垫。我娘在时,我装模作样一针一线地认真做鞋垫,我娘刚走开,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偷偷藏着的书看起来。

  我看着看着就入了迷,不知道什么时候娘就走到我身边,就开始数落我:“瞧瞧,你都多大的人了?什么都不会,看将来怎么嫁得出去?”“你姐和你一样大的时候,做鞋,缝衣服,做饭,什么都会做了。”

  幸亏,我有一个当高中校长的爸爸,总是站在我的一面。我娘才不再那么严格苛求我,暑期里要把那一厚摞的鞋垫都做完。

  晚上,我在屋子里看书。我娘就站在在窗外喊:“都几点了,还不关灯?你交电费吗?”我一回家,我娘嫌我费电费水。我知道日子过得不宽裕,娘心疼电费钱。

  后来,为了不被娘骂我,就自己攒钱,买了一个小手电筒,晚上就用被子蒙着头,用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小说。借来的小说,人家都等着要呢!

  想想现在的孩子,条件这么好,家里人想尽一切办法,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就好。

  高考落榜时,我娘就不停地逼我去相亲。我说:“那初中毕业生,没文化,我不要。”我娘说:“文化是顶吃,还是顶穿,人家可是国营单位有正式工作的。”我说:“不就是一个蔬菜公司买菜的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暑假里,我宁愿去建筑工地打工。也不愿待在家里忍受母亲的唠叨。

  记得那年我去学校做了教师,给我买了一件新的丝绵棉袄。那时很流行的那种丝绵红棉袄,配天蓝色牛仔裤,很好看了。我还没舍得穿呢,我娘就把我买的新棉袄,送给了我弟弟的未婚妻。小我五岁的女姑娘,又自小就没有妈,我也不好说什么。

  我就是觉得我妈很偏心,对弟媳妇,比对我这个女儿要好的多!只要换季,过年,我常常给父母买衣服。我妈说:“馍馍白,多亏谁?”好像我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但是,我弟媳妇要是给他买一件衣服,她会高兴地拿给我看:“这是你弟媳妇买的!”“我把钱给她了,她挣个钱也不容易。”我还不知道我娘么?她给儿媳妇的钱,远远超出买衣服的钱。

  当我有孩子的时候,我娘说:“谁让你不早结婚,你偏要和弟弟挤一起结婚,我要给你弟弟带孩子。”我和弟弟同一年结婚,我十月结婚,弟弟元旦结婚。就这因为我是姐姐,没结婚,弟弟还把婚事推后一年。他的女儿比我女儿还大两个月。

  我姐姐的两个孩子,弟弟的两个孩子,都是我娘一手带大的。为了照顾他们,为了孩子有奶喝,我娘还自己喂养了一只奶羊,天天自己去放羊。

  当然,我生完孩子四十天,都是我妈把我接回家里,亲自照顾我和孩子。反正照顾一个也是照顾,两个也是照顾。我和弟媳妇就在娘的炕上哄自己的孩子,我妈就给我们做好吃的。一住就是三四个月,直到大年三十,老公才接我回家过年。

  我常常想起那时日子的艰难,我生了儿子才七天,老公在上班。女儿还生病,发烧拉肚子。我把生下才七天的儿子一个人留在家里,自己带着女儿去卫生所打针,女儿才一岁七个月。

  没办法,儿子刚出月,我娘又来接我回娘家。我就带着儿子和女儿住在娘家,住久了,就再住姐姐家。我姐姐和娘家在一个村子,离的很近。

  老公要上班,我一个人实在没法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我娘天天要让我喝一大搪瓷缸子的羊奶。娘天天给我端菜端饭,照顾我。一住又是几个月,以至于我弟弟笑我:“能挣钱的时候,就不回来。挣不成钱了,就来住咱家。”

  尽管在姊妹四个当中,我娘操心这个,操心那个,反正最不操心的就是我,我从心里就是觉得我娘不爱我。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老公怄气。回娘家给娘诉说:“我不想和他过了,我想离婚。”那是我唯一的一次生气回娘家给娘诉说我的委屈。

  我妈劈头盖面就骂我:“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你要是不和他过了,我就没你这个女儿,以后你就别再踏进我家的门。”

  我流着泪离开娘家,我发誓我以后再怎么生气,都不会再回家给娘说了。再生气,我就在他家里和他闹,想怎么撒泼,就怎么撒泼。因为我娘不爱我!她不会向着我说话。

  因为在我妈看来,我家的男人,长得又帅,又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大男人要上班,自己带代两个孩子,要洗衣服,要做饭,我成天忙工作,忙得不回家。

  娘问我:“你还想怎么样?都是他把你惯的。”我娘总是向着别人说话,胳膊肘超外拐。还不是老公闲着没事,下班就带着孩子,就去我娘家看看,小恩小惠把我娘收买了。

  每年还在暑假里,娘就给我的女儿和儿子把过冬的棉衣和棉鞋做好了,让我早早带回去。

  我从小就一直很努力很努力地读书,希望能走的远远的,最好能远嫁他乡。工作以后,我就很努力地去工作。成家以后,很努力地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尽力照顾好自己的两个孩子。因为我知道,我只能靠自己!

  我从心里感觉我娘不是不爱我,而是她更关心我姐姐和弟弟的生活。因为善良的母亲,总是扶助弱者。可能是因为她知道我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在娘的心里,总是很关照姐姐和弟弟。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爱我的娘。因为她是我最亲最亲的人,她给了生命,养育了我。只有回到家里,依偎在娘的热炕头。心里才有一种踏实感。

  随着年龄,我感觉母亲很留恋我回家的日子。每次回家,我总是来去匆匆。她总是希望我能住一晚上,可以和我说说话。我也随着年龄的增进,渐渐明白了回家的意义。

  记得上学住校时一个同学私自旷课回家,老师让写检讨,当全班同学面念了,贴在教室后面。他在检讨书里写道:“因本人心情沮丧,需回家探母,以增生活之乐趣。”很是感慨,小小年纪的他,怎么就理解的那么透彻的?

  现在我儿女也长大了,我也渐渐明白了,我娘不是不爱我,而是更多地关爱她心里觉得要多些爱的孩子。今天我买了很多糕点水果,回家看父母。当然我娘也不会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我也不会告诉她。

  我回到家的时候,姐姐在儿童车旁边哄她的乖孙子,大孙女在旁边和一个小女孩在玩。我娘还在大门过道里的织布机上织布,她的布好像永远都织不完。我老爸在织布机旁边喝茶聊天。

  我买了老爸爱吃的鸡蛋糕,点心,买了香蕉,樱桃。还买了豆花和凉皮。我妈说:“我不爱吃豆花,你吃。”我妈总是这样,无论买什么让她吃,她都会说:“我不爱吃,你们吃吧!”

  这么多年了,我还真不知道我妈爱吃什么。姐姐推孙子回家时,我娘让我把那糕点和樱桃给姐姐的儿媳妇装一些。我挨个每样都给装了一些。其实,我姐姐家开一家大超市,什么没有的?我娘总是偏爱我姐姐多一些。每次我买东西,都要多买一些,知道我娘要分一些给姐姐和她的孙子。

  晚上的时候,我弟弟一家三口也回来了。我弟弟问问我娘有蒸馍没有?我那机灵的小侄子,就说他爸:“看你会说话么?你就不会说,今天是母亲节,我们一家人,专门回来看看你,看有馍了,顺便带点。”

  我们一家人都笑了,上初三的侄子,还真是能言善辩!我们魏家后继有人啊!母亲一会会就从冰厢里拿来一袋子烙好的锅盔馍,还有一些馒头。顺便也给我装了两片锅盔和几个馒头。

  呵呵,看看,我娘还是不爱我,爱我姐姐和弟弟更多一些吧!

【对母亲的回忆随笔】相关文章:

回忆初中随笔12-19

回忆抒情随笔12-19

琐碎的回忆随笔03-23

回忆与时光随笔03-23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05-20

回忆高三随笔12-20

回忆往昔随笔03-04

母亲的教育随笔04-12

感恩母亲的随笔05-11